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厂房、设备
解放前,大昌火柴厂、上海肥皂厂、华福化工社等三家企业共有厂房2千多平方米,设备简陋,基本是手工操作,无动力设备。
1956年11月,国家投资25万元,在市中山南路110号处兴建芜湖市凤凰造漆厂,年产油脂漆500吨。
1958年,在“工业大跃进”中,涌现出12家正在兴建的化工企业。由于盲目建设,造成比例失调,至1961年,炼油厂、光明石油加工厂、化工机械厂、化工一厂、卫星化工厂、合成橡胶厂等企业的在建工程,先后停建。长江制药厂、凤凰造漆厂、联盟化肥厂、日新化工厂、跃进橡胶厂、林产工业综合工厂等6个企业和1个化工研究所得以巩固。
1966年5月,芜湖市投资60万元兴建农药厂,1969年初建成两个农药车间。
七十年代初,市内一些区和街道纷纷筹建各类橡胶加工业的生产小组,手工生产一些橡胶小杂件,如密封圈、橡胶垫圈等。七十年代后期,这些生产小组相继合并为小型橡胶加工企业。
1978年以后,芜湖市化学工业系统有重点地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先后投资1864.5万元,安排了19个技术改造、节约能源的项目,新增固定资产769.7万元。其中,芜湖化工厂从1980年开始对烧碱、聚氯乙稀和氯化聚乙稀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使烧碱年生产能力由3500吨提高到7500吨,聚氯乙稀年生产能力由3000吨提高到5000吨,氯化聚乙稀年生产能力达到800吨。
八十年代,跃进橡胶厂引进意大利友谊公司的双色注塑成型机组和聚氯乙烯(PVC)透明片,化工厂引进台湾百泥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泥塑料(RMP)生产线。
1983年,芜湖市凤凰造漆厂对油漆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兴建年产万吨油漆生产大楼,1985年7月建成投产。
至1985年,芜湖市化工系统的厂房占地面积为569553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40平方米。拥有各类专用设备1170台,通用设备1665台,动力机械总能力2775千瓦。其中国营企业安装设备2825台,使用2685台,设备使用率95%。从国外引进的化工生产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国产设备中,有47%的设备具有国内八十年代水平,41.7%的设备具有国内七十年代水平,只有9.2%和1.9%的设备分别具国内六十和五十年代水平。1985年芜湖市化学工业系统厂房、设备情况表
表1

1956年11月,国家投资25万元,在市中山南路110号处兴建芜湖市凤凰造漆厂,年产油脂漆500吨。
1958年,在“工业大跃进”中,涌现出12家正在兴建的化工企业。由于盲目建设,造成比例失调,至1961年,炼油厂、光明石油加工厂、化工机械厂、化工一厂、卫星化工厂、合成橡胶厂等企业的在建工程,先后停建。长江制药厂、凤凰造漆厂、联盟化肥厂、日新化工厂、跃进橡胶厂、林产工业综合工厂等6个企业和1个化工研究所得以巩固。
1966年5月,芜湖市投资60万元兴建农药厂,1969年初建成两个农药车间。
七十年代初,市内一些区和街道纷纷筹建各类橡胶加工业的生产小组,手工生产一些橡胶小杂件,如密封圈、橡胶垫圈等。七十年代后期,这些生产小组相继合并为小型橡胶加工企业。
1978年以后,芜湖市化学工业系统有重点地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先后投资1864.5万元,安排了19个技术改造、节约能源的项目,新增固定资产769.7万元。其中,芜湖化工厂从1980年开始对烧碱、聚氯乙稀和氯化聚乙稀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使烧碱年生产能力由3500吨提高到7500吨,聚氯乙稀年生产能力由3000吨提高到5000吨,氯化聚乙稀年生产能力达到800吨。
八十年代,跃进橡胶厂引进意大利友谊公司的双色注塑成型机组和聚氯乙烯(PVC)透明片,化工厂引进台湾百泥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泥塑料(RMP)生产线。
1983年,芜湖市凤凰造漆厂对油漆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兴建年产万吨油漆生产大楼,1985年7月建成投产。
至1985年,芜湖市化工系统的厂房占地面积为569553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40平方米。拥有各类专用设备1170台,通用设备1665台,动力机械总能力2775千瓦。其中国营企业安装设备2825台,使用2685台,设备使用率95%。从国外引进的化工生产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国产设备中,有47%的设备具有国内八十年代水平,41.7%的设备具有国内七十年代水平,只有9.2%和1.9%的设备分别具国内六十和五十年代水平。1985年芜湖市化学工业系统厂房、设备情况表
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