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医药
一、机构设施
新中国建立前,滁县只有私人的药店、药房和药材行经营药材、中成药及少量的进口西药。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由百货公司、土产公司、供销社及私人药店、药行同时进行药材经营。1956年滁城成立“滁县新药店”,“滁县中药商店”两家公私合营药店。1957年正式成立两家公司“滁县医药公司”(原新药店)和“滁县药材公司”(原中药商店),归属县委宣传部管理。1958年两家公司并成“滁县药材公司”,归属县商业局管理。1960年药材公司按行业划分成中、西药店4家,有职工11人。1962年滁县药材公司并入专区医药公司。1977年8月恢复滁县医药公司。地区医药公司把中、西药批发部、西药仓库、地产药材仓库、药材加工部、三叉路收购站、珠龙收购站、施集收购站,第一、二医药门市部、乌衣医药门市部及工作人员,一起交给滁县药材公司。1981年划归县计委管理。1983年改为滁州市医药公司,内设经理室和政秘、业务、计财3个股。有职工106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38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27人)。公司下设批发部2个、中西药仓库2个、地产药材仓库1个、零售门市部3个、待业门市部2个、药材收购站3个、代购点13个、和城郊十二里头药材培植场(后改为药材生产队)。1987年为了加强三级站批发质量监督管理,增设质量检查股。
二、药品经营
中药民国时期,滁县有中药店(铺)61家,其中滁城19家,乡村42家。乡村的中药店均兼行医。乌衣有万春和药店、太和春药店、王汉药店、王国宝药店、杨仁和药店、长春堂药店、致中和药号等。其他集镇有沙河丁大生药店,章广益寿堂药店,施集仁济药店、洪福药店,珠龙正楷药店,三官合林药店,腰铺道远药房、济川药房、汪郢周殿侯药店,黄泥东亚药店,琅琊张西侯药店,李集积太药店,曲亭文举药店等。滁城内的药店兼行医者少。民国22年(1933年)滁城钟楼巷内开设卜寿昌药号,有资金5万余元,房屋26间,其中门市部7间,店员和药工26人。就地收购地产中药材,自制膏、丸、丹、散等,对本县及邻县批零兼营,日军侵滁后关闭。民国25年王成奎在中心街开设仁寿堂药店,有药工8人,经营中西药。在此之前,滁城中心街中药店有马同春药号,共分4处:北号中心街马翰臣,店员5人;南号马瑞庭、中号马家祥(祥记)和马家富(兴记)。他们卖药也行医。北大街有致和药号,药工8人。鲜鱼巷口有仝和药店,钟楼巷内有益寿堂药店,东关外有大生中西药店,南大街有元善堂药店,石狮桥有张长春中西药店,中心街有周恒和中西药店,东门外有吴春和药店,南桥有马成春药店等。民国22至23年先后开设的药材行有:北大街的马庆丰药材行,有药工7名;北大街的陆寿记药材行,有药工8名;北大街黄鼎康药材行,有药工8名;西大街云祥生药材行,有药工4名;北大街郭志和药材行,有药工5名;南门外的协和药材行,有药工3名。他们大量收购药材运往上海、南京、江浦、芜湖、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出售。每到春夏季,来安、嘉山、全椒、和县、六合等县的药商也来预购。滁城的药店主为了更好的经营中药,组织有“滁县药业同业公会”,主席郭志和。药材行也成立“滁县药材同业公会”,主席陆寿芝。
新中国建立后,中药经销除各中药店(铺)和各药材行经营外,县土产公司、供销社也负责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后滁城“中药商店”成立,乡镇有乌衣合作小组、珠龙合作小组、四平代购小组等,经营中药材。由于药材价格提高,市场稳定,药材生产得到发展。收购药材的品种由50多种增加到100多种。收购数量也增加很多。仅桔梗一项收购量达3.5万公斤,比新中国建立前增加2倍。百部、柴胡也增加1倍以上。到1987年中药材经销品种达455种、中成药173种。总购进额92.28万元,总销售129.78万元。
西药在民国20年(1931年)前大生药店就从美国进口解白乐、黑丝牌六O六、德国九一四、日本藤井宁宝丹、奇应丸等20多种西药,中西药品兼营。民国21年,于丽吾在滁城鲜鱼巷口首开济华堂西药房,专营西药。民国22年中心街开设周恒河西药店,有店员5人,店面1间,生意很好。同年,在滁城四牌坊有王信成西药店,有3名雇员;中心街有民生西药店和利民西药店,鲜鱼巷有华美西药房;还有寿仁堂和张恒春中西药店。少数乡镇也逐渐有西药出售,如民国20年钟天录在乌衣小镇办诊所,同时卖西药。民国时期的西药主要从南京、芜湖等地购买英、美、德、日及荷兰等国进口的药品。少量药品为上海“信立”、“新亚”等药厂生产。药品价格昂贵。一支斯涕波霜冲剂要一块银元,一支抗菌素针剂要花几元或几十元。
新中国建立后,西药批发业务由县百货公司经销。1958年后,西药批发业务交给县药材公司。1962年,各类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经营业务全部由专区医药公司承担。1977年重新成立滁县药材公司。是年,西药批发总购进99.64万元,其中药品85.96万元,器械13.68万元;总销售额123.16万元,其中药品100.87万元,器械22.29万元。零售(3个门市部)13.36万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公司的业务扩大到南京、江浦、六合、连云港等地。外销额占年总额的50%以上。到1987年,西药批发经营品种近200多种,片剂近500种,成药膏、水、酊、酚等300余种,医疗器械500种,总经营约200余种,年销售总额达267.37万元,是1977年的2倍。
三、药材培植和加工
市境内中药材蕴藏量大,品种也多。1985年中药普查,全市共有中药212科,605种。其中植物药材477种,占78.8%;动、矿物药材121种,占20%;未收购品种430种。重点中药品种有:冬麦、菊花、红花、天花粉、板兰根、木瓜、太子参、苡仁、草决明、土鳖虫、干姜、大青叶、杜仲、丹参、射干、天麻、红娘子、明党、鳖甲、半枝莲、白前、蜈蚣、半夏、前胡、三棱、柴胡等181种。普查时在皇甫山发现珍稀药用动物小灵猫。大宗药材有:柴胡、桔梗、艾叶、野菊花等160种,年产量百担以上,蕴藏量千余担。据资料记载,民国25年(1936年)全县药材总产量25万公斤,民国37年产量12万公斤。1957年产量43.25万公斤。1959年总产量74.3万公斤。名贵药材有滁菊、桔梗、柴胡、明党、杜仲、沙参、银花、小灵猫、丹参、太子参、白毛、夏枯草等25种。滁菊俗称“山茶菊”,又名“甘菊”。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滁州大柳农民范白毛带菊苗数株到滁城南门陈桥种植,由于气候适宜加之精心培植,产量很高,质量也好,销往大江南北,成为全国闻名的新品种,称之为“滁菊”。当时地方官以此菊向皇帝进贡又称为“贡菊”。清光绪《滁州志》记述“甘菊大柳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1957年《中医通报》中记述“全国四大名菊,品质最优还是滁菊。”太子参属野生,根和叶部都可药用,是滋补珍品。
1958年10月,县委批准在城郊十二里头建立药材培植总场,省投资28万元,隶属县医药公司。总场占地1820亩,包括3个自然村(金家坝、赵家坝、赵郢),人口45户,187人。又从外地和本地吸收水、铁、瓦窑、蔑等技工及医务人员,一年后总场职工发展到506人;种植药材近千亩,生产中药材350种,其中名贵中药材100多种,变野生为人工培植200种,如太子参、桔梗、明党、南沙参、苍术等。外省引进名贵药材有人参、党参、升麻、丁香、甘草、三七、贝母、生地、大黄等。1959年,第一次收获药材3000公斤。1960年末创产值4.1万元,并为江苏、山东、云南、河北、辽宁、天津、昆明、南京等省市提供大量药材种苗,仅滁菊苗一项就达800余万株。1959年10月,县委决定在总场附设一所药材中学,场长兼校长,招收学生160名,开设药材加工炮制、栽培等4个班,半工半读。药材培植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野生与家种并举,采挖与培植并举,使药材生产进一步发展。
1977~1987年滁州市中西药及器材购、销、调、存一览表
新中国建立前,市境内已有自制膏、丸、散、丹等药品多种,年产值几千元。1956年,成立小型药材加工厂,进行药材加工。1958年,药材培植总场建立,药材产量增加。药材公司建立中药制药厂1所,职工8名,制药55种。当年产值7991元,1959年产值上升到2万元。1962年该厂归属滁县专区医药公司管理。1977年8月,滁县医药公司内设药材加工部,有职工6人,根据地产仓库外调药材和中药批发部对外批发中草药的要求,加工生产各种中药。1985年加工炮制各类药材12739公斤,1986年加工炮制各类药材9019公斤,1987年加工炮制各类药材1.16万公斤。
除制药厂外,有的医疗机构也生产药品。市人民医院从60年代起,生产等渗葡萄糖水、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注射用液、无菌蒸馏水、青霉素稀释液等大型输液,并自制部分外用软膏、外用药水等。至1987年配制各种零星中药达80多种。其他较大的医院有的自制西药外用水剂及配制零星中药,用于临床。
民国25年和37年滁县主要药材产量表
三个年份滁县主要药材产量表
四、药政管理
麻醉药品的管理1951年6月,县人民政府设卫生科。卫生科严格贯彻药品管理法,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禁止贩运和滥用麻醉药品,抓住典型案例对医药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对准许使用规定麻醉药品的单位凭供应卡到医药公司购进。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鸦片、吗啡、可待因、杜冷丁等。使用单位实行专柜保存,专人保管,专帐登记,专人处方的办法,严格控制使用。
医药市场管理收购和调拨药材都由老药工通过“看、摸、闻、尝”的办法鉴定真伪和质级。1984年整顿医药商业、企业时,开始制订严格的医药质量管理制度。1985年,市医药公司配合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对医疗和医药单位进行质量、供应、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检查,查出价值7000元的伪劣药品,全部予以销毁。1987年,市卫生局联系有关单位组织两次中西药品质量检查,查出过期霉烂变质及失效中西药价值3600元,亦全部处理。
新中国建立前,滁县只有私人的药店、药房和药材行经营药材、中成药及少量的进口西药。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由百货公司、土产公司、供销社及私人药店、药行同时进行药材经营。1956年滁城成立“滁县新药店”,“滁县中药商店”两家公私合营药店。1957年正式成立两家公司“滁县医药公司”(原新药店)和“滁县药材公司”(原中药商店),归属县委宣传部管理。1958年两家公司并成“滁县药材公司”,归属县商业局管理。1960年药材公司按行业划分成中、西药店4家,有职工11人。1962年滁县药材公司并入专区医药公司。1977年8月恢复滁县医药公司。地区医药公司把中、西药批发部、西药仓库、地产药材仓库、药材加工部、三叉路收购站、珠龙收购站、施集收购站,第一、二医药门市部、乌衣医药门市部及工作人员,一起交给滁县药材公司。1981年划归县计委管理。1983年改为滁州市医药公司,内设经理室和政秘、业务、计财3个股。有职工106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38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27人)。公司下设批发部2个、中西药仓库2个、地产药材仓库1个、零售门市部3个、待业门市部2个、药材收购站3个、代购点13个、和城郊十二里头药材培植场(后改为药材生产队)。1987年为了加强三级站批发质量监督管理,增设质量检查股。
二、药品经营
中药民国时期,滁县有中药店(铺)61家,其中滁城19家,乡村42家。乡村的中药店均兼行医。乌衣有万春和药店、太和春药店、王汉药店、王国宝药店、杨仁和药店、长春堂药店、致中和药号等。其他集镇有沙河丁大生药店,章广益寿堂药店,施集仁济药店、洪福药店,珠龙正楷药店,三官合林药店,腰铺道远药房、济川药房、汪郢周殿侯药店,黄泥东亚药店,琅琊张西侯药店,李集积太药店,曲亭文举药店等。滁城内的药店兼行医者少。民国22年(1933年)滁城钟楼巷内开设卜寿昌药号,有资金5万余元,房屋26间,其中门市部7间,店员和药工26人。就地收购地产中药材,自制膏、丸、丹、散等,对本县及邻县批零兼营,日军侵滁后关闭。民国25年王成奎在中心街开设仁寿堂药店,有药工8人,经营中西药。在此之前,滁城中心街中药店有马同春药号,共分4处:北号中心街马翰臣,店员5人;南号马瑞庭、中号马家祥(祥记)和马家富(兴记)。他们卖药也行医。北大街有致和药号,药工8人。鲜鱼巷口有仝和药店,钟楼巷内有益寿堂药店,东关外有大生中西药店,南大街有元善堂药店,石狮桥有张长春中西药店,中心街有周恒和中西药店,东门外有吴春和药店,南桥有马成春药店等。民国22至23年先后开设的药材行有:北大街的马庆丰药材行,有药工7名;北大街的陆寿记药材行,有药工8名;北大街黄鼎康药材行,有药工8名;西大街云祥生药材行,有药工4名;北大街郭志和药材行,有药工5名;南门外的协和药材行,有药工3名。他们大量收购药材运往上海、南京、江浦、芜湖、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出售。每到春夏季,来安、嘉山、全椒、和县、六合等县的药商也来预购。滁城的药店主为了更好的经营中药,组织有“滁县药业同业公会”,主席郭志和。药材行也成立“滁县药材同业公会”,主席陆寿芝。
新中国建立后,中药经销除各中药店(铺)和各药材行经营外,县土产公司、供销社也负责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后滁城“中药商店”成立,乡镇有乌衣合作小组、珠龙合作小组、四平代购小组等,经营中药材。由于药材价格提高,市场稳定,药材生产得到发展。收购药材的品种由50多种增加到100多种。收购数量也增加很多。仅桔梗一项收购量达3.5万公斤,比新中国建立前增加2倍。百部、柴胡也增加1倍以上。到1987年中药材经销品种达455种、中成药173种。总购进额92.28万元,总销售129.78万元。
西药在民国20年(1931年)前大生药店就从美国进口解白乐、黑丝牌六O六、德国九一四、日本藤井宁宝丹、奇应丸等20多种西药,中西药品兼营。民国21年,于丽吾在滁城鲜鱼巷口首开济华堂西药房,专营西药。民国22年中心街开设周恒河西药店,有店员5人,店面1间,生意很好。同年,在滁城四牌坊有王信成西药店,有3名雇员;中心街有民生西药店和利民西药店,鲜鱼巷有华美西药房;还有寿仁堂和张恒春中西药店。少数乡镇也逐渐有西药出售,如民国20年钟天录在乌衣小镇办诊所,同时卖西药。民国时期的西药主要从南京、芜湖等地购买英、美、德、日及荷兰等国进口的药品。少量药品为上海“信立”、“新亚”等药厂生产。药品价格昂贵。一支斯涕波霜冲剂要一块银元,一支抗菌素针剂要花几元或几十元。
新中国建立后,西药批发业务由县百货公司经销。1958年后,西药批发业务交给县药材公司。1962年,各类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经营业务全部由专区医药公司承担。1977年重新成立滁县药材公司。是年,西药批发总购进99.64万元,其中药品85.96万元,器械13.68万元;总销售额123.16万元,其中药品100.87万元,器械22.29万元。零售(3个门市部)13.36万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公司的业务扩大到南京、江浦、六合、连云港等地。外销额占年总额的50%以上。到1987年,西药批发经营品种近200多种,片剂近500种,成药膏、水、酊、酚等300余种,医疗器械500种,总经营约200余种,年销售总额达267.37万元,是1977年的2倍。
三、药材培植和加工
市境内中药材蕴藏量大,品种也多。1985年中药普查,全市共有中药212科,605种。其中植物药材477种,占78.8%;动、矿物药材121种,占20%;未收购品种430种。重点中药品种有:冬麦、菊花、红花、天花粉、板兰根、木瓜、太子参、苡仁、草决明、土鳖虫、干姜、大青叶、杜仲、丹参、射干、天麻、红娘子、明党、鳖甲、半枝莲、白前、蜈蚣、半夏、前胡、三棱、柴胡等181种。普查时在皇甫山发现珍稀药用动物小灵猫。大宗药材有:柴胡、桔梗、艾叶、野菊花等160种,年产量百担以上,蕴藏量千余担。据资料记载,民国25年(1936年)全县药材总产量25万公斤,民国37年产量12万公斤。1957年产量43.25万公斤。1959年总产量74.3万公斤。名贵药材有滁菊、桔梗、柴胡、明党、杜仲、沙参、银花、小灵猫、丹参、太子参、白毛、夏枯草等25种。滁菊俗称“山茶菊”,又名“甘菊”。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滁州大柳农民范白毛带菊苗数株到滁城南门陈桥种植,由于气候适宜加之精心培植,产量很高,质量也好,销往大江南北,成为全国闻名的新品种,称之为“滁菊”。当时地方官以此菊向皇帝进贡又称为“贡菊”。清光绪《滁州志》记述“甘菊大柳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1957年《中医通报》中记述“全国四大名菊,品质最优还是滁菊。”太子参属野生,根和叶部都可药用,是滋补珍品。
1958年10月,县委批准在城郊十二里头建立药材培植总场,省投资28万元,隶属县医药公司。总场占地1820亩,包括3个自然村(金家坝、赵家坝、赵郢),人口45户,187人。又从外地和本地吸收水、铁、瓦窑、蔑等技工及医务人员,一年后总场职工发展到506人;种植药材近千亩,生产中药材350种,其中名贵中药材100多种,变野生为人工培植200种,如太子参、桔梗、明党、南沙参、苍术等。外省引进名贵药材有人参、党参、升麻、丁香、甘草、三七、贝母、生地、大黄等。1959年,第一次收获药材3000公斤。1960年末创产值4.1万元,并为江苏、山东、云南、河北、辽宁、天津、昆明、南京等省市提供大量药材种苗,仅滁菊苗一项就达800余万株。1959年10月,县委决定在总场附设一所药材中学,场长兼校长,招收学生160名,开设药材加工炮制、栽培等4个班,半工半读。药材培植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野生与家种并举,采挖与培植并举,使药材生产进一步发展。
1977~1987年滁州市中西药及器材购、销、调、存一览表
新中国建立前,市境内已有自制膏、丸、散、丹等药品多种,年产值几千元。1956年,成立小型药材加工厂,进行药材加工。1958年,药材培植总场建立,药材产量增加。药材公司建立中药制药厂1所,职工8名,制药55种。当年产值7991元,1959年产值上升到2万元。1962年该厂归属滁县专区医药公司管理。1977年8月,滁县医药公司内设药材加工部,有职工6人,根据地产仓库外调药材和中药批发部对外批发中草药的要求,加工生产各种中药。1985年加工炮制各类药材12739公斤,1986年加工炮制各类药材9019公斤,1987年加工炮制各类药材1.16万公斤。
除制药厂外,有的医疗机构也生产药品。市人民医院从60年代起,生产等渗葡萄糖水、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注射用液、无菌蒸馏水、青霉素稀释液等大型输液,并自制部分外用软膏、外用药水等。至1987年配制各种零星中药达80多种。其他较大的医院有的自制西药外用水剂及配制零星中药,用于临床。
民国25年和37年滁县主要药材产量表
三个年份滁县主要药材产量表
四、药政管理
麻醉药品的管理1951年6月,县人民政府设卫生科。卫生科严格贯彻药品管理法,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禁止贩运和滥用麻醉药品,抓住典型案例对医药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对准许使用规定麻醉药品的单位凭供应卡到医药公司购进。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鸦片、吗啡、可待因、杜冷丁等。使用单位实行专柜保存,专人保管,专帐登记,专人处方的办法,严格控制使用。
医药市场管理收购和调拨药材都由老药工通过“看、摸、闻、尝”的办法鉴定真伪和质级。1984年整顿医药商业、企业时,开始制订严格的医药质量管理制度。1985年,市医药公司配合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对医疗和医药单位进行质量、供应、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检查,查出价值7000元的伪劣药品,全部予以销毁。1987年,市卫生局联系有关单位组织两次中西药品质量检查,查出过期霉烂变质及失效中西药价值3600元,亦全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