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卫生防疫
一、机构设施
新中国建立前,滁县没有卫生防疫机构,只是受灾时,省卫生处转发给一些救济药品和器械,开展临时防疫治疗。如民国35年(1946年)发给滁县的有霍乱疫苗、白喉抗菌素、牛痘苗、配尼西林、阿的平、地亚净、加司加拉片、维他命、醋柳铵、山道年、滴滴涕、碘化钠、溴化钠及纱布块、纱布条、脱脂棉花、食盐、绿肥皂、硬肥皂、橡胶管等。这些药品如何使用,没有确切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滁县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医院管理,医院还承担各种疫苗(菌苗)的预防接种,同时进行防病治病的宣传工作。1956年6月成立滁县卫生防疫站,有职工13名(医师1人,医士3人,防疫员5人,检验员2人,统计员和炊事员各1人)。设传染病管理、地方病防治和公共卫生3个组。除开展一般性卫生防疫工作外,重点是开展“四病”(丝虫病、钩虫病、疟疾、头癣)普查普治工作。1959年增设检验组。1964年县防疫站有化验室3间和消毒室半间。省防疫所拨给大型检验仪器,实验室可以开展微生物和寄生虫方面的检验。1970年县防疫站与县医院合并,1971年又与县妇幼保健所合并。1975年恢复县防疫站,站址迁至文德桥12号。有职工15人(医师3人,医士8人,检验士2人,勤杂2人)。设4个组2个室(防疫组、公共卫生组、地方病组、检验组、办公室和会计室)。1985年4个组更名为4个科,增设食品卫生科,工作人员增加到34人(医师10人,医士5人,检验师2人,检验士3人,护士1人,初级卫生员7人,行管人员5人,工勤1人)。1987年7月食品卫生科迁到站前路13号办公,旋又撤销科成立市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隶属市卫生局。到1987年底,市防疫站有职工30人(行管人员5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0人,医士3人,其他6人)。
二、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新中国建立之初,县人民政府就开始组织群众清除环境垃圾,整顿市容市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激起全国人民愤怒。同年,滁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成立分会,乡镇和居委会成立支会,村队成立领导小组。全县人民以“灭五害”(蝇、蚊、臭虫、虱子和老鼠)“讲卫生”的实际行动粉碎美国细菌战。县长亲自带领干部群众打扫街道,捕灭蚊蝇,堵塞墙洞,消灭老鼠。3个月内全县共打扫房间6.87万间,清除垃圾2.5万吨,填平污水池2339处,疏通阴沟1804条;灭鼠8.49万只;打扫马牛粪便3.46万桶;新建厕所2800座。1956年,县成立除“四害”(蝇、蚊、鼠、麻雀)指挥部,各机关团体、学校、农业社等,均成立相应组织开展除四害运动。1958年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讲卫生,预防疾病”为主,各行各业桌椅条台、门窗地板、天棚墙角处处打扫,件件洗刷。同时清理了老母猪沟、太平桥和丰乐桥3条污水沟;清流河分段清淤。机关团体、工厂学校组织专业队,四面八方捕鼠、射雀和挖蛹,夜间统一时间燃“六六六”烟剂灭蚊。1960年开展“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爱国卫生运动,在车站、剧场、商店等地设立废纸篓和痰盂。同时滁城卫生管理所用粪便收入雇用18人,每日洗刷厕所。县人民委员会雇用4名卫生警卫,加强街道卫生的监督和管理。1962年贯彻中央“除害灭病”的指示,集中力量防治麻疹、天花、白喉、血丝虫、水肿和青紫病等。“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卫会机构瘫痪。1978年恢复县爱卫会,抽调专人单独办公。1979年县爱卫会与县防疫站配合,抓食品卫生、冬春灭鼠。同时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浚内城河两边排水沟,保持河水清洁卫生。1981年县爱卫会协调监督各单位和街道居委会抓好全城环境卫生工作,组织大规模卫生检查,发放标签。1984年市卫生管理所增购垃圾车和洒水车,城建部门拓宽东大街、曙光路,整理和重修新建路、车站路、琅琊大道;修铺街内巷道的水泥和条石路面。农村则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室内外环境)为重点,改善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1985年以净化、绿化、美化和香化为内容,以清洁整齐为目标抓紧城镇治脏;以改水为重点抓紧抓好农村环境的改变,进一步提高城乡卫生质量。1986年,市人民政府动员全市人民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市委机关内带头恢复周末大扫除制度。1987年开展“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内达标”活动。全市命名市第二中学、市电视台、滁东乡等51个文明单位,112个先进集体,843个先进个人。市环卫所、市百货大楼被评为地区先进单位,市百货大楼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市丰乐菜场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文明集贸市场,滁州市被行署命名为先进城市。
饮水卫生为了保持环境和饮水卫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于1959年发动全城居民献砖献瓦,修建了3条大的汇污沟和3个较大的聚污水池。1978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内城河两边排水沟,保持城河清洁卫生。1979年防疫部门结合劳动卫生对滁城所有厂房的“三废”排放进行现场调查。1980年对全县40多家工厂的排毒进行调查监测;对各家工厂提出要处理好废气的排放,净化环境。1978至1984年市防疫站每年对滁城水塘、水井、河水进行检测。为了解决滁城人民吃水问题,1965年建自来水厂,次年1月开始向老城区居民供水,年供水量17.3万吨。1985年以后建两组日产3万吨的“气浮滤池”。到1987年,城市供水高峰时5万吨/日。管道有干管71条,总长46.24公里。供水范围:东至西方寺,北至磷肥厂,西至滁县铜矿、滁州师专,南至琅琊乡。供水普及率达95%。农村饮水卫生主要是推广“两管五改”。1977年县革命委员会组织人员去上海川沙县参观压管井,回滁后在滁东乡推广;在担子乡推广大口井,做到村村队队有大口井。1980年后陆续建立乌衣水厂、沙河水厂、珠龙水塔、李集水塔、常山水塔、琅琊送水器,基本解决农民饮水问题。 学校卫生1980年对全县31所中学、301所小学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同年10月对滁城向阳小学进行“关于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小学生用眼卫生及个人卫生的知识教育”;同时对全县13所中小学1.09万名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发育状况调查。1983年3月对6所中小学1502名学生进行视力调查,调查结果:男生861人,视力减退223人,占26%;女生641人,视力减退219人,占34%。同时对教室的照明、采光系数监测进行调查。1984年分别给四中高考学生和三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体检2172人。1985年9月给解放小学、工子小学、滁师一附小共2598名学生进行体检。1986年滁城16所中小学建立学校卫生档案,并进行现场监测。1987年对二、三、四中学及解放小学学生进行体检,共检查3361人,其中视力减退1103人,占学生数32.82%。
放射卫生1976年县卫生局抽调2名医生去合肥参加学习X光机简易防护。同年在省、地防疫站的支持下乌衣医院建立第一台X光机简易防护装置。此后全县的X光机陆续装置防护设备,受到省、地防疫部门的好评。1977年重点研究各种X光机最有效的简易防护(防护效果好、使用灵活、花钱少),在全县乡镇医院推广。全县13台机子均装置简易或立卧两种防护。对从事X光线技术人员每年体检一次。1978年国家卫生部在滁县召开16省市医用X光机防护科研会,全体代表参观珠龙、乌衣两个医院的放射科。1979年乌衣医院放射防护工作被地区评为先进单位,在全县科学研究会获得三等奖。
食品卫生1980年开始设食品卫生监督员2名,主要负责滁城食品卫生检查。1985年成立专门食品卫生监督科,监督人员由1980年的2名增加到6名,其中大学毕业生3名。1986年成立市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进行全面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1987年7月,市食监所迁到站前路13号新建楼办公。设食品卫生监督科、检验科、会计室。全所有职工20名,其中食品卫生监督员6名,助理监督员7名。
1984年7月,滁州市人民政府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颁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的暂行规定》。次年4月,市人民政府下文要求各乡、镇、办事处的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检查员。同年,各乡镇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审核批准乡镇、办事处、工商、粮食、供销等系统48名食品卫生检查员,初步建立起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网。几年来食品中毒发生率低于全省平均数,食品卫生监督合格率、卫生许可证发放率、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数。1984年和1985年两年获地区和省食品卫生管理第一名。1986年滁州市被选定为国家20个食品卫生示范所之一。同年5月在全市饮食业实行“挂牌经营”,全市饮食饭店冷藏设备率达92%。1987年对全市食品厂家和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工作;推广卫生筷箱、防蝇防尘罩、无蝇操作间、包装用纸和白色工作服,餐具实行药物或蒸气消毒。同年,在全省16个县食品卫生检验中名列首位,受到省卫生厅、省爱卫会的表彰。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资料档案、机构自身建设等14项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通过示范县的验收。
1980~1987年滁州市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一览表
三、防疫
预防接种新中国建立前,政府没有实施计划免疫。新中国建立后,滁县人民政府要求卫生防疫部门和广大医务人员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1950年开始逐步开展各种疫苗(菌苗)预防接种工作。到1959年共完成牛痘接种39.04万人次。接种霍乱二联疫苗1604人、白喉类毒素6.31万人、百日咳菌苗1.14万人。1977年开始实行农村预防接种分户登记工作,对15岁以下的儿童全部摸底登记,实行接种登记。1982年成立卡介苗接种领导小组,培训疫苗接种工作人员。1984年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用卡工作,滁城各街道、市直机关厂矿一律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无证者不得入学入托,新生儿不得入户;乡镇实行“儿童预防接种卡”。1985年全城儿童建证1.51万人,建证率98.56%。乡镇村儿童建卡2.86万人,建卡率99%以上,用证用卡合格率都在85%以上,在全省计划免疫工作检查中被评为第一名。1987年全市0~7周岁儿童4.41万人建卡(市区1.01万人,乡镇3.4万人)。建卡率98%。到1987年底,运送各种疫苗31.4万人次,有效地保证了疫苗效价,经省、地检查本市的“四苗”平均接种率为88.5%,提前达到国家的指标。
几个年份滁州市预防接种情况统计表
四、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
疟疾病滁州属中一低疟疫区,过去每年有万人以上发病。主要为间日疟。恶性疟呈散在发生。据1957年统计,珠龙公社兴珠大队216户851人,发病543人,发病率为68.83%。1965年,根据省和专署卫生部门的指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疟疾休止期根治工作:就是对前一年疟疾患者用乙胺嘧定100MG、伯氨奎宁180MG的总量进行8日休止期治疗。当年休止期根治1.96万人,根治率达95.24%。对现疟疾患者采用氯奎1200MG、伯奎宁180MG的总量进行8日系统治疗。同时在每年的流行季节6至10月采用乙胺嘧定50MG,每半月预防服药一次。防疫部门组成10人疟疾防治领导小组,分片包干,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和不脱产的卫生员,每个生产队有送药员,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病人不吃,我就不走”。1980年防疫部门在城乡全面进行药物驱蚊;在乌衣、沙河、曲亭3个乡镇建立疟疾病镜检站。1984年全市发疟疾病5598例,发病率为1.01%。恶性疟疾1962年由灾民带入滁县,在滁东大队发生首例。1980年后每年均有恶性疟疾发生,至1985年基本消灭。1987年全市疟疾休根预防2279人,完成恶性疟的二、二三、混悬剂室内喷洒灭蚊工作,发生疟疾病1390人,发病率为0.38%,正规治疗率86.4%。
头癣病头癣病过去是本地区的流行病之一。1956年城乡普查,有头癣病人1940例,患病率1.1%。发病者大多数在5至19岁之间。70年代初“四病”普查时,发现头癣病2514人,用中草药膏外涂和内服灰黄霉素综合治疗250人,从1973年到1982年查治头癣病2261例(黄癣1808人,黑点癣284人,白癣169人),共治愈2216人,治愈率98.04%,患病率由67/万下降到1.3/万,经上级考核验收达到消灭头癣的规定标准。
麻疯病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积极贯彻“查、收、管、治、宣、教、研”的综合措施,使麻疯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病残减少。1956年8月在城郊龙亭口建立一座麻疯病村,方圆4华里无群众居住。由县民政局拨款,设有医药、消毒、办公室等。厨房和宿舍共17间,医护2人,行管1人,勤杂1人。收治21名病人,县民政局负担生活费,卫生部门负担医药费。1961年7月麻疯村撤销,21名病人中1人死亡,7人转入嘉山县西山村麻疯院治疗,其余病人都治愈出院。1985年全市累计发病85例,其中结核样型48例,界线内偏结核样型3例,界线内偏瘤型1例,瘤型32例,界线类型1例。治愈55例,治愈率为75.3%。1987年11名现存麻疯病人,外迁3人,住西山村麻疯病院治疗3人,其余5例在家观察治疗。
丝虫病和钩虫病这两种病均是本地区常见寄生虫病。1956年普查出丝虫病患者3279人,占总人口的1.84%,钩虫病患者2827人,占总人口的1.61%。1958年全县进行大规模的“四病”(丝虫病、钩虫病、痢疾和头癣)普查普治,县人民政府拨款3万元,购买海群生21万粒、四氯乙稀27万粒、卡巴坤15万粒,以及一批化验消毒设备。同年10月组织120人的防治队伍,逐社逐队逐户进行查治。共血检38.55万人,其中丝虫阳性3911人,阳性率为10.3%;治疗2.95万人,占总病人的74.6%;粪检22.28万人,其中钩虫阳性3066人,阳性率为14%,治疗2.73万人,占总病人的89%。根据中央(1970)2号、4号文件部署,1971年重点查治20个公社、镇,4个月血检19.77万人,占总人口的70.5%,阳性1.41万人,阳性率为7.2%,治疗1.35万人,占阳性的95.5%;粪检13.19万人,占总人口47%,阳性1.69万人,阳性率12.8%,治疗1.68万人,占阳性的99.1%。同年10月进行第二次检查,治疗未愈继续给以治疗。
流行性脑膜炎民国31年(1942年)大流行,医院和诊所共收治1288人,医院给病人用流脑血清髓腔注射治疗,由于药价太高,大部分患者不得医治而死。1962年滁县流行以章广最重,6月份发病796例,死亡31例。1967年再次流行,全县发病5067人,死亡187人。当时县人民政府组织财政、交通、公安、民政和卫生等7个单位联合组成流脑防治指挥部,设办公室,成立26个防治小组共116人,开展防治工作。1975年全县有18个乡250人发病。1977年又大流行,花山、担子、施集和乌衣等乡发病率较高计有1168人发病。1979年在11个乡发病。但因治疗及时,死亡都很少。1987年发病8人,发病率为2.17/10万,无1人死亡。
麻疹病据历年统计资料,每隔2至4年流行一次。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普遍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西医结合治疗,使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1959年全县11524人发病,发病率为5.6%,死亡242人,死亡率为2.1%。1963年发病916人,1972至1974年连续3年的麻疹均呈局部或散在流行或发行。1975年全县发病率为0.83%,1977年下降到0.085%。1985年少数地方散在发生,发病率为11.5/10万,无死亡。1987年全市发病6例,发病率为1.63/10万,无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950年到1963年均有乙脑发生,发病高峰在9月和10月。1963年发病数为最多,全年共有126人发病,发病率为6.04/万。1966年乙脑在局部地区流行,发病186人,发病率为7.99/万,死亡5人,死亡率为2.69%。防疫部门发现病人即就地隔离治疗,同时积极开展夏秋卫生运动,清除蚊蝇滋生场所,改善住宅内外环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逐年降低。1981年发病23例,发病率为7.12/10万。1985年全年发病4例,无死亡。1987年发病1例,发病率为0.27/10万。
白喉新中国建立后几次流行,但均未蔓延。1955年局部暴发流行,全县发病45人,死亡6人,发病率为2.45/万,死亡率为13.3%。1956年发病34例,死亡2例。卫生部门对患者主要采取中药治疗,对容易感染的人施行预防接种。1956至1975年发病率有几次回升。1975年开始计划免疫工作,普种疫苗,白喉病基本得到控制。1978年以后全县范围内消灭白喉病。
狂犬病70年代以前,滁县很少发生狂犬病。1980年到1982年3年被犬咬伤1509人,发生狂犬病6例,皆因医治无效而死亡。此后,全市开始打狗灭犬运动,同时规定凡被犬咬伤者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一切费用由养犬伤人者负担。凡发生狂犬病的地区,用狂犬疫苗进行免疫注射。1987年全市被狂犬咬伤796人,通过各种办法提供狂犬疫苗,无1例狂犬病发生。
其它传染病对霍乱和菌痢等传染病,开设肠道门诊,检查粪便和水源,进行综合性防治,均收到明显效果,多年来发病率很低。
新中国建立前,滁县没有卫生防疫机构,只是受灾时,省卫生处转发给一些救济药品和器械,开展临时防疫治疗。如民国35年(1946年)发给滁县的有霍乱疫苗、白喉抗菌素、牛痘苗、配尼西林、阿的平、地亚净、加司加拉片、维他命、醋柳铵、山道年、滴滴涕、碘化钠、溴化钠及纱布块、纱布条、脱脂棉花、食盐、绿肥皂、硬肥皂、橡胶管等。这些药品如何使用,没有确切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滁县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医院管理,医院还承担各种疫苗(菌苗)的预防接种,同时进行防病治病的宣传工作。1956年6月成立滁县卫生防疫站,有职工13名(医师1人,医士3人,防疫员5人,检验员2人,统计员和炊事员各1人)。设传染病管理、地方病防治和公共卫生3个组。除开展一般性卫生防疫工作外,重点是开展“四病”(丝虫病、钩虫病、疟疾、头癣)普查普治工作。1959年增设检验组。1964年县防疫站有化验室3间和消毒室半间。省防疫所拨给大型检验仪器,实验室可以开展微生物和寄生虫方面的检验。1970年县防疫站与县医院合并,1971年又与县妇幼保健所合并。1975年恢复县防疫站,站址迁至文德桥12号。有职工15人(医师3人,医士8人,检验士2人,勤杂2人)。设4个组2个室(防疫组、公共卫生组、地方病组、检验组、办公室和会计室)。1985年4个组更名为4个科,增设食品卫生科,工作人员增加到34人(医师10人,医士5人,检验师2人,检验士3人,护士1人,初级卫生员7人,行管人员5人,工勤1人)。1987年7月食品卫生科迁到站前路13号办公,旋又撤销科成立市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隶属市卫生局。到1987年底,市防疫站有职工30人(行管人员5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0人,医士3人,其他6人)。
二、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新中国建立之初,县人民政府就开始组织群众清除环境垃圾,整顿市容市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激起全国人民愤怒。同年,滁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区成立分会,乡镇和居委会成立支会,村队成立领导小组。全县人民以“灭五害”(蝇、蚊、臭虫、虱子和老鼠)“讲卫生”的实际行动粉碎美国细菌战。县长亲自带领干部群众打扫街道,捕灭蚊蝇,堵塞墙洞,消灭老鼠。3个月内全县共打扫房间6.87万间,清除垃圾2.5万吨,填平污水池2339处,疏通阴沟1804条;灭鼠8.49万只;打扫马牛粪便3.46万桶;新建厕所2800座。1956年,县成立除“四害”(蝇、蚊、鼠、麻雀)指挥部,各机关团体、学校、农业社等,均成立相应组织开展除四害运动。1958年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讲卫生,预防疾病”为主,各行各业桌椅条台、门窗地板、天棚墙角处处打扫,件件洗刷。同时清理了老母猪沟、太平桥和丰乐桥3条污水沟;清流河分段清淤。机关团体、工厂学校组织专业队,四面八方捕鼠、射雀和挖蛹,夜间统一时间燃“六六六”烟剂灭蚊。1960年开展“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爱国卫生运动,在车站、剧场、商店等地设立废纸篓和痰盂。同时滁城卫生管理所用粪便收入雇用18人,每日洗刷厕所。县人民委员会雇用4名卫生警卫,加强街道卫生的监督和管理。1962年贯彻中央“除害灭病”的指示,集中力量防治麻疹、天花、白喉、血丝虫、水肿和青紫病等。“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卫会机构瘫痪。1978年恢复县爱卫会,抽调专人单独办公。1979年县爱卫会与县防疫站配合,抓食品卫生、冬春灭鼠。同时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浚内城河两边排水沟,保持河水清洁卫生。1981年县爱卫会协调监督各单位和街道居委会抓好全城环境卫生工作,组织大规模卫生检查,发放标签。1984年市卫生管理所增购垃圾车和洒水车,城建部门拓宽东大街、曙光路,整理和重修新建路、车站路、琅琊大道;修铺街内巷道的水泥和条石路面。农村则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室内外环境)为重点,改善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1985年以净化、绿化、美化和香化为内容,以清洁整齐为目标抓紧城镇治脏;以改水为重点抓紧抓好农村环境的改变,进一步提高城乡卫生质量。1986年,市人民政府动员全市人民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市委机关内带头恢复周末大扫除制度。1987年开展“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内达标”活动。全市命名市第二中学、市电视台、滁东乡等51个文明单位,112个先进集体,843个先进个人。市环卫所、市百货大楼被评为地区先进单位,市百货大楼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市丰乐菜场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文明集贸市场,滁州市被行署命名为先进城市。
饮水卫生为了保持环境和饮水卫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于1959年发动全城居民献砖献瓦,修建了3条大的汇污沟和3个较大的聚污水池。1978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内城河两边排水沟,保持城河清洁卫生。1979年防疫部门结合劳动卫生对滁城所有厂房的“三废”排放进行现场调查。1980年对全县40多家工厂的排毒进行调查监测;对各家工厂提出要处理好废气的排放,净化环境。1978至1984年市防疫站每年对滁城水塘、水井、河水进行检测。为了解决滁城人民吃水问题,1965年建自来水厂,次年1月开始向老城区居民供水,年供水量17.3万吨。1985年以后建两组日产3万吨的“气浮滤池”。到1987年,城市供水高峰时5万吨/日。管道有干管71条,总长46.24公里。供水范围:东至西方寺,北至磷肥厂,西至滁县铜矿、滁州师专,南至琅琊乡。供水普及率达95%。农村饮水卫生主要是推广“两管五改”。1977年县革命委员会组织人员去上海川沙县参观压管井,回滁后在滁东乡推广;在担子乡推广大口井,做到村村队队有大口井。1980年后陆续建立乌衣水厂、沙河水厂、珠龙水塔、李集水塔、常山水塔、琅琊送水器,基本解决农民饮水问题。 学校卫生1980年对全县31所中学、301所小学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同年10月对滁城向阳小学进行“关于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小学生用眼卫生及个人卫生的知识教育”;同时对全县13所中小学1.09万名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发育状况调查。1983年3月对6所中小学1502名学生进行视力调查,调查结果:男生861人,视力减退223人,占26%;女生641人,视力减退219人,占34%。同时对教室的照明、采光系数监测进行调查。1984年分别给四中高考学生和三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体检2172人。1985年9月给解放小学、工子小学、滁师一附小共2598名学生进行体检。1986年滁城16所中小学建立学校卫生档案,并进行现场监测。1987年对二、三、四中学及解放小学学生进行体检,共检查3361人,其中视力减退1103人,占学生数32.82%。
放射卫生1976年县卫生局抽调2名医生去合肥参加学习X光机简易防护。同年在省、地防疫站的支持下乌衣医院建立第一台X光机简易防护装置。此后全县的X光机陆续装置防护设备,受到省、地防疫部门的好评。1977年重点研究各种X光机最有效的简易防护(防护效果好、使用灵活、花钱少),在全县乡镇医院推广。全县13台机子均装置简易或立卧两种防护。对从事X光线技术人员每年体检一次。1978年国家卫生部在滁县召开16省市医用X光机防护科研会,全体代表参观珠龙、乌衣两个医院的放射科。1979年乌衣医院放射防护工作被地区评为先进单位,在全县科学研究会获得三等奖。
食品卫生1980年开始设食品卫生监督员2名,主要负责滁城食品卫生检查。1985年成立专门食品卫生监督科,监督人员由1980年的2名增加到6名,其中大学毕业生3名。1986年成立市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进行全面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1987年7月,市食监所迁到站前路13号新建楼办公。设食品卫生监督科、检验科、会计室。全所有职工20名,其中食品卫生监督员6名,助理监督员7名。
1984年7月,滁州市人民政府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颁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的暂行规定》。次年4月,市人民政府下文要求各乡、镇、办事处的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检查员。同年,各乡镇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审核批准乡镇、办事处、工商、粮食、供销等系统48名食品卫生检查员,初步建立起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网。几年来食品中毒发生率低于全省平均数,食品卫生监督合格率、卫生许可证发放率、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数。1984年和1985年两年获地区和省食品卫生管理第一名。1986年滁州市被选定为国家20个食品卫生示范所之一。同年5月在全市饮食业实行“挂牌经营”,全市饮食饭店冷藏设备率达92%。1987年对全市食品厂家和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工作;推广卫生筷箱、防蝇防尘罩、无蝇操作间、包装用纸和白色工作服,餐具实行药物或蒸气消毒。同年,在全省16个县食品卫生检验中名列首位,受到省卫生厅、省爱卫会的表彰。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资料档案、机构自身建设等14项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通过示范县的验收。
1980~1987年滁州市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一览表
三、防疫
预防接种新中国建立前,政府没有实施计划免疫。新中国建立后,滁县人民政府要求卫生防疫部门和广大医务人员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1950年开始逐步开展各种疫苗(菌苗)预防接种工作。到1959年共完成牛痘接种39.04万人次。接种霍乱二联疫苗1604人、白喉类毒素6.31万人、百日咳菌苗1.14万人。1977年开始实行农村预防接种分户登记工作,对15岁以下的儿童全部摸底登记,实行接种登记。1982年成立卡介苗接种领导小组,培训疫苗接种工作人员。1984年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用卡工作,滁城各街道、市直机关厂矿一律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无证者不得入学入托,新生儿不得入户;乡镇实行“儿童预防接种卡”。1985年全城儿童建证1.51万人,建证率98.56%。乡镇村儿童建卡2.86万人,建卡率99%以上,用证用卡合格率都在85%以上,在全省计划免疫工作检查中被评为第一名。1987年全市0~7周岁儿童4.41万人建卡(市区1.01万人,乡镇3.4万人)。建卡率98%。到1987年底,运送各种疫苗31.4万人次,有效地保证了疫苗效价,经省、地检查本市的“四苗”平均接种率为88.5%,提前达到国家的指标。
几个年份滁州市预防接种情况统计表
四、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
疟疾病滁州属中一低疟疫区,过去每年有万人以上发病。主要为间日疟。恶性疟呈散在发生。据1957年统计,珠龙公社兴珠大队216户851人,发病543人,发病率为68.83%。1965年,根据省和专署卫生部门的指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疟疾休止期根治工作:就是对前一年疟疾患者用乙胺嘧定100MG、伯氨奎宁180MG的总量进行8日休止期治疗。当年休止期根治1.96万人,根治率达95.24%。对现疟疾患者采用氯奎1200MG、伯奎宁180MG的总量进行8日系统治疗。同时在每年的流行季节6至10月采用乙胺嘧定50MG,每半月预防服药一次。防疫部门组成10人疟疾防治领导小组,分片包干,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和不脱产的卫生员,每个生产队有送药员,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病人不吃,我就不走”。1980年防疫部门在城乡全面进行药物驱蚊;在乌衣、沙河、曲亭3个乡镇建立疟疾病镜检站。1984年全市发疟疾病5598例,发病率为1.01%。恶性疟疾1962年由灾民带入滁县,在滁东大队发生首例。1980年后每年均有恶性疟疾发生,至1985年基本消灭。1987年全市疟疾休根预防2279人,完成恶性疟的二、二三、混悬剂室内喷洒灭蚊工作,发生疟疾病1390人,发病率为0.38%,正规治疗率86.4%。
头癣病头癣病过去是本地区的流行病之一。1956年城乡普查,有头癣病人1940例,患病率1.1%。发病者大多数在5至19岁之间。70年代初“四病”普查时,发现头癣病2514人,用中草药膏外涂和内服灰黄霉素综合治疗250人,从1973年到1982年查治头癣病2261例(黄癣1808人,黑点癣284人,白癣169人),共治愈2216人,治愈率98.04%,患病率由67/万下降到1.3/万,经上级考核验收达到消灭头癣的规定标准。
麻疯病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积极贯彻“查、收、管、治、宣、教、研”的综合措施,使麻疯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病残减少。1956年8月在城郊龙亭口建立一座麻疯病村,方圆4华里无群众居住。由县民政局拨款,设有医药、消毒、办公室等。厨房和宿舍共17间,医护2人,行管1人,勤杂1人。收治21名病人,县民政局负担生活费,卫生部门负担医药费。1961年7月麻疯村撤销,21名病人中1人死亡,7人转入嘉山县西山村麻疯院治疗,其余病人都治愈出院。1985年全市累计发病85例,其中结核样型48例,界线内偏结核样型3例,界线内偏瘤型1例,瘤型32例,界线类型1例。治愈55例,治愈率为75.3%。1987年11名现存麻疯病人,外迁3人,住西山村麻疯病院治疗3人,其余5例在家观察治疗。
丝虫病和钩虫病这两种病均是本地区常见寄生虫病。1956年普查出丝虫病患者3279人,占总人口的1.84%,钩虫病患者2827人,占总人口的1.61%。1958年全县进行大规模的“四病”(丝虫病、钩虫病、痢疾和头癣)普查普治,县人民政府拨款3万元,购买海群生21万粒、四氯乙稀27万粒、卡巴坤15万粒,以及一批化验消毒设备。同年10月组织120人的防治队伍,逐社逐队逐户进行查治。共血检38.55万人,其中丝虫阳性3911人,阳性率为10.3%;治疗2.95万人,占总病人的74.6%;粪检22.28万人,其中钩虫阳性3066人,阳性率为14%,治疗2.73万人,占总病人的89%。根据中央(1970)2号、4号文件部署,1971年重点查治20个公社、镇,4个月血检19.77万人,占总人口的70.5%,阳性1.41万人,阳性率为7.2%,治疗1.35万人,占阳性的95.5%;粪检13.19万人,占总人口47%,阳性1.69万人,阳性率12.8%,治疗1.68万人,占阳性的99.1%。同年10月进行第二次检查,治疗未愈继续给以治疗。
流行性脑膜炎民国31年(1942年)大流行,医院和诊所共收治1288人,医院给病人用流脑血清髓腔注射治疗,由于药价太高,大部分患者不得医治而死。1962年滁县流行以章广最重,6月份发病796例,死亡31例。1967年再次流行,全县发病5067人,死亡187人。当时县人民政府组织财政、交通、公安、民政和卫生等7个单位联合组成流脑防治指挥部,设办公室,成立26个防治小组共116人,开展防治工作。1975年全县有18个乡250人发病。1977年又大流行,花山、担子、施集和乌衣等乡发病率较高计有1168人发病。1979年在11个乡发病。但因治疗及时,死亡都很少。1987年发病8人,发病率为2.17/10万,无1人死亡。
麻疹病据历年统计资料,每隔2至4年流行一次。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普遍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西医结合治疗,使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1959年全县11524人发病,发病率为5.6%,死亡242人,死亡率为2.1%。1963年发病916人,1972至1974年连续3年的麻疹均呈局部或散在流行或发行。1975年全县发病率为0.83%,1977年下降到0.085%。1985年少数地方散在发生,发病率为11.5/10万,无死亡。1987年全市发病6例,发病率为1.63/10万,无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950年到1963年均有乙脑发生,发病高峰在9月和10月。1963年发病数为最多,全年共有126人发病,发病率为6.04/万。1966年乙脑在局部地区流行,发病186人,发病率为7.99/万,死亡5人,死亡率为2.69%。防疫部门发现病人即就地隔离治疗,同时积极开展夏秋卫生运动,清除蚊蝇滋生场所,改善住宅内外环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逐年降低。1981年发病23例,发病率为7.12/10万。1985年全年发病4例,无死亡。1987年发病1例,发病率为0.27/10万。
白喉新中国建立后几次流行,但均未蔓延。1955年局部暴发流行,全县发病45人,死亡6人,发病率为2.45/万,死亡率为13.3%。1956年发病34例,死亡2例。卫生部门对患者主要采取中药治疗,对容易感染的人施行预防接种。1956至1975年发病率有几次回升。1975年开始计划免疫工作,普种疫苗,白喉病基本得到控制。1978年以后全县范围内消灭白喉病。
狂犬病70年代以前,滁县很少发生狂犬病。1980年到1982年3年被犬咬伤1509人,发生狂犬病6例,皆因医治无效而死亡。此后,全市开始打狗灭犬运动,同时规定凡被犬咬伤者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一切费用由养犬伤人者负担。凡发生狂犬病的地区,用狂犬疫苗进行免疫注射。1987年全市被狂犬咬伤796人,通过各种办法提供狂犬疫苗,无1例狂犬病发生。
其它传染病对霍乱和菌痢等传染病,开设肠道门诊,检查粪便和水源,进行综合性防治,均收到明显效果,多年来发病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