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人工养殖
一鱼苗生产
天然张捕60年代前,鱼苗来源于长江张捕。每年4~6月为鱼苗汛期,鱼民进入长江设弶下网张捕。1950年设网100条,张鱼苗600万尾。1959年,设网710条,张捕量达131亿苗尾。60年代开始,随长江鱼类资源枯竭,鱼苗量锐减。1975年,设网120条,仅张鱼苗250万尾。因耗资大,次年终止长江张捕。
人工繁育1958年,易太、祠山、大闸等公社鱼苗场,在静水中采取人工配种繁殖鲤鱼苗,获成功。1963年,县水产张养场开始家鱼人工繁殖试验。1966年夏,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鲢、鳙鱼进行催产试验,首次突破家鱼人繁技术关,次年繁鱼163.1万尾。1972年,政和、保丰渔苗场人繁品种扩大到草、鲂鱼。1978年,又突破青鱼人繁技术关,获得青鱼苗111万尾。从此,本县实现鲢、鳙、草、青、鲂鱼配套繁殖。1989年,全县人繁鱼苗7952万尾。
二鱼种培育
明清朝期间,澛港渔民开始饲养鱼种,除供本县放养外,还运销外地。1951年,全县有鱼种塘200余亩,年产鱼种1000万尾,鲢、鳙居多,并以夏花为主,县内投放在400万尾。1956年至1969年间,国营和社队渔苗场相继建立,鱼种塘扩大到1000亩,年产鱼种2500万尾,县内投放量增至1300万尾。70年代,社队鱼苗场增多,年产鱼种3500万尾,县内投放量达2000万尾。鱼种外销范围除本县外,还远销东北、西北、西南等地。80年代以来,除办渔场外,鱼种专业户兴起。1985年,全县有44个乡、村级鱼种场,271个鱼种专业户,鱼种塘面积达2064亩,培育鱼种5330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2100万尾,县内投放量达2805万尾。1989年,全县鱼种塘2164亩,培育规格鱼种4316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2300万尾,县内投放量3826万尾。
三成鱼养殖
养殖品种本县传统成鱼养殖以鲢、鳙、草、青鱼为主,其次有鲤、鲫、鳊鱼等。六十年代后,先后引进兴国红鲤、荷包红鲤、散鳞镜鲤、团头鲂、白鲫、银鲫、河蟹等。另外,本县自行杂交育成的杂交鲤已在部分水面推广。1979年后,河蚌育蛛、河蟹人工养殖普遍推广。1989年,推广品种有16种左右。
放养面积与产量成鱼养殖水面有池塘、湖泊、沟渠3种。清代至民国时期,农民在村前屋后烟火塘及少数田间池塘放养成鱼。1949年仅养1.8万亩,养殖产量23.6万公斤,亩产13公斤。50年代贯彻养捕并举的渔业方针,湖泊和沟渠水面得到开发利用。1956年,放养面积6.02万亩,产量48.2万公斤。1958年至1961年水面开放,养殖产量下降,1961年养殖产量12万公斤。嗣后,经逐级落实水面使用权,1966年放养面积扩大至6.73万亩,产量达116.7万公斤。1970年至1978年,渔业生产秩序混乱,成鱼养殖再次遭到破坏。1978年放养面积减至5.23万亩,单位水面鱼种投放量较前期多,但成鱼产量降至70.8万公斤。1981年后,推行渔业联产承包责任制。1989年,全县放养面积达10.7万亩,可养水面利用率达96.6%,养殖产量达502.6万公斤,跻身于全省渔业重点县行列。
四名特水产品养殖
80年代初,随着成鱼养殖的迅速发展,蚌珠、河蟹、沙鳖、黄鳝等名种水产品养殖也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开,尤以河蚌育珠、河蟹养殖较为广泛。
河蚌育珠1977年,三元公社鲁村1农户首次利用三角帆蚌插片育珠1100只。1979年采收珍珠2.69公斤。从此,河蚌育珠在全县逐步推开。1980年,保沙、政和珍珠场人繁三角帆蚌试验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河蚌育珠养殖。次年,乡、村珍珠场发展13个,插蚌11.9万只,采蚌34.5公斤。1983年开始由集体向专业育珠户发展。1988年,全县有24个乡镇及2257个农户开展育珠。育珠塘面积达8623亩,插蚌162万只,采珠1068公斤,成为本县出口创汇的水产品之一。方村镇花园村除村办珍珠场外,全村有382户育珠,占全村总户数70%。1986年共采珠91公斤,获利18万元,成为县育珠专业村。
河蟹养殖大水面人工放流始于1973年6月,县农林局首次从上海崇明岛购进天然中华绒毛蟹苗9.5公斤,放于政和大港。次年秋,成蟹体重150克,最大达300克,大水面河蟹放流获成功。嗣后,每年均采购大批蟹苗进行放流。1989年,县放流31处,放流面积达1.3万亩,投蟹苗1公斤,幼蟹2087公斤,捕成蟹1.35万公斤。池塘养蟹始于1985年,九十殿乡竹园村和易太乡庆太村两农户首次在小池塘进行养蟹获成功。1987年,全县有316户进行池塘养蟹,养殖面积达268.8亩,投放幼蟹3718.2公斤,捕成蟹1.4万公斤,平均亩产52公斤。1988年,因幼蟹价格昂贵,多数专业户停养。1989年仍有73户继续养殖,面积为129亩,平均亩产46.8公斤。
若干年份渔业生产情况表
五渔业生产技术
60年代前,推广鱼种在湖汊、沟汊内暂养,属粗放型养殖。70年代改春季投放鱼种为秋冬季投放,并开始人工投饵、施肥,进行精养,最高亩产达510公斤。80年代推广网箱,拦网、围网养鱼,尤以拦网养鱼面积较多。咸保乡1590亩大沟分隔9段拦养,平均亩产35.5公斤,创芜湖市河沟养鱼最高水平。围网和网箱集约化养鱼技术正在进行试养。90年代,各类养殖水面改投夏花鱼种为大规格及小斤两鱼鱼种,成鱼饲养周期由2至3年缩短为1至2年。改单养鲢、鳙鱼为鲢、鳙、草、鲂、青、鲤等多种鱼分层混养,鱼病防治推广生态和药物综合防治技术。此外,还推广应用稻田养鱼,配合颗粒饲料养鱼,种植青饲料养鱼,以及以鱼为主,鱼猪鸭结合综合生态养殖等技术,都取得明显效果。1989年,精养与半精养面积3894亩,平均亩产成鱼151.4公斤。
天然张捕60年代前,鱼苗来源于长江张捕。每年4~6月为鱼苗汛期,鱼民进入长江设弶下网张捕。1950年设网100条,张鱼苗600万尾。1959年,设网710条,张捕量达131亿苗尾。60年代开始,随长江鱼类资源枯竭,鱼苗量锐减。1975年,设网120条,仅张鱼苗250万尾。因耗资大,次年终止长江张捕。
人工繁育1958年,易太、祠山、大闸等公社鱼苗场,在静水中采取人工配种繁殖鲤鱼苗,获成功。1963年,县水产张养场开始家鱼人工繁殖试验。1966年夏,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鲢、鳙鱼进行催产试验,首次突破家鱼人繁技术关,次年繁鱼163.1万尾。1972年,政和、保丰渔苗场人繁品种扩大到草、鲂鱼。1978年,又突破青鱼人繁技术关,获得青鱼苗111万尾。从此,本县实现鲢、鳙、草、青、鲂鱼配套繁殖。1989年,全县人繁鱼苗7952万尾。
二鱼种培育
明清朝期间,澛港渔民开始饲养鱼种,除供本县放养外,还运销外地。1951年,全县有鱼种塘200余亩,年产鱼种1000万尾,鲢、鳙居多,并以夏花为主,县内投放在400万尾。1956年至1969年间,国营和社队渔苗场相继建立,鱼种塘扩大到1000亩,年产鱼种2500万尾,县内投放量增至1300万尾。70年代,社队鱼苗场增多,年产鱼种3500万尾,县内投放量达2000万尾。鱼种外销范围除本县外,还远销东北、西北、西南等地。80年代以来,除办渔场外,鱼种专业户兴起。1985年,全县有44个乡、村级鱼种场,271个鱼种专业户,鱼种塘面积达2064亩,培育鱼种5330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2100万尾,县内投放量达2805万尾。1989年,全县鱼种塘2164亩,培育规格鱼种4316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2300万尾,县内投放量3826万尾。
三成鱼养殖
养殖品种本县传统成鱼养殖以鲢、鳙、草、青鱼为主,其次有鲤、鲫、鳊鱼等。六十年代后,先后引进兴国红鲤、荷包红鲤、散鳞镜鲤、团头鲂、白鲫、银鲫、河蟹等。另外,本县自行杂交育成的杂交鲤已在部分水面推广。1979年后,河蚌育蛛、河蟹人工养殖普遍推广。1989年,推广品种有16种左右。
放养面积与产量成鱼养殖水面有池塘、湖泊、沟渠3种。清代至民国时期,农民在村前屋后烟火塘及少数田间池塘放养成鱼。1949年仅养1.8万亩,养殖产量23.6万公斤,亩产13公斤。50年代贯彻养捕并举的渔业方针,湖泊和沟渠水面得到开发利用。1956年,放养面积6.02万亩,产量48.2万公斤。1958年至1961年水面开放,养殖产量下降,1961年养殖产量12万公斤。嗣后,经逐级落实水面使用权,1966年放养面积扩大至6.73万亩,产量达116.7万公斤。1970年至1978年,渔业生产秩序混乱,成鱼养殖再次遭到破坏。1978年放养面积减至5.23万亩,单位水面鱼种投放量较前期多,但成鱼产量降至70.8万公斤。1981年后,推行渔业联产承包责任制。1989年,全县放养面积达10.7万亩,可养水面利用率达96.6%,养殖产量达502.6万公斤,跻身于全省渔业重点县行列。
四名特水产品养殖
80年代初,随着成鱼养殖的迅速发展,蚌珠、河蟹、沙鳖、黄鳝等名种水产品养殖也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开,尤以河蚌育珠、河蟹养殖较为广泛。
河蚌育珠1977年,三元公社鲁村1农户首次利用三角帆蚌插片育珠1100只。1979年采收珍珠2.69公斤。从此,河蚌育珠在全县逐步推开。1980年,保沙、政和珍珠场人繁三角帆蚌试验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河蚌育珠养殖。次年,乡、村珍珠场发展13个,插蚌11.9万只,采蚌34.5公斤。1983年开始由集体向专业育珠户发展。1988年,全县有24个乡镇及2257个农户开展育珠。育珠塘面积达8623亩,插蚌162万只,采珠1068公斤,成为本县出口创汇的水产品之一。方村镇花园村除村办珍珠场外,全村有382户育珠,占全村总户数70%。1986年共采珠91公斤,获利18万元,成为县育珠专业村。
河蟹养殖大水面人工放流始于1973年6月,县农林局首次从上海崇明岛购进天然中华绒毛蟹苗9.5公斤,放于政和大港。次年秋,成蟹体重150克,最大达300克,大水面河蟹放流获成功。嗣后,每年均采购大批蟹苗进行放流。1989年,县放流31处,放流面积达1.3万亩,投蟹苗1公斤,幼蟹2087公斤,捕成蟹1.35万公斤。池塘养蟹始于1985年,九十殿乡竹园村和易太乡庆太村两农户首次在小池塘进行养蟹获成功。1987年,全县有316户进行池塘养蟹,养殖面积达268.8亩,投放幼蟹3718.2公斤,捕成蟹1.4万公斤,平均亩产52公斤。1988年,因幼蟹价格昂贵,多数专业户停养。1989年仍有73户继续养殖,面积为129亩,平均亩产46.8公斤。
若干年份渔业生产情况表
五渔业生产技术
60年代前,推广鱼种在湖汊、沟汊内暂养,属粗放型养殖。70年代改春季投放鱼种为秋冬季投放,并开始人工投饵、施肥,进行精养,最高亩产达510公斤。80年代推广网箱,拦网、围网养鱼,尤以拦网养鱼面积较多。咸保乡1590亩大沟分隔9段拦养,平均亩产35.5公斤,创芜湖市河沟养鱼最高水平。围网和网箱集约化养鱼技术正在进行试养。90年代,各类养殖水面改投夏花鱼种为大规格及小斤两鱼鱼种,成鱼饲养周期由2至3年缩短为1至2年。改单养鲢、鳙鱼为鲢、鳙、草、鲂、青、鲤等多种鱼分层混养,鱼病防治推广生态和药物综合防治技术。此外,还推广应用稻田养鱼,配合颗粒饲料养鱼,种植青饲料养鱼,以及以鱼为主,鱼猪鸭结合综合生态养殖等技术,都取得明显效果。1989年,精养与半精养面积3894亩,平均亩产成鱼151.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