目录
第三节 水上运输
一、航道
滁州溪涧沟河较多,但能通航的自然河道只有滁河和清流河。历史上航道水位随季节而涨落。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不断疏浚治理,航道条件方有改善。
滁河航道滁河发源于肥东县境内,向东流经含山、和县、全椒、滁州、来安、六合诸县(市),从六合大河口入长江,全长227公里。自明洪武九年(1376年)滁南丰城乡一带划归江浦县后,滁河即成滁浦之间的界河,临滁段只有15.7公里。原无闸坝控制,每到枯水季节,船民即拦河打坝蓄水,来年土坝被冲入水中,年复一年,河床淤塞,航运不畅。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多次人工和机械疏浚,航道条件逐步改善。1969年,开挖驷马山干渠,使滁河通过乌江口连接长江,并在滁河上建节制闸(含船闸),于1972年7月通水,不仅有利于滁河上游分洪排涝、引江灌溉,也增长了滁河的通航里程。1974年,又在滁河下游建来安汊河集节制闸,滁境段水位一般可控制在7米(吴淞基面,下同),枯水季节也能保持在6.5米左右,河床标高5.5米,能通航百吨级船舶,上溯全椒、古河,下达长江。从汊河集转清流河北上,可通达滁城。
清流河航道清流河源自滁境西北的清流沛,经大柳、珠龙、沙河集,再汇盈福河、二道河,过滁城、乌衣,合来安河水于汊河集入滁河,全长91.2公里。但历史上仅在五孔桥下游可以季节性通航,至汊河集段航道长41公里。1957年后,上游陆续兴建了独山、城西、沙河、红石沟,以及燕子湾、练字山等水库,大部分水源被节制,每年只能在汛期通航两个月左右。1980至1985年,省航道主管部门先后投资57.2万元,由省里直接调动挖泥船,数次对滁城至伏家湾段11公里航道进行疏浚,浚后河底宽15米,河床标高4.5米,水深能保持在1.5米以上,达到6级航道通航标准,百吨级船舶可以常年航达滁城。但因江苏省开挖了马汊河,致使汊河集下游至三汊湾段的24公里航道水位不能控制,常常成季节性断流。
二、港口
滁境古港口,都是以自然的土质沙坡为码头,只能停靠少量的木帆船,主要有滁河沿岸的蒋夏、吴港,清流河沿岸的滁州、伏家湾、乌衣等。新中国建立后,蒋夏、伏家湾港废;吴港曾于1973年设管理站,并建有房屋4间,后因运量日趋缩小,航管人员于1987年撤离,港口仅作乡民转运砂石、粮油和渡口用,目前唯有乌衣、滁州港得到发展。
乌衣港位于乌衣镇街之东,由此北上滁城,南下长江,西通全椒城、古河镇,东达来安、六合境,历来是滁州航运的中心。滁州市最早的航管组即设于此。该港民国期间只以大、小桥口和猪市巷口等街巷的石台阶为码头。新中国建立后发展到街西、街东粮站,均以自然河岸为码头。1965年,由专区航管部门投资,在街东今乌衣航管站处建立20米长的货运码头,前沿挡土墙下水深1.5米,后由水泥台阶接平台,向上切断清流河堤为通道,并在堤埂切断处加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洪闸门,汛期关闸防洪,平时开闸通航。
滁州港旧港位于滁城东关外五孔桥下,其码头几度变迁:原始码头在五孔桥下的斜坡;民国期间在东关外天龙池巷口建有石台阶码头,附近至今仍留有码头巷之名;在天龙池巷口之东,原为老滁县米厂,新中国建立后其沿河岸筑过石阶码头。1973年,航管部门又在新五孔桥南百米处,建一座水泥台阶码头。上述码头,除五孔桥下偶尔停卸陶瓷杂品外,均已废弃。1984年,市航运公司投资4.5万元,在船厂附近建新码头,专供本公司修造船舶或卸货物用,并安装吊机2台,年吞吐量2万吨左右。1987年由省港航勘测设计院进行勘测设计,拟于清流桥南和造纸厂之间辟建新滁州港,设计年吞吐量20万吨,占地总面积25亩。
三、河渡
滁境内昔日的渡口常有增减,目前只剩蒋夏、吴港、乌衣3处。乌衣渡口平时又为木板联搭的浮桥所代替,只在汛期才摆渡。唐代滁州刺史韦应物所称的“西涧渡”,解放前后已不必摆渡,且为1958年兴建的城西水库所淹没。城西村民为了抄近进城,曾在城西水库上摆起新的“西涧渡”,后因连续发生翻船事故而停摆。1984年5月,根据中共滁州市委“建设精神文明一条线”的要求,沙河水库管理处自筹资金购置一条防汛旧船,在沙河水库上试行渡运,往返于沙河集至珠龙桥一线,但因业务冷淡,不到一年即停运,船只变卖。1987年5月,市交通局会同市航管站,对市内渡口进行全面普查整顿,取缔不合格的渡运,核定船只载客定额,发给《渡船航行证》,船工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渡船驾驶证》。经整顿后,保留12道渡口,全属个体户。
1987年滁州市渡口概况表
四、船舶
古时滁州水运靠木船,明代滁州卫掌管的木船即有173只。津浦铁路通车后,水运逐渐冷落,至解放前夕,滁州、乌衣两港区总共只剩下小木船18只。滁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帮助船民整顿发展,1951年乌衣港船只增至20多只,滁州港有船50只,最大的木船有200吨位。至1956年合作化时,全县已有木船96只,941个吨位。以后船舶逐年增多,从1968年船厂改造1号机动船起,逐年进行船体更新,至1987年,市航运公司已全部淘汰木船改用机动船。
附:滁州市船舶修造厂
滁州市船舶修造厂,初创于1960年,当时在乌衣镇老街西头河岸露天作业,由8个木工组成,为船舶维修小组。1962年成立县水上人民公社船舶保养厂,厂址改到乌衣红山头。次年迁至滁城五孔桥下,开始修造木质驳船。1968年起增修机动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75年又迁至滁河路50号(新华窑厂旧址),同时更名船舶修造厂。1979年,由本厂工人吕明生、郭锡昆二人设计并领工制造的50吨位135马力的钢质拖轮,是迄今为止地区造船史上的最大拖轮。今全厂有固定资产16万元,能修造各种小型驳船和渡船,直属市航运公司领导。
1956~1987年滁州市航运公司船舶统计表
五、运输
滁州水上运输,历来以乌衣为中心,以滁城为基地。明、清时的漕运,就是从滁州、乌衣两港装船编队,沿清流河入长江,再入大运河,至淮安、淮阴等地交付漕运总府。民国期间,津浦铁路通车过滁,滁州水运业务逐渐清淡。
新中国建立后,船民组织起来,国家实行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政策,运输效益提高。50年代主要为兴建营房运建材,为大炼钢铁运矿石,60年代着重运水利建设物资和粮食农副产品。70年代清流河淤塞,船舶只能停在乌衣港,不能抵达滁城,多数船只流到长江、淮河上航行,部分在江苏沿海城市营运。1980年后,清流河多次疏浚,航运情况得到改善,百吨级船舶亦能常年航达滁城。
航运公司市航运公司,是市内唯一的水运集体企业,主要承担水上货物运输。
1949年滁县政府刚建立,即帮助滁城、乌衣两地的船民固定港籍,成立船民协会,进行民主改革,引导船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5年春,乌衣港李春来船队首先组织互助组。次年3月,乌衣港船民又在私改工作组指导下,将所有运输工具折款归公,同时按照船舶吨位的大小,分别组成光明、光辉、前进3个水上运输合作社,共有社员203人。1958年1月合并成高级社,改名为县水上运输合作社,1960年2月更名为水上人民公社,并委派国家干部进社当主任。1964年复名水上运输合作社。“文化大革命”期间,滁船多在外地营运,1968年10月成立社革命委员会,并将船队召回。1974年起,3年内全部还清了社员的股金3.7万余元。1977年3月,水上运输合作社更名为航运公司。次年由郑和亭代表公司,出席了国家交通部在北京召开的工业学大庆会议,公司被授予大庆式企业。这是市属交通部门唯一受到国家部级嘉奖的单位。
公司初建于滁城五孔桥西头,1986年迁至滁河路50号办公楼,下属3个船队,1个船舶修造厂,另建电风扇网罩厂、标准件厂、砂厂、装卸队等工业企业,1980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先进单位,1985年被省交通厅、省交通运输工会授予“1984年度创经济效益竞赛先进集体”。
1956~1987年滁州市航运公司运输实绩表
滁州溪涧沟河较多,但能通航的自然河道只有滁河和清流河。历史上航道水位随季节而涨落。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不断疏浚治理,航道条件方有改善。
滁河航道滁河发源于肥东县境内,向东流经含山、和县、全椒、滁州、来安、六合诸县(市),从六合大河口入长江,全长227公里。自明洪武九年(1376年)滁南丰城乡一带划归江浦县后,滁河即成滁浦之间的界河,临滁段只有15.7公里。原无闸坝控制,每到枯水季节,船民即拦河打坝蓄水,来年土坝被冲入水中,年复一年,河床淤塞,航运不畅。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多次人工和机械疏浚,航道条件逐步改善。1969年,开挖驷马山干渠,使滁河通过乌江口连接长江,并在滁河上建节制闸(含船闸),于1972年7月通水,不仅有利于滁河上游分洪排涝、引江灌溉,也增长了滁河的通航里程。1974年,又在滁河下游建来安汊河集节制闸,滁境段水位一般可控制在7米(吴淞基面,下同),枯水季节也能保持在6.5米左右,河床标高5.5米,能通航百吨级船舶,上溯全椒、古河,下达长江。从汊河集转清流河北上,可通达滁城。
清流河航道清流河源自滁境西北的清流沛,经大柳、珠龙、沙河集,再汇盈福河、二道河,过滁城、乌衣,合来安河水于汊河集入滁河,全长91.2公里。但历史上仅在五孔桥下游可以季节性通航,至汊河集段航道长41公里。1957年后,上游陆续兴建了独山、城西、沙河、红石沟,以及燕子湾、练字山等水库,大部分水源被节制,每年只能在汛期通航两个月左右。1980至1985年,省航道主管部门先后投资57.2万元,由省里直接调动挖泥船,数次对滁城至伏家湾段11公里航道进行疏浚,浚后河底宽15米,河床标高4.5米,水深能保持在1.5米以上,达到6级航道通航标准,百吨级船舶可以常年航达滁城。但因江苏省开挖了马汊河,致使汊河集下游至三汊湾段的24公里航道水位不能控制,常常成季节性断流。
二、港口
滁境古港口,都是以自然的土质沙坡为码头,只能停靠少量的木帆船,主要有滁河沿岸的蒋夏、吴港,清流河沿岸的滁州、伏家湾、乌衣等。新中国建立后,蒋夏、伏家湾港废;吴港曾于1973年设管理站,并建有房屋4间,后因运量日趋缩小,航管人员于1987年撤离,港口仅作乡民转运砂石、粮油和渡口用,目前唯有乌衣、滁州港得到发展。
乌衣港位于乌衣镇街之东,由此北上滁城,南下长江,西通全椒城、古河镇,东达来安、六合境,历来是滁州航运的中心。滁州市最早的航管组即设于此。该港民国期间只以大、小桥口和猪市巷口等街巷的石台阶为码头。新中国建立后发展到街西、街东粮站,均以自然河岸为码头。1965年,由专区航管部门投资,在街东今乌衣航管站处建立20米长的货运码头,前沿挡土墙下水深1.5米,后由水泥台阶接平台,向上切断清流河堤为通道,并在堤埂切断处加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洪闸门,汛期关闸防洪,平时开闸通航。
滁州港旧港位于滁城东关外五孔桥下,其码头几度变迁:原始码头在五孔桥下的斜坡;民国期间在东关外天龙池巷口建有石台阶码头,附近至今仍留有码头巷之名;在天龙池巷口之东,原为老滁县米厂,新中国建立后其沿河岸筑过石阶码头。1973年,航管部门又在新五孔桥南百米处,建一座水泥台阶码头。上述码头,除五孔桥下偶尔停卸陶瓷杂品外,均已废弃。1984年,市航运公司投资4.5万元,在船厂附近建新码头,专供本公司修造船舶或卸货物用,并安装吊机2台,年吞吐量2万吨左右。1987年由省港航勘测设计院进行勘测设计,拟于清流桥南和造纸厂之间辟建新滁州港,设计年吞吐量20万吨,占地总面积25亩。
三、河渡
滁境内昔日的渡口常有增减,目前只剩蒋夏、吴港、乌衣3处。乌衣渡口平时又为木板联搭的浮桥所代替,只在汛期才摆渡。唐代滁州刺史韦应物所称的“西涧渡”,解放前后已不必摆渡,且为1958年兴建的城西水库所淹没。城西村民为了抄近进城,曾在城西水库上摆起新的“西涧渡”,后因连续发生翻船事故而停摆。1984年5月,根据中共滁州市委“建设精神文明一条线”的要求,沙河水库管理处自筹资金购置一条防汛旧船,在沙河水库上试行渡运,往返于沙河集至珠龙桥一线,但因业务冷淡,不到一年即停运,船只变卖。1987年5月,市交通局会同市航管站,对市内渡口进行全面普查整顿,取缔不合格的渡运,核定船只载客定额,发给《渡船航行证》,船工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渡船驾驶证》。经整顿后,保留12道渡口,全属个体户。
1987年滁州市渡口概况表
四、船舶
古时滁州水运靠木船,明代滁州卫掌管的木船即有173只。津浦铁路通车后,水运逐渐冷落,至解放前夕,滁州、乌衣两港区总共只剩下小木船18只。滁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帮助船民整顿发展,1951年乌衣港船只增至20多只,滁州港有船50只,最大的木船有200吨位。至1956年合作化时,全县已有木船96只,941个吨位。以后船舶逐年增多,从1968年船厂改造1号机动船起,逐年进行船体更新,至1987年,市航运公司已全部淘汰木船改用机动船。
附:滁州市船舶修造厂
滁州市船舶修造厂,初创于1960年,当时在乌衣镇老街西头河岸露天作业,由8个木工组成,为船舶维修小组。1962年成立县水上人民公社船舶保养厂,厂址改到乌衣红山头。次年迁至滁城五孔桥下,开始修造木质驳船。1968年起增修机动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75年又迁至滁河路50号(新华窑厂旧址),同时更名船舶修造厂。1979年,由本厂工人吕明生、郭锡昆二人设计并领工制造的50吨位135马力的钢质拖轮,是迄今为止地区造船史上的最大拖轮。今全厂有固定资产16万元,能修造各种小型驳船和渡船,直属市航运公司领导。
1956~1987年滁州市航运公司船舶统计表
五、运输
滁州水上运输,历来以乌衣为中心,以滁城为基地。明、清时的漕运,就是从滁州、乌衣两港装船编队,沿清流河入长江,再入大运河,至淮安、淮阴等地交付漕运总府。民国期间,津浦铁路通车过滁,滁州水运业务逐渐清淡。
新中国建立后,船民组织起来,国家实行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政策,运输效益提高。50年代主要为兴建营房运建材,为大炼钢铁运矿石,60年代着重运水利建设物资和粮食农副产品。70年代清流河淤塞,船舶只能停在乌衣港,不能抵达滁城,多数船只流到长江、淮河上航行,部分在江苏沿海城市营运。1980年后,清流河多次疏浚,航运情况得到改善,百吨级船舶亦能常年航达滁城。
航运公司市航运公司,是市内唯一的水运集体企业,主要承担水上货物运输。
1949年滁县政府刚建立,即帮助滁城、乌衣两地的船民固定港籍,成立船民协会,进行民主改革,引导船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5年春,乌衣港李春来船队首先组织互助组。次年3月,乌衣港船民又在私改工作组指导下,将所有运输工具折款归公,同时按照船舶吨位的大小,分别组成光明、光辉、前进3个水上运输合作社,共有社员203人。1958年1月合并成高级社,改名为县水上运输合作社,1960年2月更名为水上人民公社,并委派国家干部进社当主任。1964年复名水上运输合作社。“文化大革命”期间,滁船多在外地营运,1968年10月成立社革命委员会,并将船队召回。1974年起,3年内全部还清了社员的股金3.7万余元。1977年3月,水上运输合作社更名为航运公司。次年由郑和亭代表公司,出席了国家交通部在北京召开的工业学大庆会议,公司被授予大庆式企业。这是市属交通部门唯一受到国家部级嘉奖的单位。
公司初建于滁城五孔桥西头,1986年迁至滁河路50号办公楼,下属3个船队,1个船舶修造厂,另建电风扇网罩厂、标准件厂、砂厂、装卸队等工业企业,1980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先进单位,1985年被省交通厅、省交通运输工会授予“1984年度创经济效益竞赛先进集体”。
1956~1987年滁州市航运公司运输实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