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村镇建设
集镇建设
民国年间,本县主要集镇的房屋多为草房和瓦房,少数富户建有简易小楼。街道路面或铺以碎石,或铺以条石,或为砖、石所砌。其时,全县面积最大的集镇为半塔集,0.85平方公里;街道最长的集镇为施官集,1500米;街道和房屋最为整齐的集镇为雷官集,该集房屋多建于东西向的戈粮街、茶贸街和南北向的太平街两侧,以砖瓦结构为主,其中四合院式房屋90余间,多进头房屋200余间。抗日战争时期,本县主要集镇大部分遭到日军轰炸和扫荡,部分房屋和街道被毁。
建国初至1977年,由于机关单位和居民陆续建房,各集镇的规模逐渐扩大。其时居民所建房屋多为草房,单位所建房屋均为瓦房。从1978年开始,本县城镇建设掀起热潮,至1985年,各主要集镇均根据规划形成了新的格局。这一时期各主要集镇的建设情况记载如下。
半塔镇
1978年至1985年,该镇建设所用投资90万元,为本县集镇建设投资之最。该镇建设项目主要有修筑街道、开辟市场、健全设施、兴建楼房等。
修筑街道:1978年以前,半塔镇街道全为碎石路面,总长约400米,最宽处约8米;经修筑,奇辉路和民众北路宽12米,民众南路宽16米,新辟的陵园东路宽22米,长400米,均为混凝土路面。陵园中路和陵园南路宽22米,总长为1200米,均为沥青路面。1985年,该镇街道总长3400米。
开辟市场:在新辟的陵园东路辟有蔬菜、柴草、农副产品、耕牛和生猪5个交易市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蔬菜市场5600平方米;设机动车停车场2处,自行车存放处4处,总面积2.5万平方米。
健全设施:建机井水塔1座,井深110米,容量25立方米,日产水2000吨。在1.8公里的街道上安装路灯33盏。在镇的东南西北四面修建公共厕所4处。在主要街道两旁栽植法国梧桐树1000余棵。主要街道均建有下水道。
兴建楼房:1982年,该镇有3座楼房,分别为中学、银行和区委所建。之后,陆续兴建楼房20座,其中规模较大的为民众商场营业楼、新华书店营业楼、物资站楼、影剧院楼、医院楼、邮电大楼、塔山宾馆楼等。全镇楼房总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在兴建楼房的同时,该镇还兴建砖瓦结构平房410多间,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其中162间筑有楼基。
1985年,半塔镇总面积由民国年间的0.85平方公里扩展为3.63平方公里。
水口镇
1981年,水口中学教学楼建成。之后,招待所楼、知青商店楼等相继落成。1983年,区委办公楼和镇政府办公楼先后竣工;不久,拥有830个座位的影剧院建成使用。1983年至1985年,该镇先后兴建瓦房400余间;另有45户居民兴建楼房40幢208间。在建房的同时,该镇对主要街道进行了修整:其中中心街为混凝土路面,宽20米,长300米;东大街、主南街和文卫街为砂石路面;东大街宽22米,长440米;主南街宽24米,长460米;文卫街宽18米,长260米。此外,新辟有农贸街,宽6米,长260米,砂石路面。以上街道均有人行道,并装有路灯,行道两旁植有法国梧桐。1985年统计,水口镇的面积为解放初期250亩的2倍。
施官集
1980年,该集原街道两旁的旧屋大部分更新。之后,在集镇东部和南部分别开辟了东大街和农民街。主街道形成“十”字。新辟的两条街道各宽20米,总长1600米,均建有下水道,装有路灯。此外,新辟1条长1650米的半环镇路与公路相接,运输车辆自此不再横穿街心。1980年至1985年,该镇在老街和新街先后兴建楼房17座。兴建砖瓦结构平房1300余间;还兴建小型自来水厂1座,日产水50吨。
大英集
1978年,该集原有街道经过整修,已由原来的3米多宽变为18米宽。1983年,在集镇西部新辟有居民路和农民街,两条街道长分别为200米和150米,宽均为18米,砂石路面。原有街道也全部改筑为混凝土路面。以上街道均装有路灯,街道两旁栽有法国梧桐,建有下水道。1983年至1985年,该集镇有17座楼房和400多间瓦房在新、老街道两侧相继建成。此外,还建有1座内设灯光球场、面积为2016平方米的体育场。
雷官集
1984年,戈粮街和茶贸街改筑为混凝土路面,宽20米,长380米,改称东大街。同时,在集镇的北部开辟一条新街。这条新街分为2段,分称文明街和农民街,宽22米,总长约800米,均为混凝土路面。以上街道中有660米建有下水道。此外,该集镇还筑有一条半环镇路与公路相接,使运输车辆不再穿街而过。1984年至1985年,该集镇兴建较大楼房10座,总面积3326平方米;此外还建有一批小楼和瓦房。1985年统计,该集镇的楼房和瓦房约占全集镇房屋的99.5%。
相官集
从1980年起,该集镇街道逐步向北延伸,新老街道均筑成混凝土路面。1984年,南北向街道的北端新筑1条东去的沥青路,长700米,与泗浦公路相接。该集镇街道总长为2200米。1985年,主要街道两侧均建有营业楼和大型铺面,部分进镇经商的农民也在路旁建有各式楼房。
汊河镇
1978年,该镇第一座楼房——汊河供销社营业楼建成。1979年,汊河公社办公楼亦告竣工。这两座较大建筑连同其周围的平房组成了一个建筑群,使汊河镇在原有的街道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区域。1981年,泗浦公路全线修通,为该镇提供了便利的陆上交通。1984年,随着供销社第二座营业楼建成,汊河镇的十字街形成。十字街心之北,与泗浦公路相接;之南,与老街相连;从十字街心向西,径至汊河港;向东,直通苏皖大桥。十字街心至汊河港约140米,至汊河闸和苏皖大桥分别约80米,均为沥青路面,且建有下水道。行道两旁植有法国梧桐树。1985年,新街两旁建有砖瓦结构平房800余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另有小型楼房15幢。据统计,1985年全镇面积1.5平方公里。
乡村建设
建国前,本县农村村庄比较分散,单庄独户者有之。农村中除少数富户盖有少量砖瓦结构平房外,农民所盖房屋均为土墙草顶,杂木梁、高梁秸椽子(亦有竹椽子),泥灰笆,且房矮窗小。
建国后,随着农村人口增长,农民先后兴建新居。早期绝大部分为土墙草顶,1970年前后有少量砖瓦结构平房。1975年前后,各社队对村庄建设进行过统一规划,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在统一规划的定居点建房者甚少。
1979年本县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乡村逐步兴起建房热。据统计,1979年至1983年上半年,全县农村有2.3万户建瓦房8.1万间,与建国后至1978年建房相比,增加近2倍。
为了加强对农村建房用地的管理,制止滥占耕地现象,1980年,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建房用地的若干规定。县城乡基本建设局印发了《农村住宅设计方案选编》一书,对农民建房给予技术指导。各社队根据节约用地的原则,对农民建房作了重新规划,不少地方建成了农民新村。这些农民新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或为“非”字式,或为半“非”字式,或为街道式,或为“田”字式。龙山乡张储村史郢生产队,大英乡沈巷生产队和上宋生产队,张山乡方庙生产队和中郢生产队的农民新村,分别为上述4种形式的代表。这一时期所建房屋绝大多数为砖瓦结构、木梁、竹椽子(少数为木椽子)、芦席笆;房屋以三开间、四开间居多,有的檐高进深,有的带走廊;玻璃窗,水泥地,白粉墙。还有不少农户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或三层小楼。
民国年间,本县主要集镇的房屋多为草房和瓦房,少数富户建有简易小楼。街道路面或铺以碎石,或铺以条石,或为砖、石所砌。其时,全县面积最大的集镇为半塔集,0.85平方公里;街道最长的集镇为施官集,1500米;街道和房屋最为整齐的集镇为雷官集,该集房屋多建于东西向的戈粮街、茶贸街和南北向的太平街两侧,以砖瓦结构为主,其中四合院式房屋90余间,多进头房屋200余间。抗日战争时期,本县主要集镇大部分遭到日军轰炸和扫荡,部分房屋和街道被毁。
建国初至1977年,由于机关单位和居民陆续建房,各集镇的规模逐渐扩大。其时居民所建房屋多为草房,单位所建房屋均为瓦房。从1978年开始,本县城镇建设掀起热潮,至1985年,各主要集镇均根据规划形成了新的格局。这一时期各主要集镇的建设情况记载如下。
半塔镇
1978年至1985年,该镇建设所用投资90万元,为本县集镇建设投资之最。该镇建设项目主要有修筑街道、开辟市场、健全设施、兴建楼房等。
修筑街道:1978年以前,半塔镇街道全为碎石路面,总长约400米,最宽处约8米;经修筑,奇辉路和民众北路宽12米,民众南路宽16米,新辟的陵园东路宽22米,长400米,均为混凝土路面。陵园中路和陵园南路宽22米,总长为1200米,均为沥青路面。1985年,该镇街道总长3400米。
开辟市场:在新辟的陵园东路辟有蔬菜、柴草、农副产品、耕牛和生猪5个交易市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蔬菜市场5600平方米;设机动车停车场2处,自行车存放处4处,总面积2.5万平方米。
健全设施:建机井水塔1座,井深110米,容量25立方米,日产水2000吨。在1.8公里的街道上安装路灯33盏。在镇的东南西北四面修建公共厕所4处。在主要街道两旁栽植法国梧桐树1000余棵。主要街道均建有下水道。
兴建楼房:1982年,该镇有3座楼房,分别为中学、银行和区委所建。之后,陆续兴建楼房20座,其中规模较大的为民众商场营业楼、新华书店营业楼、物资站楼、影剧院楼、医院楼、邮电大楼、塔山宾馆楼等。全镇楼房总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在兴建楼房的同时,该镇还兴建砖瓦结构平房410多间,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其中162间筑有楼基。
1985年,半塔镇总面积由民国年间的0.85平方公里扩展为3.63平方公里。
水口镇
1981年,水口中学教学楼建成。之后,招待所楼、知青商店楼等相继落成。1983年,区委办公楼和镇政府办公楼先后竣工;不久,拥有830个座位的影剧院建成使用。1983年至1985年,该镇先后兴建瓦房400余间;另有45户居民兴建楼房40幢208间。在建房的同时,该镇对主要街道进行了修整:其中中心街为混凝土路面,宽20米,长300米;东大街、主南街和文卫街为砂石路面;东大街宽22米,长440米;主南街宽24米,长460米;文卫街宽18米,长260米。此外,新辟有农贸街,宽6米,长260米,砂石路面。以上街道均有人行道,并装有路灯,行道两旁植有法国梧桐。1985年统计,水口镇的面积为解放初期250亩的2倍。
施官集
1980年,该集原街道两旁的旧屋大部分更新。之后,在集镇东部和南部分别开辟了东大街和农民街。主街道形成“十”字。新辟的两条街道各宽20米,总长1600米,均建有下水道,装有路灯。此外,新辟1条长1650米的半环镇路与公路相接,运输车辆自此不再横穿街心。1980年至1985年,该镇在老街和新街先后兴建楼房17座。兴建砖瓦结构平房1300余间;还兴建小型自来水厂1座,日产水50吨。
大英集
1978年,该集原有街道经过整修,已由原来的3米多宽变为18米宽。1983年,在集镇西部新辟有居民路和农民街,两条街道长分别为200米和150米,宽均为18米,砂石路面。原有街道也全部改筑为混凝土路面。以上街道均装有路灯,街道两旁栽有法国梧桐,建有下水道。1983年至1985年,该集镇有17座楼房和400多间瓦房在新、老街道两侧相继建成。此外,还建有1座内设灯光球场、面积为2016平方米的体育场。
雷官集
1984年,戈粮街和茶贸街改筑为混凝土路面,宽20米,长380米,改称东大街。同时,在集镇的北部开辟一条新街。这条新街分为2段,分称文明街和农民街,宽22米,总长约800米,均为混凝土路面。以上街道中有660米建有下水道。此外,该集镇还筑有一条半环镇路与公路相接,使运输车辆不再穿街而过。1984年至1985年,该集镇兴建较大楼房10座,总面积3326平方米;此外还建有一批小楼和瓦房。1985年统计,该集镇的楼房和瓦房约占全集镇房屋的99.5%。
相官集
从1980年起,该集镇街道逐步向北延伸,新老街道均筑成混凝土路面。1984年,南北向街道的北端新筑1条东去的沥青路,长700米,与泗浦公路相接。该集镇街道总长为2200米。1985年,主要街道两侧均建有营业楼和大型铺面,部分进镇经商的农民也在路旁建有各式楼房。
汊河镇
1978年,该镇第一座楼房——汊河供销社营业楼建成。1979年,汊河公社办公楼亦告竣工。这两座较大建筑连同其周围的平房组成了一个建筑群,使汊河镇在原有的街道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区域。1981年,泗浦公路全线修通,为该镇提供了便利的陆上交通。1984年,随着供销社第二座营业楼建成,汊河镇的十字街形成。十字街心之北,与泗浦公路相接;之南,与老街相连;从十字街心向西,径至汊河港;向东,直通苏皖大桥。十字街心至汊河港约140米,至汊河闸和苏皖大桥分别约80米,均为沥青路面,且建有下水道。行道两旁植有法国梧桐树。1985年,新街两旁建有砖瓦结构平房800余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另有小型楼房15幢。据统计,1985年全镇面积1.5平方公里。
乡村建设
建国前,本县农村村庄比较分散,单庄独户者有之。农村中除少数富户盖有少量砖瓦结构平房外,农民所盖房屋均为土墙草顶,杂木梁、高梁秸椽子(亦有竹椽子),泥灰笆,且房矮窗小。
建国后,随着农村人口增长,农民先后兴建新居。早期绝大部分为土墙草顶,1970年前后有少量砖瓦结构平房。1975年前后,各社队对村庄建设进行过统一规划,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在统一规划的定居点建房者甚少。
1979年本县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乡村逐步兴起建房热。据统计,1979年至1983年上半年,全县农村有2.3万户建瓦房8.1万间,与建国后至1978年建房相比,增加近2倍。
为了加强对农村建房用地的管理,制止滥占耕地现象,1980年,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建房用地的若干规定。县城乡基本建设局印发了《农村住宅设计方案选编》一书,对农民建房给予技术指导。各社队根据节约用地的原则,对农民建房作了重新规划,不少地方建成了农民新村。这些农民新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或为“非”字式,或为半“非”字式,或为街道式,或为“田”字式。龙山乡张储村史郢生产队,大英乡沈巷生产队和上宋生产队,张山乡方庙生产队和中郢生产队的农民新村,分别为上述4种形式的代表。这一时期所建房屋绝大多数为砖瓦结构、木梁、竹椽子(少数为木椽子)、芦席笆;房屋以三开间、四开间居多,有的檐高进深,有的带走廊;玻璃窗,水泥地,白粉墙。还有不少农户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或三层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