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省鱼苗饲养历史较久,技术精良。“枞阳法”和“无为法”,曾对全国淡水鱼苗养殖技术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1949年以来,一方面总结枞阳、无为两县的鱼苗饲养经验,另一方面革除旧的饲养陋习,使鱼苗饲养技术趋向科学化。
鱼苗下塘前,应先整修苗塘,进行清塘消毒,根除病害。无为县三官殿一带用茶饼或巴豆捣碎磨细,泼洒塘底。枞阳一带用生石灰化水泼洒清塘,经过7~8天,毒性消失,方灌水养鱼。戽水深30~40厘米,并施些营养物质。无为三官殿在鱼苗下塘前2~3天,每天泼洒净豆浆两次,而枞阳破罡则下些含有豆渣的粗浆,或施入少量人尿或牛粪,等水呈绿色(即水喂活了),浮游生物滋生,即可放养鱼苗。
放养数目视池塘大小而定,一般面积0.2~0.3亩,水深70~80厘米,每口塘约养2~7万尾毛籽,计每亩塘约放20~30万尾。无为三官殿的鱼塘较大,面积约1亩左右,水深90~100厘米,常是毛籽直接下塘;枞阳破罡的鱼塘较小,水也浅些,毛籽经过人工去杂,净化后下塘。天热水深宜增加30~40厘米,天冷可浅些。无为汤沟经验“鱼苗宜择晴天下塘”。晴天水中浮游生物受阳光而滋殖,鱼苗活动加强,吃食快,长得壮。
鱼苗的饲料有豆浆、鸡蛋、糯米粉、油饼、猪油、砂糖等。无为三官殿等地,鱼苗主要喂生豆浆,枞阳等地则采用鸡蛋黄与糯米粉为饲料。
每天饲料的份量及喂养次数,应根据鱼苗的数目及大小而定,并要注意水色。塘水变成茶绿色时,饲料应酌减,若成黑绿色则要换水或兑水进塘,并增加饲料。一般饲养20万尾左右的1亩鱼塘,日需饲料分量:黄豆6斤制出的生豆浆及鸡蛋20个。无为三官殿等地,只喂净豆浆;枞阳等地,每天喂黄豆1斤,糯米1斤,鸡蛋40个。出塘前5天,还加猪油3斤。
鱼苗初下塘,每天只能给食全量的1/5,3天后可增加2~3倍,7天后始可给予全量。喂食次数,视水色而定,水色好日喂2~3次,水色不好4~6次。
鱼苗初放小塘,一周后转入大塘,待长到0.6~1厘米时,即拉网、担箱,每隔5~7天拉一次,网名“蒙子”。长方形,由网片拼起,人自塘岸拉网横过水中,网罗鱼苗聚集到塘的一角担箱,网鱼时要急速拔水,使象鱼下沉,由网孔出,野鱼及敌害多喜聚子浮面,可用瓷盘迅速自上层连鱼带水舀上来,再把余下来的家鱼苗连水倒入塘中。这种拉网锻练,除清回野鱼敌害外,可使鱼苗浮到水面承受阳光,增大活力,出售时不会受挑运摇动而死亡。鱼苗长到2~2.5厘米,就要过“筛”。三官殿习用丝织的“子”,枞阳习用蔑漏。鱼苗经筛,家鱼体小漏出,杂鱼体大留在筛上。
鱼苗经过20~40天的饲养即可出售。在出售前6~7天,每天拉网一次,多加一次食,为日总食量的1/4。枞阳等地还大量增加鸭蛋或鸡蛋、糯米粉拌猪油、砂糖等滋养料,增加鱼苗体质。鱼苗起运前,塘内水放于,使鱼苗受日晒3分钟,然后把水放口,鱼苗仍恢复原状。或把鱼苗含在嘴内,连走百步,或绕塘一周吐出,如体无变化,即可起网运走。但下暴雨时,忌起网或运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