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1年,本县饮食服务行业共有375户、432人,均为私营。1953年至1956年,通过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该行业的327户、431人,组成了40个集体企业,分别占同年总户数和从业人员总数的72%。1958年“大跃进”中,少数留存的个体经营户也被收编入店,集体企业店员增至591名。1960年,县国营饮食服务经理部(1970年改为饮食服务公司)成立。之后,直到1978年,全县饮食服务行业只有国营和集体两家。1978年,全县从业人员721名,网点188个,与1956年相比无大发展。1978年以后,政府大力提倡兴办第三产业,全民、集体,个人一齐上,至1985年,全县饮食服务行业网点增至1120个,从业人员增至2127名;与1978年相比,网点增加932个,从业人员增加1406人;其中国营网点9个89人,集体网点87个604人,个体网点1024个1434人。
饮食业
本县饮食业在日军入侵前已具规模。据调查,民国25年(1936年)县城共有店铺42家,从业127人;其中酒馆8家56人,饭店16家53人,摊贩18家18人。大的酒馆有满春园、筵仁园、福星楼、龙春楼、金乐园、乔常青饭店、泰安茶社、来安茶社等8家,一般每家从业人员7名左右,多为雇工。其时酒馆以经营菜肴为主,红白案兼营,大多设有雅座,实行全服务到桌,有专人跑堂,餐后结算,对熟识者也可记欠,并供应茶水和面巾,亦为顾主代送请柬,为顾客送菜上门。收费除饭资外,另收小费(小费归雇用的厨师和跑堂的人员)。多数酒馆注重服务态度和烹调质量,以薄利多销赢得顾客登门。也有少数店家因人行事,论人兑汤。饭店和酒馆相比,经营品种较少,不仅地方狭窄,而且设备简陋。各店所营既有面食,也有普通饭菜,但以面食为主。除酒馆和饭店外,亦有摊贩,多为肩挑或提篮叫卖,既赶早市,又做夜市,一般为自作自销,也有的从饭店中贩卖。所营品种随季节变化而异,常见的有烧饼、油条、元宵、馄饨、糍粑、糖糕、麻团、麻花、糖稀饭、粽子、回卤干、油炸干和五香鸡蛋等。民国26年,县城连遭日机轰炸,饮食业规模变小;之后,直至解放时,经营者多数为夫妻店。
1956年,全县有饮食业313户433人,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全县合作饭店共有23个,入店199户、296人,另有个体户137人。1958年,个体户全部组织入店,变为集中经营。1960年,县内新设国营饭店1家,全县有饮食业门市部32个。“文化大革命”中,为抵制所谓的“剥削阶级生活方式”,各店均实行“大锅菜”经营办法,“为顾客服务”变成了“顾客自我服务”。
从1978年起,本县饮食业迅速发展,至1985年,全县网点增至562个,从业人员1256名。其中国营3个48人,集体45家433人,个体514户775人;与1978年相比,网点增加460个,人员增加786人。其间,各店恢复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多数饭店兼营酒菜,有的饭店还供应擦筷纸和面巾等。各家饭店的设备也有较大更新,60年代新式设备只有电动铰肉机,至70年代末以后,陆续增置了电扇、电冰箱、沙发等。
1985年县城主要饮食店基本情况列表如下:

服务业
旅社
民国25年(1936年),县城有家兴旅社、德声栈、悦来栈、和平栈和居贤栈等5家旅社,均集中于县城,从业25人,床位105个。此外,还有一些存喂牲口的骡马坊收住顾客。有些饭店利用堂口兼营住宿,旅客打烊而入,黎明即出。民国26年日军入侵县城后,5家旅店相继关闭。之后,新设新新旅社,此独家旅社于解放时停业。
1952年,烈军属招待所在县城开设,床位22张。1959年,县府利用前供销社办公楼开设干部招待所,床位40张。1961年,国营人民旅社成立,床位40多张。同年,县干部招待所迁至十字街工业局办公楼,床位增了近百张。1961至1972年,新光旅社成立,同时扩建人民旅社。这一时期县城总计床位300张。1973年,县政府招待所大楼落成,床位390张。至此县城旅社床位增至700张。1978年以后,多家兴办旅社;至1985年,县城旅社增至13家,床位增至1100张;其中个体旅社4家,床位35个。此期间县城的大旅社一般都有厨房、洗脸间、浴间(池)和厕所等设施,并配置有电风扇,部分旅社还配置有沙发和电视机,其中政府招待所南小楼安装有空调机。
1985年县城主要旅社基本情况列表如下:

理发
1949年,本县城镇有49户、52人从事理发业,其中设店25户、28人。其时理发人员兼为顾客掏耳朵、捶背、拿酸筋、打沙眼、捣眼角、刷衣帽。建国后,在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全县组建理发店11个。1978年以后,该业发展迅速,至1985年,全县网点增至88个,从业129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58个77人。其中国营1个,县城网点21个43人。
浴室
清朝末年,县城有“永阳泉”。民国期间,县城增设“龙池”,水口、相官、汊河各设1家浴室。“龙池”由于地处偏僻,加之当时县城人口过少,经营时间不长即关闭。
建国后,在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县浴室均变为合作浴室,永阳泉更名为“来城合作浴室”。1960年前后,施官、大英先后开设浴室,由于经营失利,加之燃料紧张,不久停业。1969年,县饮食服务公司新建国营浴室1座,男座130个,女盆12个,变人工烧火为锅炉冲气,暖池和凉池用磁砖镶砌。原来城合作浴室因设备陈旧,池水过浅,于1970年关闭,其人员全部转至国营浴室。1981年,县城增建新安浴室,为集体性质,座位120个。此外,县政府招待所、化肥厂、县医院等单位在1980年先后建成内部浴室。
照相
本县照相业始于民国22年(1933年)。抗日战争时期县城有照相馆3家。解放初期增至4家。1956年,4家照相馆合并成立来城合作照相馆。1978年以前,本县农村集镇只有舜山有一个体照相户,故来城合作照相馆经常抽人“上山下乡”,开展流动服务。从1979年起,照相个体户逐渐增多,1985年,全县照相网点增至67个从业104人,其中县城13个32人,县城以下54个72人,全县各乡镇均有经营。
日用品修理
建国前,本县修理业主要有补鞋、补锅碗、补伞、修锁、铲刀磨剪和钟表维修等;其中钟表维修仅县城设有1处。
建国后,补锅碗逐步消失,自行车修理和家用电器维修先后出现。1978年以前,钟表和家用电器维修集中于县城,均为国营和合作企业经营。1978年,全县共有97户、105人从事日用品维修业。1985年,全县有修理业网点275个,从业376人;其中县城92个、125人,县以下183个、251人。钟表、自行车和收音机修理已经普及到各乡镇。1985年,个体修理户占总修理户的90%以上。
第四节集市贸易
集市贸易为本县农民传统贸易形式。民国时期,除了正常逢集外,每年农历3月28日东岳庙庙会,也为农民和商家交易之机会。民国37年(1948年),本县县城、水口、汊河、大英、雷官、施官、半塔、屯仓等8个集市有确定的集日,相官、张山、舜山虽有集市,但因人口稀少,贸易萧条。其它称“集”的地方,多数没有商家。其时全县11个有集日的集市,共设粮行27家、猪行13个、驴市9个,余为农贸产品摊点。
建国后,庙会被废除,各集市由工商部门统一管理,划区经营,商业部门并利用集日举办物资交流会销售工业品和收购农副产品。1953年,国家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农民完成交售任务后的剩余产品仍可进入集市贸易。1957年8月,根据国家规定,统购、派购物资一律不准进入集市贸易。人民公社化以后,上市的除了生猪、蔬菜和一些小产品外,别无它物。“文化大革命”时期,严格限制多种经营,并将原来相互错开的集日统一为逢五和逢十,以致集市贸易名存实无。
从1978年起,本县集市贸易逐渐恢复繁荣,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的全县21个集市交错逢集。1979年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以后,农民大搞多种经营,统、派购物资陆续开放,集市贸易日渐活跃,不仅上市物资品种不断增多,而且各类品种数量也不断增大,农民赶集也由以卖为主变成买卖相兼。此期上市的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油脂、油料、粮食复制品、粮食副产品、各种禽畜、肉类、禽蛋、铁木竹制品、编织、手工艺品、土陶、林木、花卉、水产、渔类、水生植物、瓜果、蔬菜等不下数百种。1985年,全县集市贸易总额2718万元,比1978年增长近4倍。此期在农闲期间,到县城赶集的人数每每多至万人以上,农村集镇最小的集市逢集时亦有数以千计的赶集者。
1985年本县各集市的集日列表如下:

附:
农副特产简介花红,原名林檎,又称沙果、文林郎果。明嘉靖年间,本县即有种植,传说本县八品文官吴球在一次进京时携花红送其叔父吴棠(为在朝三品文官),吴棠感其色佳味美,上朝时又献给仁宗皇帝。仁宗见果红黄青绿白五彩相映,赞叹之间,赐名“花红”。花红色泽鲜艳、皮薄肉脆、香甜多汁、渣滓少。除生食外,泡茶可解酒,泡酒能止泻,过夏后食用有医治痢疾之功,亦可酿酒。
花红为苹果属,落叶小乔木,3、4月开花,7月果熟,每株年产150斤左右,最高能产500斤。扦插、压条、根蘖均可繁育,海棠、山荆子、自根砧可作砧木嫁接,亩植50~60株,5~7年挂果。
1985年,本县有花红75亩,其中县园艺场10亩,施官乡杜戴村15亩,相官乡陈塘村10亩,新河乡平阳村40亩;最长树龄120多年,全县年产量约5万斤左右。
大蒜,本县素有种植,建国前以自食为主。建国后由北及南逐步发展成为商品。本县蒜头个大、色白、味浓、皮脆易脱。1974年,全县蒜苗、蒜头各收购1100多万斤。1975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禁止种植,生产骤然下降。此后直至1978年,方恢复生产。1978年以后,年植3万亩左右,分别产蒜苗、蒜头4000万斤左右,蒜苗多销往东北各省及河北省地区。蒜头在供应本县脱水厂生产出口蒜片的同时,运销省内外许多大中城市。
夏枯草,俗名牛头棵、牛低头、夏枯球,为唇形科野生植物,因其一到夏至即枯得名,本县各地均有生长。
夏枯草茎方形直立,通体呈淡黄色,叶对生,花冠唇形,药用花穗、性寒、叶苦辛,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主治累伤、颈淋巴结核。小花不采,种子落地,翌年便萌发生长,常采不衰。每年除调运外地,出口约2万斤。
金银花,亦名二花、山银花,又称忍冬,为多年生半常绿蔓生灌木。叶对生、卵形、夏季开花,成对生于叶腋。花初为白色,后变金黄,故名金银花。茎、叶、花均可入药,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温病发热、斑疹、咽痛、解毒下痢、痛肿、疮疡等症,也可作饮料。本县全境均产,山区最盛,干花收购量最高年份为6000斤。因其野生,且茎、叶、花兼收,加之连年采集,使资源受损,产量趋于下降。
蜈蚣,为脚肢动物,身长体扁多足,又称天龙、百脚。其背暗绿,腹部黄褐色,头部第一对足呈钩状,有毒腺,能射毒液。主产于北部,多栖于山石下,每年惊蛰后为集中捕捉季节。药用有息风、止痉、抗癌、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可治中风、惊痛、破伤风、结核、百日咳、白癣等症。
本县蜈蚣资源丰富。1964年至1985年收购949.4万条,平均每年收购43.15万条,收购量居全省之首。1983年收购136万条,创历史最高记录。所收蜈蚣大部分调运省外和出口。
雷官板鸭,产于本县雷官集。雷官集地处水乡,农民多养鸭,集上居民多年来苦钻加工之术,使雷官板鸭誉及周围百里。
全集镇制作板鸭技艺最高的为谢福兴,他除采用一百多年的陈卤外,在杀鸭、钳鸭、卤煮等方面均与别人不同,所制板鸭乳白透明,鲜味醇厚,黄油欲滴,粉嫩可口,肥而不腻,咸淡适宜。本籍作家曹玉模1982年尝食后,撰散文《过雷官集》发表于1982年3月3日《文汇报》。文中称赞雷官板鸭“薄如方片糕,嫩的不用嚼,咸淡随口味,一嚼油直冒”。为发展传统产品生产,雷官乡于1984年底建立了雷官板鸭厂,副厂长由谢福兴的后代谢康成担任。
汊河蟹黄包,汊河集位于滁河之滨,水连长江,历产螃蟹,相传以蟹黄作包馅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当代制作工艺以本县著名厨师张宇禄为最佳。他做的蟹黄包皮薄、卤多、鲜嫩、味美,入口鲜而不俗,肥而不腻。
汊河蟹黄包今有个体饮食摊点和集体饮食店经营,规模不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