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群众团体
一、农民团体
农民抗敌协会民国28年(1939年),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派出民运组在常山岭、章广集、曲亭、大柳、花山等乡建立农民抗敌协会。同年,中共苏皖省委派民运工作组进驻珠龙桥,组织农民抗敌协会。民国29年3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同时成立滁县农民抗敌协会(简称农抗会),邓树棠任理事长。同年9月5至8日,县农抗会召开代表大会改选理事会,选出理事20人。县农抗会负责人改称秘书,先后由王枫、丁之兼任,尔后又改称理事长,先后由刘正荣、刘家田担任。县农抗会成立后,在滁三区、滁四区、滁五区相继建立区、乡、保农抗会。农抗会主要活动是发动群众减租减息,斗争不法地主,开展生产互助合作,给烈、军属和劳力不足的困难户组织代耕,并动员群众参军、站岗放哨,做向导、抬担架,有时也给部队和民兵组织后勤供应。
农民联合会民国34年(1945年)9月,取消“农民抗敌协会”名称,改为农民联合会,刘正荣任主任。民国35年3月4日,定滁全县在高头张村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各界人民联合会,县农民联合会归其领导。同年7月,随定滁全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农民协会民国38年(1949年)8月,成立滁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2月召开全县农民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滁县农民协会,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农民协会主要任务是协助县委贯彻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成立合作社,保障农民政治权利,提高农民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参加政权建设。1954年以后,农民协会职能渐被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合作社取代。
贫下中农协会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生产大队先后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配主席1人;生产队建立贫协小组,设小组长1人。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贫协活动暂时停止。1968年7月,召开滁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滁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选出主任、副主任。1970年3月16至20日,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选出主任、副主任、常务委员55人。第三次代表大会无资料可查。1973年5月13至15日,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改为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选出主任、副主任,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恢复相应组织。
1973至1982年,全县各级贫协组织根据中共中央“贫下中农占领上层建筑”的指示,组成贫下中农管理小组,进行“四管”(管学校、管商店、管医疗卫生、管财务帐目)、“一教”(给下乡知青再教育)。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协助党组织宣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监督协助行政工作,发动贫下中农改进经营管理,搞好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1982年,贫协会撤销。
二、工人团体
铁路工会民国14年(1925年)10月以前,已经建立滁县铁路工会支部,有工友70余人,至11月发展到280余人。民国25年2月,滁县铁路工会支部撤销,成立滁县路工分会。
总工会民国16年(1927年)9月,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严文来滁检查工作,指示共青团滁县支部把组织店员工会作为主要工作来抓。11月,秘密加入共青团组织的葛天民、张培让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组织工会,成立100多人的店员工会和20多人的骡行工会;选举了主席、副主席。在此基础上成立滁县总工会。负责人葛天民、张培让。民国17年,中共南京党、团组织遭到破坏,滁县共青团组织与之失去联系,葛天民被逮捕,总工会被国民党县党部查封。
但此后的同业工会不断地发展。至民国23年,全县同业工会有茶堂业、箩扛业、鞋业、理发业等,有会员411名。
民国32年冬,滁县流亡政府在全椒县古河恢复成立滁县总工会,由县党部组训干事代管,实际上有名无实。抗日战争胜利后,滁县总工会随同流亡政府迁回滁城。
民国35年,重新改组县总工会,邹南山为理事长;同业工会有瓦木漆业、手车业、成衣业、竹篾业、豆腐业、卷烟业、理发业、棉纱业、旅馆业、皮革业、麦面业、箩扛业和乌衣骡行业等,各业工会理事长均为资方人员,成为国民党御用工具。
民国36年,国民党滁县县党部在总工会内设防奸小组,有主任、干事各1人,干事若干人,各行各业均派员参与。主要活动是搜集共产党军政情报,进行反共宣传等。民国38年1月滁县解放,国民党所操纵的总工会解体。
工人联合会民国35年(1946年)3月4日,中共领导的定滁全县在高头张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各界人民联合会,同时成立县工人联合会,归属县各界人民联合会领导。同年7月,随定滁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解放后于民国38年2月成立城区工会和乌衣镇工会。同年底,全县在手工业、服务业中建立了15个基层工会,195个工会小组,发展会员1270人。
1950年3月,撤销城区工会,成立滁县工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10月召开全县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滁县工会联合会。至1955年,基层工会发展到75个,工会会员5052人。1961年12月,滁县工会联合会改称为滁县总工会。1968年7月,召开全县革命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滁县工代会委员会取代工会组织。1970年3月,召开全县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1人组成的滁县总工会委员会,工会组织恢复。1983年12月县改市,改称为滁州市总工会。至1987年,市总工会辖市教委、市水产局、市交通局、市纺织工业局、市工业局、市粮食局、市水利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局、市商业局、市二轻局、市城建局12个系统工会,187个基层工会,有专职干部79人(女工干部20人),会员19085人。
从1953至1987年共召开8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工联会的主要活动是宣传抗击国民党的围剿,启发工人投入反内战斗争。
滁县解放初期,工会为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解放军和公安人员巡逻放哨,守仓护路,防偷防盗,捉拿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发动职工向志愿军捐献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7万余元,发出慰问信2000余封,有18名滁城青年工人参加志愿军,赴朝鲜参战。在反匪反霸、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斗争中,组成职工打虎队,进行对封建把头、反革命分子和不法资方,贪污分子的斗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职工思想教育。1963年后,在全县职工中开展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1979年后,在职工中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五讲四美三热爱”、“四有”、“民主与法制”、“振兴中华,职工读书会”以及形势教育等活动。同时,工会积极开展以下活动:
组织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54年起,在工业企业中,先后开展了“想点子,搞革新,改进操作方法”、“掌握技术,改进技术”、“以技术更新为中心,以增产节约为目的”的多次竞赛;在财贸、粮食系统开展了以“消灭差错,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为主要内容的竞赛;在交通部门开展以“快装快卸,安全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竞赛;在基建部门开展以“比完成任务多,比速度快,比质量好,比原料省”为主的竞赛;服务行业开展“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的竞赛。1964年,开展了以“五好企业”、“六好职工”为目标,以“比、学、赶、帮、超”为中心的劳动竞赛。1977年,开展以“工业学大庆”为中心的劳动竞赛。1979年,开展以增产节约,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劳动竞赛。1982年,开展以“比、学、赶、帮、超”为中心的立功竞赛。1984年,各级工会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组织职工开展创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至1987年,全市职工被评为劳动模范的有34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32名。
关心职工生活。1950年,对全县的失业工人进行调查登记,分别介绍就业或组织生产自救。先后开办“五一”饭店、合作浴室,解决120多名失业工人就业;对于失去劳动力的老年工人,发给固定生活费,对于生活困难的职工,予以应急救济。仅1951年,就发放救济现金2.5万元,救济大米47465.5公斤,生产自救费3.5万元。同时为合理解决劳资两者利益,为雇工与资方签订了51份劳资合同。1957年,27个基层工会发动会员组织互助储金会,参加职工有1931人,储金累计5157元。50年代,在琅琊山风景区建立了工人疗养所。1964年,又在县酒厂、县食品厂、县邮电局等单位建立了厂矿医疗门诊室,为职工服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层工会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助企业办好食堂、浴室、医务所、托儿所。1979年,工会组织检查组,对各食堂进行检查评比。1981年,召开表彰先进保育员大会。工会配备女工干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1984年,全市应建“职代会”的118个单位,全部建立“职代会”。
提高职工文化素质。1950年,县工会与乌衣镇工会开设2所职工业余学校,共有学员400名。同时在较大的厂矿建立职工业余分校。还建立工人俱乐部,在基层工会中设固定或流动图书馆。1960年,县工会成立电影队,在各厂矿巡回放映。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俱乐部配合县体委每周组织职工篮球、乒乓球和棋类比赛。70年代末,举行职工业余戏曲创作会演和职工文艺会演,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80年代,一般工厂企业开设阅览室、游艺室,组建运动队,经常举办各项小型体育比赛。1979年,恢复职工业余学校,至1987年,有2160余名学员在职工业余初、高中班毕业。
附:伪工会
民国30年(1941年),伪县政府成立滁县工会,王庆丰为工会管理人。同时在行业中组成箩扛工会,瓦木漆工会,茶堂工会以及手工业工会。行业工会会长多为汉奸、把头和资方人员,箩扛工会会长由封建把头邹南山充任,瓦木漆工会会长由王庆丰自兼。工会主要活动按日伪军指令派亻夫派工,筹款筹物,监视进步工人和共产党员。
三、妇女团体
妇女抗敌协会民国28年(1939年)初,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战地服务团进驻章广集后,组建妇女抗敌协会。同年9月,中共苏皖省委派民运工作组进驻珠龙桥组建妇女抗敌协会。民国29年,建立滁四区(辖常山、界牌、章广、元山、李集、皇甫乡)妇女抗敌协会。同年冬,成立滁县妇女抗敌协会(以下简称“县妇抗会”),先后有周建南、胡守桂担任理事长。县妇抗会下设3部:组织部、宣传部、福利部。此后在滁县抗日根据地范围内,先后建立各乡妇抗会。民国30年,全县妇抗会会员有130多人,多数是干部家属。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到抗战胜利前,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全都参加了妇抗会。
妇抗会主要活动:(一)动员亲人参军。当时流行的民歌有:“劝呀劝我的郎,劝郎早日上前方,英勇抗敌保家乡,才算人民的好儿郎”。“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爱国家、爱人民”。“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保家乡,杀敌人,参加游击战争”等。(二)做军鞋,募捐慰劳伤病员。(三)帮助后方医院洗血衣,照顾伤病员。(四)帮助兵站做饭。
民国33年前后,妇抗会还宣传男女平等,妇女翻身解放。王回岗李氏和大郭庄李翠兰两个寡妇被拐卖,妇抗会抓住这一事实,在两次群众大会上宣传有关妇女解放的政策,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妇女加入妇抗会。抗日战争胜利后,妇抗会取消。
妇女联合会民国34年(1945年)9月,县妇女抗敌协会改为“县妇女联合会”,李国荣担任主任。民国35年3月4日,成立定滁全县各界人民联合会,妇联会归其领导。7月,随定滁全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解放后于民国38年7月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0年2月召开滁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951年以后,全县5个区、22个乡相继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村(生产大队)成立妇女代表会,乡、村(大队)配妇女主任1人,生产队配妇女队长1人。1958年4月,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县妇联下辖24个社(镇)妇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妇联活动中止,组织机构撤销。1973年4月召开县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恢复县妇联,同时恢复各级妇联组织。1983年12月县改市,县妇联改称为“滁州市妇女联合会”。1987年,在全市乡(镇)、企业中共建立87个妇代会或小组。
滁州市历届妇女代表大会简况表
解放战争时期,各级妇女组织积极发动妇女缝军衣,做军鞋,动员亲人参军,拥军支前,涌现出许多妇女英雄人物,如呙英、秦英、邓英是根据地有名的“三英”。新四军北撤时,妇联会员李连珍收养了军分区办事处主任谭光廷托付的孩子。民国35年,国民党政府军进攻根据地,还乡团告密,她被捕后,始终不露真情,一口咬定“孩子是自己抱来的”,最后被毒打致死。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妇女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有6049名妇女参加“爱国公约”签名。在慰问朝鲜同胞“一碗米一件衣”活动中,全县妇女捐献人民币5600元(折新币),发出慰问信1200封,做慰问鞋325双、棉衣30套。各级妇联干部还带头动员自己的丈夫、儿子、亲友报名参军。沙河、琅琊两区,母亲动员儿子参军42人,妻子动员丈夫参军29人。
1950年《婚姻法》公布会,县妇联与司法部门互相配合,广泛宣传,揭露、批判封建婚姻种种罪孽,提倡婚姻自主。1953年,全县自由恋爱结婚的有1216对,因父母包办无法共同生活而离婚的758对,童养媳回娘家的207人,寡妇结婚193人。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动员妇女加入互助合作组织。到1958年,全县绝大部分妇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其他行业中,广大妇女也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1979至1987年,全市有56名妇女被评选为全国、省、市“三八”红旗手,有4名女劳动模范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50年代,各级妇联配合卫生部门对患有子宫脱垂的妇女进行治疗,多方关心患者疾苦,照顾她们做轻活和零活。1959年全县患有子宫脱垂妇女得到治疗的128人,治愈的44人。为了推行新的接生法,妇联协助卫生部门对原有的接生员、旧产婆传授接生技术,从而保障了母婴的身体健康。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妇女组织承担了大量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作。
县妇联对少年儿童工作十分重视。积极帮助各地兴办幼儿园,培训保幼人员。至1987年,计举办幼师培训班16期,培训达300人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着眼于婚姻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好家庭”评比,使城乡涌现一大批和睦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里和教育子女成才的好妈妈。1979至1987年,全市评选出的“五好家庭”有1.96万户,占总户数的20.38%。其中受全国表彰的有7户,省表彰的18户,地区表彰的41户。
80年代,市妇联还成立法律顾问小组,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服务;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卖淫和拐卖妇女儿童的专项斗争。1981至1987年,配合有关部门解救妇女儿童96人。
四、青少年团体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民国33年(1944年)春,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部派筹备员王立信及工作人员韩球来滁县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滁县分团筹备处”(简称三青团)。时值抗日期间,故发展团员仅有10多人,分布在全椒县古河、程家市、西王集一带。
民国34年8月日本投降,筹备处随同逃亡在外的县政府机关由西王集迁回滁城,驻滁城火神庙贺姓房屋办公。同年冬,安徽支团部派工作组长王敬堂来滁视察,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滁县分团部”,王敬堂任主任。设组织(股长骆洪祚)、宣传(股长康庄,后为孙树栋)、总务(股长王昆璞)3股。分团部迁至滁城石狮子戴姓房屋。
民国35年,王敬堂、骆洪祚分别在省立滁州中学、县立中学代课,因而以两校学生为对象,大量发展团员(当时16岁以上的学生全部集体参加三青团组织),团员发展600余人。不久,在省立中学、县中和城厢建立3个区队,又在劳作师范学校和乌衣、清流、阳明、琅琊、常山、龙蟠、白米等地建立8个直属分队,下设50个分队。活动中心以两校为主,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创办《青年报》(社长由王敬堂兼任),组建“青年剧社”,并举办运动会等。民国36年3月,王敬堂调往蚌埠,主任由晋子实接任。团部迁移至滁城东门口。
民国37年3月,三青团和中国国民党合并,三青团主任改任县党部副书记长,25岁以上的团员经报到登记后,转为国民党党员。
滁县青年运动会民国37年(1948年)9月,成立滁县青年运动委员会(简称青运会),是三青团滁县分团的化身,系国民党县党部的附属机构。主任余季藩,委员李先源、李绪模、张庭礼、朱广松、李立菘、张汉波、樊杰。晋子实为书记(即秘书)。其组织的目的:大量吸收青年,维护三青团组织。民国38年1月滁城解放,该组织随之解体。
青年救亡协会民国26年(1937年)8月,滁城青年张益天发起组织“滁县青年救亡协会”,章师培、裴海萍、薛宗元、顾明德、王见久、张权一、谢振欧、郭德昌等20余人参加。通过油印抗日小报,开会讲演,散发传单等形式宣传抗日。并在西乡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参加的“中国人民抗日宣传团”,从事抗日救亡和地方治安活动。民国27年初,日军从滁县西乡进攻定远、蚌埠时,曾组织抵抗,结果被日军打散,宣传团和救亡协会均解体。
青年抗敌协会民国28年(1939年),在珠龙、章广等地建立青年抗敌协会,开展抗日活动。民国31年秋,在淮南津浦路西总青抗的指导下,成立滁县青年抗敌协会(简称青抗会),先后由刘非、陈汉香担任理事长。青抗会主要活动是协助新四军、游击队和抗日民主政府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张贴标语口号,教唱抗战歌曲等。此外,还动员青壮年报名参军参战,开展募捐活动和“打资敌”(没收运往敌占区的牲畜和物资)行动,支援新四军。抗日战争胜利后,青抗会取消。
青年联合会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敌协会改为青年联合会,邵春霖任主任。民国35年3月4日定滁全县各界人民联合会成立,青联会归其领导。同年7月,青联会随定滁全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解放后,中共滁县县委于民国38年3月建立青年联合会,县委宣传部长任言方兼主任。青年联合会于同年6月撤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沿革民国15年(1926年),在上海江湾立达学园读书的共青团员李模中、章师培(章养吾)寒暑假回滁,团结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并与南京市的团组织取得了联系。次年9月,共青团南京市委派王明渠来滁,在滁城西郊大丰山召开会议,建立了共青团滁县支部,受共青团南京市委领导。共青团滁县支部以滁城为活动中心,逐步向西乡发展。
民国17年5月,中共南京市党、团组织均遭破坏,共青团滁县支部组织委员章师培、书记葛天民也先后被捕入狱。同年夏,李模中以界牌集(当时属滁县,今属定远县)小学教师身份,在界牌集重新组建共青团滁县支部,受共青团江苏省委领导。先后在界牌集、广兴集(今属肥东县)、西王集(全椒县)、施家集等地发展团员,建立新的支部。界牌集支部书记孙萍初(孙序伦),广兴集支部书记裴海萍,西王集支部书记袁登海,施家集支部书记李天章。稍后,团组织发展到瓦屋薛、章广集、马厂、肖家圩子等地。各地在团支部的基础上组成中心支部。民国18年春,团员发展到200多人,成立了共青团滁县县委,李模中为书记,驻地界牌集,隶属共青团江苏省委。
民国19年春,李模中调离滁县,指定孙萍初以团县委名义继续与团江苏省委联系。此时,共青团滁县县委下辖界牌集、广兴集、六房户(全椒县)3个中心支部和施家集支部。其中广兴集、六房户中心支部各辖3个支部,界牌集中心支部辖2个支部。界牌集支部的团员分布在界牌集、马厂、章广至瓦屋薛一带。
不久,共青团江苏省委和南京市委先后遭破坏,共青团滁县县委改由中共南京市委领导。民国19年5月,南京市党、团、工会组织合并成立“红五月行动委员会”,7月,改为“行动委员会”,7月底,派共产党员陈钧(陈培之)、胡尚志来滁,组建成立滁县行动委员会,计划在西乡组织农民暴动。8月间,胡尚志返回南京请示上级,路经滁城被捕,陈钧获息迅速撤离。行动委员会自行消失,滁县团组织同上级组织失去联系。
解放后,在中共滁县县委领导下,于民国38年9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滁县工作委员会。1950年1月,全县的团支部发展到30个,团员972人。同年,建立区级团的机构。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滁县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滁县委员会。此后,各公社均成立团委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组织停止了活动。至1968年,由“红卫兵代表大会”取代。1971年7月恢复团县委,并逐步恢复和建立基层团委、团支部。1986年,团市委下辖43个基层团委,50个团总支,611个团支部,共有团员1.82人。
从1953至1987年共召开10次团员代表大会。
滁州市历届团员代表大会简况表
主要活动共青团成立初期,主要活动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动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6年冬,团组织在西乡散发传单,开展革命宣传,组织佃农会、雇工会,进行抗捐、抗税等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青救会员积极投入抗日战争,组成2000多人参加的“中国人民抗日宣传团”,开展抗日宣传。民国27年,组成了由当地16至20岁青少年参加的青少年抗日先锋队。后来,青少年抗日先锋队和许多青救会员参加了新四军和地方武装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各级青年组织积极动员青年参军、站岗、放哨,监视地主的破坏活动;实行减租减息;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青年团员积极参加各项革命和建设,当好党的助手。
1950年,广大青年团员积极投身于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有173名团员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全县农村共有团员1627名,其中1261人参加和领导互助组,占农村团员77%。
1954年,全县有2500名团员青年参加防汛抗洪救灾工作,防汛中涌现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有7名被县评为防汛模范。
1956年,组织青年团员开垦荒地、消灭空隙地、夺取高额丰产的运动,并在全县青年中开展“怎样做一个共青团员”的教育活动。
1964年,团县委向全县青少年发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号召,各级团组织相继建立学习毛泽东著作小组。
1979年,团县委组织青年团员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队、突击手”活动。
1982年,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学张军,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活动。次年,又开展“三优一学”(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和学雷锋)比赛活动。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于1983年全县青年团员组织761个包产小组,为困难户、“五包”户代种代收。当年帮助他们收割水稻、小麦1.54万亩,耕田耙地709亩,脱粒7.5万公斤。1984年,在全市开展“振兴中华”的读书演讲活动,共成立357个读书小组,有2700人参加。同时成立2个“读书演讲报告团”。市二轻局王小林在全省“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中获奖。同年,全市有7项“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小建议、小设计)成果在全省评比中获奖。
1985年,开展“青少年普法杯”竞赛活动,全市有1.1万多人参加。同年,团省委授予市二轻局团委潘清华“优秀团干”称号。
1986年,在全市开展“争做七·五突击队和争挂建功者奖章”活动。
至1987年,全市有团省委一级奖章获得者7名,团省委二级奖章获得者62名,团省委第二届“七·五建功者”奖章获得者2名。
童子军滁县童子军团于民国21年(1932年)在县城省立第八中学成立,训育主任徐康民兼管童子军组织。民国23年,县城部分小学亦建立童子军组织,配有兼职教员。民国26年12月,日军侵占滁城,童子军随之解散。抗战胜利后,省立中学恢复推行童子军管理,先后有谢有伦、李轩担任童子军教官。民国35年,劳作师范学校迁至滁城,校长徐康民组建童子军组织。至民国36年,县城小学一般都建立童子军组织,三至六年级开设“童子军训练”课程,有纪律、礼节、操法、结绳、旗语、侦察、救护、炊事、露营等内容。童子军统一着装,进行初级军事训练,并经常开展游艺、远足活动,提倡“日行一善”。民国38年1月,滁城解放后,各校童子军组织解散。
少年先锋队抗日战争时期在施家集、曲亭建立儿童团,组织儿童学习抗日道理,教唱抗日歌曲,站岗放哨。
1949年12月,部分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1952年,全县214所学校中(含私立学校)有35所学校建立了少年儿童队组织,队员达1850名。1953年9月,团中央将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此时,全县42所学校建立少先队,有11个大队、72个中队、236个小队。均配齐辅导员。至1958年,全县少先队队员达8000余人。1962年,团县委在县内每个教学辅导区设1名专职辅导员,1964年7月制定《滁县少先队专职辅导员工作纲要》,加强对少先队组织的领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先队组织被“红小兵”组织取代。1979年少先队组织恢复后,全县有少先队员3.18万人,占适龄儿童51%。至1985年底,全市共有少先队员4.76万人,占少年儿童总数的92.72%;辅导员1217名,其中校内专职67人。
少先队建立初期,主要活动是: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课外阅读等,并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1955至1956年,在少先队员中普遍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良好道德风尚。1957年,开展红领巾月活动,号召队员用自己的好思想、好行为,为红领巾增添光辉。1958年,全县建立少年之家70个,少年俱乐部482个。1963年,在少年儿童中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先队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折腾恢复活动。1980年9月,滁县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成立。是年,全县青少年投入“学雷锋,树新风,为四化贡献青春”活动。同年3月,施集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响应北京市通县少先队员的倡议,“大种蓖麻,支援四化”,并倡议与全县少先队员进行友谊竞赛。1986年,滁城8所小学的少先队员参加“普法杯”有奖赛活动,市解放小学少先大队获一等奖。
在开展活动中,涌现一大批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辅导员。1980年,有29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受到县级表彰。次年,有462名“红花少年”和91个“红花集体”受到表彰。1985年,有43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24名优秀少先队员受团县委表彰。同年,市解放小学少先队员张冉出席省首届“少代会”。1986年6月,市实验小学、城南小学、解放小学、第一高级职业学校等10个少先大队,被地区教委、团地委表彰为“实践教育先进单位”。琅琊乡十三里店小学的大队辅导员甘运成被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表彰为省级优秀少儿工作者。
红卫兵、红小兵1966年8月,滁县各学校相继成立“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简称“红卫兵”)和“毛泽东思想红小兵”(简称“红小兵”)组织。随后,滁城和农村青年中相应成立红卫兵组织。在校的红卫兵、红小兵停课,和社会上红卫兵一起走上街头“闹革命”,开展“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活动。红卫兵身着黄军服,佩戴红袖章,打着红旗,呼喊口号,见到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龙凤图案的物件和古字画、书刊等,统统砸毁或焚毁。滁初级中学(二中前身)、滁州中学、城北农业学校、乌衣中学、沙河中学、施集中学红卫兵到琅琊山,将醉翁亭、丰乐亭、琅琊寺的古石刻、古建筑、佛像、佛经等文物砸毁。年底,全国红卫兵大串连,滁县部分红卫兵外出北京等大、中城市。1967年初,部分红卫兵把学校负责人当作“走资派”进行揪斗、殴打。随后,开始了“夺权”斗争。在夺权斗争中,红卫兵组织依附“造反派”组织,开始了派性斗争。1968年7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由各派学生代表参加组成的红卫兵代表大会(简称“红代会”)成立。1978年,滁县的红卫兵、红小兵组织被取消。
五、工商团体
商会民国4年(1915年),滁县商会成立。由粮、油、南北杂货、京广百货、棉布等业和少数大户共同商定人选。先由每个大行业推出1至2名代表,然后聚会,提名表决。推选出会长1人、理事7人,组成理事会,再报政府备案。商会由会长侯寄六主持会务,配庶务2人,公务勤杂2人。职员月薪、公务经费,由各行业按月分摊。会址设在钟鸣寺内,现存“滁县商会会址”字迹石碑一块。主要业务为注册商号,颁发执照,摊派捐税,检查监督等。自商会成立后,各大行业随之成立行业理事会,推出行业理事长,协助商会推行会务活动。
民国20年2月,县商会改组,由石华斋担任会长。至民国23年12月,滁县各行业成立的同业公会有:酒业、柴炭业、布业、木业、南货业、药业、卷烟业、旅馆业、茶馆业、花爆业、粮行、菸业、瓷器山货业、染砰业、京广货业、衣业、屠业、转运业、药材业、盐业等。民国26年12月,滁城沦陷,商民逃散,商会组织随之解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滁县政府恢复原商会,由樊公纯担任会长。区乡分会和同业公会也相继恢复。滁县解放后,商会由县工商业联合会接管。工商业联合会解放后,县政府于民国38年5月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组织,接管原县商会。同年8月,召开滁县工商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工商联),选举产生正、副主任委员。1952年,在乌衣、珠龙、施集等地分别设立3个分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工商联组织遭到破坏,活动停止。1986年3月,恢复市工商联组织。1949至1986年,先后召开7次代表会议。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商联坚持宣传中共工商业政策,积极扶持恢复滁县工商业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教育工商业者遵纪守法,支持国家各项革命和建设,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为工商业提供各项服务。1987年,办起“联谊经济建设公司”,开展咨询服务,组织专业人才培训,推销地方工业产品,进行横向联合,支持和推动经济改革。此外,还注重发挥工商业者的技术专长和经营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个体劳动者协会1983年12月开始筹备个体劳动者协会。次年3月19至20日在滁城召开了市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2人,正式成立滁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选举产生正、副会长各1人,委员9人。会议讨论通过了《滁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会员守则》,并向全市个体工商业者发出了《倡议书》。会后,在基层成立了分会。至1986年,共发展会员4371户,6857人。1987年10月9日召开了全市个体劳动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40人。选举了正、副会长各1人,委员10人。会议修改和通过了滁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会后,按工商所辖区划设滁城、滁南、丰乐、环城、南谯、章广、珠龙、沙河、乌衣9个分会。年底,共有会员5040户,7545人。
协会主要任务是对会员进行法制、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向会员提供经营场地、资金来源、信息等。1984至1987年,配合有关部门调解个体劳动者之间纠纷93起,帮助97户会员向银行贷款7.83万元,发动个体劳动者认购国库券1.06万元,征订《富民报》3000份,同时还为全市经营饮食、水果的317户个体劳动者统一制作工作服,并对经营个体工商户的个体劳动者佩戴“个协”胸章。
附:伪商会
民国28年成立伪县商会,黄师力为会长。伪商会专为伪政权摊捐派税,垄断专营日商行,按月配给货源,统制物资,牟取暴利。民国31年7月,黄师力被伪县长赵子锐敲诈后,被迫辞职。伪商民推举章村客接任会长。一年后,章因难以应付地方权势,执意辞职。民国32年8月,会长由黄新农接任。
六、其他团体
滁县抗美援朝分会1951年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滁县分会成立,亦称滁县抗美援朝分会。在抗美援朝分会的发动和组织下,全县抗美援朝运动蓬勃开展。是年5月1日,举行8万人的示威游行,全县有10万人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上签名。13.38万人订立爱国公约。全县各界人民自愿捐献飞机大炮款,发出慰问信、慰问袋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城乡青年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分会解体。
中苏友好协会1952年11月4日,滁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推选李德崇为会长。其后,各区建立工作委员会,各乡镇、县直机关等建立支会。1953年11月,全县有65个支会,会员1.59万名,发给会员证书和证章。协会设有活动办公室,通过组织文娱晚会,出墙报,广播宣传,图片展览,观看苏联电影,举办竞赛活动等形式,宣传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专业户协会1984年,召开滁州市农村专业户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农村专业户协会委员会(简称专业户协会),推选出正、副主任委员各1人。各乡(镇)设委员1人。协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协会聘请2名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依法维护专业户合法权益,并帮助专业户解决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滁州市台(湾)家属联谊会1986年1月,滁州市台属联谊会成立。由去台湾人员在滁的亲属组成。隶属市“对台办”。
联谊会主要任务是配合党和人民政府做好“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宣传,协助“对台办”做好回乡同胞接待工作。自成立以来,为台胞寻找亲人,接待回乡台胞,开展联谊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民抗敌协会民国28年(1939年),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派出民运组在常山岭、章广集、曲亭、大柳、花山等乡建立农民抗敌协会。同年,中共苏皖省委派民运工作组进驻珠龙桥,组织农民抗敌协会。民国29年3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同时成立滁县农民抗敌协会(简称农抗会),邓树棠任理事长。同年9月5至8日,县农抗会召开代表大会改选理事会,选出理事20人。县农抗会负责人改称秘书,先后由王枫、丁之兼任,尔后又改称理事长,先后由刘正荣、刘家田担任。县农抗会成立后,在滁三区、滁四区、滁五区相继建立区、乡、保农抗会。农抗会主要活动是发动群众减租减息,斗争不法地主,开展生产互助合作,给烈、军属和劳力不足的困难户组织代耕,并动员群众参军、站岗放哨,做向导、抬担架,有时也给部队和民兵组织后勤供应。
农民联合会民国34年(1945年)9月,取消“农民抗敌协会”名称,改为农民联合会,刘正荣任主任。民国35年3月4日,定滁全县在高头张村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各界人民联合会,县农民联合会归其领导。同年7月,随定滁全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农民协会民国38年(1949年)8月,成立滁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2月召开全县农民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滁县农民协会,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农民协会主要任务是协助县委贯彻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成立合作社,保障农民政治权利,提高农民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参加政权建设。1954年以后,农民协会职能渐被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合作社取代。
贫下中农协会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生产大队先后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配主席1人;生产队建立贫协小组,设小组长1人。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贫协活动暂时停止。1968年7月,召开滁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滁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选出主任、副主任。1970年3月16至20日,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选出主任、副主任、常务委员55人。第三次代表大会无资料可查。1973年5月13至15日,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改为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选出主任、副主任,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恢复相应组织。
1973至1982年,全县各级贫协组织根据中共中央“贫下中农占领上层建筑”的指示,组成贫下中农管理小组,进行“四管”(管学校、管商店、管医疗卫生、管财务帐目)、“一教”(给下乡知青再教育)。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协助党组织宣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监督协助行政工作,发动贫下中农改进经营管理,搞好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1982年,贫协会撤销。
二、工人团体
铁路工会民国14年(1925年)10月以前,已经建立滁县铁路工会支部,有工友70余人,至11月发展到280余人。民国25年2月,滁县铁路工会支部撤销,成立滁县路工分会。
总工会民国16年(1927年)9月,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严文来滁检查工作,指示共青团滁县支部把组织店员工会作为主要工作来抓。11月,秘密加入共青团组织的葛天民、张培让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组织工会,成立100多人的店员工会和20多人的骡行工会;选举了主席、副主席。在此基础上成立滁县总工会。负责人葛天民、张培让。民国17年,中共南京党、团组织遭到破坏,滁县共青团组织与之失去联系,葛天民被逮捕,总工会被国民党县党部查封。
但此后的同业工会不断地发展。至民国23年,全县同业工会有茶堂业、箩扛业、鞋业、理发业等,有会员411名。
民国32年冬,滁县流亡政府在全椒县古河恢复成立滁县总工会,由县党部组训干事代管,实际上有名无实。抗日战争胜利后,滁县总工会随同流亡政府迁回滁城。
民国35年,重新改组县总工会,邹南山为理事长;同业工会有瓦木漆业、手车业、成衣业、竹篾业、豆腐业、卷烟业、理发业、棉纱业、旅馆业、皮革业、麦面业、箩扛业和乌衣骡行业等,各业工会理事长均为资方人员,成为国民党御用工具。
民国36年,国民党滁县县党部在总工会内设防奸小组,有主任、干事各1人,干事若干人,各行各业均派员参与。主要活动是搜集共产党军政情报,进行反共宣传等。民国38年1月滁县解放,国民党所操纵的总工会解体。
工人联合会民国35年(1946年)3月4日,中共领导的定滁全县在高头张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各界人民联合会,同时成立县工人联合会,归属县各界人民联合会领导。同年7月,随定滁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解放后于民国38年2月成立城区工会和乌衣镇工会。同年底,全县在手工业、服务业中建立了15个基层工会,195个工会小组,发展会员1270人。
1950年3月,撤销城区工会,成立滁县工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10月召开全县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滁县工会联合会。至1955年,基层工会发展到75个,工会会员5052人。1961年12月,滁县工会联合会改称为滁县总工会。1968年7月,召开全县革命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滁县工代会委员会取代工会组织。1970年3月,召开全县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1人组成的滁县总工会委员会,工会组织恢复。1983年12月县改市,改称为滁州市总工会。至1987年,市总工会辖市教委、市水产局、市交通局、市纺织工业局、市工业局、市粮食局、市水利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局、市商业局、市二轻局、市城建局12个系统工会,187个基层工会,有专职干部79人(女工干部20人),会员19085人。
从1953至1987年共召开8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工联会的主要活动是宣传抗击国民党的围剿,启发工人投入反内战斗争。
滁县解放初期,工会为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解放军和公安人员巡逻放哨,守仓护路,防偷防盗,捉拿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发动职工向志愿军捐献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7万余元,发出慰问信2000余封,有18名滁城青年工人参加志愿军,赴朝鲜参战。在反匪反霸、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斗争中,组成职工打虎队,进行对封建把头、反革命分子和不法资方,贪污分子的斗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职工思想教育。1963年后,在全县职工中开展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1979年后,在职工中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五讲四美三热爱”、“四有”、“民主与法制”、“振兴中华,职工读书会”以及形势教育等活动。同时,工会积极开展以下活动:
组织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54年起,在工业企业中,先后开展了“想点子,搞革新,改进操作方法”、“掌握技术,改进技术”、“以技术更新为中心,以增产节约为目的”的多次竞赛;在财贸、粮食系统开展了以“消灭差错,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为主要内容的竞赛;在交通部门开展以“快装快卸,安全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竞赛;在基建部门开展以“比完成任务多,比速度快,比质量好,比原料省”为主的竞赛;服务行业开展“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的竞赛。1964年,开展了以“五好企业”、“六好职工”为目标,以“比、学、赶、帮、超”为中心的劳动竞赛。1977年,开展以“工业学大庆”为中心的劳动竞赛。1979年,开展以增产节约,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劳动竞赛。1982年,开展以“比、学、赶、帮、超”为中心的立功竞赛。1984年,各级工会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组织职工开展创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至1987年,全市职工被评为劳动模范的有34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32名。
关心职工生活。1950年,对全县的失业工人进行调查登记,分别介绍就业或组织生产自救。先后开办“五一”饭店、合作浴室,解决120多名失业工人就业;对于失去劳动力的老年工人,发给固定生活费,对于生活困难的职工,予以应急救济。仅1951年,就发放救济现金2.5万元,救济大米47465.5公斤,生产自救费3.5万元。同时为合理解决劳资两者利益,为雇工与资方签订了51份劳资合同。1957年,27个基层工会发动会员组织互助储金会,参加职工有1931人,储金累计5157元。50年代,在琅琊山风景区建立了工人疗养所。1964年,又在县酒厂、县食品厂、县邮电局等单位建立了厂矿医疗门诊室,为职工服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层工会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助企业办好食堂、浴室、医务所、托儿所。1979年,工会组织检查组,对各食堂进行检查评比。1981年,召开表彰先进保育员大会。工会配备女工干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1984年,全市应建“职代会”的118个单位,全部建立“职代会”。
提高职工文化素质。1950年,县工会与乌衣镇工会开设2所职工业余学校,共有学员400名。同时在较大的厂矿建立职工业余分校。还建立工人俱乐部,在基层工会中设固定或流动图书馆。1960年,县工会成立电影队,在各厂矿巡回放映。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俱乐部配合县体委每周组织职工篮球、乒乓球和棋类比赛。70年代末,举行职工业余戏曲创作会演和职工文艺会演,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80年代,一般工厂企业开设阅览室、游艺室,组建运动队,经常举办各项小型体育比赛。1979年,恢复职工业余学校,至1987年,有2160余名学员在职工业余初、高中班毕业。
附:伪工会
民国30年(1941年),伪县政府成立滁县工会,王庆丰为工会管理人。同时在行业中组成箩扛工会,瓦木漆工会,茶堂工会以及手工业工会。行业工会会长多为汉奸、把头和资方人员,箩扛工会会长由封建把头邹南山充任,瓦木漆工会会长由王庆丰自兼。工会主要活动按日伪军指令派亻夫派工,筹款筹物,监视进步工人和共产党员。
三、妇女团体
妇女抗敌协会民国28年(1939年)初,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战地服务团进驻章广集后,组建妇女抗敌协会。同年9月,中共苏皖省委派民运工作组进驻珠龙桥组建妇女抗敌协会。民国29年,建立滁四区(辖常山、界牌、章广、元山、李集、皇甫乡)妇女抗敌协会。同年冬,成立滁县妇女抗敌协会(以下简称“县妇抗会”),先后有周建南、胡守桂担任理事长。县妇抗会下设3部:组织部、宣传部、福利部。此后在滁县抗日根据地范围内,先后建立各乡妇抗会。民国30年,全县妇抗会会员有130多人,多数是干部家属。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到抗战胜利前,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全都参加了妇抗会。
妇抗会主要活动:(一)动员亲人参军。当时流行的民歌有:“劝呀劝我的郎,劝郎早日上前方,英勇抗敌保家乡,才算人民的好儿郎”。“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爱国家、爱人民”。“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保家乡,杀敌人,参加游击战争”等。(二)做军鞋,募捐慰劳伤病员。(三)帮助后方医院洗血衣,照顾伤病员。(四)帮助兵站做饭。
民国33年前后,妇抗会还宣传男女平等,妇女翻身解放。王回岗李氏和大郭庄李翠兰两个寡妇被拐卖,妇抗会抓住这一事实,在两次群众大会上宣传有关妇女解放的政策,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妇女加入妇抗会。抗日战争胜利后,妇抗会取消。
妇女联合会民国34年(1945年)9月,县妇女抗敌协会改为“县妇女联合会”,李国荣担任主任。民国35年3月4日,成立定滁全县各界人民联合会,妇联会归其领导。7月,随定滁全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解放后于民国38年7月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0年2月召开滁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951年以后,全县5个区、22个乡相继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村(生产大队)成立妇女代表会,乡、村(大队)配妇女主任1人,生产队配妇女队长1人。1958年4月,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县妇联下辖24个社(镇)妇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妇联活动中止,组织机构撤销。1973年4月召开县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恢复县妇联,同时恢复各级妇联组织。1983年12月县改市,县妇联改称为“滁州市妇女联合会”。1987年,在全市乡(镇)、企业中共建立87个妇代会或小组。
滁州市历届妇女代表大会简况表
解放战争时期,各级妇女组织积极发动妇女缝军衣,做军鞋,动员亲人参军,拥军支前,涌现出许多妇女英雄人物,如呙英、秦英、邓英是根据地有名的“三英”。新四军北撤时,妇联会员李连珍收养了军分区办事处主任谭光廷托付的孩子。民国35年,国民党政府军进攻根据地,还乡团告密,她被捕后,始终不露真情,一口咬定“孩子是自己抱来的”,最后被毒打致死。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妇女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有6049名妇女参加“爱国公约”签名。在慰问朝鲜同胞“一碗米一件衣”活动中,全县妇女捐献人民币5600元(折新币),发出慰问信1200封,做慰问鞋325双、棉衣30套。各级妇联干部还带头动员自己的丈夫、儿子、亲友报名参军。沙河、琅琊两区,母亲动员儿子参军42人,妻子动员丈夫参军29人。
1950年《婚姻法》公布会,县妇联与司法部门互相配合,广泛宣传,揭露、批判封建婚姻种种罪孽,提倡婚姻自主。1953年,全县自由恋爱结婚的有1216对,因父母包办无法共同生活而离婚的758对,童养媳回娘家的207人,寡妇结婚193人。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动员妇女加入互助合作组织。到1958年,全县绝大部分妇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其他行业中,广大妇女也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1979至1987年,全市有56名妇女被评选为全国、省、市“三八”红旗手,有4名女劳动模范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50年代,各级妇联配合卫生部门对患有子宫脱垂的妇女进行治疗,多方关心患者疾苦,照顾她们做轻活和零活。1959年全县患有子宫脱垂妇女得到治疗的128人,治愈的44人。为了推行新的接生法,妇联协助卫生部门对原有的接生员、旧产婆传授接生技术,从而保障了母婴的身体健康。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妇女组织承担了大量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作。
县妇联对少年儿童工作十分重视。积极帮助各地兴办幼儿园,培训保幼人员。至1987年,计举办幼师培训班16期,培训达300人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着眼于婚姻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好家庭”评比,使城乡涌现一大批和睦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里和教育子女成才的好妈妈。1979至1987年,全市评选出的“五好家庭”有1.96万户,占总户数的20.38%。其中受全国表彰的有7户,省表彰的18户,地区表彰的41户。
80年代,市妇联还成立法律顾问小组,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服务;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卖淫和拐卖妇女儿童的专项斗争。1981至1987年,配合有关部门解救妇女儿童96人。
四、青少年团体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民国33年(1944年)春,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部派筹备员王立信及工作人员韩球来滁县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滁县分团筹备处”(简称三青团)。时值抗日期间,故发展团员仅有10多人,分布在全椒县古河、程家市、西王集一带。
民国34年8月日本投降,筹备处随同逃亡在外的县政府机关由西王集迁回滁城,驻滁城火神庙贺姓房屋办公。同年冬,安徽支团部派工作组长王敬堂来滁视察,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滁县分团部”,王敬堂任主任。设组织(股长骆洪祚)、宣传(股长康庄,后为孙树栋)、总务(股长王昆璞)3股。分团部迁至滁城石狮子戴姓房屋。
民国35年,王敬堂、骆洪祚分别在省立滁州中学、县立中学代课,因而以两校学生为对象,大量发展团员(当时16岁以上的学生全部集体参加三青团组织),团员发展600余人。不久,在省立中学、县中和城厢建立3个区队,又在劳作师范学校和乌衣、清流、阳明、琅琊、常山、龙蟠、白米等地建立8个直属分队,下设50个分队。活动中心以两校为主,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创办《青年报》(社长由王敬堂兼任),组建“青年剧社”,并举办运动会等。民国36年3月,王敬堂调往蚌埠,主任由晋子实接任。团部迁移至滁城东门口。
民国37年3月,三青团和中国国民党合并,三青团主任改任县党部副书记长,25岁以上的团员经报到登记后,转为国民党党员。
滁县青年运动会民国37年(1948年)9月,成立滁县青年运动委员会(简称青运会),是三青团滁县分团的化身,系国民党县党部的附属机构。主任余季藩,委员李先源、李绪模、张庭礼、朱广松、李立菘、张汉波、樊杰。晋子实为书记(即秘书)。其组织的目的:大量吸收青年,维护三青团组织。民国38年1月滁城解放,该组织随之解体。
青年救亡协会民国26年(1937年)8月,滁城青年张益天发起组织“滁县青年救亡协会”,章师培、裴海萍、薛宗元、顾明德、王见久、张权一、谢振欧、郭德昌等20余人参加。通过油印抗日小报,开会讲演,散发传单等形式宣传抗日。并在西乡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参加的“中国人民抗日宣传团”,从事抗日救亡和地方治安活动。民国27年初,日军从滁县西乡进攻定远、蚌埠时,曾组织抵抗,结果被日军打散,宣传团和救亡协会均解体。
青年抗敌协会民国28年(1939年),在珠龙、章广等地建立青年抗敌协会,开展抗日活动。民国31年秋,在淮南津浦路西总青抗的指导下,成立滁县青年抗敌协会(简称青抗会),先后由刘非、陈汉香担任理事长。青抗会主要活动是协助新四军、游击队和抗日民主政府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张贴标语口号,教唱抗战歌曲等。此外,还动员青壮年报名参军参战,开展募捐活动和“打资敌”(没收运往敌占区的牲畜和物资)行动,支援新四军。抗日战争胜利后,青抗会取消。
青年联合会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敌协会改为青年联合会,邵春霖任主任。民国35年3月4日定滁全县各界人民联合会成立,青联会归其领导。同年7月,青联会随定滁全县建制撤销而撤销。
解放后,中共滁县县委于民国38年3月建立青年联合会,县委宣传部长任言方兼主任。青年联合会于同年6月撤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沿革民国15年(1926年),在上海江湾立达学园读书的共青团员李模中、章师培(章养吾)寒暑假回滁,团结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并与南京市的团组织取得了联系。次年9月,共青团南京市委派王明渠来滁,在滁城西郊大丰山召开会议,建立了共青团滁县支部,受共青团南京市委领导。共青团滁县支部以滁城为活动中心,逐步向西乡发展。
民国17年5月,中共南京市党、团组织均遭破坏,共青团滁县支部组织委员章师培、书记葛天民也先后被捕入狱。同年夏,李模中以界牌集(当时属滁县,今属定远县)小学教师身份,在界牌集重新组建共青团滁县支部,受共青团江苏省委领导。先后在界牌集、广兴集(今属肥东县)、西王集(全椒县)、施家集等地发展团员,建立新的支部。界牌集支部书记孙萍初(孙序伦),广兴集支部书记裴海萍,西王集支部书记袁登海,施家集支部书记李天章。稍后,团组织发展到瓦屋薛、章广集、马厂、肖家圩子等地。各地在团支部的基础上组成中心支部。民国18年春,团员发展到200多人,成立了共青团滁县县委,李模中为书记,驻地界牌集,隶属共青团江苏省委。
民国19年春,李模中调离滁县,指定孙萍初以团县委名义继续与团江苏省委联系。此时,共青团滁县县委下辖界牌集、广兴集、六房户(全椒县)3个中心支部和施家集支部。其中广兴集、六房户中心支部各辖3个支部,界牌集中心支部辖2个支部。界牌集支部的团员分布在界牌集、马厂、章广至瓦屋薛一带。
不久,共青团江苏省委和南京市委先后遭破坏,共青团滁县县委改由中共南京市委领导。民国19年5月,南京市党、团、工会组织合并成立“红五月行动委员会”,7月,改为“行动委员会”,7月底,派共产党员陈钧(陈培之)、胡尚志来滁,组建成立滁县行动委员会,计划在西乡组织农民暴动。8月间,胡尚志返回南京请示上级,路经滁城被捕,陈钧获息迅速撤离。行动委员会自行消失,滁县团组织同上级组织失去联系。
解放后,在中共滁县县委领导下,于民国38年9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滁县工作委员会。1950年1月,全县的团支部发展到30个,团员972人。同年,建立区级团的机构。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滁县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滁县委员会。此后,各公社均成立团委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组织停止了活动。至1968年,由“红卫兵代表大会”取代。1971年7月恢复团县委,并逐步恢复和建立基层团委、团支部。1986年,团市委下辖43个基层团委,50个团总支,611个团支部,共有团员1.82人。
从1953至1987年共召开10次团员代表大会。
滁州市历届团员代表大会简况表
主要活动共青团成立初期,主要活动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动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6年冬,团组织在西乡散发传单,开展革命宣传,组织佃农会、雇工会,进行抗捐、抗税等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青救会员积极投入抗日战争,组成2000多人参加的“中国人民抗日宣传团”,开展抗日宣传。民国27年,组成了由当地16至20岁青少年参加的青少年抗日先锋队。后来,青少年抗日先锋队和许多青救会员参加了新四军和地方武装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各级青年组织积极动员青年参军、站岗、放哨,监视地主的破坏活动;实行减租减息;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青年团员积极参加各项革命和建设,当好党的助手。
1950年,广大青年团员积极投身于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有173名团员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全县农村共有团员1627名,其中1261人参加和领导互助组,占农村团员77%。
1954年,全县有2500名团员青年参加防汛抗洪救灾工作,防汛中涌现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有7名被县评为防汛模范。
1956年,组织青年团员开垦荒地、消灭空隙地、夺取高额丰产的运动,并在全县青年中开展“怎样做一个共青团员”的教育活动。
1964年,团县委向全县青少年发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号召,各级团组织相继建立学习毛泽东著作小组。
1979年,团县委组织青年团员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队、突击手”活动。
1982年,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学张军,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活动。次年,又开展“三优一学”(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和学雷锋)比赛活动。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于1983年全县青年团员组织761个包产小组,为困难户、“五包”户代种代收。当年帮助他们收割水稻、小麦1.54万亩,耕田耙地709亩,脱粒7.5万公斤。1984年,在全市开展“振兴中华”的读书演讲活动,共成立357个读书小组,有2700人参加。同时成立2个“读书演讲报告团”。市二轻局王小林在全省“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中获奖。同年,全市有7项“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小建议、小设计)成果在全省评比中获奖。
1985年,开展“青少年普法杯”竞赛活动,全市有1.1万多人参加。同年,团省委授予市二轻局团委潘清华“优秀团干”称号。
1986年,在全市开展“争做七·五突击队和争挂建功者奖章”活动。
至1987年,全市有团省委一级奖章获得者7名,团省委二级奖章获得者62名,团省委第二届“七·五建功者”奖章获得者2名。
童子军滁县童子军团于民国21年(1932年)在县城省立第八中学成立,训育主任徐康民兼管童子军组织。民国23年,县城部分小学亦建立童子军组织,配有兼职教员。民国26年12月,日军侵占滁城,童子军随之解散。抗战胜利后,省立中学恢复推行童子军管理,先后有谢有伦、李轩担任童子军教官。民国35年,劳作师范学校迁至滁城,校长徐康民组建童子军组织。至民国36年,县城小学一般都建立童子军组织,三至六年级开设“童子军训练”课程,有纪律、礼节、操法、结绳、旗语、侦察、救护、炊事、露营等内容。童子军统一着装,进行初级军事训练,并经常开展游艺、远足活动,提倡“日行一善”。民国38年1月,滁城解放后,各校童子军组织解散。
少年先锋队抗日战争时期在施家集、曲亭建立儿童团,组织儿童学习抗日道理,教唱抗日歌曲,站岗放哨。
1949年12月,部分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1952年,全县214所学校中(含私立学校)有35所学校建立了少年儿童队组织,队员达1850名。1953年9月,团中央将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此时,全县42所学校建立少先队,有11个大队、72个中队、236个小队。均配齐辅导员。至1958年,全县少先队队员达8000余人。1962年,团县委在县内每个教学辅导区设1名专职辅导员,1964年7月制定《滁县少先队专职辅导员工作纲要》,加强对少先队组织的领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先队组织被“红小兵”组织取代。1979年少先队组织恢复后,全县有少先队员3.18万人,占适龄儿童51%。至1985年底,全市共有少先队员4.76万人,占少年儿童总数的92.72%;辅导员1217名,其中校内专职67人。
少先队建立初期,主要活动是: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课外阅读等,并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1955至1956年,在少先队员中普遍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良好道德风尚。1957年,开展红领巾月活动,号召队员用自己的好思想、好行为,为红领巾增添光辉。1958年,全县建立少年之家70个,少年俱乐部482个。1963年,在少年儿童中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先队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折腾恢复活动。1980年9月,滁县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成立。是年,全县青少年投入“学雷锋,树新风,为四化贡献青春”活动。同年3月,施集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响应北京市通县少先队员的倡议,“大种蓖麻,支援四化”,并倡议与全县少先队员进行友谊竞赛。1986年,滁城8所小学的少先队员参加“普法杯”有奖赛活动,市解放小学少先大队获一等奖。
在开展活动中,涌现一大批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辅导员。1980年,有29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受到县级表彰。次年,有462名“红花少年”和91个“红花集体”受到表彰。1985年,有43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24名优秀少先队员受团县委表彰。同年,市解放小学少先队员张冉出席省首届“少代会”。1986年6月,市实验小学、城南小学、解放小学、第一高级职业学校等10个少先大队,被地区教委、团地委表彰为“实践教育先进单位”。琅琊乡十三里店小学的大队辅导员甘运成被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表彰为省级优秀少儿工作者。
红卫兵、红小兵1966年8月,滁县各学校相继成立“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简称“红卫兵”)和“毛泽东思想红小兵”(简称“红小兵”)组织。随后,滁城和农村青年中相应成立红卫兵组织。在校的红卫兵、红小兵停课,和社会上红卫兵一起走上街头“闹革命”,开展“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活动。红卫兵身着黄军服,佩戴红袖章,打着红旗,呼喊口号,见到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龙凤图案的物件和古字画、书刊等,统统砸毁或焚毁。滁初级中学(二中前身)、滁州中学、城北农业学校、乌衣中学、沙河中学、施集中学红卫兵到琅琊山,将醉翁亭、丰乐亭、琅琊寺的古石刻、古建筑、佛像、佛经等文物砸毁。年底,全国红卫兵大串连,滁县部分红卫兵外出北京等大、中城市。1967年初,部分红卫兵把学校负责人当作“走资派”进行揪斗、殴打。随后,开始了“夺权”斗争。在夺权斗争中,红卫兵组织依附“造反派”组织,开始了派性斗争。1968年7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由各派学生代表参加组成的红卫兵代表大会(简称“红代会”)成立。1978年,滁县的红卫兵、红小兵组织被取消。
五、工商团体
商会民国4年(1915年),滁县商会成立。由粮、油、南北杂货、京广百货、棉布等业和少数大户共同商定人选。先由每个大行业推出1至2名代表,然后聚会,提名表决。推选出会长1人、理事7人,组成理事会,再报政府备案。商会由会长侯寄六主持会务,配庶务2人,公务勤杂2人。职员月薪、公务经费,由各行业按月分摊。会址设在钟鸣寺内,现存“滁县商会会址”字迹石碑一块。主要业务为注册商号,颁发执照,摊派捐税,检查监督等。自商会成立后,各大行业随之成立行业理事会,推出行业理事长,协助商会推行会务活动。
民国20年2月,县商会改组,由石华斋担任会长。至民国23年12月,滁县各行业成立的同业公会有:酒业、柴炭业、布业、木业、南货业、药业、卷烟业、旅馆业、茶馆业、花爆业、粮行、菸业、瓷器山货业、染砰业、京广货业、衣业、屠业、转运业、药材业、盐业等。民国26年12月,滁城沦陷,商民逃散,商会组织随之解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滁县政府恢复原商会,由樊公纯担任会长。区乡分会和同业公会也相继恢复。滁县解放后,商会由县工商业联合会接管。工商业联合会解放后,县政府于民国38年5月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组织,接管原县商会。同年8月,召开滁县工商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工商联),选举产生正、副主任委员。1952年,在乌衣、珠龙、施集等地分别设立3个分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工商联组织遭到破坏,活动停止。1986年3月,恢复市工商联组织。1949至1986年,先后召开7次代表会议。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商联坚持宣传中共工商业政策,积极扶持恢复滁县工商业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教育工商业者遵纪守法,支持国家各项革命和建设,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为工商业提供各项服务。1987年,办起“联谊经济建设公司”,开展咨询服务,组织专业人才培训,推销地方工业产品,进行横向联合,支持和推动经济改革。此外,还注重发挥工商业者的技术专长和经营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个体劳动者协会1983年12月开始筹备个体劳动者协会。次年3月19至20日在滁城召开了市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2人,正式成立滁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选举产生正、副会长各1人,委员9人。会议讨论通过了《滁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会员守则》,并向全市个体工商业者发出了《倡议书》。会后,在基层成立了分会。至1986年,共发展会员4371户,6857人。1987年10月9日召开了全市个体劳动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40人。选举了正、副会长各1人,委员10人。会议修改和通过了滁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会后,按工商所辖区划设滁城、滁南、丰乐、环城、南谯、章广、珠龙、沙河、乌衣9个分会。年底,共有会员5040户,7545人。
协会主要任务是对会员进行法制、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向会员提供经营场地、资金来源、信息等。1984至1987年,配合有关部门调解个体劳动者之间纠纷93起,帮助97户会员向银行贷款7.83万元,发动个体劳动者认购国库券1.06万元,征订《富民报》3000份,同时还为全市经营饮食、水果的317户个体劳动者统一制作工作服,并对经营个体工商户的个体劳动者佩戴“个协”胸章。
附:伪商会
民国28年成立伪县商会,黄师力为会长。伪商会专为伪政权摊捐派税,垄断专营日商行,按月配给货源,统制物资,牟取暴利。民国31年7月,黄师力被伪县长赵子锐敲诈后,被迫辞职。伪商民推举章村客接任会长。一年后,章因难以应付地方权势,执意辞职。民国32年8月,会长由黄新农接任。
六、其他团体
滁县抗美援朝分会1951年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滁县分会成立,亦称滁县抗美援朝分会。在抗美援朝分会的发动和组织下,全县抗美援朝运动蓬勃开展。是年5月1日,举行8万人的示威游行,全县有10万人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上签名。13.38万人订立爱国公约。全县各界人民自愿捐献飞机大炮款,发出慰问信、慰问袋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城乡青年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分会解体。
中苏友好协会1952年11月4日,滁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推选李德崇为会长。其后,各区建立工作委员会,各乡镇、县直机关等建立支会。1953年11月,全县有65个支会,会员1.59万名,发给会员证书和证章。协会设有活动办公室,通过组织文娱晚会,出墙报,广播宣传,图片展览,观看苏联电影,举办竞赛活动等形式,宣传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专业户协会1984年,召开滁州市农村专业户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农村专业户协会委员会(简称专业户协会),推选出正、副主任委员各1人。各乡(镇)设委员1人。协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协会聘请2名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依法维护专业户合法权益,并帮助专业户解决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滁州市台(湾)家属联谊会1986年1月,滁州市台属联谊会成立。由去台湾人员在滁的亲属组成。隶属市“对台办”。
联谊会主要任务是配合党和人民政府做好“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宣传,协助“对台办”做好回乡同胞接待工作。自成立以来,为台胞寻找亲人,接待回乡台胞,开展联谊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