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田基本建设
1949年以前全县水利工程寥寥无几,仅有水库1座(鹿塘),塘坝9820处,年久失修,基本上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建国后,逐步对县内河流进行治理。1957年根据党中央提出“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主方针,全县开展以修筑塘坝、疏通开挖河道、兴建水利工程以及植树造林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59年,累计完成土石方5200万立方米,兴建凤阳山、官沟、燃灯寺3座水库,修整小型骨干工程63处,小型塘坝6400处,开挖合蚌河、凤临河、柳沟、巨家河、杨家河等河道沟渠工程,为农业增产增收,减少水、旱灾害奠定了基础。
1949年至1969年全县修筑52.5公里的淮河堤,整治骨干河道,修建花园湖、鲍家沟、姚河口3座防洪闸,5座防洪涵;整修鹿塘水库及小型塘坝10252处,蓄水容量5180万立方米,修小型水库168处,库容3020万立方米;兴建3座中型水库共蓄水16400万立方米;建成门台子、五里庙、临西3座电力排灌站,修建机械排灌站25处。
1975年秋县委传达了北方4省市抗旱会议精神,掀起兴修水利高潮,县成立了指挥部,各区成立指挥所,公社成立领导小组,机关抽出大批干部深入工地和群众一起,从凤阳山麓到河湾地,从燃灯到高塘湖,摆开兴修水利战场。全县以7个区为中心,展开“五十五里淮堤战场”、“二十公里的濠河堤圈圩战”,“环山渠道大会战”等。在门台、五里庙公社开挖了撇洪沟8条,筑圩5处,兴建2处机械排涝站,基本上根治了“小雨小灾”的状况。刘府区曹店乡地处荒山秃岭,群众把许多零碎的山坡,整成块块的耕田,同时利用荒山大搞绿化造林。县委组织区社书记近百人在水利工地召开现场会,造声势,1975年秋至1976年春全县投入农田基本建设11万人,开工2663处,完成土石方810万立方米。
1975年以后又连续几年大搞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的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全县发动12.6万人上阵,兴建大小工程6633处,共做土石方1865万立方米,使7万多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
1976年入冬,全县发动10万人上阵,兴建扩建大小工程2799处,完成土石方2350万立方米。共蓄水321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22万亩,增加保证灌溉面积3.5万亩,增加防洪排涝面积3.3万亩,平整土地2.6万亩,修筑主干公路和机耕路398公里,改善了生产条件。
1980年至1984年共完成小型电灌站、机电排灌站37处,及配套工程,增加灌溉面积1.92万亩。
二、水土保持
县境南部为山区、丘陵地,境内河流均为淮河支流。年平均降雨量904.4毫米。每年7、8、9三个月雨量占全年一半以上,常造成洪涝灾害,若淮河上游再降暴雨,洪涝更为严重。建国前,山地和岗丘树木稀少,人为破坏甚多,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后,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植树造林,开渠、挖河、筑堤圩,水土保持成效显著。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沿淮及各蓄水区大量栽植树木。1958年栽树12万棵。1964年至1965年门台公社柳圩大队在分管的2279米堤段内外,植树19714棵,栽杞柳30亩,各种荆条类206.5亩。截止1965年3月,沿淮社队投资13800元,在大堤两侧栽柳62484棵,白杨70500棵,枫杨5000棵,腊条92亩,杞柳46.7亩,紫槐56亩,芦竹15亩,育苗69.5亩。
1975年全县发动13万人上水利工地,同时植树造林4万亩,园边植树800万株。周圩公社组织2000人,除完成水利工地工程外,还植树6000亩,增加蓄水668万立方米,治理零星山丘地3000亩,变“三跑田”为“三保田”,较好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