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小学教育
民国元年(1912年),本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和水口镇初等小学堂分别易名为来安县第一高等小学和第二高等小学。之后,朱庆丰、吴友梅、欧阳笙庭、周文甫等人先后开办了“女子小学”、“乐育小学”、“六一小学”(欧阳修称“六一居士”,故名)、“正风小学”。民国18年(1929年),省督学董淮在视察本县的报告中说:“全县共分五学区,总计县立、区立、私立小学共三十三所”,“城内学校共有十所(私立者三、完全者二、初级四、民校一)。初级小学和改良的私塾差不多,多半没有校舍,设在人家祠堂里、夏不能蔽炎日,冬不能避寒风,每年还要负担—笔不小的租金”。民国21年(1932年)5月,省督学韦从序在视察本县的报告中说:“该县因经费困难,学校原仅十七所,去岁水灾后,匪风甚炽,人民生活维艰,故学校既有停闭,学生亦见减少。现有完全小学两所、初级小学十二所,男生七百二十四人,女生三百—十四人,共计一千零三十八人,不及学龄儿童总数十分之一”。民国25年(1936年),全县共有私立小学2所(六一小学、育英小学)、县立完全小学5所(建阳小学、东门小学、水口小学、武集小学、屯仓小学)、短期小学15所。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开始推行义务教育,但本县各小学对于民国24年(1935年)度省府指示多未遵行,省视导员何宏业和张一涛在视察本县的报告中分别指出:来安县“小学设立未能遵照小学规程办理”,“私塾多未遵照本省规定课程教学、亦未订有日课表,而平时训练儿童又多滥行体罚”。
民国26年(1937年),日军侵入江淮地区,本县小学教育中断,直到民国28年(1939年)秋,新四军第五支队挺进津浦路东,建立了以本县半塔集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来安县民主政权后,才开始恢复并发展。至民国29年(1940年)3月,全县恢复、创办了13所小学;抗日战争时期蜚声津浦路东的“淮南干部子弟小学”的前身“半塔小学”即在此时建立。同年5月,日军再度侵占县城及水口镇,日伪政权在县城和水口镇分别开办了“城中小学”、“模范小学”、“水口小学”。为推行奴化教育,强迫开设日语课,强令采用日伪政府编印的教材。此期,凡是人民政权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学校和私塾,均采用国民政府编印的教材,或以《三字经》、《百家姓》、《古文观止》等为教材。游击区的学校和私塾准备两种教材,一种为正式课本,一种用来应付日伪地方官员的检查。民国31年(1942年)以后,本县各小学全部采用淮南行署教育处和路东总文抗小学教材编审科编印的教材。民国34年(1945年),全县共有小学30所。翌年7月,淮南地区中共组织、民主政权及其武装力量北撤转移,这些小学全部停办。
民国35年(1946年)秋,县国民政府迁入来安县城后,开办了“大用小学”,“东门小学”、“南门小学”。同时,在各乡镇开办中心国民小学12所,还办有保国民小学,多为一至四年级的两个复式班。民国36年(1947年),在县城建阳小学旧址开办“中正小学”,大用小学撤销。该年年底统计,全县共有小学55所。其中完全小学15所,初级小学40所,学生近5000名,教职员工330名。民国37年(1948年)秋,全县仅存9所公办小学,在校学生为1650名。
1949年来安全境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留用了所有愿意为新社会教育服务的原中、小学教师,并从中挑选了一批思想比较进步的教师担任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废除了国民政府的课本和训育、童子军训练制度以及体罚等不良教学方法。这一年,全县恢复公办小学31所,发展私立、民办小学24所,有小学生2982名。
1950年,调整小学布局,在县城、半塔、施官、雷官、大英、水口、相官建立了第一至第七中心小学。这一年,本县北部山区灾情严重,学生纷纷要求退学。对此,县人民政府及时提出“以生产自救为主,结合师生互济,政府支持”的方针,发动非灾区学生向灾区学生捐献书、纸、笔等学习用具,灾区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分别采取半日制、早晚班和分点上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坚持教学。抗灾教学中,来安二小(半塔小学)的成绩最为显著。
1951年秋,来安一小改称“来安县实验小学”,新安小学成为第一中心小学。不久,全县第一至第七中心小学全部改以所在地命名。
1952年8月,全县105所私立、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这些学校的138名私立、民办小学教师也随之转为国家教师。为了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来安教育南盛北衰的状况,在屯仓、半塔增设小学22所,在施官区、城区增设小学7所。年底,全县共有公办小学169所,学生8896名。1954年至1955年,又开办民办小学46所,招收学生927名。1957年,全县小学增至226所,学生增至15563名。其中民办小学55所,学生980名。
1958年,中小学生经常停课参加农业生产,有的还投入“大办钢铁”运动,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此间,为加强对中,小学的领导,县委和县政府从转业退伍军人和机关党员干部中抽调78人充任中、小学校长。这批干部因不适合做学校工作,于1961年前后陆续调离。
1961年,全县有小学182所。实验小学、新安小学、水口小学和半塔小学被列为滁县专区重点小学。
1964年,农村简易小学全部改为“耕读小学”。1965年1月统计,全县共有耕读小学1074所、学生10396名,占同期全县在校学生总数22846名的4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全都陷入混乱状态,被迫停课,许多学校的校舍和设备遭到破坏。1967年,各校相继“复课闹革命”。1968年8月,“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学校政治活动和生产劳动频繁。1969年,一批教师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赶下讲台,接受“劳动改造”。直至1972年前后,才陆续被“解放”。1972年,由于上级要求“小学不出生产队,初中不出大队”,全县大部分生产队勉强办起小学。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波及学校,“读书无用”思想严重泛滥。
1977年以后,全县小学教育秩序逐步恢复正常。1980年,县教育局开始研究制定普及小学教育的具体措施。1981年下达《农闲小学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后,全县农闲小学增至101所。1982年11月17日,县委下达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有关问题的意见》,之后,全县掀起了普及小学教育的热潮。1984年,县教育局正式制定《农闲小学管理办法》,颁发了《农闲小学合同书》。这一年,全县共有农闲小学140所,学生3874名。新安镇和新河、三城、广大、相官、汊河、文山、大英、龙山、复兴集等9个乡,镇实现了小学教育的普及,县政府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
1985年统计,全县共有各类小学401所,教师2524名,学生57632名。其中完全小学283所,教师2405名,学生54058名。在建国后的36年里,本县小学共培养高小毕业生14.03万名。
淮南干部子弟小学和位于县城的两所小学简载如下:
淮南干部子弟小学
为抗日战争时期蜚声淮南津浦路东一所规模较大的小学。该校前身分别为半塔小学和淮南行署直属区中心小学,民国32年(1943年)改为淮南干部子弟小学。校长由当时在淮南休养的廖弼臣担任。民国35年(1946年),该校随淮南地区中共党组织,民主政权及其武装力量一起北撤转移。
民国32年(1943年),该校设9个班(包括1个补习班和2个幼稚班),共有300多名学生。其中一小部分是走读生,系当地群众子弟;大部分是寄宿生,享受供给制待遇。寄宿生有的是烈士或革命干部的子女,有的是处于康复期的文化水平较低的伤员,有的是新四军二师中的“小鬼”,有的是在上海等城市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的后代,有的是未能上中学的地方青年,也有因不堪虐待而逃离家庭的童养媳。当时规定,凡持华东局城工部或中共淮南区委或淮南行署或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的介绍信入学者均可享受公费待遇,并从入学之日起计算入伍时间。
为适应战时需要,该校将全体学生(除幼稚班)编成2个中队,学生除完成文化学门和军事训练任务外,还参加适量的生产劳动和抗日宣传活动。由于该校教学质量较高,毕业生不需考试便可升入淮南中学学习。在民国31年(1942年)至35年(1946年)的5年中,淮南干部子弟小学共接纳700多名青少年,培养出政治、军事、医务、会计等方面人才130多名。
来安县实验小学位于县城西大街建阳书院旧址,其前身分别为官立高等小学堂、第一高等小学、县立中心小学、建阳小学、崇古小学、城中小学、中正小学、琛凯小学、第一中心小学,1951年秋定为今名。
该校1949年初设8个班,有18名教师、280名学生、25间草房。1964年被列为滁县专区重点小学,有校舍42间。1976年,兴建教学楼1座,内辟10间教室,并整修平房60多间。1983年,新辟图书室和仪器室各1间。1984年,增辟设备比较齐全的听课室1间。1985年,该校有校舍128间,设22个班,有66名教职工,1200名学生。
1959年该校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派代表出席全省文教战线群英会。建国起至1985年,该校共培养高小毕业生近4000名。
来安县新安小学位于县城北大街搭阁巷内,其前身为建于1949年的琛凯小学分部,1953年改为新安小学后从北门口迁至今址。
1985年,该校校园面积8000平方米,有校舍54间,开设18个班,有52名教职员工、860名学生。
附1:
来安县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统计表

附2: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小学教育统计表

中学教育
民国28年(1939年)春,本县第一所中学——来安县立初级中学开办,校址设在张山集关帝庙,共3个年级4个班,有教职员12名、学生160名,陆子章任校长。次年3月,来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刘和庚等3名中共党员到校任教,刘和庚任教导主任。5月,日军侵占县城,学校迁至张山乡陶庄。6月底,学校解散。
民国33年(1944年),来安县流亡国民政府在全椒县境的再安开办来安县初级中学,县长王毓英兼任校长。
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来安县民主政府迁至县城,在城内开办大公中学,设2个班,招收学生80名。同年夏,来安县初级中学由再安迁回来安,校址设在乌衣河北的小街。民国35年(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淮南解放区,大公中学停办。同年8月,来安县初级中学迁至县城,校址设在县城东门(今来安一中校址)。民国36年(1947年),该校设6个初中班、2个初师班,有教职员工20多名,学生300余名。民国37年(1948年)冬,人民解放军即将收复县城时,该校又迁至浙江省开化县马金镇,次年2月停办。
1949年,来安全境解放,县人民政府复办来安县初级中学,校址同前,县长葛许光兼任校长,有专职教师6名、学生170余名。之后,该校不断发展,至1957年,共开设8个班,拥有校舍81间(草房15间,瓦房66间),有专职教师16名、学生463名。
1957年9月,在半塔开办初级中学,设3个班,招生150名,配备教职工14名。
1958年夏,来安县初级中学改为“安徽省来安中学”,实行高、初中三三分段学制。同年秋,在水口、施官相继开办2所初级中学。1959年,全县第一座教学楼——来安中学教学楼建成。
1961年,来安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有14名学生被录取,录取数占全校实考人数的56%。1965年,该校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85.5%,在全专区名列前茅。这一年,全校共有16个班、1080名学生、52名专职教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生纷纷离校参加“革命大串连”。1967年“复课闹革命”的口号提出后,学生陆续返校。1968年8月“贫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后,由于政治活动频繁,教学工作极不正常。同年,来安中学改称“来安县第一中学”,原“新河中学”改称“来安县第二中学”。
1972年,在上级关于办学“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要求下,公社中心小学和部分大队完全小学开设了初中班。不久,公社所在地小学的初中班从小学分出,单独成立初中,少数农业中学也改为普通中学。至此,全县各公社均开办有初中,其中独山、施官、大英、双塘、汊河5个公社各有2所初中。之后,有12个公社的初中相继改为完全中学。这一时期,为弥补师资不足,各级教师层层拔高任用,导致教学质量普遍下降。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县教育局明确规定,中学每学年实际授课时间不得少于33周至36周,纠正了“只见学生扛大锹,不见学生背书包”的不正常现象。与此同时,各中、小学恢复了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
1978年,来安一中被列为地区级重点中学,半塔中学被列为县级重点中学;舜山、杨郢、汊河、三城、相官、独山、双塘等7所完全中学下半年停招高一新生,改为初级中学。这一年,全县有5所完全中学、27所初级中学。
1986年,全县有中学33所,在校学生17849名。其中完全中学4所,在校学生2500名;初级中学29所,在校学生15349名。
建国初至1986年,全县中学培养高中毕业生14110名、初中毕业生60571名。1977年至1986年,高中毕业生考取中专及大专院校的有2390人,初中毕业生考取中专技校的有1889人。
来安一中、半塔中学、水口中学和大英中学4所完全中学简载如下:
来安县第一中学
为滁县地区重点中学之一,其前身先后为来安县初级中学和安徽省来安中学。
该校位于县城东门口,校园筑有水泥路,辟有花园,植有树木,环境幽雅。1986年,占地4.73公顷,有教学楼2座、实验楼1座、办公楼1座、平房288间、运动场1座,校园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开设24个班,有180多名教职员工、1200名学生。
在建国后的36年里,来安一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884名、高中毕业生4658名。1984年统计,在升入高等院校的501人中,有13人考取研究生,5人出国留学或考察,多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该校由于办学成绩显著,于1960年和1977年两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
来安县半塔中学
位于半塔镇西边,与半塔烈士陵园相邻。1957年秋创办时为初级中学。1974年改为完全中学,同时改称来安县半塔中学。1978年,该校被列为县级重点中学。
1986年,该校有教学楼1座、平房3897平方米、运动场1座,校园面积5.33公顷,设14个班,有70名教职员工、1640名学生。
来安县水口中学
位于水口镇内。1958年8月创办时为初级中学。1972年改为完全中学,同时改称来安县水口中学。
1986年,该校有教学楼1座、平房5461平方米、运动场1座,校园面积2.67公顷,设18个班,有69名教职员工、1319名学生。
来安县大英中学
位于大英集镇内。1958年秋创办时为大英初级师范学校。1959年秋,大英初级师范学校迁至县城南门外(今高级职业学校校址)后,在该校原址开办大英初级中学。1972年,大英初级中学改为完全中学,同时,改称来安县大英中学。
1986年,该校有教学楼1座,平房5799平方米、运动场1座,校园面积3.27公顷。该年开设23个班,有67名教职员工、1401名学生。
附1:
1986年来安县初级中学一览表

附2: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中学教育统计表

附3:
1977~1986年来安县高考、中考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