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输电线路
1961年5月3日县第一条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蚌埠到门台镇)竣工投入运行,截至1985年,全县有35千伏输电线路17条,总长169.70公里。
35千伏高压输电网络的运行方式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蚌埠东郊变电所的314开关通过蚌——门35千伏线路将电源输送到门台子变电所和门台子二级站;第二部分是由蚌埠东郊220千伏变电所输出110千伏电源到临淮镇南边的南岗110千伏变电所,然后由南岗变电所1台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的二次侧输出的35千伏电源,通过4条35千伏输电线路将电源送至东部和南部及府城的7个35千伏变电所,另外还有35千伏直供5个用电大户;第三部分是由定远炉桥变电所输送35千伏电源,通过炉桥到武店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将电源接入武店变电所和官塘一、二级站直供变压器;第四部分是由嘉山县的110千伏变电所通过嘉山到梅市乡35千伏变电所,这个变电所及梅市乡供电现仍由嘉山供电局管辖。
这四个部分网络中,有两处通过35千伏和10千伏,联络线可以互倒电源,一个是南岗110千伏变电所和九华山变电所之间,有一条10千伏联络线。在一方检修或无电的情况下,经蚌埠供电局调度批准可以互倒电源使用。但必须有严格的调度命令和安全措施。另一个是门台子和九华山两个35千伏变电所之间有一条35千伏联络线,平时处于备用状态,双方需要互倒电时,经蚌埠局调度批准即可。
通过各35千伏变电所向用户供电的是61条10千伏配电线路,总长度是773公里。这些线路大多数是由变电所架到各乡镇,再向村和乡镇企业延伸。也有部分是直接架到县政府直属重点企业和用电大户。1985年全县的10千伏配电线路基本上可以适应乡镇和近400个行政村的用电需要,布局也合理,但也有少数超过供电半径或线路迂回重叠现象。
各类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分三个层次。第一,除嘉山通往梅市的35千伏线路由嘉山局管理外,其余的35千伏线路统由凤阳供电局线路班负责运行管理检修。第二,供电所均配有线路运行人员,负责供电局直管的10千伏线路和为用户代管的10千伏线路运行维修工作。第三,乡村的10千伏支接线路及未办代管的10千伏线路均由各乡镇电力管理站负责运行维护。1983年以来供电局生产技术股内专门配1名技术人员负责全县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绘制了各条线路的图纸,建立了线路的档案资料,制定了线路运行检修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保障电力输送和供应。
输电线路规范表(35千伏等级)
表12—1
二、变电所
1961年5月县内建第一个35千伏简易变电所即门台子二级站变电所。1985年全县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南岗变电所、刘府变电所),主变容量35000千伏安。南岗变电所通过主变压器和4条35千伏线路,将电流输送到全县7个35千伏变电所,它的4条10千伏出线供临淮镇和附近的乡村用电,它还有110千伏出线2条,向五河、嘉山两县供电,是个枢纽变电所。刘府变电所,1984年动工,主变1台容量15000千伏安,投运后,解决刘府、武店两区供电不足问题。同时把大庙、九华山变电所连网,增加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县内35千伏变电所10座,主变压器12台,25900千伏安,梅市变电所属嘉山管辖,其余9个全部属凤阳供电局管理。
九华山变电所九华山变电所在第一山东南500米处,凤临公路南侧,占地4.5亩,由南岗110千伏变电所通过南——九线引入35千伏电源,与门台变电所之间的门——凤线做为备用及联络线,可以互相倒送电源。该所原系凤阳变电站,建于1961年,1962年元月投入运行,电源由门台子二级站通过门——蚌线引入,当时主变压器1台750千伏安,高压6.6千伏向外输送,开始供电范围仅府城部分单位和部分街道照明,经过改压和多次扩建改造为10千伏向外送电,1985年已有主变压器2台,1台2500千伏安,1台5600千伏安。35千伏进出线各2条,10千伏配电出线9条。该所是全县35千伏变电所中容量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担负着府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2个镇4个乡的供电任务,同时把35千伏电源送往大庙变电所,所以它是凤阳县的一个35千伏枢纽变电所。属九华山变电所供电的10千伏线路7条,配电变压器138台、12630千伏安,供电负荷最高近1万千瓦。
门台子变电所门台镇是县内最早用高压电的地方,原有一座二级站变电所,属水利局管理,后来移交给凤阳供电所管理。1979年初经省电力局批准新建1个变电所,担负对外供电任务,原二级站变电所保持对电灌站供电。新建的门台子变电所,占地5.5亩,1980年9月竣工投入运行。主变1台容量2400千伏安,10千伏出线6条,主要供门台镇和顾台乡及城西乡部分村用电,供电最高负荷1800千瓦,10千伏线路5条,配电变压器69台、8370千伏安。
总铺变电所总铺变电所位于总铺北头,它的前身是总铺区的一个简易35千伏变电所,建于1971年。原主变压器1台180千伏安,是35千伏变0.4千伏的直配变压器,采用大容量的熔丝保护,设备十分简陋。1980年上半年于总铺中学南面的变电所西侧新建35千伏变电所1座,占地6.4亩,1982年4月竣工投入运行。电源由南岗到大青山线接入,主变压器2台,1台2400千伏安,1台1800千伏安,平时用1台,农用电高峰时用2台。10千伏配电出线5条,供总铺等7个乡、镇,55个行政村及9个县直农林场站和驻军部队用电,有配电变压器134台12370千伏安,供电最高负荷2000千瓦。1985年被省电力局评定为标准化变电所。
武店变电所武店变电所在武店镇南侧,建于1976年。1979年7月竣工投入运行,占地5330平方米,原属县工业局,1982年7月移交县供电局。电源由定远县炉桥变电所引入,有主变压器1台3200千伏安,10千伏配电出线3条。主要供武店区各乡镇及县水泥厂、采石场、铁路水泥厂、机具厂用电。供电负荷仅次于九华山变电所,最高负荷达2500千瓦。配电变压器110台、18340千伏安。
小溪河变电所小溪河变电所位于小溪河镇西拐吴村,1981年底动工,1982年12月竣工投入运行,占地7.4亩。主变压器1台1800千伏安,供电电源线路由南岗变电所35千伏南岗——小溪河线引入,10千伏配电出线6条,供小溪河区5个乡镇及毛山金矿用电。有配电变压器119台103601千伏安,供电最高负荷1300千瓦。变电所运行以来,没有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1985年被省电力局评为标准化变电所。
大庙变电所大庙变电所位于大庙乡政府东侧,建于1979年,1981年元月竣工投入运行,占地4080平方米。主变压器1台1000千伏安,电源由九华山变电所35千伏出线的凤阳——大庙线引入,10千伏配电线路4条,供大庙区4个乡镇和解放军坦克学校用电。有配电变压器62台4360千伏安,供电最高负荷750千瓦。
洪山变电所洪山变电所位于洪山乡政府东侧,1982年动工,1983年12月竣工投入运行,占地8.6亩。主变压器1台2400千伏安。电源由南岗变电所35千伏出线经霸王城——洪山线引入,10千伏配电出线6条,供板桥区6个乡镇用电,并解决花园湖引淮工程及灌溉区的排灌用电。有配电变压器94台3480千伏安,最高负荷2000千瓦,平时经常超负荷,被迫采取轮流供电的办法。
燃灯变电所燃灯变电所位于燃灯乡西侧,建于1983年,1984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占地5.4亩。主变压器1台1000千伏安,电源由小溪河变电所35千伏出线经小溪河——燃灯线引入。10千伏配电出线6条,供燃灯乡及燃灯水库灌溉区用电,有配电变压器22台1240千伏安。
殷涧变电所殷涧变电所位于殷涧乡政府东北侧,建于1984年下半年,占地5亩。主变压器2台2800千伏安,电源由南岗——大庙35千伏线引入。
梅市变电所梅市变电所位于梅市乡政府北侧0.5公里处,1981年下半年施工,1983年2月竣工通电,1983年4月变电所移交给嘉山供电局。主变压器1台1000千伏安,电源由嘉山到山许电站35千伏线路延伸到梅市变电所。35千伏线路6公里,10千伏配电出线3条、26.9公里,配电变压器8台640千伏安。1985年供电量22.4万千瓦时,供电范围是梅市乡各村和乡镇企业。1985年通电村(自然村)20个,近700户。变电所工人6名,其中嘉山供电局派出4人,本乡聘用2人。电价按电网直供电价收取。
各变电所建成投入运行后,迫切需要配备运行人员。1976年至1984年由省电力局批准凤阳供电局先后招工6次,录用青工99人,其中一部分定为变电运行工。1985年底有变电运行工37人,每个变电所变电运行工3至4人。各变电所技术业务由供电局生产技术股管理,行政事务属本所管理。
上一篇:第一节 发电
下一篇:第三节 用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