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单位存款
民国时期的钱庄、银行,均办理存款业务,以商家往来为主要业务来源。30年代的张良诚钱庄,存款余额常达2000元。行政机关公款是银行存款重要来源,同时中国银行兼经中央金库,安徽地方银行兼经省金库,滁县县银行兼经县金库。银行存款,中国银行分“往来”与“定期”两大类:“往来”为活期性质,“定期”为储蓄性质。安徽地方银行存款,分甲、乙两户:甲户为机关团体,乙户为商家个人。抗日战争结束后,法币激剧贬值,存款业务冷淡。
新中国建立初期,银行采取“存不计息,汇不收费”以及开展以存定贷的“存款透支”和提高利率等方式,争取存款收入。1950年夏,对机关、国营企业、县以上合作社实行现金管理后,存款发展较大,当年年底余额达77万元。“三年恢复”时期,为鼓励机关、企业积极存款,一度办理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除货币以外,还有“折实”、“双保”存款。1952年6月在机关、团体中停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期中,由于货币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国营工商企业的发展,1957年末存款余额较之1952年增加近2倍。1958年“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存款多有起伏。70年代后,逐步稳定上升。1978年以后,由于实行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信贷发放及货币收支大进大出,城乡存款直线上升。1987年8月,为扩大和稳定信贷资金的来源,再次开办企事业、机关、团体定期存款,动员把短期内闲置的资金和地方财政结余,以定期存入银行。期限分为一、二、三年,以1万元为一开户起点。至1987年末,存款余额达16141万元,为“一五”初期的105倍、1978年的5.06倍。
二、个人储蓄
民国时期,钱庄行业无单设储蓄项目,30年代的银行虽有储蓄专项,但业务寥寥。40年代后,通货膨胀,战后复原的银行除少数行员参储外,对外极少发生业务。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在城镇开办“单一折实”、“保本保值”储蓄,次年又在农村增办“农村有奖”储蓄。1952年末,城镇储蓄余额仅有10.4万元,人均参储仅2.6元。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随着职工工资的调升,银行服务加强,储蓄额逐步增长,1957年末上升到102万元,较1952年增长10倍。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因“大跃进”影响,储蓄余额下降到94万元。三年调整后迅速上升,1965年余额达203万元,比1962年上升1倍多。“文化大革命”期间,储蓄业务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到1970年,储蓄余额比1965年下降10%。直到1973年后,逐渐恢复正常。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高了储蓄存款的利率,储蓄余额年均以30%的速度上升。1978年余额为464万元,1987年末余额7609万元,较1978年上升16.4倍,创38年来最高水平。
解放以来,开办的储蓄种类主要有活期、定期、定额存单、保本保值(双保)、单一折实、农村有奖存单、贴花有奖、实物有奖、优待售粮、优待华侨、双生储蓄、奖售住房等多种。
存款储蓄利率:30年代银行储蓄利率,半年以上按每半年复息一次,活期约为2‰至4‰,定期7‰至10‰。
新中国建立后的利率标准,银行参考当地市场情况,自行拟订挂牌。1950年2月活存达到70%,当年夏季逐步下降,1951年改由国家统一挂牌后,活储下降7.5%。1954至1959年,多次大幅度降低。直至1978年的20年中,均为低利时期,活储1.8‰,定储一年4‰。1979年,开始调升到1955年2.4‰的水平,并扩大计息范围。
38年来,各项储蓄利率,以“优待售粮储蓄”为最高,“华侨储蓄”略高于一般,“折实”低于现金,一般高于“有奖”。
部分年份滁州市存款、储蓄余额表

三、侨汇汇入
本市侨汇,通常皆由香港中转;香港的中国、金城等银行汇至合肥、蚌埠,再转本市人民银行或工商银行办理解付。
1954年,境内即有解付侨汇业务,至1965年,每年解付的侨汇额约在2万元左右(折人民币)。1960年,国家对侨眷实行优待政策,对不能敞开供应的商品按“侨汇证”凭证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汇款一度中断。直至1978年,银行部门恢复“保送、保密、迅速解付”的原则,侨汇业务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本市旅居在日本、美国等15个国家的侨民119户,港澳71户,台湾218户,均有侨汇汇入。
上一篇:第三节 信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