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气候
一、气候特征
境内处于中国东部湿润季风区内,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这样两种气候之间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并无截然不同的界线。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带内,在气候上就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其表现为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但雨量季节分配不均且略显不足。
二、气温
境内年平均气温14.9℃,其变幅度在13.9℃至16.0℃之间,温度最高为7月份,平均27.9℃;最低为1月份,平均0.9℃,平均年较差27℃。多数年份最高气温36℃—38℃,极端高温40.8℃(1978年7月9日),日极端气温≥35℃在1957年至1980年24年内共出现421次,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共出现210次。多数年份最低气温-10℃至-12℃。极端气温-18.9℃(1969年2月5日),日极端气温≤10℃在1957年至1980年内共出现47次。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冬夏则变化较小。全年4月是气温上升最多的月份,平均6.3℃;11月则是气温下降最多的月份,平均6.8℃。气温平均日变幅在9℃—10℃,5月和10月为全年日较差最大的月份,分别为10.7℃和10.5℃;最小是7月和8月,只有8.2℃和8.3℃。现将1957年至1980年逐月平均气温列表如下:
1957—1980年逐月平均气温表
表2—1
三、降水
境内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夏季风环流影响较大,夏热多雨,冬寒少雨。年平均降水量904.4毫米。据临淮关水文资料,年降水量1573.8毫米(1956年)为近60多年内最大值,最少降水量364.3毫米(1922年),两者相差4倍左右,可见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降水相对变率以6月最小,不足50%;10月至次年1月最大,均超过60%,其余月份在55%左右。全年以7月份降水量最多,平均为207.2毫米;12月最少,平均17.9毫米,两者相差11.6倍。
全县每年降水有两个较多的时段,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春季降水,多以连阴雨天气出现,并伴有低温天气;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时期,多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全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00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平均6—10天,其中最长达12天,出现日期分别为1965年7月11日至22日(降水量231.9毫米)和1970年9月8日至19日(降水量69.6毫米)。历年各月一日内最大降水量198.7毫米(1964年8月20日),1小时内最大降水量为79.5毫米(1965年7月6日20∶45—21∶45)。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除春季4—5月和盛夏7月份外,其余均在20天以上,最长一次长达66天(1937年11月29日至1938年2月2日)。全县年降水保证率有50%的年份降水量大于900毫米,有80%的年份在700毫米以上,而大于1000毫米的保证率只有20%,这在滁县地区与各县相比是最少的。现将历年平均降水保证率列表如下:
1950—1984年平均降水保证率表
表2—2
境内年降水量的分配由于受地形影响,表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征,在县境东南部黄泥铺以南山区,形成年降水量950毫米的多雨中心,曹店于1977年6月29日14时,在不到2小时内,平均降水量200毫米,个别地方达280至300毫米,为百年罕见之大暴雨。全县由南向北至府城逐渐减少,临淮关附近降水量最少,年平均降水量876.3毫米,南北相差78.8毫米,9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体上与淮河相平行,东西方向降水量差52.2毫米。
四、日照
境内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248.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51%,最多年日照时数2574小时(1966年),占当年可照时数54%,最少年日照时数1964.4小时(1972年),占当年可照时数40.7%。全年5—8月日照时数较多,尤以8月最多,平均每天可实照近8小时,现将凤阳县历年各月平均实照时数列表如下:
历年各月平均实照时数表
表2—3
全县年太阳辐射120.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以6月份最多,达13.9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11.5%,12月最少,仅6.2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5.1%。
冬至日北京时间7时日出,17时15分日没,昼长10小时15分,为全年白昼最短一天;夏至日北京时间5时09分日出,19时14分日没,昼长14小时05分,为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
五、霜期
年平均霜期69.6天,初日10月31日,终日4月1日,初终间152.8天,霜期最长86天(1977年至1988年);最短57天(1972年至1973年)。初霜日最早10月15日(1962年);最迟11月13日(1980年)。终霜最早3月4日(1977年),最晚4月18日(1962年)。全县多年平均无霜日212天,最长249天(1977年);最短179天(1962年)。
六、雪
历年平均降雪日数9.3天,初日12月9日,终日3月10日,初终日间91.6天,最多降雪日数20天(1956年至1957年);最少3天(1960年至1961年)。初雪最早11月3日(1967年);最迟1月10日(1974年)。终雪最早2月6日(1958年);最迟4月20日(1978年)。历年平均积雪11.1天,最多积雪33天(1968年至1969年);最少2天(1964年至1965年)。平均积雪初日12月22日;终日2月23日。最早积雪初日11月16日(1969年、1976年);最迟初日2月2日(1972年),最早终日12月13日(1974年);最迟终日3月22日(1974年、1980年)。最大积雪深度21厘米(1969年2月4日至6日,计3天)。
七、冻土
冻土平均深度10—15厘米,最大深度17厘米(1973年12月26日),最小深度6厘米(1958年12月3日)。冻土出现时间在11月至次年3月,尤以12月至次年2月居多。初冻最早11月24日(1973年);最晚1月9日(1970年)。解冻最早12月31日(1973年、1980年);最迟3月22日(1959年)。最长连续冻日数8天(1973年12月24日至12月31日)。
八、风
县属季风区,具有明显季节性。全年以东风为主,频率为11%。每年1—2月多东北风,3—5月多东风,6月多南风,7月多东南风,8月多东风,9—12月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2米/秒,各月最大风速均超过14米/秒,最大风速曾达20米/秒(1965年6月14日),为瞬时偏北大风。
九、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609.7毫米,是年均降水量的1.7倍。全年蒸发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的变化,因此全县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夏季大、冬季小,春秋过度。
十、四季
根据全国统一的四季划分标准,采用候(每5天为一候)均温在10℃以下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大于22℃为夏季,据此,划分为:
四季划分表
表2—4
1、春季
气温回升快,自3月份的8℃上升至5月的20℃,但气温回升的年际变化较大,常有“暖春”或“寒春”之区别。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进退不定,天气变化复杂,乍暖乍冷,时晴时雨是春季气侯的特色。春季雨水较多,常年3—5月降水量在206毫米左右,占年降水量23.5%,阴雨时间也较长。
2、夏季
雨量集中,降水量442毫米左右,占年降水量50.5%,尤其是7月中下旬,受我国南方雨带北移至淮河流域的影响,降水强度大,多暴雨至大暴雨,往往易发生洪涝灾害。
3、秋季
秋季是夏季向冬季过渡的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活动势力逐渐加强,暖湿空气逐渐南撤的同时仍有余威,从地面上至高空都受高压控制,大气层结构较稳定,因此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是秋季气候的特色。秋季雨水比春夏两季明显偏少,降水量158.1毫米,占年降水量18.1%,但秋雨年际变化大,在1950—1980年的31年内,有21年是少雨的秋季,降水量仅有40毫米左右,出现了夹秋旱和秋旱;多雨的秋季只有5年,降水量多达230—280毫米,阴雨天长,出现了秋涝。
4、冬季
冬季受北方干冷空气的侵袭和控制,气候干燥寒冷,气温较低,雨雪天气比晴朗天气少。寒潮平均每年发生3.7次,以11月、12月居多,其中强寒潮1.2次,以11月和1月最多。11月强寒潮主要特征是降温强度大;1月份强寒潮以最低气温过低为其特征。寒潮初日平均在11月14日,终日平均在3月11日,最早初日在10月15日(1962年);最晚终日在4月18日(1962年)。绝大多数寒潮来临时都伴有≥6级偏北大风和雨雪。当两次寒潮接踵而来时,会造成严重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