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水稻
分布品种
水稻在全县各地都有种植,以东南圩区为最多,种植面积约为全县的50%。民国时期,县内水稻品种有五月籼、六十子、早白稻,大叶早,中稻(籼稻)有胡皮籼、麻壳子、三粒寸、大乌嘴,晚稻有黑壳糯、鱼子糯、卡鸡糯、牛腿酸、帽子头等。
1950年,首引“中农4号”良种。至60年代前期,本县引进的水稻品种多为高杆中籼类型,如中农四号、胜利籼、三九九、珍珠矮等。这一时期早稻新品种有南特号、矮脚南特号、陆财号、广场矮、团粒矮、有芒早粳、水源300粒等。中稻新品种有鼓浪粳、无锡粳,晚稻新品种有宣城晚、老来青和桂花黄。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本县引进的早稻品种有矮南早1号、二九青、二九南(1号、2号、8号)、朝阳1号、二九矮、广陆矮4号、先锋1号、长紫32号、圭陆矮、湘矮早、竹莲矮、圭陆矮8号、文选1号和江矮早,中稻品种有南京11号、沪戊17、雷锋青、大谷矮、广先3号、白广、科学6号、田基度、南粳10号、南粳15号、南粳20号以及国际26、国际28、国际36、661,晚稻品种有江丰3号、双丰4号、陡稻、矮洛、东方红1号,武农早、沪选19、农红73、桂花黄和鄂晚3号等。这些品种的特点是早稻矮杆化,晚稻粳米化。1976年以后,除对原有品种提纯复壮外,着重引进推广杂交稻,本县示范种植推广的品种有汕优6号、南优6号、威优6号、四优6号、汕优3号和汕优4号,亩产在千斤上下。1984年,全县种植杂交稻11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26.4%。
栽培
育苗:50年代初,沿用室内大堆育芽、大板田育秧法。这种方法不仅催芽慢,且在低温多雨情况下容易烂秧,长出的秧苗多呈丝线状,不利生长。1953年,开始推广合式秧田、落谷稀,把秧田做成一地多垅,便于排水覆盖;同时减少播种量,培育扁蒲秧。60年代开始,为减少烂秧、保证适时栽插,先后推广温室育苗和场地育苗;同时对合式秧田作了进一步改进,即采用干整干做,放水验平涂脂抹粉泥浆的办法,使之上糊下虚增加土壤中氧气,以促进幼苗生长。
栽插密度:早年本县圩区插秧密度比较适中,丘陵和岗区传统习惯是稀行大撮。1954年,开始推广小株密植,株行距一般为横三(寸)竖四或横三竖五,每株5~8棵秧。1958年,一度改为横二竖三或横二竖二,后因效果不好,又恢复1954年密植的办法。
田间管理:管理主要为灌溉和中耕,早年由于水利条件所限,多采用大水深灌。水利条件改善后,实行浅水勤灌,适时烤田。圩区中耕传统用乌扒,丘陵山区用刮刀,除草和松土1—2遍。1980年以后,因普遍施用化肥,作物生长速度快,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一般不再中耕刮棵。施肥:40年代以农家肥和绿肥(采集的青稞)为主。50年至60年代,农家肥、化肥和绿肥兼用,以绿肥为主。70年代以后多使用化肥,除施基肥外,一般在孕穗前追施磷肥。
附:水稻特殊栽培
再生稻:1954年水灾后,因生产救灾需要,全县所有未受灾的早中稻收割后一律留茬再生,早稻稻茬田一亩可收50~60斤。
倒种春:1970年,大水退后来不及育秧补种,采用早稻种催芽直播,在立秋前下种的早、中熟品种,一般都有收获,矮南1号亩产高的可达300斤左右。
面积产量
水稻为本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历年占全县粮食总产50~70%。
民国8年(1919年),全县种植70320亩水稻,收获1682.2万斤,占粮食总产量66.9%,平均亩产225斤。民国22年,水稻总产3000万斤,占当年粮食总产50.3%。
1949年,全县种植面积43.83万亩,收获6062万斤,占全县粮食总产61%,平均亩产138斤。1953至1955年,全县改旱地为水田26.6万亩。1956年水稻种植增至65.94万亩,总产量16935万斤,占全县粮食总产76%,平均亩产256斤。1957年以后,产量连续下降,1961年水稻产量降至4233万斤,平均亩产158斤。1963年开始回升,至1978年,种植面积均稳定在40万亩上下,产量徘徊在2亿斤左右。1979年以后,水稻产量连续上升。1981年种植41.43万亩,总产第一次突破3亿斤,收获32309万斤,占全县粮食总产67%,平均亩产780斤。1985年全县种植44.64万亩,总产第一次突破4亿斤,收获43064万斤,占粮食总产69%,平均亩产964斤,亩产和总产分别为1978年的1.78倍和1.9倍。和1949年比较,亩产增长6.3倍,总产量增长6.1倍。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水稻生产情况如下表:


小麦分布品种
全县各地皆产。民国期间,本县小麦品种有白麦、大红皮及和尚头等。
1950年,开始引进“2905”,种植不久,因其病害多、成熟迟而停止推广。50年代,先后引进了南大2419、中农28、骊英1号、早洋麦、矮粒多、碧玛1号等品种,因其大多具有抗病、增产效能,各有一定种植面积。其中南大2419(外号“难打2419”)因脱粒困难,推广面积不大,种植时间不长。
60年代,引进了阿夫、阿勃、内乡5号、华东6号、万年2号、安徽3号、安徽8号、滁州14、武麦1号、郑引1号、鄂麦6号、阜农4号、九蓝39、南农大黑艺等14个品种。万年2号以其既具南大2419之长,又不难脱粒的优点,得以大面积长期推广,70年代以后,因其开始退化才被淘汰。
70年代引进品种有丰产3号,郑引1号、墨麦、杨麦1号、扬麦2号、扬麦3号、泰山1号、泰山4号和鄂麦6号。
80年代引进品种有宁夏3号、安农1号、马厂2号。
栽培
播种时间:原地方土种为多冬性、强冬性,秋分后开犁下种。改良品种多属冬性、半冬性,适于霜降下种。冬性、半冬性先播,春性后播;地力差的先播,肥田后播。
密度:40年代每亩下种10~13斤,50年代增至16斤左右。1958年机关、社队搞零星“卫星田”,一般下种60~100斤,挖地2尺深,堆肥千担,因下种过密,麦苗象丝线一样,大部分绝收。1980年以后,种植密度根据种、肥、气候和耕作条件而定,一般每亩20~25斤。
整地:本县麦地原来均为椭形,窄墒(墒宽3~4尺),出苗不齐,墒沟麦苗受渍。70年代推广苏南“宽平畦、深窄沟”整地法,一般标准为:旱田墒宽1.2~1.4丈,水田1~1.2丈。墒沟宽5寸、深8寸,围沟1尺,腰沟1.5尺,畦面整平后下种。采用此法,出苗齐匀,也可避水渍。
施肥:本县历史上肥料短缺,广种薄收。建国后积肥、造肥。推广化学肥料,作物入冬时普遍追施化肥。70年代以后,改腊肥撒施为打洞追肥,效果尤佳。
田间管理:50年代锄草习惯开始形成,但不够普遍。1980年以后,部分农户开始使用化学除草剂。
面积产量
本县小麦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产量历年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
民国8年(1919年),全县种植57012亩,产量34207石,平均亩产6斗。民国22年,全县总产量500万斤。
1949年,全县种植17.41万亩,平均亩产56斤,总产量974万斤,占粮食总产10.2%。1956年,全县种植41.86万亩,为本县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之后,小麦播种面积多年一直在22万亩左右。1965年以前亩产均在100斤以下,1965至1977年,平均亩产上升至160斤左右,总产量徘徊在3000~5000万斤之间。1979年起,种植面积和亩产量开始逐年扩大和提高,亩产连续突破300斤、400斤。1981年全县小麦产量首次突破1亿斤。1983年平均亩产498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产量16432万斤。1985年,全县种植32.54万亩,平均亩产432斤,总计产量14073万斤,占粮食总产22.6%;亩产和总产分别比1978年增长74%和153%。和1949年相比较,亩产量提高6.7倍,总产增长13.4倍。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小麦生产情况如下表:

玉米
分布品种
本县玉米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50年代初期,农家“瘪六斗”为玉米当家品种。中期引种金皇后、白马牙(皆属马齿型),后期引进六安火燥子(属硬粒型)。1959年,良种玉米种植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51%。
60年代初期,引进的品种有洛阳85、小粒黄和杂交玉米一、二代品种,以种白马牙为主、瘪六斗,金皇后逐步被淘汰。1966年以后,本县开始自配自制、自繁玉米杂交种,品种有中杂交,双跃3号、自交系单交、自交系双交。群单101,丹王6号,基本实现全县玉米杂交化。
栽培
本县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经验是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本县有“头交晒、二交盖,三交四交把根埋(包括土面的细根)”和“要吃大芦饼,根下刨个井(意指深锄)”的农谚流传。50年代以后,开始将为数不多的混作全部改为单作,改撒播为条点播。区别不同土质、地力进行合理密植:一般墒宽8尺的四行种植,行距2尺,株距1尺;墒宽4尺的两行种植,株距1.12尺;每亩密度3000~4000棵。除施基肥外,采取攻三关的办法,即:苗高4~8寸时,追肥促苗;2尺左右时追肥促杆;抽雄前追肥促穗。面积产量
本县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次于稻麦,居于各种杂粮之首。1949年全县种植12.68万亩,平均亩产80斤,总产量1014万斤,占粮食总产量10.2%。50年代,平均种植13万亩,平均亩产89斤,平均年产量1167万斤。60年代,因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平均年种植缩小到7.79万亩,平均亩产134斤,平均年产量1048万斤。70年代,平均种植5.25万亩,平均亩产364斤,平均年产量1911万斤。1980年至1985年,平均每年种植3.2万亩,平均亩产445斤,平均年产量1425万斤,单位面积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与1949年比较,种植面积减少83%,产量增加28万斤。
黄豆
分布品种
本县黄豆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建国前,黄豆有春播夏播两种,均系地方传统品种,子粒小,产量低。50年代,引种大豆322、黄毛牛。60年代,引种五八大豆。70年代,引种南农133。80年代引进推广徐州424、苏协1号、徐豆2号和跃进5号4个品种。
栽培
黄豆根部的根瘤菌可肥田养田,以肥促粮,故旧时很少施肥。多锄是促进黄豆生长的好办法,民间有“三交芝麻七交棉,九交黄豆颗颗圆”的说法。50年代,开始把与玉米混作改为单作。70年代,改每亩种植1~1.2万株为1.5~2.2万株,并开始注意施肥。近年来,用土杂肥与磷肥配合作底肥,在苗期和开花初期各进行一次追肥,增产效果尤为显著。1981年,双塘公社瓦岗大队农科队在10亩大豆示范田里,每亩用800斤土杂肥,80斤饼肥和40斤磷肥作底肥,用20斤复合肥作种肥。由于底肥较足,苗期未进行追肥,初花期每亩追尿素8斤,结果平均亩产315斤,比同品种未施肥的大豆增产42%。
面积产量
建国后,黄豆种植面积一直平稳,每年均在5万亩左右,最多的是1961年种植11.54万亩。平均亩产多数年份为100斤以上。1972年以后,平均亩产基本稳定在200斤上下。1977年产量最高为1624万斤。
山芋
分布品种
本县山芋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
40年代种植有大红袍、牛尿鞭、南瑞苕等品种。50年代引种胜利百号。70年代引种宿红1号。80年代引种普宁1号。
栽培
育苗:40年代为露地育苗,50年代大部改为温床育苗,60年代推广火炕育苗,70年代以后推广薄膜露盖育苗。
整地:本县山芋田早期耕作粗放,土层过浅,影响块茎生长,产量不高。5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抽沟吊槽”,深翻改土。60年代以后,部分地区采用机耕深翻冻垡的方法,加厚土层,改善土性,使土壤疏松,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增产。
施肥:50年代以后,随着肥源增加,逐步改变了山芋田不施肥的习惯。基肥一般为撒施,做的精细的有包心肥、沟肥和穴肥三种。包心肥是先做假垅,把肥撒在垅沟内,然后翻垅为沟,变沟为垅;沟肥是在做好山芋垅后,在垅脊上开沟施肥,覆上栽播;穴肥是在垅岭上按株距打穴,施后还土,再进行栽插。精施比撒施更能收到省肥、增产之效。
栽插密度:本县山芋原来都是大垅单行,每亩1500~2000株。50年代改为小垅单行或大垅双行,小垅宽2.5尺左右,大垅宽3.5~4尺。春山芋每亩插苗3000株上下,夏山芋每亩4000棵左右。栽插方式除原有的直插、斜插两种外,还有后来推广的波状插、船底形插、水平插和改良水平插等。
翻蔓:推广后的良种苗蔓生的根一般不结芋块,于是翻蔓多改为提蔓,有的还不用提蔓,让其自然吸收养份,促进芋块生长。
本县山芋栽培除以上常规办法外,70年代还曾示范推广“山芋下蛋”和“高墩栽培”新技术。一般亩产可达6000斤左右,比常规种植的春山芋增产4~5成。由于栽插山芋时农事繁多,而采用此法比较费时,未能全面推广。
附:“山芋下蛋”和“高墩栽培”
山芋下蛋:选择小头大腚的小山芋种,在春分至清明期间,直接插入常规芋垅。直插,入土1~2指,芋种下齐上不齐,不能首尾颠倒。栽后将露出土面的芋种壅土2~3指厚,待母子山芋长芽发青时,将壅厚的土层扒掉让其生长。其它增产措施与苗栽相同。1971年,张山公社东风生产队试栽3亩,平均亩产5000斤;复兴公社河东生产队试种5分地,收芋3000斤。
高墩栽培:土地深翻后,按1平方米左右进行打墩,墩高1尺,每墩墩心掺施土杂肥20~30斤,墩顶不要过尖过平,每墩植苗3棵,呈三角形,株距7寸左右。田间管理要注意壅根。1977年,独山农科站试种2.2分地,收获1481斤,折亩产6440斤。
面积产量1949年种植3.36万亩,按五比一折成主粮,亩产138斤,总产量463万斤。1955年贯彻省委“三改”指示精神后,种植面积增至7.22万亩,总产量1027万斤,平均亩产142斤。之后,除1967年种植9.06万亩以外,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6万亩左右。70年代平均亩产在200斤以上。1985年种植5.27万亩,平均亩产440斤,总产2317万斤,亩产和总产量创本县最高纪录。
棉花
分布品种
本县棉花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
1953年以前,沿用旧有品种中农(土名叫鸡脚花),该品种植株矮小,棉花下垂吐絮,衣分低,纤维短,产量不高。1954年,岱字棉15号引进推广,取代了旧棉种,作为本县唯一的棉种,一直沿用至1977年。1978年,部分社队又引种沪棉204、徐州142、安农121、皖棉8015、86—1、徐州1818、萧县107和鄂光棉。1980年,大量引种鲁棉1号、岱字棉16号。1984年,改引徐州514作为当家品种。
栽培
建国后,本县以早熟优质高产为目标,推广了下列栽培新技术。
改迟播为适时早播:棉花传统播种期为“立夏”到“小满”之间。1958年以后,由于生产上的瞎指挥,将棉花播种期提前到清明,因温度低,造成早播不早发。60年后期,棉花播种期稳定在“谷雨”前后。
改浅沟平墒为深沟高墒,实行宽窄行:建国初,本县棉田均为浅沟平墒。1966年推行“慈溪式”宽窄行种植法(包括墒沟在内,宽行为2.4~2.6尺,窄行为1.2~1.4尺)。这种棉田易排易灌易管,70年代在全县全面推广。
改稀植为合理密植,实行条点播:1956年以前,沿用撒播布种,一般每亩留苗1500~2000株。1958年起推行条播,每亩留株5000棵左右。60年代中期,开始全面实行条点播,每亩留株3000~4000棵。70年代以后,根据地力和肥力情况,一般每亩留苗3500~5000棵。
改苗期粗管为“六早”管理:“六早”为早查苗补苗、早间苗定苗,早中耕除草、早施提苗肥、早防治病虫害、早清沟防渍。
改粗施肥料为科学施肥:本县棉田40年代不施肥。50年代前期施基肥。中期开始推广追肥。60年代推广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70年代后期,先后推广“巧施接力肥、补施桃盖顶肥和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新技术,以便棉苗早发、稳长。
改粗打杈为细整枝:建国前,本县农民对棉株没有整枝打杈的习惯。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打杈技术。60年代,去公枝、抹赘芽、打边心、打顶心、除老叶和剪空枝的技术被普遍掌握。打边心因耗工费时,使用较少。
面积产量
民国8年(1919年),全县种植326亩,平均亩产籽棉80斤,总产呈26080斤。40年代,每年种植不过1万亩,每亩产籽棉30斤左右。
建国后,棉花被列入种植计划。1949年种植1.427亩,单产皮棉(下同)14斤,总产20.2万斤。1966年,开始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之后棉田面积一直稳定在5万亩左右。1974年,最高种植5.95万亩,平均亩产48斤,总产286万斤,总产量创本县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全县种植3.13万亩,总产204万斤,平均单产66斤,又创亩产最高纪录。与1949年比较,亩产提高3.35倍,总产量提高9.2倍。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棉花生产情况如下表:

芝麻
芝麻为本县传统油料作物之一,全县都有种植,主要产区为北部和中部地区。其颜色有灰白、白色、黄色和黑色之分,以灰白色芝麻为主。建国后沿用的栽培方法是:耙茬布种、单作为主,夏播时间不过夏至,须多锄,中耕一般在三交定苗,密度为1尺左右。1949年,全县种植2.23万亩,之后,除1955年最高种植5.96万亩以外,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2万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1978年以前只有四年突破100斤,其余年份均徘徊在40~80斤之间。1978年,全县种植2.06万亩,总产275.4万斤,平均亩产134斤,亩产和总产量为全县历史最高纪录。
花生
分布品种
本县花生生产主要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其品种原有站秧和睡秧两类,烟陈小花生因果壳紧连难分,产量又低,在40年代便很少种植。1963年,从山东引种伏花生和二窝子,全面更新了原地方品种。70年代,引种了白沙106。1985年,又引进推广海花1号。
栽培
50年代推广根瘤菌播种。1980年,全县花生条播壅针7516亩,据典型调查,此法比常规办法增产35.9%。1983年,推广地膜覆盖,花期对比提前9天,收获提前5天,增产效果显著。
面积产量
1949年,全县种植1.98万亩,平均亩产180斤,总产356.6万斤。此后,直至1979年,种植面积多在1.5万亩左右,亩产量介于100~200斤之间。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生产自主。1980~1985年,平均年种植扩大至2.93万亩,平均亩产基本稳定在200斤以上。1982年种植面积最大,为3.18万亩。1985年种植2.89万亩,总产706.2万斤,平均亩产244斤,总产和亩产两次均创本县历史新纪录。
油菜
分布品种
全县都有种植。50年代初期,沿用地方芥菜型辣油菜。60年代,甘蓝型油菜引进推广,取代了原芥菜型油菜。70年代,引进了滁油1号和三月黄,滁油1号为本县70年代中期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占80%以上;三月黄因系本县民工在和县兴修驷马山水利工程时引进的,故又称驷马山油菜。80年代,又引进宁油一号、宁油7号,三月黄变成当家品种。
栽培
本县油菜栽培原来采取撒播,不施肥,耕作粗放。60年代,开始推广“宽平畦、深窄沟”的油菜田整理法,畦宽一般为1.2~1.4丈,三沟配套。播种实行育苗移栽,此法采用后因收到增产效果而逐步普及。
甘蓝型油菜种植密度一般每亩1.2万株左右,行距8寸,株距6寸。除施基肥外,70年代推广分期追肥,冬施腊肥,春追攻苔肥和结实肥。
面积产量
1949年,全县种植1.03万亩,平均亩产28斤,总产28.8万斤。1959年发展到2.4万亩。1960~1971年,种植面积不稳,最高种植0.91万亩,最低为5亩。1972年开始恢复,至1978年,每年种植2万亩左右。1979年后,农民生产自主,因菜籽售价较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1年为7.64万亩。1982年增至12.33万亩,该年平均亩产214斤,总产2627万斤,总产和亩产分别创本县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种植14.49万亩,平均亩产158斤,总产量2291万斤,为1978年油菜籽产量的7.2倍,比1949年多收2263万斤,增长80倍。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油菜籽生产情况如下表:

附: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粮食油料生产情况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