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通讯报道
抗日战争时期,《淮南大众》等报纸在天长发展了一批通讯员、记者,报纸每月在报上公布通讯员来稿数、用稿数,每年开展工农通讯员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文化,天长的缪文渭、夏侯魁、郭炳文、徐狄、万钧等都是骨干通讯员。建国后,50年代蚌埠地委机关报《拂晓报》在天长也发展了通讯员,报道各条战线的新人新事。
1957年以后,县委宣传部配备专职通讯干事。1958年《炳辉日报》创办后,在各区、乡,县直各单位都发展有通讯员。
县广播站建立后,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通讯报道工作十分活跃。1981年来,县广播站每年举办两期骨干通讯员培训班,接受培训的共有百余人。年初将宣传报道意见,印发每个通讯员,并召开一次先进通讯员会议,奖励通讯报道工作出色的优秀通讯员。还开展了评选优秀广播稿活动,评选出的优秀广播稿汇编成册。自1983年起.县广播站聘用6个驻区农民记者,并加强通讯联络工作,县广播站来稿数量逐年增加。

县广播站1976—1985年来稿用稿统计
1980年,县委宣传部设通讯报道组,1981年改为通讯报道科。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人新事的不断涌现,本县通讯报道工作亦不断加强,报刊、电台用稿量明显增加。

1979年以来本县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的重要新闻报道



1957年以后,县委宣传部配备专职通讯干事。1958年《炳辉日报》创办后,在各区、乡,县直各单位都发展有通讯员。
县广播站建立后,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通讯报道工作十分活跃。1981年来,县广播站每年举办两期骨干通讯员培训班,接受培训的共有百余人。年初将宣传报道意见,印发每个通讯员,并召开一次先进通讯员会议,奖励通讯报道工作出色的优秀通讯员。还开展了评选优秀广播稿活动,评选出的优秀广播稿汇编成册。自1983年起.县广播站聘用6个驻区农民记者,并加强通讯联络工作,县广播站来稿数量逐年增加。

县广播站1976—1985年来稿用稿统计
1980年,县委宣传部设通讯报道组,1981年改为通讯报道科。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人新事的不断涌现,本县通讯报道工作亦不断加强,报刊、电台用稿量明显增加。

1979年以来本县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的重要新闻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