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工业成份
私营工业
清末以前,来安县私营工业无考。
清末,本县有记载的私营作坊有何永顺油坊、郝聚盛织染店和王万顺篾业店;其中何永顺油坊规模较大。该作坊设于县城北大街,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开业,据民国8年(1919年)有关调查统计,时有资本3050元,从业人员7名。
民国初,县城较大的私营作坊为章乐生和余义和两家油坊。章乐生油坊设于县城东大街,民国元年开业。据民国8年有关调查统计,该油坊有资本3960元,从业人员7名。余义和油坊设于县城北门,民国2年开业,据民国8年有关调查统计,该油坊有资本3980元,从业人员8名。民国25年,县城有铁业作坊3家,篾业作坊2家,染业作坊4家,织布业作坊1家。吴永盛和刘顺兴2家铁业作坊分别于民国10年和18年开业,资本均为1000元,从业人员3名。武义兴和贺鸿彬2家篾业作坊中,设于县城南大街的武义兴作坊规模较大,民国10年开业,资本800元,从业人员3名。欧阳春记、陈大美、景生大、李永隆4家染业作坊中规模较大的为欧阳春记作坊,设于县城北大街,民国10年开业,资本1000元,从业人员5名。玉义和所营织布业作坊设于县城中大街,民国15年开业,有资本1000元,从业人员6名。民国26年,全县有粮食加工作坊33家,油料加工作坊19家;其中冯泰兴号(设于县城北大街,资本万元以上,雇工20名)和孙锦记(设于施官集,资本1万元,工人6名)两家粮食加工作坊规模较大。抗日战争时期,本县屡遭日军扫荡和轰炸,大部分私营作坊破产、停业。民国38年初来安县解放时,全县只有设于县城的小型印刷厂和分散在水口、施官、雷官的3个小型机米厂尚存。
1949年底,全县私营手工业计1630户2430人;1950年为1652户2429人。在此期间,个人投资联办的私营工业不断增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县城方树良、方畅然、顾焕文、彭天生等4人联营的油坊,雷官集耿恩皇、曾红照等7人联办的“五一”米厂,施官集方礼成、金华堂等人联办的工人生产自救加工厂。1954年,全县私营手工业1257户,从业人员1854名。这一时期,个体手工业者开始走上集体化道路,按行业组织生产合作社(小组)。1956年公私合营后,除农村瓦工、木工、裁缝外,个体手工业者少见。
1978年以后,本县私营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统计,全县私营工业1796个,从业人员3738名;其中个人集资联办企业296个681人,个体企业1500个3057人。
公私合营工业
1955年4月,县供销社投资3000元将后志清私营印刷厂(又名又新书店)改组为公私合营来安县印刷厂,工人由5人增至16人。
1956年5月,由县粮食局投资,将县城方畅然、方树良、顾焕文、彭天生4人办的联营油坊改组为公私合营来城加工厂;将雷官耿恩煌、曾红照等7人联办的“五一”米厂改组为公私合营雷官米厂;将施官集方礼成、金华堂等人联办的工人生产自救加工厂和袁松茂、汪为鑫联办的油坊,改组为公私合营施官米厂。此时,全县私营企业全部改组为公私合营企业。1958年以后,公私合营企业先后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
集体工业
本县集体工业始于建国后,主要有第二轻工业、乡镇工业和校办工业。
二轻工业
1956年以前属县供销合作社管理。1956年,来安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曾更名手管局、二轻局)成立后,由该社管理。从1976年11月起,设于县城的二轻工业属手管局管理,设于农村乡镇的二轻工业归社队企业局管理。
1953年元月,县城的铁业生产合作社和城郊木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共有资金12144元。1954年初,全县城镇共组成铁、木,竹、缝纫、纺织等业生产合作小组11个,从业人员128名。同年冬,来安县砖瓦厂成立,时有工人100余名,资金2万元。1955年,全县组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2个,从业人员276名。1956年,全县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7个,从业人员724名。1958年,在县城铁、木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组成来安县农具厂;在新安缝纫社的基础上组成来安县服装厂。1969年,县农具厂阀门车间从农具厂划出,成立来安县阀门厂。1970年,来安县橡胶厂成立,时有工人67名,资金4万元。1972年,来安县玻璃厂在玻璃生产社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200余名。1976年,来安县棉纺织厂在原洗染合线社的基础上成立;来安县预制厂在建筑工程处预制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25名。1978年,来安县木器厂在农具厂木工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74名;来安县塑料厂在原竹制塑料厂的基础上成立。1980年,来安县针织厂在县棉纺织厂并线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8名。
1985年,二轻系统共有11个工厂,2165名职工;实现产值1384.48万元,实现利润64万元,上交税金124万元。
乡镇工业
1976年11月,来安县社队企业局成立,主管原由县手工业局管理的农村手联社和社队企业。1984年5月,县社队企业局更名为乡镇企业局,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
本县乡镇工业始于农业合作化时期。1957年,全县办起87个农业合作社企业,从业人员610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全县共办公社企业161个,从业人员1582名。其中规模较大的为新河公社“五联厂”(因平调5个大队人力和物力而命名,11个车间,从业人员160名)和半塔公社东风综合厂(7个车间,从业人员180多名)。这些企业均为在“大办工业”口号下一哄而起的产物,由于生产条件差,加之供销不畅,不久,绝大多数停办。1962年,全县有社办企业16个,从业人员65名。从1967年起,新河、双塘、舜山、文山等公社先后兴办油石改制厂;至1968年,全县社队共办油石厂28个。1969年,全县有19个公社兴办起19个农机修造厂。1970年至1972年,三城、文山、汊河、舜山、半塔等公社先后办起橡胶、塑料、服装加工6个工厂。1975年,全县社办企业32个,从业人员1214名。1976年秋,大英公社办起全县第一个社办砖瓦轮窑厂。1977年,全县有42个生产队办起农机修造厂。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438个,从业人员7067名;其中社办129个,3131人,队办309个,3932人。1984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共有552个,固定资产1565.85万元,职工9319名,全年经济收入4192.79万元;1985年,实现产值7071.2万元;实现利润577.83万元,上交税金127.26万元。
校办工业
校办工业由县教育局管理。来安一中校办工厂于1958年兴办,是本县第一家校办工厂。初办时有4个车间。1970年9月,三城中学钢丝板刷厂开办。此后,多数中、小学开始办厂。1977年,全县校办工厂增至44个,工人增至326名。1985年,全县共有校办工厂50个,其中规模较大的厂家有来安一中的光明电线厂、涂料厂、金属清洁剂厂等。
国营工业本县国营工业创办于建国后,主要有县属工业系统国营工业和商业、粮食系统国营工业。
工业系统国营工业
1956年以前由县人民政府工商科管理,1956年由工业科管理,1958年县工业局成立后归工业局管理,1984年5月起,属县经济委员会管理。
1951年,本县第一个地方国营企业——来安电厂建成,时有职工9人,厂址在寺巷口。1956年,来安县印刷厂由公私合营企业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58年,本县在“大办工业”中新办28个国营企业,同时将设于县城的二轻工业企业全部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60年起,县人民政府调整工业布局后,县属国营工业企业仅保留电厂、印刷厂和酒厂。
1966年,来安县农机修造厂复办,1980年更名为来安县油箱厂。1970年,棉织厂(1958年创办)、轴承厂(1958年创办)、电池厂(1958年创办)再度兴办。同年,创办电子元件厂(1973年更名为来安县前进机械厂)。1971年,再度兴办水泥厂(1958年创办,现属县城建局管理)。同年创办农机二厂(1985年更名为来安县农机车辆修造厂)。1975年,来安县化肥厂建成。1980年创办来安县电镀厂。
1985年,县属国营工业企业有:油箱厂、化肥厂、印刷厂、酒厂、棉织厂、轴承厂、电池厂、前进机械厂、农机车辆修造厂、电镀厂和水泥厂。
商办工业
主要包括县粮食、商业、外贸等部门下属的国营企业。
1951年,县粮食局在县城南大街开办粮食加工厂;1954年5月,该厂改为国营来安县第一碾米厂,1960年更名为来安米厂。1953年,来安县食品厂建成。1958年,县粮食局下属的水口、雷官、施官、大英4个公私合营米厂转为地方国营米厂。1961年,汊河、半塔米厂建成。1974年,来安县出口蔬菜脱水厂建成。1979年,来安县酱醋厂建成。1983年,来安县饲料厂建成。1984年,来安县面粉厂建成。
1985年,全县商办工业企业有:来安米厂、水口米厂、半塔米厂、施官米厂、大英米厂、食品厂、酱醋厂、出口蔬菜脱水厂、饲料厂、面粉厂。
清末以前,来安县私营工业无考。
清末,本县有记载的私营作坊有何永顺油坊、郝聚盛织染店和王万顺篾业店;其中何永顺油坊规模较大。该作坊设于县城北大街,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开业,据民国8年(1919年)有关调查统计,时有资本3050元,从业人员7名。
民国初,县城较大的私营作坊为章乐生和余义和两家油坊。章乐生油坊设于县城东大街,民国元年开业。据民国8年有关调查统计,该油坊有资本3960元,从业人员7名。余义和油坊设于县城北门,民国2年开业,据民国8年有关调查统计,该油坊有资本3980元,从业人员8名。民国25年,县城有铁业作坊3家,篾业作坊2家,染业作坊4家,织布业作坊1家。吴永盛和刘顺兴2家铁业作坊分别于民国10年和18年开业,资本均为1000元,从业人员3名。武义兴和贺鸿彬2家篾业作坊中,设于县城南大街的武义兴作坊规模较大,民国10年开业,资本800元,从业人员3名。欧阳春记、陈大美、景生大、李永隆4家染业作坊中规模较大的为欧阳春记作坊,设于县城北大街,民国10年开业,资本1000元,从业人员5名。玉义和所营织布业作坊设于县城中大街,民国15年开业,有资本1000元,从业人员6名。民国26年,全县有粮食加工作坊33家,油料加工作坊19家;其中冯泰兴号(设于县城北大街,资本万元以上,雇工20名)和孙锦记(设于施官集,资本1万元,工人6名)两家粮食加工作坊规模较大。抗日战争时期,本县屡遭日军扫荡和轰炸,大部分私营作坊破产、停业。民国38年初来安县解放时,全县只有设于县城的小型印刷厂和分散在水口、施官、雷官的3个小型机米厂尚存。
1949年底,全县私营手工业计1630户2430人;1950年为1652户2429人。在此期间,个人投资联办的私营工业不断增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县城方树良、方畅然、顾焕文、彭天生等4人联营的油坊,雷官集耿恩皇、曾红照等7人联办的“五一”米厂,施官集方礼成、金华堂等人联办的工人生产自救加工厂。1954年,全县私营手工业1257户,从业人员1854名。这一时期,个体手工业者开始走上集体化道路,按行业组织生产合作社(小组)。1956年公私合营后,除农村瓦工、木工、裁缝外,个体手工业者少见。
1978年以后,本县私营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统计,全县私营工业1796个,从业人员3738名;其中个人集资联办企业296个681人,个体企业1500个3057人。
公私合营工业
1955年4月,县供销社投资3000元将后志清私营印刷厂(又名又新书店)改组为公私合营来安县印刷厂,工人由5人增至16人。
1956年5月,由县粮食局投资,将县城方畅然、方树良、顾焕文、彭天生4人办的联营油坊改组为公私合营来城加工厂;将雷官耿恩煌、曾红照等7人联办的“五一”米厂改组为公私合营雷官米厂;将施官集方礼成、金华堂等人联办的工人生产自救加工厂和袁松茂、汪为鑫联办的油坊,改组为公私合营施官米厂。此时,全县私营企业全部改组为公私合营企业。1958年以后,公私合营企业先后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
集体工业
本县集体工业始于建国后,主要有第二轻工业、乡镇工业和校办工业。
二轻工业
1956年以前属县供销合作社管理。1956年,来安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曾更名手管局、二轻局)成立后,由该社管理。从1976年11月起,设于县城的二轻工业属手管局管理,设于农村乡镇的二轻工业归社队企业局管理。
1953年元月,县城的铁业生产合作社和城郊木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共有资金12144元。1954年初,全县城镇共组成铁、木,竹、缝纫、纺织等业生产合作小组11个,从业人员128名。同年冬,来安县砖瓦厂成立,时有工人100余名,资金2万元。1955年,全县组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2个,从业人员276名。1956年,全县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7个,从业人员724名。1958年,在县城铁、木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组成来安县农具厂;在新安缝纫社的基础上组成来安县服装厂。1969年,县农具厂阀门车间从农具厂划出,成立来安县阀门厂。1970年,来安县橡胶厂成立,时有工人67名,资金4万元。1972年,来安县玻璃厂在玻璃生产社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200余名。1976年,来安县棉纺织厂在原洗染合线社的基础上成立;来安县预制厂在建筑工程处预制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25名。1978年,来安县木器厂在农具厂木工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74名;来安县塑料厂在原竹制塑料厂的基础上成立。1980年,来安县针织厂在县棉纺织厂并线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时有工人8名。
1985年,二轻系统共有11个工厂,2165名职工;实现产值1384.48万元,实现利润64万元,上交税金124万元。
乡镇工业
1976年11月,来安县社队企业局成立,主管原由县手工业局管理的农村手联社和社队企业。1984年5月,县社队企业局更名为乡镇企业局,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
本县乡镇工业始于农业合作化时期。1957年,全县办起87个农业合作社企业,从业人员610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全县共办公社企业161个,从业人员1582名。其中规模较大的为新河公社“五联厂”(因平调5个大队人力和物力而命名,11个车间,从业人员160名)和半塔公社东风综合厂(7个车间,从业人员180多名)。这些企业均为在“大办工业”口号下一哄而起的产物,由于生产条件差,加之供销不畅,不久,绝大多数停办。1962年,全县有社办企业16个,从业人员65名。从1967年起,新河、双塘、舜山、文山等公社先后兴办油石改制厂;至1968年,全县社队共办油石厂28个。1969年,全县有19个公社兴办起19个农机修造厂。1970年至1972年,三城、文山、汊河、舜山、半塔等公社先后办起橡胶、塑料、服装加工6个工厂。1975年,全县社办企业32个,从业人员1214名。1976年秋,大英公社办起全县第一个社办砖瓦轮窑厂。1977年,全县有42个生产队办起农机修造厂。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438个,从业人员7067名;其中社办129个,3131人,队办309个,3932人。1984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共有552个,固定资产1565.85万元,职工9319名,全年经济收入4192.79万元;1985年,实现产值7071.2万元;实现利润577.83万元,上交税金127.26万元。
校办工业
校办工业由县教育局管理。来安一中校办工厂于1958年兴办,是本县第一家校办工厂。初办时有4个车间。1970年9月,三城中学钢丝板刷厂开办。此后,多数中、小学开始办厂。1977年,全县校办工厂增至44个,工人增至326名。1985年,全县共有校办工厂50个,其中规模较大的厂家有来安一中的光明电线厂、涂料厂、金属清洁剂厂等。
国营工业本县国营工业创办于建国后,主要有县属工业系统国营工业和商业、粮食系统国营工业。
工业系统国营工业
1956年以前由县人民政府工商科管理,1956年由工业科管理,1958年县工业局成立后归工业局管理,1984年5月起,属县经济委员会管理。
1951年,本县第一个地方国营企业——来安电厂建成,时有职工9人,厂址在寺巷口。1956年,来安县印刷厂由公私合营企业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58年,本县在“大办工业”中新办28个国营企业,同时将设于县城的二轻工业企业全部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60年起,县人民政府调整工业布局后,县属国营工业企业仅保留电厂、印刷厂和酒厂。
1966年,来安县农机修造厂复办,1980年更名为来安县油箱厂。1970年,棉织厂(1958年创办)、轴承厂(1958年创办)、电池厂(1958年创办)再度兴办。同年,创办电子元件厂(1973年更名为来安县前进机械厂)。1971年,再度兴办水泥厂(1958年创办,现属县城建局管理)。同年创办农机二厂(1985年更名为来安县农机车辆修造厂)。1975年,来安县化肥厂建成。1980年创办来安县电镀厂。
1985年,县属国营工业企业有:油箱厂、化肥厂、印刷厂、酒厂、棉织厂、轴承厂、电池厂、前进机械厂、农机车辆修造厂、电镀厂和水泥厂。
商办工业
主要包括县粮食、商业、外贸等部门下属的国营企业。
1951年,县粮食局在县城南大街开办粮食加工厂;1954年5月,该厂改为国营来安县第一碾米厂,1960年更名为来安米厂。1953年,来安县食品厂建成。1958年,县粮食局下属的水口、雷官、施官、大英4个公私合营米厂转为地方国营米厂。1961年,汊河、半塔米厂建成。1974年,来安县出口蔬菜脱水厂建成。1979年,来安县酱醋厂建成。1983年,来安县饲料厂建成。1984年,来安县面粉厂建成。
1985年,全县商办工业企业有:来安米厂、水口米厂、半塔米厂、施官米厂、大英米厂、食品厂、酱醋厂、出口蔬菜脱水厂、饲料厂、面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