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妇幼保健
一、新法接生
1952年建立县妇幼保健站,1985年妇幼保健系统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6人,其中师级以上职称14人,士级38人。
建国前,妇女生养全为旧法接生,因不懂消毒和保健知识,小儿破伤风、产妇胎盘滞留和产后出血等情况时常发生。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设于铜城的保健堂,在天长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妇产科,采用新法接生,但享有保健妇女人数有限。建国初,全县接生婆约100余人,在偏僻的农村,产妇大都在无接生婆的情况下自然分娩,听天由命。
1951年起,逐年培训旧产婆,当年培训24人。1952年初设妇产科门诊,经说服动员,仅有少数人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当年保健工作人员利用独幕话剧、举办妇幼卫生讲演会、妇幼卫生展览会、放幻灯等形式宣传新法接生,同时,通过个别谈心、书信指导和对产妇家庭访视等方法,提高妇女对新法接生的认识。当年新法接生120人。1953年训练旧产婆和培训新法接生人员85人。1956年,专门成立接生员培训班办公室。至50年代末期,城乡妇女已逐渐接受新法接生。1966年新法接生率达98.7%,1978年为86.8%。
1984年在各乡选择一个村作为孕产妇管理试点,1985年在石梁、永丰两个乡全面实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当年,全县产前检查率82.1%,产后访视率76.5%,新法接生率98.4%,住院分娩率54.4%。与此同时,配合计划生育部门开展了婚前保健门诊,共进行婚前检查780对,占同期登记结婚人数的20%。
二、妇科病防治
50年代起,县妇联为确保妇女身心健康,宣传、贯彻了对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四期”保护。规定妇女在月经期做旱活,怀孕7个月以上做轻活。1956年,曾在全县开展妇科病检查工作,查出妇科病患者1.85万人。
1958年后的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妇女患子宫脱垂症者尤多。1961年组织一支400余人的医疗队伍,在全县查出患妇女子宫脱垂症者5458人,治疗5014人,治愈3657人。1962年县成立妇科病治病小组,在每个大队训练3名骨干。对一度和轻微二度患者送医送药上门,三度和严重二度患者集中治疗,每天供应0.5公斤细粮和少量营养品。1966年,全县妇女子宫脱垂症患者249人,患病人数大幅度下降。此后每年均采取不同方式对妇女进行妇科病检查、治疗。
1985年,全县已婚妇女妇科病检查任务为4000人,完成4525人,并在全县26个厂矿企业对646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刮片、白带常规检查。

全县几个年份妇科病检查治疗统计
三、儿童保健
1953年,全县第一次对370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此后检查工作时断时续,对儿童保健措施落实不力。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得到重视。1985年7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任务是4000人,完成4244人,完成率106.1%,并在天长镇净业村开展了散居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试点。
1952年建立县妇幼保健站,1985年妇幼保健系统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6人,其中师级以上职称14人,士级38人。
建国前,妇女生养全为旧法接生,因不懂消毒和保健知识,小儿破伤风、产妇胎盘滞留和产后出血等情况时常发生。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设于铜城的保健堂,在天长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妇产科,采用新法接生,但享有保健妇女人数有限。建国初,全县接生婆约100余人,在偏僻的农村,产妇大都在无接生婆的情况下自然分娩,听天由命。
1951年起,逐年培训旧产婆,当年培训24人。1952年初设妇产科门诊,经说服动员,仅有少数人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当年保健工作人员利用独幕话剧、举办妇幼卫生讲演会、妇幼卫生展览会、放幻灯等形式宣传新法接生,同时,通过个别谈心、书信指导和对产妇家庭访视等方法,提高妇女对新法接生的认识。当年新法接生120人。1953年训练旧产婆和培训新法接生人员85人。1956年,专门成立接生员培训班办公室。至50年代末期,城乡妇女已逐渐接受新法接生。1966年新法接生率达98.7%,1978年为86.8%。
1984年在各乡选择一个村作为孕产妇管理试点,1985年在石梁、永丰两个乡全面实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当年,全县产前检查率82.1%,产后访视率76.5%,新法接生率98.4%,住院分娩率54.4%。与此同时,配合计划生育部门开展了婚前保健门诊,共进行婚前检查780对,占同期登记结婚人数的20%。
二、妇科病防治
50年代起,县妇联为确保妇女身心健康,宣传、贯彻了对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四期”保护。规定妇女在月经期做旱活,怀孕7个月以上做轻活。1956年,曾在全县开展妇科病检查工作,查出妇科病患者1.85万人。
1958年后的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妇女患子宫脱垂症者尤多。1961年组织一支400余人的医疗队伍,在全县查出患妇女子宫脱垂症者5458人,治疗5014人,治愈3657人。1962年县成立妇科病治病小组,在每个大队训练3名骨干。对一度和轻微二度患者送医送药上门,三度和严重二度患者集中治疗,每天供应0.5公斤细粮和少量营养品。1966年,全县妇女子宫脱垂症患者249人,患病人数大幅度下降。此后每年均采取不同方式对妇女进行妇科病检查、治疗。
1985年,全县已婚妇女妇科病检查任务为4000人,完成4525人,并在全县26个厂矿企业对646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刮片、白带常规检查。

全县几个年份妇科病检查治疗统计
三、儿童保健
1953年,全县第一次对370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此后检查工作时断时续,对儿童保健措施落实不力。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得到重视。1985年7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任务是4000人,完成4244人,完成率106.1%,并在天长镇净业村开展了散居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