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种植制度
建国前,县内多数地区人少地多,加上社会动乱,农民无心精耕细作,形成粗放耕作习惯。早期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少部分地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建国后在推广农业三改中,实行初级科学种田,农业技术逐步普及,种植制度也相应发生变化,采用复种轮作或间种套种,提高了复种指数。
1、复种轮作
1949年至1952年农业生产种植制度沿用旧的传统。水田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占30%左右。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旱地80%以上改为两年三熟或三年五熟制。两年三熟制是高粱——小麦——豆类、高粱(或烤烟)——小麦——山芋,或以上两种形式轮换进行,玉米——小麦——豆类、小麦——山芋——冬闲——春烟。三年五熟为烤烟——小麦——豆类——小麦——山芋(或豆类)、高粱——小麦——豆类——小麦——山芋两种为主,也有采用西瓜——小麦——豆类(山芋)——小麦——豆类或小麦——夏闲——烤烟——小麦——豆类,部分山区则为芝麻——小麦——豆类——小麦——山芋。水田为小麦——水稻换茬耕作。
2、农业三改
1954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关于“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实行间种、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扩大耐水、耐旱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的农业三项改革后,全县麦——稻、麦——山芋的两熟制面积迅速扩大。其中水田麦——稻占农田面积的50%以上,小麦——豆类为干旱年份的水田轮作制。旱地种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机耕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提高,一年两熟制占70%以上。其轮作方式为:小麦——豆类、小麦——麦茬烟、小麦——山芋、油菜——烤烟、小麦——花生、苕子——杂豆等。还有部分地区实行三年五熟或两年三熟制轮换进行,而两年三熟制所占比例很小。
1959年至1961年因自然灾害影响,复种指数大幅度下降,与建国初期相近。
1968年至1978年全县推广双季稻、玉米、棉花和绿肥。70%的水田种植早稻、早中稻(或早稻中晚熟品种)或晚稻,其中双季稻占水田的20%,麦茬中稻减少,一度双早、单早、早中稻、双晚、单晚全面种植。由于水稻品种大量调进和各种熟期的品种搭桥,造成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的传播与蔓延。
3、轮作方式
一年两熟制:早稻——晚稻——休闲;绿肥——早稻——晚稻;油菜——水稻(早稻或单晚)。
一年三熟制:油菜——早稻——晚稻。
两年三熟制:水稻(早中稻)——小麦——水稻(早中稻)——休闲。
一年一熟制:水稻——休闲。主要是少数条件差的地方采用这种轮作方式。
1979年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种植制度恢复传统的一季小麦一季麦茬中稻的一年两熟制。废除不适应本县气候条件的双季稻,压缩早稻和晚稻。
一年两熟制,条件好的水田为:小麦——水稻,油菜——水稻;高板田干旱无水时种豆类,即小麦——豆类。一年两熟制占水田面积的70—75%。这时期麦茬稻品种由国际稻逐步过渡到中熟组合的杂交稻,约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两年三熟制,这种形式占比例较小,具体茬口安排是:小麦——水稻——冬闲——水稻。也有少数地方实行:藕——冬闲——水稻——小麦。
旱地变化不大,只是玉米、棉花和烤烟面积相对减少。
建国后,全县种植的粮、油、棉、麻、绿肥、茶、糖、菜、烟、果、药、杂12类作物中,粮食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其中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达90%左右。7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大量推广应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粮食作物在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下降到85%左右。80年代在相对稳定粮食作物面积的同时,逐年扩大油料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商品生产。到1984年经济作物、油料等其他作物上升到16%。1985年种植业内部结构又进一步调整,经济作物、油料等其他作物面积达50万亩,占总面积的23%,粮油为77%,复种指数1949年为103%,50年代至70年代是150%左右。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后复种指数提高到160%以上。
二、土壤
1、土壤分布
凤阳地貌类型复杂,成土条件差异较大,造成形态各异的土壤类型,各种土类的分布及适宜种植作物为:
黄棕壤是县境内地带性土壤,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共有96.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47.13%,分布于低岗平原及部分丘陵地区。北起蚂蚁山,城山北麓,花园湖北岸,南到老梨山、老青山、白云山一带石质岗地,南北宽38.4公里,东西长51.2公里,黄棕壤土类上植被稀疏,残落物层极薄,腐殖质积累少,有机质含量在1.2—3%之间,以种植小麦、山芋、芝麻等作物为宜。
砂黑土共有15.1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占耕地面积的9.62%,分布在西部浅洼平原,集中于武店区和刘府的宫集乡,为含碳酸钙的古老湖、河沉积物,以沿沼泽草甸土为前身,经过脱浅和旱耕熟化两个过程形成的土壤类型,它的肥力居中等水平,有机质含量平均1.3—1.7%之间,居全县耕地土壤的首位,以种植小麦、山芋、大豆、烟草等作物为主。
潮土共有14万亩,占土地面积6.8%,主要在沿淮冲积平原及淮河支流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的河谷地带和花园湖的河滩地,经耕种熟化而成的旱作土壤。潮土的有机质含量在0.81—1.6%之间,以种植大豆,花生、小麦为主,部分淤土已改种水稻。
紫色土面积较小,只有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75%,分布在西南考城至武店、曹店一带,土壤有机质含量1%左右,以种植芝麻、小麦为主。
石灰(岩)土面积14.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7.26%,主要分布在西南及南部丘陵区,北部的九华山、城山一带。石灰土是含碳酸钙和腐殖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1—3%,氮、磷、钾含量较丰富,以种植小麦、山芋、烟草等耐旱作物为主,土质稍粘,耕性尚好,保肥性能好。
水稻土面积有6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66%,中部地区低岗平原的岗、旁、冲最为集中。为水耕熟化定向培育的产物,含有机质1.5—2%之间。
2、土壤改良
建国前县内水利长期失修,非旱即涝,十年九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耕层浅,普遍广种薄收,单产低,农民温饱得不到解决,无力进行土壤改良。建国后通过深耕、施肥、兴修水利和种植绿肥等多种措施,使土壤改良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开展。
改良低洼、易涝土壤全县低洼易涝土壤,在沿淮修堤防洪,改旱种稻,使其保种保收。对低洼黑泥土(即马肝土)采取深沟沥水,深渠配套,种植绿肥,增施磷肥,水旱轮作等方法,变成稻麦两熟田,单产提高到250—300公斤;在丘陵山区,进行封山育林,营造水土保护林,防止表土流失与冲刷;对冲心冷浸田,采取“开三沟”、“排三水”,降低地下水位,进行冬耕晒垡、烤田、施暖性肥、种绿肥等办法,使水温、土温都有提高,锈水和有毒物质消失,保证水稻生长正常,并可栽种山芋、豆类等。1949年后对这一类土壤改良约5万亩。据土壤普查统计,尚有低产土壤79万亩未改良。
推行深耕、深翻1958年秋,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县内于1958年冬至1959年春对大部分耕地进行深耕。黄湾乡3500亩飞沙土,全面采取翻压沙,1968年至1970年又对2000亩左右飞沙土再次进行深翻。同时推行“抽沟吊槽”结合施肥的方法,并在粘盘黄棕壤土上植茶树获得成功。经深翻土地,小麦单产达250公斤左右。深翻0.5米的,小麦单产200公斤左右,没有深翻的麦地产量仅150公斤。
平整土地1958年至1978年以并大田块,修改田埂,移平土墩,整修田间道路,整理灌溉渠道等为主,全县平整土地达30万亩。土地平整后,田形整齐,路宽埂直,渠道完整,为田间运输、灌溉、耕作、管理以及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促进了生产发展。
兴修水利50年代起,全县多次掀起兴修水利高潮,特别是治淮防洪工程的兴建,农田排灌条件不断改善,同时在“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的方针指导下,国家投资的水利工程有中型水库4座、电灌站6座,全县兴修小型水库134座,兴修各种水利工程223处,流经田野的灌溉渠道无数,为进一步排除过多水份,降低地下水位创造了条件,从而改善了土壤水份状况,提高了肥力。到1983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65.27万亩,占耕地面积60%。农田抗旱能力显著提高。
三、肥料
积聚人、畜粪,堆沤土杂肥,是农民千百年来种田施用农家肥来源。建国初期,县人民政府推广化学肥料,化肥施量逐年增加。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后,化肥用量急剧上升,亩用量达百斤以上,化肥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条件,农村常用肥料有:
1、农家肥
堆肥60年代末70年代初,用青草、草皮、玉米秸等做原料,堆沤有机肥。这种肥含氮量在0.48%以上,含大量有机质,含磷较低。
土粪肥把猪粪、牛粪与土堆起来称为粪土。猪粪肥含氮0.5%,磷钾0.4%左右,有机质10%以上;牛粪含氮0.32%,含磷钾0.15%以上,有机质10%左右。
人粪尿农民普遍使用。人粪尿含氮量0.5—0.8%,钾磷含量0.2%左右。
土杂肥收集谷壳、麦糠、豆毛、草皮土、场地土或家前屋后的肥土垃圾、草木灰等堆积在一起,经过堆沤翻堆后使用。
饼肥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棉籽饼和芝麻饼,含有大量有机质、蛋白质、剩余油脂和维生素成份。饼肥的肥份浓厚,豆饼含氮7%、磷1.3%、钾21.3%。花生饼含氮3.4%、磷1.63%、钾0.97%。
锅土、墙土“家土换野土,一亩抵三亩”。过去农村的锅灶和房墙多用土坯砌成。锅土、墙土换下来作基肥用。80年代用砖瓦建房,此种土肥使用渐少。
草木灰用禾秸、青草晒干后烧制,与土杂肥堆放一起而成。特殊用途单独存放,如水稻播种后复盖秧板。草木灰含磷2.3%、钾2.09%,肥效快,易流失,单独存放时要保持干燥。
塘泥冬春沟塘水少或干枯,挖取沟塘中淤泥,用于麦田压麦根防冻。塘泥养分含氮0.2%、磷0.16—0.49%、钾0.56%、有机质含量2.45—9.3%,肥效稳定,可作基肥,用于旱田、沙地肥效更好。
2、绿肥
县内农民过去种豌豆、大麦等低产秸杆作物,开春后长势较差的就改做绿肥;“靠天收”稻田种绿豆,雨水多的年份耕翻作肥料,旱年则收绿豆。1960年前后绿肥面积不大,最多时6万亩,少则3万亩。1970年后绿肥有较大发展。1973年种植面积达169209亩,以后逐年下降。1984年仅有149亩。打秧草作肥料,面积较少。绿肥肥效较高的有两种:
红花草1965年开始种植,面积为86641亩,亩产1000—1500公斤鲜红花草,含氮0.33%、钾0.23%,干红花草含氮2.75%、磷0.66%、钾1.91%。
苕子1962年引进种植,1965年种植面积为35220亩,亩产鲜草1500—2000公斤,毛叶苕子含氮0.47%、磷0.09%、钾0.45%,光叶苕子含氮0.5%、磷0.31%、钾0.42%。
其它绿肥农民有播种大麦、小豌豆、蚕豆、箭舌豌豆等作绿肥,但面积不大。夏季绿肥有柽麻、紫穗槐、田菁、黑豇豆、决明,水生绿肥有红萍、绿萍、水花生、水葫芦、水葫莲。
3、化肥
县内于1953年推广施用化肥,开始仅有氮肥硫酸铵(又名肥田粉),全县共施用35吨。继之推广磷肥、钾肥及复合肥。1953年至1957年主要施用硫酸铵作种肥、基肥及追肥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土壤理化性易变坏。1961年推广硝酸铵做基肥,但不适宜于水田。1972年推广优质高氮化肥尿素,含氮量46%。1972年以后主要推广碳酸氢铵,县内于1974年建成碳酸氢铵化肥厂,年产2万吨,此种肥只能作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种肥。靠近化肥厂的乡村用氨水做基肥或追肥。
磷肥过磷酸钙是适宜本县土壤的肥种,1974年后成为大量施用的肥料。据县内土壤养分情况,亩施30—40公斤为最佳,有的亩施量达50公斤左右,主要用作基肥,也可用10%的过磷酸钙水溶液作根外追肥。
钾肥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化学钾肥除用三元复合肥外,烟产区用硫酸钾,其他用氯化钾,但数量很少。
复合肥用于农作物的基肥,多用于旱田。复合肥有含氮、磷二元的,有含氮、磷、钾三元的,各种含量不等,使用量也不等。随着化肥品种增多,施用量越来越大,1982年化肥用量达106036吨。
其它化肥各地还用过少量的钙镁磷肥、骨粉、磷矿粉、窑灰钾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硼砂、钼酸铵、硫酸锌等。1979年推广硼肥后,在油菜上喷施0.2斤/亩,增产效果达12—18%,渐受农民重视。1985年少数地方用过磷酸铵,含氮10%、含磷40%。
4、细菌肥
县内推广的菌肥有大豆、花生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5406抗生菌及少量的钾细菌肥、磷细菌肥等。
5、施肥技术
县内农业生产历来以施用农家肥为主,随着化学肥料的出现,农家肥施用渐少,化学肥料用量增大。
小麦基肥:施土杂肥20—30担/亩,碳铵50公斤/亩,普钙30—40公斤/亩,或复合肥25公斤/亩,尿素作基肥在15公斤/亩以内,曾有双百斤作基肥(碳铵100斤普钙100斤)。追肥:尿素7.5—10公斤/亩或碳铵25—30公斤/亩。产量在200—300公斤/亩。
杂交水稻基肥:碳铵50公斤/亩以上,普钙30—40公斤/亩或者尿素50公斤/亩。追肥:尿素撒施10公斤/亩。产量在200—300公斤/亩。
棉花基肥:土杂肥30—50担/亩,磷肥30—40公斤/亩,碳铵50公斤/亩左右。追肥:磷铵25—30公斤/亩。加尿素10公斤/亩。皮棉亩产40公斤以上。
春山芋基肥:土杂肥30担/亩,过磷酸钙25—30公斤/亩。亩产鲜山芋1500—2000公斤。
油菜基肥:土杂肥40—60担/亩,碳铵50公斤/亩,过磷酸钙40公斤/亩。追肥:碳铵40—50公斤/亩,或尿素15—20公斤/亩。油菜籽产量100公斤/亩以上。
施肥技术在实践中也有创新和发展。
碳铵深施1974年开始推广碳铵球肥,由于球肥机和施肥机械不完善而中断,后打穴深施(不造球)得到较好的效果。1981年小麦45.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0%,用碳铵作基肥深施,犁地前边撒施边翻压(又叫溜犁沟),追肥时,旱地小麦、油菜追肥采用碳铵穴施,水田在露水干后,趁田中有水时撒施,效果很好。小麦肥穴施比撒施每斤碳铵增产小麦0.625公斤。
重施基肥施足基肥适量追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7∶3—6∶4为好。
氮磷混施碳铵与过磷酸钙配合使用,增产显著。以1∶5配用于小麦可增产45—114%,较氮磷分施增产6.45—35.5%,如用1∶0.75,平均每斤混合肥增产3.77公斤小麦。
合理增施微肥县内部分土壤缺少微量元素,不少作物发生生理病害,增施基肥硫酸锌1公斤/亩,可增产10%左右;用硫酸锌调成稀糊沉水稻秧根,产量成倍增加。油菜施硼砂2两/亩,增产12—18%。此外以30%的有机肥与70%的无机肥配合使用,效果也很好,一般小麦可增产85.8公斤/亩。
四、良种推广
建国前,农作物品种均依赖传统农家品种和地方土种,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不变。建国后随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农作物品种逐步转向“就地选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的选种方式,主要采取“块选”和“穗选”。1956年皇陵农场、小溪河顾庙农场进行少量良种试验、繁殖、提纯复壮、社队自繁推广。1964年县农科所承担良种试验和提纯复壮任务。1966年县种子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以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为核心,以公社良种队为桥梁,以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殖推广体制。后由于盲目追求高产,调入和引进矮杆、早熟水稻品种20个,小麦品种21个,打乱了县内良种繁殖推广体制。先后传进水稻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和棉花枯黄萎病等。1978年成立县种子公司(以前为县良种管理站),以城东公社迎水大队为麦、豆提纯复壮点。收购的“三圃”原种,在国营农场和社队繁殖后推广。种子基地由小到大,作物由单项到多项逐年扩大。1974年至1984年间县种子公司预约繁种基地为全县提供各项农作物原、良种314万公斤,又从外地调进原、良种98.5万公斤。种子工作逐步从“四自一辅”(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以国家调剂)向“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县统一供种)过渡。1984年按照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统一部署,又新建小溪河、板桥、总铺、大庙、刘府、武店等6个区种子分公司。各区分公司因地制宜在本区建立各项作物的种子生产基地或种子生产专业户。
1、水稻
1955年以前种植水稻品种以“齐头白”为主,约占全县水稻面积的50%以上。该品种在凤阳栽培历史有200余年,特点是稳产、适应性强,缺点是抗御病虫能力差,亩产200公斤左右。另外还有小红稻(中稻)、小麦稻,广种薄收,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
1956年引进“中农四号”、“田基度”和粳稻“桂花球”等品种,种植面积约占水稻面积40—50%,一般亩产200公斤,高产田亩产达300公斤。后由于品种退化、混杂,逐步为399、南京11号代替。
1960年后随着水利条件改善,各地大量引进产量较高的水稻良种,如珍珠矮、老来青、耳稻、南京11号等,其中珍珠矮面积较大,约占水稻面积的60%,同时粳稻老来青、耳稻面积也增加;耳稻品种原名“飞来凤”,约占水稻面积的25%左右,亩产2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300公斤。此外先后引进的还有:早稻浙503、南特号、五十子、六十子、陆财号、中晚稻胜利籼、无锡粳、水源300粒、矮大头、农垦57、黄花贵等。1970年为适应双季稻推广又引进矮脚南特、朝阳一号、早稻广陆矮四号、二九矮、团粒矮、广选三号、矮南早一号、先锋一号、广场矮、圭陆矮以及中晚稻科学六号、田基度、南粳7号、南粳8号、武农早、沪选19(中稻)、农垦58等,后也因长期种植混杂严重,被其他良种所代替。
1976年县种子公司引进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的国际稻系统品种。1977年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技术员43人,赴海南岛加代繁殖杂交水稻种子,1978年便从海南岛带回一万多斤汕优6号杂交稻种在全县推广种植。同年县种子公司选小溪河的钟庄、总铺的小石塘、殷涧的后殷、燃灯的军陈、门台的大青郢、城西和平队、武店农科站、刘府的陈圩为杂交水稻制种点,县种子公司负责生产技术指导,当时不回收稻种,所产稻种在全县种植。8个点2000亩,每年制种2万斤左右。县种子公司每年从外地调进40—50万斤供应全县用种。到1982年国际稻全县播种20万亩,推广杂交稻11.5万亩,两项占水稻面积80%以上。1985年杂交稻已达47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2%,亩产可达千斤以上。籼型杂交稻推广初期,有南优、威优、泗优和汕优几个组合,但因生育期短、抗性较差,亩产不过千斤,而汕优6号抗白叶枯病,亩产千斤以上。汕优6号成为县内当家品种,长达8年。至1985全县累计推广杂交水稻1231450亩。
2、小麦
建国初期,主要品种为小白麦,兼有小红麦、燥麦和红芒白麦等。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
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南大2419、西农6028、矮粒多、早洋麦。1956年从陕西省调进大批碧马一号。1957年引进内乡五号、碧马四号等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南大2419和碧马一号。早熟品种是华东六号。南大2419属偏春性品种,一般亩产100—250公斤,产量高,抗吸浆虫,种植达8年,最大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70—80%,后因品种退化,机械混杂严重,人工加工出粉率低和难脱粒等被淘汰。碧马一号属半冬性品种,白粒、皮薄、出粉率高,适应性强,通称大白麦,亩产100—150公斤,因不耐高肥,易倒伏和抗三锈(杆锈、叶锈、条锈)病能力丧失,而被淘汰。西农6028属半冬性品种,主要特点是耐瘠、抗叶锈、条锈病较好,适应性强,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35克左右,1962年为省推广品种,在县内最大播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35%,因品种混杂、不耐涝、不耐高肥,1984年后大面积发生锈病而逐渐淘汰。华东六号属春性品种,耐瘠、耐晚播、早熟,成熟期在5月25日前后,适应性强,红壳、红粒、分蘖力不强,亩产75—100公斤,最大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15%,到1979年因不耐肥、产量低被淘汰。
1960年以后引进阿夫、毛颖阿夫、阿勃、吉利麦等,早熟品种又推广矮杆早,水田种植扬麦1号、2号、3号,后大部分被淘汰,又引进胜利麦、石家庄407、南农大黑芒、陕农2号、矮杆红、三月黄等,但均未能推广。
1970年后大面积推广丰产三号,同时进行示范推广泰山一号、鄂麦六号、郑引一号、马场二号、博爱74—22、万年三号、矮丰三号、安农105等品种。丰产三号在县内种植时间最长,历时15年,经受各种气候检验,产量稳定,一般亩产250—300公斤,成为县内当家品种,最大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70%左右。泰山一号也是重要品种之一,最高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的25%左右,属偏冬性品种,生长期220天至225天,亩产一般200—235公斤,高产可达350公斤左右。在县内西部及城镇周围肥力较高地区种植,因不耐涝,易感染锈病,逐渐淘汰。
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后,农民对高产小麦良种的需求迫切,先后引进、推广高八、高三八、西安八号、安农1号(原名安农7734)、安农2号(原名安农7959)、泰麦1号(原名陕农74100)、豫804、73(2)×郑742(河南品系)、百农3217、宝丰7228、预原1号、京花1号、偃师4号和百泉3199、百泉72—41等品种。各地农民为追求高产,从各种渠道大量引进、串换小麦良种,导致小麦品种繁多,布局混乱,突出的一个乡竟多达200多个品种,形成“多、乱、杂”局面。
3、大豆
建国初期,县内80%面积种植大豆,主要是大白壳、凤阳大青豆、红壳等传统品种。以后引进有限结荚习性的金大322和岔路121号,因生长期长(125—135天)不适应当时偏冬性小麦品种的接茬而逐渐淘汰。
70年代,推广南农133—3、南农493—1、徐豆1号(原名徐州424)、五河大豆、阜豆三号,紫大豆和科黄四号等品种。南农133—3,主要分布在岗丘地区,先是1963年由皇陵农场从嘉山管店农场引进50公斤种子繁殖,在墒情不好,出苗只有65%的情况下,亩产105.25公斤,比大白壳增产32.4%,1964年集中繁殖,1965年开始推广,最大种植面积16万亩,占大豆面积的80%。南农133—3生育期115天左右,属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分支3—4个,株高60—70公分,黄粒黑脐,百粒重11—12.53克,抗逆性强,耐瘠,全生长期耐旱,抗苗期草荒,能避开后期虫害,能抗病毒病,产量稳定,大田亩产75公斤以上,出油率14—15%,蛋白质含量42%以上,1982年后新品种增加,播种面积减少。徐豆一号是沿淮湾区主要品种。1972年开始种植,最多时占大豆播种面积25%,亩产55—120公斤之间,百粒重12—16克左右,后逐渐淘汰。徐豆二号、五河大豆、南农493—1等品种。由于不抗病、不稳产、不耐旱相继淘汰。
1979年至1985年继续推广锈复30号、皖豆一号(原名皖100—1)、跃进五号、徐豆五号、阜250等品种。锈复30号大豆由县农科所试验、示范推广的早熟品种之一,种植面积占大豆面积5—8%,生育期110天左右,无限结荚习性,籽粒较大,百粒重18克,中等耐肥,不抗旱。皖豆一号经县农科所试验推广,最多种植年份约占大豆面积20%,属于有限结荚习性,百粒重14克,能抗病毒病,不抗豆荚虫害,因粒偏小,商品价值不高。徐豆五号和跃进五号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80年代中期主要应用品种。
4、山芋
传统品种有大白芋头、红皮芋头等,产量低,纤维长,品质差。1951年推广胜利百号,占山芋面积90%以上,种植达25年之久,直到80年代仍有种植。1972年曾一度推广“丰收黄”,因不抗黑斑病,水份大,不耐贮而被淘汰。1979年春,从江苏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徐薯18优良品种,经试种、示范,均获高产,抗病效果好,随之代替胜利百号成为当家品种。
5、高粱
1951年种植高粱大多是传统品种,有黄伞、大红袍、黑芡子、黑柳子、黄柳子;1962年推广九头鸟、老母猪不抬头、寒高粱;1970年以后推广杂交高粱,引进组合较多,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是晋杂五号和原杂十二号;1981年适应工业原料和农家日常生活需用,种植品种多为散穗或丰散穗型的常规品种和杂交组合。
6、玉米
1952年推广火燥子、金皇后;1961年推广杂交玉米单交种、双交种中杂22、双跃三号等;1971年引进的组合较多,主要有群单105、丹玉6号、烟单六号等;1980年的组合主要是鲁元单四号。
7、棉花
建国前,大多种植土棉种,纤维粗短。1949年从江苏引进岱字15号品种,沿用20多年,因品质退化,1972年县种子站进行群选群育,1974年在城东建原种基地,对岱字15进行提纯复壮,逐步更新老种,1979年中断。1982年从山东引进鲁棉一号,在枣巷试种3000亩,1983年扩大到全县四分之三产棉区,替换混杂的岱字15号,后因品质问题,限制种植。1983年从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514”棉种,也因品质不符合要求,停止扩种。为适应两熟制需要,1983年种子公司从河南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中棉所10号,集中在城东乡繁殖2700亩,1984年县种植麦茬和油茬连作棉达23000多亩。1985年县棉麻公司从天长县引进岱字16号在大溪河、小溪河、石门山三乡繁殖。岱字16号为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株型塔型,茎紫红色,茎及叶背面均光滑无毛,铃卵园形,铃茎短钝,结铃性强,叶絮畅,衣分38—39%,绒长28.1—31.3毫米,因其品质好,销路畅,国家鼓励种植。
8、烟草
1949年前,种植部分英、美烟草公司推广的外国品种(如佛光等)。建国后普遍使用传统品种,如大平板、大白梗、小白梗、矮十八、黑柳子、桃柳子、稀巴节、娥眉梢等。其中大平板1950年经省烟草所试种证明,抗性强,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烤后颜色黄、油分呈膘性好,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娥眉梢具有抗病、耐肥、高产、耐旱等特点,一般亩产140—160公斤,品质尚好。1954年至1959年种植面积均占全省烤烟面积的一半左右。
1962年推广农家品种歪把子,田间生长旺、壮,抗塑性强,产量、质量略高于大平板。同时还引进云南多叶茶烟、红星一号、富字64号等品种。1965年引种较多,据1969年全县烤烟区百亩以上烟草品种调查,共有16种,其中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烟草品种有3个:春蕾三号(贵州引进)16000亩;广东黄(外地辅导员带进)12000亩;红星一号(由河南引进)10388亩。以春蕾三号产量较高、质量较优,一般生产条件下亩产150公斤以上,平均价值每担70元以上,且高抗烟草黑胫病,耐成熟、易烘烤。1980年随着烟草品种实行区域化及质量要求的提高,品种更换较多。据1985年调查,种植品种有8个,即S79—1、G140、潘元黄、7618、CT28、NC89、歪把子,其中潘元黄和G140种植面积较大。潘元黄品种(河南引进)叶片薄、颜色深、易感染花叶病,不抗黑胫病,被列为不宜种植品种之一;G140是从美国引进,1983年在县内推广,一般亩产118—150公斤,平均每担84—96元,上等烟占10%左右,叶组织细嫩,颜色正黄,抗黑胫病和花叶病,但易感染气斑病,列为推广品种。
9、花生
建国初期,全县种植花生1—3万亩,品种多为杂花生、二窝子、大泡果。1958年面积扩大到5万亩以上,并引进山东伏花生,单产100公斤上下,由于品种混杂,产量不高。1976年县种子公司引进白沙1016,1979年板桥农技站引进山东花28、花37,1983年门台农技站引进海花一号。花28、花37比伏花生增产30—50%,1981年黄湾乡种植2890亩,平均单产达200公斤以上,1982年扩大到8000亩。
10、油菜
县内栽培油菜历史较短,品种更换少。1960年以后始推广种植,主要品种是胜利油菜。1970年引进白菜型的浠水白品种,1973年先后更新品种,有滁油一号、广德761、鲁泾胜利,搭配种植白菜型武油早;1983年引进试种少量低芥酸品种“264”。
五、栽培技术
1、粮油作物栽培
小麦小麦的播种期,一般于寒露始,播种面积占耕地70—80%。播种量每亩10—10.25公斤左右。种子需精选,初期大多采用风选,后陆续推广冷浸晒,泥水、盐水选种以及药物拌种。麦地早茬田翻耕2—3次,耕深约0.3尺至0.5尺左右,开墒沟以利排水和灌溉。播种前重施基肥,生长期追施化肥。沿淮地区多年沿用耩子播种,丘岗地区一般用撒播。县内原无中耕锄草习惯,1970年以后开始锄草,并推广化学药剂除草,但不普遍。
水稻一般皆为一季中稻,播种面积在30—50万亩,1976年在城西公社播5亩杂交稻。种植水稻采用寒育秧进而改进用旱育秧、水育秧及稀播育秧,亩播量10—15公斤,1976年以前用小株密植插秧,每穴4—6株,1977年以后推广国际稻、杂交稻,改为每穴1—2株,底肥用土杂肥、绿肥压青及化肥碳铵、过磷酸钙。追肥用硫酸铵、碳酸氢铵及尿素,少数补施一次穗肥。田间管理多用手工除草,少数用刮刀和耥耙及化学药剂灭草,生长期中,适时“烤田”。
大豆一般用掩种和撒播耕翻播种,亩播量7.5—12.5公斤,生长期115天,亩产50—100公斤,百粒重18克。1980年至1985年县农科所试种春大豆成功,与水稻山芋连茬种植,亩产183公斤。大豆田间管理主要除草2—3次,少数地豆苗1—2叶片时轻耙一次,兼锄草松土,80年代以后施用化学农药除草。在大豆鼓荚期灌水1—2次。在大豆扬花期亩施尿素2.5公斤,可增产10—15%。
山芋山芋分春夏两种茬口,以夏山芋(麦茬)为主。夏山芋茬多作为翌年春烟、春棉田。以温床育苗(地膜覆盖)和火坑温床育苗。以胎形栽插,亩栽2500—4000株。以井窖和地下室窖或露天泥山芋堆和大屋窖贮藏。
玉米种植玉米主要在东半部及部分山区,1967年至1974年推广杂交玉米后面积扩大,种植最多时为14万亩,1975年以后由于品种退化及旱灾不稳定而减少,到1985年仅9000多亩。玉米多用点播,每亩3000—3500株,主要生产环节是春玉米防伏旱,夏玉米防“夹秋旱”,同时防治玉米螟,合理间、套种,增加施肥。
高粱是60年代主要农作物。后因低产不准种植,在70年代后只在沟边、山旁种植,为制做扫帚、刷把之用。
杂豆有赤豆(红小豆)、绿豆、豇豆、爬豆、蚕豆、豌豆等。1965年前杂豆占有一定位置,1966年以后面积下降,80年代后回升,种植方法基本相同,整地前撒播,耕耙后即成,不治病虫,很少施肥,有分批摘荚的,也有一次收割。
油菜播种前一般用盐水选种,捞掉瘪粒,清除菌核。过去用直播(撒播、点播),近年来用育苗移栽,每年9月中旬前后进行,在夏耕田中施肥做苗床,亩播0.5公斤,1亩比10亩大田育苗,育苗提前一旬左右,一般用45—55天,在立冬前栽完油菜,每亩1—1.5万株,少数地多劳力少的农户仍采用大田穴播或条播方法。次年5月底收割。移栽的苗具有耐寒、杆壮等特点。一般田块春节前后追一次氮肥,少数田块追肥二次,部分田块人工除草、剔苗。1980年后应用化学药物除草,开春后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花生长期习惯于不起垅点播,每亩6000—10000穴,每穴2—3株。播种前用土杂肥和磷肥做基肥。1975年推广“起垅双行沟点播”。1980年后推广“起垅双行,地膜覆盖栽培”,亩产450公斤,最低250公斤。
2、经济作物栽培
烟草凤阳县是安徽省最早的植烟县之一,已有70多年历史。凤阳烟素以叶色金黄,色鲜油多,组织细嫩,烟劲适当等优良品质而驰名中外。民国4年试种“美种烟草”,当时凤阳成为全国“美种烟叶”三大产区之一。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阳,日商开洋行收烟。建国后,扩大烟草生产,1965年种植18万亩,总产1280万公斤。1970年以后由于重粮轻烟,面积逐渐减少。
烟草栽培。分春夏两种茬口,春烟面积大,质量好,先种植多叶高产品种,后改为少叶优质品种。农民植烟一般采用露地育苗、塑料薄膜育苗,80年代后采用营养钵育苗。栽培时,大田深耕、早耕细整,结合耕田施足基肥。基肥用饼肥后增施氮、磷、钾肥及复合肥,移栽时用定根肥,追肥是在锄地扒墒时施入,后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
管理。栽后浇水拌药土封掩,防积水,生育期锄地3次,打顶抹杈2次,打顶后5—7天抹“鸡嘴”杈。
采叶。底棚叶青采,腰叶带黄采,顶叶带黄斑采,共采5—7次,烘烤用土炕、大炕及改革炕、三档小炕进行。
棉花。县内植棉历史悠久,面积最大为1967年,全县计89048亩,80年代后,每年种3—4万亩,单产最高的是1983年为30公斤。产品原为自用,建国后转为国家收购。种植棉花由分散种植转为区域种植,主要在板桥、小溪河、总铺、凤城4个区27个乡,分湾区和岗区两大类型。种植以麦棉连作,又改一年一熟制为春棉和麦茬油茬两熟制。
播种前准备。农民植棉前历来选择品种好、籽粒饱满无虫缨的种子,然后采取“三开一凉”温烫浸种和用0.2%“402”抗菌剂浸种或用呋喃丹拌种,以防棉花苗期病、虫害。
播种。县内棉花播种期选择在“清明谷雨时节冷尾暖头晴天播种”。60年代前棉花播种采取撒播方式。60年代后采取人工起垄条播,棉垄底宽1.2尺,宽6—7寸,高3寸,每垄扒2条沟播种。70年代后,植棉多采用营养钵育苗向大田移栽,或大田地膜覆盖直播。
棉田管理及施肥。60年代前撒播、条播的棉田,只在苗期间苗,中耕除草,很少追肥、整枝打杈治虫。70年代后,精耕细作,棉花现蕾期及时去公枝打侧杈,结合培土稳施蕾肥,加强害虫防治,花铃期重施花铃肥;80年代在花铃后期,开始向叶面喷微肥。棉花生长后期摘心整杈,吐絮期注重防涝抗旱,精收细摘棉絮。
茶叶县内历史上生产过茶叶。后由于历史原因茶叶生产中断。到1955年后重新开始生产,1970年至1971年春,县内共调进茶籽16941公斤,在县内6个公社14个生产队种植925亩,1974年红心小学茶场成立茶叶初制厂,1977年扩大到万余亩,1981年只有6068亩,产茶674担,为县内产量最高的年份。茶叶条索较竖直、匀整、有锋苗,内质清香,味浓而醇,汤色黄绿而明亮,生产工艺好。每年4月20日开始采春茶,9月中旬停采封园。主要生产炒青、绿茶,其流程为鲜叶→杀青→摊晾→揉捻→毛火→足火→毛茶。
麻类1950年种苘麻约12000亩,单产38公斤。苘麻在每年4月中、下旬播种,生长期110—120天,黄红麻春播在4月20日左右,夏播在6月10日左右,生长期130天左右。
六、植物保护
凤阳历史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繁。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防重于治,防治并举”、“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植保机构也相继建立。1952年县设治蝗指挥部,进行蝗虫预防、预报。1972年设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后改为县植保站,1985年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改为植保公司,配专职技术干部1人,负责县级检疫工作。从1963年至1983年测报仪器、测报手段日趋完善。1983年增设植检室、昆虫饲养室、病理室、灭菌室、农药室、显微摄影室、冷暖两用空调室等,进一步促进了植保工作的开展。
1、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凤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区域,农作物以麦、稻、杂粮、油料、烤烟为主。以多链食物网构成多种种群结构的病虫,危害季节集中于5月至9月,7月至8月突出,水稻病虫害集中于7月至9月。
麦类病虫害的防治建国前麦类作物害虫主要有蝼蛄(蝼狗子)、蛴螬、金针虫。建国后以吸桨虫、粘虫危害严重。1953年门台等3个区吸浆虫发生10157亩,造成减产3—4成,1954年后被控制。发生原因是品种和羽化期田间土壤湿度大,易生粘虫,1953年至1984年粘虫重发年份有10年,其中1967年发生58600亩。麦圆爪叶螨(麦红蜘蛛)、麦蚜虫每年都有发生,轻重不一。防治方法,初期用人工灭虫,后使用六六六、223、889等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好。
麦类病害,主要有黑穗病、锈病(条锈、叶锈、杆锈)、白粉病和赤霉病等。1952年至1954年条锈病大流行,占播种面积的60%;1958年至1959年杆锈病大流行,发病麦田650094.9亩,占播种面积的40%以上;1967年小麦锈病发生52000亩。1972年至1973年叶锈病又一次流行。推广抗锈品种(丰产三号、西安1号)后,麦锈病得到控制。1978年后引进太白一号、郑一号、扬麦一号等小麦品种,随着水田小麦面积扩大,白粉病日趋严重,1980年至1982年大流行,1980年发病20万亩,减产二成左右。赤霉病于1954、1956、1972、1985年份流行严重,1985年全县发生24万亩,严重流行频率,约10年一遇。1972年后小麦又发生纹枯病,1972年至1982年流行,每年发生2—3万亩,严重地块减产2—3成。小麦病害的防治措施,除引进抗病品种,同时采用深沟平墒,清沟沥水,结合药物防治,控制或减轻危害程度。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水稻主要有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等虫害和白叶枯病、纹枯病。1950年以旱育秧为主,水稻害虫是稻苞虫和稻象鼻虫。1960年以后改为水育秧,品种由高杆改为矮杆,麦稻两熟改为四稻混栽(双早、单早、早中稻、麦茬中稻、单稻、双晚),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上升为主要害虫,稻白叶枯病开始流行,二虫一病为害期持续15年之久。到1980年以后改为麦稻两熟制,白叶枯病情下降,稻飞虱、稻蓟马连年发生,纹枯病危害加重。1978年又发现新害虫稻甲螨。自引进国际稻,推广杂交稻后,大田稻曲病和杂交稻制种的谷粒黑粉病均很严重。
防治方法,早期用竹扒梳苞,放鸭食虫。1960年以后采用药剂防治。1981年推广抗褐飞虱的国际稻和汕优6号等新品种,这些害虫于1981年至1983年被控制。但以上品种不抗白背飞虱,1984年全县白背飞虱危害4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3.9%;1985年发生49.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7%。全县动用5.7万台喷雾器,96台东方红——18机动喷雾器,喷洒234.4吨敌敌畏,有15万人参加防治,防治面积9—23万亩,也有用六六六粉制成毒土撒或以1605、苏化203、223、889喷雾防治。
水稻病害中白叶枯病危害较重,1970年后10年中有3年大流行,总发病面积40万亩。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年际间发生轻重不一,水稻谷粒黑粉病于1982年至1985年杂交稻制种发生较重。防治方法,主要采取烤田、撒施草木灰和施用代森铵、401抗菌剂等,此外除大面积推广抗病品种,还采用叶青双、敌枯双等防治,白叶枯病明显得到控制。对纹枯病除烤田外,采用稻脚青、井岗霉素、多菌灵等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好。
烟草病虫害的防治1950年至1975年间大田烟草常发生病虫危害,害虫主要有烟青虫。病害有炭疽病等,其中1958年斜纹夜蛾大发生,烟田受害面积6万余亩。1970年以后烟青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烟草花叶病(蚜虫传染)也逐渐扩大。每年均有数千亩烤烟减产6—7成,烟叶品质下降1—3级,毁耕千余亩。1983年斑须椿严重发生,受害烟田占栽种面积的80%。防治烟青虫,早期是人工捕捉,后用223、889、杀虫双等药物灭虫。蚜虫用乐果防治。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防治采取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气性,促使新根生长和喷洒波尔多液等措施。虫害有“两棉两红”(棉蚜、棉铃虫、棉叶螨又名红蜘蛛、红铃虫)危害较重,1967年棉花病虫害发生34500亩。棉蚜常年严重发生,1975年伏蚜严重发生。1983年后县内推广种植中棉所10号,夏播切断了红铃虫桥梁田,红铃虫下降为次要害虫。棉田防治虫害常用化学药剂有乐果、1605、1059、敌敌畏、磷铵原油和杀虫脒等。
油菜病虫害的防治1960年推广种植油菜,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蚜虫和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白锈病(龙头病)。1978年全县油菜病毒病流行,全县40%以上油菜田发病,减产2—3成。蚜虫用乐果防治,病害采用轮作换茬办法防治。
杂粮病虫害的防治1983年大豆蚜虫大发生,全县有13万亩受害。大豆黑杆潜叶蝇是常发性害虫,每年均有发生,减产1—2成。1983年豆天蛾大发生,全县5千亩大豆被吃光。病毒病因品种抗病性不同,年年发生轻重不同。1978年至1980年沿淮有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地下虫害有蛴螬,1978年至1979年大发生,1981年至1983年再次发生,1979年部分田块花生地,每穴有蛴螬20—40只,蟋蟀、蝼蛄年年均有,轻重不一。大豆蚜虫严重发生时用40%乐果防治,豆天蛾大发生时用90%晶体敌百虫喷雾防治,地下害虫用麦麸或切碎的青草拌80%敌敌畏制成毒饵诱杀。大豆黑杆潜叶蝇、病毒病,大豆孢囊线虫无较好的药剂防治,一般采用轮作、换茬等农业防治措施。
蝗虫的发生与防治《皇陵碑》文载:“值无雨,遗蝗腾翔”。“1509年(明正德四年)夏大旱,蝗飞蔽日,岁大饥,人相食。”又据《凤阳县志》载乾隆十七年(1752年)“旱灾蝗灾减收五成。”蝗虫被人们视为“神虫”,府城西门外“蚂蚱庙”,相传为祈求神保佑而建。民国35年蝗虫大发,一掌之地可捕5只虫蝻。当时国民党政府无奈,以斤面斤蝗换之,诱村民捕打。建国后人民政府决心根治蝗患。1951年夏蝗大量发生,长淮、门台子、方邱湖、黄湾、枣巷、花园湖等地共受害面积46363亩。蝗区发动65400人喷药,人工捕打,消灭幼蝻。1952年县设立“治蝗指挥部”,各蝗区采取围垦、开荒、植树造林、蓄水养鱼等措施,改变蝗虫孽生环境,结合农药和人工防治。35年来治蝗共投入经费48万元,使8万亩蝗虫孳生地得到根治。
2、病虫测报
1963年,全县有2名专业人员开展病虫测报工作,1972年县病虫测报站成立,至1985年印发各种病虫情报410余期,计102500份。挽回粮食损失1.12亿公斤,价值3584万元。同时普及了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大量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宝贵资料,其中稻苞虫23年、粘虫15年、三化螟10年、稻纵卷叶螟15年和稻飞虱8年等病虫害发生规律的资料。1966年首创稻苞虫的测报技术取得成功,1978年获地区科技四等奖。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迁移规律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获得中央农牧渔业部一、二等奖(协作单位)。1979年首创稻纵卷叶螟二代主峰迁入期的中、长期测报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成果收入农牧渔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编的《农作物病虫预报表册》一书(农业出版社1983年),其中有凤阳县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第205页),蛹分级特征及历期(第223页),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第229页),稻苞虫各代发生期(第484页),历年各代虫口密度,第三代圃诱测发生期和发生量(第496页),稻苞虫产卵规律(第484页),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第493页)蛹的分级历期及分级标准(第498页)等。1980年凤阳县天敌资源调查获省二等奖,测报技术改进获省四等奖;1984年被评为省先进测报站。
七、农作物种植区划
凤阳县地貌特点是浅山、岗丘、平原、洼地兼而有之。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也有明显差异。1981年农业区划时,将全县种植业划分为3个大区,即沿淮平原麦、豆、棉、花生区,岗丘粮经区,浅山林粮多经区。在岗丘粮经区又分为岗地粮、油、烟区,岗地粮、豆、油区和岗地粮、油、棉区3个小区。
1、沿淮平原麦、豆、棉、花生区
位于淮河南岸,国家定为行洪区,包括枣巷、黄湾、顾台3个湾区乡和大溪河、江山、城北3个半湾区乡及临淮镇、渔业乡计60个村,573个生产队,有15135个农户,耕地163054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5%。有效灌溉面积68140亩,旱涝保收面积38260亩,占耕地面积的24.5%,人均占有耕地2.04亩。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5.09亩。
农作物以小麦、大豆、花生、棉花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中性偏碱。区内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机耕,有利于两熟制和提高单产。
2、岗丘粮经区
岗丘粮经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西从武店到中部黄泥铺镇至东部梅市一带,地势坡度平缓。耕地面积86769亩,占全县耕地的8%,土质粘重,耕层浅,宜耕期短,保水力差,肥力低。根据本区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自然条件、水利资源、农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特点,划分为3个小区。
岗地粮、油、烟区位于县西部和西南部,大部分是窑河、天河流域,包括龙坝、楼店、马湖、武店、官塘、考城、宫集、严桥、刘府、陈圩、官沟和邬岗计12个乡,86个村,1115个生产队,26478个农户,农业人口135541人,土地面积416.8平方公里,耕地29.3万亩,其中水田7.09万亩,占耕地24%。有效灌溉面积14.7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0.2万亩,占区内耕地面积35%。人均耕地2.16万亩,劳力人均占有耕地5.28亩。小区粮食作物以旱粮为主,尤以小麦、山芋、大豆种植面积较大。此区是凤阳历史上的烤烟集中区。目前复种指数164.8%,粮经作物比为8∶2。由于有官沟水库、官塘电灌站和宫集天河电灌站,水利设施较好。
岗地粮、豆、油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城东、城西、城南、二十郢、门台、大庙、亮岗、周圩等8个乡和府城镇,计62个村67个生产队,16609个农户,农业人口72628人,劳力35217人,土地面积20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371亩,其中水田77246亩,人均占有耕地2.54亩,劳力人均耕地5.24亩。属门台子电灌站和官沟、凤阳山水库灌区,水利条件是县内较好的地区。农业生产以粮为主,作物布局以麦——稻、油——烟,一年两熟较为普遍,烤烟面积占全县烟田的25%。粮经作物结构为8.52∶1.48。区内荒山草坡少,土地利用率高。水田以小麦——水稻或油菜——水稻一年两熟制,旱地以油菜——山芋——高粱——小麦——大豆三年五熟制极为有利。
岗地粮、油、棉区位于县东部和东南部,其范围包括总铺、黄泥铺、殷涧、红心、京山、二铺、小溪河、洪山、板桥、李二庄计15个乡,1585个生产队,有31866个农户,农业人口158415人,劳力63510个,耕地面积389171亩。区东部地多人少,西部人口稠密。区内土地耕层浅,质地粘重,保水保肥力差。水利设施有凤阳山水库、鹿塘水库、燃灯水库及霸王城电灌站。但因配套工作未能跟上,是县境内缺水易旱的主要地区。
区内农业生产基本状况是旱、瘦、荒、单产低。小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94%,又是县棉花集中产区。水稻栽培面积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近一半,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县的60%以上,但粮食、棉花单产低。东部历来有扩大面积攻总产的习惯,如梨园乡石马村,现有耕地每个劳力负担15亩左右,但开荒造田不断。本小区解决好旱、瘦、荒问题,并进一步搞好水利配套设施,兴建一部分电灌站,农业生产潜力很大。
3、浅山林粮多经区
位于县境南部,包括曹店、宋集、凤阳山3个乡,16个村,177个生产队,4425个农户,农业人口21942人,土地面积24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578亩,其中水田29087亩,人均占有耕地2.25亩,劳力人均5.25亩,区内土壤层较薄,砾石多,坡度大,保水能力差,肥力低,中性微偏碱。山岭高程多在250—270米,山坡度在15—25度,最陡达40度。水利工程多为山涧小水库,蓄水量小,抗灾能力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