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古遗址
潘家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文化遗址。位于李二庄乡潘家庄西。面积近30万平方米,北端剖面露出文化层1—2米。遗迹有灰坑、红烧土多处。采集的遗物有:陶鼎足、鬲足、豆盘、豆柄及筒瓦、瓦当、下水管道等残片。其纹饰有细绳纹、斜方格纹、附加堆纹、回纹、菱形纹、三角纹等。
古堆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城南乡岗集村北古堆桥北侧,为一高耸土堆,面积1.68万平方米。东部因修路取土削成高达9米的剖面,文化层厚度1至4米,可见红烧土5处,灰坑3处。1983年征集的遗物有石、骨镞各1件;1985年采集的遗物有红、灰陶鼎、甗残件等。
赵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宋集乡赵圩村东南赵墩子。遗址呈台形高地,东、南、北三面环水,西为旱田,面积2200平方米。地表遗迹有红烧土3处;采集遗物有鹿角、蚌壳化石,以及夹砂红陶鼎足和陶片等。
杜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京山乡杜桥村北约500米处。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东部及南部涧水回流,剖面展现文化层厚度1至2米。采集遗物有:红陶、灰陶、夹砂灰陶鼎足,红、灰绳纹、篮纹陶器残片等。
钟离城址为春秋时钟离子国故城址。位于临淮镇东1.5公里。俗称“东古城”、“东鲁城”、“霸王城”。东古城,因旧时在濠州城东得名。东鲁城,乃是误为三国吴鲁肃所筑,故俗相传。霸王城,谓楚霸王项羽自垓下败走乌江经此,为防御追兵率将土垒筑,显系讹传。钟离开发颇早,《左传》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冬十一月,(鲁)叔孙侨如及诸侯大夫会吴于钟离,吴国始通中国,即此。后为楚邑,秦代置县,东晋设钟离郡。隋改郡名为濠州,始迁钟离县、治于城西(今临淮镇东),但县名沿用至明初。
钟离地处淮河中游南岸,为历代兵争之地。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箴尹宜咎城钟离以备吴”,此即钟离城有史可稽之始。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命修此城为战守之备。素有“城堑水深”、“钟离天险”之称。隋唐时,州、县治移至濠州,此后该城逐渐废圮。现城址保存尚好,正方形,有4门,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城垣为夯土所筑,基部宽18米,残高3至4米,城四角高达5米。城内已辟为农田,建有村落。地表出土有蚁鼻钱、战国瓦当、铜箭镞、汉封泥“钟离丞印”及大量陶器和陶片。城外附近出土春秋至汉代铜器多件。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城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濠州城址亦称“魏城”、“临濠城”,在今临淮镇东部与李二庄乡西北部之间。南北朝时,北魏于南齐建武二年(495年)建,与齐对峙,故称“魏城”。隋时改称濠州,并迁州、县治于城内。唐宋号称重镇,素有一夫当关,万军不敢逼之势。唐末起义军将领吴回守此,唐军数万围攻,“自夏及冬不克”。元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据守此城,元兵围城7日未破。吴元年(1367年),改濠州为临濠府。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诏以临濠为中都,八年迁府治于新城(今凤阳),临淮县治此。清乾隆十九年裁县并入凤阳。后设户部榷课及巡检于此,始称临淮关。
该城初为东西二城,中为濠水所隔。南宋初年,连南夫作守,乃决濠水于城西,合二城为一。明洪武元年修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有六门,曰临淮、移风、闻贤、曲阳、清流、涂山”。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此后,城累为淮濠水患,屡修屡塌,至清雍正时已残破而不可修。建国后,旧城尚存涂山门和鼓楼台座,后因街道拓宽和扩建京沪线双轨铁路拆除。现城址依稀可辨,内外有县署街、小城头、城里、大关、大东关、小东关、南关、西关等地名。
凤阳府城址今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府城镇。明洪武八年府治由临濠徙此,未设城廓。至清乾隆二十年二月始建城,次年正月告竣。城为不规则圆形,砖筑,“周围一千一百八十一丈,高二丈,无池。原设六门:东曰镇濠,南曰肇庆,西曰集凤,北曰靖淮,皆有楼;东南曰文治,西北曰九华,无楼”。城垣包绕提督行署(明时西察院),道署(明时东公馆),府署及府学的东半部,鼓楼“屹然居中,宏敞壮丽,诚一方之形胜”。清咸丰十年(1860年),地主武装苗沛霖率团练入城,“毁拆屋宇殆尽,仅存府东一街”。同治四年(1865年)夏雨甚,“城圮百余丈”,次年重修。光绪四年,凤颍道任兰生移肇庆门与九华门相对。并率驻防勇丁“挑濬城濠,计宽三丈四、五尺不等,深一丈二、三尺不等,周围长一千零四十八丈五尺八寸”。修补城垣,“共二百十五丈一尺”,修建五门吊桥各1座,及城门、炮台、走马石等,“挑筑城垣,里面培土,周围长一千零十丈八尺,高一丈四、五尺不等,顶宽九尺,底宽二丈及一丈八、九尺不等”。至建国时,城垣倒塌不堪,吊桥毁坏。1954年城垣拆除。1958年疏浚城濠。现城墙、城门基址尚在,东、南、北面大都为环城路,西面多为民居。城濠尚存,但间断回填建房。
马里岗窑址为六朝陈瓷窑之一。位于武店乡灵泉村北约500米,遗址面积6800平方米。此处经1983年8月和1985年3月普查,采集到窑具支托26件,豆1件,以及碗、壶、罐等瓷器残片。
皇觉寺遗址又名於皇寺。位于明皇陵北墙外,二十郢乡二十郢村南。寺始创年代失考,金废,元重建,元至正四年朱元璋即出家于此,十二年复毁。朱元璋称帝后,欲建此寺,因“旧寺之基,去皇陵甚近,焚修不便”,遂择址新建,即今之龙兴寺。旧寺遗址现为旱田,略高于附近耕地。遗物尚存古井一口,圆形石礅3个。
韭山寨址位于宋集乡境内韭山之上,寨以山得名。该寨为南宋初年修建的寨堡。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犯,锺离人王惟忠,字穆孝,聚民众9万余人(一说万余人),以韭山为寨。山麓有韭山洞,可容兵数千。并在山上垒石为城,方圆2公里,其外又作大寨3.5公里,与乡人共同坚守抗御,成为南宋民众抗金武装组织首领。明洪武年间,淮安侯华云龙,在元末投奔朱元璋之前,亦曾聚众居韭山。现大寨寨墙不存,石城墙垣尚在,大多地段残高1至2米,厚1.5米;内侧战壕宽约2米,深约1米。山巅原有石鸡亭,亭中立圆雕石鸡一对,现亭毁台基存,平面呈六角形;石鸡皆已坍塌,断裂数截,基座尚立原位。韭山洞内曾出土古代兵器多种,为历代屯御其内将士遗留。
古堆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城南乡岗集村北古堆桥北侧,为一高耸土堆,面积1.68万平方米。东部因修路取土削成高达9米的剖面,文化层厚度1至4米,可见红烧土5处,灰坑3处。1983年征集的遗物有石、骨镞各1件;1985年采集的遗物有红、灰陶鼎、甗残件等。
赵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宋集乡赵圩村东南赵墩子。遗址呈台形高地,东、南、北三面环水,西为旱田,面积2200平方米。地表遗迹有红烧土3处;采集遗物有鹿角、蚌壳化石,以及夹砂红陶鼎足和陶片等。
杜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京山乡杜桥村北约500米处。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东部及南部涧水回流,剖面展现文化层厚度1至2米。采集遗物有:红陶、灰陶、夹砂灰陶鼎足,红、灰绳纹、篮纹陶器残片等。
钟离城址为春秋时钟离子国故城址。位于临淮镇东1.5公里。俗称“东古城”、“东鲁城”、“霸王城”。东古城,因旧时在濠州城东得名。东鲁城,乃是误为三国吴鲁肃所筑,故俗相传。霸王城,谓楚霸王项羽自垓下败走乌江经此,为防御追兵率将土垒筑,显系讹传。钟离开发颇早,《左传》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冬十一月,(鲁)叔孙侨如及诸侯大夫会吴于钟离,吴国始通中国,即此。后为楚邑,秦代置县,东晋设钟离郡。隋改郡名为濠州,始迁钟离县、治于城西(今临淮镇东),但县名沿用至明初。
钟离地处淮河中游南岸,为历代兵争之地。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箴尹宜咎城钟离以备吴”,此即钟离城有史可稽之始。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命修此城为战守之备。素有“城堑水深”、“钟离天险”之称。隋唐时,州、县治移至濠州,此后该城逐渐废圮。现城址保存尚好,正方形,有4门,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城垣为夯土所筑,基部宽18米,残高3至4米,城四角高达5米。城内已辟为农田,建有村落。地表出土有蚁鼻钱、战国瓦当、铜箭镞、汉封泥“钟离丞印”及大量陶器和陶片。城外附近出土春秋至汉代铜器多件。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城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濠州城址亦称“魏城”、“临濠城”,在今临淮镇东部与李二庄乡西北部之间。南北朝时,北魏于南齐建武二年(495年)建,与齐对峙,故称“魏城”。隋时改称濠州,并迁州、县治于城内。唐宋号称重镇,素有一夫当关,万军不敢逼之势。唐末起义军将领吴回守此,唐军数万围攻,“自夏及冬不克”。元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据守此城,元兵围城7日未破。吴元年(1367年),改濠州为临濠府。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诏以临濠为中都,八年迁府治于新城(今凤阳),临淮县治此。清乾隆十九年裁县并入凤阳。后设户部榷课及巡检于此,始称临淮关。
该城初为东西二城,中为濠水所隔。南宋初年,连南夫作守,乃决濠水于城西,合二城为一。明洪武元年修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有六门,曰临淮、移风、闻贤、曲阳、清流、涂山”。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此后,城累为淮濠水患,屡修屡塌,至清雍正时已残破而不可修。建国后,旧城尚存涂山门和鼓楼台座,后因街道拓宽和扩建京沪线双轨铁路拆除。现城址依稀可辨,内外有县署街、小城头、城里、大关、大东关、小东关、南关、西关等地名。
凤阳府城址今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府城镇。明洪武八年府治由临濠徙此,未设城廓。至清乾隆二十年二月始建城,次年正月告竣。城为不规则圆形,砖筑,“周围一千一百八十一丈,高二丈,无池。原设六门:东曰镇濠,南曰肇庆,西曰集凤,北曰靖淮,皆有楼;东南曰文治,西北曰九华,无楼”。城垣包绕提督行署(明时西察院),道署(明时东公馆),府署及府学的东半部,鼓楼“屹然居中,宏敞壮丽,诚一方之形胜”。清咸丰十年(1860年),地主武装苗沛霖率团练入城,“毁拆屋宇殆尽,仅存府东一街”。同治四年(1865年)夏雨甚,“城圮百余丈”,次年重修。光绪四年,凤颍道任兰生移肇庆门与九华门相对。并率驻防勇丁“挑濬城濠,计宽三丈四、五尺不等,深一丈二、三尺不等,周围长一千零四十八丈五尺八寸”。修补城垣,“共二百十五丈一尺”,修建五门吊桥各1座,及城门、炮台、走马石等,“挑筑城垣,里面培土,周围长一千零十丈八尺,高一丈四、五尺不等,顶宽九尺,底宽二丈及一丈八、九尺不等”。至建国时,城垣倒塌不堪,吊桥毁坏。1954年城垣拆除。1958年疏浚城濠。现城墙、城门基址尚在,东、南、北面大都为环城路,西面多为民居。城濠尚存,但间断回填建房。
马里岗窑址为六朝陈瓷窑之一。位于武店乡灵泉村北约500米,遗址面积6800平方米。此处经1983年8月和1985年3月普查,采集到窑具支托26件,豆1件,以及碗、壶、罐等瓷器残片。
皇觉寺遗址又名於皇寺。位于明皇陵北墙外,二十郢乡二十郢村南。寺始创年代失考,金废,元重建,元至正四年朱元璋即出家于此,十二年复毁。朱元璋称帝后,欲建此寺,因“旧寺之基,去皇陵甚近,焚修不便”,遂择址新建,即今之龙兴寺。旧寺遗址现为旱田,略高于附近耕地。遗物尚存古井一口,圆形石礅3个。
韭山寨址位于宋集乡境内韭山之上,寨以山得名。该寨为南宋初年修建的寨堡。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犯,锺离人王惟忠,字穆孝,聚民众9万余人(一说万余人),以韭山为寨。山麓有韭山洞,可容兵数千。并在山上垒石为城,方圆2公里,其外又作大寨3.5公里,与乡人共同坚守抗御,成为南宋民众抗金武装组织首领。明洪武年间,淮安侯华云龙,在元末投奔朱元璋之前,亦曾聚众居韭山。现大寨寨墙不存,石城墙垣尚在,大多地段残高1至2米,厚1.5米;内侧战壕宽约2米,深约1米。山巅原有石鸡亭,亭中立圆雕石鸡一对,现亭毁台基存,平面呈六角形;石鸡皆已坍塌,断裂数截,基座尚立原位。韭山洞内曾出土古代兵器多种,为历代屯御其内将士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