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人民防空工作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建国初,凤阳县没有设置专门的防空机构,直到1969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日趋紧张,时有外敌来犯的可能。县根据滁县专员公署和军分区的部署,组建了人民防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全县人民的防空工作。其任务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家经济损失,有效的保存战争潜力,争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平时对人民群众进行战备和防空知识教育,同时做好人防工程、通讯警报、防空专业队伍建设、防空演练以及人口疏散等各项战备工作。至1981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好转,根据省人民政府和省军区的通知精神,撤销人防机构。
一、人防工程
1969年,县人防办公室动员人口比较集中的府城、临淮两镇居民构筑防空工事。在两镇选择有利地形,本着分散布局、合理安排、分片设施、上下结合的原则,做好打街垒战、打巷战、打地道战的准备。据1969年统计,府城、临淮关两地共挖简易防空洞233个,防空壕7434平方米,单人掩体293个,可容纳22302人,占两镇总人口的73.5%。两镇的防空指挥所工程,均是砖石水泥结构,共5处,可容纳390人。这些工事,平时为民造福,战时消灭敌人,做到平战结合。
1970年,根据省、地两级指示精神,成立县人民防空指挥部,制订县人民防空规划。选择府城的制高点——鼓楼楼顶为防空瞭望台,安装防空警报器一架,同时利用龙兴寺的大钟,建起一座防空警报亭。鼓楼下的城门洞,改做县防空指挥部的作战指挥室,面积约200平方米,进出口安装防毒、防辐射、防冲击波的“三防”钢筋水泥预制门,内部设施齐全,供防空作战时使用。
1971年,府城镇利用明初建造的城下屯兵暗道,改造为地下两层的防空通道。通道高为2.2—2.5米,宽为1.5—3.0米,拱厚为0.5—1.0米,上空高1.8米作坑道使用,下空为0.5—0.6米作流水使用。通道全长496米,进出口都安装了加固的“三防”门。
1974年,临淮镇学习府城镇的防空经验,做了较大规模的防空规划,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搁置。
二、防空队伍
县人防工作由防空办公室制订防空预案,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组织基干民兵建立具有反空降、反空袭特点的治安、射击、消防、抢运、抢修、通讯、抢救、宣传8个防空专业队共1334人。其中治安队427人,射击队346人,消防队86人(配消防车1辆),抢运队149人,抢修队108人,通讯队75人(配测—3新式雷达),抢救队87人,宣传队36人(配电影机1部,幻灯机2部)。各专业队使用的枪支弹药和医疗器械等,都由原单位配备。
府城、临淮两镇分别成立人防指挥所,组建防空专业队。府城镇防空专业队共有330人,临淮镇防空专业队共有415人。
三、战备教育
做好人民防空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保存自己战胜敌人的重要措施。1969年,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在城镇干部、职工和居民中,组织学习战备防空知识,县召开战备动员大会,举办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武器的“三防”学习班,请部队首长作形势报告。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如放电影、办专栏、有线广播、组织文艺宣传队、写标语等各种形式,进行战备教育。
1970年,县人防办购置“三打”、“三防”幻灯机、幻灯片和各种防空模具,在县文化馆举办战备教育展览,组织机关干部、厂矿工人、街道居民、学校师生等观看。据1969年至1970年的统计,全县受教育的干部、群众共达407903人次。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还组织城镇基干民兵,进行实施训练,增强反侵略战争的防空能力。
四、防空演练
防空演练是对人民防空各项设施的实地考验。这项工作是在县人防指挥部的领导下,重点在人口较集中的府城、临淮关、县直3个人防指挥所组织实施。1969年12月20日,在府城镇举行人民防空演习,这次演习的项目有:就地隐蔽、灯火管制、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对空射击、通讯联络、医疗救护、消防抢救8个项目。实行全城戒严、所有人员停止生产和工作、学生停课,工、农、商、学、兵全处于临战状态。演习分两次进行,一次在下午2时至3时;一次在当晚的7时至7时半。演习开始,指挥部发出警报信号,10分钟内,大街小巷除了有伪装的执勤人员巡逻外,其余人员都迅速有组织、有秩序地进入防空隐蔽体,连医院病人也按照指定地点进入防空洞隐蔽,各专业队都以临战姿态待命。
1972年2月10日,县防空指挥部又在府城、临淮关两地同时举行防空演习。下午2时开始,就地隐蔽1个多小时,晚上7时半进行灯火管制、治安保卫和交通管制,历时半个多小时。参加演习的有省、地驻凤人员,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家属7571人,还有两镇的居民、职工、学生等共29752人。
1973年春,为提高基干民兵和防空专业队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强反空降、反空袭的作战能力,县人防办公室组织县、镇两级人民武装部参加协同作战拉练演习。如某天夜晚府城、临淮关两地的各指挥所从原地出发,途经大通桥、天津铺和头铺、二铺、总铺,直达殷涧公社的白云山下,拂晓返回原地,行程40多公里。这次拉练共有200多人参加,各专业队都根据各自的任务,按命令逐项地进行演练。
上一篇:第四节 民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