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图书发行
发行网点民国2年(1913年)滁城东大街有私营图书发行业“飞行社”,初卖书报杂志,后改名为“新式书报社”。主要出售儿童启蒙读物和课本,兼营石印、木印古籍线装读(唱)本和学生作业簿。民国26年,日军陷滁,书店歇业。民国30年后,滁城相继开设孟云记、刘恒记、林国胜印刷店和民主书店,均出售启蒙读物和少量书刊。至民国38年1月,尚有民主书店,汤华记书局(四牌楼)、邵维良文具杂货店(卫门口)。
解放后的民国38年4月,始在石狮街8号设立新华书店,有房屋13间,职工20余人,第一任经理崔佑民。1952年新华书店皖北分店成立,滁城的新华书店改称新华书店滁县中心支店,辖全椒、炳辉(今天长)、定远、凤阳、嘉山支店和来安、江浦、盱眙直属门市部(后行政区划变更,江浦、盱眙门市部划属江苏省)。中心支店在境内的皇甫、珠龙、沙河、乌衣及城区均配有图书发行干事,初设时有职工13人,后增至34人。60年代后,乌衣、沙河等集镇设有销售门市部。人民公社设立供销社后,图书发行业务由供销社文具门市部代发行。至1987年全市共有供销社代经销图书发行网点23处。
1953年新华书店和印刷厂分置,原辖印刷厂南迁金家大楼与“滁县通讯社”合并,实行对外经营,“以厂养报”。新华书店由石狮街迁至中心街64号。同期,私营的孟云记、刘恒记、林国胜印刷店,民主书店实现合作化,成立联营印刷店。1956年该店迁至定远县,民主书店旧址改为滁县印刷厂。在私营工商业改造中,私营书店均先后改行转业,新华书店成为境内唯一经营图书发行的机构。1956年,新华书店在滁城四牌楼设立古旧书籍收购门市部,兼营出租图书。并在东门口设立以少年儿童读物为主的门市部。1958年,在滁城卫门口又增设科技书籍门市部。1966年由省财政厅拨款在南门三道桥兴建新华书店楼450平方米,图书仓库150平方米。1983年,新华书店又兴建南门营业大楼,1985年建成,营业面积增加400平方米。滁州市新华书店拥有南门、中心2个大型综合门市部和音像门市部、城市服务、教材供应、城乡批发、音像批发等发行网点和章广、沙河、乌衣、东营房4个销售网点。注册资金68.2万元,固定资产104万元。2部微电脑已投入运用。此外还兴办有实行独立核算的科教文服务部、电化厂各1个。
新华书店属省店领导管理。1958至1984年,曾一度划归地方管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集体和私营图书发行网点有很大的发展。除23处供销社代经销图书网点外,另有“皖东书刊批发中心”,“金秋书店”、“东坡书店”、“灵陵书店”、“金声音像商店”和分布于主要街巷的各类书摊58个。这些书摊均由社会文化市场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除出售书籍外,兼营各地报刊、杂志。
发行量1949年,境内图书发行的主要品种有《将革命进行到底》、《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毛泽东著作单行本;《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等政治书籍;《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晴天》等革命通俗文艺小说。年销售量约10万余册,销售金额1万余元。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滁县举行首次发行仪式。同年秋,课本均由新华书店统一征订发行。当年课本教材的销售额为16000元,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5.8%。
60年代后,大众哲学书籍和文艺类小说如《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林海雪原》以及郭沫若、巴金、茅盾、赵树理等著名作家的小说发行量较大。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大部分文艺书籍被封存或销毁,禁止发行。同期,为配合群众学习需要,发行了大量《毛泽东选集》(1~4卷)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基本普及发行到每家每户。毛泽东著作发行量占图书总发行量的52.8%。1959至1968年滁县新华书店发行图书856.6万册,销售总额129.2万元。1969至1978年发行1018.6万册,销售总额216.8万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农、工、科技类图书发行量逐渐增多。1981年起,《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先后出版发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图书及中、小学课本、大、中专教材发行量不断增长。1980年发行各类图书221.9万册,其中教材课本21.9万册;1987年发行图书353万册,其中教材课本50.9万册。1979至1987年图书发行总量2776.6万册,销售总额1376.9万元。
1951~1987年滁州市新华书店发行量一览表

二、图书阅览
图书馆民国初年,在城内东南隅文峰塔旁,为昔“鸿逵书院”旧址,有阁一座,教育会于此置书报任人阅览。民国20年(1931年)2月,经安徽省政府复准,滁县设立图书馆(三级),后改为安徽省第五图书馆(馆址在今育新北巷4号)。有馆长、馆员各1人,设有阅览室,备有图书、报刊供人阅览。日军侵滁,部分图书遭焚掠,图书馆停办。
1951年春,滁县中心文化馆接管收藏于“天主堂”的存书,设立图书室。1956年7月,在原安徽省第五图书馆旧址建立滁县图书馆,馆长1人,馆员3人。共有楼房8间,面积110平方米。1959年图书馆并入文化馆,为图书室。1978年恢复滁县图书馆,仍设在文化馆内,有职工5人,馆舍房屋面积120平方米。初步建立图书采购、登记、编目、通流、整理、剔除等一套规范化工作程序。198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19万元,在东门文德街兴建图书馆,三层楼房,面积928平方米。1983年10月1日开馆,继改名滁州市图书馆。馆内设有采编、外借、阅览、宣传、复印等室。职工10人,1987年增至12人。
图书室50年代迄今,城内除文化馆常期设有图书阅览室外,一些工厂、学校、老干部活动室和农村文化站也相继办有图书室。1955年,全县城乡共有图书室126个,1956年发展到235个,1958年为242个。同期,在农村集镇建立图书流动站10余个,推广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1979年后,在城市重点工厂企业建立图书室,农村乡(公社)镇建文化中心图书室,逐步向规范化发展。1987年,全市共有基层图书室70个,其中:城市厂矿、机关、学校图书室47个,农村乡镇图书室23个。工作人员80余人。
图书收藏与借阅收藏民国时期,安徽省第五图书馆在滁藏书有经史、百科全书、大辞典、辞源及万有文库等类约万余册。民国26年后,因日军侵滁,许多图书被焚烧掳掠,所剩约数千册移入“天主堂”收藏。
1951年春,县人民文化馆接收民国图书馆藏书后,添置新书,开设图书室,共有藏书1.44万册。1956年7月,滁县图书馆接收文化馆图书8493册,对外开放借阅。当年底,图书馆藏书达1.37万册。1957年,经添置采编,总藏书达1.74万册。1958年达2万余册。藏书中政治、文艺类图书占80%以上,自然科学图书较少。
“文化大革命”中,数千册图书被视为“封资修毒草”遭焚毁,其余图书除马列理论、《毛泽东选集》及《鲁迅全集》外,大部分被禁止开放。
1978年后,经采编新书,整理“禁书”,修补破书,共有藏书2万册对外开放。此后,藏书量逐年增长,年平均购书费约3000元,至1987年,馆藏图书已达6.1万余册,其中:科技图书占总数的40%。珍藏图书有《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明实录》、《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二十五史》等。订购报刊杂志约400余种。并复制清光绪《滁州志》、民国《琅琊山志》、《天长县志》等,合编了滁县地区公共图书馆《农业科学藏书目录汇编》、《工业技术藏书目录汇编》。1987年全市乡镇、厂矿、学校图书室总藏书量52万余册。
借阅50年代图书馆初建时,设置巡回图书箱,流动送图书到厂矿、学校和机关单位,提高图书通流利用率,满足读者的要求。1956年建立城乡集体外借组(站)13个,1957年发展到35个,共借出图书6520册/次,读者6238人。个人外借的读者从1956年927人发展到1957年1348人,借出图书1.23万册/次。
1978年重新整顿图书目录及借书证,1986年外借图书8.69万册/次。1987年共有持证读者2680人,借阅图书1.46万册/次。借阅期刊4.29万册/次。
1956年,馆内只有一个综合阅览室,订有报纸12份,各类杂志66种,日平均读者70余人次。1978年报纸增加到32份,杂志刊物132种。1981年增设儿童阅览室。1983年新楼落成开放,辟有科技、儿童、自习、综合阅览室4个,使用面积450平方米。订购报纸、杂志逐年增多,至1987年,已达400余种(份)。年平均接待读者2.9万人次。
1979年后,创办“图书馆与读者”简报,共编15期(不定期),内部发行2000份。1983年以来,举办《高山下的花环》、《花园街5号》、《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多次读书报告会和《抗日战争简史》、《滁县地方革命斗争史》等专题报告会,与会人员近万人次。1985年,建立以青年(职工)读者为主体的评书小组4个,年组织活动6次。
1956~1987年滁州市图书购进、藏书一览表

三、档案管理
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在滁州琅琊寺建御书阁,宋仁宗曾藏“累朝御书”于此。元代,遭兵燹毁圮。民国8年(1919年),寺僧在御书阁遗址建藏经楼,专为寺僧收藏佛经文典。
民国时期,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形成一批档案,日军侵滁后,部分遭焚毁掳掠。滁县解放前夕,国民党驻滁党政军人员肆意劫掠焚烧了部分档案,现仅存少量档案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和安徽省档案馆。
新中国建立后,县公安部门对滁县政府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了清理,但所剩甚微。1950年,中共滁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分别设立秘书室,确定由收发、文书兼管档案工作。1952年7月至1953年又先后建立了档案室,配置专职档案人员各1名,统一管理党委和政府各部门的档案。同时,对档案材料开展了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维护安全和调阅利用工作。
档案馆、室1958年12月成立县档案馆,对县直各机关的档案进行接收、清理、鉴定、收集、立卷、归档。党政档案实行统一管理。1964年10月,档案馆与县档案科合署办公。
“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保护档案安全对档案馆实行军事管制。1969年撤销军管,改由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管理。1975年5月,恢复县档案馆。同期设立县档案组。1980年6月,成立中共滁县县委档案局(1984年改为市委档案局),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档案局、馆有干部7人。1987年市档案馆有库房,调阅室面积352平方米,档案橱柜185套。馆藏有民国时期档案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各类档案共66个全宗,1.84万卷,排架共长度304米。馆藏录音、录像档案25盒,照片档案1602张。馆藏资料1024种,9099册。其中珍藏古版稀有本明万历《滁阳志》、清康熙《滁州志》、光绪《滁州志》及民国《琅琊山志》共29本。
1979年后,档案工作的重点向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转移,利用率不断提高。1983至1987年,馆内接待调阅人员6272人次,提供档案资料1.88万卷(册),给利用档案者摘抄、复印10923页。1985至1987年,市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编写了《滁州市历届党代会概况》(与组织部合编)《滁州市历届人代会概况》(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合编);汇编了《滁州档案》、《地方产品样卡》、《干部任免文件汇集》、《干部处分结论汇集》、《文秘人员业务学习材料汇编》和《报纸剪贴》等11种、28册。
市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的档案工作,经恢复、整顿,档案网络初具规模。至1987年底,全市已建立各类档案室213个,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8人,兼职档案管理人员205人,保管各类档案14.12万卷(册),保管各种资料2.39册。
文书档案50年代初,滁县县直机关开始建立文书档案,至1956年4月,共建档案室13个。“文化大革命”时期,档案管理一度混乱,使档案损失严重。1978年后,档案工作恢复管理,多次组织检查验收,颁发“合格证书”,至1987年底,市直各单位和乡(镇)街道办事处都建立了档案室,共保管文书档案1.37万卷。1987年市直属一级机构共建档案室81个,接待查阅档案5564人次,提供档案资料8039卷(册),共编写出《中共安徽省滁州市委组织史资料》1部,各部门《专业志》等资料34部。
科技档案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县属工矿企业开始建立科技档案。“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档案管理一度停顿。1979年后,随着党的中心工作向经济建设转移,全市(县)工业、交通、农业、水利、城乡(镇)基本建设、财政贸易等系统的企事业单位,都相继建立科技档案。1987年5月,市纺织工业部门组织所属工业企业7家到山东省济南、青岛等地学习纺织行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回来后即在各工厂企业建立了科技档案。1977至1983年农业局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两次印发《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手册》,促进了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6年中,全市推广杂交水稻净增产7000万公斤。1982年市水利局档案室利用历年水文资料编印了《滁县历年水文资料手册》。1984至1987年,省、地档案局编印的《档案利用效益事例选编》中,滁州市有10例被选编。至1987年底,全市共保管各类科技档案2346卷(册),底图996张。
专业档案50年代,公安、司法部门即已建立了专业档案。此后,统计、财政等部门也相继建立专业档案。1979年后,公安、司法、房地产、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地名、会计、林业部门和行业都建立了专业档案。市房地产管理局自1986年建立档案室后,经整理将新中国建立前后的2009卷房产档案归档。1982至1985年利用房产档案资料解决产权纠纷,落实房产政策共155户、227间房屋、5026平方米。
音像档案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市(县)直单位和部分乡(社)镇相继建立音像档案。至1987年,市直属一级机构档案室81个,收藏有录音、录像档案162盒,照片档案2009张。市文化局档案室收藏有远自西周的铜鼎,近至清末的石雕、笔筒照片,对现已出土的文物拍摄照片29张。市委办公室、琅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档案室,收藏有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来滁视察的照片。各类音像档案现已整理、编目、归档。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