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共绿化
1971年前,湾沚镇街道狭窄,只栽植一些零星的泡桐、白杨和刺槐等树木。县城迁湾沚后,园林绿化逐步得到发展。至1989年,道路植树14572株,绿化带2850平方米,占县城绿化83%,遮荫率达57.2%,县城绿地复盖率达23.2%,人均绿地面积3.2平方米。在绿化布局上,不拘一格,采用点、线、面结合,形成有层次的绿化系统。1985年,在32米宽的荆江东路采用三板四带的布置形式,在两边4米宽的绿化带内,栽植以雪松为主,辅植红叶李、海桐球,铺植天鹅绒草坪,达到四季常青,色彩多样,层次分明,美化街景的效果。
二庭院绿化
1980年后商业局、农业局开始在单位内绿化。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1984年县公路站投资1万多元,对办公区和宿舍区进行绿化建设。县委大院、公安局、燃料公司、供销社、供电局、水利局、交通局、自来水厂、石油公司、县一中、一小等单位,充分利用各自院落优势,栽植风景树木及花卉,建有花坛、假山、喷泉、雕塑等小型园林。
1978年后,部分退离休人员在自家庭院栽植树木花卉,培养盆景,后逐渐扩大到千家万户。至1989年,县城家庭养花植树达10万株盆以上。以喻家文、徐志远、张锄奇等人培养的盆景最具特色,创成独具风格的“沚津盆景”。
三城郊绿化
1986年,林业局和城建局在县城东南和东北建起了一个面积为1200亩的果园林,共栽桃、梨、柿、葡萄、枣树等品种48万株。另在县城西北的乌凤滩成片造林650亩,植池松和意大利杨10万余株。1986年,县委、县政府将1000余亩的乌风滩辟为义务植树基地。每年植树节,县直机关干部到此义务植树。
四公园建设
1986年将县城东部面积101公顷的赖湖滩,拟为县城总体规划中的公园式绿化湖——东湖公园。1989年,收集了部分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植物种类、文物古迹和一些民间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完成了道路系统及景区规划,计划逐年投资实施。
1987年,投资12万元,在县城闹市区芜湖路与延安路交会处新建沚津公园,绿地面积1880平方米。园内建有双亭、入口门亭、溪流等,并以假山、曲径、回廊装饰其间。种植龙柏、广玉兰、剑兰、桔香、樱花、红叶李、银杏、梅花、黑松、倒槐、罗汉松、睡莲、桂花、翠柏、栀子花等40余种树木。
附:芜湖县总体规划简介
县总体规划年限,近期1986年至1990年,远期1986年至2000年,人口规模近期3.5万人,远期8至10万人;用地规模8.07平方公里。由于县城西临青弋江,隔江为平原圩区,发展受到限制,北端工业区,距县城中心2.5公里,不够紧凑;南部为皖赣铁路分隔,不宜过多发展,东部隔赖湖滩为缓岗区,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总的发展方向是,改造老城,建设新城,逐步向东向南发展。总体布局为五大区域:1县城中心区——主要是居住、商业服务、文教卫生、行政机构;2北部工业区;3南部仓库和加工工业区,4游憩区;5东部新区——与中心区居住、商业服务、文教卫生形成一体见县城用地平衡表。
县城用地规划平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