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凤阳的花鼓、花鼓灯、花鼓戏简称凤阳“三花”,几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闻名遐迩,成为民间艺坛上传统的三朵艺术之花。凤画,俗称“画凤凰”,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据传起源于明初,后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1、凤阳花鼓
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原为燃灯寺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凤阳花鼓究竟源于何时,至今尚未定论。据有稽可查,凤阳花鼓自明朝中叶由凤阳流传到南北各地,又由乡村流传到城市,逐渐成为各地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
明隆庆、万历年间,周朝俊编《红梅记》传奇中有凤阳花鼓的一段插科:
(内打花鼓介)
(丑叫介)
(杂扮一男子、一妇人打锣鼓上)
(丑):你是哪里人?
(杂):凤阳人。
(丑):你打一通我听。
(杂唱):
紧打鼓,慢筛锣,听我唱个动情歌。唱得不好休要赏,唱得好时赏钱多。
明末,画家顾见龙在其家乡太仓(一作吴江)看过凤阳花鼓,绘有《花鼓子》一图(此图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画面为男子打锣,女子打鼓,面对面舞蹈,观众手攀梅枝,脚踏瓷质圆花凳,眉飞色舞地观看,生动具体地描绘凤阳花鼓在江南流行的情况。
清康熙时,袁启旭《燕九竹枝词》和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有不少关于凤阳花鼓的记载描述。《桃花扇》传奇作者孔尚任,在山西平阳时看了凤阳花鼓的表演,即席赋诗赞道:“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断路人肠”。绘声绘色地勾勒了凤阳花鼓在北方演唱的景象。
30年代,凤阳花鼓已被录制成唱片。上海的“百代”、“得胜”、“蓓开”、“大中华”、“胜利”、“高亭”等唱片公司,曾制作大批凤阳花鼓的唱片。电影对凤阳花鼓也刮目相看。民国24年,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新凤阳歌》,作为电影《大路》的插曲,首次在银幕上出现。此后,许多电影对凤阳花鼓都有所表现。
建国后,重视挖掘整理传统节目,民间艺人得到培养提高,凤阳花鼓从内容、曲调到音乐舞蹈方面都有了变化,歌唱新社会、新生活的清新之词取代了一些庸俗低级的歌词内容,并在传统悠扬委婉韵调的基础上,曲调发展得更为丰富多彩,音乐伴奏大大丰富,舞蹈语汇和鼓的打法等方面均有突破。
1955年春,本县青年花鼓演员欧家林、刘明英、邓泽菊等赴北京参加全国群众青年舞蹈观摩演出会,并在怀仁堂演出了《王三姐赶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是凤阳文化史上一件盛事。1964年,凤阳花鼓又出席了“上海之春”音乐会。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以凤阳花鼓为题材的电影《鼓乡春晓》。
角色清初,凤阳花鼓的表演者多为夫妻,或为兄妹两人。女的拿鼓,男的持锣,这种形式已失传。近百年来,多为姑嫂、母女、姊妹、妯娌及亲邻组成。在长期的表演中,人数逐渐增加到6至8人。
服装姑,头带红花扎红头绳,上身多穿花布或兰士林布大襟褂,下穿黑色或深灰色裤,腰系深红或深兰色围裙,脚着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粉红色棉纱长袜;嫂,头扎白色或花手巾,上着兰士林平布大襟褂,下着黑色或深灰色便裤,腰系黑色围裙,脚穿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豆沙色棉纱大袜。
建国前讨饭时表演均穿随身衣服,一般为当地农村妇女装饰。
道具早期花鼓形状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小手鼓;鼓条以竹鞭(竹根)为好,藤条次之,经蒸煮加工制成。条梢以彩线绕成小缍状,有红、白穗之分。白穗象征着贫苦人家,清白无瑕,红穗象征着卖艺不卖身。小锣一为镗锣,一为巴狗锣,均铜质;锣签用木或竹制成。
演唱程式凤阳花鼓分“坐唱”、“唱门头”两种。“坐唱”为在街头、作坊、村头及私人客堂内坐在长凳上演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故事。“唱门头”即沿门乞讨,即兴演唱短篇,内容基本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奉承话”。传统的凤阳花鼓由夫妻俩演唱,女的肩背着花鼓,男的手提着锣,口唱小调,打着鼓锣卖艺。首先女的唱《凤阳歌》,继唱一大段《花鼓曲》,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于小调每段之中。清代以后,演唱者通常为两位年轻女子,一女击鼓,一女敲锣,齐唱或对唱,或由三人表演,另有年老乐器师伴奏。本世纪初,为了增强表演的美感,小锣被减去,仅持花鼓演唱。每逢唱的时候,总是先打花鼓吸引观众,然后边唱边舞,唱完一节又打一通花鼓。建国后除表演传统节目外,多为群体演唱,随着悠扬的音乐奏起,先是各持双条鼓演唱《凤阳歌》,演出四人小组舞、双人对舞,继唱新编的《花鼓曲》,演出群体舞,边唱边舞,队形不断地变化,打鼓的方法和姿式也不断地变化。
音乐凤阳花鼓演唱的曲调比较丰富,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吸收了全国各地精彩的俚语,具有民族音乐的典型特征。最初它是农民劳动休息时演唱的秧歌及“赛会”时演唱的小戏,艺人们在乞讨卖艺时,即兴将这些平时所熟悉的曲调加以利用,并吸收当地民歌精华,与本地曲调结合,再经长期融合而颇具凤阳的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变成一种新的曲调。因此,凤阳花鼓音乐部分积累了许多曲目,有《凤阳歌》、《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等近百个。
凤阳歌

敲起花鼓唱起歌

2、凤阳花鼓灯
花鼓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境内传说始于宋代。其舞蹈来自生活,并吸收和借鉴了武术、杂技、古典舞蹈等各类艺术。
建国前,每当秋收完毕,农民便组成花鼓班子到处演出,深受群众欢迎。然而,这一带有浓厚生活情趣的民间艺术,却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时有“好女不观灯”之说。数百年来,花鼓灯女角色“兰花”皆由男角反串,演出只限农村。
建国后,县对传统花鼓灯进行了挖掘整理,丰富了唱词曲调。1955年,花鼓灯优秀节目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音乐舞蹈会演大会”,并被拍成影片,在国内外放映。
党和政府为保存历史悠久的花鼓灯民间艺术,注意培养年轻演员,并在农闲时组织花鼓灯调演,庆贺农业丰收。因此,花鼓灯艺术得以风行全县。
角色男角除一人执伞的“小丑”称“伞把子”外,其余统称“鼓架子”。根据分工有“大鼓架子”、“小鼓架子”和“丑鼓”之分。“伞把子”分“文伞”和“武伞”。“文伞把子”以演唱为主。“武伞把子”则以舞蹈为主,是“大花场”的领舞者;“大鼓架子”身强力壮,可顶人叠罗汉,多者可顶六七人,主要表演具有矫健刚劲的架子功,可翻大、小跟头,擅演男女双人舞,表演风格活泼。“丑鼓”也称“挎鼓的”,演出时身背花鼓上场,单独演唱,也有一丑鼓、一兰花或一丑鼓、二兰花的演唱。
女角称“兰花”,旧称“腊花”、“拉花”。有的擅唱,有的能唱擅舞,有文、武之分。建国后,对这一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传统的演出中仍有老一辈男兰花外,均改为女角扮演。
服装传统花鼓灯,兰花由男演员扮成少女,额前戴头勒,后梳独辫,头扎花球,上身穿大襟短褂,下着彩裤、彩裙。鼓架子上穿对襟短褂,下着红裤,头扎红巾。现今,兰花由女演员扮演,梳独辫,戴头花,上穿紧身大襟褂,饰以花边,下着彩裤,腰系围裙,艳丽多姿。鼓架子不扎头巾,上下服装以花边装饰。
道具竹制“花伞”,伞边缀缨和彩带略长,转动时飘逸大方。“扇子”为彩绸折扇。“手巾”为丝绸缝制。
演出程式花鼓灯的传统演出分武场、文场。武场分为花花伞场、大武场、小武场、小花场和大收场。文场分为前文场和后文场。
武场以舞蹈为主,首先锣鼓开场,招引观众。开场后,“伞把子”一人首先持花伞出场表演伞舞,称“花伞场”。随之,全体男女演员(7至15人,除伞把子一名外,兰花和鼓架子各半)群舞,称“大武场”。舞毕,接由兰花和鼓架子表演“小武场”。小武场在整个武场中节目最多。全体演员轮番上台表演后,紧接着是“小花场”。由兰花、鼓架子各一的双人舞称“小花场”;兰花二、鼓架子一的三人舞称“双花场”。传统节目有《抢扇子》、《抢手巾》、《抢板凳》、《扑蝴蝶》等。最后,全体演员登场表演“大收场”。
文场以演唱为主。因接于武场之后,又称“后场”。前文场为一丑鼓独唱,一丑鼓、一兰花或一丑鼓、二兰花演唱。后文场则演出花腔小调戏、卫调花鼓、弦子灯等各种戏曲。
舞蹈花鼓灯女角在男角肩上做的各种舞蹈动作源于南宋时的“肩上舞”。再向上追溯,六朝时期的“肩舞”、“中舞”皆与花鼓灯有着渊源关系。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有360样,由于旧社会封建势力和反动统治的长期摧残和压抑,许多优美的舞蹈已失传。但建国后在演出中尚可见到的舞蹈动作,仍有数百种。
传统的花鼓灯舞蹈动作分大武场和小武场。大武场即由数对鼓架、兰花群舞,舞蹈的出场和图形变换往往由伞把子穿插引领。传统的大武场有《五朵梅》、《龙吐须》、《九连环》、《满天星》等舞段。小武场即是双人舞和三人舞,也有时是独舞。传统的舞蹈有《抢扇子》、《抢手帕》、《抢板凳》等。动作有簸簸箕、双扯战、扁担式、十字步、上山步、过桥步、单挎篮、单拐弯、单背巾、风摆柳、喜鹊登枝、凤凰三点头、大懈式、二起腿、拧身跳、二郎担山等等。其中兰花动作敏捷、细腻,翩翩起舞似丹凤朝阳,优美抒情,艳丽无比。大鼓架子力大脚稳,能够顶人和做叠罗汉式的技巧动作;小鼓架子则活泼、麻利、擅长舞蹈,且会翻筋斗。“鼓架子”舞动起来急如流星,快似旋风,给人以生龙活虎之感。每样动作都是根据农民耕作形象或农村日常生活加以提炼美化的。如“单拐弯”的舞蹈动作,就是农民扶犁拐弯动作的艺术再现,“单背巾”模拟妇女下地劳动的情景,“簸簸箕”表现农事后农妇簸米作炊的喜悦心情。“抢扇子”、“抢手帕”、“抢板凳”等,皆是表现农村男女在农活休歇时的逗趣玩乐。这些舞蹈往往带有简单的情节,且恢谐幽默,深受群众的喜爱。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可归纳为四个部分:一是“眼神”,眼到手到,不离巾扇;二是“拐弯”,上身不动下身动,胸部跟着脚步走;三是“转”,撒开裙子,双肩端平,右脚为主,左脚先迈;四是“跳”,扇子开花套小步,后膝抵住前腿肚。
音乐分唱腔和锣鼓两大部分。花鼓灯的唱腔有12大韵,但无固定唱词,大都是即兴创作的。流行的女声曲调有:花鼓调、慢赶牛、败调、淮调、苦调、鹌鹑调、双干哥调、河溜调、淮河调等;男声曲调有:挎鼓调、鼓架调、子弟灯调、九女扑伞调、河东山调、凤阳调、柳调等。文角除演唱武场中的曲调外,还演唱小调十杯酒、下河调、八段景、叠断桥、五更调、卖饺子皮、孟姜女、虞美人等。
花鼓灯灯歌属民歌体,节奏自由多样,分情歌、叙事歌、时政歌、奉承歌及打诨逗趣歌五大类。其中以情歌的比重最大。
花鼓灯锣鼓,主要是鼓、锣、钹三大件。一是用于游行或演出前“打闹台”,一是用于舞蹈伴奏“锣鼓番子”。
建国后,为了赋于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新的生命,对花鼓灯音乐进行了改革,并向着歌、舞、剧三结合的方向发展。在新编的花鼓灯歌舞剧中加进弦乐伴奏,同时根据剧情的需要,把音乐唱腔固定曲谱,增加了节奏感,使演出更加紧凑。
3、凤阳花鼓戏
俗称“下班鼓”,清朝中叶发源于长淮卫,又称“卫调花鼓戏”。
角色花鼓戏的角色主要分为里角(女角)、外角(男角)两大类。此外,还可细分为白胡生、黑胡生、二花脸(丑角)、小武生、老旦、青衣、小旦、武花旦等。其中所有女角均由男性反串。
服装花鼓戏演员扮相比较简单,男角穿件长褂,头戴礼帽,面部挂胡须者为老生,不挂胡须者为小生;女角上身穿大襟女褂,下身围条裙子,额勒串珠,头扎花球,老旦则头扎“包头”。
道具主要为扇子、手绢、小伞。女角(兰花)一手执扇、一手拿手帕,与拿小伞的男角对扭对唱。以锣鼓伴奏,颇似花鼓灯中的小武场。
表演程式花鼓戏的舞蹈与歌唱的精华主要由兰花来体现。衡量戏班的水平往往也从兰花的好坏来评价。女角头顶红绸绣球(老旦头扎包头),飘下的两条长带直垂胸前,上身着紧彩衣,下身穿彩裤,腰系石榴长裙,演出时左手持轻软彩巾,右手拿花扇,翩翩起舞。鼓架是花鼓戏表演中男角的总称。有大小之分,大鼓架力大脚稳,能够做顶人、叠罗汉等技巧动作;小鼓架则活泼利索,善于舞蹈,且擅长翻跟头。鼓架一般身穿短上衣、灯笼裤,头扎白头巾。舞动起来急如流星,快如旋风,给人以生龙活虎之感。由于凤阳花鼓戏脱胎于花鼓灯,表演形式一般沿袭花鼓灯的规范,武场以舞蹈为主,文场以演唱为主,台步一般为前三后四步。另外,凤阳花鼓戏演唱之前,必须表演花鼓灯“小花场”舞蹈。
音乐花鼓戏音乐分锣鼓和唱腔两个部分。其锣鼓伴奏及演奏的曲牌,与花鼓灯锣鼓基本相同。
花鼓戏的唱腔系板腔体,说唱音乐性强,但曲调词格不够严密。其基本唱腔有男腔、女腔、哭皮腔;板式分吟腔、起板、数板、五字紧、慢赶牛、十字韵、流水等。唱腔调式有宫调和征调两种,并有宫、征两种调式交替、综合应用;唱腔的节奏多样,有的较平稳单一,有的多切分及多复节奏,造成活泼跳跃及激动情感。也有整个唱腔都近似散板,造成极不稳定的节奏音型。花鼓戏只有男女角色之别,无行当之分。唱腔多由于不同的唱调结构及唱腔的不同速度而给予不同的命名。主要的句式有十二句“羊子”八句“娃子”,此外,“母羊子”、“大调子”、“慢赶牛”、“流水”、“五字紧”等,多是它们的演变和派生。羊子组词举例如下:
描花腕推总交将身站稳,用罗裙掸一掸玉体千金,金莲擦楼板直往前走,胜似那前朝的美貌昭君。(以上叫帽子)杏子眼、水淋淋、樱桃口、赛朱唇(以上叫杵),双打扮真好似娥皇之体,论容颜也能配王侯公孙(以上叫身子)。说声好玉体千金,牡丹花配白玉更俊十分,说声好玉体千金,跟丫环到凉亭游玩散心(以上叫座儿)。娃子组词举例如下:
观一盆玉素梅,身穿白它象谁(以上叫上帽)?好似昔日张君瑞(以上叫上撑)。上观一盆巧莲珠,下陪一盆十子梅(以上叫身子)。蜜蜂采花都成对(以上叫下撑),叫丫环捕到两个,吱溜溜飞出重围(以上叫下帽)。
“流水”由“娃子”派生,但不受其词组的严格限制,有更大的自由和可塑性;“大调子”系“羊子”蜕化而来,整个唱段以十字句演唱,变化发展与“流水”基本相同,“五字紧”、“紧板”多表现激昂慷慨的感情;“哭皮腔”则是在悲哀痛苦的唱段后面的帮腔形式,又叫“哭皮锣”。演唱时锣鼓随唱腔节奏同步进行,以加强悲剧的舞台效果,建国后也用于欢乐激情的唱段。
艺术特色一是花鼓戏的唱腔由花鼓灯灯歌经过长期演唱而派生,两者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二是花鼓戏唱腔一字一音者多,一字多音者少,连续十六分音符更为少见,因此长于叙述性而较少抒情性;三是真假声的演唱。过去唱花鼓戏均为男角,为区别角色的男女角,尾腔常用六度、七度上行大跳等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四是别致的起腔和落腔。唱腔多以“哎”、“嗯”、“嗯哪”开腔,是由于仅以锣鼓伴奏而无管弦跟腔,亦因无固定脚本,虚词开腔则便于思考。唱腔进行中也常加进虚字,因此唱腔一般较松散,留有号子的痕迹,并保持着粗犷高昂的朴实风格。唱段的落腔大多不落于主音,而是落于上主音(主音上方大二度),或由上主音下滑到它的四度音,造成旋律的不稳定感,以利于唱腔的继续进行,同时也增加了唱腔的新鲜感。
4、凤画
凤画造型新颖美观,设色鲜明艳丽,技法细腻严谨,具有固定的规格和模式。其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鸡爪、如意冠”。色彩为“水墨、素彩、五彩”三法;技法有画骨、披毛、勾线、头道墨、二道墨、三道墨、上彩、描粉、构黄、点金10道工序;传统种类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阁》、《麒麟凤》、《带子还巢》、《四扇屏(飞、鸣、食、宿)》、《五凤楼》、《百鸟献寿》8种。《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最为人喜爱。
凤画的流派主要以画家姓氏而分,有“华派”、“王派”、“柳派”、“严派”、“范派”等。明清两代,府城府东街画店济济,多达数十家,近百人作凤画,此街一度誉为“凤凰街”。当时,外地来凤阳诉讼、赶考、经商的人很多,回去时都要买凤画,就连教堂的外国传教士也购买大批凤画带回国。当地的百姓在婚嫁、乔迁、逢年过节时都挂凤画以图吉利。府县各衙也常定购凤画做礼品赠送。因此,凤画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民国初年,凤画艺术逐渐衰落。至30年代,仅有华、严两家画店。华存恩画店兼营米业,让其子先荣、荣生继承画艺,并收李凤鸣、王德鑫为徒。严保安让其子严杰承从事凤画,维持门面。日军侵占凤阳期间,华存恩、严保安相继去世,两家画店倒闭。抗战胜利后,华先荣、李凤鸣重整旧业,但因生意清淡,不久关闭。
建国后,濒临绝境的凤画艺术得以复生。李凤鸣、王德鑫、华先荣被安排在文化部门专门作画。1958年,李凤鸣到北京参加全国美术工作者座谈会,与著名画家李苦禅、叶浅予、陈半丁等共磋画技。此后,李凤鸣潜心研究吸取国画精华,注重对自然景物观察写生,大胆突破沿袭几百年的传统构图技法,常请省内外国画名家为他作的凤画补景配画,使民间凤画艺术更加高雅。故宫博物院、省博物馆多次向他征集画作为国家收藏。“文化大革命”初期,凤画被视为封建艺术,遭百般摧残,李凤鸣毕生心血所作两箱凤画精品,被付之一炬,因此郁闷成疾,不久病死。华先荣长期在家养病,王德鑫改行卖菜,凤画又濒于绝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凤画艺术又获新生。1981年,省群众艺术馆及地、县文化部门拨款,扶植恢复和发展凤画艺术。1983年4月,成立美术协会,从事凤画的挖掘、整理和继承工作。凤画老艺人和美术工作者画出许多传统的凤画,并创作了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同年10月,省群艺馆及地、县文化局从中精选29幅,编印成《凤阳凤画》出版。全国及安徽省一些报刊也发表有凤画作品。为解决凤画后继乏人问题,县文化馆举办了凤画培训班,聘请凤画老艺人执教,培养年轻的凤画作者。同时组织美术工作者,积极创作凤画参加全国美展和在香港举办艺术品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凤画艺术在国内外的影响。
上一篇:第三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