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驿站 铺递 邮局
一、驿站
清光绪年间,驿传通过本县的主路线有:京师—安庆府、京师—江宁府2条。驿站3处:凤阳府的濠梁驿,有马夫41名,差夫24名,马65匹;凤阳县的王庄驿,有马夫28名,差夫24名,马60匹;红心驿有马夫41名,差夫24名,马65匹。驿站有驿丞主管驿务,另配有抄牌、传差、羽书、兽医、禁卒等人员。驿站传递公文,均按里程定期限。当时的凤阳府濠梁驿距安庆府360公里,马递限期4日到。
二、铺递
清朝以前,各州县衙前均设有总铺,州县境内分设若干铺递,铺递有铺司1人,为一铺之长官,铺兵数名。清末,凤阳府铺递28处,铺司、兵123人;驿站和铺递同属官方通信机构,铺递连接驿站,递送官署公文,官员家书,不收资费,兵马粮饷一应开支统有地方承担。
清朝末年,邮政兴起,驿站尚存。民国元年,北洋政府决定撤销驿站、铺递,在京各衙门外发公文,改由北京邮局寄递。
三、邮电局
凤阳的邮政和电信大体上经历“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人民邮政”几个阶段。
清光绪二十年,大清邮政成立后,邮政局由通商口岸推向内地。宣统元年(1909年),凤阳府设邮局兼军汇局,办理汇兑款。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大清邮政为中华邮政,民国3年设临淮关局、府城局。民国25年,临淮关为二等局,府城为三等局,红心、刘府、小溪河等地设邮政代办所。民国36年府城局有邮务员1名,信差1名,全局共2人;临淮关局10人,邮务员1人,信佐2人,信差2人,邮差2人,听差1人。主要业务是出售邮票、明信片、收寄信函和包裹。
民国2年,皖赣电政管理局在府城设立电报局,列为三等甲级。次年,临淮关开电报支局,民国23年3月1日,府城调整为电报营业处。
光绪三十四年到民国14年6月,凤阳电话线路有4条,即府城至浦口302公里,立杆1880根,挂线1条;府城至蚌埠43公里,立杆326根,挂线1条;府城至临淮关接五河、泗县,18公里,挂线1条;临淮关至泗县154公里,立杆927根,挂线1条。
民国27年,日军占领凤阳后,县邮政电信员工纷纷撤离,邮电通信陷于瘫痪。民国28年,邮政局代办所转入正常工作。开始办理邮件的收寄、投递和汇兑业务,并与国民党占领区邮政系统保持联系。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各县流亡政府都先后配备有无线电台,供政府间通报。据民国32年统计,凤阳县设的电台,波长是62米,电力为5瓦特,射程1000公里,收报机为三管再生式,发报机为哈特莱式,职员4人,经费4380元(法币)。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凤阳县流亡政府回县恢复政权。邮政局、所和网络组织同时开展各种业务,
民国35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第二区电政管理局在临淮关设立电信代办处,经营电报、电话业务。1949年以前,邮政资费多次调价,仅民国37年信函资费一年内涨价6次,一封寄往外埠的平信,邮资需15000元(法币)。
1951年,邮局由苍巷迁往花铺廊大街。在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对邮电事业提出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方针,扩大网点,充实人员,通信能力和通信质量不断提高。1957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93.49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
1958年邮电局由地方政府和省邮电部门双重领导,省邮电局只管理业务,人财物由地方政府管理。并提出“寄信不出庄、报纸不过夜、挂号投递到户”的口号,一度出现了盲目发展,过量增加人员,致使人员素质下降。1960年以后,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人、财、物三权实行邮电部门统一管理,邮电事业回到正常运转轨道,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邮电通信受到严重干扰,1967年和1968年两年业务量下降,收支差额减少。1968年与1965年相比业务总量上升17.47%,收支差额下降66.02%,1969年开始回升,但幅度不大。1972年业务总量才恢复到1965年的水平。
1969年末,邮、电分设,县邮政局归省交通局和县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局址迁到府东街人民商场对面。电信局归人武部领导,实行军管,办公地点在花铺廊大街旧址。1973年7月,邮、电合并成立县邮电局。县邮电局实行党组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党组书记和成员属县委任免,工会主席属县总工会和滁县地区行署邮电局双重领导,局长属省、地邮电局任免。对邮政、电信、财务、人事等科室负责人实行党组研究、局长聘任制,不再履行报批手续。在全县本系统内县局有人员调动权,但人员从县内调出调进的权力属于省局。职工工资属省邮电局管理,财务计划、职工工资调资指数均由省局编制后下达给各县,县局是执行机构,每季度财务送省地邮电局会审,年终送省局进行预算。1985年县邮电局迁到府东街百货大楼东边。同年业务总量为89.01万元,业务收入99.46万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07.19%和229.28%。函件每百人232.72件,比1978年增长67.39%,比1950年增长532.22%。
清光绪年间,驿传通过本县的主路线有:京师—安庆府、京师—江宁府2条。驿站3处:凤阳府的濠梁驿,有马夫41名,差夫24名,马65匹;凤阳县的王庄驿,有马夫28名,差夫24名,马60匹;红心驿有马夫41名,差夫24名,马65匹。驿站有驿丞主管驿务,另配有抄牌、传差、羽书、兽医、禁卒等人员。驿站传递公文,均按里程定期限。当时的凤阳府濠梁驿距安庆府360公里,马递限期4日到。
二、铺递
清朝以前,各州县衙前均设有总铺,州县境内分设若干铺递,铺递有铺司1人,为一铺之长官,铺兵数名。清末,凤阳府铺递28处,铺司、兵123人;驿站和铺递同属官方通信机构,铺递连接驿站,递送官署公文,官员家书,不收资费,兵马粮饷一应开支统有地方承担。
清朝末年,邮政兴起,驿站尚存。民国元年,北洋政府决定撤销驿站、铺递,在京各衙门外发公文,改由北京邮局寄递。
三、邮电局
凤阳的邮政和电信大体上经历“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人民邮政”几个阶段。
清光绪二十年,大清邮政成立后,邮政局由通商口岸推向内地。宣统元年(1909年),凤阳府设邮局兼军汇局,办理汇兑款。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大清邮政为中华邮政,民国3年设临淮关局、府城局。民国25年,临淮关为二等局,府城为三等局,红心、刘府、小溪河等地设邮政代办所。民国36年府城局有邮务员1名,信差1名,全局共2人;临淮关局10人,邮务员1人,信佐2人,信差2人,邮差2人,听差1人。主要业务是出售邮票、明信片、收寄信函和包裹。
民国2年,皖赣电政管理局在府城设立电报局,列为三等甲级。次年,临淮关开电报支局,民国23年3月1日,府城调整为电报营业处。
光绪三十四年到民国14年6月,凤阳电话线路有4条,即府城至浦口302公里,立杆1880根,挂线1条;府城至蚌埠43公里,立杆326根,挂线1条;府城至临淮关接五河、泗县,18公里,挂线1条;临淮关至泗县154公里,立杆927根,挂线1条。
民国27年,日军占领凤阳后,县邮政电信员工纷纷撤离,邮电通信陷于瘫痪。民国28年,邮政局代办所转入正常工作。开始办理邮件的收寄、投递和汇兑业务,并与国民党占领区邮政系统保持联系。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各县流亡政府都先后配备有无线电台,供政府间通报。据民国32年统计,凤阳县设的电台,波长是62米,电力为5瓦特,射程1000公里,收报机为三管再生式,发报机为哈特莱式,职员4人,经费4380元(法币)。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凤阳县流亡政府回县恢复政权。邮政局、所和网络组织同时开展各种业务,
民国35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第二区电政管理局在临淮关设立电信代办处,经营电报、电话业务。1949年以前,邮政资费多次调价,仅民国37年信函资费一年内涨价6次,一封寄往外埠的平信,邮资需15000元(法币)。
1951年,邮局由苍巷迁往花铺廊大街。在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对邮电事业提出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方针,扩大网点,充实人员,通信能力和通信质量不断提高。1957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93.49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
1958年邮电局由地方政府和省邮电部门双重领导,省邮电局只管理业务,人财物由地方政府管理。并提出“寄信不出庄、报纸不过夜、挂号投递到户”的口号,一度出现了盲目发展,过量增加人员,致使人员素质下降。1960年以后,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人、财、物三权实行邮电部门统一管理,邮电事业回到正常运转轨道,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邮电通信受到严重干扰,1967年和1968年两年业务量下降,收支差额减少。1968年与1965年相比业务总量上升17.47%,收支差额下降66.02%,1969年开始回升,但幅度不大。1972年业务总量才恢复到1965年的水平。
1969年末,邮、电分设,县邮政局归省交通局和县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局址迁到府东街人民商场对面。电信局归人武部领导,实行军管,办公地点在花铺廊大街旧址。1973年7月,邮、电合并成立县邮电局。县邮电局实行党组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党组书记和成员属县委任免,工会主席属县总工会和滁县地区行署邮电局双重领导,局长属省、地邮电局任免。对邮政、电信、财务、人事等科室负责人实行党组研究、局长聘任制,不再履行报批手续。在全县本系统内县局有人员调动权,但人员从县内调出调进的权力属于省局。职工工资属省邮电局管理,财务计划、职工工资调资指数均由省局编制后下达给各县,县局是执行机构,每季度财务送省地邮电局会审,年终送省局进行预算。1985年县邮电局迁到府东街百货大楼东边。同年业务总量为89.01万元,业务收入99.46万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07.19%和229.28%。函件每百人232.72件,比1978年增长67.39%,比1950年增长5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