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工程建设
一、蓄水工程
1、中型蓄水工程
鹿塘水库鹿塘位于总铺山下,始建于明朝。清顺治六年塘坏,乾隆四年修筑。建国后鹿塘改建为水库。1957年动工扩建,1984年竣工,扩建后鹿塘集水面积33.6平方公里,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43.2米,总库容为1440万立方米,入库洪峰为434秒立方米,最大泄量为84秒立方米,正常蓄水位41.5米,相应库容625万立方米,死水位39米,相应死库容30万立方米。灌溉效益2.57万亩。
大坝。为土坝,坝长1520米,坝顶高程44.1米,顶宽15米,最大坝高5.8米,防浪墙高程为42.5米。
溢洪道。有溢洪道和过涵滚水坝。过涵滚水坝上游为2孔公路涵,长25米,底高程分别为40.6米与40.25米,最大泄量为27秒立方米,公路四孔桥下溢洪道底高程41.5米、四孔总净宽17米,最大泄洪量为57秒立方米。
渠道。干渠2条,总长14.38公里,支渠4条,长2.83公里,渠道建筑物59座。
官沟水库位于邬岗乡境内的老唐河上游,1956年3月动工兴建,次年9月竣工,1958年4月发挥灌溉效益。
官沟水库由省水利厅勘测、规划、设计,1955年9月经省计委批准施工。原设计标准是50年设计300年校核,校核洪水位为69米,坝顶高程为70米,顶宽6米,坝长310米,兴利水位65.1米,兴利库容1400万立方米,库容系数为72.5%。由于设计库容小,调节性能差,溢洪频繁。为了充分发挥效益,提高水库蓄水量,1973年进行扩建,于1975年完工。扩建后水库抬高了蓄水位。泄洪闸关闭后,兴利水位达67米,相应库容为2200万立方米,总库容6450万立方米。
大坝。顶长560米,最大坝高26米、宽5米、坝顶高程74米,另加1.2米高的防浪墙。大坝为粘土斜墙砂砾坝,迎水面以砌块石护坡,斜墙与砂砾之间设反滤。防浪墙顶不仅可适应最高洪水位风浪爬高,同时也不低于洪水的静水位。最高程75.2米。
泄洪闸。位于大坝东端,为四孔×4.75米开敞式泄洪闸,底高程为65.1米,闸门顶高程为67米。
非常溢洪道。位于大坝西端,长30米,底高程67米,顶高程70.5米的自溃坝。同时在非常溢洪道上建1座净跨为30米,宽5.5米双曲拱桥1座,以利抢险之用。
输水涵洞。位于坝东首,是泄洪灌溉两用隧洞,全长90米、宽2.6米、高2.6米,设计流量为54立方米/秒,洞底高程54米,进口建立竖井楼盖1座,操纵室1间,设有电动螺杆式双联启闭机,启闭力20吨。
渠道。1条长3.3公里的总干渠、3条干渠(西干渠长5.5公里,北干渠长9.9公里,东干渠长8公里),渠道沿等高绕岗坡而行。配套建筑87座,其中渠岸跌水14座,渠道跌水16座,支渠斗门32座,公路桥8座,分水闸4座,渠道溢道6座,进水涵3座,倒虹吸2座,大渡槽1座,拱桥兼渡槽1座。
灌溉效益。1958年4月起灌溉面积6万亩,1978年加固扩建后,灌溉面积达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5.6万亩,相应保证率75%。
凤阳山水库位于县南部殷涧乡,座落在濠河东支流上,原名殷涧水库。1956年10月省水利厅设计,1957年9月动工兴建,1958年8月竣工。水库控制面积146平方公里,流域形状为椭圆形,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不足7公里,最大淹没面积11.1平方公里,库区以上为山区,河道曲折,岸坡冲刷明显,河床较大,坝下逐渐平缓。流域南部分水岭为石灰岩区,多下降泉,在最旱年份也不断流。
水库为百年设计、千年校核,1976年以前溢洪底层高程为49.7米,底宽20米,相应洪水位53.17米。为保证下游人员安全和确保津浦铁路以及灌溉农田的需要,于1981年对大坝加固扩建。扩建后坝顶高程由原53.7米提高到57.2米,防浪墙顶高程为58.1米,兴利水位由49.7米高程相应库容3288万立方米增加到50米高程相应库容3540万立方米,总库容由原来7680万立方米扩大到11478万立方米。
大坝。坝型为折线型均质坝,坝顶长737米,最大坝高28米,坝顶高程57.2米,防浪墙顶高程58.1米,倾角20°左右。
溢洪道。位于大坝西端马鞍部,1958年水库建成后,溢洪道底宽仅20米,随着水库扩建加固,溢洪道底宽扩大到进口88米,出口45米,底高程47.6米,子堰高50米,最大泄洪量为1890秒立方米。
输水涵洞。为马蹄型,位于大坝东端,曲线高程46米,洞身长45.6米,进口高程为42米,最大泄量为30秒立方米,闸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平板,规格为2.15×2.35米,配用2台8吨启闭机。
渠道。分总干渠、干渠、支渠。总干渠1条长2公里;干渠有东西2条,长39.15公里;支渠8条长35公里。
灌溉效益。保证灌溉面积8.9万亩。
燃灯寺水库位于燃灯乡小卞家北首,1958年由滁县地区水利局勘测设计,9月始建,1972年3月发挥灌溉效益。水库工程建于小溪河上游,流域面积172.7平方公里。水库所在位置属丘陵地区,水库现状为千年一遇设计,PMP校核。兴利水位42.5米(目前限制为42米),相应库容为4760万立方米(目前限制为4200立方米),校核水位46米,总库容为7020万立方米。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1360米,其中两头地段长860米,东山头段长235米,河槽长255米,最大坝高24.3米,坝顶宽9.25米,坝顶高程47.7米。高程37米以下迎水坡1∶3.5,背水坡1∶2.75,32米高程以上背水坡1∶2.5,迎水坡1∶3,37米高程间各设2米宽的仓台1个,迎水坡用石块砌坡。
安徽省地震局于1977年对燃灯寺水库大坝区进行地震裂度鉴定为:燃灯寺水库坝址处大别山——张八岭迭加降区的边缘,坝址西侧出露上第三系砖红色砂质粘土岩疏松砂砾岩,在坝头溢洪道下方第三岩层中发育一组Ν40°E的阶梯状正断层,断层破碎带有红胶结,大坝中断下游地表5米左右以下黑色腐质泥中夹杂许多已腐朽的树干,长10—20米左右。根据地质、地震活动性和近年测量等资料表明,该区段为郯庐断裂带仍在活动,大坝地址不佳。
根据历史资料,凤阳县发生有感地震次数在安徽省居第一位,加之坝址位于许昌——淮南地震带与郯庐地震带交接部,根据地质地震活动性等资料推断,属未来100年内6—6.5级地震危险区。据此,确定燃灯寺水库坝址地区未来100年内地震裂度为8度。
溢洪道。位于坝东头的山坡上,为开敞式宽顶堰。底高程41米,长400米,宽90米,最大泄量773秒立方米。泄洪闸底高程37.5米,三孔,每孔宽5米,闸门为铪空复平板,闸门规格为5×5.4米,配20吨启闭机。
渠道。渠道沿37.5米等高线由南向北自流灌溉,干渠分东西2条,全长58.8公里,渠系上建筑物155座,灌溉效益7.05万亩。2、小型蓄水工程
为了充分利用地上水,促进农业生产和有效控制山丘地区水土流失,1957年开始兴建塘坝。小型水库蓄水工程到1985年共建小(一)型水库13座,总库容260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7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88万亩。
小(二)型水库121座,库容量3884.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6.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84万亩,主要分布在刘府9处,宫集9处,石门山12处,梅市11处,红心10处,燃灯8处,宋集8处,大庙、总铺、板桥、城西、武店、门台子、凤阳山等地分布较广,其中周圩的苗郢水库库容95万立方米为最大,灌溉0.48万亩,最小的为官塘横山水库库容8.6万立方米,可灌溉0.02万亩。
3、塘坝
县内原有塘坝9820处,可灌溉面积8.2万亩,保收面积3万亩,塘坝多为年久失修渗漏严重。1957年整修6400处,1959年新建整修小水利工程63处,1964年整修塘坝2110处,到1965年社队兴修的大沟渠、塘坝141处,全县整修塘坝3020处,1966年整修塘坝1187处,几年来累积修整原塘坝9000余处,到1970年已整修塘坝10252处。1980年整修新建塘坝已达10648处,至1985年累积整修新建塘坝10667处。
中型水库情况表
表7—1
小(一)型水库情况表
表7—2
二、引水工程
1949年以前农田灌溉主要依靠人力、畜力、木制水车。建国后使用内燃机配套的抽水机进行机械灌溉。1959年冬,国家投资由蚌埠专署水利局规划设计,建造县内第一个电力排灌站——门台子电力排灌站。1985年全县已拥有中型电力排灌站6座,小型电力排灌站68处,机械排灌站42处,有效受益面积53.35万亩。
1、门台子电力排灌站
位于门台镇境内。1959年冬动工建站,1970年秋改建,1973年竣工。电站分三级提水,总装机60台套,总容量7140千瓦,总扬程为45米,是凤阳县最大的提水灌溉工程。
门台子电灌站分一、二、三级站,主要工程有进水闸、厂房、泄洪闸、防倒灌闸和输变电线路等。
防洪进水闸该闸底高程为8.0米,2孔3.0×4.5米涵洞供引淮河水灌溉之用。
机房一级站机房建筑面积21.7米×11.6米,设在城北乡姚河口,装机12台,轴流泵1860KW,可提12.6秒立方米水量,鼓风机2台,厂房采用框架预制安装结构。
二、三级站均座落在门台镇大青郢村,二级站装机16丰产24水泵29台,110千瓦电机29台;三级站装16丰产24水泵19台110千瓦电机19台。
泄洪闸一级站泄洪闸2孔,孔径2.0×2.4米,底高程15.5米,当淮河水位高时可用机排水及泄洪水入淮河,水流经消力池后,以1∶4护坡接淮河枯水位高程。进口设5吨电力启闭机,遇淮水倒灌时,可关闭闸门防洪。
防倒灌闸设在一级渠道渠首处,为4孔,孔径4×3米,底高程17.5米。当机排内涝时关闭,使机排内水通过泄洪闸入淮。
输电线路一级站输电线路由临淮关变电所以35千伏引出线接至本站变电所,站内设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750千伏安变压器1台。变电所设在引河堤内。二、三级电站线路由蚌埠东郊变电所35千伏高压线输电,设有5600千伏安变压器1台,输电线路总长26.1公里。
渠道全灌区共有灌溉渠道3条,全长77.5公里,1条排涝渠道7.5公里。灌渠配套建筑有防洪闸2座,防倒灌闸1座,渡槽5座,路桥39座,生产桥60座,地下涵114座,放水涵75座,压力箱1座,节制闸10座,泄洪闸11座,共计220座。
1978年春建成1座地下涵,宽5米,高3.3米,拱顶厚度50厘米,长800米,为浆砌石拱地下涵,每隔200米设1清淤竖井,用地下涵代替排涝和灌溉明渠,以利淮河清障。
灌溉效益原设计效益66万亩,几经修正,缩为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1万亩,保证灌溉16.1万亩,排涝面积40平方公里,3.6万亩。
2、霸王城电灌站
位于淮河南岸,李二庄乡境内。1970年11月动工兴建,1973年8月,一、二级站枢纽工程基本完成,分两级提水,总装机19台套,装机总容量3910千瓦,扬程42.5米。经改建引淮水灌溉,设计灌溉10.5万亩,有效灌溉8万亩,除涝面积14.4平方公里。
一级站建于淮河边的霸王城,二级站在三里桥南岸,灌区分布于濠河与小溪河之间,控制面积高程66米—13米的丘陵地区,受益地区有李二庄、洪山、二铺、京山、黄湾5个乡,主要工程有机房、铁路压力涵、输变线路、渠道等。
机房建筑面积32米×4.3米,一级站装机24SH—28水泵5台,500S—22水泵6台,分别配190千瓦电机5台和250千瓦电机6台,装机容量2450千瓦。二级站装机500S—22水泵8台,配190千瓦电机8台,装机容量1520千瓦。
铁路压力涵为穿过津浦铁路设压力涵,灌溉流量6秒立方米,采用内径150厘米的涵管,管接用环氧树脂贴玻璃丝布连接,以适应沉陷变接。
输电线路自南岗110千伏变电所,以输电线路35千伏供电,线路长度4.5公里。
渠道总干渠1条,干渠2条,支渠10条,全长53.7公里,节制分水闸59座,交通桥(生产桥)74座,放水涵116座,跌水10处。
3、官塘电力灌溉站
位于官塘乡境内,1969年冬动工兴建,1972年底建成,分两级提窑河水灌溉,总装机17台套,总功率4370千瓦,扬程32.49米。灌溉效益12.5万亩。
一级站设于官塘乡小新庄与徐陈坝之间,二级站在安山西坡,灌溉高程32.5米以下。一级站站前水位16.5米,出水位33.15米,二级站进水位32.2米,出水位48.89米。
一级站装机24SH—28水泵10台,电机10台,总容量2500千瓦,二级站装机7台,电机7台,总容量1750千瓦,两站总装机容量4250千瓦。
防洪闸一级站引高塘湖水,灌溉引水位为闸前16.6米,闸后16.5米,机房内19.2米,外地平19.1米,为保站房安全设防洪闸,置于站前100米处,为圬工拱涵结构,采用2孔面积为12.5平方米的砌石拱涵,洞长29.4米,涵底高程14.41米,涵身回填顶部高程24.5米,顶宽为4米,内外坡坡度1∶2。
输变电线路自炉桥110千伏变电所,架设17公里35千伏线路至二级站,再从二级站架设35千伏线路向一级站供电。
4、五里庙电力灌溉站
位于府城东五里庙的合(肥)蚌(埠)公路边。1965年3月动工兴建,当年12月竣工。先后建成濠河滚水坝,防洪闸,一、二级厂房等枢纽工程。一级站装水泵2台配55千瓦电机;二级站装水泵2台配55千瓦电机各1台。
厂房一级站建筑面积52.5平方米,二级站48平方米。
五里庙电力排灌站,是拦濠河水提灌,在一级引水渠下游濠河上筑1道滚水坝,长90米,坝顶高程16.64米,滚水坝用浆砌块石。防洪涵洞为拱型,闸洞宽1.7米,高1.5米,闸底高程14.20米。
输电线路由凤阳变电所10千伏供电,线路长3.7公里,全站装2台变压器,分别为150千伏安、180千伏安。
渠道灌区渠道3条,西干渠1500米,北干渠1980米,引水渠1299米。有生产桥14座,公路桥1座,放水涵21处,灌溉面积1.2万亩,排涝面积8平方公里,0.2万亩。
5、燃灯寺水库电力灌溉站
位于燃灯寺水库大坝西头。一级站1970年1月兴建,1972年3月建成。二级站于1973年兴建,1975年5月建成,为柴油机站,1984年改用电力,总功率750千瓦,总扬程为32米。灌溉面积2.5万亩。一级站原装机7台,配4135型80匹马力柴油机,进水位36.5米,出水位55米;二级站1973年建于清塘乡,装机35OS—26型水泵4台,配6160型135匹马力柴油机,进水位高程54米,出水位68米。一级站装35OS—16水泵6台,二级站装35OS—16水泵4台,总功率750千瓦,副厂房3间。
输电线路,用50千伏变压后以10千伏线路送大坝防洪墙,设照明用线路,由一级站一直延伸到清塘二级站,线路总长7.5公里。
6、马山电力灌溉站
位于板桥区江山乡北侧,1979年开工兴建,1980年7月扩建,于1984年6月建成。全站分三级提水,共分5站。站内总装机19台套,装机总容量2725千瓦,灌溉面积8万亩。
厂房一级站位于江山乡北部,厂房长33.5米,净宽7.4米,站内改建前为10台80匹马力柴油机站,1980年扩建后改用电力,设6台24SH—28型水泵配JS—128—6电机,出水池长6米,宽12米,底高程24.5米,出水池水位27.3米,设双孔防洪闸,闸后涵洞长14米,水池与渠道之间用20米长渡槽连接,扬程15.5米。
北槽二级站位于江山乡西南、北门槽以东80米山坡下,由一级站送水,厂房长23.6米,宽7.5米,装机4台机组,采用24SB—19X型水泵配JS—128—6电机,出水池以砌石拱建池,池与渠道之间以60米跨度设钢筋混凝土渡槽衔接,出口安装电机闸阀,进水位26.5米,出水位39.85米,扬程13.35米,灌溉面积4.8万亩。
七里三级站设在津浦铁路北侧卢家附近,由二级站供水,厂房长16.5米,净宽7.5米,设4台机组,采用20HBC—40型水泵配JS—116—10电机。出水池砌石拱池,进水位39.5米,出水位48米,总装机200千瓦,扬程8.5米,灌溉面积2.2万亩。
板桥二级站设在津浦铁路南板桥乡东面,装机4台套,采用14SH—28型水泵,配JO2—92—4电机,总装机300千瓦,进水位25米,出水位36米,扬程6.5米。
板桥三级站在板桥王广郢村附近,装机1台套,采用20HBC—40型水泵,配JS—116—10电机,进水位35米,出水位41.5米,扬程6.5米。
输电线路洪山境内有35千伏变电所,以10千伏线路向马山站、北槽二级站、七里三级站、板桥二级站、板桥三级站供电,线路长12.6公里。
渠道马山电力灌溉站,以花园湖蓄水为水源,灌溉板桥河以东、燃灯寺北干渠以西50米高程以下范围,有江山、梨园、板桥和大溪河乡一部分,有支渠10条,总长52.1公里,渠系建筑280座。
马山电灌站列为花园湖引淮灌溉工程。
花园湖流域水系花园湖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来水面积875平方公里,凤阳县境内712平方公里,其中小溪河控制面积375.5平方公里,板桥河控制面积336.5平方公里。小溪河流域面积335平方公里,板桥河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两条河流均由南向北注入花园湖。流域内平均年降雨量880毫米,多年平均来水量9450万立方米。根据花园湖高程、面积、容积曲线列表如下:
花园湖高程、面积、容积情况表
表7—3
花园湖死水位:湖底高程一般为11.5米,冬春季水位在12米以上,拟定死水位12.5米,面积30.4平方公里,相应库容1850万立方米。
设计标准,花园湖提水灌溉面积27.5万亩,马山灌区为其中一部分,为中型灌区。
中型电力排灌站简况表
表7—4
7、小型电力机械排灌站
1985年,全县共有电力、机械排灌站110处,大部分是1972年后建成的,60年代建成的仅4处。
电力排灌站共68处,其中灌溉站53处,排灌结合站9处,排涝站6处;共装机100台、4170千瓦;有效收益面积10.48万亩。
机械排灌站共42处,其中灌溉站36处,排灌结合站3处,排涝站3处;共装机58台、2228千瓦;有效受益面积6.2万亩。
三、排涝工程
机电排涝和防洪排涝闸从1970年后,先后建成门台子一级排涝站,顾台乡排涝站和鲍家沟、姚湾排涝闸等排涝工程,基本解决了方丘湖地区排涝。在濠河滞洪区内,1974年后分别建立6处小型电力排涝站和4处排涝闸。1956年以后花园湖行洪区分别在淮堤上建筑4座较大的排涝闸,确保涝区农业生产。
挖环山河开干渠,建抽水站1975年冬季建林山、赵管、刘家户、杨圩等抽水站,装机6台240匹马力,土方14立方米。沿等高线开挖3条环山河,总长8950米,河底宽20米,深4.5米,土方48.5万立方米,蓄水287万立方米。开挖干渠42条总长25850米,土方40.6万立方米。1976年春修建各类配套工程1644处,浆砌块石10214立方米,铺设涵管3541节,为发挥排涝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圈圩筑堤开挖骨干排水渠道濠河上自陆家岗下至临淮关,河长10公里,两岸是河湾地,地势低洼,地面高程20米下有36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这些地区经常受涝以及淮水倒灌威胁。1972年以后在20米高线的岗地挖沟,出土成堤堆在靠湾地一侧,利用岗嘴有利地形,不仅可以封闭构成堤圩,还可以将岗地花水撇入濠河,沿濠河依地形特点圈圩7个,做土石方170万立方米。在花园湖行洪区挖一条新板桥河,以小红山下1公里处东引入花园湖,新河长4.5公里。
五里庙易涝,1975年冬至1976年春开挖洪沟8条,圈圩5处,建2处机械排灌站。
1985年全县千亩以上大圩18处,千亩以下的圩堤10处,总长98.1公里,圩内面积36.47平方公里,耕地4.98万亩。
疏浚5座沟洫工程天河疏浚,底宽11米,边坡1∶2,出土距离40米,河底比降万分之一,流量为23.7秒立方米。方邱湖引河流域,以两天以内排除一次最大暴雨量,保证最大内水不超过15米,河底高程以鲍家沟闸为设计标准,比降为万分之一。曹山、引山疏浚,分两个流向,以5孔桥为分水界,另一流向曹山涵闸会合龙子河入淮。花园湖引河,底宽10米,边坡1∶2,比降为五千分之一,出土距离15米,最大流量27.5秒立方米。月明湖引河,底宽3米,边坡1∶2,比降五千分之一,出土距离15米,最大流量为1.5秒立方米。
1、中型蓄水工程
鹿塘水库鹿塘位于总铺山下,始建于明朝。清顺治六年塘坏,乾隆四年修筑。建国后鹿塘改建为水库。1957年动工扩建,1984年竣工,扩建后鹿塘集水面积33.6平方公里,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43.2米,总库容为1440万立方米,入库洪峰为434秒立方米,最大泄量为84秒立方米,正常蓄水位41.5米,相应库容625万立方米,死水位39米,相应死库容30万立方米。灌溉效益2.57万亩。
大坝。为土坝,坝长1520米,坝顶高程44.1米,顶宽15米,最大坝高5.8米,防浪墙高程为42.5米。
溢洪道。有溢洪道和过涵滚水坝。过涵滚水坝上游为2孔公路涵,长25米,底高程分别为40.6米与40.25米,最大泄量为27秒立方米,公路四孔桥下溢洪道底高程41.5米、四孔总净宽17米,最大泄洪量为57秒立方米。
渠道。干渠2条,总长14.38公里,支渠4条,长2.83公里,渠道建筑物59座。
官沟水库位于邬岗乡境内的老唐河上游,1956年3月动工兴建,次年9月竣工,1958年4月发挥灌溉效益。
官沟水库由省水利厅勘测、规划、设计,1955年9月经省计委批准施工。原设计标准是50年设计300年校核,校核洪水位为69米,坝顶高程为70米,顶宽6米,坝长310米,兴利水位65.1米,兴利库容1400万立方米,库容系数为72.5%。由于设计库容小,调节性能差,溢洪频繁。为了充分发挥效益,提高水库蓄水量,1973年进行扩建,于1975年完工。扩建后水库抬高了蓄水位。泄洪闸关闭后,兴利水位达67米,相应库容为2200万立方米,总库容6450万立方米。
大坝。顶长560米,最大坝高26米、宽5米、坝顶高程74米,另加1.2米高的防浪墙。大坝为粘土斜墙砂砾坝,迎水面以砌块石护坡,斜墙与砂砾之间设反滤。防浪墙顶不仅可适应最高洪水位风浪爬高,同时也不低于洪水的静水位。最高程75.2米。
泄洪闸。位于大坝东端,为四孔×4.75米开敞式泄洪闸,底高程为65.1米,闸门顶高程为67米。
非常溢洪道。位于大坝西端,长30米,底高程67米,顶高程70.5米的自溃坝。同时在非常溢洪道上建1座净跨为30米,宽5.5米双曲拱桥1座,以利抢险之用。
输水涵洞。位于坝东首,是泄洪灌溉两用隧洞,全长90米、宽2.6米、高2.6米,设计流量为54立方米/秒,洞底高程54米,进口建立竖井楼盖1座,操纵室1间,设有电动螺杆式双联启闭机,启闭力20吨。
渠道。1条长3.3公里的总干渠、3条干渠(西干渠长5.5公里,北干渠长9.9公里,东干渠长8公里),渠道沿等高绕岗坡而行。配套建筑87座,其中渠岸跌水14座,渠道跌水16座,支渠斗门32座,公路桥8座,分水闸4座,渠道溢道6座,进水涵3座,倒虹吸2座,大渡槽1座,拱桥兼渡槽1座。
灌溉效益。1958年4月起灌溉面积6万亩,1978年加固扩建后,灌溉面积达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5.6万亩,相应保证率75%。
凤阳山水库位于县南部殷涧乡,座落在濠河东支流上,原名殷涧水库。1956年10月省水利厅设计,1957年9月动工兴建,1958年8月竣工。水库控制面积146平方公里,流域形状为椭圆形,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不足7公里,最大淹没面积11.1平方公里,库区以上为山区,河道曲折,岸坡冲刷明显,河床较大,坝下逐渐平缓。流域南部分水岭为石灰岩区,多下降泉,在最旱年份也不断流。
水库为百年设计、千年校核,1976年以前溢洪底层高程为49.7米,底宽20米,相应洪水位53.17米。为保证下游人员安全和确保津浦铁路以及灌溉农田的需要,于1981年对大坝加固扩建。扩建后坝顶高程由原53.7米提高到57.2米,防浪墙顶高程为58.1米,兴利水位由49.7米高程相应库容3288万立方米增加到50米高程相应库容3540万立方米,总库容由原来7680万立方米扩大到11478万立方米。
大坝。坝型为折线型均质坝,坝顶长737米,最大坝高28米,坝顶高程57.2米,防浪墙顶高程58.1米,倾角20°左右。
溢洪道。位于大坝西端马鞍部,1958年水库建成后,溢洪道底宽仅20米,随着水库扩建加固,溢洪道底宽扩大到进口88米,出口45米,底高程47.6米,子堰高50米,最大泄洪量为1890秒立方米。
输水涵洞。为马蹄型,位于大坝东端,曲线高程46米,洞身长45.6米,进口高程为42米,最大泄量为30秒立方米,闸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平板,规格为2.15×2.35米,配用2台8吨启闭机。
渠道。分总干渠、干渠、支渠。总干渠1条长2公里;干渠有东西2条,长39.15公里;支渠8条长35公里。
灌溉效益。保证灌溉面积8.9万亩。
燃灯寺水库位于燃灯乡小卞家北首,1958年由滁县地区水利局勘测设计,9月始建,1972年3月发挥灌溉效益。水库工程建于小溪河上游,流域面积172.7平方公里。水库所在位置属丘陵地区,水库现状为千年一遇设计,PMP校核。兴利水位42.5米(目前限制为42米),相应库容为4760万立方米(目前限制为4200立方米),校核水位46米,总库容为7020万立方米。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1360米,其中两头地段长860米,东山头段长235米,河槽长255米,最大坝高24.3米,坝顶宽9.25米,坝顶高程47.7米。高程37米以下迎水坡1∶3.5,背水坡1∶2.75,32米高程以上背水坡1∶2.5,迎水坡1∶3,37米高程间各设2米宽的仓台1个,迎水坡用石块砌坡。
安徽省地震局于1977年对燃灯寺水库大坝区进行地震裂度鉴定为:燃灯寺水库坝址处大别山——张八岭迭加降区的边缘,坝址西侧出露上第三系砖红色砂质粘土岩疏松砂砾岩,在坝头溢洪道下方第三岩层中发育一组Ν40°E的阶梯状正断层,断层破碎带有红胶结,大坝中断下游地表5米左右以下黑色腐质泥中夹杂许多已腐朽的树干,长10—20米左右。根据地质、地震活动性和近年测量等资料表明,该区段为郯庐断裂带仍在活动,大坝地址不佳。
根据历史资料,凤阳县发生有感地震次数在安徽省居第一位,加之坝址位于许昌——淮南地震带与郯庐地震带交接部,根据地质地震活动性等资料推断,属未来100年内6—6.5级地震危险区。据此,确定燃灯寺水库坝址地区未来100年内地震裂度为8度。
溢洪道。位于坝东头的山坡上,为开敞式宽顶堰。底高程41米,长400米,宽90米,最大泄量773秒立方米。泄洪闸底高程37.5米,三孔,每孔宽5米,闸门为铪空复平板,闸门规格为5×5.4米,配20吨启闭机。
渠道。渠道沿37.5米等高线由南向北自流灌溉,干渠分东西2条,全长58.8公里,渠系上建筑物155座,灌溉效益7.05万亩。2、小型蓄水工程
为了充分利用地上水,促进农业生产和有效控制山丘地区水土流失,1957年开始兴建塘坝。小型水库蓄水工程到1985年共建小(一)型水库13座,总库容260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7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88万亩。
小(二)型水库121座,库容量3884.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6.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84万亩,主要分布在刘府9处,宫集9处,石门山12处,梅市11处,红心10处,燃灯8处,宋集8处,大庙、总铺、板桥、城西、武店、门台子、凤阳山等地分布较广,其中周圩的苗郢水库库容95万立方米为最大,灌溉0.48万亩,最小的为官塘横山水库库容8.6万立方米,可灌溉0.02万亩。
3、塘坝
县内原有塘坝9820处,可灌溉面积8.2万亩,保收面积3万亩,塘坝多为年久失修渗漏严重。1957年整修6400处,1959年新建整修小水利工程63处,1964年整修塘坝2110处,到1965年社队兴修的大沟渠、塘坝141处,全县整修塘坝3020处,1966年整修塘坝1187处,几年来累积修整原塘坝9000余处,到1970年已整修塘坝10252处。1980年整修新建塘坝已达10648处,至1985年累积整修新建塘坝10667处。
中型水库情况表
表7—1
小(一)型水库情况表
表7—2
二、引水工程
1949年以前农田灌溉主要依靠人力、畜力、木制水车。建国后使用内燃机配套的抽水机进行机械灌溉。1959年冬,国家投资由蚌埠专署水利局规划设计,建造县内第一个电力排灌站——门台子电力排灌站。1985年全县已拥有中型电力排灌站6座,小型电力排灌站68处,机械排灌站42处,有效受益面积53.35万亩。
1、门台子电力排灌站
位于门台镇境内。1959年冬动工建站,1970年秋改建,1973年竣工。电站分三级提水,总装机60台套,总容量7140千瓦,总扬程为45米,是凤阳县最大的提水灌溉工程。
门台子电灌站分一、二、三级站,主要工程有进水闸、厂房、泄洪闸、防倒灌闸和输变电线路等。
防洪进水闸该闸底高程为8.0米,2孔3.0×4.5米涵洞供引淮河水灌溉之用。
机房一级站机房建筑面积21.7米×11.6米,设在城北乡姚河口,装机12台,轴流泵1860KW,可提12.6秒立方米水量,鼓风机2台,厂房采用框架预制安装结构。
二、三级站均座落在门台镇大青郢村,二级站装机16丰产24水泵29台,110千瓦电机29台;三级站装16丰产24水泵19台110千瓦电机19台。
泄洪闸一级站泄洪闸2孔,孔径2.0×2.4米,底高程15.5米,当淮河水位高时可用机排水及泄洪水入淮河,水流经消力池后,以1∶4护坡接淮河枯水位高程。进口设5吨电力启闭机,遇淮水倒灌时,可关闭闸门防洪。
防倒灌闸设在一级渠道渠首处,为4孔,孔径4×3米,底高程17.5米。当机排内涝时关闭,使机排内水通过泄洪闸入淮。
输电线路一级站输电线路由临淮关变电所以35千伏引出线接至本站变电所,站内设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750千伏安变压器1台。变电所设在引河堤内。二、三级电站线路由蚌埠东郊变电所35千伏高压线输电,设有5600千伏安变压器1台,输电线路总长26.1公里。
渠道全灌区共有灌溉渠道3条,全长77.5公里,1条排涝渠道7.5公里。灌渠配套建筑有防洪闸2座,防倒灌闸1座,渡槽5座,路桥39座,生产桥60座,地下涵114座,放水涵75座,压力箱1座,节制闸10座,泄洪闸11座,共计220座。
1978年春建成1座地下涵,宽5米,高3.3米,拱顶厚度50厘米,长800米,为浆砌石拱地下涵,每隔200米设1清淤竖井,用地下涵代替排涝和灌溉明渠,以利淮河清障。
灌溉效益原设计效益66万亩,几经修正,缩为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1万亩,保证灌溉16.1万亩,排涝面积40平方公里,3.6万亩。
2、霸王城电灌站
位于淮河南岸,李二庄乡境内。1970年11月动工兴建,1973年8月,一、二级站枢纽工程基本完成,分两级提水,总装机19台套,装机总容量3910千瓦,扬程42.5米。经改建引淮水灌溉,设计灌溉10.5万亩,有效灌溉8万亩,除涝面积14.4平方公里。
一级站建于淮河边的霸王城,二级站在三里桥南岸,灌区分布于濠河与小溪河之间,控制面积高程66米—13米的丘陵地区,受益地区有李二庄、洪山、二铺、京山、黄湾5个乡,主要工程有机房、铁路压力涵、输变线路、渠道等。
机房建筑面积32米×4.3米,一级站装机24SH—28水泵5台,500S—22水泵6台,分别配190千瓦电机5台和250千瓦电机6台,装机容量2450千瓦。二级站装机500S—22水泵8台,配190千瓦电机8台,装机容量1520千瓦。
铁路压力涵为穿过津浦铁路设压力涵,灌溉流量6秒立方米,采用内径150厘米的涵管,管接用环氧树脂贴玻璃丝布连接,以适应沉陷变接。
输电线路自南岗110千伏变电所,以输电线路35千伏供电,线路长度4.5公里。
渠道总干渠1条,干渠2条,支渠10条,全长53.7公里,节制分水闸59座,交通桥(生产桥)74座,放水涵116座,跌水10处。
3、官塘电力灌溉站
位于官塘乡境内,1969年冬动工兴建,1972年底建成,分两级提窑河水灌溉,总装机17台套,总功率4370千瓦,扬程32.49米。灌溉效益12.5万亩。
一级站设于官塘乡小新庄与徐陈坝之间,二级站在安山西坡,灌溉高程32.5米以下。一级站站前水位16.5米,出水位33.15米,二级站进水位32.2米,出水位48.89米。
一级站装机24SH—28水泵10台,电机10台,总容量2500千瓦,二级站装机7台,电机7台,总容量1750千瓦,两站总装机容量4250千瓦。
防洪闸一级站引高塘湖水,灌溉引水位为闸前16.6米,闸后16.5米,机房内19.2米,外地平19.1米,为保站房安全设防洪闸,置于站前100米处,为圬工拱涵结构,采用2孔面积为12.5平方米的砌石拱涵,洞长29.4米,涵底高程14.41米,涵身回填顶部高程24.5米,顶宽为4米,内外坡坡度1∶2。
输变电线路自炉桥110千伏变电所,架设17公里35千伏线路至二级站,再从二级站架设35千伏线路向一级站供电。
4、五里庙电力灌溉站
位于府城东五里庙的合(肥)蚌(埠)公路边。1965年3月动工兴建,当年12月竣工。先后建成濠河滚水坝,防洪闸,一、二级厂房等枢纽工程。一级站装水泵2台配55千瓦电机;二级站装水泵2台配55千瓦电机各1台。
厂房一级站建筑面积52.5平方米,二级站48平方米。
五里庙电力排灌站,是拦濠河水提灌,在一级引水渠下游濠河上筑1道滚水坝,长90米,坝顶高程16.64米,滚水坝用浆砌块石。防洪涵洞为拱型,闸洞宽1.7米,高1.5米,闸底高程14.20米。
输电线路由凤阳变电所10千伏供电,线路长3.7公里,全站装2台变压器,分别为150千伏安、180千伏安。
渠道灌区渠道3条,西干渠1500米,北干渠1980米,引水渠1299米。有生产桥14座,公路桥1座,放水涵21处,灌溉面积1.2万亩,排涝面积8平方公里,0.2万亩。
5、燃灯寺水库电力灌溉站
位于燃灯寺水库大坝西头。一级站1970年1月兴建,1972年3月建成。二级站于1973年兴建,1975年5月建成,为柴油机站,1984年改用电力,总功率750千瓦,总扬程为32米。灌溉面积2.5万亩。一级站原装机7台,配4135型80匹马力柴油机,进水位36.5米,出水位55米;二级站1973年建于清塘乡,装机35OS—26型水泵4台,配6160型135匹马力柴油机,进水位高程54米,出水位68米。一级站装35OS—16水泵6台,二级站装35OS—16水泵4台,总功率750千瓦,副厂房3间。
输电线路,用50千伏变压后以10千伏线路送大坝防洪墙,设照明用线路,由一级站一直延伸到清塘二级站,线路总长7.5公里。
6、马山电力灌溉站
位于板桥区江山乡北侧,1979年开工兴建,1980年7月扩建,于1984年6月建成。全站分三级提水,共分5站。站内总装机19台套,装机总容量2725千瓦,灌溉面积8万亩。
厂房一级站位于江山乡北部,厂房长33.5米,净宽7.4米,站内改建前为10台80匹马力柴油机站,1980年扩建后改用电力,设6台24SH—28型水泵配JS—128—6电机,出水池长6米,宽12米,底高程24.5米,出水池水位27.3米,设双孔防洪闸,闸后涵洞长14米,水池与渠道之间用20米长渡槽连接,扬程15.5米。
北槽二级站位于江山乡西南、北门槽以东80米山坡下,由一级站送水,厂房长23.6米,宽7.5米,装机4台机组,采用24SB—19X型水泵配JS—128—6电机,出水池以砌石拱建池,池与渠道之间以60米跨度设钢筋混凝土渡槽衔接,出口安装电机闸阀,进水位26.5米,出水位39.85米,扬程13.35米,灌溉面积4.8万亩。
七里三级站设在津浦铁路北侧卢家附近,由二级站供水,厂房长16.5米,净宽7.5米,设4台机组,采用20HBC—40型水泵配JS—116—10电机。出水池砌石拱池,进水位39.5米,出水位48米,总装机200千瓦,扬程8.5米,灌溉面积2.2万亩。
板桥二级站设在津浦铁路南板桥乡东面,装机4台套,采用14SH—28型水泵,配JO2—92—4电机,总装机300千瓦,进水位25米,出水位36米,扬程6.5米。
板桥三级站在板桥王广郢村附近,装机1台套,采用20HBC—40型水泵,配JS—116—10电机,进水位35米,出水位41.5米,扬程6.5米。
输电线路洪山境内有35千伏变电所,以10千伏线路向马山站、北槽二级站、七里三级站、板桥二级站、板桥三级站供电,线路长12.6公里。
渠道马山电力灌溉站,以花园湖蓄水为水源,灌溉板桥河以东、燃灯寺北干渠以西50米高程以下范围,有江山、梨园、板桥和大溪河乡一部分,有支渠10条,总长52.1公里,渠系建筑280座。
马山电灌站列为花园湖引淮灌溉工程。
花园湖流域水系花园湖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来水面积875平方公里,凤阳县境内712平方公里,其中小溪河控制面积375.5平方公里,板桥河控制面积336.5平方公里。小溪河流域面积335平方公里,板桥河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两条河流均由南向北注入花园湖。流域内平均年降雨量880毫米,多年平均来水量9450万立方米。根据花园湖高程、面积、容积曲线列表如下:
花园湖高程、面积、容积情况表
表7—3
花园湖死水位:湖底高程一般为11.5米,冬春季水位在12米以上,拟定死水位12.5米,面积30.4平方公里,相应库容1850万立方米。
设计标准,花园湖提水灌溉面积27.5万亩,马山灌区为其中一部分,为中型灌区。
中型电力排灌站简况表
表7—4
7、小型电力机械排灌站
1985年,全县共有电力、机械排灌站110处,大部分是1972年后建成的,60年代建成的仅4处。
电力排灌站共68处,其中灌溉站53处,排灌结合站9处,排涝站6处;共装机100台、4170千瓦;有效收益面积10.48万亩。
机械排灌站共42处,其中灌溉站36处,排灌结合站3处,排涝站3处;共装机58台、2228千瓦;有效受益面积6.2万亩。
三、排涝工程
机电排涝和防洪排涝闸从1970年后,先后建成门台子一级排涝站,顾台乡排涝站和鲍家沟、姚湾排涝闸等排涝工程,基本解决了方丘湖地区排涝。在濠河滞洪区内,1974年后分别建立6处小型电力排涝站和4处排涝闸。1956年以后花园湖行洪区分别在淮堤上建筑4座较大的排涝闸,确保涝区农业生产。
挖环山河开干渠,建抽水站1975年冬季建林山、赵管、刘家户、杨圩等抽水站,装机6台240匹马力,土方14立方米。沿等高线开挖3条环山河,总长8950米,河底宽20米,深4.5米,土方48.5万立方米,蓄水287万立方米。开挖干渠42条总长25850米,土方40.6万立方米。1976年春修建各类配套工程1644处,浆砌块石10214立方米,铺设涵管3541节,为发挥排涝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圈圩筑堤开挖骨干排水渠道濠河上自陆家岗下至临淮关,河长10公里,两岸是河湾地,地势低洼,地面高程20米下有36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这些地区经常受涝以及淮水倒灌威胁。1972年以后在20米高线的岗地挖沟,出土成堤堆在靠湾地一侧,利用岗嘴有利地形,不仅可以封闭构成堤圩,还可以将岗地花水撇入濠河,沿濠河依地形特点圈圩7个,做土石方170万立方米。在花园湖行洪区挖一条新板桥河,以小红山下1公里处东引入花园湖,新河长4.5公里。
五里庙易涝,1975年冬至1976年春开挖洪沟8条,圈圩5处,建2处机械排灌站。
1985年全县千亩以上大圩18处,千亩以下的圩堤10处,总长98.1公里,圩内面积36.47平方公里,耕地4.98万亩。
疏浚5座沟洫工程天河疏浚,底宽11米,边坡1∶2,出土距离40米,河底比降万分之一,流量为23.7秒立方米。方邱湖引河流域,以两天以内排除一次最大暴雨量,保证最大内水不超过15米,河底高程以鲍家沟闸为设计标准,比降为万分之一。曹山、引山疏浚,分两个流向,以5孔桥为分水界,另一流向曹山涵闸会合龙子河入淮。花园湖引河,底宽10米,边坡1∶2,比降为五千分之一,出土距离15米,最大流量27.5秒立方米。月明湖引河,底宽3米,边坡1∶2,比降五千分之一,出土距离15米,最大流量为1.5秒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