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文艺创作
清雍正年间和乾隆年间,本县文人所著诗文集较多,有《惜分齐文集》(李人元著)、《古今文集》(徐侃著)、《三柳堂诗文集》(严钟铭著)、《根心齐诗集》(严皆著)、《有竹轩梦游诗草》(张亦栻著)、《四不轩古文后白诗集》(张锦标著)、《寿泉山房文集》(周景福著)、《敬业轩诗文集》(姚世芹著)、《蒲稗集》(严治顼著)等。其中张亦栻的诗较有特色,当时有人称赞说:“磅礴宏肆,有唐人丰韵。”咸丰年间,太原知府来安人武应旸的继室沈善宝(浙江钱塘人)擅长诗文并精于刺绣绘画,著有《鸿雪楼诗集》2集20卷和《名嫒诗话》16卷,刊行不久,毁于兵燹。其遗著后被编成《外集》1卷刊行于世。武应旸的二女儿武婉仙和三女儿武澹仙也擅长诗画、通晓文艺,曾帮助继母沈善宝撰写《诗话》。光绪年间,县人周子藩曾创办诗社并任社长,一些文人常在一起互相唱和。
民国年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唤起民众抗击日军、保家卫国,共产党领导的“大众文化”运动在以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蓬勃开展。这一时期,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和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民间文艺团体以及进步的民间艺人创作了大量的戏剧、曲艺、舞蹈作品和民歌、民谣。戏剧作品有《吴满有》(淮南干部子弟小学教师项有编)、《从军记》、《河南灾荒》、《保卫家乡》、《送郎参军》(以上为抗日青年先锋剧团指导员王家泉编)等,曲艺作品有《延安出发》、《抵制日货》(以上为民间艺人杜夕山编)、《打雷官》、《游击英雄严独手》(以上为民间艺人彭正举、贾树坤、周天成编)等,歌曲有《模范队之歌》、《我们是新四军的儿童团》、《师长罗司令》、《打得鬼子无处藏》等,舞蹈有《秧歌舞》、《十二姑娘采茶灯》等,歌谣有《刘少奇来到半塔街》、《半塔守备战歌》、《保卫土地保家乡》、《路东进行曲》等。
建国后,1958年,中宣部文化干部任桂林、苏一平等人下放到本县工作,促进了本县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这一年,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浪潮中,本县群众性诗画创作活动比较活跃,但成功作品极少。1972年,县文化馆组织部分业余作者成立了业余文艺创作小组,写出一批小说和戏剧作品,其中于美义(已故)创作的4个短篇小说在一年内全部得以发表。1974年,本县开展了故事和民歌创作活动,参加这一活动的大多数是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1979年以后,县内一批青年业余作者创作热情高涨,每年都有作品问世。1986年,本县第一个民间美术团体“永阳画会”成立后,县城业余美术创作比较活跃。这一时期,为提高本县文艺创作水平,县文化部门经常邀请省内外文艺界知名人士到县为业余作者讲课,县文化馆也经常开办创作学习班。为鼓励作者多写好作品,县文化局从1984年起,每年都对创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还于1984年编印了文艺作品选集《钻天杨》。
1972年以来,本县作者在报刊上和展览中发表,展出的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列表如下:
民国年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唤起民众抗击日军、保家卫国,共产党领导的“大众文化”运动在以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蓬勃开展。这一时期,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和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民间文艺团体以及进步的民间艺人创作了大量的戏剧、曲艺、舞蹈作品和民歌、民谣。戏剧作品有《吴满有》(淮南干部子弟小学教师项有编)、《从军记》、《河南灾荒》、《保卫家乡》、《送郎参军》(以上为抗日青年先锋剧团指导员王家泉编)等,曲艺作品有《延安出发》、《抵制日货》(以上为民间艺人杜夕山编)、《打雷官》、《游击英雄严独手》(以上为民间艺人彭正举、贾树坤、周天成编)等,歌曲有《模范队之歌》、《我们是新四军的儿童团》、《师长罗司令》、《打得鬼子无处藏》等,舞蹈有《秧歌舞》、《十二姑娘采茶灯》等,歌谣有《刘少奇来到半塔街》、《半塔守备战歌》、《保卫土地保家乡》、《路东进行曲》等。
建国后,1958年,中宣部文化干部任桂林、苏一平等人下放到本县工作,促进了本县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这一年,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浪潮中,本县群众性诗画创作活动比较活跃,但成功作品极少。1972年,县文化馆组织部分业余作者成立了业余文艺创作小组,写出一批小说和戏剧作品,其中于美义(已故)创作的4个短篇小说在一年内全部得以发表。1974年,本县开展了故事和民歌创作活动,参加这一活动的大多数是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1979年以后,县内一批青年业余作者创作热情高涨,每年都有作品问世。1986年,本县第一个民间美术团体“永阳画会”成立后,县城业余美术创作比较活跃。这一时期,为提高本县文艺创作水平,县文化部门经常邀请省内外文艺界知名人士到县为业余作者讲课,县文化馆也经常开办创作学习班。为鼓励作者多写好作品,县文化局从1984年起,每年都对创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还于1984年编印了文艺作品选集《钻天杨》。
1972年以来,本县作者在报刊上和展览中发表,展出的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