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诏各省办学堂。滁州于光绪三十二年创设关岳庙初等小学堂(今西桥桥东)。同年在乌衣东街办起乌衣初等小学堂。翌年相继创立钟鸣寺、乌衣两所高等小学堂;东门、南门、北门和北乡张八岭等4所初等小学堂。钟鸣寺高等小学堂,设在古菁莪馆内(今钟楼巷钟鸣寺),校长吴山由农筹建。乌衣高等小学堂,设乌衣中街。城内东门初等小学堂设在丰山书院旧址(今东大街),南门初等小学堂设在南大街金宅(今三中西边),北门初等小学堂设在北大街孙宅,张八岭初等小学堂设在张八岭镇街南(民国21年前嘉山县未建置时,张八岭镇属滁县)。宣统元年基督教徒王云秋在教堂内创设基督女子小学堂。
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民国4年(1915年),滁城关岳庙、西大街、东关、南关和乌衣中街,各设一所初等小学校。高小学生混于初等小学内(复式班)。同年秋,关岳庙初等小学改名为关岳庙女子高等小学校,仍设初小班,6年后改名为第一高等小学校(男女兼收);第二高等小学校在文德桥南设立。民国10年,滁县小学设置划分为6个区。第一区设第一高等小学,校址在关岳庙,校长张欣甫;第二高等小学,校址小东门内,校长魏一吾;在西大街、东关晏公庙、东关外、南桥北水龙局、南关设五年制初等小学校。第二区在担子街、大东乡、周家大郢、南腰铺设四年制4所初等小学校。第三区在乌衣街、薛宗祠、陶宗祠设三年制3所初等小学校。第四区在施家集、界牌镇、李家集、小马厂设四年制4所初等小学校。第五区在珠龙桥、大柳街、曲亭店设三年制3所初等小学校。第六区在张八岭、沙河集、黄泥岗设三年制3所初等小学校。
民国12年,顾炎武、王洪久等教育人士在滁城财神巷创设私立育英小学(日军侵滁时停办)。民国17年,私立育德小学在滁城仓巷创设,私立养正小学在滁城鼓楼街创设。同年秋基督教会在滁县乌衣街创设育智小学。次年私立育菁小学在滁城南乡十二里店李氏家宅开设,后迁至滁城,设于黉山巷。民国19年,私立求实小学、私立振华小学、私立光华小学相继在滁城筹建。同年私立正风小学在滁县乌衣乡下薛村开设。
民国21年滁县小学按行政区划设立。第一区有关岳庙、丰山2所完全小学,南关、东关、西关3所初等小学;第二区有大唐郢、担子街、双郢村、陡岗子4所初等小学;第三区有乌衣1所完全小学,广福寺、吴家港、陶家村、贯龚巷、汪家郢5所初等小学;第四区有施家集、李家集2所初等小学;第五区有小马厂、界牌集2所初等小学;第六区有珠龙桥1所初等小学;第七区有曲亭店、大柳树2所初等小学;第八区有张八岭1所完全小学,沙河集、黄泥岗2所初等小学。全县8个区计有完全小学4所,初等小学21所。同年秋张八岭小学随行政区划变动划出滁县归嘉山县。
民国24年,滁县小西乡李集、小马厂、将军集、鸦窝集、常山岭一带山区,划为普及教育实验区,推行短期小学,其他各乡相继也办起短期小学。据省教育厅督学视察滁县教育报告中述及,办得好的短期小学为杨家饭店、花山寺、潘家湾、高营、沙河集等5所。民国35年,界牌集小学划属定远县。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县政府流亡县内山区,于民国27年在滁境东南丘陵、圩区和西北乡山区恢复办学,先后成立抗战小学、短期小学9所。按同年5月颁发的《安徽省各县乡(镇)小学暂行规程》,各战时小学、短小于8月间改为乡小学、保小学。东乡有大王郢乡小学;南乡有白庙、贯汪两所乡小学,陶村保小学;西乡有施家集、杨家饭店、马厂、界牌、常山、珠龙6所乡小学,孙岗1所保小学(施集乡);北乡有胡楼、黄泥2所乡小学。两年后,县政府流亡至全椒县境,学校停办,有的流为私塾。
民国28年滁城沦陷后,伪县政府在津浦铁路沿线恢复小学,城区的有关岳庙、钟鸣寺、丰山、东后街、东关等小学;在铁路沿线上有乌衣、担子、沙河等小学;在铁路附近的北乡有黄泥初等小学,南乡有南关外,大盛、腰铺、吴港等初等小学,西乡有珠龙桥小学,计14所学校。有教师107名,学生2735名。同年,私立善导小学在小东门天主教堂内设立。
民国29年,新四军在滁西乡皇甫山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设抗日民主小学,有曲亭、施集2所完全小学。民国30年又办起常山、余圩、太平集、窝子李、大薛等初小。曲亭小学为中心小学,民国34年移至施家集。翌年,新四军北撤,各小学停办,师生多随军北上。
民国34年抗战胜利,流亡在全椒县广平的滁县政府迁回滁城,恢复教育秩序。滁县小学按乡、镇行政区划分设中心小学、保国民小学:有中心镇(关岳庙)、东关镇(东大街,后改为中正小学)、北关镇(东后街)、乌衣镇、沙河镇、担子乡、腰铺乡、珠龙乡、施集乡、常山乡、黄泥乡等10所中心小学。保国民小学,在滁城有中心镇西街、东关镇(遵阳街)两所保小。其余分布在乡镇辖下保内,有一保一所的,有两保一所的,也有数保一所的计28所。山区多空白保,颇多失学儿童。少数家庭有经济能力的离乡到城镇就读。有些保小为私塾改良而成。民国35年私立善导小学改名为私立晓明小学。同年由东南乡绅士联合筹办的私立东南乡联立小学在鼓楼街陈宅设立,民国37年停办。
民国38年1月滁城解放,在中共滁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任言芳、罗平人等18人组成复校委员会,贯彻“维持、改造、整顿、巩固”的方针,于2月间首批复校的有关岳庙、丰山、遵阳、乌衣、沙河等小学。同年8月间珠龙、施集2所小学复校。各乡区农村办起民办公助的初小和大单班;同时改造私塾为民办公助的复式班、大单班小学。至年底,全县计有公办、民办公助小学80所,在校学生4450名。1950年全县小学增至85所,其中公办高小16所,公办初小11所,民办公助初小58所(内有复式班、大单班)。在各公办初小中,有的设高小复式班。1952年全县私立小学、民办公助小学和私塾全部由人民政府接收为公办小学。私立育新小学并入遵阳小学,私立新生小学改为钟鸣寺小学,并接收私立天王庙小学;私立育德小学改为公办“五一”小学。私立晓明小学于1950年停办,1952年在该旧址设公办解放小学。民办公助小学、私塾就近并入公小或更名为公小。实验小学归属滁县师范学校,更名为滁县师范附属小学。羊市街小学在南小街设立。1952年,全县小学发展为107所。1953年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整顿巩固、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精神,调整了部分小学,加强教学视导工作;执行招收初小新生7~12周岁的规定,高小实行考试录取新生。1954年夏,乌衣区黄圩、白庙、汪郢、大同4个乡水灾严重,吴港、河沟、蒋夏、吕何扬、芦庄、上薛等小学采取早晚班上课,学习、劳动两不误。非灾区皇甫、珠龙各小学向灾区同学赠送学习用品。1955年全县应届高小毕业生945名,初中只招收420名,对未能升学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树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1956年适应小学教育发展,全县新设立民办公助小学38所。1960年滁城各小学六年级学生集中在解放小学,编班上课,提高升学率。校名为城关联合小学。其中有师范附小六年级学生。联小办了两届后撤销。1961年因经济困难,部分农村小学停办。年终统计,在校学生由1959年的23011名减少为15684名。同年8月三里亭小学改名为滁县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简称二附小。1962年,城关、西方寺、“七一”等小学创办;东门民小并入工子小学,西门民小并入胜利和附属小学,北门民小分别并入胜利和城河小学。1963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先后有48所单班小学转为民办。同年创办南台民办小学(现工交小学)、滁县实验小学(南门口马巷内)。
1965年,贯彻执行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发展耕读小学,农村小学实行“三阶段”学习时间的改革;县城小学除毕业班外,设置半日制班。同时为了缓解儿童入学难,县城增设城河、城南两所小学。同年秋,原来营房部队设立的“七一”小学,归属县教育部门;丰乐民小在南门外龙池街设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小学一度停课“闹革命”,耕读小学大部分停办。在“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中,学校设备、图书资料遭受严重散失。1967年秋“复课闹革命”,逐步恢复教学秩序。翌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进驻城镇小学;农村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同年秋全日制小学实行春季始业。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提出教育发展目标:“农村小学不出生产队,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师资较好的小学附设初中班。1971年红卫小学(原丰山小学)撤销,改建为第四中学;“五一”小学撤销,改建为第三中学。撤销后学生转入就近小学入学。同年秋“二附小”改名为琅琊路小学,划属滁县。1974年嘉山县张浦营公社划属滁县,张浦营、罗田、保桥3所小学划属滁县教育局。1978年,小学升初中分快、慢班。
1980年全县推行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实行三包制(包动员儿童入学,包学额巩固,包读完五年)。翌年小学办扫盲班,采用半日制或设早晚班,以只学语文、数学、单科独进脱盲为目标。同时制定并实施三年内分三批普及小学教育的规划。同年秋,县教育局取消96所小学附设初中班。贯彻《小学生守则》,建立正常的教育秩序。1984年建立健全普及初等教育各项档案资料,经省厅验收,滁州市达到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标准:入学率96.8%,巩固率98.4%,普及率96.1%,毕业率92.2%。1984年底,南谯乡的北关、丰乐,滁东乡的陈湾,城郊乡的石马、北庵等5所小学,行政上属南谯乡,业务上与城市各小学同一体。
1987年初,章广镇戚洼、曲亭乡黄峰岭的回民聚居地各办起一所回民小学;凤凰路小学在凤凰路东段建校。至年底,经调整后,滁州市城乡小学校分布为滁州市区:滁师附小、实验、解放、胜利、工人子弟、向阳、城河、城南、琅琊路、工交、凤凰路、工农、城东、铜矿、铁路、北关、丰乐、陈湾、石马、北庵20所;滁东乡:东风、林西(菱溪)、郑郢、夏岗、宋郢、高庙、十里、官山、高郢、雷桥、八里、团山、陈湾13所;大王乡:大王、石庙、石坝、赵郢、林楼、上庄、荇塘、良塘8所;担子乡:担子、姑塘、胜利、万桥、东陈、工农、柯湖7所;乌衣镇:乌衣、乌衣二小、红山、双郢、法华、袁庄、红星、四桥、新华、余楼、何村、白庙12所;黄圩乡:黄圩、吕何扬、赵桥、黄庄、贯龚、吴港6所;汪郢乡:汪郢、庙张、马庄、双联、大同、新河6所;腰铺乡:腰铺、朱岗、联郢、梅铺、百罗、庙山、长洼、范桥8所;琅琊乡:琅琊、八里、红庙、十三里店、陈桥、花园、陡岗7所;琅琊林场1所;花山乡:花山、汪郢林场、黄石坝、丰山、河东、唐郢、潘郢、荣誉、中心9所;施集乡:施集、孤山、明张、曹山、杨饭店、井楠、永红、孙岗8所;李集乡:李集、大林、板桥、大韩、坝堰李、燕窝李6所;常山乡:常山、大邵、林场、陆岗、汪郢、常山岭6所;章广乡:章广、孟洼、孙王、元山、双庙、马厂、回民7所;皇甫乡:皇甫、上马台、太平、大郭4所;曲亭乡:曲亭、横塘、大柳、羊场、磨盘山、瓦庙、华严庵、林场、三星、金山、回民11所;珠龙乡:珠龙、北关、双塘、陈王、广卫、淤河、莲花池、木庄、墩王、兴珠、清流11所;城郊乡:城郊、施郢、城西、中郢、官庄、关山、山林、上林、胡桥、杨岗10所;沙河镇:沙河、长征、白衣、白米、龙亭、草王、盈福寺、东圩、油坊、新塘、金牛、潘湾12所;三官乡:三官、邓坝、三里塘、蒋庙、关帝、新集、秋桐7所;黄泥乡:黄泥、大郢、唐庄、新塘、万郢、祝郢、广山、独山8所;张浦营乡:张浦营、保桥、上洪、罗田4所。计191所,1258个班(其中复式87个班),学生47782名。入学率98.8%,巩固率99.4%。毕业率95.8%,普及率97.3%。
二、学制课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滁州创设小学堂,实行光绪二十九年清廷公布的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九年,初等五年,高等四年。课程设置有修身、读经、讲经、字课、算术、史学、舆地、格致、体操等科。内容随年级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基督小学课程另外加设教义课,规定星期天早上做礼拜。
民国元年(1912年),制定的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升入高等小学三年,高等小学毕业后升入中学。辛亥革命后,安徽地方局势动荡,滁县未能执行此制,至民国4年方得实行。课程开设初小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科;高小课程加授历史、地理、农业(商业)、英语;女子小学加纺织(含缝纫)等科。民国11年公布的壬戌学制规定:初等教育为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课程设置初小为语文、算术、常识(含史、地、自然)、美术(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等科;高小为语文、算术、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园艺、工艺、音乐、体育等科。民国23年,小学高年级增设童子军课。民国24年滁县农村普遍创设短期小学。学制有一、二年两制,课程为国语、算术、常识、公民、劳作(手工操作)、唱游等科。学生多为未入学超龄少年儿童,至民国26年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27年,滁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结合战争形势,编印出各科教本,供战地小学使用。民国29年抗日民主小学所用课本,由路西专署宣教处科和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联合汇编印发。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废除小学训育工作,取消公民、童子军课,学制仍为“四·二”制”。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美术、体育等科;高小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美术、手工劳动、体育等科,新设政治常识课。皖北行署统一篇印临时课本。1952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低、中、高年级每周分别为24、26、29课时,每节课45分钟,低、中年级上课30分钟,15分钟做作业,各年级设周会课,由班主任主持上课。195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规定三至六年级教学总时数不变,每周增设自然、地理各一节。1957年小学高年级设农业常识课。1958年滁县师范附小开始进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学制改革试点。1965年滁县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试行五年一贯制;滁县农村小学改一学年两学期为三学段制。一年放两次忙假,不放暑假(只进行复习与考试),毕业招生在寒假中进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三学段制中断施行。《老三篇》为各年级小学生必读的政治课本。1971年全县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8年恢复小学的秋季始业,使用全国统一篇印发行的五年一贯制课本,每周27课时。
1982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生产劳动课。1985年实验小学试行恢复小学六年制。
三、教学研究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滁州设教育会,为地方学绅研究学校教育的自由集会组织,研究教学方法,辅助教育行政工作。民国8年(1919年)按国民教育部规定,教育会只研究发展地方教育,不介入教育行政。民国20年,县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暑期教研会,反对先生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老教法,推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国语课本中进行注音字母的教学,重视字、词、句训练。在算术课上重视培养理解、演算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滁县西北乡山区,于民国29年始每年暑期由津浦路西专署宣教科举办小学教师讲习会,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复式教学法,在战区各小学普遍应用。
解放后,民国38年,县政府教育科举办首届暑研会,学习、研究教育与教学。1950年始,县教育科设督学、科员,管理全县的教育视导工作和教学研究。农村小学按辅导区利用单周星期日半天开展教研活动,城市按校组成各科教研组。1952年小学教师暑研会中,组织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提出在课堂教学上体现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进行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等5个环节,在备课、教学中掌握思想性、直观性、自觉性、巩固性、系统性、量力性等六大原则。课堂教学趋于正规化。组织大单班教师学习单班复式的日课表编排,结合研讨新学期的教材内容,学习写教学笔记、写课时计划(教案)。1953年城乡小学普遍推行“五级记分制”的课堂记分方法,建立课堂教学制度,废除体罚、变相体罚和家长制教学的作风。1956年9月,滁县教研室成立,同年教研室主持编印《滁县教育》简报,宣传教育方针政策,研讨教材、教法,报道交流教学经验。1958年各校在教学中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革命。同年暑期组织语文教师学习《汉语拼音方案》,研究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中的教法。1959年滁县城乡小学教学改“串讲法”为“讲读法”,加强识字、口述、写作、课外阅读等项教学工作。1961年在各科教学上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次年,县教研室由初成立时的3人增至10人;各完小分科设教研组。1965年小学各科推广“少而精、启发式”教学法,在语、算两科上组织公开教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冲击,教研活动停止。
1975年教研工作由教改组管理,翌年全县城乡小学在数学教研中推行“三算”(口算、笔算、珠算)结合教学法。1978年4月县教研室恢复,翌年小学城市以校,农村按公社划分辅导区,以中心小学为中心开展教研活动。1980年各小学开展互查备课笔记,互相听课的教研活动,农村按辅导区进行,期终教研室进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普查。1985年举办各科教材研讨会,教研室邀请教育专家作教学改革的报告,组织教师代表赴外地听课访问。1987年,教研室召开教师座谈会,讨论减轻学生负担,从而对全体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附:重点小学简介
滁州师范附属小学滁州师范附属小学,简称“附小”,初名滁州初等小学堂,始创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滁州最早的一所小学校。校址跨清流街两边,有天桥相通连,西为关岳庙院,东为龙兴寺院。
民国4年(1915年)更名滁县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后又改名为滁县县立关岳小学校。民国16年发展为高级小学,名为滁县县立中心小学校。规模大、设备好、师生多,为全县小学之首。 抗日战争爆发,滁城沦陷,一度停办。民国28年8月,在日伪政权下恢复,校名滁县县立模范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接收学校,改为滁县中心国民小学校,接着当年冬天校舍被国民党政府军第十四军后方医院强行占用,学生被迫在城内其它小学就读。
民国38年1月滁城解放,3月间恢复关岳庙小学,学校工作归军管会代管,由南下工作队领导。同年10月,更名为滁县实验小学,属专署文教处领导。1952年改名为滁县师范附属小学。1955年滁城钟鸣寺小学撤销,资材师生并入,高年级增多。在“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改名为东方红小学,属滁县教育局管理。1974年3月收归地区教育局管理,复名滁县师范附属小学。1949至1966年附设有幼儿园;1970至1980年附设过初中班;1984年始设学前班。至1987年,发展为毕业班5个班,1至4年级25个班,5个学前班。教学的现代化设备有微机8台、电子风琴2台;无线电音乐机、投影、电唱录音机、录像磁带等等。图书2400多册。东操场600平方米,西操场400平方米,有跑道周长600米,2个篮球场,水泥乒乓球台12个。花园大中小共有9处。校园总面积21亩地。校办工厂(印刷厂)产值15万元,年创利5万多元。是年获省青少年先进集体表彰。
滁州市实验小学实验小学筹建于1963年,翌年9月正式招收新生,校址南门口马巷内。1967年,改名滁县“三八布厂‘五七’学校”,1978年恢复原校名。1984年被确定为滁县地区重点小学。
“文化大革命”中,实小师生坚持“以学为主”,客观上起到减轻破坏的作用。“文化大革命”后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升学考试恢复以来,学生升学成绩连续在全县名列前茅。同时积极做好教研教改工作。1981年9月确定一个班实验国家教育部科研所编印的语文、数学课本;1982年实验辽宁黑山北关学校编写的《用中识字》课本,为全县的教改做出有益的探索。1983年起抓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实行“三率”、“三看”,即好学生的巩固率,中等学生的提高率,落后学生的转化率;看教师的教育思想,看教学实践,看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实验实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启发学生智力。该校重视体育文娱教学与活动。1983至1985年连续三年获全市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1984年9月获地区“庆祝建国35周年创作歌曲调演比赛”一等奖。
在实验示范工作上,建校以来主办县以上教学观摩活动60多次,听课教师达3500多人次。教研资料有25篇刊登于省级以上报刊。
为实验向社会办学,提高厂矿工人文化素质,于1965年开办了有16个厂矿工人参加的夜校,开设高小班、初中班,坚持20余年,受到全国总工会和省总工会的表彰。1982年第二期《安徽工运》以《坚持办工人夜校十七年》为题介绍了实验小学的办学经验,《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相继作了报道。
勤俭办学改善经济情况。1980年办起校办工厂,拥有50多名工人。截至1987年计创利润15万元。1984至1985两年被省教委命名为勤工俭学先进集体。校办工厂5年来,先后向学校提供4万元,用于建教室(教学楼),盖宿舍,购置新课桌凳、体育器材、三用机、电子琴、数学教具、图书参考资料等各项费用。1987年发展为五年级5个班,一至四年级20个班,学前班4个班,学生总数近2000人。校园总面积9亩,有操场、篮球场、跑道、砂池、乒乓球台(5台)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