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戏剧班团
一、剧种剧目
扬剧流行于江苏省南京、扬州和安徽省皖东一带。40年代,扬剧著名“四大文生”之一夏玉楼(师承周广才),应其三师兄刘会兰邀请,曾在滁县荒兴大戏院演出《孟丽君》(连台本戏)月余。
新中国建立后,扬剧流行于沿清流河畔的三官、大王郢、滁城、担子、乌衣等地。其中大王郢(1949~1958年)、三官乡(1951~1957年)建立有民营半职业扬剧团,演出《十件衣》、《雷保童招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节目。1961年,在原来安扬剧团基础上建成滁县专区扬剧团(驻滁城),在滁县城乡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黄梅戏流行于市境内。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新中国建立后,著名黄梅戏女演员严凤英演出的《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等剧目在境内流行很广。因其语言在滁有群众基础(境内有较多的安庆、潜山县移民),观者喜闻乐见。1959年11月,成立滁县黄梅戏剧团。1962年后,县文化馆(站)多次举办黄梅戏曲学习班,使黄梅戏在境内更为普及。1979年后,境内有7个民营剧团,其中:城郊、黄泥、曲亭、李集、花山均为黄梅戏剧团。演出一般都是经整理后的传统剧目,如《郑小娇》、《天仙配》、《济公传》、《桃花女》、《罗帕记》、《恩仇记》、《状元与乞丐》、《七仙女送子》、《莫愁女》等。
庐剧旧称“倒七戏”,1955年7月改名为“庐剧”。是以大别山的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基础,吸收端公戏,嗨子戏和皖中的门歌、民歌演变而成,约有200多年历史。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剧分为上、中、下三路,因境内章广等地紧邻肥东、全椒等县,属中路流派。
新中国建立前,每逢冬春,肥东等县庐剧的草台班子,常演出于皇甫、章广、常山、李集、曲亭等地。新中国建立后,滁县向庐剧团输送了王鹏飞、鲍致远等著名演员。60年代王、鲍等与丁玉兰等曾多次到滁县城乡演出,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花绒记》、《双丝带》等。1979年后,全椒、定远等县民营庐剧团也常来滁县城乡演出,颇受欢迎。1980年,皇甫公社成立民营庐剧团,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演出剧目有《郑小娇》,《龙凤帕》、《胭脂》等。演出于滁县、肥东、定远和江苏省江浦县等地。
泗州戏旧称“拉宏腔”或“拉魂腔”。音乐为板腔体,保留说唱音乐的特色;唱腔(尤其女声)丰富多采;伴奏以拨弦乐器为主,随唱腔变化而异,自然形成对位与和声效果。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有各种舞蹈身段和步法。剧目有大戏54出,小戏80多折。《拾棉花》、《走娘家》等生活小戏更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民国时期,泗州戏在滁县沙河集、黄泥岗、三官一带广为流传。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李如道、左银芝为首的民营泗州戏剧班流动演出至滁。县文化馆组织剧班改演现代戏,文化馆又接收该班社组建为滁县专区人民泗州剧团(民营),驻滁演出,直至1956年。1953至1956年,1981至1982年三官乡两次建立泗州剧团(民营),演出剧目有《三卷寒桥》、《空坟记》、《绣鞋记》、《双拜堂》等。剧团在滁县和江浦县城乡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京剧30年代初,北京王冠尹京剧班流入滁州,在乐园小型剧场(文德街夫子庙大殿后)演出。民国20年(1931年),滁城京剧票友联合组成“滁州菱社”,业余演唱京剧。民国21年有江文汉、宋梅林、周长荣、李再田、侯梅生等票友30余人组成“同仁社票房”,师承菱社郑方揆学戏,月交银元1元,并先后在西后街“同仁堂”、东后街大西房聚集演出。抗日战争时期该社解散。日伪统治时期,伪区长孙光辉邀票友20余人,又建“养智社票房”,至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散。
1949年,童道友等成立“琅琊社票房”,1950年由县文化馆接收,改为京剧组。1952年6月,以张若英为团长的普庆京剧团从合肥迁滁,翌年建简易的琅琊剧场演出,滁城京剧票友常搭班助演。1954年,专区京剧团成立(驻滁城),普庆京剧团迁嘉山县。1983年,滁城北门文化站组成“业余京剧队”,约20余人,常在节日演出折子戏或唱段。
二、剧社班团
滁州菱社业余京剧班社,组建于民国20年(1931年),机构完整,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部分艺术水平较高的演员。
民国20年春,津浦铁路滁县站同人俱乐部的郑方揆,同数位醉心京剧的票友协议,将同人俱乐部扩充更名为“菱社”,广泛邀请社员,添置设备,在公休假日,聚集一堂演唱京剧。一年后,菱社在滁州已颇有声誉。
菱社内设须生组、青衣组、文场、武场四部分。郑方揆任社长,兼任青衣组主任。据传,郑早年学须生,后经京剧琴师毕瀚卿指点改学青衣,专攻梅派艺术,歌喉嘹亮超过当时名伶肖畹华。南京国民会议开幕时,郑曾赴浦口参加游艺大会演出,并在当晚与天涯山下人会串《武家坡》。郑唱《武家坡》首段慢板确有梅派特点“响遏行云”,末段流水快板,亦如“水银泻地”,博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须生组推高金汉为首。高生长于北京,幼年习京剧,曾到津门一带演出,“咬字发音,做派身段,均有独到处”。高除担任须生角色外,还兼演黑头(包公、大花脸),亦称擅长。演唱《探阴山》、《草桥关》诸剧,“毫无难色,聆者如雷贯耳,座为肃然”。
文场主任鲍德懿,武场主任乔灿章。
菱社何年何月关闭,待考。
普庆京剧团系民营职业剧团。初建于民国32年,约10余人。1952年,在张若英团长带领下自合肥来滁演出。同年秋留滁落户。1953年,在专区中心文化馆和滁城京剧票友的资助下,在马家后园盖简易剧场1座(后改为琅琊剧场)供演出专用。是时,全团共有演职员66人。其主要演员有张剑秋、王少元、赵韵声、张韶楼、张若秋、张若斌、张丽英等。演出剧目有《九件衣》、《将相和》、《凤还巢》、《生死恨》、《四进士》、《长坂坡》等50多台本。其中张剑秋的《四进士》,张若秋的《红娘》颇得观众好评。1954年,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地方,成立专区京剧团,普庆京剧团迁往嘉山县明光镇,改名“嘉山县京剧团”。
人民泗州剧团1950年,以李如道,左银芝为首的泗州戏班社,自淮北流动至滁县东关露天场演出,因剧目多属封建糟粕,县文化馆收留后组织戏剧改革,由汪洋导演现代戏《小二黑结婚》等剧目。改革演出获得好评,之后,改为滁县专区人民泗州剧团(民营)。1955年,该团自筹经费,兴建大众剧场(俗称小戏园子),售票演出。主要演员有周凤云、王宝华、李宝琴、王宝霞、魏玉林、陈宝琳、何兰英、杨桂英、刘子珍、王宝莲、蒋荣花等。演出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双槐树》、《拾棉花》、《送娘》、《济公传》、《皮秀英四告》等。1956年,因滁县、宿县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改为蚌埠专区泗州剧团。
滁州市黄梅剧团由滁县文工团改建。1958年9月成立滁县文工团(属地方国营),招收50名学员,张家连任团长。曾先后排演了自编“滁剧”《吴有里转变》、歌剧《朝阳沟》、话剧《伸向兰图的黑手》等,并整理演唱滁县民歌小调深入工矿、农村、驻军演出。1959年11月,改为滁县黄梅戏剧团。翌年,剧团学员赴安徽铜陵县黄梅剧团学戏,得桂月娥师传。嗣后,赴江西九江、南昌等地实验演出,培育了首批黄梅戏演员。60年代初黄梅戏剧团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演员技艺。1963年编排的大型古装寓言戏《惜狼者》赴省江淮大戏院演出,颇受观众欢迎。1978年12月,推出大型现代戏《洞房枪声》,并参加滁县地区会演。1981年推出大型风光古装神话戏《琅琊神花》,演出后,省《戏剧界》、《安徽新戏》等刊物相继发表剧照及文章进行评介,省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也分别作了介绍。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招收新学员30名,充实新生力量,继续排练演出《钱二万》、《送礼》等现代戏,在参加省第一届艺术节演出中,演员杨子美获安徽省演员三等奖,王世昌获地区演员二等奖,庄冬兰、陈明雨分别获地区演员三等奖,刘忠平获地区导演奖,张金华获省舞美设计奖、地区优秀舞美设计奖。1987年杨子美参加省中年演员大奖赛荣获演员三等奖。 至1987年,该团共演出黄梅戏各类剧目124台,其中: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附马》、《仁义观缘》、《打金枝》、《罗帕记》、《打豆腐》、《打猪草》、《夫妻观灯》,大型古装戏《送子》、《三下槐荫》、《嫦娥奔月》等35台;大型现代戏29台。
扬剧流行于江苏省南京、扬州和安徽省皖东一带。40年代,扬剧著名“四大文生”之一夏玉楼(师承周广才),应其三师兄刘会兰邀请,曾在滁县荒兴大戏院演出《孟丽君》(连台本戏)月余。
新中国建立后,扬剧流行于沿清流河畔的三官、大王郢、滁城、担子、乌衣等地。其中大王郢(1949~1958年)、三官乡(1951~1957年)建立有民营半职业扬剧团,演出《十件衣》、《雷保童招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节目。1961年,在原来安扬剧团基础上建成滁县专区扬剧团(驻滁城),在滁县城乡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黄梅戏流行于市境内。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新中国建立后,著名黄梅戏女演员严凤英演出的《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等剧目在境内流行很广。因其语言在滁有群众基础(境内有较多的安庆、潜山县移民),观者喜闻乐见。1959年11月,成立滁县黄梅戏剧团。1962年后,县文化馆(站)多次举办黄梅戏曲学习班,使黄梅戏在境内更为普及。1979年后,境内有7个民营剧团,其中:城郊、黄泥、曲亭、李集、花山均为黄梅戏剧团。演出一般都是经整理后的传统剧目,如《郑小娇》、《天仙配》、《济公传》、《桃花女》、《罗帕记》、《恩仇记》、《状元与乞丐》、《七仙女送子》、《莫愁女》等。
庐剧旧称“倒七戏”,1955年7月改名为“庐剧”。是以大别山的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基础,吸收端公戏,嗨子戏和皖中的门歌、民歌演变而成,约有200多年历史。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剧分为上、中、下三路,因境内章广等地紧邻肥东、全椒等县,属中路流派。
新中国建立前,每逢冬春,肥东等县庐剧的草台班子,常演出于皇甫、章广、常山、李集、曲亭等地。新中国建立后,滁县向庐剧团输送了王鹏飞、鲍致远等著名演员。60年代王、鲍等与丁玉兰等曾多次到滁县城乡演出,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花绒记》、《双丝带》等。1979年后,全椒、定远等县民营庐剧团也常来滁县城乡演出,颇受欢迎。1980年,皇甫公社成立民营庐剧团,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演出剧目有《郑小娇》,《龙凤帕》、《胭脂》等。演出于滁县、肥东、定远和江苏省江浦县等地。
泗州戏旧称“拉宏腔”或“拉魂腔”。音乐为板腔体,保留说唱音乐的特色;唱腔(尤其女声)丰富多采;伴奏以拨弦乐器为主,随唱腔变化而异,自然形成对位与和声效果。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有各种舞蹈身段和步法。剧目有大戏54出,小戏80多折。《拾棉花》、《走娘家》等生活小戏更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民国时期,泗州戏在滁县沙河集、黄泥岗、三官一带广为流传。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李如道、左银芝为首的民营泗州戏剧班流动演出至滁。县文化馆组织剧班改演现代戏,文化馆又接收该班社组建为滁县专区人民泗州剧团(民营),驻滁演出,直至1956年。1953至1956年,1981至1982年三官乡两次建立泗州剧团(民营),演出剧目有《三卷寒桥》、《空坟记》、《绣鞋记》、《双拜堂》等。剧团在滁县和江浦县城乡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京剧30年代初,北京王冠尹京剧班流入滁州,在乐园小型剧场(文德街夫子庙大殿后)演出。民国20年(1931年),滁城京剧票友联合组成“滁州菱社”,业余演唱京剧。民国21年有江文汉、宋梅林、周长荣、李再田、侯梅生等票友30余人组成“同仁社票房”,师承菱社郑方揆学戏,月交银元1元,并先后在西后街“同仁堂”、东后街大西房聚集演出。抗日战争时期该社解散。日伪统治时期,伪区长孙光辉邀票友20余人,又建“养智社票房”,至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散。
1949年,童道友等成立“琅琊社票房”,1950年由县文化馆接收,改为京剧组。1952年6月,以张若英为团长的普庆京剧团从合肥迁滁,翌年建简易的琅琊剧场演出,滁城京剧票友常搭班助演。1954年,专区京剧团成立(驻滁城),普庆京剧团迁嘉山县。1983年,滁城北门文化站组成“业余京剧队”,约20余人,常在节日演出折子戏或唱段。
二、剧社班团
滁州菱社业余京剧班社,组建于民国20年(1931年),机构完整,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部分艺术水平较高的演员。
民国20年春,津浦铁路滁县站同人俱乐部的郑方揆,同数位醉心京剧的票友协议,将同人俱乐部扩充更名为“菱社”,广泛邀请社员,添置设备,在公休假日,聚集一堂演唱京剧。一年后,菱社在滁州已颇有声誉。
菱社内设须生组、青衣组、文场、武场四部分。郑方揆任社长,兼任青衣组主任。据传,郑早年学须生,后经京剧琴师毕瀚卿指点改学青衣,专攻梅派艺术,歌喉嘹亮超过当时名伶肖畹华。南京国民会议开幕时,郑曾赴浦口参加游艺大会演出,并在当晚与天涯山下人会串《武家坡》。郑唱《武家坡》首段慢板确有梅派特点“响遏行云”,末段流水快板,亦如“水银泻地”,博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须生组推高金汉为首。高生长于北京,幼年习京剧,曾到津门一带演出,“咬字发音,做派身段,均有独到处”。高除担任须生角色外,还兼演黑头(包公、大花脸),亦称擅长。演唱《探阴山》、《草桥关》诸剧,“毫无难色,聆者如雷贯耳,座为肃然”。
文场主任鲍德懿,武场主任乔灿章。
菱社何年何月关闭,待考。
普庆京剧团系民营职业剧团。初建于民国32年,约10余人。1952年,在张若英团长带领下自合肥来滁演出。同年秋留滁落户。1953年,在专区中心文化馆和滁城京剧票友的资助下,在马家后园盖简易剧场1座(后改为琅琊剧场)供演出专用。是时,全团共有演职员66人。其主要演员有张剑秋、王少元、赵韵声、张韶楼、张若秋、张若斌、张丽英等。演出剧目有《九件衣》、《将相和》、《凤还巢》、《生死恨》、《四进士》、《长坂坡》等50多台本。其中张剑秋的《四进士》,张若秋的《红娘》颇得观众好评。1954年,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地方,成立专区京剧团,普庆京剧团迁往嘉山县明光镇,改名“嘉山县京剧团”。
人民泗州剧团1950年,以李如道,左银芝为首的泗州戏班社,自淮北流动至滁县东关露天场演出,因剧目多属封建糟粕,县文化馆收留后组织戏剧改革,由汪洋导演现代戏《小二黑结婚》等剧目。改革演出获得好评,之后,改为滁县专区人民泗州剧团(民营)。1955年,该团自筹经费,兴建大众剧场(俗称小戏园子),售票演出。主要演员有周凤云、王宝华、李宝琴、王宝霞、魏玉林、陈宝琳、何兰英、杨桂英、刘子珍、王宝莲、蒋荣花等。演出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双槐树》、《拾棉花》、《送娘》、《济公传》、《皮秀英四告》等。1956年,因滁县、宿县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改为蚌埠专区泗州剧团。
滁州市黄梅剧团由滁县文工团改建。1958年9月成立滁县文工团(属地方国营),招收50名学员,张家连任团长。曾先后排演了自编“滁剧”《吴有里转变》、歌剧《朝阳沟》、话剧《伸向兰图的黑手》等,并整理演唱滁县民歌小调深入工矿、农村、驻军演出。1959年11月,改为滁县黄梅戏剧团。翌年,剧团学员赴安徽铜陵县黄梅剧团学戏,得桂月娥师传。嗣后,赴江西九江、南昌等地实验演出,培育了首批黄梅戏演员。60年代初黄梅戏剧团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演员技艺。1963年编排的大型古装寓言戏《惜狼者》赴省江淮大戏院演出,颇受观众欢迎。1978年12月,推出大型现代戏《洞房枪声》,并参加滁县地区会演。1981年推出大型风光古装神话戏《琅琊神花》,演出后,省《戏剧界》、《安徽新戏》等刊物相继发表剧照及文章进行评介,省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也分别作了介绍。198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招收新学员30名,充实新生力量,继续排练演出《钱二万》、《送礼》等现代戏,在参加省第一届艺术节演出中,演员杨子美获安徽省演员三等奖,王世昌获地区演员二等奖,庄冬兰、陈明雨分别获地区演员三等奖,刘忠平获地区导演奖,张金华获省舞美设计奖、地区优秀舞美设计奖。1987年杨子美参加省中年演员大奖赛荣获演员三等奖。 至1987年,该团共演出黄梅戏各类剧目124台,其中: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附马》、《仁义观缘》、《打金枝》、《罗帕记》、《打豆腐》、《打猪草》、《夫妻观灯》,大型古装戏《送子》、《三下槐荫》、《嫦娥奔月》等35台;大型现代戏29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