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对外贸易
本县出口商品,建国前由外商或其代办人委托地方商家收购,数量较大的首推鸡蛋。本县鸡蛋以个大、壳红为主要特色。民国时期曾有京沪埠的和记、茂昌、班达等5家鸡蛋公司在县内设点收购。其他品种有蚕茧、皮张、鬃毛、羽绒、黑瓜子等,均属转手贸易。
建国初期,出口业务由土产公司经营。1962年设立专营机构,除县城由公司直接收购外,农村则依靠各地供销社网点代购。早期仍以畜产品为主,主要有牛皮、黄狼皮及其他杂皮、蚕茧、猪鬃、鹅鸭毛、猪羊肠衣等。1962年外贸商品收购额为34.12万元。此后,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先后建立各种养殖业基地,出口商品陆续增加了水貂皮、河蚌珍珠、蜂蜜、槐树叶、薄荷油等,1976年出口商品收购额达137.33万元。
建国以来,一些专业公司和生产厂积极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和收购。50年代有食品公司对苏联出口的生猪、鲜蛋;蛋品厂对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出口的松花皮蛋;水产公司的卤鱼、干鱼片、鲜冻鱼、虾米、活蟹、野禽、鳝鱼等。1974年,粮食部门开始出口大米,二轻系统的玉雕、绒花也先后出口销往国际市场。进入80年代,肉联厂的出口鸡蛋销路大开,年销量在10万公斤以上;服装一厂的内衣服装畅销东南亚;缫丝厂的白厂丝也被列为出口合格产品销往国外;同时扩大了大米、棉籽及菜籽饼的出口业务。1985年,全县出口商品有纺织、工艺、丝绸、土产、畜产6类24个品种,全年出口产品收购总额达1570.4万元,比1978年增长5.2倍,其中超过百万元的有大米、鲜蛋、白厂丝、棉籽及棉花5种。
历年来本县先后出口的商品还有:黑瓜子销往香港、东南亚地区;羽毛销往西德、法国、丹麦;松花蛋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港澳地区;蜂蜜销往美、法、日、西德;内衣服装销往欧美、中东及港澳地区;槐叶粉销往日本;薄荷油销往美国、瑞士;卤鱼销往罗马尼亚;干鱼片销往印度尼西亚;虾米、活蟹、野禽、银鱼、鳝鱼多销往港澳地区。
建国初期,出口业务由土产公司经营。1962年设立专营机构,除县城由公司直接收购外,农村则依靠各地供销社网点代购。早期仍以畜产品为主,主要有牛皮、黄狼皮及其他杂皮、蚕茧、猪鬃、鹅鸭毛、猪羊肠衣等。1962年外贸商品收购额为34.12万元。此后,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先后建立各种养殖业基地,出口商品陆续增加了水貂皮、河蚌珍珠、蜂蜜、槐树叶、薄荷油等,1976年出口商品收购额达137.33万元。
建国以来,一些专业公司和生产厂积极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和收购。50年代有食品公司对苏联出口的生猪、鲜蛋;蛋品厂对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出口的松花皮蛋;水产公司的卤鱼、干鱼片、鲜冻鱼、虾米、活蟹、野禽、鳝鱼等。1974年,粮食部门开始出口大米,二轻系统的玉雕、绒花也先后出口销往国际市场。进入80年代,肉联厂的出口鸡蛋销路大开,年销量在10万公斤以上;服装一厂的内衣服装畅销东南亚;缫丝厂的白厂丝也被列为出口合格产品销往国外;同时扩大了大米、棉籽及菜籽饼的出口业务。1985年,全县出口商品有纺织、工艺、丝绸、土产、畜产6类24个品种,全年出口产品收购总额达1570.4万元,比1978年增长5.2倍,其中超过百万元的有大米、鲜蛋、白厂丝、棉籽及棉花5种。
历年来本县先后出口的商品还有:黑瓜子销往香港、东南亚地区;羽毛销往西德、法国、丹麦;松花蛋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港澳地区;蜂蜜销往美、法、日、西德;内衣服装销往欧美、中东及港澳地区;槐叶粉销往日本;薄荷油销往美国、瑞士;卤鱼销往罗马尼亚;干鱼片销往印度尼西亚;虾米、活蟹、野禽、银鱼、鳝鱼多销往港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