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大道
清代和民国年间,本县由县城通往外地的主要大道有以下5条:
第一条:出南门经洪家桥、田家郢、清净庵桥、水口镇、老新集(今王来村)、程家集、张家堡至江苏省浦口、南京,全程47公里。
第二条:出西门经朱家湖、黄道山麓至滁州,全程20公里。
第三条:由东门经毛家桥、大树李、彭岗铺、杜家集、堰塘(今堰塘村)至江苏省六合县,全程45.5公里。
第四条:由东门经庞家河、张山集、五湖山(今长山)、白沙河至白塔集(今半塔镇),全程30公里;再由白塔集北去盱眙县,东去天长县。
第五条:出北门经霄官桥、舜山集、屯仓集、宝山集、古城(至此37.5公里)、长店桥至盱眙县。
此外,还有一条自滁州经本县水口、雷官集至六合县。
抗日战争时期,半塔抗日民主根据地有以下5条主要大道:
第一条:半塔——古城。
第二条:半塔——宝山集——屯仓集——舜山集——炮嘴——张山集——武集——大英集——程家集。
第三条:王店集——半塔——王集——均铺桥——竹镇。
第四条:半塔——长山——张山集。
第五条:中湖——施官集——杜家集。
公路
民国20年(1931年),县国民政府筹集部分资金,并挪用赈济款,与滁县联合修筑滁(县)来(安)路。此路由来安县城南门经四里岔、七里墩、蔡家桥、岱山庙、二十二里半、金歪桥至滁州,全长22公里,为本县第一条土公路。民国29年,入侵日军鉴于其车辆常在该路低洼路段遭到抗日军民截击,于是强征民工由四里岔改道沿八石山、黄道山麓新辟一条到滁州的公路(长22公里)。当时人们称新修的公路为“新滁来路”,原路为“老滁来路”(后被废)。民国年间,还修筑有滁(县)六(合)路来安段和来(安)水(口)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战争破坏,公路毁坏严重,至民国37年底,上述公路均不能通车。
民国38年初,为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来安县政府组织民工抢修公路,滁来、来水、滁六三条公路可临时通车。建国以后,县人民政府又组织民工重新修筑滁来路和来水路,两条公路自此恢复正常通车。1955年,建国后本县新修的第一条土公路——来(安)施(官)路建成。随后,来安至炳辉(今天长县)的泥结碎石公路和县城通往区、乡的土公路先后建成。1984年底,全县28个区,乡政府所在地均有客车通行。(晴雨通车)。1985年底,全县有公路274条,全长1057.10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3条,95.587公里,支线公路17条、164.42公里,乡村公路254条、797.1公里。这一年,全县272个行政村中,有97个晴雨通车,159个晴通雨阻,16个不通车。
干线
滁(县)天(长)路来安段:1955年,滁来路被铺成泥结碎石路面,由晴通雨阻改为晴雨通车。1956年2月,省交通部门拨款8.68万元,决定修筑来(安)炳(辉)公路。2月底,来炳路来安段(来安县城至三棵柳)动工,年底竣工。本县发动民工建勤共用32万个人工。来炳路为泥结碎石路面来安段,全长41.10公里,路面宽为3米。至此,来炳路和滁来路连成一线,名为“滁炳路”。1959年,炳辉县恢复天长县名后,公路随之改名为“滁天路”,全长95公里;其中来安段(黄泥沟至三棵柳)长52.1公里。1975年,省交通部门又拨款104万元,对滁天路进行渣油表处,路基加宽到12.5米,路面宽为6米。来安段渣油表处工程于1978年全部竣工,为本县第一条三级渣油表处路面。
泗(县)浦(口)路来安段:泗浦公路北起安徽省泗县,南至江苏省浦口。外埠桥至汊河的来安段基本上是在本县原有路基上改建而成:其中外埠桥至十二里半(原滁六公路一段)1957年修复后晴天可通车,1974年改成泥结碎石路面;十二里半至相官1964年建成土路基,1974年修成泥结碎石路面;相官至汊河1964年建成土路基(部分路段曾借用圩堤,建泗浦公路时改道)。1978年3月,泗浦路来安段渣油表处工程动工,1981年底竣工,长25.177公里,石灰土路基宽12.5米,路面宽7米。全部工程共投资260余万元。
盱(眙)六(合)路来安段:盱六路北起江苏省盱眙县,南达江苏省六合县,途经本县半塔等地。1970年,江苏省交通厅支援13万元,交由本县修筑半塔至强山村段7.81公里泥结碎石路面,当年完工。1971年,安徽省交通厅拨款20万元,修筑半塔至均铺桥段10.5公里泥结碎石路面,1972年完工。来安段总计长18.31公里,路面宽3.5米。
支线
来(安)嘉(山)路来安段:自来安县城至韩郢,长20.5公里,分两期建成。1957年,建成县城至复兴集段土路基。1959年,建成复兴集至韩郢段土路基。1974年,两段全部改建为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10米,路面宽3.5米。
来(安)水(口)路:民国23年建成,后因战争破坏,至民国37年底已不能通车。建国初,经过整修,可晴天通车。1957年,水口桥建成后,晴雨皆通(土路可达大英;1974年,水口至大英建成泥结碎石路面,晴雨通车)。由于该路沿山脊修筑,路弯坡陡;1985年,兴工截弯取直,当年底,路基土方工程和涵洞工程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尚在施工。该路全长13.5公里。
来(安)屯(仓)路:民国22年,县国民政府曾征集民工修筑土路基,但未达到公路标准,不能通行汽车。建国后,经过整修,晴天可通货车。1957年,霄官桥、高官桥建成,晴天可通客车。1960年,因建屯仓水库,老屯仓集不存,公路自南墩处改道至新屯仓。1974年,改建成泥结碎石路面,晴雨天均可通车。该路全长为15.5公里。
来(安)雷(官)路:全长26公里,分两期建成。1955年,建成来安至施官段土路基,晴天可通车。1956年,建成施官至雷官段土路基。1958年,万冲桥、头塘桥建成,汽车可达雷官。1974年,全线铺成泥结碎石路面,晴雨天皆可通车。
雷(官)烟(陈)路:1965年建成土路基,1981年建成泥结碎石路面;全长5.5公里。
十(二里半)大(英)路:原为滁六公路一段,长6.5公里。1957年修复后,来安和滁县的客车可直达大英。1974年,该路改建成泥结碎石路面。
大(英)文(山)路:1964年建成土路基,全长10公里,因桥涵未建不能通车。1977年,桥涵建成,晴天可通车。1984年,筑成泥结碎石路面。
长(山)杨(郢)路:1964年至1965年,杨郢公社发动民工建勤完成土路基工程;1969年,杨郢公社又自筹资金1.5万元,县财政补助0.6万元,建成长山至杨郢泥结碎石路面公路,长13.5公里;为本县第一条民办公助公路。该路在长山与滁天公路相接。
水(口)武(集)路:1957年建成土路基,1981年铺成泥结碎石路面,全长11公里,路面宽3.5米。
水(口)三(城)路:1964年建成土路基,1982年改建为泥结碎石路面,长7.5公里。
三(城)广(大)路:1976年建成土路基,1983年铺成泥结碎石路面,全长7.5公里。
董(槽坊)邵(集)路:1967年建成土路基,1974年铺成泥结碎石路面,长3.5公里。该路在董槽坊与盱六路相接。
万(冲)裴(集)路:1957年建成土、路基,1975年铺成泥结碎石路面,长4公里。该路在万冲与来雷路相接。
施(官)张(山)路:全长13公里,分三期建成。1959年,建成张山至陶庄段,为简易碎石路面;1964年,建成陶庄至龙山段土路基;1974年,建成龙山至施官段。同年,全线铺成泥结碎石路面。该路在张山集与滁天路衔接;在施官集与来雷路相连。
裴(集)磁(山)路:1985年建成,为泥结碎石路面,长5公里。
相官集至泗浦路:1981年建成,为渣油表处路面,长1.2公里。
半塔烈士陵园至滁天路:1979年建成,为渣油表处路面,长0.8公里。
乡村公路
全县共有乡村公路254条,总长为797.10公里(泥结碎石路面为189.75公里,土路607.35公里)。其中乡镇之间联络公路11条,长104.1公里;乡镇通往行政村的公路229条,长616.5公里;本县边缘乡镇与邻县乡镇之间联络公路14条,长76.5公里。
附:公路养护和绿化
〔公路养护〕
组织:1953年至1955年,公路沿线行政村发动群众组成养护小组,划段包干养护公路。滁天公路建成后,本县设半塔和长山两个道班,道班工人和沿线群众共同养护公路。1961年,县养路工区成立,下设4个道班,共有道班工人79名,分别养护滁天路来安段、来水路、来雷路、来屯路,滁大路来安段等5条公路,其余公路仍由群众养护小组包干养护。从1964年11月起,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规定,县内干线公路由专业道班工人养护,其余公路由社、队包干养护;县公路站与社队签订养护合同,公路站按规定付给报酬。1970年以后,公路沿线的大队各选派代表工1名,组成养护道班。县公路站指定1名道班工人负责组织和技术指导。代表工的报酬由大队按其所在生产队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县公路站付给代表工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12元,粮票10斤。从1980年起,县公路站发给代表工每人每月工资38.5元,生产队不记工分。1985年,全县共有18个道班,有专职养路工人95名,代表工91名,临时工3名。
设备:1953年至1957年,养护工人均以肩挑锹挖从事养路劳动。1958年,添置了扫砂车、卸料车、洒水车、刮砂车等机具。1968年以后,先后增添了破碎机、载重汽车、工具车等。1985年,县公路站共有养路机械38台,其中载重汽车2辆、工具车1辆、大拖拉机4辆、重型压路机1台、中型压路机1台、小型压路机1台、推土机1台、小四轮拖车23辆、破碎机2台、洒水车1辆,吉普车1辆。
活动:民国年间,县内公路无专人养护,加上战争破坏,解放前夕已不能通车。
来安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组织民工整修公路,滁来、滁六、来水3条公路方可临时通车。1952年3月,县人民政府又发动滁来、来水公路沿线十几个乡2000余名民工整修公路,使两条公路通车正常。此后,每年夏季(水毁公路后)和冬季,县人民政府均发动公路沿线民工整修公路。雨天,土公路上的养护人员均上路排除积水,并禁止车辆通行,直至天晴路干才准通行。
1964年以后,干线公路的道班工人逐步增加。历年来,道班工人除对公路进行正常养护外,还集中力量对道路裁弯取直36处,降坡8处,缩短公路长度2.9公里,建成石砌挡
土墙57.80米,护坡2361.90米。
〔公路绿化〕
民国年间,县内公路绿化无人过问,行道树多数被毁,到民国38年(1949年)所剩寥寥。建国后,冬春季节,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在新建公路两旁植树,对旧公路上的缺苗进行补栽。干线公路所需树苗由县公路站供给,支线公路所需树苗由各社、队自行解决。1966年以前,凡包给社、队养护的公路两旁树木为社、队所有,道班工人养护的干线公路两旁树木50%归社、队所有,支线公路上的树木80%归社、队所有。这一时期,植树多,成活率高。“文化大革命”时期,公路行道树产权多变,绿化受到影响。1978年以后,由于贯彻“谁栽树谁收益”的政策,公路绿化率逐年提高。1985年,全县干线公路绿化任务完成90%,支线公路和乡村公路绿化任务完成80%。
航道
清代和民国年间,县内仅有来河一条航道。解放后,大英、文山、汊河等地划归本县,滁河、清流河、皂河便成为本县与邻县共有的航道。
来河
发源于本县北部马岭山,自北而南流经县城东一里毛家桥、洪家桥、清净庵桥、水口镇,至小河口入清流河。清代,200吨驳船可溯水而上抵达毛家桥。民国年间,毛家桥至清净庵桥段河道逐渐淤塞,不可通航;水口镇至小河口段15公里航道在涨水季节可通航10吨左右船只。1960年以后,因灌溉农田之需,先后在来河上筑起滚水坝,到1971年,来河不再通航。
1972年,来河自对河桥上段至汊河公社陈沟清流河入口处38.6公里长的河道经过治理,治理后被称为“新来河”。该河主要用于引江灌溉和汛期排洪,其通航河段只有水口镇到汊河乡陈沟18.5公里;河底标高3.5米左右,河底宽30至35米,水位受汊河闸控制。汊河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6米,水深1.5米以上,符合6级通航标准,50吨船舶可常年通航。水口至对河桥段河道分为三级,河底标高分别为9.5米、17米、20米,河底宽15米,若在水口镇和杨庙分别建一道船闸,船只可直达对河桥。
清流河
发源于滁县境内,流经滁县城关镇、担子、乌衣镇,至本县汊河集汇入滁河。汊河至乌衣为下游,长20公里;枯水季节水深约1米,航道宽20米,可通航20吨位的船舶。乌衣至滁县城关镇为中游,长21公里,建国前,正常年份可常年通航20吨位木船,干旱年份断航4个月左右。建国后,因沿河两岸农民在河堤、河床上种植庄稼、扒砂,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升高,河道淤塞,20吨位的船只不能通航。1985年,安徽省航运管理局组织机械疏浚了伏家湾至汊河集段河道,该段达到6级通航标准,枯水季节水深为1.5米,可常年通航至滁州市。
滁河
发源于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附近,流经肥东、全椒、巢县、含山、滁县、来安和江苏省江浦、六合等县,于六合县大河口注入长江,全长227公里;其中晋集至大河口段180公里可通航。在本县境内,该河流经文山、大英、烟陈等地,长45公里,河道底宽10-30米。由于河道弯曲和木桩、浅滩等障碍物多,枯水季节航行困难。建国后,为了使船舶常年通航,航运部门组织船民拦河筑坝蓄水,进行分段航行。这些土坝年年筑,年年毁,淤积河道,致使原通航河道缩短了25公里。1969年,苏皖两省水利部门联合对滁河进行综合治理;1977年,续建各项配套工程,实现了滁河渠化。经过治理,该河自全椒县古河镇至本县汊河集85公里、六合至长江40公里和驷马山干渠28公里,都达到6级通航标准;航道底宽15米以上,枯水期最低水位在1.5米以上,可常年通航100吨级驳船。另外由于马汊河未建闸,汊河闸至三汊湾闸28公里河段,只能在汛期通航。
皂河
发源于江苏省六合县竹镇西北,于姜渡北约2公里处入滁河,航道长40公里。早年河道弯曲狭窄,在汛期只能通航5—10吨木船。1968年,本县与六合县联合治理皂河28公里河道,经过治理,该河自竹镇至皂河口段19公里河道可通航,其中本县境内8公里。1977年以后,皂河航道水位由于受六合县红山窑和三汊弯两大水闸控制,常年水位为5米;由于未在马汊河入口处建闸,航道水浅,每年只有半年时间可以通航;汛期,200吨位驳船可达向阳河口。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