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广播
有线广播1951年,滁城始建广播室,属滁县专区文教科。有平房2间,50W扩大机1台,收音机、电唱机各1台。筹建人宁宗宪、刘乐山,播音员汤秀珍。滁城主要街道安装广播喇叭6只,每晚转播中央和省广播电台节目。1952年初,政务院决定建立全国收音网,拨发直流收音机1台,滁县成立收音站(与滁县专区收音站合室)。滁县站收音员杨仪昭。每日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新闻,有时提供时政信息。1953年滁县专署拨款从沪购回美多牌150W扩大机1台,高音喇叭10只,广播室迁至原体育场小楼,正式建成“滁城人民有线广播站”。广播站自制“土高音”喇叭10余只,分别安装于滁城中心街、南桥、北关、东关等街路旁。1955年,省广播电台决定以滁县为重点,先行建站,试办全省第一个农村有线广播网。省广播电台来滁7人,阜阳、宿县等6个专区也派员来滁,参与试点工作。专区邮电局派技术人员支援架设广播线路,自1955年11月12日起,历时月余,架设广播站至北郊区乡电话线分杆处广播专线2公里,利用继电器切换——区乡电话线传输广播架设支线100余公里,安装喇叭170多个(8舌簧喇叭可供200人收听),每日试播2小时。1956年春,广播站正式播音。1956年1月,因滁县专区并入蚌埠专区,广播站移交给滁县。1958年,各人民公社自筹资金办广播。同年,全县有公社广播站6个;通广播的1镇9公社,普及率40%;通播大队30,普及率20%;通播生产队280,普及率10.8%;通播农户1800,普及率3.6%。滁县广播站工作成绩显著,副站长曹协平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集体、农业劳动模范”群英会。
60年代初,广播事业历经起伏,至1964年,逐步发展。同年琅琊、滁东、腰铺、官山、乌衣、沙河、珠龙、施集等公社相继恢复入户喇叭约5000余只,并建成乌衣镇广播放大站。1966年,除章广、皇甫等边远山区外,全县农村广播均得到恢复和发展。1968年,毛泽东主席为广播事业的题词发表后,境内掀起普及农村广播网高潮。同年,中共滁县县委成立普网领导小组。至次年,全县有公社广播站19个,大队广播室1个,全县通广播的公社20,普及率90%,通播大队160个,普及率92%,通播生产队450个,普及率86%,通播农户3.95户,普及率40%。1977年,全县23个公社(镇)接通县广播站信号,实现了独立传输系统。
1979年,全县有公社广播站23个,普及率100%,大队广播室65个,通播大队168个,普及率96%,通播生产队1616个,普及率90%,通播农户3.92户,普及率77%。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和“科技兴农”的需要,县广播站以常山公社为试点,自筹资金1.95万元,实施“网络~入户喇叭~机房”一条龙规划。至1983年,先后在琅琊、李集、城郊等乡建立高标准农村广播网。1984年后,发展广播事业注重于机房改造,提高喇叭入户率和更新动圈喇叭。至1986年底,全市乡(镇)有广播站21个,通播乡(镇)22个,普及率100%;村广播室102个,通播行政村175个,普及率100%;村民小组广播室23个,通播村民小组1722个,普及率95%;通播农户41041,普及率76%。同期滁城街道全部更换为具有防雨设施的低音喇叭。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市广播站于1983年在琅琊东路新建面积为1697平方米的广播电视综合楼,1986年11月投入使用。内设电视机房面积30平方米,广播大演播室81平方米,小播音室3间各15平方米,控制室26平方米,经国家广播电视部广播电视科研所高级工程师李齐勋等技术人员测试,质量符合中央广播电视部门规定的县级广播技术规程指标。
1987年全市农村广播网络包括:市主站1个,乡(镇)广播站22个,村放大站121个;广播普及通播村175个,普及率100%,通播村民小组1789个,普及率99.1%,通播农户44232户,普及率84.2%。
广播线路1952年,只有县城及近郊广播线路4公里。1955年12月中旬,滁城人民有线广播站开始利用电话线路传送广播音频信号,使广播网络向全县农村铺开。1958年底,全县乡以下广播线路94公里。1962年后,县广播站自筹资金首次在乌衣镇架设水泥杆专线数条。但县至公社大部分仍用电话线路,1969年,乡以下广播线路2100公里。1974年全国第九次广播工作会议确定了“专杆专线,独立传输”的方针,县广播站在花山建水泥杆生产场地,自制水泥杆,架设专线,至1977年共架设专线250公里,全县23个公社(镇)接通了县站独立传输音频广播信号。1979年,公社以下装线1818公里。自1983年起,全市开展广播网整建工作,至1986年,市至乡广播线路250公里,乡以下广播线路2261.5公里,线路总长2511.5公里。
1987年境内广播专用线路:市至乡(双线)163.8公里,乡以下线路2927.4公里,线路总长达3091.2公里。
广播设备广播器材设备主要有扩大机、增音机,录音机。1952年,收音站仅有扩大机1台/50瓦。1953年购进美多牌扩大机1台/150瓦。1956年配置了前线增音机(无调音装置)及8M/M盘式磁带录音机,430型收讯机,三波段电子管收音机。至1958年,全县共有扩大机9台/2150瓦;录音机4台。
公社(镇)广播放大站及大队广播室初建时,仅有铁制机架,普及型扩大机1台/275瓦,集机房、播音于一室,1969年全县共有扩大机26台/6000瓦,录音机8台。1973年,曲亭、三官公社广播站更新改造机房,扩大机增至4台/1100瓦,机房、播音各分一室。1974至1975年,分别在腰铺、乌衣、施集等社(镇)更新广播设施,采用上海新亚无线电厂GY2×275型扩音机,并自制木质输出柜、电源柜,播音室装置纤维吸音板。1979年全县公社(镇)广播站23个,大队广播室65个,共有扩大机111台/3.41万瓦,录音机38台。1987年市广播站配置了GK—86—1播控桌,使用635型、L261型开盘式磁带录音机。市主站扩音设备现更新为4×250瓦全晶体管扩音机。乡村广播站(室)也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还音设备,50年代初期,滁城街道仅有自制“土高音”喇叭10余只。1953年后,从上海购进国产15瓦高音喇叭10余只。1955年后,为发展农村广播网,于珠龙、沙河、乌衣等地安装200毫米舌簧喇叭300余只。1958年底,农村广播网初具规模,入户喇叭3.95万只。1979年全县入户喇叭3.92万只。80年代起,境内开展推广100毫米塑壳动圈喇叭。1987年全市入户喇叭4.42万只,普及率84.2%。
调频广播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四级办广播、混合覆盖”的文件精神,1984年9月,经省广播电视厅批准,在上海无线电三厂支持下,建起50W调频广播发射台。同时,购置春蕾TF7050型发射机1台,美多TF7100型发射机1台,于海拔22米高度架设天线10米,发射频率106兆赫,覆盖半径约20公里。
调频广播电台建立后,于1985年9月在琅琊乡十三里店村新庄生产队试验安装立体声喇叭,并组装2×250W立体声广播1台。1986年10月,市主台改用环形调频发射天线,之后,在各乡镇架设自制铜管调频接收天线,使市广播电台可以通过有线信号专线和无线调频同时向全市各乡镇传输市主台节目信号。
编播节目市主台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外,还自办节目,内容如下:
新闻节目1958年9月至1974年自办新闻栏目为“本站节目”,播出时间:每周3~5次,每次15分钟。主要播发本县新闻。1974年2月至1975年4月,此栏改为“对工农兵广播”,播出时间:每周6次,每次30分钟。内容有“新闻报道”、“新闻人物专访”、“通讯”、“录音报道”等。1975年4月至1982年4月,栏目改为“全县联播”,播出时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982年5月起,此栏目正式定为“滁州新闻”,播出时间:每日2次,每次10分钟,一般发稿约1600字,7至10条消息。80年代,广播站采录编播的新闻、通讯作品多次获奖。
1981~1987年滁州市新闻、通讯作品获奖情况表

属于新闻类节目还有:“一周大事”(1983年5月开办,每周1次,5分钟,1983年3月,改为“一周要闻”),“琅琊风貌”(1982年5月开办,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发稿达2800字),“报刊选播”(1974年8月至1976年9月开办,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广播讲座”(1975至1986年开办,每周1次,每次30分钟,1983年改为15分钟)、“党的生活”(1985年起开办,每周1次,15分钟)等。
文化节目主要有“文化生活”(1984年开办,每周1次,10分钟),报道文化消息,文艺动态,介绍文艺知识,发表业余作者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等文学作品;“科学知识”(1976年起开办,每周1次,30分钟,1983年改为15分钟)介绍工农业、教育、卫生战线的科研成果和科技知识等。
乡镇广播站自办节目1981年,琅琊、大王公社广播站首次编播自办节目。大王广播站陈瑾既当播音员,又当编辑记者,被当地农民称为“农民知音站”。之后珠龙、章广、施集、李集、三官、花山、担子、张浦营等站都编播了自办节目。至1986年全市19个乡(镇)广播站都设有自办节目。主要有:“本乡(镇)新闻”、“科技信息”、“本乡(镇)文艺栏目等”。
二、报刊
报纸民国23年(1934年)前,境内有《滁县周报》,为国民党滁县县党部主办,报社社址在滁城钟楼巷。刊印总期数不详。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和滁县政府自滁城逃亡全椒古河等地,分别创办有《皖东日报》(专员公署主办,发行人:余瑶石,民国33年刊印,铅印四开四版)、《滁县动员》(贺仪昭主编,周刊)、《青年报》(滁县三民主义青年团部主办,不定期刊)。
民国29年7月1日,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在境内瓦屋薛创办《新民主报》(原名《战斗报》)。社长黄岩,副社长(兼主编)朱凡,编辑10余人。第一期石印1000份,第二期油印3000份。报纸主要报道津浦路西根据地的群众运动,抗日斗争,胜利捷报,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等,民国35年5月,因淮南津浦路西党委机关撤退,《新民主报》停刊。
民国30年5月,中共滁县县委在境内西部山区根据地创办了《新滁县报》。
1958年,中共滁县县委创办《滁县报》。1964年7月1日,中共滁县地委在滁创办《滁州报》。“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易名《皖东大众》、《新皖东报》、《皖东报》,于1972年3月停刊。1980年7月复刊。1985年11月,滁州市文联(筹委会)创办文艺性报纸《紫薇》。主要报纸简介如下:
《新滁县报》民国30年5月创刊,为中共滁县县委机关报。宋象乾负责征稿、编辑,县委宣传部发行。为油印四开四版不定期小报,每期印数300份。主要内容:转发《新民主报》和新华社电讯,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报道本县革命斗争和大生产运动消息。设副刊栏目“农村影”,刊登散文、诗歌、杂文等文艺作品,反映农村的斗争和生活。由县委通讯班发行。编辑部随县委机关转移,曾驻于珠龙乡瓦湖及施集龚吴等地。民国30年冬停刊,共出10期。
《滁县报》1958年4月创刊,为中共滁县县委机关报。朱德题写《滁县报》报名,郭沫若题写“琅琊”副刊名。总编辑施养屋,铅印四开四版。主要内容:刊登县内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消息、国内外重要新闻,1961年1月停刊。
《紫薇》滁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委会)主办,1985年11月创刊。主编廖远妹。铅印四开四版,以发表滁境业余作者作品为主的不定期文艺报,共出3期,后停办。
刊物《清流声》民国11至12年(1922~1923年)由滁县旅外学生胡镜铭,章友三(章益)、单向枢,吴葆初等人创办,铅印。刊物主要内容是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动员民众,宣传新文化。共出2期。
《琅琊文艺》1954年2月,滁县专区中心文化馆创办《文艺往来》。石印,负责人张溪明。1956年,滁县中心文化馆移交给滁县,刊物改名《琅琊文艺》。改为铅印,32开本改为四开四版,发行数由600份增至1000份,以刊登境内作者的文化作品为主。一些作品被省级以上刊物和出版社选载和出版。1957年停刊。
《琅琊》文艺月刊1958年10月,由县教育局和县文联联合创办,刊载境内业余作者的文艺作品。主要编辑人姜义田。铅印,32开本,每期发行量600份,后增至2000份。1959年6月第一次停刊,共出8期。1960年2月复刊至7月又停刊。
《滁州史话》政协滁州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与办公室主办,责任编辑杜惠化,单行本,铅印,32开本,内部发行。1984年9月出版第1期,至1987年共出4期。
《滁州古今》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辑出版。责任编辑台建楼,铅印,内部发行。1985年2月出版,仅出1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