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琅琊寺景区
坐落在山坞之中,其西、北、南诸山拥若屏蔽,古木森森,唯东面开阔,可视悠远。循琅琊溪而上,先见一堵红墙,月洞形山门上书“琅琊胜境”4字。入山门即临寺院。唐以后,寺院几经兴毁,很多亭台已不复见。现有建筑大部分是民国初年由住持僧达修主持重建。寺院内楼、殿亭、台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雄壮优美的山寺图。“琅琊古刹”,为滁州十二景之一。寺内主要殿宇有:
韦驮殿为琅琊寺山门。殿内向南塑弥勒佛,满脸堆笑;向北塑韦驮雕像,手执金刚杵,一坐一立于殿中央。
明月桥、明月观寺门内,长方形院落中有一池,曰“明月池”,泉水清澈,如月光常注,晶莹剔透;池上有桥,曰“明月桥”。桥形拱若弯月,每逢农历十五月夜,可见天上、池中双月映照。桥北一排平房,曰“明月观”。南檐下有2米宽的通间长廊,配以木靠,供游人赏月、咏景下坐之用。
大雄宝殿居山之中,坐西朝东。始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现在的大雄宝殿是民国5年(1916年)僧达修重建。正殿5间,正中一间略大,以合抱粗的栋木为柱,屋檐飞翘,檐口全部刻花雕龙,古朴典雅。殿内原有释迦牟尼佛、十八罗汉等塑像,“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拨款重塑。大佛高踞莲花座上,通体涂金,两旁为他的弟子迦叶和阿难。大佛背后与海岛观音菩萨相靠。观音菩萨两旁有善财童子和龙女。大殿左右塑十八罗汉,神态毕现,栩栩如生。
藏经楼在大雄宝殿后。正门高阔宏伟;中间一圆形大门,嵌以扇形格花,门额上有“三藏玄枢”4个大字。其上有门楼。楼5楹,厢楼6楹,砖木结构,上下门窗全由雕花图案组成。相传曾藏有一部珍贵的贝叶经。
念佛楼正楼3楹,厢楼1楹,与藏经楼相通,自成一院,为僧徒念经、休息场所。
藏经楼西侧山坡处,天然巨石耸立,巨石顶部平坦,为古人操琴之处,故名“琴台”。琴台南侧有“寂乐亭”。
三友亭在大雄宝殿左侧明月观院内。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南太仆寺少卿盛汝谦建。亭侧有青松、翠竹、梅花“岁寒三友”,故名。盛汝谦作有《三友亭纪胜》。原亭已毁,民国6年(1917年)僧达修重建,1982年重修。亭旁有“濯缨泉”。泉上有望月亭,久废。
无梁殿在琅琊寺东北角。清光绪《滁州志》载:“不知何年所建,梁柱皆以砖石为之,规制巍然,为诸殿之冠”。民国《琅琊山志》:“俗云东晋琅邪王驻跸于此所建筑,究竟不知何时建造”。殿高10.67米,深8米,灰砖拱形垒成。殿脊两端向上翻卷,四角为四条栩栩如生的巨龙。正门有5个拱型圈门,门额有砖刻浮雕的龙、凤、狮图案,外有走廊。殿内原有玉皇大帝铜象一尊,高2.66米;另有古钟1具。据民国《琅琊山志》载:“闻系东晋遗物”。后铜像和钟毁于太平军来滁时期。清末,僧达修重塑玉皇大帝坐像1尊,毁于“文化大革命”。1982年,琅琊山管理处重塑玉皇大帝像。殿前原有一座石雕的大香炉,已毁,仅存石基。
揽秀堂在无梁殿的右前侧,原为清嘉庆年间僧皓清所建“宦迹烟霞堂”。现建筑为1983年新建。堂前有银杏一棵,树龄约300年;西侧原有“积馨斋”、“地藏殿”,及观音殿、春亭、茶仙亭、库房、大寮、云水堂、大士阁、招隐堂、东峰亭、天王殿、班春亭、瑞鹿亭等,多早废,现尚有积馨斋及地藏殿平房2间。
环翠亭无梁殿有“三天门”,三天门东南处有亭,即为“环翠亭”(曾名凝翠亭)。原亭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复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再毁。现亭为1982年重建。
祇园在琅琊寺西北角,为一庭院。院内峭壁高耸,摩崖石刻较多,自成一个景区。入园数步,有“翠微亭”。再入内,南侧有5间7楹构成的小瓦平房,为“悟经堂”。宋庆历八年(1048年)滁州知州张方平曾在该堂悟经,后毁。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夏,南太仆寺卿刘日升重建,民国初年重修。园内另一房舍曰“酴酉糜轩”,始建于明代,原址在无梁殿东南,后毁。清嘉庆年间僧皓清在礻氏园内重建,又毁。僧达修重建,后再毁。现建筑4间小瓦平房,为1982年重建。礻氏园西侧山坡原有晓光亭、四方亭,西南有洗心亭,东南有皆空亭,均已圮。
琅琊寺北面山坡有“清风亭”。始建于宋熙宁八年(1075年),后毁。民国9年(1920年)重建,又毁。现建筑为1982年重建。亭北侧有摩崖石刻。寺西北山坡处,还有梅亭、揽秀亭、日观亭、望日亭、望月台、洗笔台等,均已圮。
南天门在琅琊寺西南山顶上。自琅琊寺山门内有古道,拾阶而上,蜿蜒而至南天门,名“二九径”。南天门上旧有牌坊、碧霞元君殿、六方亭、会峰亭,先后圮。1988年后,重修会峰阁、碧霞元君殿,自琅琊寺前山坡下起,新增千级嶝道,与旧有登山古道形成回环。站在南天门上,大有“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之感。观那山石,“横者、拱者、拔地而起者、断而继者、去向若背者,如禽之翔,如兽之斗,如笋之迸士,如笔之书空”,目不胜览。“远望大江如练,钟阜若小青螺在游气冥茫中”(明宋濂《琅琊山游记》)。明张舜臣诗曰:“高秋绝壁更同登,石磴岩绕接汉层。江上云峰缠紫气,僧人遥指是金陵”。
二、醉翁亭景区
在琅琊山山腰。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云:“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所记即此。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为山僧智仙专为欧阳修游乐所建。欧阳修自号“醉翁”,题亭名为“醉翁亭”。历经兴废,现亭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人薛时雨重建。以醉翁亭为主体,辅以二贤堂、宝宋斋、意在亭、影香亭、怡亭、古梅亭等,形成互不雷同的一组建筑群,布局参差有致,曲折幽深。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
欧门即醉翁亭大门。面对琅琊溪,门前有石桥跨溪上。门上额镌“醉翁亭”三字。大门原刻有:“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的楹联,“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大门二重院为天井。四面立壁围墙,嵌有明代石碑和花窗,东、西、南面门楣题额分别为“有亭翼然”、“酒国春长”、“山水之间”。过天井东门,向东进入主景环境。
醉翁亭为醉翁亭景区之主景。位于醉翁亭院内右侧。原亭建于宋庆历六年,现建筑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人薛时雨重建。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多次重修。亭上顶为歇山式,吻犬伏脊,飞檐翘角。十六立柱,周设木栏。亭傍有古摩崖“醉翁亭”三个巨大篆字,为南宋时所刻。附近古树相伴。
二贤堂在醉翁亭主亭后,宋绍圣二年(1095年)滁州人为祭祀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新中国建立后重建。堂内立有欧阳修的塑像,并陈列有欧阳修手迹照片和有关史料。
宝宋斋在醉翁亭西侧。明天启二年(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斋内立有宋元六年(1091年)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有明代尹梦璧的题诗刻碑和清薛时雨撰书的《重修醉翁亭记》碑。斋东侧外檐下嵌有冯若愚《宝宋斋记》和明代《重修醉翁亭记》碑。
冯公祠在宝宋斋西侧。明崇祯年间,滁人为纪念冯若愚及其子冯元飚而建。现存3间平房。
意在亭在冯公祠南。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原名皆春亭。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在亭四周凿石引水建“曲水流觞”,重新建亭,改名“意在亭”。亭之北侧有“菱溪石”,原为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从滁州东乡菱溪塘边用三牛曳之,立于丰乐亭旁,后人将其移醉翁亭院内。欧阳修曾作《菱溪石记》与《菱溪大石》诗文为记。
影香亭和方池在意在亭西侧。明洪熙元年(1425年),南太仆寺卿赵次进建方池,引山泉水入池。侍御邵梅墩为观赏梅景,在池中建亭一座,原命名“见梅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滁州知州王赐魁易名为“影香亭”。方池北边墙壁上嵌有明尹梦璧和清王赐魁题刻的“寒流疏影”、“翠积清香”碑刻各一块。
古梅亭在影香亭北侧。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滁州判官张明道为观赏古梅花,在古梅北侧建四角厅堂一座,命名“梅瑞堂”。民国17年(1928年),州人黄艺五在堂后崖壁题“古梅亭”篆刻一方,将此建筑称为“古梅亭”。相传梅花为欧阳修亲手所植。原梅已枯,此株约为明嘉靖年间后人补植。梅台壁嵌有清顺治九年(1652年)李嵩阳题“花中巢许”4字石碑。四周景物,围绕古梅而造。
古梅亭东侧“览余台”。台在四周诸景之上,有居高临下之优。砖石垒制,周有石栏,为清人所建。西侧之壁有滁人黄观效题“四时之景不同”碑刻一方。
怡亭在古梅亭西侧。劈崖依山而筑,高出古梅树梢。站在亭上观景,视野开阔,心旷神怡,故名。现存的亭为民国5年(1916年)定远人张爱棠重建。砖石砌墙,两面开窗,一面为门。三面墙壁均有题字,东壁刻“东阁迎曦”,南壁篆刻“怡亭”,西壁题“西山拱秀”。亭内壁上有滁人黄谷耜撰文的石碑。
六一亭在怡亭西北山坡上,滁人为纪念欧阳修而建,该亭6柱6角,象征欧阳修66岁归天而去,6柱托起一座亭子,隐喻“六一居士”,故亭名为“六一亭”。它与醉翁亭遥遥相对,使欧阳修的两个别号,互为映衬,构成一个整体,使人由“醉翁”而“六一”,想到欧阳修一生。
醒园在醉翁亭院西侧。民国15年(1926年)滁县知事陈文权辟建。当时建筑规模为7间小瓦平房,四合院布局,抗战时期毁于炮火。1980年,琅琊山管理处重修。存有民国15年重修醒园的碑记石刻。次年增建“宝宋新斋”,立有新刻碑4块,按苏轼书写的《醉翁亭记》墨迹重刻。
解酲阁原建在冯公祠院两侧。明嘉靖年间赵钅弋建,名“醉翁楼”;万历十四年(1586年)沈思孝改名“解酲阁”,并撰写《解酲阁记》刻碑。原建筑早毁,1983年于醒园内新建。
洗心亭在醒园对面的山脚下。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重修。原名翼然亭,后易名洗心亭。洗心,悔过自新之意。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入山进寺,须先在此焚香祷告,对过去的罪恶表示忏悔,如此洗了心,再上山拜佛求神,就灵验了。此话自不可信。然步入亭内逗留片刻,抑情醒醉,定心养性,再缓步上山,倍觉清新。亭为砖瓦结构,小巧玲珑,简朴坚固,三面有门。南面亭壁上嵌有黄艺五篆书“枕流漱石,游目骋寰”。
听泉亭亦名“有松亭”。登亭可听泉流飞泻,声若雷鸣,故名。此亭始建于明代,现亭为1982年重建。
三、丰乐亭景区
在丰山脚下。山下有幽谷泉,欧阳修知滁州第二年,偶饮此泉水,甚觉其味美而甘。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为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名“丰乐亭”,并作《丰乐亭记》记之。原亭园有三进亭舍,一座楼殿,左右厢廊齐全。主亭内壁镶有欧阳修撰写、苏轼手书的《丰乐亭记》碑刻,及吴道子绘观自在菩萨石像。二进为“保丰堂”,有平房5间。明天启元年(1621年)滁州判官尹梦璧绘画题诗的“滁州十二景”石刻镶于此堂内壁,后被毁。三进为“危楼”。原楼上下各3间,青砖小瓦结构。宋绍圣年间改称“九贤祠”,内祭唐代滁州刺史李幼卿、韦应物、李德裕、李绅、韩思复和宋代滁州知州王禹、欧阳修、张方平、曾巩9人。清代嘉庆年间楼毁,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滁州知州李艺圃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滁州知州熊祖诒再重修,改为平房。
危楼北有“四贤祠”,祭明代南太仆寺卿李一鹏、高倬,寺丞王聚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金光辰。久废。危楼左为“棠舍”,右为“芥舟”,均已圮。出亭北上,有“汉寿亭侯古庙”、“三茅祖师行宫”;南侧有“王阳明祠”,祠前为“余公祠”,又南侧为“三皇古殿”和“天宁寺”遗址。
围绕丰乐亭的名胜古迹尚有:
柏子潭在丰山东南,为汉代采铜开凿而成。潭在山谷底,面积1亩余。相传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率义军驻滁时,曾在柏子潭祭祷“神龙”求雨。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二月十一日,朱元璋下诏在潭前建亭,亭内安放御制的“柏子潭神龙效灵碑”。后碑亭毁于战火。潭侧为“柏子龙潭庙”,又名“五龙君祠”。宋乾德四年(966年),滁州知州高保绪建祠,绘五龙像。元丰二年(1079年)滁州知州吕希道奏赐庙额。久废。柏子潭东侧有龙泉寺、马神庙、时若亭,南有绎思亭、甘霖亭,西北侧有龙王庙、双燕洞、吕公泉,均久废。
汉高祖庙在丰乐亭西。始建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滁州知州梅执礼重建。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曾撰写《祈雨祭汉高祖文》。后毁于战火。汉高祖庙侧有“表丰庙”,宣和五年梅执礼建,奉旨赐额“表丰”。明洪武年间改名“丰山神庙”,久废。附近有“饮马池”。世传汉高祖刘邦曾饮马于此。明代在此山麓建养马场,凿池饮马。
醒心亭在丰乐亭东南,为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建,宋代文学家曾巩曾写《醒心亭记》。醒心亭与醉翁亭各处一端,一醉一醒,遥相呼应。山坡处还有大观亭、来远亭、金声亭、壮怀亭等,均已圮。
幽栖寺在丰山下,菱山麓侧。久废。
四、野芳园景区
野芳园原名“盆景园”。始建于1985年8月,是进入琅琊山山门牌坊后的第一个风景区。建筑风格仿苏州园林,整个景致以小巧见长。总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园内建筑有赏心斋、拥霞轩、晨曦堂、舒亭以及温房、假山等。
赏心斋园内东侧二重院的第一幢建筑。斋分3间,卷棚顶;朝南走向,四扇格门居中,两侧格窗。西山墙亦嵌有格窗,居室中可瞻园内花木,有赏心悦意之趣,因而得名。东面山墙有一格门连通“盆景长廊”,长廊内陈列树根、奇石、竹石、山水、花卉大小盆景数百,玲珑秀雅,各具情趣。
拥霞轩向北与展廊相通。小瓦歇山顶构式建筑,回线作脊,挑角翘檐。三面环墙,一面6扇格门作屏。门迎朝阳,轩敞明亮。
晨曦堂位于长廊的东侧,建筑规模为园中之首。堂为歇山顶,吻兽伏脊。朝南,6扇格门齐檐,两侧半壁格窗。室内陈设装点古朴典雅,为游客休息、品茗之处。
舒亭在园的东南侧。亭为六角飞檐、葫芦宝顶。亭内四周置有弯木靠背。
假山在园的西侧。用太湖石垒叠而成,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诸峰林立,幽洞相通。周围有池沼。“乐乐亭”坐落在池沼的水面上,六角飞檐,棱冠式宝顶。另有小桥缀落联通,绿树草地,疏朗宜人。
花圃及玻璃温房花圃里培育有迎春花、山茶、菊等花卉。温房中有月季、文竹、君子兰、夜来香、苏铁、昙花等盆栽花木。园内草坪还植有枫树、桂花、紫荆、绣球等花木。每当花卉盛开时节,幽香清逸,分外怡人。管理处常以此举办“花展”、菊展”。
名石在野芳园西约40米处的道路边,有“醉翁石”,犹如老翁酒醉倚山而卧。脊背有隶书“一醉千秋”4个大字。古人有诗曰:“亭中何日不醉客,一醉千秋呼不起”。“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毁。在园西侧约60米处的路南山坡处,有一天然立石,史载曾有“环滁皆山,琅琊胜境”8字刻石,现已磨灭。石中间平坦,两头翘立,形似肉案,俗传为“张飞卖肉处”。
五、深秀湖景区
在回北门通往琅琊寺院的转弯处。其湖原为三面环水的水潭,古人临溪垂钓之所。1958年地方政府筑埂扩建,定名“军民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整修为风景区,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湖水面积约540平方米。
湖西北侧建有8柱支立,上顶为歇山式的“蔚然亭”。蔚然亭始建于清代,已毁,现亭为今人重建。亭中是观赏湖上景色最佳处。湖面有“九曲桥”,桥下水色碧透,微波溅及桥面。游人置身其上,举目览山,移步换景,有濯胸涤肺之快。中有“湖心亭”,可以四顾湖水山景,观赏游船嬉乐。
湖边的西侧有“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建筑古朴典雅。三面环廊设有木靠,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通贯其间。
湖的东北角有“轩廊”,由三亭二廊构成。三亭连通长廊,一面砖墙嵌漏窗,一面凭栏临水,意境绝佳。
湖东鸡爪山顶端有“旷览亭”,始建于明代。原亭4柱立石,拾阶登亭,可旷览滁阳胜概。原亭久废,基础尚在。鸡爪山北坡有“重熙洞”,明人祝世禄题字“一窍天”和“重熙洞天”。有石刻存于崖。湖南面为栲栳山和丫头山。栲栳山南侧有“桃花洞”,丫头山下有“熙阳洞”。均已淤。
湖北侧山坡,踏石阶而上,原有“达修墓塔”,“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沿琅琊古道,有砖坊“回北门”,门额石刻题曰“峰回路转”、“蔚然深秀”。原门已毁,今门为1982年重建并加高,以便于大型客车通过。
六、摩崖石刻
琅琊山的古碑摩崖是山中珍贵的文物瑰宝,虽经漫长岁月的风雨侵蚀,尚可辨认的仍有200多块。题刻多出自唐、宋、明、清名士的手迹。内容有山景咏赞,有游览纪胜,亦有题名记事。
嵌于琅琊寺大雄宝殿的唐吴道子绘《观自在菩萨》像碑,画面人物慈祥端庄,线条疏挺爽利,粗细有变,富有运动感,一派“吴带当风”的韵致跃然石上。
在无梁殿东朝南向山坡的山径旁,有唐大历年间出任滁州刺史李幼卿、云南监察御史柳遂和皇甫曾的摩崖题诗。还有唐工部尚书卢弘宣、大理评事钱可复等人的纪游题名。在醉翁亭侧宝宋斋内,有宋元六年(1091年)苏(轼)书欧(阳修)文《醉翁亭记》碑刻2块4面,楷书端庄敦厚、神韵飘逸、雄健奔放、锋藏力出。
在归云洞内,有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职方员外郎出知滁州的杜符卿的览胜题书刻石崖上,字大17厘米,楷中寓隶,敦厚稳健,遒劲雄浑。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知州辛弃疾于雪后游琅琊山题刻石壁,书法逸趣自然。
在清风亭西侧,有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知县王璆34字隶书石刻,淳熙年间南宋名人崖刻的“二贤堂”3隶字,“醉翁亭”3篆字,开禧元年(1205年)知州丁介书纪游石刻,都属精妙之作。
明弘治年间陈大章的纪游题刻,嘉靖间京山马乾元、莆田黄廷用、河南王邦瑞以及郑大同“濯缨”、祝世禄“一窍天”、刘焘“龙蟠”等题记刻石,均书法功力深厚,书体清癯劲挺。
琅琊寺祇园内的数块摩崖:“南谯灵光”、“云荒石老”、“南无阿弥陀佛”、“云山之友”、“江山留胜迹”,最大字达135公分见方,刻石高达10公尺以上,字体或淳厚、或峭健、或洒脱,常使游人驻足,赞叹不绝。
七、西涧
在市区西郊。唐韦应物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即指此。滁州十二景之一的“西涧春潮”,即由此而定名。州人依据诗意,在涧边建有野渡庵、幽草亭、野渡桥。其上游石濑涧“石生水底,嵯峨突兀,亘数十丈,水流其间,萦纡往复,每盛夏溪涨,水石相激,澎湃有声,波澜眩转”,曰“石漱飞琼”,亦为滁州十二景之一。附近有飞泉胜概亭。均已毁。遗址已被烟波浩淼的城西水库所淹没。
八、“三古”遗址
清流关位于城西12.5公里关山中段山口峭壁间。始建于南唐。南唐主为防御北方之敌建此关,派兵扼守。因隋、唐、五代十国时地属清流县,故名“清流关”,俗称“关山洞”。清光绪《滁州志·清流关记》曰:“滁州之关山,上下十五里,由南至巅凡八里,由北至巅凡七里。其巅高峻逼侧,旁皆削壁峭立,下临深涧,置兵守之,一夫当关之势也。”关洞拱形,深10余丈,砖石垒砌。关洞东西门额嵌有石刻“古清流关”、“金陵锁钥”各4字。初建时仅有隘口,宋代以后陆续扩建,增建了关券、阁楼。楼为歇山式。关口下有古战场、古驿道,连同关口为全国少见的“三古”遗址。
古战场在清流关下,方圆百里。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宋代开国皇帝)率兵攻南唐,破李王景兵15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大将皇甫晖和姚凤。明永乐年间滁州知州陈琏有诗述其事:“清流山高横碧落,崖石棱层犹铁削。忆自南唐始开凿,据守形势真险恶。殿前检点有雄略,麾兵飞渡孰敢格。晖凤东门就擒缚,乃知恃险古所薄。当年意气归萧索,惟有青山宛如昨。”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与兵部尚书卢象升在清流关前血战一场,河水为之赤。太平军林凤祥部与清军胜保部,也在这里进行过激烈的战斗。
古驿道在关山中段。修建于明代以前,现存古道长约2公里,宽4.5米,全为青石铺垫。道中遗留宽5厘米、深3厘米的车辙痕,清晰可见。关口下古有路碑竖道旁,碑文为:“贱避贵、幼避长、轻避重、缓避急”。此碑有二,另一碑立于古驿道野渡桥头道旁,已毁。
关山两麓原为关山店和小店子两条街道,市面繁荣。关楼东古道北沿筑有石墙,墙内为关山寺。寺内东有花圃,西有古井和各代名贤撰刻碑记近30块。今尚存有石墙一段,长35米,高2.6米。又东有关圣殿(习称“关帝庙”)、宋包孝肃公祠、娘娘殿、无梁殿、大佛殿;关楼南下有中军帐基、白云庵;关楼西下有滴水庵、藏经楼、胡天官祠等建筑群。均已早毁。其中关帝庙传说甚多。相传关羽曾经过此关。“庙藏刀重80斤”,即为关侯所用。寺大门有对联:“关山西望心怀蜀,滁水东流恨入吴”。正殿正面关侯塑像两旁柱上楹联题额:“马过五关思汉主,花开三月想桃园”。陡崖峭壁之上,还有“蹄痕深尺许”的“关侯马迹”和上马石、点兵石、磨刀石、试剑石、二郎抱柱等景致。
关山山势险奇,风景绝佳。春柳、夏泉、秋月、冬雪四时之景,各有特色。每年农历八月中秋月亮初升时,一轮明月光照全洞,为清流关一奇,名“关山望月”。冬季大雪笼罩,如龙飞霄汉。“清流瑞雪”,为滁州十二景之一。
上一篇:第三节 景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