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人物传略
崔白
崔白,字子西,北宋濠梁(今凤阳)人,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不仅擅画花竹翎毛、败荷凫雁,而且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他一改百余年画风,成为北宋画坛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祟。
崔白的花鸟画,“体制清澹,作用疏通”,是融洽五代而又别创的比较活泼、清澹的画风。他喜画沙汀芦雁、秋冬萧疏、淡远、荒寒、野趣的意境,所画花鸟着重于写生,而且不用打草稿,“凡临素多不用朽,复能不假宜尺界笔,为长弦挺妨刃”。笔墨用法表现力相当丰富,工细的笔触一丝不苟,粗放的笔调苍劲厚实,运墨干湿并见,设色较淡。
崔白一生作画甚丰,仅《宣和画谱》就载入241幅。其作品现存极少,故宫博物院仅有《寒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双喜图》、《芦雁图》、《竹鸥图》、《枇杷孔雀》等7幅。
姜才
姜才,南宋濠州(今凤阳县)人,抗元名将。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以伯颜为统帅,大举南侵,姜才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元军尾随而至,姜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激战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
宋景炎元年正月,谢太皇太后向元军投降,元军进入临安,将恭帝、太皇太后掳往大都(今北京)。五月,陆秀夫、张世杰等于福州拥立赵昱即位,称端宗,改年号为景炎,任命姜才为保康军承宣使。
元将阿术带着谢太皇太后的诏书,至扬州劝降,姜才毫不理会。当姜才获悉被掳恭帝将途经瓜州送往北方时,旋冒死去解救。姜才率部星夜兼程直捣瓜州,浴血奋战杀敌无数。元军见势不妙,忙挟恭帝向北逃遁,姜才部追击正鏖战间,阿术率元军赶到,将其团团围住,劝姜才投降,姜才厉声拒绝:“吾宁死岂为元将军耶!”遂拼死杀出重围返回扬州。
扬州被围数月,粮秣告罄。姜才率人数次突围运米,负伤累累,三军见之,无不动容,士气大振。
宋景炎元年七月,姜才奉端宗之命,与李庭芝率7000兵南下福建,阿术带领元军追击。宋军入泰州,元军四面围住,使使者招降之,才不从。阿术下令攻城,昼夜不辍,这时姜才恰值背疽发作,动弹不得。裨将孙贵、胡淮孝叛变投敌,迎元军入城,将李庭芝、姜才献给元军。阿术喝问李庭芝为何不投降?姜才抢先回答:“不降者我也。”继而怒骂不止。阿术爱其忠勇,不忍杀他,以高官厚禄诱劝姜才归顺元朝,姜严词拒绝:“姜某生来只为宋臣,宁为玉折兰摧,不为瓦砾长存,绝不对元称臣!”阿术遂押姜才至扬州处死。姜引颈受刑,从容成仁。扬州民众闻者莫不泣下。
徐达
徐达(1330—1385),字天德,濠州(今临淮关)人,明朝开国功臣。
朱元璋统一全国,很多战役都是由徐达担任主将。他跟随朱元璋打下定远,攻克滁阳(今滁州市),取和州,官授镇抚。后来他又领兵过长江,破采石、取太平、下集庆、战当涂,生擒元将陈林先,为朱元璋开辟了大块根据地。他在与陈友谅决战时,不仅是一支主力军统帅,而且是前线指挥者、组织者。至正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军于鄱阳湖,陈友谅中箭而死,生擒谅军3000人。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即吴王位,封徐达为左相国。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拜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水军20万分兵三路出击,攻下湖州,围困了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今苏州)。次年九月,破平江,俘张士诚。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首先占领沂州、密海等州县,迫济南之敌投降,再分兵取登、莱,平定了山东。
至正二十八年元月,朱元璋即帝位,封徐达为右丞相,令他继续北伐。徐达率军先后攻克汴梁(开封)、潼关、德州、通州,于同年八月攻占大都(今北京市)。元顺帝仓皇逃走,结束了元朝在中国的统治。
徐达攻占元都以后,又担任收复西北的任务。他率大军越过太行山直捣太原,在卓林打败元将扩廓贴木儿,攻下太原并进占大同,平定了山西。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达领兵渡过黄河,占领了鹿台、奉元,逼至临洮,迫李思齐投降;接着又攻下兰州,转兵攻下庆阳,守将张思道逃走。至此,徐达平定陕西全境。
明洪武三年徐达被任命为大将军,率兵继续北伐西征。他派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关,攻打应昌的爱猷识理达腊。应昌被克,爱猷识理达腊逃回蒙古大漠。徐达率军自潼关向西,讨伐一再扰乱兰州的扩廓贴木儿,在沈儿峪战斗中彻底消灭了元军,徐达军队占领了定西并连续攻克沔州、兴元,平定了甘肃南部,至此,全国基本统一。
徐达不但作战勇敢,身先士卒,而且率军纪律严明,凡经过地方,秋毫无犯。对元朝官兵只要放下武器的一律不杀。攻下北京后,元朝的府库、图书、宝物都派专人保护,并派张胜带1000名士兵把守宫廷。次日早晨,市面照常营业。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逝。后追封为中山王,谥武宁,葬钟山之阴。
汤和
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凤阳县)人。至正十二年,汤和率壮士10余人入濠州投奔郭子兴,当了“千户”。至正十四年,他随从朱元璋南下定远,从此成了朱元璋的部将。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进攻太平时,汤和缴获敌人马匹三百。在保卫太平的战斗中,他的左股中箭,拔箭后继续参战。占据应天后,他随同徐达攻占了镇江、常州,从此汤和做了常州城的守将。在此期间,他发兵攻打无锡、黄杨山、长兴、江西等地的敌军,多次和张士诚兵马交战,立功颇多,不久官升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七年,汤和离开常州,随同徐达进攻平江。作战时飞炮伤其左臂,回应天治愈后再赴战场,终于攻下了平江。这年十月,汤和受征南将军之职,南攻庆元(今浙江宁波市)。方国珍弃城入海逃走,汤和穷追不舍,迫使方国珍投降,平息了浙东。接着,他又兵进福建,攻破延平(今福建南平市),活捉了陈友定,平定了福建。洪武初年,他跟随徐达,北攻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洪武四年,封征西将军,攻打四川重庆,消灭了夏国。他还分别于洪武五年、九年、十四年、十八年在西北一带讨伐元朝残军。
汤和一生转战全国,经历了大小数百战,屡建功勋。洪武十一年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还有指挥建筑工程的才能。他先后营建了中都皇城和彰德城(今河南安阳),十分坚固。洪武十九年,倭寇经常骚扰沿海一带,朱元璋把汤和召来,对他说:“你虽已老了,再请你替朕一行吧!”汤和到实地巡视后,决定在江浙沿海一带筑城59座。一年后,城终于筑成。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屡遭倭患,凡是汤和筑城的地方,当地百姓便依城自保,此时浙江百姓十分感激和思念汤和。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汤和看到自己的战友、乡亲一个个因为“胡党”及其它事情被杀戮,于是他主动向朱元璋交出兵权,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马上在凤阳给他修建府第,予其赏赐。汤和到了晚年更加恭慎,朝事从不外泄,他得到的赏赐物品,大多分给了乡亲。汤和在凤阳深受人们的尊重。
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上朝给朱元璋拜年时,得急症,不能言语。当天,朱元璋遣人把汤和送还凤阳故里。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第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汤和死去,年70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襄武,埋葬在凤阳曹山(今属蚌埠市郊区)。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王朝的建立者,1368—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农。17岁时淮北大旱,时疫流行,父母兄长皆病死,故入皇觉寺为僧,后在淮西一带流浪三年。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聚众起义,以红巾为号。次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部红巾军,因功累升总兵官。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十五年郭子兴死,遂总领全军。次年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废除元朝苛政,注意发展生产,并陆续攻占镇江、常州、徽州、池州、扬州、婺州、处州等地。后被韩林儿封为吴国公。二十三年,与建都江州(今江西九江)的陈友谅激战于鄱阳湖,获大胜,且击杀友谅。次年消灭其残余势力,自称吴王,建置百官。遣徐达为大将军,进攻建都平江(今江苏苏州)的东吴张士诚。二十六年发布文告,斥红巾军为妖,并杀害韩林儿于瓜州江中。次年下平江,俘杀张士诚,旋又击降割据温州、台州、庆元三路的方国珍。继令徐达率军北上。至正二十八年称帝,建都南京。同年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次年,常遇春取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顺帝奔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制订《大明律》,建立卫所军制。改革官职,以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一省之政,取消中书省及丞相等官,提高六部地位,加强皇权,以巩固中央集权。又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鼓励生产,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此外,分封诸子为王,出镇全国各军略要地。又大兴文字狱,设检校与锦衣卫,严刑重罚,强化统治。他还多次制造借口,大批杀戳功臣,滥杀无辜,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田淑扬田激扬
田淑扬(1887—1911),字亚豪,田激扬(1890—1908),字昂甫,凤阳县府城镇人,系同胞兄弟。
光绪三十一年,淑扬、激扬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精神熏陶下先后投身于革命运动,并成为安徽地区同盟会主要成员。
光绪三十四年秋,他俩参加了安庆的反清马炮营起义。起义失败后,田激扬突围回到凤阳隐蔽等待时机再起。农历十一月初四夜晚,清军包围凤阳城,派100多名清兵搜查了田家住宅,田激扬躲在夹皮墙内未被搜出。次日清军悬赏捉拿田激扬,并扬言“不交出田激扬就踏平凤阳城”。田激扬为保护家乡父老兄弟,挺身而出,落入敌手。凤阳道台亲自提审田激扬,要他交出同党。并说:“你小小年纪竟敢造反不怕杀头?”激扬愤怒地说:“以我一人之死,换取民众之生,死而何惧!该杀的倒是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狗官!”道台喝令动刑拷打。田激扬被打得浑身是血,仍咬紧牙关一字不答。道台见硬的不行,即派其夫人劝降,田激扬说:“你们的毒刑和金钱美女都动摇不了我的志向。我已有未婚之妻,我为光复中华,与她生离死别,死而无憾。”敌人无奈,便对他下了毒手。激扬临刑前对着敌人说:“要杀就杀,还等什么?革命党人,站着生,立着死!”连声高呼“起义万岁!革命万岁!”18岁的田激扬就这样英勇就义了。
田淑扬参加安庆马炮营起义失败后,潜往江西、湖北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他奉命回到家乡凤阳,同革命党人王云龙、杨冠英等组织了淮上义勇军,号召家乡人民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斗争。革命联军攻克南京,清廷张勋残部沿津浦铁路北逃,田淑扬组织的凤阳民军,埋伏在临淮关南面的南岗村。当装载张勋残部的火车抵达临淮关时,田淑扬奋勇当先,领导民军和清兵激战一昼夜。
在激战中民军伤亡惨重,弹药不济,援兵未到,张勋欲乘机溜走。田淑扬心急如焚。他想阻止敌人北逃,便孤身一人深入敌营争取清军起义。张勋闻之立即将他绑起来,推出斩首。时年24岁。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0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原北伐军军长柏文蔚等人呈请孙中山批准,追授革命烈士田激扬为陆军中将军衔,田淑扬为陆军上将军衔。并推倒府城长胜街的“英公祠”改建为“田氏双烈祠”,又将府城花铺廊大街清王朝的“昭忠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以示永久纪念。
1974年,凤阳县革命委员会将田氏双烈士遗骨,由府城南门外的田氏祖坟地迁入凤阳县革命烈士陵园重新安葬,并建立了墓碑,题为“辛亥革命烈士田亚豪田昂甫永垂不朽”,以表达后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吴家泰
吴家泰(1885—1913),字乐亭,生于蚌埠市淮河北吴家庵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七八岁时常于青黄不接之际率领贫苦农民百余人向地主“借粮”,深得贫苦人民的敬佩和信赖。地主官府豪绅却对吴家泰异常仇恨,骂他是土匪,称吴家庵为“土匪窝子”。
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被民军击败的清廷江南提督张勋兵从南京沿津浦路北逃。吴家泰得知后,集合数百名群众手执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在淮河大桥北端用树木乱石塞断铁路,配合袁家声的淮上军阻击张勋部。中华民国成立后,淮上军进驻蚌埠,袁家声委任吴家泰为连长,不久又保送他到南京柏文蔚主办的讲武学堂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七旅十三团二营任营副。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吴家泰随柏文蔚到上海,孙中山委任吴家泰为淮北革命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命其回家乡发动群众组织武装,驱逐盘踞于蚌埠的袁世凯爪牙倪嗣冲。吴奉命回到家乡之后,秘密活动于凤阳、蚌埠一带,吴家泰因与安徽省参议长柳冠民之侄素有交往,故常住在凤阳柳家。经常在凤阳北部地区进行秘密反袁活动。同年冬他在三铺(现属五河县)被县清乡团长王虎臣侦知被捕,被关押在凤阳监狱,在狱中受尽酷刑,他仍坚贞不屈,怒斥袁贼专制卖国。最后以“乱党”的罪名被杀害。
骈锦芳
骈锦芳(1887—1914),字绣章,凤阳县府城人。他为唤起民众觉醒,约会有志之士,集资购买书报,创建淮西学校,经常同友人纵论国事,指斥当朝,提出革命设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实行征兵制,他应征入伍。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骈锦芳与范传甲、熊成基等在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为摆脱清军的搜捕,骈锦芳与杨宪真等7人潜居怀远县萃华学校任教。继续与散居各地的革命者暗中联系。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赵声、黄兴等奉孙中山之命,在广州起义前,来安徽通知安庆支部,选拔一批淮上同盟会骨干会员参加。骈锦芳得知后绕道前往,刚抵香港闻广州起义失败,乃折回上海。随后,他前往河南,环游中原,联络西北豪杰,以图大举。
宣统三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骈锦芳和张汇滔率先组织淮上军,几天之内革命武装发展到2万余人,短短时间就光复了淮河以北10多个县,清廷大惊。
民国2年(1913年)南北和议告成,淮上军奉命调往北京,编为混成旅,卫戍京城。二次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任命张汇滔为皖军第一支队长,骈锦芳为前敌总指挥,与安徽督军倪嗣冲战于淮上。苏、赣失守后,骈锦芳与张汇滔退走上海,转赴日本。是年,孙中山在上海召开会议,重组革命军,兴师讨袁。骈锦芳任淮上军总司令,遂由日本回沪,着手组军事宜。倪嗣冲对淮上军欲斩尽杀绝而后快,他除对俘获的淮上军施行集体残杀外,对张汇滔、骈锦芳更恨之入骨。骈锦芳从日本回上海消息为倪嗣冲侦知后,遂收买刽子手陈国柱于民国8年1月16日下午2时左右将骈锦芳暗杀于上海虹口。
孙中山闻知骈锦芳被暗害的消息,特致电哀唁。民国22年,同人将其遗榇从上海运回,公葬于时为安徽省政府首府的安庆市北部南庄岭。
柳汝士
柳汝士(1869—1932),字冠民,凤阳县人。清末禀生,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举人。
宣统元年(1909年)被选为安徽省咨议局议员,同年当选为北京谘政院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12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一届议会议员兼凤阳县民政局长。任职期间,土匪武装要劫洗凤阳城,他为了保护乡亲父老生命财产,星夜到蚌埠请来驻军,包围并迫使土匪撤走。民国5年当选为安徽省议会议长。向安徽省公署提出导淮入江议案,经省议会通过,省长批准照办。皖省拟加盐税附捐,呈议案提交省议会议定,柳汝士竭力反对,不予通过。民国7年当选为国民议员,先后任安徽省禁烟处处长、安徽省第一、第四中学校长。他力主禁烟,将原种罂粟的土地,均改种其它作物,一时全省境内完全禁种。以后无奈官商、官军勾结,难以按律禁止。他为此而辞官,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任教期间对学制、学校进行调整合并,分设初中、高中二部进行教学。
柳汝士协助凤颍六泗兵备道台王定安编校大量书籍,如《两淮盐法志》160卷、《求阙斋弟子记》30卷、《湘军记》20卷、《曾子家语》4卷等。晚年辞官回故里曾注释《大通全释经》,同时潜心研究中医中药,收集民间疑难杂症偏方,编写成册,并免费为乡里百姓施医给药。
赵连轩
赵连轩(1907—1932),凤阳县临淮关南赵村人。民国7年(1918年),赵连轩12岁时到临淮关火柴厂当童工。民国17年4月中共凤阳县特支派朱辛孟到临淮关平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赵连轩进临淮关火柴公司夜校学习。当年9月,中共凤阳县临委发动工人大罢工。赵连轩带头与资本家开展面对面斗争。民国18年4月,工人殴打向资本家回报公司工会活动情况的陈永明,资本家勾结临淮关警察局逮捕了共产党员顾均和工人4名,工会和公司党支部多次交涉,警方不放人,赵连轩便带领工人打跑了警察局长,强行放了人,赵因此被资本家开除出厂。事后赵连轩加入共产党。
赵连轩被开除后,和爱人刘英在临淮关菜市街开了杂货店,继续做党的地下工作。
民国20年,赵连轩任中共凤阳县委委员、组织部长。这期间,他在临淮关南岗建立了党支部,经常到板桥、门台子、红心、皇墩庙等地宣传马列主义。
同年秋,长淮特委成立了军委,决定在赵连轩小店内设红军联络站,赵任站长。他多次帮助遇险同志甩掉敌人的跟踪,把革命标语、传单投入敌旅长办公室。
民国21年3月,赵连轩任中共凤阳县委书记,为拖住驻临淮关的国民党骑兵第十一旅不去皖西围剿红军,他带领地下党员和群众,连夜砍断了临淮关通往五河县的约1.5公里路内的电线杆,断绝了敌军通讯,将津浦铁路霸王城段的铆钉拔掉,致使国民党军车脱轨翻车,同时组织人员沿临淮关至定远的公路插上红旗、散发传单,造成红军路过此地的假象,以动摇敌人军心。
同年8月,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化名刘小平)叛变,赵连轩等党员被捕,关在南京宪兵司令部拘留所。在狱中他痛骂了来劝降的叛徒陈其群、黄黎阳,受到严刑拷打,他鼓励战友们说:“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丢。”12月下旬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邵登山
邵登山(?—1937),又名邵敦山,外号邵二,凤阳县临淮关人,从小家庭贫寒。民国18年(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散传单,贴标语。民国20年冬至民国21年秋,邵登山被选为中共凤阳县委委员。此后,他和赵连轩、马象九、葛盛林、杨永成等为配合皖西红军粉碎敌人的“围剿”,发动临淮关河北支部及南岗支部的党员和进步群众破坏铁路,锯断电线杆,沿公路插上红旗和革命标语,使国民党驻临淮关骑兵十一旅惊恐,不敢从临淮关一带抽兵到皖西苏区围剿工农红军。
民国21年8月,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叛变,邵登山被捕。在敌人法庭上、监狱里,邵登山同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同年12月下旬一天,邵登山等被国民党军警押到南京雨花台枪杀时,子弹从邵登山耳边掠过,邵应声倒下,等敌人走后,他慢慢爬起来,洗去身上血迹,连夜渡过长江,扒车回到临淮关。
民国22年,邵登山到上海浦东做临时工,常过江到闸北共和新路去找中共长淮特委委员顾均和临淮关火柴公司工人、中共党员刁乃昌联系,找组织关系。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爆发,邵登山参加了浦东田北坤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一天夜晚,邵登山和七八个游击队员,乘木船到唐口去袭击日军汽艇,被日军开炮击沉木船,邵登山等抗日战士壮烈牺牲。
梅子明梅竹樵梅福星
梅子明(1884—1950),学名汝亮,祖籍安徽泗县。童年时,父亲带领全家逃荒到凤阳红心铺落户。青年时曾为人放过牛,当过长工,拜师学过武术,当过和尚。梅子明为人性情豪爽,广交益友,爱打抱不平,愿帮助乡邻。壮年时期参加过“安清帮”,代号“子爷、廿二”,是老一辈头领之一,徒儿徒孙多达数千人,遍及明光、管店、小卞庄、金张站、清家岗、红心铺、临淮关等地。
民国27年当新四军挺进皖东地区,坚持敌后斗争时,,年过半百的梅子明毅然参加革命,并教育妻儿老小共赴国难。他民国30年入党。在坚持淮南津浦线西革命斗争中,经组织同意,以认亲戚、收徒弟的名义,打入伪政权搞情报,搞策反工作。几年间共瓦解伪军2000余人。同时利用他的徒儿徒孙关系,沟通了津浦线上临淮关到张八岭一线的路东和路西的联系,路东与路西部队干部来往无阻,使敌人食盐和粮食禁运封锁企图完全落空。
民国30年9月被选为皖东津浦路西第一届人民参议会副参议长。参议长由联防办事处主任魏文伯兼,梅子明是驻会常务副参议长,主持日常工作。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亲自将自己的坐骑赠给梅子明以示鼓励。
建国后,梅子明任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肥市逍遥津园林管理处主任。1950年4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1950年8月25日在合肥逝世,享年67岁。逝世后,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其为烈士。
梅竹樵(1903—1947),学名兆勤,梅子明长子。梅竹樵在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自幼就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为防身,随父学武艺,练就一手好拳术。
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红心支部宣传委员,以后任红心区委宣传委员。
民国21年8月,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叛变,长淮特委和凤阳县委下属党组织均遭破坏,一批共产党员被捕,梅竹樵在红心铺无法存身,逃到南京码头当装卸工。民国23年春离开南京到滁县琅琊寺当和尚,化名常静。民国25年10月回到凤阳红心铺,一面做生意,一面做地下交通联络工作。
民国28年2月,第五战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六工作团到凤阳,在凤阳棋盘路一带组建了抗日游击队,设4个大队,梅任大队长,活动于红心铺一带。同年新四军四支队参谋长谭希林率部来到红心铺与梅竹樵联系,很快建立了党组织和武装。此时梅率领的游击大队发展到200余人,建立了区乡政府以及群众团体,组织商抗、农抗、妇抗、青抗等。在谭希林部配合下,活动于定远、凤阳、嘉山三县交界处,活捉顽军大队长董万林,缴枪70余支。民国28年冬,梅竹樵领导的游击大队编入新四军四支队十四团的一个营,梅任营长。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批准,民国29年1月恢复了梅竹樵的党籍。民国30年,凤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恢复,梅竹樵任县长兼独立营长,与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旅副旅长叶茂才、伪保安第二团团长花庆旺、伪县自卫大队长鲁桂林作战多次,声誉极大。
民国31年8月,梅竹樵任凤定嘉县县长兼县总队总队长。
民国35年4月,梅去淮阴华东局党校学习。秋后,梅学习结业,受组织委托带领淮南、皖北、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干部组成的苏皖干部大队四五百人,继续向山东撤退,梅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
民国36年,梅竹樵率干部大队跨过陇海路进入豫皖苏边区,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将干部分配到区属各县工作,同时宣布梅任第三分区司令员。民国36年7月20日,梅在赴任途中,在河南永城县官塘、李集一带与国民党74师部队遭遇,在敌众我寡情况下,他身负重伤仍英勇战斗,最后用仅剩下的一颗子弹慷慨捐躯。
梅福星(1926—1940),梅竹樵的长子。1939年,梅竹樵将梅福星送往新四军四支队教导队学习,学习结业分配到五支队某团担任青年干事,时年13岁。梅福星积极工作,英勇战斗,1940年6月,部队北撤转移,横渡沙河时与日军相遇,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刘利民
刘利民(1919—1944),凤阳县红心铺小刘村人。家庭贫苦,8岁读私塾,14岁辍学务农。民国27年,日军侵占了红心铺,他离别家乡,逃往大别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同年11月间,参加了国民党皖北行署的抗日武装。参军后,看到国民党军队不但不抵抗日军侵略,相反残酷压榨人民,他愤然离去。
民国28年上半年,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到凤阳县红心铺一带,宣传抗日救国。同年年底,他参加了新四军,被分配到第四支队教导队学习。民国29年1月入党,同年2月,他被教导队选调去天长县龙岗抗大八分校学习。民国30年春,结业分配到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担任军事干部训练班负责人。民国31年,为加强地方武装力量,他被调到凤定嘉县池河区任区队副、区委委员兼区队党支部书记。民国32年春天,他率领区队智取陈家巷伪军据点。民国33年3月,他率区队解放了红心铺,俘伪区长朱跃华。同年7月,驻燃灯寺乡的日军到岗邓骚扰,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刘利民率区队英勇迎战,在战斗中牺牲。建国后家乡人民为纪念他,曾一度将红心乡改为利民乡。
路士敏
路士敏(1919—1946),凤阳县曹店乡戴庄村人。他幼时家庭贫寒,7岁时读过半年私塾。
民国29年(1940年),路士敏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参加了家乡的民兵游击队,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为了培养他,曾两次调他外出学习,任命他为乡中队长、定凤怀县凤二区区队副、区队长、县支队作战参谋。
民国31年8月15日,他和十几名战士化装成日军,进入严桥伪军据点里,一枪未放,俘虏了据点里15个伪军。同年12月30日,他率领凤二区队20余人,捉住官沟伪军岗哨,让其带路进入据点,全据点17名伪军被击毙12人,活捉5人。民国32年,凤阳城南乡林桥驻有两个中队伪军,路士敏趁据点外一家人治丧,伪中队长去吃酒打牌之机,带领区队伪装吊孝人,闯入治丧人家把伪军队长及4个卫兵全部击毙。民国34年2月,在淮南津浦路西群英大会上,新四军二师罗炳辉师长亲自为他戴花,并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当年4、5月间,路士敏领导区大队在曹店东射子口伏击伪警卫师一个营,伪营长被击毙,打死敌人9人,伤14人,俘28人。缴获小炮1门、机枪1挺、步枪50支。
民国35年,我军主力北撤时,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路西党、政军领导北撤,组织决定路士敏和其他一些干部留下来,坚持路西凤阳山区的游击斗争。当年6月,国民党集中兵力“清剿”凤阳山游击队,游击队白天住山洞,晚上发动群众。7月11日,为粉碎敌人围剿,路士敏率领游击队攻打凤阳县大庙乡赵圩子据点。在战斗中,他的右臂负了伤,仍坚持不下火线,抱着机枪扫射敌人。不幸他的头部中弹,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周传学
周传学(1914—1946),凤阳县周圩乡周圩村人。幼读私塾,民国20年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民国25年夏初,考入江苏海州国民党炮兵学校。民国27年初返回家乡,同年2月在孙传家的帮助下,在周圩乡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周任队长。民国28年5月,周传学的游击队跟随孙传家的游击大队前住定远县参加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团。周传学任该团新兵连一排排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任第五支队第十团副连长、连长。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五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二师五旅,周传学先后任五旅十三团作战参谋、教导队长、整风队长、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1年6月在对谢六巴圩伪军据点的攻坚战中,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冲锋时腰部负了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终于炸毁了伪军碉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民国35年10月,周传学所在的五旅北撤到江苏淮宝待命,途中周传学所在的团接受拔除苏北涟水县西南小宋集敌据点的任务。战斗打响后,二营营长负伤,他兼营长,在冲锋中不幸中弹牺牲。
赵传典
赵传典(1924—1948),凤阳县楼店乡赵拐村人。7岁时跟随父母下地劳动,12岁入学读书,由于家中生活困难,读了两年就辍学在家。
民国27年2月,日军占领凤阳后,赵传典目睹了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义愤填膺,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组织——定凤怀县怀二区队。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打击日军、保卫家乡的战斗。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秋,赵传典调任解放军第三十四旅政治部主任杨效椿的警卫员,次年调任排长兼连支书。
民国37年,赵传典所在的连队奉命参加解放天长县铜城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冲锋在前,当战斗快要胜利结束时,不料被隐藏的敌人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为表彰先烈,教育后人,凤阳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在赵拐村北头建立赵传典烈士纪念碑,记载着烈士生前的业绩,至今石碑保存完好。
李凤鸣
李凤鸣(1906—1968),凤阳县五里庙乡人。13岁时拜府城镇府东街凤画店华存恩为师,学习凤画。
民国27年(1938年)2月上旬,日军侵占凤阳时,李凤鸣一家逃到湘西山区以教书为生。日本投降后,李凤鸣回凤阳画凤画。解放战争开始,凤画卖不出去,全家人外出帮工维持家庭最低生活。
建国后,李凤鸣重开画店。不久,蚌埠市文化部门邀请他和华先荣等人专事研究创作凤画。1958年,他和华先荣被选派进京参加全国美术工作者座谈会,与著名画家李苦禅、叶浅予、陈半丁等人共磋画技。在京期间李苦禅送给他一套线装《芥子园画传》,并参观了故宫历代花鸟画卷。从北京回凤阳以后,他汲取国画精华,大胆突破沿袭几百年的传统构图技法,加工挖掘出《丹凤朝阳》、《百鸟朝凤》、《五凤献寿》、《带子还巢》及《飞、鸣、食、宿》四条屏等传统凤画。并创作了《凤凰睡莲》、《红梅献凤》等作品。李凤鸣的画技进步引起美术界关注,政府部门常邀请国内名画家肖龙士、梅学峰、孔小瑜、童雪鸿为他配画补景。
李凤鸣的凤画,在建国十周年参加了省及专区美展,建国十五周年与凤阳的崔思久、曾光轩等人合作巨幅凤画《祖国颂》参加全国美展。北京故宫博物院、省博物馆多次向他征画作为国家珍藏。他曾被选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凤鸣的两箱凤画被焚烧,他郁闷成疾而逝。
黄光华
黄光华(1892—1972),字函复,凤阳县府城镇楼东街人。
宣统三年(1911年),黄光华离开南京陆军学堂参加革命军,任革命军讲武学堂中校教官。未几,黄赴北京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民国5年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时,正值袁世凯复辟帝制,改元洪宪,他与同学赴上海进行倒袁活动,袁世凯死后,复返北京。民国6年经同学介绍,赴山西参加商震部队,任山西陆军第四混成旅第七连少尉排长。民国15年任山西陆军第一师第二旅三十五团上校团长。民国16年经商震及李济深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此时,他积极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积极参加北伐,同年升任第一军第二旅少将旅长。民国17年任第一军第一师中将师长,11月军队缩编,改任三十二军九十四旅旅长。民国22年2月,改任三十三军一三九师师长,驻守河北滦河以东。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向热河进军,热河省主席汤玉麟闻风弃城而逃,敌人长驱直入占领热河,直逼冷口。
冷口一带系他军防地,商震派黄光华师前往助战,黄师当晚出发,星夜奔驰。兵分三路,左右迂回成功,正面迅猛攻击,敌人退却。黄师在冷口这一战中除缴获坦克、装甲车、火炮之外,还缴获了1871年起60年来日军侵略中国之详图。冷口一战,一三九师功勋卓著,黄光华师长名震遐迩,成为抗日英雄。民国26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任命黄光华为陆军中将。当年年底黄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后,黄师调防河南开封。民国27年秋,黄光华不满时世之黑暗,愤派系之倾轧,恨壮志难酬。于是,偕眷属造居云南昆明。约一年,由同学张治中举荐,任中央训练团政治训练班第一大队副,同年11月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民国30年军事委员会特派黄光华任西康省雅安地区中将禁烟执法监。民国32年调回军事委员会仍任中将参议。抗战胜利后,黄光华愤恨内战,遂与冯玉祥为首的非嫡系将领退役,7月由重庆携眷属回凤阳故里。
民国37年冬,黄光华携妻子儿女7人到桂林落户。1957年黄光华参加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桂林市政协委员。1972年在桂林病故。
孙传家
孙传家(1912—1976),凤阳县殷涧乡小孙家人,民国27年5月参加革命。
孙传家幼年时即投师学艺,练得一身好功夫,在参加革命之前,他是殷涧乡农民自发组织的保安队领导人,手下有几十条枪,很有威望。民国27年初,日军侵占了他的家乡,到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孙传家深感靠自己的力量难以与日军抗衡,毅然带领手下30几位兄弟,前往定远县藕塘镇,参加了新四军。
孙传家参加革命后,曾任新四军挺进团新兵营连长、二师五旅十三团连长、参谋、副营长、营长。民国36年1月,孙传家受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派遣,带领党交给的80多名武装人员,从苏北回凤阳山坚持游击战争,并成立新的淮南津浦路西中心县委,他任县委书记兼武装部队司令。孙传家武艺高强,精于射击,颇通兵法。在部队的几年中,他当连长、营长期间曾指挥过几十次大小战斗,很少失利,在与蒋军的战斗中,他率领的游击队也取得了辉煌胜利,粉碎了敌人“53天大扫荡”和“百日清剿”。仅从民国36年初到民国37年7月,孙传家就指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大小300多次战斗,歼敌2000余人,攻克数十个据点。民国37年4月后,孙传家任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建国后,孙传家任皖北滁县军分区副司令员、滁县地委委员、安徽省徽州军分区司令员。从部队转业后,任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1976年11月6日在合肥逝世。
左银芝
左银芝(1915—1976),女,五河县人,艺名二英子。她8岁拜师学习泗州戏,十几岁就领衔主演,走乡串村遍及淮河两岸影响极大。1951年凤阳县人民政府决定以左银芝和她的丈夫左运前的戏班子为基础,成立了凤阳县大众剧团,后来改名为凤阳县泗州戏剧团。1956年左银芝被调到安徽省艺术学校任泗州戏科唱腔老师。1958年调到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任教,1962年调回凤阳县泗州戏剧团。
左银芝在《皮秀英四告》、《大书观》、《樊梨花点兵》等许多传统的泗州戏剧目表演中,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才华,并当选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李剑秋
李剑秋(1905—1977),凤阳长淮卫(今属蚌埠市)人,民国12年入蚌埠市民安医院向留美医学博士朱献民学习西医,毕业后独立开业,在蚌埠开设天德堂药房。民国27年,蚌埠被日军侵占,李全家转移至湖北黄陂县避难,为维持生计,遂在当地行医。不久,新四军五师在黄陂一带扩充革命根据地,李于民国29年参加革命,在部队担任师部医院医务主任。民国36年母病李返回故里探亲,由于时局紧张,道路阻隔,部队转移,未能归队,不得已在家乡开诊所行医,侍奉老母。1950年,重新参加工作,1952年受聘为凤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后任医务主任。
李医技精熟,擅长妇产科、儿科和外科,平素精研药理,临床经验丰富,用药有独到之处,普通药物,在其手中每获奇效。1970年有一患儿,低热数月不退,百药无效。李接诊后,细心诊断治疗,巧妙用药,数日而愈,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李平易近人,忠于职业,遇群众有急症来请,则废寝忘食,全力以赴,必处理至安全满意方回。50年代乡村交通不便,李常徒步数十里出诊抢救病人,其高尚医德,忘我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堪为后人楷模。1977年,李剑秋因病去世,享年73岁,城乡群众知之者无不悲痛哀悼,花圈排列一华里,送葬者达千人以上。
陈学孟
陈学孟(1896—1983),凤阳县武店镇后陈村人。贫农出身,初小文化。建国前,陈学孟除种地生产外,还帮助共产党做些地下工作,搜集驻武店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情报,向中共淮南工委和凤阳山游击队传递。1950年到1952年间,陈学孟担任过农村互助组组长,1952年到1955年任武店农业合作社初级社社长、武店乡农会主任,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到1958年任武店农业生产高级社社长,人民公社主任。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陈学孟因办农业高级社成绩显著,被誉为“合作化的带头人”,毛泽东主席亦予称赞。这一年陈学孟被评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1958年至1961年担任武店人民公社主任、党委副书记。196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第三届人代会。1969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8年至1971年间,先后任中共安徽省委候补委员、县贫协副主任、滁县地区贫协副主任、省贫协常委、省革命委员会委员。他为人民工作几十年,从来没有白吃过群众一顿饭,没有占用过公家一根草。他生前受到毛泽东5次接见,受到省和国家多次表彰和奖励。
崔白,字子西,北宋濠梁(今凤阳)人,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不仅擅画花竹翎毛、败荷凫雁,而且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他一改百余年画风,成为北宋画坛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祟。
崔白的花鸟画,“体制清澹,作用疏通”,是融洽五代而又别创的比较活泼、清澹的画风。他喜画沙汀芦雁、秋冬萧疏、淡远、荒寒、野趣的意境,所画花鸟着重于写生,而且不用打草稿,“凡临素多不用朽,复能不假宜尺界笔,为长弦挺妨刃”。笔墨用法表现力相当丰富,工细的笔触一丝不苟,粗放的笔调苍劲厚实,运墨干湿并见,设色较淡。
崔白一生作画甚丰,仅《宣和画谱》就载入241幅。其作品现存极少,故宫博物院仅有《寒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双喜图》、《芦雁图》、《竹鸥图》、《枇杷孔雀》等7幅。
姜才
姜才,南宋濠州(今凤阳县)人,抗元名将。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以伯颜为统帅,大举南侵,姜才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元军尾随而至,姜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激战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
宋景炎元年正月,谢太皇太后向元军投降,元军进入临安,将恭帝、太皇太后掳往大都(今北京)。五月,陆秀夫、张世杰等于福州拥立赵昱即位,称端宗,改年号为景炎,任命姜才为保康军承宣使。
元将阿术带着谢太皇太后的诏书,至扬州劝降,姜才毫不理会。当姜才获悉被掳恭帝将途经瓜州送往北方时,旋冒死去解救。姜才率部星夜兼程直捣瓜州,浴血奋战杀敌无数。元军见势不妙,忙挟恭帝向北逃遁,姜才部追击正鏖战间,阿术率元军赶到,将其团团围住,劝姜才投降,姜才厉声拒绝:“吾宁死岂为元将军耶!”遂拼死杀出重围返回扬州。
扬州被围数月,粮秣告罄。姜才率人数次突围运米,负伤累累,三军见之,无不动容,士气大振。
宋景炎元年七月,姜才奉端宗之命,与李庭芝率7000兵南下福建,阿术带领元军追击。宋军入泰州,元军四面围住,使使者招降之,才不从。阿术下令攻城,昼夜不辍,这时姜才恰值背疽发作,动弹不得。裨将孙贵、胡淮孝叛变投敌,迎元军入城,将李庭芝、姜才献给元军。阿术喝问李庭芝为何不投降?姜才抢先回答:“不降者我也。”继而怒骂不止。阿术爱其忠勇,不忍杀他,以高官厚禄诱劝姜才归顺元朝,姜严词拒绝:“姜某生来只为宋臣,宁为玉折兰摧,不为瓦砾长存,绝不对元称臣!”阿术遂押姜才至扬州处死。姜引颈受刑,从容成仁。扬州民众闻者莫不泣下。
徐达
徐达(1330—1385),字天德,濠州(今临淮关)人,明朝开国功臣。
朱元璋统一全国,很多战役都是由徐达担任主将。他跟随朱元璋打下定远,攻克滁阳(今滁州市),取和州,官授镇抚。后来他又领兵过长江,破采石、取太平、下集庆、战当涂,生擒元将陈林先,为朱元璋开辟了大块根据地。他在与陈友谅决战时,不仅是一支主力军统帅,而且是前线指挥者、组织者。至正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军于鄱阳湖,陈友谅中箭而死,生擒谅军3000人。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即吴王位,封徐达为左相国。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拜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水军20万分兵三路出击,攻下湖州,围困了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今苏州)。次年九月,破平江,俘张士诚。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首先占领沂州、密海等州县,迫济南之敌投降,再分兵取登、莱,平定了山东。
至正二十八年元月,朱元璋即帝位,封徐达为右丞相,令他继续北伐。徐达率军先后攻克汴梁(开封)、潼关、德州、通州,于同年八月攻占大都(今北京市)。元顺帝仓皇逃走,结束了元朝在中国的统治。
徐达攻占元都以后,又担任收复西北的任务。他率大军越过太行山直捣太原,在卓林打败元将扩廓贴木儿,攻下太原并进占大同,平定了山西。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达领兵渡过黄河,占领了鹿台、奉元,逼至临洮,迫李思齐投降;接着又攻下兰州,转兵攻下庆阳,守将张思道逃走。至此,徐达平定陕西全境。
明洪武三年徐达被任命为大将军,率兵继续北伐西征。他派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关,攻打应昌的爱猷识理达腊。应昌被克,爱猷识理达腊逃回蒙古大漠。徐达率军自潼关向西,讨伐一再扰乱兰州的扩廓贴木儿,在沈儿峪战斗中彻底消灭了元军,徐达军队占领了定西并连续攻克沔州、兴元,平定了甘肃南部,至此,全国基本统一。
徐达不但作战勇敢,身先士卒,而且率军纪律严明,凡经过地方,秋毫无犯。对元朝官兵只要放下武器的一律不杀。攻下北京后,元朝的府库、图书、宝物都派专人保护,并派张胜带1000名士兵把守宫廷。次日早晨,市面照常营业。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逝。后追封为中山王,谥武宁,葬钟山之阴。
汤和
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凤阳县)人。至正十二年,汤和率壮士10余人入濠州投奔郭子兴,当了“千户”。至正十四年,他随从朱元璋南下定远,从此成了朱元璋的部将。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进攻太平时,汤和缴获敌人马匹三百。在保卫太平的战斗中,他的左股中箭,拔箭后继续参战。占据应天后,他随同徐达攻占了镇江、常州,从此汤和做了常州城的守将。在此期间,他发兵攻打无锡、黄杨山、长兴、江西等地的敌军,多次和张士诚兵马交战,立功颇多,不久官升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七年,汤和离开常州,随同徐达进攻平江。作战时飞炮伤其左臂,回应天治愈后再赴战场,终于攻下了平江。这年十月,汤和受征南将军之职,南攻庆元(今浙江宁波市)。方国珍弃城入海逃走,汤和穷追不舍,迫使方国珍投降,平息了浙东。接着,他又兵进福建,攻破延平(今福建南平市),活捉了陈友定,平定了福建。洪武初年,他跟随徐达,北攻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洪武四年,封征西将军,攻打四川重庆,消灭了夏国。他还分别于洪武五年、九年、十四年、十八年在西北一带讨伐元朝残军。
汤和一生转战全国,经历了大小数百战,屡建功勋。洪武十一年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还有指挥建筑工程的才能。他先后营建了中都皇城和彰德城(今河南安阳),十分坚固。洪武十九年,倭寇经常骚扰沿海一带,朱元璋把汤和召来,对他说:“你虽已老了,再请你替朕一行吧!”汤和到实地巡视后,决定在江浙沿海一带筑城59座。一年后,城终于筑成。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屡遭倭患,凡是汤和筑城的地方,当地百姓便依城自保,此时浙江百姓十分感激和思念汤和。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汤和看到自己的战友、乡亲一个个因为“胡党”及其它事情被杀戮,于是他主动向朱元璋交出兵权,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马上在凤阳给他修建府第,予其赏赐。汤和到了晚年更加恭慎,朝事从不外泄,他得到的赏赐物品,大多分给了乡亲。汤和在凤阳深受人们的尊重。
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上朝给朱元璋拜年时,得急症,不能言语。当天,朱元璋遣人把汤和送还凤阳故里。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第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汤和死去,年70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襄武,埋葬在凤阳曹山(今属蚌埠市郊区)。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王朝的建立者,1368—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农。17岁时淮北大旱,时疫流行,父母兄长皆病死,故入皇觉寺为僧,后在淮西一带流浪三年。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聚众起义,以红巾为号。次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部红巾军,因功累升总兵官。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十五年郭子兴死,遂总领全军。次年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废除元朝苛政,注意发展生产,并陆续攻占镇江、常州、徽州、池州、扬州、婺州、处州等地。后被韩林儿封为吴国公。二十三年,与建都江州(今江西九江)的陈友谅激战于鄱阳湖,获大胜,且击杀友谅。次年消灭其残余势力,自称吴王,建置百官。遣徐达为大将军,进攻建都平江(今江苏苏州)的东吴张士诚。二十六年发布文告,斥红巾军为妖,并杀害韩林儿于瓜州江中。次年下平江,俘杀张士诚,旋又击降割据温州、台州、庆元三路的方国珍。继令徐达率军北上。至正二十八年称帝,建都南京。同年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次年,常遇春取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顺帝奔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制订《大明律》,建立卫所军制。改革官职,以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一省之政,取消中书省及丞相等官,提高六部地位,加强皇权,以巩固中央集权。又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鼓励生产,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此外,分封诸子为王,出镇全国各军略要地。又大兴文字狱,设检校与锦衣卫,严刑重罚,强化统治。他还多次制造借口,大批杀戳功臣,滥杀无辜,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田淑扬田激扬
田淑扬(1887—1911),字亚豪,田激扬(1890—1908),字昂甫,凤阳县府城镇人,系同胞兄弟。
光绪三十一年,淑扬、激扬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精神熏陶下先后投身于革命运动,并成为安徽地区同盟会主要成员。
光绪三十四年秋,他俩参加了安庆的反清马炮营起义。起义失败后,田激扬突围回到凤阳隐蔽等待时机再起。农历十一月初四夜晚,清军包围凤阳城,派100多名清兵搜查了田家住宅,田激扬躲在夹皮墙内未被搜出。次日清军悬赏捉拿田激扬,并扬言“不交出田激扬就踏平凤阳城”。田激扬为保护家乡父老兄弟,挺身而出,落入敌手。凤阳道台亲自提审田激扬,要他交出同党。并说:“你小小年纪竟敢造反不怕杀头?”激扬愤怒地说:“以我一人之死,换取民众之生,死而何惧!该杀的倒是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狗官!”道台喝令动刑拷打。田激扬被打得浑身是血,仍咬紧牙关一字不答。道台见硬的不行,即派其夫人劝降,田激扬说:“你们的毒刑和金钱美女都动摇不了我的志向。我已有未婚之妻,我为光复中华,与她生离死别,死而无憾。”敌人无奈,便对他下了毒手。激扬临刑前对着敌人说:“要杀就杀,还等什么?革命党人,站着生,立着死!”连声高呼“起义万岁!革命万岁!”18岁的田激扬就这样英勇就义了。
田淑扬参加安庆马炮营起义失败后,潜往江西、湖北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他奉命回到家乡凤阳,同革命党人王云龙、杨冠英等组织了淮上义勇军,号召家乡人民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斗争。革命联军攻克南京,清廷张勋残部沿津浦铁路北逃,田淑扬组织的凤阳民军,埋伏在临淮关南面的南岗村。当装载张勋残部的火车抵达临淮关时,田淑扬奋勇当先,领导民军和清兵激战一昼夜。
在激战中民军伤亡惨重,弹药不济,援兵未到,张勋欲乘机溜走。田淑扬心急如焚。他想阻止敌人北逃,便孤身一人深入敌营争取清军起义。张勋闻之立即将他绑起来,推出斩首。时年24岁。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0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原北伐军军长柏文蔚等人呈请孙中山批准,追授革命烈士田激扬为陆军中将军衔,田淑扬为陆军上将军衔。并推倒府城长胜街的“英公祠”改建为“田氏双烈祠”,又将府城花铺廊大街清王朝的“昭忠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以示永久纪念。
1974年,凤阳县革命委员会将田氏双烈士遗骨,由府城南门外的田氏祖坟地迁入凤阳县革命烈士陵园重新安葬,并建立了墓碑,题为“辛亥革命烈士田亚豪田昂甫永垂不朽”,以表达后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吴家泰
吴家泰(1885—1913),字乐亭,生于蚌埠市淮河北吴家庵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七八岁时常于青黄不接之际率领贫苦农民百余人向地主“借粮”,深得贫苦人民的敬佩和信赖。地主官府豪绅却对吴家泰异常仇恨,骂他是土匪,称吴家庵为“土匪窝子”。
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被民军击败的清廷江南提督张勋兵从南京沿津浦路北逃。吴家泰得知后,集合数百名群众手执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在淮河大桥北端用树木乱石塞断铁路,配合袁家声的淮上军阻击张勋部。中华民国成立后,淮上军进驻蚌埠,袁家声委任吴家泰为连长,不久又保送他到南京柏文蔚主办的讲武学堂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七旅十三团二营任营副。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吴家泰随柏文蔚到上海,孙中山委任吴家泰为淮北革命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命其回家乡发动群众组织武装,驱逐盘踞于蚌埠的袁世凯爪牙倪嗣冲。吴奉命回到家乡之后,秘密活动于凤阳、蚌埠一带,吴家泰因与安徽省参议长柳冠民之侄素有交往,故常住在凤阳柳家。经常在凤阳北部地区进行秘密反袁活动。同年冬他在三铺(现属五河县)被县清乡团长王虎臣侦知被捕,被关押在凤阳监狱,在狱中受尽酷刑,他仍坚贞不屈,怒斥袁贼专制卖国。最后以“乱党”的罪名被杀害。
骈锦芳
骈锦芳(1887—1914),字绣章,凤阳县府城人。他为唤起民众觉醒,约会有志之士,集资购买书报,创建淮西学校,经常同友人纵论国事,指斥当朝,提出革命设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实行征兵制,他应征入伍。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骈锦芳与范传甲、熊成基等在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为摆脱清军的搜捕,骈锦芳与杨宪真等7人潜居怀远县萃华学校任教。继续与散居各地的革命者暗中联系。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赵声、黄兴等奉孙中山之命,在广州起义前,来安徽通知安庆支部,选拔一批淮上同盟会骨干会员参加。骈锦芳得知后绕道前往,刚抵香港闻广州起义失败,乃折回上海。随后,他前往河南,环游中原,联络西北豪杰,以图大举。
宣统三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骈锦芳和张汇滔率先组织淮上军,几天之内革命武装发展到2万余人,短短时间就光复了淮河以北10多个县,清廷大惊。
民国2年(1913年)南北和议告成,淮上军奉命调往北京,编为混成旅,卫戍京城。二次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任命张汇滔为皖军第一支队长,骈锦芳为前敌总指挥,与安徽督军倪嗣冲战于淮上。苏、赣失守后,骈锦芳与张汇滔退走上海,转赴日本。是年,孙中山在上海召开会议,重组革命军,兴师讨袁。骈锦芳任淮上军总司令,遂由日本回沪,着手组军事宜。倪嗣冲对淮上军欲斩尽杀绝而后快,他除对俘获的淮上军施行集体残杀外,对张汇滔、骈锦芳更恨之入骨。骈锦芳从日本回上海消息为倪嗣冲侦知后,遂收买刽子手陈国柱于民国8年1月16日下午2时左右将骈锦芳暗杀于上海虹口。
孙中山闻知骈锦芳被暗害的消息,特致电哀唁。民国22年,同人将其遗榇从上海运回,公葬于时为安徽省政府首府的安庆市北部南庄岭。
柳汝士
柳汝士(1869—1932),字冠民,凤阳县人。清末禀生,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举人。
宣统元年(1909年)被选为安徽省咨议局议员,同年当选为北京谘政院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12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一届议会议员兼凤阳县民政局长。任职期间,土匪武装要劫洗凤阳城,他为了保护乡亲父老生命财产,星夜到蚌埠请来驻军,包围并迫使土匪撤走。民国5年当选为安徽省议会议长。向安徽省公署提出导淮入江议案,经省议会通过,省长批准照办。皖省拟加盐税附捐,呈议案提交省议会议定,柳汝士竭力反对,不予通过。民国7年当选为国民议员,先后任安徽省禁烟处处长、安徽省第一、第四中学校长。他力主禁烟,将原种罂粟的土地,均改种其它作物,一时全省境内完全禁种。以后无奈官商、官军勾结,难以按律禁止。他为此而辞官,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任教期间对学制、学校进行调整合并,分设初中、高中二部进行教学。
柳汝士协助凤颍六泗兵备道台王定安编校大量书籍,如《两淮盐法志》160卷、《求阙斋弟子记》30卷、《湘军记》20卷、《曾子家语》4卷等。晚年辞官回故里曾注释《大通全释经》,同时潜心研究中医中药,收集民间疑难杂症偏方,编写成册,并免费为乡里百姓施医给药。
赵连轩
赵连轩(1907—1932),凤阳县临淮关南赵村人。民国7年(1918年),赵连轩12岁时到临淮关火柴厂当童工。民国17年4月中共凤阳县特支派朱辛孟到临淮关平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赵连轩进临淮关火柴公司夜校学习。当年9月,中共凤阳县临委发动工人大罢工。赵连轩带头与资本家开展面对面斗争。民国18年4月,工人殴打向资本家回报公司工会活动情况的陈永明,资本家勾结临淮关警察局逮捕了共产党员顾均和工人4名,工会和公司党支部多次交涉,警方不放人,赵连轩便带领工人打跑了警察局长,强行放了人,赵因此被资本家开除出厂。事后赵连轩加入共产党。
赵连轩被开除后,和爱人刘英在临淮关菜市街开了杂货店,继续做党的地下工作。
民国20年,赵连轩任中共凤阳县委委员、组织部长。这期间,他在临淮关南岗建立了党支部,经常到板桥、门台子、红心、皇墩庙等地宣传马列主义。
同年秋,长淮特委成立了军委,决定在赵连轩小店内设红军联络站,赵任站长。他多次帮助遇险同志甩掉敌人的跟踪,把革命标语、传单投入敌旅长办公室。
民国21年3月,赵连轩任中共凤阳县委书记,为拖住驻临淮关的国民党骑兵第十一旅不去皖西围剿红军,他带领地下党员和群众,连夜砍断了临淮关通往五河县的约1.5公里路内的电线杆,断绝了敌军通讯,将津浦铁路霸王城段的铆钉拔掉,致使国民党军车脱轨翻车,同时组织人员沿临淮关至定远的公路插上红旗、散发传单,造成红军路过此地的假象,以动摇敌人军心。
同年8月,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化名刘小平)叛变,赵连轩等党员被捕,关在南京宪兵司令部拘留所。在狱中他痛骂了来劝降的叛徒陈其群、黄黎阳,受到严刑拷打,他鼓励战友们说:“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丢。”12月下旬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邵登山
邵登山(?—1937),又名邵敦山,外号邵二,凤阳县临淮关人,从小家庭贫寒。民国18年(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散传单,贴标语。民国20年冬至民国21年秋,邵登山被选为中共凤阳县委委员。此后,他和赵连轩、马象九、葛盛林、杨永成等为配合皖西红军粉碎敌人的“围剿”,发动临淮关河北支部及南岗支部的党员和进步群众破坏铁路,锯断电线杆,沿公路插上红旗和革命标语,使国民党驻临淮关骑兵十一旅惊恐,不敢从临淮关一带抽兵到皖西苏区围剿工农红军。
民国21年8月,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叛变,邵登山被捕。在敌人法庭上、监狱里,邵登山同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同年12月下旬一天,邵登山等被国民党军警押到南京雨花台枪杀时,子弹从邵登山耳边掠过,邵应声倒下,等敌人走后,他慢慢爬起来,洗去身上血迹,连夜渡过长江,扒车回到临淮关。
民国22年,邵登山到上海浦东做临时工,常过江到闸北共和新路去找中共长淮特委委员顾均和临淮关火柴公司工人、中共党员刁乃昌联系,找组织关系。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爆发,邵登山参加了浦东田北坤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一天夜晚,邵登山和七八个游击队员,乘木船到唐口去袭击日军汽艇,被日军开炮击沉木船,邵登山等抗日战士壮烈牺牲。
梅子明梅竹樵梅福星
梅子明(1884—1950),学名汝亮,祖籍安徽泗县。童年时,父亲带领全家逃荒到凤阳红心铺落户。青年时曾为人放过牛,当过长工,拜师学过武术,当过和尚。梅子明为人性情豪爽,广交益友,爱打抱不平,愿帮助乡邻。壮年时期参加过“安清帮”,代号“子爷、廿二”,是老一辈头领之一,徒儿徒孙多达数千人,遍及明光、管店、小卞庄、金张站、清家岗、红心铺、临淮关等地。
民国27年当新四军挺进皖东地区,坚持敌后斗争时,,年过半百的梅子明毅然参加革命,并教育妻儿老小共赴国难。他民国30年入党。在坚持淮南津浦线西革命斗争中,经组织同意,以认亲戚、收徒弟的名义,打入伪政权搞情报,搞策反工作。几年间共瓦解伪军2000余人。同时利用他的徒儿徒孙关系,沟通了津浦线上临淮关到张八岭一线的路东和路西的联系,路东与路西部队干部来往无阻,使敌人食盐和粮食禁运封锁企图完全落空。
民国30年9月被选为皖东津浦路西第一届人民参议会副参议长。参议长由联防办事处主任魏文伯兼,梅子明是驻会常务副参议长,主持日常工作。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亲自将自己的坐骑赠给梅子明以示鼓励。
建国后,梅子明任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肥市逍遥津园林管理处主任。1950年4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1950年8月25日在合肥逝世,享年67岁。逝世后,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其为烈士。
梅竹樵(1903—1947),学名兆勤,梅子明长子。梅竹樵在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自幼就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为防身,随父学武艺,练就一手好拳术。
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红心支部宣传委员,以后任红心区委宣传委员。
民国21年8月,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平叛变,长淮特委和凤阳县委下属党组织均遭破坏,一批共产党员被捕,梅竹樵在红心铺无法存身,逃到南京码头当装卸工。民国23年春离开南京到滁县琅琊寺当和尚,化名常静。民国25年10月回到凤阳红心铺,一面做生意,一面做地下交通联络工作。
民国28年2月,第五战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六工作团到凤阳,在凤阳棋盘路一带组建了抗日游击队,设4个大队,梅任大队长,活动于红心铺一带。同年新四军四支队参谋长谭希林率部来到红心铺与梅竹樵联系,很快建立了党组织和武装。此时梅率领的游击大队发展到200余人,建立了区乡政府以及群众团体,组织商抗、农抗、妇抗、青抗等。在谭希林部配合下,活动于定远、凤阳、嘉山三县交界处,活捉顽军大队长董万林,缴枪70余支。民国28年冬,梅竹樵领导的游击大队编入新四军四支队十四团的一个营,梅任营长。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批准,民国29年1月恢复了梅竹樵的党籍。民国30年,凤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恢复,梅竹樵任县长兼独立营长,与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旅副旅长叶茂才、伪保安第二团团长花庆旺、伪县自卫大队长鲁桂林作战多次,声誉极大。
民国31年8月,梅竹樵任凤定嘉县县长兼县总队总队长。
民国35年4月,梅去淮阴华东局党校学习。秋后,梅学习结业,受组织委托带领淮南、皖北、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干部组成的苏皖干部大队四五百人,继续向山东撤退,梅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
民国36年,梅竹樵率干部大队跨过陇海路进入豫皖苏边区,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将干部分配到区属各县工作,同时宣布梅任第三分区司令员。民国36年7月20日,梅在赴任途中,在河南永城县官塘、李集一带与国民党74师部队遭遇,在敌众我寡情况下,他身负重伤仍英勇战斗,最后用仅剩下的一颗子弹慷慨捐躯。
梅福星(1926—1940),梅竹樵的长子。1939年,梅竹樵将梅福星送往新四军四支队教导队学习,学习结业分配到五支队某团担任青年干事,时年13岁。梅福星积极工作,英勇战斗,1940年6月,部队北撤转移,横渡沙河时与日军相遇,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刘利民
刘利民(1919—1944),凤阳县红心铺小刘村人。家庭贫苦,8岁读私塾,14岁辍学务农。民国27年,日军侵占了红心铺,他离别家乡,逃往大别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同年11月间,参加了国民党皖北行署的抗日武装。参军后,看到国民党军队不但不抵抗日军侵略,相反残酷压榨人民,他愤然离去。
民国28年上半年,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到凤阳县红心铺一带,宣传抗日救国。同年年底,他参加了新四军,被分配到第四支队教导队学习。民国29年1月入党,同年2月,他被教导队选调去天长县龙岗抗大八分校学习。民国30年春,结业分配到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担任军事干部训练班负责人。民国31年,为加强地方武装力量,他被调到凤定嘉县池河区任区队副、区委委员兼区队党支部书记。民国32年春天,他率领区队智取陈家巷伪军据点。民国33年3月,他率区队解放了红心铺,俘伪区长朱跃华。同年7月,驻燃灯寺乡的日军到岗邓骚扰,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刘利民率区队英勇迎战,在战斗中牺牲。建国后家乡人民为纪念他,曾一度将红心乡改为利民乡。
路士敏
路士敏(1919—1946),凤阳县曹店乡戴庄村人。他幼时家庭贫寒,7岁时读过半年私塾。
民国29年(1940年),路士敏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参加了家乡的民兵游击队,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为了培养他,曾两次调他外出学习,任命他为乡中队长、定凤怀县凤二区区队副、区队长、县支队作战参谋。
民国31年8月15日,他和十几名战士化装成日军,进入严桥伪军据点里,一枪未放,俘虏了据点里15个伪军。同年12月30日,他率领凤二区队20余人,捉住官沟伪军岗哨,让其带路进入据点,全据点17名伪军被击毙12人,活捉5人。民国32年,凤阳城南乡林桥驻有两个中队伪军,路士敏趁据点外一家人治丧,伪中队长去吃酒打牌之机,带领区队伪装吊孝人,闯入治丧人家把伪军队长及4个卫兵全部击毙。民国34年2月,在淮南津浦路西群英大会上,新四军二师罗炳辉师长亲自为他戴花,并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当年4、5月间,路士敏领导区大队在曹店东射子口伏击伪警卫师一个营,伪营长被击毙,打死敌人9人,伤14人,俘28人。缴获小炮1门、机枪1挺、步枪50支。
民国35年,我军主力北撤时,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路西党、政军领导北撤,组织决定路士敏和其他一些干部留下来,坚持路西凤阳山区的游击斗争。当年6月,国民党集中兵力“清剿”凤阳山游击队,游击队白天住山洞,晚上发动群众。7月11日,为粉碎敌人围剿,路士敏率领游击队攻打凤阳县大庙乡赵圩子据点。在战斗中,他的右臂负了伤,仍坚持不下火线,抱着机枪扫射敌人。不幸他的头部中弹,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周传学
周传学(1914—1946),凤阳县周圩乡周圩村人。幼读私塾,民国20年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民国25年夏初,考入江苏海州国民党炮兵学校。民国27年初返回家乡,同年2月在孙传家的帮助下,在周圩乡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周任队长。民国28年5月,周传学的游击队跟随孙传家的游击大队前住定远县参加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团。周传学任该团新兵连一排排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任第五支队第十团副连长、连长。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五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二师五旅,周传学先后任五旅十三团作战参谋、教导队长、整风队长、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1年6月在对谢六巴圩伪军据点的攻坚战中,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冲锋时腰部负了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终于炸毁了伪军碉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民国35年10月,周传学所在的五旅北撤到江苏淮宝待命,途中周传学所在的团接受拔除苏北涟水县西南小宋集敌据点的任务。战斗打响后,二营营长负伤,他兼营长,在冲锋中不幸中弹牺牲。
赵传典
赵传典(1924—1948),凤阳县楼店乡赵拐村人。7岁时跟随父母下地劳动,12岁入学读书,由于家中生活困难,读了两年就辍学在家。
民国27年2月,日军占领凤阳后,赵传典目睹了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义愤填膺,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组织——定凤怀县怀二区队。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打击日军、保卫家乡的战斗。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秋,赵传典调任解放军第三十四旅政治部主任杨效椿的警卫员,次年调任排长兼连支书。
民国37年,赵传典所在的连队奉命参加解放天长县铜城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冲锋在前,当战斗快要胜利结束时,不料被隐藏的敌人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为表彰先烈,教育后人,凤阳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在赵拐村北头建立赵传典烈士纪念碑,记载着烈士生前的业绩,至今石碑保存完好。
李凤鸣
李凤鸣(1906—1968),凤阳县五里庙乡人。13岁时拜府城镇府东街凤画店华存恩为师,学习凤画。
民国27年(1938年)2月上旬,日军侵占凤阳时,李凤鸣一家逃到湘西山区以教书为生。日本投降后,李凤鸣回凤阳画凤画。解放战争开始,凤画卖不出去,全家人外出帮工维持家庭最低生活。
建国后,李凤鸣重开画店。不久,蚌埠市文化部门邀请他和华先荣等人专事研究创作凤画。1958年,他和华先荣被选派进京参加全国美术工作者座谈会,与著名画家李苦禅、叶浅予、陈半丁等人共磋画技。在京期间李苦禅送给他一套线装《芥子园画传》,并参观了故宫历代花鸟画卷。从北京回凤阳以后,他汲取国画精华,大胆突破沿袭几百年的传统构图技法,加工挖掘出《丹凤朝阳》、《百鸟朝凤》、《五凤献寿》、《带子还巢》及《飞、鸣、食、宿》四条屏等传统凤画。并创作了《凤凰睡莲》、《红梅献凤》等作品。李凤鸣的画技进步引起美术界关注,政府部门常邀请国内名画家肖龙士、梅学峰、孔小瑜、童雪鸿为他配画补景。
李凤鸣的凤画,在建国十周年参加了省及专区美展,建国十五周年与凤阳的崔思久、曾光轩等人合作巨幅凤画《祖国颂》参加全国美展。北京故宫博物院、省博物馆多次向他征画作为国家珍藏。他曾被选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凤鸣的两箱凤画被焚烧,他郁闷成疾而逝。
黄光华
黄光华(1892—1972),字函复,凤阳县府城镇楼东街人。
宣统三年(1911年),黄光华离开南京陆军学堂参加革命军,任革命军讲武学堂中校教官。未几,黄赴北京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民国5年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时,正值袁世凯复辟帝制,改元洪宪,他与同学赴上海进行倒袁活动,袁世凯死后,复返北京。民国6年经同学介绍,赴山西参加商震部队,任山西陆军第四混成旅第七连少尉排长。民国15年任山西陆军第一师第二旅三十五团上校团长。民国16年经商震及李济深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此时,他积极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积极参加北伐,同年升任第一军第二旅少将旅长。民国17年任第一军第一师中将师长,11月军队缩编,改任三十二军九十四旅旅长。民国22年2月,改任三十三军一三九师师长,驻守河北滦河以东。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向热河进军,热河省主席汤玉麟闻风弃城而逃,敌人长驱直入占领热河,直逼冷口。
冷口一带系他军防地,商震派黄光华师前往助战,黄师当晚出发,星夜奔驰。兵分三路,左右迂回成功,正面迅猛攻击,敌人退却。黄师在冷口这一战中除缴获坦克、装甲车、火炮之外,还缴获了1871年起60年来日军侵略中国之详图。冷口一战,一三九师功勋卓著,黄光华师长名震遐迩,成为抗日英雄。民国26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任命黄光华为陆军中将。当年年底黄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后,黄师调防河南开封。民国27年秋,黄光华不满时世之黑暗,愤派系之倾轧,恨壮志难酬。于是,偕眷属造居云南昆明。约一年,由同学张治中举荐,任中央训练团政治训练班第一大队副,同年11月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民国30年军事委员会特派黄光华任西康省雅安地区中将禁烟执法监。民国32年调回军事委员会仍任中将参议。抗战胜利后,黄光华愤恨内战,遂与冯玉祥为首的非嫡系将领退役,7月由重庆携眷属回凤阳故里。
民国37年冬,黄光华携妻子儿女7人到桂林落户。1957年黄光华参加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桂林市政协委员。1972年在桂林病故。
孙传家
孙传家(1912—1976),凤阳县殷涧乡小孙家人,民国27年5月参加革命。
孙传家幼年时即投师学艺,练得一身好功夫,在参加革命之前,他是殷涧乡农民自发组织的保安队领导人,手下有几十条枪,很有威望。民国27年初,日军侵占了他的家乡,到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孙传家深感靠自己的力量难以与日军抗衡,毅然带领手下30几位兄弟,前往定远县藕塘镇,参加了新四军。
孙传家参加革命后,曾任新四军挺进团新兵营连长、二师五旅十三团连长、参谋、副营长、营长。民国36年1月,孙传家受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派遣,带领党交给的80多名武装人员,从苏北回凤阳山坚持游击战争,并成立新的淮南津浦路西中心县委,他任县委书记兼武装部队司令。孙传家武艺高强,精于射击,颇通兵法。在部队的几年中,他当连长、营长期间曾指挥过几十次大小战斗,很少失利,在与蒋军的战斗中,他率领的游击队也取得了辉煌胜利,粉碎了敌人“53天大扫荡”和“百日清剿”。仅从民国36年初到民国37年7月,孙传家就指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大小300多次战斗,歼敌2000余人,攻克数十个据点。民国37年4月后,孙传家任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建国后,孙传家任皖北滁县军分区副司令员、滁县地委委员、安徽省徽州军分区司令员。从部队转业后,任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1976年11月6日在合肥逝世。
左银芝
左银芝(1915—1976),女,五河县人,艺名二英子。她8岁拜师学习泗州戏,十几岁就领衔主演,走乡串村遍及淮河两岸影响极大。1951年凤阳县人民政府决定以左银芝和她的丈夫左运前的戏班子为基础,成立了凤阳县大众剧团,后来改名为凤阳县泗州戏剧团。1956年左银芝被调到安徽省艺术学校任泗州戏科唱腔老师。1958年调到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任教,1962年调回凤阳县泗州戏剧团。
左银芝在《皮秀英四告》、《大书观》、《樊梨花点兵》等许多传统的泗州戏剧目表演中,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才华,并当选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李剑秋
李剑秋(1905—1977),凤阳长淮卫(今属蚌埠市)人,民国12年入蚌埠市民安医院向留美医学博士朱献民学习西医,毕业后独立开业,在蚌埠开设天德堂药房。民国27年,蚌埠被日军侵占,李全家转移至湖北黄陂县避难,为维持生计,遂在当地行医。不久,新四军五师在黄陂一带扩充革命根据地,李于民国29年参加革命,在部队担任师部医院医务主任。民国36年母病李返回故里探亲,由于时局紧张,道路阻隔,部队转移,未能归队,不得已在家乡开诊所行医,侍奉老母。1950年,重新参加工作,1952年受聘为凤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后任医务主任。
李医技精熟,擅长妇产科、儿科和外科,平素精研药理,临床经验丰富,用药有独到之处,普通药物,在其手中每获奇效。1970年有一患儿,低热数月不退,百药无效。李接诊后,细心诊断治疗,巧妙用药,数日而愈,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李平易近人,忠于职业,遇群众有急症来请,则废寝忘食,全力以赴,必处理至安全满意方回。50年代乡村交通不便,李常徒步数十里出诊抢救病人,其高尚医德,忘我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堪为后人楷模。1977年,李剑秋因病去世,享年73岁,城乡群众知之者无不悲痛哀悼,花圈排列一华里,送葬者达千人以上。
陈学孟
陈学孟(1896—1983),凤阳县武店镇后陈村人。贫农出身,初小文化。建国前,陈学孟除种地生产外,还帮助共产党做些地下工作,搜集驻武店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情报,向中共淮南工委和凤阳山游击队传递。1950年到1952年间,陈学孟担任过农村互助组组长,1952年到1955年任武店农业合作社初级社社长、武店乡农会主任,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到1958年任武店农业生产高级社社长,人民公社主任。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陈学孟因办农业高级社成绩显著,被誉为“合作化的带头人”,毛泽东主席亦予称赞。这一年陈学孟被评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1958年至1961年担任武店人民公社主任、党委副书记。196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第三届人代会。1969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8年至1971年间,先后任中共安徽省委候补委员、县贫协副主任、滁县地区贫协副主任、省贫协常委、省革命委员会委员。他为人民工作几十年,从来没有白吃过群众一顿饭,没有占用过公家一根草。他生前受到毛泽东5次接见,受到省和国家多次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