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县境东南邻宣州市,西南接南陵、繁昌两县,东北界当涂县,西濒长江,西北连芜湖市。面积97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7‰。全县设有澛港、万春、易太、方村、湾沚、红杨6区,28乡、6镇、266个村。有154758户,526416人。其中农业人口473199人,非农业人口5321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43人。主要是汉族,还有回、蒙、藏、苗、彝、壮、瑶、侗、傣、畲、水、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157人。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7~13米,东南部是皖南山地向北延伸的岗丘,西北部是长江下游冲积型平原圩区。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圩田平展,岗丘起伏。除长江外,主要河道有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裘公河、赵家河、荆山河等,河流总长307.6公里,蓄水量2.5亿立方米。气候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春暖秋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5.7℃,活动积温5065.6℃,降雨量1304.7毫米,日照时数1982.2小时。全年盛行东北风到偏东风,夏季多西南风。无霜期243天。土壤复杂多样,有铁铝、淋溶、半淋溶、初育、水成、半水成及人为等7个土纲,79个土种。植被属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由于人为影响,天然植被极少,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常见树种有松、杉、栎、杨、柳、槐、榆、楝、水杉、泡桐等树木;经济林有茶、油桐;果木有桃、梨、杏、柿、石榴、葡萄等;风景树木有女贞、龙柏、桧柏、雪松、梅花、山茶、香樟、棕榈、黄杨、玉兰等百余种。主要农作物有稻、麦、油菜和各种瓜果蔬菜。畜牧业有猪、牛、羊和各类家禽。水产资源较为丰富,盛产鱼、虾、蟹、鳖、蚌及水生植物菱、藕、茭白、荸荠等。其中鲥鱼、鳖、蟹国内外著名;还有珍稀动物扬子鳄、白鳍豚和中华鲟。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白陶土、煤、泥炭、黄沙及矿泉水。
芜湖县历史悠久,当代考古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着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时,作为聚落邑地见于史册,名为“鸠兹”,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刘彻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县十七,其中有芜湖县。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县治由鸠兹迁至今芜湖市区鸡毛山。东晋时,境内先后侨置南豫州、上党郡及所领襄垣诸县。义熙九年413,以襄垣县名取代芜湖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原芜湖县城降为当涂县属镇。南唐升元年间937——943,一说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复立芜湖县,至今相沿不废。宋、元、明、清,先后属江宁府、宣州、太平府州、路。民国时属安徽省、芜湖道及二、五、九、六行政督察专区、皖南行署。1949年4月24日芜湖县解放,同年5月市县分治,芜湖县人民政府成立。先后属芜当专区、皖南行署、芜湖专区。1971年3月芜湖县迁治至湾沚镇。1980年1月改属芜湖市。
芜湖县“东控勾吴,南连荆楚”,“切近玉溪,地接姑熟”,“扼中江之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国子重率师伐吴,攻克鸠兹,直抵横山。三国时孙权派大将陆逊率数万精兵长驻芜湖,西拒蜀汉,北抗曹魏。晋朝武昌守将王敦谋反,占领芜湖,筑高墙重垒。唐初李孝恭、李靖讨伐叛臣辅公祏于芜湖,攻占梁山据点。唐末杨行密命台濛在澛港筑五堰运军需粮草,先后大败赵锽、孙儒。南宋,李纲屯兵采石,筑皖南唯一的烽火台于芜湖四褐山。元末,朱元璋率兵与元军激战于芜,大败元军直下采石。明末,张煌言率兵会师郑成功水兵,从长江突破京口直趋芜湖,旬日间连克4府3州24县。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在湾沚大破清军,击毙浙江提督邓绍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川军第五十军一四四师在白马山与日军激战7个昼夜。后因伤亡过重败退。新四军将领粟裕率兵奇袭官陡门日军据点,一举歼敌2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在湾沚围歼国民党二十军,其军长杨干才兵败自毙。
芜湖县人民勤劳勇敢,热爱乡梓,富有斗争精神,具有民族气节和革命传统。南宋朝列大夫陶居仁,率军在镇江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连元军也感其忠。清初,芜湖贡生沈士柱,秘密组织复社从事反清活动。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陈独秀、柏文蔚等在芜湖创建“岳王会”,率先举起安徽反清义旗。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芜湖广大工人、学生、店员、农民及各界人民,奋起声援。罢工罢课,连绵不断;游行示威,如火如荼。民国14年9月,党中央派张秋人来芜湖建立中共芜湖支部。王稼祥、李克农、钱杏邨、陈源道等发动芜湖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奴化教育和支援“五卅”运动的斗争。民国17年,中共安徽省临委直接领导了芜湖县白沙圩、万春圩农民武装暴动。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芜湖县人民同仇敌忾,群起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罢课、罢工、罢市和抵制日货。民国25年10月,芜湖县籍飞行员鲍光明在绥远对日空战中牺牲。民国26年12月10日芜湖沦陷,日本侵略军烧杀淫虏,惨绝人寰。芜湖县人民奋起反抗,纷纷成立游击队、义勇军,痛击日军。县、区乡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敌后游击战。白沙、十连两乡一直未被日军占领,成为抗日前沿的坚强阵地。新四军和国民党爱国官兵,在8年抗战中与日伪军英勇作战28次。击毁日军军舰5艘,飞机6架,击毙击伤日伪军数千人,缴获各种武器近万件。同时因抗战遇难1290人,受伤2780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调集3个师及所有保安团兵力“清剿”共产党游击队,芜湖县数万名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信、带路、掩护,并举行万人抢粮抗租运动,配合游击队开展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共产党芜湖地下组织已建立4个情报站,掌握7个乡、3个营的国民党地方力量,为策应大军渡江迎接解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芜湖县有290名烈士为国捐躯。
建国后,芜湖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使全县经济有较大发展。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445万元,到1989年增加到4.5亿元,增长18倍。工农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工业占1.8%,农业占98.2%,到1989年改变为工业占51%,农业占49%。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上升为主要地位。社会总产值1949年约0.3亿元,1989年增加到5.7亿元,是安徽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份之一。
芜湖县历来是粮、棉、油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综合农业区。全县有耕地50.9万亩。建国前,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水利设施差,农业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较低,粮食平均单产不到100公斤,总产7万吨左右。油菜籽单产30公斤,总产1300吨。棉、麻和其他农作物产量同样较低。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合作化,使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同时通过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施化肥,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推行农业机械化,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粮食亩产达到449公斤,为华东首批“超纲要”县份之一。1978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亩产增加到453.5公斤,总产23.6万吨。油菜籽单产72公斤,总产7467吨。1989年,粮食亩产达502.9公斤,复种指数2.29,总产25.6万吨。油料亩产58公斤,总产1.2万吨。年交售国家粮食4.1万吨,油料4478吨。种植业年产值108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3%。林业生产,建国初接收私营林场59亩,1951年扩大到1.6万亩,虽经历年造林,但成活极少,无经济效益。1956年澛港乡幸福村在马头山办起林场,植树226亩,经过精心护理,三年后绿树成林。1959年马头山林场被选出席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89年有乡、村级林场和苗圃62个,森林面积7.2万亩,造林面积4649亩,育苗603亩,年产值34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1%。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养猪为主,牛作为生产工具常有饲养,家禽养殖较为普遍。1949年养猪2.6万头,牛8589头,羊2488头,家禽11.6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禽畜养殖受到限制,增长速度减缓。1983年后,家庭养殖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养鸡、养猪专业户。1986年养猪突破23万头,家禽370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畜牧业年产值289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7.9%,比1949年增加10培。渔业生产,建国前以天然捕捞为主,江河湖泊捕捞面积23万亩,年捕捞量10吨左右。建国后,大力推行人工养鱼。1950年人工养殖面积1.8万亩,年产11.5万吨。此后逐年增加。1970年渔业生产秩序混乱,成鱼养殖遭到破坏,养鱼面积和产量下降。1981年后,推行渔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养鱼面积增加到10万亩,从单一鱼种养殖,改进到鲢、鳙、草、鲂、青、鲤等多鱼种分层次综合混养。并建起一批网箱养鱼和高产精养塘。同时还出现一批养蟹、养鳖、养虾、养鳝、养螺、养蚌育珠等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户。1989年放养面积10.7万亩,可养水面利用率96.6%,成鱼单产47公斤,总产5180吨,年产值7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5%,是建国初的37倍。
水利电力建设,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十分重视。长期以来,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全县有大小圩口48个,其中5万亩以上的3个,万亩以上7个,4千亩以上10个,所有圩堤均加高培宽。从1954年至1989年,兴修水利开挖撇洪沟8条,53.2公里;筑灌溉渠403条,总长590公里;兴建机耕路472条,共600公里,平地改田12万亩。完成土石方1766万方,水利投资4186.7万元,架设输电线路55条1065公里,其中220千伏5条,110千伏4条,35千伏6条,6千伏40条,兴建变电所8座,其中110千伏1座,35千伏7座。建排灌站175座,装机418台,2.9万千瓦。流动排灌机械742台,3.1万千瓦。农用混流泵2.4万台。城乡年用电14211.5万度,其中农村用电4715.3万度,工业用电8988.6万度,生活用电579.6万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4.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38.3万亩。拥有耕作机具5362台,16.7万千瓦,收获机具1万台,6901千瓦,植保机具4.2万台。年农田施用化肥氮、磷、钾和复合肥1.2万吨。
芜湖县工业发端较早,宋代,炼钢作坊兴起。明代,不仅手工炼钢闻名国内外,且染浆等手工业也蓬勃兴起。曾有“织造尚松江,染浆尚芜湖”之说。近代,本省的纺织、电力、机械、粮食、化工等工业,均起源于芜湖。本世纪初,芜湖县工业曾短期兴盛,但不久却逐渐衰落。建国后,市县分治,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划属芜湖市,县内只有少量分布在农村和小集镇的传统手工业和家庭作坊。1949年工业总产值152万元,其中全民工业企业产值43万元,私营及其他手工业产值109万元。1953年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办起县属集体工业6家,全民工业10家。年产值751万元。1958年随着大办钢铁的高潮出现,社队乡村工业兴起,先后办起采矿、冶金、炼焦、机械、纺织、建材及机电工业。工业年产值达到2032万元。1965年通过工业整顿,停办了炼焦、采矿等8家工厂。1968年至1978年,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了一批工厂。同时利用大厂带小厂,老厂带新厂的办法,使工业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起,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乡镇工业和个体户,联户办工业突飞猛进。初步形成“四个轮子”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联户、个体企业一齐转的局面。1989年,有工业29个门类,工业企业2896家,其中全民工业26家,县属集体工业52家,乡镇集体工业239家,村办工业326家,联户办工业231家,个体户工业2021家,计有工人29130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9468万元,年产值2.8亿元。年主要产品产量:纯棉布8.6万米,胶鞋9468万双,白酒900吨,配混合饲料1万吨,食用植物油4300吨,棉毛衫裤44.9万条,床单9万条,布鞋127万双,机制纸1400吨,电石4100吨,合成氨13200吨,轮胎外胎2.3万只,酚醛压塑粉1650吨,水泥3.2万吨,机制砖1.7亿块,机制瓦1600万块,金钢砂4830吨,电极糊3155吨。另外,服装、剪刀、矿山阀门、剪板机、马口铁铸件、标准紧固件、防火设备器材、农用水泵等80多种产品,都有大批量生产。金钢砂、碳素制品、松花皮蛋、麻雀牌床单、油灰刀、卷宗架为出口产品。S——195连杆螺栓、FA——bcI400mm排气扇、风帆牌防滑靴、黄山牌粮食白酒、酚醛压塑粉、虎闸牌剪板机、三元牌圆盘出楂机为省优产品,花粉酒曾获全国熊猫杯保健饮料铜奖。
交通实施大有改进。建国前,运输以水运为主。全县有大小船只850只,运输吨位15万吨。公路有芜屯、芜青两线,过境通车里程51.9公里,均为泥结碎石路面。有私营客货车14辆。县市分治后,县内只有各类木帆船152艘,1458吨,无汽车。1960年始购解放牌汽车1辆。1979年车辆迅增,船舶逐渐向大型钢质化发展。1983年后,连续修筑县乡公路12条,98.2公里。至1989年公路通车209公里,其中水泥、渣油路面82.9公里。航道16道,通航里程298公里。宁铜、皖赣铁路过境56.7公里。拥有各类机动车3564辆,其中大小客车188辆,大小货车582辆。国营车队3家,集体车队4家,个体车队3家。年完成客运量35.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25万人公里。货运量29万吨,周转量1295万吨公里。全县有拖轮14艘,2036千瓦,货驳111艘,1.4万吨。挂机客轮154艘,3388客位;挂机货船1498艘,9万吨。年水路货运量87.7万吨,货运周转量24221万吨公里,为全省县级水运之首。占全省县级水运量的六分之一。全县有渡口83道,已更换钢质渡船63艘。铁路客运发送量46.6万人次,货运发送量66万吨,货运到达量89万吨。
芜湖县邮电创办较早,光绪九年1883,始创电报局,开办有线电报通讯,光绪二十二年始设邮政局,系全国35个邮界之一,为安徽近代邮政之始。光绪二十年,芜湖发行第一套地方邮票,全套10枚,总面值1元。此后于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和民国34年,分别发行三套地方邮票。建国后,市县邮电合一,1958年邮电分设,始成立县邮电局。1989年有邮电局、所15个,投递班段40个,投递点1805个,邮路934.9公里。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350门,电话机1195部,中继杆路448公里,明线长度1293对公里。全年函件出口115.5万件,包件0.8万件,汇票2.5万张,报刊发行总量400万份。电报出口业务7.3万张,邮电业务总量96万元。
光绪初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商业贸易开始活跃。芜湖市场,货物山积,商贾幅辏,顾客云集,市声如潮。此间有各种商行店堂千余家。米粮、鸦片、丝绸布匹、金银首饰及“五洋”百货成为主要商品贸易,尤其以“芜湖米市”闻名国内外。光绪三年始有大米出口,光绪三十一年出口增至843万担,价值关平银1931万两,占出口总值91.3%。光绪三年芜湖首家鸦片行建立。光绪十年鸦片进口达5849担,价值关平银291.5万两,占进口总值77.4%。丝绸和金银首饰年贸易额均在百万两以上。民国期间,“五洋”百货和饮食服务业十分兴隆。直到建国前夕,由于战事频繁,物价上涨,致使市场萧条,商店纷纷关闭。建国初,县境内计有私营商业311户,经商人员587人,资本5.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375万元,消费品零售额361万元,生产资料零售额14万元。1956年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全县729户私营商贩,有706户进入合作社或国营商业。1979年商业系统进行改革调整,供销、粮食、外贸、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单独设立。同时个体商业开始活跃。1981年后,恢复和建立一些专业性商业公司,县城商业营业大楼纷纷建立。并建造商品房数百间出租给个人经商。商业企业推行经理责任制和柜台承包责任制。1989年,有商业机构3621个,经商人员11899人。其中全民商业133个,2132人;集体商业781个,5659人;个体有证商业2707个,4103人。社会商品零售额2.2亿元,比1950年增加59.3倍。消费品零售额1.75亿元,生产资料销售额315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3亿元。外贸购进额1527万元。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县财政收入也逐渐增加。自1953年建立县级财政以来,已形成以农业税和工商各税为主的收入体系。预算内收入:1949年为9.5万元,到1957年前基本稳定在270万元左右。“大跃进”期间,财政收入受“一平二调”和“浮夸风”影响,虚增至680万元。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降回到280万元。1967年后,批判企业“利润挂帅”,企业税利连续三年倒挂,影响县级财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进入腾飞阶段。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分级包干的新体制,税源增加,财政收入急剧上升。1986年突破2000万元。1989年达3206.8万元。预算外收入,1957年,主要来源于乡镇自筹资金,公房租金及农业税附加。1958年至1979年增加企业折旧基金和县办工业利润留成收入。1980年后,又增加城市公用事业费附加。1981年后,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统一管理。从1954年至1989年,总收入2003.1万元。财政支出方面,建国初期,以供给行政经费支出为主,年支出占预算内总支出的50%以上。以后,逐步转向支持经济建设和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为主。“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费支出迅速增长,约占总支出的35%。1978年后,文教科卫事业费占39.3%,经济建设费占22.8%,行政管理费占19.8%,抚恤救济费占8.1%,其他支出占10%。上解中央和省级财政,从1949年到1989年,累计13761.2万元。剔除返回补助4764.7万元,其净上解8996.5万元。平均每年上解224.9万元,占同期年平均财政收入的24.7%。县财政在保证上解的前提下,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除极少数年份发生少量赤字外,基本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同时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国前,土地为私有制,劳动农民基本上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全县贫农和雇农28561户,占总农户的57%;108954人,占有土地55226亩,占总耕地的11.7%,人均占耕地0.51亩。因此,长期受地主剥削,生活贫困。建国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不断发展,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年改善。195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20.2元。后来曾一度降至50元以下。1979年后,农村经济得到恢复,农民收入增加。1984年人均收入311.1元,1989年人均达517元。农民住房大有改善,千百年来的草房换成瓦房,近年来新建楼房象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家用电器有所增多,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添置了电视机、录音机和高档家俱。城镇职工生活大有改善。1949年职工工资372元。1980年全民和集体单位职工年均工资分别为685元和550元。1989年分别上升到1482元和1083元,并实行劳保福利和公费医疗制度。城镇居民住宅,条件大有改善。1985年城镇住宅普查,房屋总面积12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66.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48.5万平方米,人均11.8平方米。人民群众购买力不断提高,储蓄存款大大增多。1989年城乡储蓄总额6127.5万元,其中城镇4557.4万元,农村1570.1万元,人均储蓄117.2元。
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建国初,有小学57所。1955年小学增加到121所,并始建普通中学1所。“文化大革命”后期。城市学校下迁。教育发展加快。1975年后,中学增加到37所,在校学生11110人,小学782所,在校学生78670人。1983年,始建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术专门培养。到1989年,有高级职业中学2所,成人中专2所,普通中学38所,小学310所,幼儿园34所。中小学在校学生91259人,教职工3980人。全县有科学学会、研究会23个,会员103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16人,拥有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245人,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633人。承担省地市下达及本县自选科研项目246个,获科技成果奖24项,其中国家1项,省4项,其它成果19项。共有电影院、影剧院50个,比1978年前增加42个。文化馆、站37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图书馆1个,藏书近万册。还建有广播、电视差转台各1座,地面卫星接收站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与80%。医疗卫生机构59个,其中医院34所,门诊部20所,专科防治所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各1所。个体诊所428个。拥有病床637张,卫生技术人员1292人。医疗水平,内科可接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内科、传染病科、儿科等病人。外科可收治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脑外科等病人。妇产科能进行阴腹式子宫全切等手术。1989年全县门诊人数16.3万人,住院6674人,治愈病人4364人。同时血吸虫病及其他一些传染病防治得到加强,生病率明显下降,少数传染病得到根治,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平均预期寿命67.38岁。计划生育受到党和政府及全县人民的高度重视。1978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984年下降到3.5‰1989年10‰,历年平均自然增长率8.5‰。位于县城荆江东路的体育场,占地3.2公顷,1986年建成室内灯光球场1426平方米。至1989年接受国家和省市举办体育竞赛21次。全县体育运动活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历次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芜湖县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早在元朝延佑年间,就形成了著名的赭塔晴岚、荆山寒壁、玩鞭春色、镜湖细柳、雄观江声、吴波秋月、枭矶烟浪和白马洞天等优美景点。历代诗人有咏赞。另有十里芦花、神山时雨、犀牛望月、盆塘塔影等也很著名。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迁,大都皆已颓圯或为新景点取代。另外还有蒋公山、望马墩、楚王城、小村冶炼场、东门渡宣州官窑等古文化遗址。春秋时代的韩墩墓,汉代的碾塘墓群,九女墩,东晋的灰山墓,六朝至五代的松树山墓葬,以及建于南唐时代的九十殿,宋代的珩琅塔、竹塘桥,还有沈括《万春圩图记》中记载的万春圩,有明清建筑风格的西河街道。这些文物古迹,显示出芜湖县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史。
在这块丰蕴灵秀的土地上,曾孕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上有影响的爱国志士,文化名流,政治家、教育家和实业家。如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明末御史沈希韶,文学家、芜湖复社领袖沈士柱,著名画家、姑熟画派的创始人萧云从,铁画创始人汤天池,著名诗人、户部尚书黄钺,以及当代革命文艺家阿英,著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王莹,直升飞机研究专家许侠农,数学家钟家庆,画家黄叶村等。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芜湖、为民族、为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历代著名外籍人物,如唐代的杜牧、温庭筠,宋代的苏辙、黄庭坚、陆游、梅尧臣、沈括、林和靖、米芾、文天祥,元代的欧阳玄、萨都拉,明代的汤显祖、史可法,清代的吴敬梓、渐江、汤燕生都曾在芜湖县涉足居留,并留下许多不朽的诗词、题咏、书画和名著。近现代,曾长期在芜湖生活、工作过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蒋光慈、王稼祥、李克农、谭震林、张云逸、彭冲、陈毅、粟裕等,都曾在芜湖县这块土地上留下光辉的革命业绩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使芜湖的山川生色添辉。
芜湖县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光明幸福的未来。已经创造了并正在继续创造着两个文明的芜湖县人民,决心在原有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着更高更光辉的目标前进。代表人民意愿和根本利益的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宗旨和任务是:深化改革,注重效益,艰苦创业,富民富县;稳定发展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商业、建筑业,实现全县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为进入21世纪的经济振兴打好基础,把芜湖县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繁荣昌盛。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7~13米,东南部是皖南山地向北延伸的岗丘,西北部是长江下游冲积型平原圩区。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圩田平展,岗丘起伏。除长江外,主要河道有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裘公河、赵家河、荆山河等,河流总长307.6公里,蓄水量2.5亿立方米。气候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春暖秋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5.7℃,活动积温5065.6℃,降雨量1304.7毫米,日照时数1982.2小时。全年盛行东北风到偏东风,夏季多西南风。无霜期243天。土壤复杂多样,有铁铝、淋溶、半淋溶、初育、水成、半水成及人为等7个土纲,79个土种。植被属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由于人为影响,天然植被极少,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常见树种有松、杉、栎、杨、柳、槐、榆、楝、水杉、泡桐等树木;经济林有茶、油桐;果木有桃、梨、杏、柿、石榴、葡萄等;风景树木有女贞、龙柏、桧柏、雪松、梅花、山茶、香樟、棕榈、黄杨、玉兰等百余种。主要农作物有稻、麦、油菜和各种瓜果蔬菜。畜牧业有猪、牛、羊和各类家禽。水产资源较为丰富,盛产鱼、虾、蟹、鳖、蚌及水生植物菱、藕、茭白、荸荠等。其中鲥鱼、鳖、蟹国内外著名;还有珍稀动物扬子鳄、白鳍豚和中华鲟。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白陶土、煤、泥炭、黄沙及矿泉水。
芜湖县历史悠久,当代考古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着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时,作为聚落邑地见于史册,名为“鸠兹”,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刘彻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县十七,其中有芜湖县。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县治由鸠兹迁至今芜湖市区鸡毛山。东晋时,境内先后侨置南豫州、上党郡及所领襄垣诸县。义熙九年413,以襄垣县名取代芜湖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原芜湖县城降为当涂县属镇。南唐升元年间937——943,一说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复立芜湖县,至今相沿不废。宋、元、明、清,先后属江宁府、宣州、太平府州、路。民国时属安徽省、芜湖道及二、五、九、六行政督察专区、皖南行署。1949年4月24日芜湖县解放,同年5月市县分治,芜湖县人民政府成立。先后属芜当专区、皖南行署、芜湖专区。1971年3月芜湖县迁治至湾沚镇。1980年1月改属芜湖市。
芜湖县“东控勾吴,南连荆楚”,“切近玉溪,地接姑熟”,“扼中江之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国子重率师伐吴,攻克鸠兹,直抵横山。三国时孙权派大将陆逊率数万精兵长驻芜湖,西拒蜀汉,北抗曹魏。晋朝武昌守将王敦谋反,占领芜湖,筑高墙重垒。唐初李孝恭、李靖讨伐叛臣辅公祏于芜湖,攻占梁山据点。唐末杨行密命台濛在澛港筑五堰运军需粮草,先后大败赵锽、孙儒。南宋,李纲屯兵采石,筑皖南唯一的烽火台于芜湖四褐山。元末,朱元璋率兵与元军激战于芜,大败元军直下采石。明末,张煌言率兵会师郑成功水兵,从长江突破京口直趋芜湖,旬日间连克4府3州24县。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在湾沚大破清军,击毙浙江提督邓绍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川军第五十军一四四师在白马山与日军激战7个昼夜。后因伤亡过重败退。新四军将领粟裕率兵奇袭官陡门日军据点,一举歼敌2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在湾沚围歼国民党二十军,其军长杨干才兵败自毙。
芜湖县人民勤劳勇敢,热爱乡梓,富有斗争精神,具有民族气节和革命传统。南宋朝列大夫陶居仁,率军在镇江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连元军也感其忠。清初,芜湖贡生沈士柱,秘密组织复社从事反清活动。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陈独秀、柏文蔚等在芜湖创建“岳王会”,率先举起安徽反清义旗。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芜湖广大工人、学生、店员、农民及各界人民,奋起声援。罢工罢课,连绵不断;游行示威,如火如荼。民国14年9月,党中央派张秋人来芜湖建立中共芜湖支部。王稼祥、李克农、钱杏邨、陈源道等发动芜湖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奴化教育和支援“五卅”运动的斗争。民国17年,中共安徽省临委直接领导了芜湖县白沙圩、万春圩农民武装暴动。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芜湖县人民同仇敌忾,群起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罢课、罢工、罢市和抵制日货。民国25年10月,芜湖县籍飞行员鲍光明在绥远对日空战中牺牲。民国26年12月10日芜湖沦陷,日本侵略军烧杀淫虏,惨绝人寰。芜湖县人民奋起反抗,纷纷成立游击队、义勇军,痛击日军。县、区乡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敌后游击战。白沙、十连两乡一直未被日军占领,成为抗日前沿的坚强阵地。新四军和国民党爱国官兵,在8年抗战中与日伪军英勇作战28次。击毁日军军舰5艘,飞机6架,击毙击伤日伪军数千人,缴获各种武器近万件。同时因抗战遇难1290人,受伤2780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调集3个师及所有保安团兵力“清剿”共产党游击队,芜湖县数万名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信、带路、掩护,并举行万人抢粮抗租运动,配合游击队开展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共产党芜湖地下组织已建立4个情报站,掌握7个乡、3个营的国民党地方力量,为策应大军渡江迎接解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芜湖县有290名烈士为国捐躯。
建国后,芜湖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使全县经济有较大发展。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445万元,到1989年增加到4.5亿元,增长18倍。工农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工业占1.8%,农业占98.2%,到1989年改变为工业占51%,农业占49%。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上升为主要地位。社会总产值1949年约0.3亿元,1989年增加到5.7亿元,是安徽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份之一。
芜湖县历来是粮、棉、油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综合农业区。全县有耕地50.9万亩。建国前,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水利设施差,农业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较低,粮食平均单产不到100公斤,总产7万吨左右。油菜籽单产30公斤,总产1300吨。棉、麻和其他农作物产量同样较低。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合作化,使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同时通过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施化肥,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推行农业机械化,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粮食亩产达到449公斤,为华东首批“超纲要”县份之一。1978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亩产增加到453.5公斤,总产23.6万吨。油菜籽单产72公斤,总产7467吨。1989年,粮食亩产达502.9公斤,复种指数2.29,总产25.6万吨。油料亩产58公斤,总产1.2万吨。年交售国家粮食4.1万吨,油料4478吨。种植业年产值108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3%。林业生产,建国初接收私营林场59亩,1951年扩大到1.6万亩,虽经历年造林,但成活极少,无经济效益。1956年澛港乡幸福村在马头山办起林场,植树226亩,经过精心护理,三年后绿树成林。1959年马头山林场被选出席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89年有乡、村级林场和苗圃62个,森林面积7.2万亩,造林面积4649亩,育苗603亩,年产值34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1%。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养猪为主,牛作为生产工具常有饲养,家禽养殖较为普遍。1949年养猪2.6万头,牛8589头,羊2488头,家禽11.6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禽畜养殖受到限制,增长速度减缓。1983年后,家庭养殖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养鸡、养猪专业户。1986年养猪突破23万头,家禽370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畜牧业年产值289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7.9%,比1949年增加10培。渔业生产,建国前以天然捕捞为主,江河湖泊捕捞面积23万亩,年捕捞量10吨左右。建国后,大力推行人工养鱼。1950年人工养殖面积1.8万亩,年产11.5万吨。此后逐年增加。1970年渔业生产秩序混乱,成鱼养殖遭到破坏,养鱼面积和产量下降。1981年后,推行渔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养鱼面积增加到10万亩,从单一鱼种养殖,改进到鲢、鳙、草、鲂、青、鲤等多鱼种分层次综合混养。并建起一批网箱养鱼和高产精养塘。同时还出现一批养蟹、养鳖、养虾、养鳝、养螺、养蚌育珠等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户。1989年放养面积10.7万亩,可养水面利用率96.6%,成鱼单产47公斤,总产5180吨,年产值7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5%,是建国初的37倍。
水利电力建设,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十分重视。长期以来,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全县有大小圩口48个,其中5万亩以上的3个,万亩以上7个,4千亩以上10个,所有圩堤均加高培宽。从1954年至1989年,兴修水利开挖撇洪沟8条,53.2公里;筑灌溉渠403条,总长590公里;兴建机耕路472条,共600公里,平地改田12万亩。完成土石方1766万方,水利投资4186.7万元,架设输电线路55条1065公里,其中220千伏5条,110千伏4条,35千伏6条,6千伏40条,兴建变电所8座,其中110千伏1座,35千伏7座。建排灌站175座,装机418台,2.9万千瓦。流动排灌机械742台,3.1万千瓦。农用混流泵2.4万台。城乡年用电14211.5万度,其中农村用电4715.3万度,工业用电8988.6万度,生活用电579.6万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4.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38.3万亩。拥有耕作机具5362台,16.7万千瓦,收获机具1万台,6901千瓦,植保机具4.2万台。年农田施用化肥氮、磷、钾和复合肥1.2万吨。
芜湖县工业发端较早,宋代,炼钢作坊兴起。明代,不仅手工炼钢闻名国内外,且染浆等手工业也蓬勃兴起。曾有“织造尚松江,染浆尚芜湖”之说。近代,本省的纺织、电力、机械、粮食、化工等工业,均起源于芜湖。本世纪初,芜湖县工业曾短期兴盛,但不久却逐渐衰落。建国后,市县分治,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划属芜湖市,县内只有少量分布在农村和小集镇的传统手工业和家庭作坊。1949年工业总产值152万元,其中全民工业企业产值43万元,私营及其他手工业产值109万元。1953年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办起县属集体工业6家,全民工业10家。年产值751万元。1958年随着大办钢铁的高潮出现,社队乡村工业兴起,先后办起采矿、冶金、炼焦、机械、纺织、建材及机电工业。工业年产值达到2032万元。1965年通过工业整顿,停办了炼焦、采矿等8家工厂。1968年至1978年,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了一批工厂。同时利用大厂带小厂,老厂带新厂的办法,使工业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起,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乡镇工业和个体户,联户办工业突飞猛进。初步形成“四个轮子”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联户、个体企业一齐转的局面。1989年,有工业29个门类,工业企业2896家,其中全民工业26家,县属集体工业52家,乡镇集体工业239家,村办工业326家,联户办工业231家,个体户工业2021家,计有工人29130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9468万元,年产值2.8亿元。年主要产品产量:纯棉布8.6万米,胶鞋9468万双,白酒900吨,配混合饲料1万吨,食用植物油4300吨,棉毛衫裤44.9万条,床单9万条,布鞋127万双,机制纸1400吨,电石4100吨,合成氨13200吨,轮胎外胎2.3万只,酚醛压塑粉1650吨,水泥3.2万吨,机制砖1.7亿块,机制瓦1600万块,金钢砂4830吨,电极糊3155吨。另外,服装、剪刀、矿山阀门、剪板机、马口铁铸件、标准紧固件、防火设备器材、农用水泵等80多种产品,都有大批量生产。金钢砂、碳素制品、松花皮蛋、麻雀牌床单、油灰刀、卷宗架为出口产品。S——195连杆螺栓、FA——bcI400mm排气扇、风帆牌防滑靴、黄山牌粮食白酒、酚醛压塑粉、虎闸牌剪板机、三元牌圆盘出楂机为省优产品,花粉酒曾获全国熊猫杯保健饮料铜奖。
交通实施大有改进。建国前,运输以水运为主。全县有大小船只850只,运输吨位15万吨。公路有芜屯、芜青两线,过境通车里程51.9公里,均为泥结碎石路面。有私营客货车14辆。县市分治后,县内只有各类木帆船152艘,1458吨,无汽车。1960年始购解放牌汽车1辆。1979年车辆迅增,船舶逐渐向大型钢质化发展。1983年后,连续修筑县乡公路12条,98.2公里。至1989年公路通车209公里,其中水泥、渣油路面82.9公里。航道16道,通航里程298公里。宁铜、皖赣铁路过境56.7公里。拥有各类机动车3564辆,其中大小客车188辆,大小货车582辆。国营车队3家,集体车队4家,个体车队3家。年完成客运量35.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25万人公里。货运量29万吨,周转量1295万吨公里。全县有拖轮14艘,2036千瓦,货驳111艘,1.4万吨。挂机客轮154艘,3388客位;挂机货船1498艘,9万吨。年水路货运量87.7万吨,货运周转量24221万吨公里,为全省县级水运之首。占全省县级水运量的六分之一。全县有渡口83道,已更换钢质渡船63艘。铁路客运发送量46.6万人次,货运发送量66万吨,货运到达量89万吨。
芜湖县邮电创办较早,光绪九年1883,始创电报局,开办有线电报通讯,光绪二十二年始设邮政局,系全国35个邮界之一,为安徽近代邮政之始。光绪二十年,芜湖发行第一套地方邮票,全套10枚,总面值1元。此后于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和民国34年,分别发行三套地方邮票。建国后,市县邮电合一,1958年邮电分设,始成立县邮电局。1989年有邮电局、所15个,投递班段40个,投递点1805个,邮路934.9公里。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350门,电话机1195部,中继杆路448公里,明线长度1293对公里。全年函件出口115.5万件,包件0.8万件,汇票2.5万张,报刊发行总量400万份。电报出口业务7.3万张,邮电业务总量96万元。
光绪初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商业贸易开始活跃。芜湖市场,货物山积,商贾幅辏,顾客云集,市声如潮。此间有各种商行店堂千余家。米粮、鸦片、丝绸布匹、金银首饰及“五洋”百货成为主要商品贸易,尤其以“芜湖米市”闻名国内外。光绪三年始有大米出口,光绪三十一年出口增至843万担,价值关平银1931万两,占出口总值91.3%。光绪三年芜湖首家鸦片行建立。光绪十年鸦片进口达5849担,价值关平银291.5万两,占进口总值77.4%。丝绸和金银首饰年贸易额均在百万两以上。民国期间,“五洋”百货和饮食服务业十分兴隆。直到建国前夕,由于战事频繁,物价上涨,致使市场萧条,商店纷纷关闭。建国初,县境内计有私营商业311户,经商人员587人,资本5.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375万元,消费品零售额361万元,生产资料零售额14万元。1956年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全县729户私营商贩,有706户进入合作社或国营商业。1979年商业系统进行改革调整,供销、粮食、外贸、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单独设立。同时个体商业开始活跃。1981年后,恢复和建立一些专业性商业公司,县城商业营业大楼纷纷建立。并建造商品房数百间出租给个人经商。商业企业推行经理责任制和柜台承包责任制。1989年,有商业机构3621个,经商人员11899人。其中全民商业133个,2132人;集体商业781个,5659人;个体有证商业2707个,4103人。社会商品零售额2.2亿元,比1950年增加59.3倍。消费品零售额1.75亿元,生产资料销售额315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3亿元。外贸购进额1527万元。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县财政收入也逐渐增加。自1953年建立县级财政以来,已形成以农业税和工商各税为主的收入体系。预算内收入:1949年为9.5万元,到1957年前基本稳定在270万元左右。“大跃进”期间,财政收入受“一平二调”和“浮夸风”影响,虚增至680万元。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降回到280万元。1967年后,批判企业“利润挂帅”,企业税利连续三年倒挂,影响县级财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进入腾飞阶段。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分级包干的新体制,税源增加,财政收入急剧上升。1986年突破2000万元。1989年达3206.8万元。预算外收入,1957年,主要来源于乡镇自筹资金,公房租金及农业税附加。1958年至1979年增加企业折旧基金和县办工业利润留成收入。1980年后,又增加城市公用事业费附加。1981年后,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统一管理。从1954年至1989年,总收入2003.1万元。财政支出方面,建国初期,以供给行政经费支出为主,年支出占预算内总支出的50%以上。以后,逐步转向支持经济建设和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为主。“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费支出迅速增长,约占总支出的35%。1978年后,文教科卫事业费占39.3%,经济建设费占22.8%,行政管理费占19.8%,抚恤救济费占8.1%,其他支出占10%。上解中央和省级财政,从1949年到1989年,累计13761.2万元。剔除返回补助4764.7万元,其净上解8996.5万元。平均每年上解224.9万元,占同期年平均财政收入的24.7%。县财政在保证上解的前提下,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除极少数年份发生少量赤字外,基本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同时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国前,土地为私有制,劳动农民基本上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全县贫农和雇农28561户,占总农户的57%;108954人,占有土地55226亩,占总耕地的11.7%,人均占耕地0.51亩。因此,长期受地主剥削,生活贫困。建国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不断发展,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年改善。195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20.2元。后来曾一度降至50元以下。1979年后,农村经济得到恢复,农民收入增加。1984年人均收入311.1元,1989年人均达517元。农民住房大有改善,千百年来的草房换成瓦房,近年来新建楼房象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家用电器有所增多,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添置了电视机、录音机和高档家俱。城镇职工生活大有改善。1949年职工工资372元。1980年全民和集体单位职工年均工资分别为685元和550元。1989年分别上升到1482元和1083元,并实行劳保福利和公费医疗制度。城镇居民住宅,条件大有改善。1985年城镇住宅普查,房屋总面积12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66.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48.5万平方米,人均11.8平方米。人民群众购买力不断提高,储蓄存款大大增多。1989年城乡储蓄总额6127.5万元,其中城镇4557.4万元,农村1570.1万元,人均储蓄117.2元。
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建国初,有小学57所。1955年小学增加到121所,并始建普通中学1所。“文化大革命”后期。城市学校下迁。教育发展加快。1975年后,中学增加到37所,在校学生11110人,小学782所,在校学生78670人。1983年,始建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术专门培养。到1989年,有高级职业中学2所,成人中专2所,普通中学38所,小学310所,幼儿园34所。中小学在校学生91259人,教职工3980人。全县有科学学会、研究会23个,会员103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16人,拥有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245人,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633人。承担省地市下达及本县自选科研项目246个,获科技成果奖24项,其中国家1项,省4项,其它成果19项。共有电影院、影剧院50个,比1978年前增加42个。文化馆、站37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图书馆1个,藏书近万册。还建有广播、电视差转台各1座,地面卫星接收站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与80%。医疗卫生机构59个,其中医院34所,门诊部20所,专科防治所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各1所。个体诊所428个。拥有病床637张,卫生技术人员1292人。医疗水平,内科可接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内科、传染病科、儿科等病人。外科可收治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脑外科等病人。妇产科能进行阴腹式子宫全切等手术。1989年全县门诊人数16.3万人,住院6674人,治愈病人4364人。同时血吸虫病及其他一些传染病防治得到加强,生病率明显下降,少数传染病得到根治,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平均预期寿命67.38岁。计划生育受到党和政府及全县人民的高度重视。1978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984年下降到3.5‰1989年10‰,历年平均自然增长率8.5‰。位于县城荆江东路的体育场,占地3.2公顷,1986年建成室内灯光球场1426平方米。至1989年接受国家和省市举办体育竞赛21次。全县体育运动活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历次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芜湖县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早在元朝延佑年间,就形成了著名的赭塔晴岚、荆山寒壁、玩鞭春色、镜湖细柳、雄观江声、吴波秋月、枭矶烟浪和白马洞天等优美景点。历代诗人有咏赞。另有十里芦花、神山时雨、犀牛望月、盆塘塔影等也很著名。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迁,大都皆已颓圯或为新景点取代。另外还有蒋公山、望马墩、楚王城、小村冶炼场、东门渡宣州官窑等古文化遗址。春秋时代的韩墩墓,汉代的碾塘墓群,九女墩,东晋的灰山墓,六朝至五代的松树山墓葬,以及建于南唐时代的九十殿,宋代的珩琅塔、竹塘桥,还有沈括《万春圩图记》中记载的万春圩,有明清建筑风格的西河街道。这些文物古迹,显示出芜湖县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史。
在这块丰蕴灵秀的土地上,曾孕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上有影响的爱国志士,文化名流,政治家、教育家和实业家。如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明末御史沈希韶,文学家、芜湖复社领袖沈士柱,著名画家、姑熟画派的创始人萧云从,铁画创始人汤天池,著名诗人、户部尚书黄钺,以及当代革命文艺家阿英,著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王莹,直升飞机研究专家许侠农,数学家钟家庆,画家黄叶村等。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芜湖、为民族、为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历代著名外籍人物,如唐代的杜牧、温庭筠,宋代的苏辙、黄庭坚、陆游、梅尧臣、沈括、林和靖、米芾、文天祥,元代的欧阳玄、萨都拉,明代的汤显祖、史可法,清代的吴敬梓、渐江、汤燕生都曾在芜湖县涉足居留,并留下许多不朽的诗词、题咏、书画和名著。近现代,曾长期在芜湖生活、工作过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蒋光慈、王稼祥、李克农、谭震林、张云逸、彭冲、陈毅、粟裕等,都曾在芜湖县这块土地上留下光辉的革命业绩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使芜湖的山川生色添辉。
芜湖县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光明幸福的未来。已经创造了并正在继续创造着两个文明的芜湖县人民,决心在原有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着更高更光辉的目标前进。代表人民意愿和根本利益的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宗旨和任务是:深化改革,注重效益,艰苦创业,富民富县;稳定发展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商业、建筑业,实现全县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为进入21世纪的经济振兴打好基础,把芜湖县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