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群众文化
一、机构
1、凤阳县民众教育馆
民国23年,县立图书馆与通俗讲演馆等社会教育机构合并,于次年11月正式成立凤阳县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府城府东街,有馆长1人、馆员2人、公役3人。内设教导、阅览、生计、健康4个部,以府城为中心施教区,附办民众学校3所、阅报处6处。
民国26年10月,县立公共体育场并入县民众教育馆为体育部,增加主任兼指导员1人。民国28年,日伪统治时,该馆房舍皆被伪安徽保安教导团第一大队占用,遂将前日语专科学校校舍作办公地点(地址在蚌埠公栈路),并于此设中心民众学校1所,校长由馆长兼任,有职员14人,不久停办。
2、凤阳县文化馆
建于1950年3月,初名为凤阳县人民文化馆,馆址在府城北大街(现府北街),工作人员3人,为丙等馆,先后隶属县教育科和文教科。馆舍21间,面积约350平方米。负责本县南部和西部城乡群众文化工作。1951年,工作人员增至4人。1952年11月,工作人员增加到7人,定为乙等馆,易名为凤阳文化馆,主要工作为社会教育、社会宣传、图书阅览、群众文娱和文物管理。设备有幻灯机、收音机、黑板报、模型、标本、乐器等。先后开办识字班,设立图书室、棋艺室、游艺室,开展书报阅览和文化娱乐活动。1959年,图书室析出单独建馆,1961年复并入文化馆。1963年始定为凤阳县文化馆。“文化大革命”中,县文化馆改名毛泽东思想宣传站,迁至府城中心街(现花铺廊大街),后恢复文化馆建制,迁回原址。1976年,将文物工作划出。同时区、镇(社)文化站直属县文化局领导,县文化馆仅负责组织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1979年,县文化馆在原址后部新建二层楼作为活动室,增辟宣传橱窗,活动设施日臻完备。1981年,工作人员增加到15人,馆内设群众艺术股、美术摄影股和文化宣传股。到1985年底,馆内拥有彩扩机、收录机、彩色电视机、放录像机等。
3、凤阳县临淮文化馆
建于1950年3月,原名为临淮关人民文化馆,馆址在临淮关粮行街,工作人员3名,为丙等馆,隶属县文教科。负责辅导临淮、大溪河、总铺、长淮等区的群众文化工作。1951年11月,人员增加到7人,升为乙等馆,改称凤阳县临淮文化馆,有活动室15间,面积约250平方米,下设业余学校2所、业余剧团2个及图书室、棋艺室、游艺室等。主要设备有幻灯机1部、收音机1台、乐器10件。1957年下半年,该馆降低建制等级,隶属凤阳文化馆领导。此后,工作人员仅有2人,至1965年撤馆建站。
4、县工人俱乐部
建于1958年,部址在府城府北街,与县工会合署办公。最初开展乒乓球、象棋、扑克等活动,节假日组织职工篮球比赛。60年代初增设图书室、乒乓球室及灯光球场。“文化大革命”开始,俱乐部封闭,70年代后恢复活动。1984年工会在原址东部临街新建三层楼房,上两层一部分为工人俱乐部,面积18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室、棋艺室、小剧场,并在院内西侧建灯光球场1座。每年除日常开放图书阅览外,节假日还举办各种活动。1985年被安徽省总工会评为先进俱乐部。
5、老干部活动室
1981年,在府城小西门外建一幢360平方米的老干部宿舍楼,其中,辟老干部活动室面积120平方米,隶属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科管理。内有棋牌、图书、阅文3个活动室,1983年,在原址前筹建一幢3层楼老干部活动室。1984年落成,面积300平方米,为县老干部局办公和老干部文化活动场所。内设7个活动室,供老干部开展乒乓球、棋类、牌类、图书阅览、阅文等活动,日接待老干部40余人次。每年,县老干部活动室举办2至3次棋类、牌类、钓鱼和花卉竞赛活动。
1982年至1983年,县民政、粮食、商业、农业、林业等局及经委、计委和供销社等,先后办起老干部活动室。部分公司、厂矿也办起了老干部活动室。至1985年底,全县基层老干部活动室发展到40余个。
6、区、镇、乡(社)文化站
民国期间,凤阳县有县立西湖屯农民教育馆,职员3人,主要举办农民识字班,指导农民种田、改善水利等。
1950年开始建立区文化站,至1953年,全县10个区除凤城和临淮2个区为文化馆外,其余为一区一站,负责所在区、乡的群众文化工作。1959年起区文化站改称文化分馆;翌年,县内各公社都办有文化馆。1961年,社办文化馆相继停办。1962年底,有临淮镇文化馆和武店、总铺、门台、小溪河区4个分馆。1964年至1965年,撤销文化馆、分馆,先后建府城、临淮2镇文化站和武店、刘府、大庙、总铺、板桥、小溪河、门台7区文化站,属县文化馆管理。1966年7月,试办公社文化站。随着“文化大革命”逐步升级,7区2镇文化站干部撤至县馆,1971年返回。此后,继续兴办社办公助文化站,至1979年底,全县社办和社办公助的文化站发展到31个,其中,1980年至1983年转为大集体性质的文化站6个,1985年又转为国办性质的文化站15个。1985年,全县区、镇、乡有国办的文化站23个、乡办公助的文化站10个、乡办的文化站6个。共拥有活动室面积1160平方米,设备117件,工作人员40余人。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群众开展小型的文化宣传、业余创作、节日演出及平时娱乐活动等。
7、乡、镇文化中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形势的好转,全县群众文化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全县建成12个乡镇文化中心,1981年发展到23个,拥有影剧场、剧团14个、电视机24部、图书室8个,还有黑板报、幻灯、橱窗,以及康乐球、象棋等,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广大群众求知、求乐的场所。1985年,全县有文化中心21个,室内活动面积11727平方米,工作人员23人。
8、基层俱乐部、文化室
1951年至1952年,全县有基层俱乐部14个,其中城镇8个,农村6个。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农村办的俱乐部发展到645个,城镇办的俱乐部15个。至1956年底,全县基层俱乐部增到747个。基层俱乐部主要开展书报阅览和小型多样的文化宣传、娱乐活动。1958年和1959年,全县中心俱乐部215个、生产队俱乐部645个,城镇俱乐部亦纷纷建立。1960年经过整顿,农村俱乐部有610个,其中设在公社的215个,设在管理区或大队的345个,设在生产队的50个;城镇俱乐部有250个,其中工矿设有15个,机关、团体、学校设有205个,街道设有30个。以后,基层俱乐部和文化站逐年减少。1963年12月,县举办农村俱乐部文艺骨干训练班。次年全县有农村俱乐部54个,1965年发展到90个。此后为农村文化室所替代。
基层文化室始建于1964年,至1965年3月,建有农村文化室153个,同年上半年发展到425个,有业余创作组62个,业余作者187人。1965年,官塘公社光明大队文化室被评为业余创作先进单位,同年夏出席专区文化工作会议,11月,该大队团支部书记、文化室主任兼业余创作组组长姚登照出席中央文化部、团中央联合召开的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至1965年年底全县基层文化室增到591个,其中城镇文化室22个,农村文化室569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停办,未停办的改名“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6年开始恢复文化室名称。1985年,全县有文化室19个。
二、群众文艺团体
凤阳县曲艺协会1955年春,成立凤阳县曲艺小组,成员9人。1962年11月成立凤阳县曲艺协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3人,共有会员36人、学员6人,下设4个曲艺小组。县文化部门每年拨给福利费400元。“文化大革命”中,曲艺协会被“砸烂”,艺人星散。1979年初,各区、镇成立曲艺小组,同时把考核合格的46名曲艺人员吸收为会员,发给正式会员演唱证,对58名暂不合格的发给临时准唱证。1984年3月,县曲艺协会改称县曲艺工作者协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理事3人,共有会员40余人。
凤阳县美术协会1983年1月26日,县美术协会成立,并召开代表大会,推选理事长1名、理事4名,共有会员42名。协会成立后,县财政拨款4千余元帮助开展工作。协会主要活动是举办画展、组织专业和业余美术工作者创作美术作品,有40余幅作品在全国和省级报刊上发表;还配合县文化局等单位出版《凤阳凤画》1册。1984年6月,美术协会停止活动。
凤阳县书画协会县书画协会由政协凤阳县委员会组建,1985年11月27日成立,并首次举办会员书画作品展览。省政协副主席洪沛、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博物馆、省文联、省书法协会、地区文联负责人,以及著名书画家刘夜峰、葛介屏、陶天月、郭公达、马斌、荆涛、王家琰、李国桢等专程参加成立大会,并现场作书画示范表演。协会设名誉主席1人、主席1人、副主席3人、理事20人,共有会员96人,分为书法、绘画、凤画3个组。协会下设办公室,办理日常事务。
三、群众文化活动
1、建国前群众文化活动
本县群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春秋时受楚文化影响,采桑女大部分能歌善舞。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常在濠梁垂钓、观鱼自娱。其后,产生于汉代的“淮南舞风”曾影响几代宫廷舞风。汉代之后,宗教盛行,群众出现祈雨、禳灾等活动。自宋代起,每当插秧时节农民口唱秧歌,用锣鼓伴奏,栽毕,演奏锣鼓,预祝当年丰收。丰收后,再次演奏锣鼓表达喜悦的心情。农闲期间花鼓灯会盛行,农民用帕、巾、扇子、雨伞作道具配合歌舞,即兴表演,内容和动作多反映农民劳作和农村日常生活。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家乡凤阳为中都,推行富民和移民政策,促进了凤阳群众文化交流。此后,每逢庙会和其它喜庆节日,除一些固定的文化活动外,最为普及的活动形式是歌舞百戏。清末,少量戏班出现,主要演泗州戏和花鼓戏。
民国时期,境内除在节日庆典和庙会祭祀时举行传统的“歌舞百戏”等群众文化活动外,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斗争形势,开展一些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宣传活动。如民国8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凤阳,省立第四中学和省立第五师范的学生开展罢课、游行示威和文化宣传活动。民国10年,进社凤阳分社开办平民夜校,教唱《国际歌》、《打倒列强》等歌曲。民国15年7月,县妇女协进会演出话剧《新旧家庭》,对推动女性解放起到一定作用。次年,又演出郭沫若名剧《棠棣之花》。民国17年,五中学生会业余剧团公演的《复城桥畔》话剧,对激励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作用很大。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根据地军民文化活动十分活跃,除教唱革命歌曲和演出抗日戏剧外,还以战斗故事自编自演话剧、曲艺、舞蹈等节目。
抗战胜利,临淮关举行了3天庆祝会,演出的节目达708个。其中小型节目有龙舞、狮舞、花挑、旱船、高跷、四老爷坐独杆轿等,大中型节目有抬阁、游景、麒麟送子、十二把伞等。
民国38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乘胜追击国民党残余部队至临淮关,举行军民万人联欢会,各连队相互拉歌,演唱《淮海战役打的真漂亮》、《打得好》、《老蒋垮台了》等歌曲,华东大学皖北分校文工团还排演大型话剧《淮阴之战》。
2、建国后群众文化活动
建国初,群众文化活动很活跃。各界除办传统的盛大灯会外,还组织秧歌队、腰鼓队、花车队、拉拉队,热烈欢庆翻身解放。每年国庆节、春节,县内各乡镇和机关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多开展灯会和文艺演出活动。全县10个业余剧团也围绕各项中心工作,经常演出新编的现代剧目,在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
1954年,县举行首届业余文艺会演,挖掘和整理了举世闻名的“双条鼓”,于次年2月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并拍成影片放映。1956年,先后举行全县第二届业余文艺会演和第一届民间业余音乐舞蹈艺术会演,两次共演出24场次、162个节目。1958年至1959年,群众文化主要以“大跃进”为内容,要求“群众文化放卫星”、“社社办文工团”、“人人写诗、人人作画、人人唱歌、人人演戏”、“文化十到田”、“万人写、万人歌、万人舞”、“诗画满墙,标语满房”。两年来共组织街头宣传3000余次、展览152次、讲座及报告会260次、文艺演出1100次,田头、工地慰问演出3800余次。1960年1月,县举行第三届业余文艺会演,参演的各公社文工团演员共444人,演出的77个音乐、舞蹈和戏剧节目中,自编自演的有55个。小溪河公社业余文工团演出的《关不住的新娘》节目,被选为参加蚌埠专区会演节目。
1961年以后,群众文化活动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县文教部门先后举办农村俱乐部、文化室戏曲业余骨干训练班,城乡群众文化队伍得到充实和提高。1963年,花鼓戏《闹楼》节目赴滁县参加专区戏剧交流演出;翌年《大闹寿堂》、《送手表》、《破除迷信》等节目参加专区会演。此后,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1965年,县文化部门组成“乌兰牧骑”式文化服务队,长期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机关、厂矿、学校和公社、大队,甚至街道居委会、生产队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学习“小靳庄经验”,演“样板戏”,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搞假、大、空的宣传,并自编自演以“斗批改”为内容的歌舞、戏曲等小型节目。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被视为“封、资、修”而全盘否定。
1974年前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3次深入全县各地,搜集整理“凤阳花鼓”民间音乐百首。同时采取以汇演带创作,以创作促汇演的办法,推动了群众文艺创作。1979年,全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发展到494个,县举行工农业余文艺调演,7区2镇也先后举办各种业余文艺会演、调演105次。同时选拔《迎闺女》、《教育革命就是好》2个节目赴滁县参加全区曲艺调演大会,其中《迎闺女》节目由地区选拔赴省参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每年,县文化馆、站除正常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外,还在法定节日组织群众举办联欢会、游艺晚会、诗歌朗读会等,在春节、元宵节开展传统的大型“灯会”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中心建立后,利用各种设施,常年开展文艺性娱乐、游艺、文化交流、群众体育和传统娱乐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1982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六,县组织春节灯会灯展比赛,各区(镇)玩灯队伍云集府城,1600余人共表演170多个节目。农历正月初九,临淮、门台、刘府等区镇的灯会节目被选赴滁州琅琊庙会献演,受到滁县人民的赞赏,并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同年底,县举行业余文艺调演,参演的自编节目12个。并选拔《赶会》、《双喜临门》、《隔海深情》等节目赴滁县、合肥参加地、省会演,获地区一等奖和省创作、演出奖。1983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临淮镇举行两次“水陆空灯会”,仅农历初八晚一次,淮河水面上50余艘大、小船只,满载锣鼓和6000多盏荷花灯,与空中、陆地灯光交相辉映,五光十色,呈现出水乡万家灯火不夜天的壮观景色。1984年,县委成立“春节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组织城乡万人文化大军,出动“歌舞百戏”、灯会300多班,演映电影、戏剧、曲艺、杂技、魔术等400多场。1985年春节期间,县组织两次大型灯会,声势大、灯技高,胜过往年。
四、展览活动
1、工农业展览
1957年3月13日,凤阳文化馆举办“合作化优越性”展览,随后到全县重点社巡回展出。
1959年11月15日至1960年2月17日,总铺展览馆举办“新旧社会对比及农业实物展览”。
1960年1月,板桥、大庙2公社举办“工农业产品展览”。同年2月20日至3月25日,举办凤阳县工业展览;2月25日至3月25日,举办凤阳县农业展览。
2、文化艺术展览
民国30年,县民众教育馆举办“孔庙”文物及文献陈列展览。
1957年10月,在凤阳文化馆举办首次美术展览。展出国画、油画、水粉画、年画、连环画、素描、写生、宣传画、版画、木刻、浮雕、泥塑等。
1960年,县博物馆于龙兴寺常年陈列展出烈士传略、照片及历史文物。月均接待观众1430人次。
1964年,县举办书法美术作品展览,书法作品有真、草、隶、篆、行书体,美术作品有国画、油画、年画、水粉画、木刻和凤画等,以各种题材反映建国15周年来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成就。
1976年,县文化馆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展出的主要内容有国画、水粉画、年画、油画、连环画、木刻、剪纸、摄影及书法篆刻等。主办单位县文化局。
1981年秋,县文化馆举办“菊花展览”,共展出各种菊花200余盆。
1982年4月13日,县文物管理所在龙兴寺举办“凤阳县出土文物陈列”展览,并常年对外开放。
1983年9月,县文物管理所在龙兴寺举办“明中都文物陈列”展览、“明皇陵文物陈列”展览。
3、其他展览
1958年12月9日,县举办“大跃进成果展览”。共分4个馆,工业馆、财贸馆设于县人民委员会会议室,农业馆设于县文化馆及工人俱乐部,文教卫馆设于县委会堂。主要内容为当时全县工农业生产、财贸、文教卫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1958年,全县31个展览馆先后举办各种类型展览。
1959年4月,于县文化馆举办“凤阳县民政工作展览”。该展览分为综合、光荣、生产救灾、福利生产、福利事业和民兵6个馆。
1959年11月17日,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在府城三元街农业展览馆举办“建国前后三十年展览”。该展览分建国前后劳动人民生活对比,建国10年伟大成就和今后宏伟的远景规划三个部分。
1960年2月27日,在凤阳文化馆、县工会俱乐部举办“凤阳县三年美景规划展览”。展览共分五福、六业、八字、三化、礼品5个馆。五福馆内展出3年后的衣、食、住、行、乐等5项福利事业的具体情况;六业馆中反映了3年内农、林、牧、副、渔及社办工业发展的美景和发展指标;八字馆介绍“八字宪法”对实现农业“大跃进”的重要作用;三化馆展现了全县实现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的远景规划;礼品馆里陈列许多来自全县各条战线向中共凤阳县第三届党代会献礼的各类礼品。
1963年9月17日(农历七月三十日,九华山庙会),县文化馆举办“凤阳县阶级教育展览”。展览分为旧社会的阶级压迫、解放后的阶级斗争、当前的阶级斗争、忆苦思甜4个部分,展出形式有图片、图表、连环画、漫画、组画、宣传画、模型及实物对比。闭馆后,分赴临淮镇及各区展览。
1976年,县文化部门先后举办“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展览4次。
1978年,县文化局于文化馆举办大型“新时期总任务展览”。分为:落后就会挨打;建国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四人帮”破坏造成的损失;十年规划指标;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而奋斗4部分。闭馆后,巡回7个区、镇展出3个月。
1984年10月1日,县文化馆举办“凤阳人民在前进——建国35周年来建设成就展览”。展览分为曲折的过去、凤阳在起飞、凤阳群英谱、客从五洲来、前程似锦等5大部分,有图版、图表、照片、幻灯、实物、模型、沙盘及电动装置等。其中重点突出“大包干”以来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
4、文化有偿服务
1979年春节期间,县文化馆实行借阅图书少量收费的办法,用于添购图书,既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加速了图书借阅的周转率。总铺、刘府等区文化站,还举办了书法展销。次年,门台区文化站增设摄影室、工艺美术社,开展有偿服务活动。1981年刘府区文化站从社办企业借款购买小画书和文艺期刊,开展有偿借阅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日均接待读者100余人次,图书购置随之逐年增加。此后,全县文化有偿服务活动发展较快。至1985年,县文化馆先后增设电视录像室,开设音乐茶座、舞厅,举办书画函授班,开展美术摄影、广告设计、书画装裱展销,创办文化服务部等。多数区、镇、乡文化站相继开展有偿服务活动,服务项目由个别项目发展到较多项目。同时,有偿服务活动逐渐由文化馆、站向其他文化事业单位扩展。诸如,县文化部门举办本系统青壮年职工文化补习班、县文物管理所举办的陈列及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实行售票管理、县图书馆开展图书借阅适当收费、县电影公司增设电影、电视放映等等。几年来,县文化馆有偿服务收入近5万元,由于经济状况改善,先后购置放像机、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和30多种大型乐器。
1983年,县文化部门为安置富余人员和职工家属就业,先后兴办了一批附属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如凤画研究所办的“艺云阁”画店、图书馆办的工艺美术服务部,各区、乡、镇也都办起了文化服务社及图书商店。
80年代县内开始出现文化专业户。至1985年底,全县仅领证的文化专业户达25家,服务项目有曲艺杂技表演、桌球、书店、书摊、图书阅览、摄影、录像、电子游戏等。
1、凤阳县民众教育馆
民国23年,县立图书馆与通俗讲演馆等社会教育机构合并,于次年11月正式成立凤阳县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府城府东街,有馆长1人、馆员2人、公役3人。内设教导、阅览、生计、健康4个部,以府城为中心施教区,附办民众学校3所、阅报处6处。
民国26年10月,县立公共体育场并入县民众教育馆为体育部,增加主任兼指导员1人。民国28年,日伪统治时,该馆房舍皆被伪安徽保安教导团第一大队占用,遂将前日语专科学校校舍作办公地点(地址在蚌埠公栈路),并于此设中心民众学校1所,校长由馆长兼任,有职员14人,不久停办。
2、凤阳县文化馆
建于1950年3月,初名为凤阳县人民文化馆,馆址在府城北大街(现府北街),工作人员3人,为丙等馆,先后隶属县教育科和文教科。馆舍21间,面积约350平方米。负责本县南部和西部城乡群众文化工作。1951年,工作人员增至4人。1952年11月,工作人员增加到7人,定为乙等馆,易名为凤阳文化馆,主要工作为社会教育、社会宣传、图书阅览、群众文娱和文物管理。设备有幻灯机、收音机、黑板报、模型、标本、乐器等。先后开办识字班,设立图书室、棋艺室、游艺室,开展书报阅览和文化娱乐活动。1959年,图书室析出单独建馆,1961年复并入文化馆。1963年始定为凤阳县文化馆。“文化大革命”中,县文化馆改名毛泽东思想宣传站,迁至府城中心街(现花铺廊大街),后恢复文化馆建制,迁回原址。1976年,将文物工作划出。同时区、镇(社)文化站直属县文化局领导,县文化馆仅负责组织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1979年,县文化馆在原址后部新建二层楼作为活动室,增辟宣传橱窗,活动设施日臻完备。1981年,工作人员增加到15人,馆内设群众艺术股、美术摄影股和文化宣传股。到1985年底,馆内拥有彩扩机、收录机、彩色电视机、放录像机等。
3、凤阳县临淮文化馆
建于1950年3月,原名为临淮关人民文化馆,馆址在临淮关粮行街,工作人员3名,为丙等馆,隶属县文教科。负责辅导临淮、大溪河、总铺、长淮等区的群众文化工作。1951年11月,人员增加到7人,升为乙等馆,改称凤阳县临淮文化馆,有活动室15间,面积约250平方米,下设业余学校2所、业余剧团2个及图书室、棋艺室、游艺室等。主要设备有幻灯机1部、收音机1台、乐器10件。1957年下半年,该馆降低建制等级,隶属凤阳文化馆领导。此后,工作人员仅有2人,至1965年撤馆建站。
4、县工人俱乐部
建于1958年,部址在府城府北街,与县工会合署办公。最初开展乒乓球、象棋、扑克等活动,节假日组织职工篮球比赛。60年代初增设图书室、乒乓球室及灯光球场。“文化大革命”开始,俱乐部封闭,70年代后恢复活动。1984年工会在原址东部临街新建三层楼房,上两层一部分为工人俱乐部,面积18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室、棋艺室、小剧场,并在院内西侧建灯光球场1座。每年除日常开放图书阅览外,节假日还举办各种活动。1985年被安徽省总工会评为先进俱乐部。
5、老干部活动室
1981年,在府城小西门外建一幢360平方米的老干部宿舍楼,其中,辟老干部活动室面积120平方米,隶属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科管理。内有棋牌、图书、阅文3个活动室,1983年,在原址前筹建一幢3层楼老干部活动室。1984年落成,面积300平方米,为县老干部局办公和老干部文化活动场所。内设7个活动室,供老干部开展乒乓球、棋类、牌类、图书阅览、阅文等活动,日接待老干部40余人次。每年,县老干部活动室举办2至3次棋类、牌类、钓鱼和花卉竞赛活动。
1982年至1983年,县民政、粮食、商业、农业、林业等局及经委、计委和供销社等,先后办起老干部活动室。部分公司、厂矿也办起了老干部活动室。至1985年底,全县基层老干部活动室发展到40余个。
6、区、镇、乡(社)文化站
民国期间,凤阳县有县立西湖屯农民教育馆,职员3人,主要举办农民识字班,指导农民种田、改善水利等。
1950年开始建立区文化站,至1953年,全县10个区除凤城和临淮2个区为文化馆外,其余为一区一站,负责所在区、乡的群众文化工作。1959年起区文化站改称文化分馆;翌年,县内各公社都办有文化馆。1961年,社办文化馆相继停办。1962年底,有临淮镇文化馆和武店、总铺、门台、小溪河区4个分馆。1964年至1965年,撤销文化馆、分馆,先后建府城、临淮2镇文化站和武店、刘府、大庙、总铺、板桥、小溪河、门台7区文化站,属县文化馆管理。1966年7月,试办公社文化站。随着“文化大革命”逐步升级,7区2镇文化站干部撤至县馆,1971年返回。此后,继续兴办社办公助文化站,至1979年底,全县社办和社办公助的文化站发展到31个,其中,1980年至1983年转为大集体性质的文化站6个,1985年又转为国办性质的文化站15个。1985年,全县区、镇、乡有国办的文化站23个、乡办公助的文化站10个、乡办的文化站6个。共拥有活动室面积1160平方米,设备117件,工作人员40余人。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群众开展小型的文化宣传、业余创作、节日演出及平时娱乐活动等。
7、乡、镇文化中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形势的好转,全县群众文化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全县建成12个乡镇文化中心,1981年发展到23个,拥有影剧场、剧团14个、电视机24部、图书室8个,还有黑板报、幻灯、橱窗,以及康乐球、象棋等,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广大群众求知、求乐的场所。1985年,全县有文化中心21个,室内活动面积11727平方米,工作人员23人。
8、基层俱乐部、文化室
1951年至1952年,全县有基层俱乐部14个,其中城镇8个,农村6个。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农村办的俱乐部发展到645个,城镇办的俱乐部15个。至1956年底,全县基层俱乐部增到747个。基层俱乐部主要开展书报阅览和小型多样的文化宣传、娱乐活动。1958年和1959年,全县中心俱乐部215个、生产队俱乐部645个,城镇俱乐部亦纷纷建立。1960年经过整顿,农村俱乐部有610个,其中设在公社的215个,设在管理区或大队的345个,设在生产队的50个;城镇俱乐部有250个,其中工矿设有15个,机关、团体、学校设有205个,街道设有30个。以后,基层俱乐部和文化站逐年减少。1963年12月,县举办农村俱乐部文艺骨干训练班。次年全县有农村俱乐部54个,1965年发展到90个。此后为农村文化室所替代。
基层文化室始建于1964年,至1965年3月,建有农村文化室153个,同年上半年发展到425个,有业余创作组62个,业余作者187人。1965年,官塘公社光明大队文化室被评为业余创作先进单位,同年夏出席专区文化工作会议,11月,该大队团支部书记、文化室主任兼业余创作组组长姚登照出席中央文化部、团中央联合召开的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至1965年年底全县基层文化室增到591个,其中城镇文化室22个,农村文化室569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停办,未停办的改名“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6年开始恢复文化室名称。1985年,全县有文化室19个。
二、群众文艺团体
凤阳县曲艺协会1955年春,成立凤阳县曲艺小组,成员9人。1962年11月成立凤阳县曲艺协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3人,共有会员36人、学员6人,下设4个曲艺小组。县文化部门每年拨给福利费400元。“文化大革命”中,曲艺协会被“砸烂”,艺人星散。1979年初,各区、镇成立曲艺小组,同时把考核合格的46名曲艺人员吸收为会员,发给正式会员演唱证,对58名暂不合格的发给临时准唱证。1984年3月,县曲艺协会改称县曲艺工作者协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理事3人,共有会员40余人。
凤阳县美术协会1983年1月26日,县美术协会成立,并召开代表大会,推选理事长1名、理事4名,共有会员42名。协会成立后,县财政拨款4千余元帮助开展工作。协会主要活动是举办画展、组织专业和业余美术工作者创作美术作品,有40余幅作品在全国和省级报刊上发表;还配合县文化局等单位出版《凤阳凤画》1册。1984年6月,美术协会停止活动。
凤阳县书画协会县书画协会由政协凤阳县委员会组建,1985年11月27日成立,并首次举办会员书画作品展览。省政协副主席洪沛、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博物馆、省文联、省书法协会、地区文联负责人,以及著名书画家刘夜峰、葛介屏、陶天月、郭公达、马斌、荆涛、王家琰、李国桢等专程参加成立大会,并现场作书画示范表演。协会设名誉主席1人、主席1人、副主席3人、理事20人,共有会员96人,分为书法、绘画、凤画3个组。协会下设办公室,办理日常事务。
三、群众文化活动
1、建国前群众文化活动
本县群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春秋时受楚文化影响,采桑女大部分能歌善舞。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常在濠梁垂钓、观鱼自娱。其后,产生于汉代的“淮南舞风”曾影响几代宫廷舞风。汉代之后,宗教盛行,群众出现祈雨、禳灾等活动。自宋代起,每当插秧时节农民口唱秧歌,用锣鼓伴奏,栽毕,演奏锣鼓,预祝当年丰收。丰收后,再次演奏锣鼓表达喜悦的心情。农闲期间花鼓灯会盛行,农民用帕、巾、扇子、雨伞作道具配合歌舞,即兴表演,内容和动作多反映农民劳作和农村日常生活。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家乡凤阳为中都,推行富民和移民政策,促进了凤阳群众文化交流。此后,每逢庙会和其它喜庆节日,除一些固定的文化活动外,最为普及的活动形式是歌舞百戏。清末,少量戏班出现,主要演泗州戏和花鼓戏。
民国时期,境内除在节日庆典和庙会祭祀时举行传统的“歌舞百戏”等群众文化活动外,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斗争形势,开展一些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宣传活动。如民国8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凤阳,省立第四中学和省立第五师范的学生开展罢课、游行示威和文化宣传活动。民国10年,进社凤阳分社开办平民夜校,教唱《国际歌》、《打倒列强》等歌曲。民国15年7月,县妇女协进会演出话剧《新旧家庭》,对推动女性解放起到一定作用。次年,又演出郭沫若名剧《棠棣之花》。民国17年,五中学生会业余剧团公演的《复城桥畔》话剧,对激励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作用很大。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根据地军民文化活动十分活跃,除教唱革命歌曲和演出抗日戏剧外,还以战斗故事自编自演话剧、曲艺、舞蹈等节目。
抗战胜利,临淮关举行了3天庆祝会,演出的节目达708个。其中小型节目有龙舞、狮舞、花挑、旱船、高跷、四老爷坐独杆轿等,大中型节目有抬阁、游景、麒麟送子、十二把伞等。
民国38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乘胜追击国民党残余部队至临淮关,举行军民万人联欢会,各连队相互拉歌,演唱《淮海战役打的真漂亮》、《打得好》、《老蒋垮台了》等歌曲,华东大学皖北分校文工团还排演大型话剧《淮阴之战》。
2、建国后群众文化活动
建国初,群众文化活动很活跃。各界除办传统的盛大灯会外,还组织秧歌队、腰鼓队、花车队、拉拉队,热烈欢庆翻身解放。每年国庆节、春节,县内各乡镇和机关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多开展灯会和文艺演出活动。全县10个业余剧团也围绕各项中心工作,经常演出新编的现代剧目,在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
1954年,县举行首届业余文艺会演,挖掘和整理了举世闻名的“双条鼓”,于次年2月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并拍成影片放映。1956年,先后举行全县第二届业余文艺会演和第一届民间业余音乐舞蹈艺术会演,两次共演出24场次、162个节目。1958年至1959年,群众文化主要以“大跃进”为内容,要求“群众文化放卫星”、“社社办文工团”、“人人写诗、人人作画、人人唱歌、人人演戏”、“文化十到田”、“万人写、万人歌、万人舞”、“诗画满墙,标语满房”。两年来共组织街头宣传3000余次、展览152次、讲座及报告会260次、文艺演出1100次,田头、工地慰问演出3800余次。1960年1月,县举行第三届业余文艺会演,参演的各公社文工团演员共444人,演出的77个音乐、舞蹈和戏剧节目中,自编自演的有55个。小溪河公社业余文工团演出的《关不住的新娘》节目,被选为参加蚌埠专区会演节目。
1961年以后,群众文化活动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县文教部门先后举办农村俱乐部、文化室戏曲业余骨干训练班,城乡群众文化队伍得到充实和提高。1963年,花鼓戏《闹楼》节目赴滁县参加专区戏剧交流演出;翌年《大闹寿堂》、《送手表》、《破除迷信》等节目参加专区会演。此后,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1965年,县文化部门组成“乌兰牧骑”式文化服务队,长期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机关、厂矿、学校和公社、大队,甚至街道居委会、生产队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学习“小靳庄经验”,演“样板戏”,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搞假、大、空的宣传,并自编自演以“斗批改”为内容的歌舞、戏曲等小型节目。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被视为“封、资、修”而全盘否定。
1974年前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3次深入全县各地,搜集整理“凤阳花鼓”民间音乐百首。同时采取以汇演带创作,以创作促汇演的办法,推动了群众文艺创作。1979年,全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发展到494个,县举行工农业余文艺调演,7区2镇也先后举办各种业余文艺会演、调演105次。同时选拔《迎闺女》、《教育革命就是好》2个节目赴滁县参加全区曲艺调演大会,其中《迎闺女》节目由地区选拔赴省参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每年,县文化馆、站除正常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外,还在法定节日组织群众举办联欢会、游艺晚会、诗歌朗读会等,在春节、元宵节开展传统的大型“灯会”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中心建立后,利用各种设施,常年开展文艺性娱乐、游艺、文化交流、群众体育和传统娱乐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1982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六,县组织春节灯会灯展比赛,各区(镇)玩灯队伍云集府城,1600余人共表演170多个节目。农历正月初九,临淮、门台、刘府等区镇的灯会节目被选赴滁州琅琊庙会献演,受到滁县人民的赞赏,并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同年底,县举行业余文艺调演,参演的自编节目12个。并选拔《赶会》、《双喜临门》、《隔海深情》等节目赴滁县、合肥参加地、省会演,获地区一等奖和省创作、演出奖。1983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临淮镇举行两次“水陆空灯会”,仅农历初八晚一次,淮河水面上50余艘大、小船只,满载锣鼓和6000多盏荷花灯,与空中、陆地灯光交相辉映,五光十色,呈现出水乡万家灯火不夜天的壮观景色。1984年,县委成立“春节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组织城乡万人文化大军,出动“歌舞百戏”、灯会300多班,演映电影、戏剧、曲艺、杂技、魔术等400多场。1985年春节期间,县组织两次大型灯会,声势大、灯技高,胜过往年。
四、展览活动
1、工农业展览
1957年3月13日,凤阳文化馆举办“合作化优越性”展览,随后到全县重点社巡回展出。
1959年11月15日至1960年2月17日,总铺展览馆举办“新旧社会对比及农业实物展览”。
1960年1月,板桥、大庙2公社举办“工农业产品展览”。同年2月20日至3月25日,举办凤阳县工业展览;2月25日至3月25日,举办凤阳县农业展览。
2、文化艺术展览
民国30年,县民众教育馆举办“孔庙”文物及文献陈列展览。
1957年10月,在凤阳文化馆举办首次美术展览。展出国画、油画、水粉画、年画、连环画、素描、写生、宣传画、版画、木刻、浮雕、泥塑等。
1960年,县博物馆于龙兴寺常年陈列展出烈士传略、照片及历史文物。月均接待观众1430人次。
1964年,县举办书法美术作品展览,书法作品有真、草、隶、篆、行书体,美术作品有国画、油画、年画、水粉画、木刻和凤画等,以各种题材反映建国15周年来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成就。
1976年,县文化馆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展出的主要内容有国画、水粉画、年画、油画、连环画、木刻、剪纸、摄影及书法篆刻等。主办单位县文化局。
1981年秋,县文化馆举办“菊花展览”,共展出各种菊花200余盆。
1982年4月13日,县文物管理所在龙兴寺举办“凤阳县出土文物陈列”展览,并常年对外开放。
1983年9月,县文物管理所在龙兴寺举办“明中都文物陈列”展览、“明皇陵文物陈列”展览。
3、其他展览
1958年12月9日,县举办“大跃进成果展览”。共分4个馆,工业馆、财贸馆设于县人民委员会会议室,农业馆设于县文化馆及工人俱乐部,文教卫馆设于县委会堂。主要内容为当时全县工农业生产、财贸、文教卫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1958年,全县31个展览馆先后举办各种类型展览。
1959年4月,于县文化馆举办“凤阳县民政工作展览”。该展览分为综合、光荣、生产救灾、福利生产、福利事业和民兵6个馆。
1959年11月17日,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在府城三元街农业展览馆举办“建国前后三十年展览”。该展览分建国前后劳动人民生活对比,建国10年伟大成就和今后宏伟的远景规划三个部分。
1960年2月27日,在凤阳文化馆、县工会俱乐部举办“凤阳县三年美景规划展览”。展览共分五福、六业、八字、三化、礼品5个馆。五福馆内展出3年后的衣、食、住、行、乐等5项福利事业的具体情况;六业馆中反映了3年内农、林、牧、副、渔及社办工业发展的美景和发展指标;八字馆介绍“八字宪法”对实现农业“大跃进”的重要作用;三化馆展现了全县实现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的远景规划;礼品馆里陈列许多来自全县各条战线向中共凤阳县第三届党代会献礼的各类礼品。
1963年9月17日(农历七月三十日,九华山庙会),县文化馆举办“凤阳县阶级教育展览”。展览分为旧社会的阶级压迫、解放后的阶级斗争、当前的阶级斗争、忆苦思甜4个部分,展出形式有图片、图表、连环画、漫画、组画、宣传画、模型及实物对比。闭馆后,分赴临淮镇及各区展览。
1976年,县文化部门先后举办“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展览4次。
1978年,县文化局于文化馆举办大型“新时期总任务展览”。分为:落后就会挨打;建国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四人帮”破坏造成的损失;十年规划指标;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而奋斗4部分。闭馆后,巡回7个区、镇展出3个月。
1984年10月1日,县文化馆举办“凤阳人民在前进——建国35周年来建设成就展览”。展览分为曲折的过去、凤阳在起飞、凤阳群英谱、客从五洲来、前程似锦等5大部分,有图版、图表、照片、幻灯、实物、模型、沙盘及电动装置等。其中重点突出“大包干”以来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
4、文化有偿服务
1979年春节期间,县文化馆实行借阅图书少量收费的办法,用于添购图书,既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加速了图书借阅的周转率。总铺、刘府等区文化站,还举办了书法展销。次年,门台区文化站增设摄影室、工艺美术社,开展有偿服务活动。1981年刘府区文化站从社办企业借款购买小画书和文艺期刊,开展有偿借阅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日均接待读者100余人次,图书购置随之逐年增加。此后,全县文化有偿服务活动发展较快。至1985年,县文化馆先后增设电视录像室,开设音乐茶座、舞厅,举办书画函授班,开展美术摄影、广告设计、书画装裱展销,创办文化服务部等。多数区、镇、乡文化站相继开展有偿服务活动,服务项目由个别项目发展到较多项目。同时,有偿服务活动逐渐由文化馆、站向其他文化事业单位扩展。诸如,县文化部门举办本系统青壮年职工文化补习班、县文物管理所举办的陈列及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实行售票管理、县图书馆开展图书借阅适当收费、县电影公司增设电影、电视放映等等。几年来,县文化馆有偿服务收入近5万元,由于经济状况改善,先后购置放像机、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和30多种大型乐器。
1983年,县文化部门为安置富余人员和职工家属就业,先后兴办了一批附属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如凤画研究所办的“艺云阁”画店、图书馆办的工艺美术服务部,各区、乡、镇也都办起了文化服务社及图书商店。
80年代县内开始出现文化专业户。至1985年底,全县仅领证的文化专业户达25家,服务项目有曲艺杂技表演、桌球、书店、书摊、图书阅览、摄影、录像、电子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