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中学教育
一、学校
建国初期,全县只有1所中学,即“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97人。民国38年2月,江淮军区在凤阳创办华东大学皖北分校和津淮中学,目的是培训干部。皖北分校历时8个月。后建立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创办临淮中学(首任校长耿基)。1956年,凤阳第一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安徽省凤阳中学,是凤阳县建国后第一所完全中学。1958年建立小溪河中学、黄湾中学。1959年,原烟草学校改为武店中学。196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1998人。1966年,“五七”中学开办。1978年枣巷小学在原有初中班的基础上被批准为枣巷中学。至1985年,全县共有中学42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在校学生21956人,教职工1273人。
安徽省凤阳中学是县内最有名的中学。校址在府城内府东街。该校历史悠久,屡经变迁。清光绪二十七年,淮南书院改为经世学堂,光绪二十九年改为凤阳府中学堂。民国3年,改办安徽省立第四中学,民国17年省立四中、省立五师、滁县八中、盱眙九中合并成立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校址由淮南书院旧址迁入府署(今凤阳中学),时有学生500余人。民国23年,改称凤阳中学。日伪时期,仅有学生百余人。抗战胜利后,改为凤阳县立中学,分高、初中两部。民国37年秋,一度南迁泾县、南陵,后停办。建国前夕,县开办凤阳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
凤阳中学占地170亩,有4层教学大楼1幢,顶层放置仪器设备,下3层为教室,可容18个班学生上课,有2层教学楼3幢计16个教室,1985年全校共有33个班、2050名学生,教职工120人。凤阳中学是滁县地区的重点中学。
该校在民国17年,即有共产党地下组织存在,领导学生运动,建立学生联合会,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如驱逐反动校长刘嗣祥、王慧泉等。学生办有《怒潮》刊物,以文艺形式介绍革命理论,传播先进思想。民国24年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该校演讲,鼓励学生立志工农,自食其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中学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升学率也逐年上升(由原来的每年考取30多人上升到80多人,最多达120多人),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了很多优秀学生,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学制课程
清光绪时,凤阳中学堂学制为五年,教学课目有:修身、经学、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格致、图画、体操。
民国时期,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制,即初、高中各为三年。
建国初,中学仍沿用旧制。1965年,中学按“一、三、五”安排,即一个月假期、三个月劳动、五个月学习。1968年高中学制改为二年。1978年中学由春季始业改秋季始业。
1982年,凤阳中学开始改为三年制高中,以后全县各中学陆续将高中由二年制改三年制。
初中教学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生理卫生。
高中教学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体育、劳动。
三、教学
建国后,中学教学工作得到重视,各中学校长不但亲自深入课堂听课,而且还抽阅检查学生作业。兼课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不兼课的校长每周不少于6节。1950年,凤阳组织部分校长、教导主任及教师骨干到滁县参加中小学教师暑假研究会,接着,县内也举办中小学教师暑研会。
为适应新中国政治教学需要,1952年,凤阳于寒、暑假期间集中大部分中学教师到芜湖、滁县参加思想教育学习。1958年10月,全县中学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各校均开辟实验田,师生都参加劳动,教学工作受干扰。1960年,增设大庙、板桥等6所初中,为补充中教力量,从小学中抽调水平较高的20余人于暑假集中学习,结业后担任中学教师。1962年暑假,凤阳举办了教师暑研会,全县各中学经常开展听课、教学观摩、经验座谈等教研活动。1963年,全县中小学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1966年至1976年,许多中小学校长、教师受“文化大革命”干扰,教师无心教,学生不想学,教学工作无法开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学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中学使用统编教材,县教育局教研室为此举办一次中学教材学习班。1981年9月,县举办了一期中学数学教材研究班,引导教师吃透精神。同年在凤阳中学办初中、高中语文试点班,在临淮中学办数学试点班。1982年后,教学工作中坚持一年两次教研视导制度,每个教研员听课不少于50节。
建国后中学教育发展情况表
表25—3单位:人
续表25—3—1
续表25—3—2
建国初期,全县只有1所中学,即“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97人。民国38年2月,江淮军区在凤阳创办华东大学皖北分校和津淮中学,目的是培训干部。皖北分校历时8个月。后建立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创办临淮中学(首任校长耿基)。1956年,凤阳第一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安徽省凤阳中学,是凤阳县建国后第一所完全中学。1958年建立小溪河中学、黄湾中学。1959年,原烟草学校改为武店中学。196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1998人。1966年,“五七”中学开办。1978年枣巷小学在原有初中班的基础上被批准为枣巷中学。至1985年,全县共有中学42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在校学生21956人,教职工1273人。
安徽省凤阳中学是县内最有名的中学。校址在府城内府东街。该校历史悠久,屡经变迁。清光绪二十七年,淮南书院改为经世学堂,光绪二十九年改为凤阳府中学堂。民国3年,改办安徽省立第四中学,民国17年省立四中、省立五师、滁县八中、盱眙九中合并成立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校址由淮南书院旧址迁入府署(今凤阳中学),时有学生500余人。民国23年,改称凤阳中学。日伪时期,仅有学生百余人。抗战胜利后,改为凤阳县立中学,分高、初中两部。民国37年秋,一度南迁泾县、南陵,后停办。建国前夕,县开办凤阳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
凤阳中学占地170亩,有4层教学大楼1幢,顶层放置仪器设备,下3层为教室,可容18个班学生上课,有2层教学楼3幢计16个教室,1985年全校共有33个班、2050名学生,教职工120人。凤阳中学是滁县地区的重点中学。
该校在民国17年,即有共产党地下组织存在,领导学生运动,建立学生联合会,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如驱逐反动校长刘嗣祥、王慧泉等。学生办有《怒潮》刊物,以文艺形式介绍革命理论,传播先进思想。民国24年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该校演讲,鼓励学生立志工农,自食其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中学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升学率也逐年上升(由原来的每年考取30多人上升到80多人,最多达120多人),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了很多优秀学生,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学制课程
清光绪时,凤阳中学堂学制为五年,教学课目有:修身、经学、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格致、图画、体操。
民国时期,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制,即初、高中各为三年。
建国初,中学仍沿用旧制。1965年,中学按“一、三、五”安排,即一个月假期、三个月劳动、五个月学习。1968年高中学制改为二年。1978年中学由春季始业改秋季始业。
1982年,凤阳中学开始改为三年制高中,以后全县各中学陆续将高中由二年制改三年制。
初中教学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生理卫生。
高中教学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体育、劳动。
三、教学
建国后,中学教学工作得到重视,各中学校长不但亲自深入课堂听课,而且还抽阅检查学生作业。兼课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不兼课的校长每周不少于6节。1950年,凤阳组织部分校长、教导主任及教师骨干到滁县参加中小学教师暑假研究会,接着,县内也举办中小学教师暑研会。
为适应新中国政治教学需要,1952年,凤阳于寒、暑假期间集中大部分中学教师到芜湖、滁县参加思想教育学习。1958年10月,全县中学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各校均开辟实验田,师生都参加劳动,教学工作受干扰。1960年,增设大庙、板桥等6所初中,为补充中教力量,从小学中抽调水平较高的20余人于暑假集中学习,结业后担任中学教师。1962年暑假,凤阳举办了教师暑研会,全县各中学经常开展听课、教学观摩、经验座谈等教研活动。1963年,全县中小学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1966年至1976年,许多中小学校长、教师受“文化大革命”干扰,教师无心教,学生不想学,教学工作无法开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学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中学使用统编教材,县教育局教研室为此举办一次中学教材学习班。1981年9月,县举办了一期中学数学教材研究班,引导教师吃透精神。同年在凤阳中学办初中、高中语文试点班,在临淮中学办数学试点班。1982年后,教学工作中坚持一年两次教研视导制度,每个教研员听课不少于50节。
建国后中学教育发展情况表
表25—3单位:人
续表25—3—1
续表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