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私塾
一、县学
县学原在县治东,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万历五年(1577年)学内辟地建青云阁。万历二十五年增建尊经阁,万历四十二年增开泮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将县学移建于县治西面。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大殿、崇圣祠、明伦堂。乾隆三十二年修仪门、棂星门及名宦乡贤祠。
县学有廪膳生20名,增广生员40名,附学生无定额。每年考取文童25名,武童15名,凤阳卫文武童生,例赴县学考试。
二、书院
书院在唐朝时本为藏书校书之所,到唐末五代时,已逐渐变为讲学读书之处。
明代有3所书院。独山书院,明嘉靖年间,地方官赵楷奉巡抚御史张惟恕之命创建;西山书院,在曲阳门外,嘉靖年间,知县谢廷举、张惟恕创建;临淮乡学书院,洪武年间知县乐瓒如建。这3所书院到清代中叶都先后废弃了。
清代自雍正十一年(1733年)及乾隆元年两次提倡、奖励兴办书院,书院愈益兴盛。凤阳县有以下书院:
淮南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院址在原府署前(今凤阳县公安局旧址)。到光绪十年,该院尚有房屋33间,藏书楼1座,藏书4000余册。生员100余名,其中住院的生员称正课生,走读的称附课生,伙食费均由官方发给。书院设山长及主讲。当时有名的主讲有江西进士黄长森、江苏进士潘文熊、江苏举人曹允源等。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废科举,该书院改为官立经世学堂,招收凤、颍、六、泗等地学生,曾毕业一个班,约40人。光绪二十九年,又改为凤阳府中学堂。
凤临书院,清康熙四十七年,知县王红创建,院址在临淮关西关外。初名启蒙书院。王于政余常亲临讲学。院方供应学生伙食,故生徒日盛。后知府吴同仁改启蒙书院为凤临书院。乾隆二年废。
临淮书院,院址在临淮关西坝,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五年(1866年),翰林侍讲袁保恒重建,不久又废。
三、私塾
私塾大体可分为3种,一是“团馆”,任教者皆是家境贫寒的塾师,为生活计,托人出面为其招收学生,学生一般都是附近百姓子弟。入学后按学生年龄大小,程度高低,家境状况分别议定全年学费。二是“东馆”,即延聘塾师来家授课,学东都是富有人家,塾师相当于现代家庭教师。三是“冬学”,贫苦百姓农闲时集资请塾师教授其子弟,一般从当年农历十一月开始,到次年三月结束。
学生入学,先拜孔子,后拜先生,就算是正式入学。私塾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程度而定。启蒙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进一步就是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程度再高些就读经书了,如《诗经》、《书经》、《易经》、《左氏春秋》、《礼记》等。此外,还选读一些其它书籍,浅显的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史鉴节要》、《增广贤文》、《尺牍》,深一些的如《古文观止》、《史记》、《战国策》等。女孩子入学须读《女儿经》。
私塾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既无教学计划,也不讲究进度。即使是同一本书,也因学生接受能力不同而不同时授课。一般是上午上新课,下午自习。
民国23年,安徽省曾颁布《私塾改进标准》及《塾师须知》。凤阳各私塾虽遵照省规定的课程教学,但都未订课程表,平时训练儿童,滥用体罚。
民国时期,凤阳仍有不少改良私塾,塾师都是一些中学或师范毕业生担当。改良私塾的课程设置,几乎包括当时学校的所有课程。其教学进度也因人而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学期可能学完一学年的课程,经过二三年的学习,即可插入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大大缩短正规学校的学习年限。因此,当时城市农村几乎都有私塾存在。建国前夕,随着学校逐渐增多,私塾逐渐减少。建国以后,农村私塾改为村小,其余私塾则全部停办。
县学原在县治东,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万历五年(1577年)学内辟地建青云阁。万历二十五年增建尊经阁,万历四十二年增开泮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将县学移建于县治西面。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大殿、崇圣祠、明伦堂。乾隆三十二年修仪门、棂星门及名宦乡贤祠。
县学有廪膳生20名,增广生员40名,附学生无定额。每年考取文童25名,武童15名,凤阳卫文武童生,例赴县学考试。
二、书院
书院在唐朝时本为藏书校书之所,到唐末五代时,已逐渐变为讲学读书之处。
明代有3所书院。独山书院,明嘉靖年间,地方官赵楷奉巡抚御史张惟恕之命创建;西山书院,在曲阳门外,嘉靖年间,知县谢廷举、张惟恕创建;临淮乡学书院,洪武年间知县乐瓒如建。这3所书院到清代中叶都先后废弃了。
清代自雍正十一年(1733年)及乾隆元年两次提倡、奖励兴办书院,书院愈益兴盛。凤阳县有以下书院:
淮南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院址在原府署前(今凤阳县公安局旧址)。到光绪十年,该院尚有房屋33间,藏书楼1座,藏书4000余册。生员100余名,其中住院的生员称正课生,走读的称附课生,伙食费均由官方发给。书院设山长及主讲。当时有名的主讲有江西进士黄长森、江苏进士潘文熊、江苏举人曹允源等。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废科举,该书院改为官立经世学堂,招收凤、颍、六、泗等地学生,曾毕业一个班,约40人。光绪二十九年,又改为凤阳府中学堂。
凤临书院,清康熙四十七年,知县王红创建,院址在临淮关西关外。初名启蒙书院。王于政余常亲临讲学。院方供应学生伙食,故生徒日盛。后知府吴同仁改启蒙书院为凤临书院。乾隆二年废。
临淮书院,院址在临淮关西坝,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五年(1866年),翰林侍讲袁保恒重建,不久又废。
三、私塾
私塾大体可分为3种,一是“团馆”,任教者皆是家境贫寒的塾师,为生活计,托人出面为其招收学生,学生一般都是附近百姓子弟。入学后按学生年龄大小,程度高低,家境状况分别议定全年学费。二是“东馆”,即延聘塾师来家授课,学东都是富有人家,塾师相当于现代家庭教师。三是“冬学”,贫苦百姓农闲时集资请塾师教授其子弟,一般从当年农历十一月开始,到次年三月结束。
学生入学,先拜孔子,后拜先生,就算是正式入学。私塾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程度而定。启蒙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进一步就是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程度再高些就读经书了,如《诗经》、《书经》、《易经》、《左氏春秋》、《礼记》等。此外,还选读一些其它书籍,浅显的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史鉴节要》、《增广贤文》、《尺牍》,深一些的如《古文观止》、《史记》、《战国策》等。女孩子入学须读《女儿经》。
私塾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既无教学计划,也不讲究进度。即使是同一本书,也因学生接受能力不同而不同时授课。一般是上午上新课,下午自习。
民国23年,安徽省曾颁布《私塾改进标准》及《塾师须知》。凤阳各私塾虽遵照省规定的课程教学,但都未订课程表,平时训练儿童,滥用体罚。
民国时期,凤阳仍有不少改良私塾,塾师都是一些中学或师范毕业生担当。改良私塾的课程设置,几乎包括当时学校的所有课程。其教学进度也因人而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学期可能学完一学年的课程,经过二三年的学习,即可插入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大大缩短正规学校的学习年限。因此,当时城市农村几乎都有私塾存在。建国前夕,随着学校逐渐增多,私塾逐渐减少。建国以后,农村私塾改为村小,其余私塾则全部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