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医疗
医疗设施
民国9年(1920年)县人李拱宸从滁县基督教医院学习期满回到县城,创办本县第一家西医院——普宁医院。该医院仅1人施医,器械和药品均很少。民国18年(1929年)至民国24年(1935年),和泰医院、来宁医院、泽民医院,东方医院、庆林医院在本县先后开办,创办者分别为:李和泰、李锡恩、唐梦杰、徐斯白、赵必东、袁庆林。民国29年(1940年),日伪县政权在来城开办一所卫生院,院长由医生李拱宸兼任,只配学员3名。抗战胜利后,该卫生院停办。同年,半塔民众合作社保健堂开办,曾当过冯玉祥将军私人医生的陈子明任保健堂医生。该保健堂于民国35年(1946年)淮南新四军北撤时关闭。
1949年以后,本县医疗设施情况如下:
县级医院
1949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设立门诊部,配备医生、护士各1人。1951年3月,门诊部改为卫生所。同年8月,扩建为县卫生院,院址设于县城北大街原9号(现县人民武装部处),拥有房屋18间(医疗用房9间)、病床5张、器械72小件,药品百余种,配备人员19名。1956年,县卫生院改称县人民医院,人员增至21人,病床增至30张。1958年,省卫生厅拨款14万元兴建住院部大楼,动工不久便“下马”。1961年,院址迁至北大街126号(今院址)。该年,医院自筹3.1万元购置X光机2部,并增设了中医科。1964年,增设妇产科和避孕指导室。1966年,全院病床增至100张,职工75人。1969年,购置救护车1辆。1974年,县医院正式分设内、外、妇、儿四科。1976年,全院有职工117名,其中中医师和中药师各1人,西医师21人,病床增至120张。1979年,住院部大楼落成,总面积3100平方米。此时,县医院已设有内、外、妇、儿、中医、放射、检验7个大科,并开设了口腔、五官、眼、皮肤、针灸、心电图、制剂室等小科室,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型综合医院。1982年,县医院还建成面积900平方米的主治医师宿舍楼1幢。1985年统计,全院共有180张床位、213名工作人员。其中中医师4人,西医师41人,护助医师8人,中药师2人,西药师5人,检验师4人,放射线技师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9人,医药用房1510平方米,并增设了传染科。该年,全院医疗用房面积3930平方米。
1985年,县人民医院主要医疗设备如下表:
农村院所
1950年,本县农村药摊和私人诊所有227个,中医药和西医药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人和102人。1951年,农村集镇有诊所31个、药房5个、药摊31个、从业者229人。同年9月,县政府在半塔设立区卫生所,配备医、护士各1人。1952年9月,本县第一家中、西医联合诊所在水口建立,时有人员14名、简易病床2张。同年,施官集和新安镇西医联合诊所开办,各有简易病床2张,分别配备医务人员7名和10名。1953年,大英联合诊所建立,配备中西医务人员4名。同年底,半塔、汊河、屯仓等地均组建成立了联合诊所。1954年,全县第一家中医联合诊所在县城东大街开办,有医务人员5名。1955年,屯仓区卫生所设立,配备医、护士3名,病床5张。1957年统计,全县城乡共有联合诊所26个、农村保健站38个、私人诊所87个,拥有中、西医药人员281名,简易病床323张。
1958年7月,全县掀起大办卫生院、产院的热潮,3天之内办起19个公社卫生院,其中17个公社卫生院于1962年改为自负盈亏联合性质的卫生所。
1960年,屯仓区卫生所归并半塔卫生所。1961年,半塔卫生所改称卫生院。1962年,又改称区中心医院,转为集体单位,拥有医务人员13名、病床20张。
1963年,县卫生科拨款在县内增建9个联合诊所。这一年,全县共有施官、水口、新安3个地段医院,16个诊所,183个私人诊所,有医务人员358名,简易病床76张。
1966年,半塔区中心卫生院复为全民单位,共有医务人员19名、房屋34间、病床20张。
1968年11月,蚌埠医学院医疗队进驻半塔,半塔区卫生院始分设内、外、妇、儿等科室。同时,病床增至30张。
1977年,本县农村中心卫生院增至6个,农村公社卫生院增至21个,门诊部、所、室共有25个,农村区社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有345人。
1980年,水口、大英、施官卫生院升格为区卫生院,新安镇卫生院升格为区级镇卫生院,均为集体单位。1984年,双塘中心卫生院改为城区医院。这一年,有农村联合诊所、门诊部21个,私人诊所549个。
1985年,全县共有21个乡建立了卫生院,分别是:汊河、三城、文山、雷官、烟陈、广大、相官、武集、十二里半、新河、复兴集、舜山、张山、西武、龙山、独山、长山、杨郢、大余郢、王集、邵集。区级卫生院共有6家,分别设于水口、大英、半塔、施官、新安镇和城区,其中半塔区卫生院为全民性质。这一年,全县区乡卫生院房屋面积共有13372平方米,设有正规病床30张、简易病床304张。
1985年统计,区乡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共有435人。其中中医师17人,西医师41人,妇产医师2人,西药师2人。主要医疗设备有:30~50X光机19部,100~200X光机5部,高倍显微镜34台,手提高压消毒器29件,简易手术床24张,综合手术床7张,乙种刀包6个,丙种刀包14个,腹部刀包10个,冰箱10台,心电图仪6台,A型超声诊断仪6台,无影灯(8头以下)11盏,麻醉机17台。
附: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医疗机构及人员、床位统计表
医疗技术
〔中医〕
清末,著有《奇验录》一书的县人严景陵和擅长针灸的县人王兆先在本地较有名望。此外,六合人席指南于光绪年间来县城行医,由于其医术高、医德好,为贫苦人所爱戴。同期,施官有泗阳人谢里仁行中医,半塔有潜山人唐道山行中医。
民国年间,本县较有名望的中医有行医县城的湖北人管晋卿、田久高及本地人余思静、李仲光、周佑庭、景少卿、余寿之、赵西林等,大英的吴道之、杨建波、沈建章,水口的马同寿、郭子贤、范春生、高海珍,施官的谢道生,半塔的陈云生、徐五庭、王保林、夏秉衡、李汉鼎等,相官的顾汉宗、顾庚白等。
建国前夕,县内中医药从业者125人,其中中医生47人,多集中于县内18个集镇。
建国后,本县梅传法等老中医在民间享有较高声誉。1959年,有关部门批准他收徒7名,同时,还举办了有15人参加的中医药学习进修班。1961年,县医院设立中医科后,建立了中西药会诊制度,并将2名老中医转为公职。1978年,县卫生局以以师带徒形式举办了一期中医中药培训班,有学员5名。此期,县内还多次组织赤脚医生学习针灸。1979年,本县将2名通过全国中医中药人员考试的中医录用为公职中医师。1985年,本县共有主治中医师1名,中医师21名,中医士25名;中药师2名,中药士9名;中医学徒1名。
西医
民国时期,私人医院和诊所只能做挖取体衷弹丸之类的小手术。
1953年,县卫生院首先开展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验工作。1956年,赵松年医生从肥东县调入本县人民医院后,人民医院开始能做腹腔手术和难产处理术。1961年,县医院初次开办X光透视业务。1963年,首次开展生化检验。同年,县医院能正常进行上腹部外科手术。1964年,水口、相官卫生院能做下腹部手术。1973年,半塔、雷官、文山等卫生院开办X光透视业务。1974年,县医院开始能用50%葡萄糖为大月份孕妇引产。1975年,县医院开始使用心电图仪。1978年,引产改用1%雷佛奴尔羊膜腔内注射和插管加钳夹的方法。1978年,县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型综合性医院。这一年,全县14个区、社卫生院能做下腹部手术及计划生育四项手术(上环、人工流产、引产、结扎),杨郢卫生院并可做心电图。1980年,县医院已经能做甲状腺外科手术、子宫切除、尿瘘修补、长骨矫型、牙再植、青光眼、白内障等于术及骨髓片检查、细菌学、免疫学检验。同年,部分区社医疗单位已分设内、外、妇、儿等科,并设立五官、口腔、放射、检验等小科室、此外,半塔、杨郢、水口、大英、汊河、相官等地还开办厂X光摄片业务。1984年,县医院开始使用脑电图诊断仪。
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
1952年,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成立。管委会规定烈军属分级别享受减免医疗费待遇,到县卫生院治病可酌情减免挂号、住院、手术费用;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一律凭协定处方到县卫生院或当地诊所看病,月终到管委会统一结算。当年享受公费医疗者564人。1954年,规定享受公费医疗者到指定的地点就诊。1955年4月,改为持空白处方就诊,费用年终由县公费医疗管委会一次结算。1961年,规定政府行政机关干部、职工子女每人每月交付1.5元可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1970年,本县转发了《安徽省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办法(草案)》。1973年7月12日,县革命委员会《关于同意试行公费医疗经费包干使用的批复》下达,规定每人每月按1.5元包干到人或单位。同年11月29日,因享受公费医疗者对包干规定意见纷纭,遂改为统一管理,并再次规定外转病人须定点治疗。
1984年,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关于享受公费医疗人员自费药品范围的具体规定》对滋补药品的报销作了严格限制。
附:
1951~1985年若干年份来安县公医经费和卫生事业经费情况表
合作医疗1969年元月,本县玉明、龙山相继办起社办合作医疗,基金由群众、生产队和大队分摊筹集,交公社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掌握使用。群众在当地看病不须缴费或只缴挂号费;大病转院,医疗费全部或部分报销。1972年,全县共有102个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占大队总数201个的50.74%。
1974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实现合作医疗一片红”大会,要求全县农村在年内全面实现合作医疗。半塔公社宝塔大队医疗室坚持一根针一把草,以草养医,很快实现了免费医疗。1975年和1976年,该医疗室被评为本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1976年,全县实现合作医疗的大队占全县大队总数的98.4%。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各社队的合作医疗相继停办,至1981年全部停办。
附:赤脚医生
1969年以后,由于兴办合作医疗的需要,各区、社卫生院、所相继办起了赤脚医生培训班,同时,县办赤脚医生培训教育基地也应运而生。1969年,全县有赤脚医生97名。1971年增至357名,其中女性55名。
1980年,全县589名赤脚医生于1月23日参加了发证考试,有512名领到了合格证。1982年,县有关部门对554名赤脚医生进行了晋级考试,有70名被晋升为乡村医生。
1981年以后,合作医疗虽然停办,但赤脚医生、乡村医生仍然以自由联合或个体方式活跃在本县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岗位上。1984年,全县共有乡村医生66名、赤脚医生629名,其中女性121名。
在合作医疗时期,本县赤脚医生的报酬分配办法,一是与大队干部比靠拿工分;二是与民办教师比靠拿工分加补助;三是拿工资。
劳保医疗
建国后,本县全民和集体企业职工均享受劳保医疗,医疗费金额实报实销,还有少数企业规定职工家属享受免半费医疗。
1958年冬,县商业局率先设立医务室。之后至1962年,县工业系统门诊部、粮食局医务室及国营农、林、茶场医务室相继建立。1965年5月,工业系统门诊部撤销后,该系统各单位职工实行免费医疗,转诊全报销制度。
1985年统计,全县各类企业共设医务室15个。其中商业局、供销社、县玻璃厂、县砖瓦厂对单位职工实行“定额医药费包干到人,大病住院凭医院发票全报销”的劳保医疗管理制度。
民国9年(1920年)县人李拱宸从滁县基督教医院学习期满回到县城,创办本县第一家西医院——普宁医院。该医院仅1人施医,器械和药品均很少。民国18年(1929年)至民国24年(1935年),和泰医院、来宁医院、泽民医院,东方医院、庆林医院在本县先后开办,创办者分别为:李和泰、李锡恩、唐梦杰、徐斯白、赵必东、袁庆林。民国29年(1940年),日伪县政权在来城开办一所卫生院,院长由医生李拱宸兼任,只配学员3名。抗战胜利后,该卫生院停办。同年,半塔民众合作社保健堂开办,曾当过冯玉祥将军私人医生的陈子明任保健堂医生。该保健堂于民国35年(1946年)淮南新四军北撤时关闭。
1949年以后,本县医疗设施情况如下:
县级医院
1949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设立门诊部,配备医生、护士各1人。1951年3月,门诊部改为卫生所。同年8月,扩建为县卫生院,院址设于县城北大街原9号(现县人民武装部处),拥有房屋18间(医疗用房9间)、病床5张、器械72小件,药品百余种,配备人员19名。1956年,县卫生院改称县人民医院,人员增至21人,病床增至30张。1958年,省卫生厅拨款14万元兴建住院部大楼,动工不久便“下马”。1961年,院址迁至北大街126号(今院址)。该年,医院自筹3.1万元购置X光机2部,并增设了中医科。1964年,增设妇产科和避孕指导室。1966年,全院病床增至100张,职工75人。1969年,购置救护车1辆。1974年,县医院正式分设内、外、妇、儿四科。1976年,全院有职工117名,其中中医师和中药师各1人,西医师21人,病床增至120张。1979年,住院部大楼落成,总面积3100平方米。此时,县医院已设有内、外、妇、儿、中医、放射、检验7个大科,并开设了口腔、五官、眼、皮肤、针灸、心电图、制剂室等小科室,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型综合医院。1982年,县医院还建成面积900平方米的主治医师宿舍楼1幢。1985年统计,全院共有180张床位、213名工作人员。其中中医师4人,西医师41人,护助医师8人,中药师2人,西药师5人,检验师4人,放射线技师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9人,医药用房1510平方米,并增设了传染科。该年,全院医疗用房面积3930平方米。
1985年,县人民医院主要医疗设备如下表:
农村院所
1950年,本县农村药摊和私人诊所有227个,中医药和西医药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人和102人。1951年,农村集镇有诊所31个、药房5个、药摊31个、从业者229人。同年9月,县政府在半塔设立区卫生所,配备医、护士各1人。1952年9月,本县第一家中、西医联合诊所在水口建立,时有人员14名、简易病床2张。同年,施官集和新安镇西医联合诊所开办,各有简易病床2张,分别配备医务人员7名和10名。1953年,大英联合诊所建立,配备中西医务人员4名。同年底,半塔、汊河、屯仓等地均组建成立了联合诊所。1954年,全县第一家中医联合诊所在县城东大街开办,有医务人员5名。1955年,屯仓区卫生所设立,配备医、护士3名,病床5张。1957年统计,全县城乡共有联合诊所26个、农村保健站38个、私人诊所87个,拥有中、西医药人员281名,简易病床323张。
1958年7月,全县掀起大办卫生院、产院的热潮,3天之内办起19个公社卫生院,其中17个公社卫生院于1962年改为自负盈亏联合性质的卫生所。
1960年,屯仓区卫生所归并半塔卫生所。1961年,半塔卫生所改称卫生院。1962年,又改称区中心医院,转为集体单位,拥有医务人员13名、病床20张。
1963年,县卫生科拨款在县内增建9个联合诊所。这一年,全县共有施官、水口、新安3个地段医院,16个诊所,183个私人诊所,有医务人员358名,简易病床76张。
1966年,半塔区中心卫生院复为全民单位,共有医务人员19名、房屋34间、病床20张。
1968年11月,蚌埠医学院医疗队进驻半塔,半塔区卫生院始分设内、外、妇、儿等科室。同时,病床增至30张。
1977年,本县农村中心卫生院增至6个,农村公社卫生院增至21个,门诊部、所、室共有25个,农村区社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有345人。
1980年,水口、大英、施官卫生院升格为区卫生院,新安镇卫生院升格为区级镇卫生院,均为集体单位。1984年,双塘中心卫生院改为城区医院。这一年,有农村联合诊所、门诊部21个,私人诊所549个。
1985年,全县共有21个乡建立了卫生院,分别是:汊河、三城、文山、雷官、烟陈、广大、相官、武集、十二里半、新河、复兴集、舜山、张山、西武、龙山、独山、长山、杨郢、大余郢、王集、邵集。区级卫生院共有6家,分别设于水口、大英、半塔、施官、新安镇和城区,其中半塔区卫生院为全民性质。这一年,全县区乡卫生院房屋面积共有13372平方米,设有正规病床30张、简易病床304张。
1985年统计,区乡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共有435人。其中中医师17人,西医师41人,妇产医师2人,西药师2人。主要医疗设备有:30~50X光机19部,100~200X光机5部,高倍显微镜34台,手提高压消毒器29件,简易手术床24张,综合手术床7张,乙种刀包6个,丙种刀包14个,腹部刀包10个,冰箱10台,心电图仪6台,A型超声诊断仪6台,无影灯(8头以下)11盏,麻醉机17台。
附: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医疗机构及人员、床位统计表
医疗技术
〔中医〕
清末,著有《奇验录》一书的县人严景陵和擅长针灸的县人王兆先在本地较有名望。此外,六合人席指南于光绪年间来县城行医,由于其医术高、医德好,为贫苦人所爱戴。同期,施官有泗阳人谢里仁行中医,半塔有潜山人唐道山行中医。
民国年间,本县较有名望的中医有行医县城的湖北人管晋卿、田久高及本地人余思静、李仲光、周佑庭、景少卿、余寿之、赵西林等,大英的吴道之、杨建波、沈建章,水口的马同寿、郭子贤、范春生、高海珍,施官的谢道生,半塔的陈云生、徐五庭、王保林、夏秉衡、李汉鼎等,相官的顾汉宗、顾庚白等。
建国前夕,县内中医药从业者125人,其中中医生47人,多集中于县内18个集镇。
建国后,本县梅传法等老中医在民间享有较高声誉。1959年,有关部门批准他收徒7名,同时,还举办了有15人参加的中医药学习进修班。1961年,县医院设立中医科后,建立了中西药会诊制度,并将2名老中医转为公职。1978年,县卫生局以以师带徒形式举办了一期中医中药培训班,有学员5名。此期,县内还多次组织赤脚医生学习针灸。1979年,本县将2名通过全国中医中药人员考试的中医录用为公职中医师。1985年,本县共有主治中医师1名,中医师21名,中医士25名;中药师2名,中药士9名;中医学徒1名。
西医
民国时期,私人医院和诊所只能做挖取体衷弹丸之类的小手术。
1953年,县卫生院首先开展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验工作。1956年,赵松年医生从肥东县调入本县人民医院后,人民医院开始能做腹腔手术和难产处理术。1961年,县医院初次开办X光透视业务。1963年,首次开展生化检验。同年,县医院能正常进行上腹部外科手术。1964年,水口、相官卫生院能做下腹部手术。1973年,半塔、雷官、文山等卫生院开办X光透视业务。1974年,县医院开始能用50%葡萄糖为大月份孕妇引产。1975年,县医院开始使用心电图仪。1978年,引产改用1%雷佛奴尔羊膜腔内注射和插管加钳夹的方法。1978年,县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型综合性医院。这一年,全县14个区、社卫生院能做下腹部手术及计划生育四项手术(上环、人工流产、引产、结扎),杨郢卫生院并可做心电图。1980年,县医院已经能做甲状腺外科手术、子宫切除、尿瘘修补、长骨矫型、牙再植、青光眼、白内障等于术及骨髓片检查、细菌学、免疫学检验。同年,部分区社医疗单位已分设内、外、妇、儿等科,并设立五官、口腔、放射、检验等小科室、此外,半塔、杨郢、水口、大英、汊河、相官等地还开办厂X光摄片业务。1984年,县医院开始使用脑电图诊断仪。
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
1952年,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成立。管委会规定烈军属分级别享受减免医疗费待遇,到县卫生院治病可酌情减免挂号、住院、手术费用;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一律凭协定处方到县卫生院或当地诊所看病,月终到管委会统一结算。当年享受公费医疗者564人。1954年,规定享受公费医疗者到指定的地点就诊。1955年4月,改为持空白处方就诊,费用年终由县公费医疗管委会一次结算。1961年,规定政府行政机关干部、职工子女每人每月交付1.5元可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1970年,本县转发了《安徽省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办法(草案)》。1973年7月12日,县革命委员会《关于同意试行公费医疗经费包干使用的批复》下达,规定每人每月按1.5元包干到人或单位。同年11月29日,因享受公费医疗者对包干规定意见纷纭,遂改为统一管理,并再次规定外转病人须定点治疗。
1984年,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关于享受公费医疗人员自费药品范围的具体规定》对滋补药品的报销作了严格限制。
附:
1951~1985年若干年份来安县公医经费和卫生事业经费情况表
合作医疗1969年元月,本县玉明、龙山相继办起社办合作医疗,基金由群众、生产队和大队分摊筹集,交公社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掌握使用。群众在当地看病不须缴费或只缴挂号费;大病转院,医疗费全部或部分报销。1972年,全县共有102个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占大队总数201个的50.74%。
1974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实现合作医疗一片红”大会,要求全县农村在年内全面实现合作医疗。半塔公社宝塔大队医疗室坚持一根针一把草,以草养医,很快实现了免费医疗。1975年和1976年,该医疗室被评为本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1976年,全县实现合作医疗的大队占全县大队总数的98.4%。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各社队的合作医疗相继停办,至1981年全部停办。
附:赤脚医生
1969年以后,由于兴办合作医疗的需要,各区、社卫生院、所相继办起了赤脚医生培训班,同时,县办赤脚医生培训教育基地也应运而生。1969年,全县有赤脚医生97名。1971年增至357名,其中女性55名。
1980年,全县589名赤脚医生于1月23日参加了发证考试,有512名领到了合格证。1982年,县有关部门对554名赤脚医生进行了晋级考试,有70名被晋升为乡村医生。
1981年以后,合作医疗虽然停办,但赤脚医生、乡村医生仍然以自由联合或个体方式活跃在本县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岗位上。1984年,全县共有乡村医生66名、赤脚医生629名,其中女性121名。
在合作医疗时期,本县赤脚医生的报酬分配办法,一是与大队干部比靠拿工分;二是与民办教师比靠拿工分加补助;三是拿工资。
劳保医疗
建国后,本县全民和集体企业职工均享受劳保医疗,医疗费金额实报实销,还有少数企业规定职工家属享受免半费医疗。
1958年冬,县商业局率先设立医务室。之后至1962年,县工业系统门诊部、粮食局医务室及国营农、林、茶场医务室相继建立。1965年5月,工业系统门诊部撤销后,该系统各单位职工实行免费医疗,转诊全报销制度。
1985年统计,全县各类企业共设医务室15个。其中商业局、供销社、县玻璃厂、县砖瓦厂对单位职工实行“定额医药费包干到人,大病住院凭医院发票全报销”的劳保医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