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戏剧
一、流行剧种
1、卫调花鼓戏
又称凤阳花鼓戏,简称“卫调”,因产生于凤阳长淮卫得名,为凤阳独有的剧种。主要流行于凤阳、蚌埠、五河、嘉山、怀远、灵璧等地。
长淮卫原是明代临濠府辖境内的一个小村镇,因濒临淮河,有“槽运舟楫之便”,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卫于此得名,清朝中叶,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民歌,称为“卫调”,吸取其他戏剧精华,唱腔日益丰富,于光绪年间形成了花鼓戏。
民国初年,卫调花鼓戏进入鼎盛时期,演员绝大多数为农民或小手工业者。在此前后,一批著名演员陈广仁、李溪、乔成、王四等,积极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借鉴兄弟剧种的演唱格式,以灯歌的腔调演唱词格严密的“娃子”、“羊子”,以后又在这两个腔调的基础上衍化出其他唱腔,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逐渐成为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稀有剧种。抗日战争时期,花鼓戏在与泗州戏竞争中渐被淘汰。民国末年,有些卫调花鼓戏艺人弃农从艺,经常和泗州戏演员碰班演出,互有影响,有的艺人改唱泗州戏,被称为“花鼓戏变子”;无师承关系的艺人,在玩友中被视为“耳挂子”。
建国后,县文化部门多次派人收集整理了大批花鼓戏剧目,通过调查研究决定予以扶植。1951年,长淮卫成立了业余剧团,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花鼓戏;次年又成立了凤阳县花鼓戏剧团,花鼓戏正式搬上舞台。
2、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入凤阳,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泗州戏传入初期,演戏的多系夫妻或父女,1人抱着柳叶琴(土琵琶),1人敲打云板或木梆,不着行头,在农村里以“唱门子”代替乞讨。其内容多半取自民间故事。唱腔也多是民间小调、号子及妇女哭腔等。其后,逐渐发展为半职业兼有专业艺人“跑坡”的班社,常利用农村堤坡居高临下演出。生角身穿大褂,头戴礼帽,佩带麻制的髯口,以示角色的年龄。旦角多在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裙,自我表白角色。除保留说唱形式外,也间或演出“独角戏”、“两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等。
建国后,“拉魂腔”艺人登上县舞台。1951年,县成立了大众剧团,城乡业余泗州戏剧团也相继成立。许多老艺人和戏剧工作者紧密配合,改编、创作剧目,革新、创造唱腔和表演艺术。对一些剧目,特别是表现现代生活的剧目,采用定腔定谱,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优美唱腔,而且发展和创制了新的唱腔。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发展成多种舞蹈身段和步法;音乐为板腔本,保留了说唱音乐的特色;剧目丰富,道白唱词朴实风趣,形象生动。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为泗州戏的盛行时期。此间,专业和业余泗州戏剧团先后培育造就了一些知名演员和青年演员,经常活跃于省内外的城乡舞台,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历届省、地戏曲会演中,都曾获得较好的荣誉。县泗州戏剧团演员左运前主演的《拾棉花》,还被选入《安徽戏曲集锦》,拍成电影。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泗州戏遭厄运,服装道具俱毁,继而大唱“语录歌”,推广“样板戏”,县泗州戏剧团被改为文工团。1976年,文工团又复名为“泗州戏剧团”,从1977年开始,排演了《白蛇传》、《济公传》等几出大型传统剧目,上座率较高。1980年演出255场,1981年演出353场。但自1982起,由于城乡电视、电影的普及,戏剧的上座率明显下降,县泗州戏剧团已难以在城市立足。
3、京剧
京剧,县人称“大戏”,在境内一直流行。民国二年津浦铁路通车,在临淮关,京剧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组成部分。此后,临淮关、府城两地街头巷尾、饭馆、旅社,人们常闻京剧之声,民国32年至民国33年,“县民众教育馆”与“安徽省东亚青年协会”联合组成的艺术研究会,下设有京剧组,经常组织清唱。建国前夕,临淮关大戏院、露天戏园常接待外地京剧戏班进行演出。民国38年初,府城解放,刘士栋等人创办县业余京剧团,经常在鼓楼洞、升堂庙、天后宫等处搭台演出,吸引了众多的京剧爱好者,相继出现“票友”。1950年,成立了县京剧团,多次在县人民大会场登台演唱;同时,临淮关成立了新生京剧团,演职员共41人。1953年,县京剧团交给定远县,临淮关新生京剧团调至嘉山县。此后,县业余京剧团常组织“票友”清唱。
“文化大革命”期间,其他剧种陷入困境,唯京剧“样板戏”在凤阳城乡风靡一时,县曾举办“百人样板戏学习班”,部分机关、学校、厂矿,甚至农村社队,都组织过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唱京剧“样板戏”。“文化大革命”以后,京剧爱好者组成业余京剧小组,时常演出京剧片段。凤阳影剧院也多次接待外地京剧团登台献艺。1985年,县文化馆还开办京剧清唱茶座等。
4、倒七戏
倒七戏,县内人称“小戏”,又称仿庐剧,主要流行于境内南部和西南部。建国前,这一带农民自行组织戏班,多数农忙务农,农闲唱戏。建国初,武店区成立了倒七戏剧团。1952年,有演员13人,职员5人,活动于境内乡村集镇。后因其它地方戏兴起,倒七戏剧团解散,从此,县内倒七戏一蹶不振。
二、剧团
1、戏班
大毛子戏班该戏班建于清末民初,原名“义和班”,班主系魏月华之父,主要演出泗州戏。民国6年前后,魏月华以艺名许大毛子挂牌演出,其爱人许步俊操三弦,妇唱夫随,名气大震,声播淮上,时人称“大毛子戏班”。魏月华父母去世后,许步俊为班主,其成员多许氏亲族,有许彩云、许素云(彩旦)、许开明、许开金、许开元(生角)、李传香(丑角)等,其中多数演员演技全面,生旦净末丑皆可串演,辗转于凤阳、嘉山、五河、泗县、固镇、灵璧等县的一些地区演出,成为在沿淮影响很大的民间戏班之一。建国后,许步俊夫妇调至滁县专区泗州戏剧团,许彩云、许开明等加入凤阳县泗州戏剧团,大毛子戏班解体。
北乡戏班北乡戏班起于清末,因以凤阳北乡农民组成,故名。该戏班演出剧种为卫调花鼓戏,常活动于凤阳北部地区。主要演员有陈广仁、李溪、乔成、陈长庚。由于当时演出的多是传统小戏,七、八人即可上演。民国初期,该戏班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或艺人自行改编传统大戏,排演时遇有缺角,则吸收流散艺人或兄弟戏班同台演出,曾使北乡戏班饮誉一时,足迹踏遍沿淮两岸。但因班子成员大多为半农半艺者,农忙种地,农闲唱戏,且女角皆为男性反串,故而影响花鼓戏的发展,抗日战争开始,北乡戏班解散。
南乡戏班南乡戏班形成于民国9年前后,因演出活动多在县内南方,且演员又多系当地农民而得名。班主刘金华,主要演员刘金荣(旦)、穆广正(旦)、王华昌(旦)、张喜国(生),属于农民“以唱为玩”的业余班社,演出剧种为凤阳花鼓戏。班址设在县西南部大庙叹儿湾,农忙耕作农闲唱戏。逢集市开集、某家办喜事或还愿,往往邀请该戏班唱小戏。如遇唱传统大戏,常邀约固镇九湾的张才安或北乡戏班名演员李溪、乔成前来搭班。抗日战争期间,凤阳花鼓戏渐趋衰落,南乡戏班自行解散。该戏班解散后,知名演员刘金荣仍在本村传授花鼓戏艺术,并破除该剧种女角反串的习俗,培养了凤阳花鼓戏第一个女演员张传英,受到群众欢迎。
2、专业剧团
凤二区青年文工团民国31年1月,定凤怀县总队凤二区队成立后,建立了青年文工团。文工团由战士和农村知识青年组成,随部队活动,每到一地即利用学校操场、农村空场进行演出。该团主要根据游击队战斗成果,编演一些短小精彩的文艺节目,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建团不久,区队首战李楼,旗开得胜,召开庆祝大会时,由区委书记张浙导演,编演了一幕话剧《无声的战斗》及一些曲艺、舞蹈等节目,很受群众欢迎。其中唱词:“自卫队真脓包,见了四大爷,叩头求饶”、《卖梨膏糖》小调:“三月里来好风光,游击队员到处忙,李家楼子跑一趟,又捉俘虏又缴枪。”在孩子们中广为流传。后又以山北的几次胜仗为题材编排一些节目,先后在周圩、叹儿湾、曹黄家、邬家岗一带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经常谢不了幕。同年12月9日,凤二区青年文工团改为定凤怀县文工团,并委任周茵为指导员。当月21日晚,该团与西线文工团同台为全县劳模大会举行慰问演出,西线文工团上演大型话剧《最后命令》;翌日晚县文工团上演了《日本鬼子的下场》。此后,该团随县总队活动,经常向兄弟团学习,提高了演出水平,丰富了演出内容。至民国33年该剧团停止活动。
县泗州戏剧团该剧团前身系县大众剧团,1951年11月,由魏金良、汪有成等组建而成,演员16人、职员7人,为集体所有制性质,业务管理属凤阳文化馆。1952年,演职员增至30人。主要演员左银芝(艺名二英子)、左运前、王广元、陈德仁、魏金良、孙桂琴、赵云侠。先后上演新旧剧目21个。左银芝天生俏丽,唱腔圆润,加之细腻传神的表演,令人为之倾倒。1953年,固镇浍北剧团并入“大众”剧团,演员阵容有所加强,主要演员增加了许彩云、许开明、董焕文、徐家彬。1954年,大众剧团直属县政府文教科,始称“凤阳县泗州戏剧团”。次年,剧团实行工资制。1956年,该剧团吸收演员5人,学员5人,增加了新生力量,共有演职员39人,全年演出523场,剧目95个。1957年,剧团整顿改组,有演职员52人,开始排演大型古装戏及开禁剧目,赢得了不少观众。1958年应邀赴上海、苏州等地演出。其中在上海大兴公司(大世界)演出《唐知县审诰命》、《沙河店》等剧目,时间长达一个月。同年,该团著名演员左运前被选调上海,参加“安徽戏剧集锦”影片拍摄工作,在电影《拾棉花》中扮演张老汉。1959年相继在南京新街口、夫子庙等地演出,很受欢迎。同年,剧团改为地方国营,实行固定工资制。60年代初期,剧团有演职员60余人,演员表演技艺日臻完美,主要演员有老艺人左运前、董焕文、徐家彬和新秀徐素萍、贾玉清、陈玉华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停止演出,大部分戏曲服装道具被破坏。1978年,恢复县泗州戏剧团,翌年,召回尚能演出的老艺人归队,并吸收一批青年演员,先后上演大型古装戏有《白蛇传》、《济公传》,仍得到群众欢迎。
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52年,主办者吴凤鸣,私营公助性质,演职员共13人。演出剧种为凤阳花鼓戏,经常活动于县内城郊及农村。主要演员有吴凤鸣、邓贤扬(花旦)、朱世化、侯玉成(青衣)、李溪(老旦)、朱静之(须生)。当时演奏皆是打击乐器,剧目与泗州戏大同小异。1953年,滁县专区在滁县成立“滁县专区凤阳花鼓戏剧团”,吸收凤阳县花鼓戏剧团著名演员李溪等人参加,不久,凤阳县花鼓戏剧团解体。1960年,凤阳县文工团改名“凤阳县花鼓戏剧团”,以花鼓戏和歌舞为主。创作排演的花鼓戏节目《全家乐》,第一次把“凤阳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同年2月,邓小平、彭真、刘澜涛、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在蚌埠视察期间,观看了凤阳花鼓戏剧团演出的《全家乐》,给予很大鼓励。后受“一县一团”规定的限制,该剧团于1961年3月并入县泗州戏剧团。
县文工团县文工团成立于1958年12月,1959年初,演职员发展到23人。演出以民间歌舞、双条鼓为主,并辅以花鼓戏。主要演员涂维良、李长仙、岳玉明、王元志、王玉萍。活动范围以县内城乡为基地,亦常到蚌埠及附近县、区、集镇演出。1960年,县文工团易名花鼓戏剧团,次年并入泗州戏剧团。1970年1月,县抽剧团演员及知识青年办“百人样板戏学习班”,并从学习班中选拔学员重新组建“凤阳县文工团”。此后专事京剧“样板戏”及一些戏曲、音乐、歌舞的演出。1978年,恢复县泗州戏剧团,文工团并入。
3、业余剧团
凤阳最早的业余剧团,是民国时期县立民众教育馆的艺术研究会,下设京剧、话剧、歌舞3个组,节假日或喜庆日作公开演出。民国33年,该会有演员722人,其中京剧演员350人、话剧演员288人、歌舞演员84人,不久停止活动。
50年代,城乡业余剧团最为活跃。1950年,仅临淮关就有临淮、临西、太平、菜市、工人等5个业余剧团。1951年,凤城、鹿塘、长淮、刘府、大溪河、殷涧等区相继建立业余剧团。到1952年,全县有15个业余剧团,大多数演出和表演话剧、歌剧、舞蹈、京剧、大鼓、相声、快板等。1953年,全县业余剧团43个,演出水平较高的有刘府、殷涧、府城等近10个业余剧团,至1954年底,全县有81个业余剧团,1956年有137个业余剧团,所有区乡和较大的集镇都有业余剧团,大多演唱群众喜看乐听的黄梅戏、倒七戏、推剧、花鼓戏、泗州戏等,演出的剧目少数古装戏,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戏。1957年至1959年,全县城乡业余文工团和业余剧团保持在150个左右,大都配合“大跃进”开展宣传活动。“三年困难”时期,一些业余剧团曾一度搞“四集中”即集中生产、集中生活、集中学习、集中活动。此后业余剧团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原则,1963年至1965年,全县有10多个业余剧团开展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大唱“语录歌”,继而推广“样板戏”,城乡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也较活跃。70年代后,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大都配合政治形势进行宣传。经费由主办单位自筹,机关逢节日排演,社队农闲时排练,县区镇文化馆进行业余指导。进入8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流行歌曲的盛行,业余剧团数量减少,至1985年全县仅有8个基础较好的业余剧团经常开展活动。
三、剧目
凤阳历代皆有文人参与戏剧创作。明代较有名的有朱权的杂剧《冲汉子》等12个,朱有的《诚斋乐府》31个,朱宪的《误佳期》、《玉栏杆》、《金儿弄丸记》等。清代凤阳民间创作的花鼓戏剧目《花鼓》,多为全国各类著名剧种吸收。
20年代至40年代,各戏班和艺人上演的主要剧目有花鼓戏《罗鞋记》、《压裙记》等70余出;泗州戏《拙大姐》、《借水瓢》等“坐唱篇子”、“站唱篇子”近200个,此外还有《大书观》、《樊梨花点兵》、《观灯》、《四告》等50多出;京剧清唱有《玉堂春》、《捉放曹》等戏剧选段;上演的创作剧目有花鼓戏《陈广仁爬堂》等。
建国后,上演创作剧目颇丰,50年代至60年代,县内城乡各专业和业余剧团成立,上演的主要剧目:花鼓戏有《全家乐》等20余出;泗州戏有《拾棉花》等近百个;京剧有《诸葛亮》、《女起解》、《将相和》等。保留剧目:花鼓戏有《全家乐》、《凤阳花鼓》等;泗州戏有《四告》、《观灯》、《杨排风》、《双包鱼篮记》、《小女婿》、《罗汉钱》、《社长的女儿》、《三世仇》、《夺印》、《八一风暴》、《白毛女》、《革命自有后来人》等。创作剧目:花鼓戏有《三人行》等;泗州戏有《战斗在凤阳山》、《张四姐》、《青山凯歌》、《巧遇》等。
70年代至80年代以来,各剧团上演的主要剧目:泗州戏有《白蛇传》、《济公传》、《双玉蝉》、《拉郎配》、《八一风暴》等;京剧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创作剧目有泗州戏《李红梅》、《顶梁柱》、《母子情》、《相亲》等。
四、剧场
临淮大戏院原位于临淮关店口街31号,系民国时期淮上火柴公司北厂房,1942年由赵汝初改建成“临淮大戏院”。因址在北台子故俗称“北台子戏院”。该戏院砖木结构,内设长木条凳座席358个,其中楼座有58个,观众厅有300个。舞台高7米余,深5米,宽约6米,台口宽近5米,并配化装室1间。县内外戏班,皆先后在此演出;京、津、沪名演员徐鹏、王慧琴、王云鹏、王富臣、筱玉亭、筱玉燕、九灯、九明等均在此登台献过艺。民国38年临淮关解放,戏院移交临淮文化馆管理,私营公助性质,为戏剧演出和会议兼用场所,年夜场上演300余场。1958年,戏院为大炼钢铁烧坩锅场地,座凳被焚,一度停演。1960年,镇人民政府拨款修复。1962年,在临淮关马滩重建一座880座位的新戏院,仍名“临淮大戏院”,1963年10月落成营业。1969年,县文化部门购买戏院作为电影放映场所,改称“临淮电影院”。
临淮城隍庙戏楼位于今临淮镇南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临淮知县在此建县城隍庙,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出会(演出)。清乾隆十九年临淮县并入凤阳县,但城隍庙仍在。逢会时,人山人海,戏班、马戏团都赶来参加庙会,演出“庙会戏”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民国14年,始建戏楼一座,院庭广阔,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兼有舞台设备,可供常年演出。该戏楼在建国前后,以邀京戏班上演京戏为主。民国19年,擅长花脸的法国人胡玉如(译名)在该戏楼演出3场,3场门票一次售完。城隍庙于1952年拆除,戏楼不存。
草栅戏园建国前夕,临淮关设有2个草栅戏园,各能容纳200人,县内的泗州戏班社及县外的梆子戏班社,均来此演出。届时,群众自带椅凳,购买门票即可观看。建国后,由于业余剧团的兴起,且均免费在广场演出,原来十分简陋的小戏园已不适应,被拆除。
凤阳影剧院座落在府城府北街,1976年6月23日破土动工,1980年5月1日落成,同年7月15日开业,次年2月命名为龙兴影剧院,1983年改名凤阳影剧院。该院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2500平方米,主体造型高雅,门前场地1750平方米,周围辟有花圃,大门两侧设影剧橱窗长廓。前厅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宽敞明亮,供观众幕间小憩。观众厅及楼座面积900平方米,共设铁木翻板椅1166座。舞台宽31米,深16米,高16.56米,副台宽敞适用,大幕、天幕、边条、扩音、供电设备齐全,并配有小型发电机,以备急需。台前有乐池,台后附设化妆室,面积285平方米,上为演员宿舍楼,面积302平方米。可供演出、放映、会议等使用。自开业以来,曾接待过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木偶剧团、上海歌舞团、天津曲艺团、沈阳曲艺团、吉林杂技团、北京电子乐团以及苏、粤、豫、鲁、冀、新、皖等10余个省的文艺演出团体。著名演员侯宝林、刘兰芳、斯琴高娃、程晓英、王琴宝、林燕等亦先后来此登台献艺。意大利、西德、美国、英国、日本、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友好人士到凤参观访问时,曾光临该剧场观看演出。
1、卫调花鼓戏
又称凤阳花鼓戏,简称“卫调”,因产生于凤阳长淮卫得名,为凤阳独有的剧种。主要流行于凤阳、蚌埠、五河、嘉山、怀远、灵璧等地。
长淮卫原是明代临濠府辖境内的一个小村镇,因濒临淮河,有“槽运舟楫之便”,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卫于此得名,清朝中叶,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民歌,称为“卫调”,吸取其他戏剧精华,唱腔日益丰富,于光绪年间形成了花鼓戏。
民国初年,卫调花鼓戏进入鼎盛时期,演员绝大多数为农民或小手工业者。在此前后,一批著名演员陈广仁、李溪、乔成、王四等,积极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借鉴兄弟剧种的演唱格式,以灯歌的腔调演唱词格严密的“娃子”、“羊子”,以后又在这两个腔调的基础上衍化出其他唱腔,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逐渐成为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稀有剧种。抗日战争时期,花鼓戏在与泗州戏竞争中渐被淘汰。民国末年,有些卫调花鼓戏艺人弃农从艺,经常和泗州戏演员碰班演出,互有影响,有的艺人改唱泗州戏,被称为“花鼓戏变子”;无师承关系的艺人,在玩友中被视为“耳挂子”。
建国后,县文化部门多次派人收集整理了大批花鼓戏剧目,通过调查研究决定予以扶植。1951年,长淮卫成立了业余剧团,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花鼓戏;次年又成立了凤阳县花鼓戏剧团,花鼓戏正式搬上舞台。
2、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入凤阳,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泗州戏传入初期,演戏的多系夫妻或父女,1人抱着柳叶琴(土琵琶),1人敲打云板或木梆,不着行头,在农村里以“唱门子”代替乞讨。其内容多半取自民间故事。唱腔也多是民间小调、号子及妇女哭腔等。其后,逐渐发展为半职业兼有专业艺人“跑坡”的班社,常利用农村堤坡居高临下演出。生角身穿大褂,头戴礼帽,佩带麻制的髯口,以示角色的年龄。旦角多在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裙,自我表白角色。除保留说唱形式外,也间或演出“独角戏”、“两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等。
建国后,“拉魂腔”艺人登上县舞台。1951年,县成立了大众剧团,城乡业余泗州戏剧团也相继成立。许多老艺人和戏剧工作者紧密配合,改编、创作剧目,革新、创造唱腔和表演艺术。对一些剧目,特别是表现现代生活的剧目,采用定腔定谱,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优美唱腔,而且发展和创制了新的唱腔。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发展成多种舞蹈身段和步法;音乐为板腔本,保留了说唱音乐的特色;剧目丰富,道白唱词朴实风趣,形象生动。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为泗州戏的盛行时期。此间,专业和业余泗州戏剧团先后培育造就了一些知名演员和青年演员,经常活跃于省内外的城乡舞台,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历届省、地戏曲会演中,都曾获得较好的荣誉。县泗州戏剧团演员左运前主演的《拾棉花》,还被选入《安徽戏曲集锦》,拍成电影。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泗州戏遭厄运,服装道具俱毁,继而大唱“语录歌”,推广“样板戏”,县泗州戏剧团被改为文工团。1976年,文工团又复名为“泗州戏剧团”,从1977年开始,排演了《白蛇传》、《济公传》等几出大型传统剧目,上座率较高。1980年演出255场,1981年演出353场。但自1982起,由于城乡电视、电影的普及,戏剧的上座率明显下降,县泗州戏剧团已难以在城市立足。
3、京剧
京剧,县人称“大戏”,在境内一直流行。民国二年津浦铁路通车,在临淮关,京剧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组成部分。此后,临淮关、府城两地街头巷尾、饭馆、旅社,人们常闻京剧之声,民国32年至民国33年,“县民众教育馆”与“安徽省东亚青年协会”联合组成的艺术研究会,下设有京剧组,经常组织清唱。建国前夕,临淮关大戏院、露天戏园常接待外地京剧戏班进行演出。民国38年初,府城解放,刘士栋等人创办县业余京剧团,经常在鼓楼洞、升堂庙、天后宫等处搭台演出,吸引了众多的京剧爱好者,相继出现“票友”。1950年,成立了县京剧团,多次在县人民大会场登台演唱;同时,临淮关成立了新生京剧团,演职员共41人。1953年,县京剧团交给定远县,临淮关新生京剧团调至嘉山县。此后,县业余京剧团常组织“票友”清唱。
“文化大革命”期间,其他剧种陷入困境,唯京剧“样板戏”在凤阳城乡风靡一时,县曾举办“百人样板戏学习班”,部分机关、学校、厂矿,甚至农村社队,都组织过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唱京剧“样板戏”。“文化大革命”以后,京剧爱好者组成业余京剧小组,时常演出京剧片段。凤阳影剧院也多次接待外地京剧团登台献艺。1985年,县文化馆还开办京剧清唱茶座等。
4、倒七戏
倒七戏,县内人称“小戏”,又称仿庐剧,主要流行于境内南部和西南部。建国前,这一带农民自行组织戏班,多数农忙务农,农闲唱戏。建国初,武店区成立了倒七戏剧团。1952年,有演员13人,职员5人,活动于境内乡村集镇。后因其它地方戏兴起,倒七戏剧团解散,从此,县内倒七戏一蹶不振。
二、剧团
1、戏班
大毛子戏班该戏班建于清末民初,原名“义和班”,班主系魏月华之父,主要演出泗州戏。民国6年前后,魏月华以艺名许大毛子挂牌演出,其爱人许步俊操三弦,妇唱夫随,名气大震,声播淮上,时人称“大毛子戏班”。魏月华父母去世后,许步俊为班主,其成员多许氏亲族,有许彩云、许素云(彩旦)、许开明、许开金、许开元(生角)、李传香(丑角)等,其中多数演员演技全面,生旦净末丑皆可串演,辗转于凤阳、嘉山、五河、泗县、固镇、灵璧等县的一些地区演出,成为在沿淮影响很大的民间戏班之一。建国后,许步俊夫妇调至滁县专区泗州戏剧团,许彩云、许开明等加入凤阳县泗州戏剧团,大毛子戏班解体。
北乡戏班北乡戏班起于清末,因以凤阳北乡农民组成,故名。该戏班演出剧种为卫调花鼓戏,常活动于凤阳北部地区。主要演员有陈广仁、李溪、乔成、陈长庚。由于当时演出的多是传统小戏,七、八人即可上演。民国初期,该戏班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或艺人自行改编传统大戏,排演时遇有缺角,则吸收流散艺人或兄弟戏班同台演出,曾使北乡戏班饮誉一时,足迹踏遍沿淮两岸。但因班子成员大多为半农半艺者,农忙种地,农闲唱戏,且女角皆为男性反串,故而影响花鼓戏的发展,抗日战争开始,北乡戏班解散。
南乡戏班南乡戏班形成于民国9年前后,因演出活动多在县内南方,且演员又多系当地农民而得名。班主刘金华,主要演员刘金荣(旦)、穆广正(旦)、王华昌(旦)、张喜国(生),属于农民“以唱为玩”的业余班社,演出剧种为凤阳花鼓戏。班址设在县西南部大庙叹儿湾,农忙耕作农闲唱戏。逢集市开集、某家办喜事或还愿,往往邀请该戏班唱小戏。如遇唱传统大戏,常邀约固镇九湾的张才安或北乡戏班名演员李溪、乔成前来搭班。抗日战争期间,凤阳花鼓戏渐趋衰落,南乡戏班自行解散。该戏班解散后,知名演员刘金荣仍在本村传授花鼓戏艺术,并破除该剧种女角反串的习俗,培养了凤阳花鼓戏第一个女演员张传英,受到群众欢迎。
2、专业剧团
凤二区青年文工团民国31年1月,定凤怀县总队凤二区队成立后,建立了青年文工团。文工团由战士和农村知识青年组成,随部队活动,每到一地即利用学校操场、农村空场进行演出。该团主要根据游击队战斗成果,编演一些短小精彩的文艺节目,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建团不久,区队首战李楼,旗开得胜,召开庆祝大会时,由区委书记张浙导演,编演了一幕话剧《无声的战斗》及一些曲艺、舞蹈等节目,很受群众欢迎。其中唱词:“自卫队真脓包,见了四大爷,叩头求饶”、《卖梨膏糖》小调:“三月里来好风光,游击队员到处忙,李家楼子跑一趟,又捉俘虏又缴枪。”在孩子们中广为流传。后又以山北的几次胜仗为题材编排一些节目,先后在周圩、叹儿湾、曹黄家、邬家岗一带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经常谢不了幕。同年12月9日,凤二区青年文工团改为定凤怀县文工团,并委任周茵为指导员。当月21日晚,该团与西线文工团同台为全县劳模大会举行慰问演出,西线文工团上演大型话剧《最后命令》;翌日晚县文工团上演了《日本鬼子的下场》。此后,该团随县总队活动,经常向兄弟团学习,提高了演出水平,丰富了演出内容。至民国33年该剧团停止活动。
县泗州戏剧团该剧团前身系县大众剧团,1951年11月,由魏金良、汪有成等组建而成,演员16人、职员7人,为集体所有制性质,业务管理属凤阳文化馆。1952年,演职员增至30人。主要演员左银芝(艺名二英子)、左运前、王广元、陈德仁、魏金良、孙桂琴、赵云侠。先后上演新旧剧目21个。左银芝天生俏丽,唱腔圆润,加之细腻传神的表演,令人为之倾倒。1953年,固镇浍北剧团并入“大众”剧团,演员阵容有所加强,主要演员增加了许彩云、许开明、董焕文、徐家彬。1954年,大众剧团直属县政府文教科,始称“凤阳县泗州戏剧团”。次年,剧团实行工资制。1956年,该剧团吸收演员5人,学员5人,增加了新生力量,共有演职员39人,全年演出523场,剧目95个。1957年,剧团整顿改组,有演职员52人,开始排演大型古装戏及开禁剧目,赢得了不少观众。1958年应邀赴上海、苏州等地演出。其中在上海大兴公司(大世界)演出《唐知县审诰命》、《沙河店》等剧目,时间长达一个月。同年,该团著名演员左运前被选调上海,参加“安徽戏剧集锦”影片拍摄工作,在电影《拾棉花》中扮演张老汉。1959年相继在南京新街口、夫子庙等地演出,很受欢迎。同年,剧团改为地方国营,实行固定工资制。60年代初期,剧团有演职员60余人,演员表演技艺日臻完美,主要演员有老艺人左运前、董焕文、徐家彬和新秀徐素萍、贾玉清、陈玉华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停止演出,大部分戏曲服装道具被破坏。1978年,恢复县泗州戏剧团,翌年,召回尚能演出的老艺人归队,并吸收一批青年演员,先后上演大型古装戏有《白蛇传》、《济公传》,仍得到群众欢迎。
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52年,主办者吴凤鸣,私营公助性质,演职员共13人。演出剧种为凤阳花鼓戏,经常活动于县内城郊及农村。主要演员有吴凤鸣、邓贤扬(花旦)、朱世化、侯玉成(青衣)、李溪(老旦)、朱静之(须生)。当时演奏皆是打击乐器,剧目与泗州戏大同小异。1953年,滁县专区在滁县成立“滁县专区凤阳花鼓戏剧团”,吸收凤阳县花鼓戏剧团著名演员李溪等人参加,不久,凤阳县花鼓戏剧团解体。1960年,凤阳县文工团改名“凤阳县花鼓戏剧团”,以花鼓戏和歌舞为主。创作排演的花鼓戏节目《全家乐》,第一次把“凤阳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同年2月,邓小平、彭真、刘澜涛、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在蚌埠视察期间,观看了凤阳花鼓戏剧团演出的《全家乐》,给予很大鼓励。后受“一县一团”规定的限制,该剧团于1961年3月并入县泗州戏剧团。
县文工团县文工团成立于1958年12月,1959年初,演职员发展到23人。演出以民间歌舞、双条鼓为主,并辅以花鼓戏。主要演员涂维良、李长仙、岳玉明、王元志、王玉萍。活动范围以县内城乡为基地,亦常到蚌埠及附近县、区、集镇演出。1960年,县文工团易名花鼓戏剧团,次年并入泗州戏剧团。1970年1月,县抽剧团演员及知识青年办“百人样板戏学习班”,并从学习班中选拔学员重新组建“凤阳县文工团”。此后专事京剧“样板戏”及一些戏曲、音乐、歌舞的演出。1978年,恢复县泗州戏剧团,文工团并入。
3、业余剧团
凤阳最早的业余剧团,是民国时期县立民众教育馆的艺术研究会,下设京剧、话剧、歌舞3个组,节假日或喜庆日作公开演出。民国33年,该会有演员722人,其中京剧演员350人、话剧演员288人、歌舞演员84人,不久停止活动。
50年代,城乡业余剧团最为活跃。1950年,仅临淮关就有临淮、临西、太平、菜市、工人等5个业余剧团。1951年,凤城、鹿塘、长淮、刘府、大溪河、殷涧等区相继建立业余剧团。到1952年,全县有15个业余剧团,大多数演出和表演话剧、歌剧、舞蹈、京剧、大鼓、相声、快板等。1953年,全县业余剧团43个,演出水平较高的有刘府、殷涧、府城等近10个业余剧团,至1954年底,全县有81个业余剧团,1956年有137个业余剧团,所有区乡和较大的集镇都有业余剧团,大多演唱群众喜看乐听的黄梅戏、倒七戏、推剧、花鼓戏、泗州戏等,演出的剧目少数古装戏,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戏。1957年至1959年,全县城乡业余文工团和业余剧团保持在150个左右,大都配合“大跃进”开展宣传活动。“三年困难”时期,一些业余剧团曾一度搞“四集中”即集中生产、集中生活、集中学习、集中活动。此后业余剧团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原则,1963年至1965年,全县有10多个业余剧团开展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大唱“语录歌”,继而推广“样板戏”,城乡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也较活跃。70年代后,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大都配合政治形势进行宣传。经费由主办单位自筹,机关逢节日排演,社队农闲时排练,县区镇文化馆进行业余指导。进入8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流行歌曲的盛行,业余剧团数量减少,至1985年全县仅有8个基础较好的业余剧团经常开展活动。
三、剧目
凤阳历代皆有文人参与戏剧创作。明代较有名的有朱权的杂剧《冲汉子》等12个,朱有的《诚斋乐府》31个,朱宪的《误佳期》、《玉栏杆》、《金儿弄丸记》等。清代凤阳民间创作的花鼓戏剧目《花鼓》,多为全国各类著名剧种吸收。
20年代至40年代,各戏班和艺人上演的主要剧目有花鼓戏《罗鞋记》、《压裙记》等70余出;泗州戏《拙大姐》、《借水瓢》等“坐唱篇子”、“站唱篇子”近200个,此外还有《大书观》、《樊梨花点兵》、《观灯》、《四告》等50多出;京剧清唱有《玉堂春》、《捉放曹》等戏剧选段;上演的创作剧目有花鼓戏《陈广仁爬堂》等。
建国后,上演创作剧目颇丰,50年代至60年代,县内城乡各专业和业余剧团成立,上演的主要剧目:花鼓戏有《全家乐》等20余出;泗州戏有《拾棉花》等近百个;京剧有《诸葛亮》、《女起解》、《将相和》等。保留剧目:花鼓戏有《全家乐》、《凤阳花鼓》等;泗州戏有《四告》、《观灯》、《杨排风》、《双包鱼篮记》、《小女婿》、《罗汉钱》、《社长的女儿》、《三世仇》、《夺印》、《八一风暴》、《白毛女》、《革命自有后来人》等。创作剧目:花鼓戏有《三人行》等;泗州戏有《战斗在凤阳山》、《张四姐》、《青山凯歌》、《巧遇》等。
70年代至80年代以来,各剧团上演的主要剧目:泗州戏有《白蛇传》、《济公传》、《双玉蝉》、《拉郎配》、《八一风暴》等;京剧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创作剧目有泗州戏《李红梅》、《顶梁柱》、《母子情》、《相亲》等。
四、剧场
临淮大戏院原位于临淮关店口街31号,系民国时期淮上火柴公司北厂房,1942年由赵汝初改建成“临淮大戏院”。因址在北台子故俗称“北台子戏院”。该戏院砖木结构,内设长木条凳座席358个,其中楼座有58个,观众厅有300个。舞台高7米余,深5米,宽约6米,台口宽近5米,并配化装室1间。县内外戏班,皆先后在此演出;京、津、沪名演员徐鹏、王慧琴、王云鹏、王富臣、筱玉亭、筱玉燕、九灯、九明等均在此登台献过艺。民国38年临淮关解放,戏院移交临淮文化馆管理,私营公助性质,为戏剧演出和会议兼用场所,年夜场上演300余场。1958年,戏院为大炼钢铁烧坩锅场地,座凳被焚,一度停演。1960年,镇人民政府拨款修复。1962年,在临淮关马滩重建一座880座位的新戏院,仍名“临淮大戏院”,1963年10月落成营业。1969年,县文化部门购买戏院作为电影放映场所,改称“临淮电影院”。
临淮城隍庙戏楼位于今临淮镇南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临淮知县在此建县城隍庙,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出会(演出)。清乾隆十九年临淮县并入凤阳县,但城隍庙仍在。逢会时,人山人海,戏班、马戏团都赶来参加庙会,演出“庙会戏”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民国14年,始建戏楼一座,院庭广阔,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兼有舞台设备,可供常年演出。该戏楼在建国前后,以邀京戏班上演京戏为主。民国19年,擅长花脸的法国人胡玉如(译名)在该戏楼演出3场,3场门票一次售完。城隍庙于1952年拆除,戏楼不存。
草栅戏园建国前夕,临淮关设有2个草栅戏园,各能容纳200人,县内的泗州戏班社及县外的梆子戏班社,均来此演出。届时,群众自带椅凳,购买门票即可观看。建国后,由于业余剧团的兴起,且均免费在广场演出,原来十分简陋的小戏园已不适应,被拆除。
凤阳影剧院座落在府城府北街,1976年6月23日破土动工,1980年5月1日落成,同年7月15日开业,次年2月命名为龙兴影剧院,1983年改名凤阳影剧院。该院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2500平方米,主体造型高雅,门前场地1750平方米,周围辟有花圃,大门两侧设影剧橱窗长廓。前厅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宽敞明亮,供观众幕间小憩。观众厅及楼座面积900平方米,共设铁木翻板椅1166座。舞台宽31米,深16米,高16.56米,副台宽敞适用,大幕、天幕、边条、扩音、供电设备齐全,并配有小型发电机,以备急需。台前有乐池,台后附设化妆室,面积285平方米,上为演员宿舍楼,面积302平方米。可供演出、放映、会议等使用。自开业以来,曾接待过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木偶剧团、上海歌舞团、天津曲艺团、沈阳曲艺团、吉林杂技团、北京电子乐团以及苏、粤、豫、鲁、冀、新、皖等10余个省的文艺演出团体。著名演员侯宝林、刘兰芳、斯琴高娃、程晓英、王琴宝、林燕等亦先后来此登台献艺。意大利、西德、美国、英国、日本、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友好人士到凤参观访问时,曾光临该剧场观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