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货 币
一货币演变
银两与银元以银为主币始于明末清初。咸丰年间,市面流通及大宗交易仍实行银两制银锭为形式的称量货币,俗称“元宝”。随海禁开放,泊来的洋元大量流入本县市场,市面形成银元和银两同时流通的局面。清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规定银元为主币。民国3年1914,北洋政府亦规定银元为主币“国币”。民国22年3月,国民党政府实施银本位制,规定自4月6日起,一律“废两改元”。本县5月1日正式废两改元。一律按库本六钱七分八厘折合一银元,规元一种记帐货币按定价七钱一分五厘折合一银元,转入国库户。至此本县内结束了银本位双轨制。
本县使用较多的银两以芜湖漕平为标准银,实用银两“二七宝”重为漕平49.8两,折合纹银2.7两,另有“汉估宝”汉银、“镇兑”。镇银等三种。民国时期,银元上百种,本县使用较多的有本洋龙洋、英洋、站人洋、孙洋、袁头、北洋等六种主币。民国24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法币政策,禁用银元。因银元本身系贵金属,故禁而不止。至建国前夕,本县尚设有银元交易所,银元流通一度正常化。民国37年1948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起,银元方正式退出流通界。
本县流通辅币有银角、制钱、铜元等。银角、银铸的小银元,俗称“角子”。最早是光绪年间广东省铸造,有半元五角、半角5分、单角一角双角二角4种,一、二角在本县流通最广。铜铸辅币有制钱、铜元,制钱使用较早,有光绪、乾隆、道光年间的一文,间有十文、五十文重宝。至民国9年1920,铜元投放市场。制钱逐渐淘汰。铜元始于清末民初,本县流通使用的有“光绪元宝”、“大清铜币”等。民国时期流行有当二、五、十、二十及五十文、百文和半分、一分等8种,至民国22年,本县市面常见的铜元仅“当十”十文一种。一度期间还有过一分、五分铝币、一角、二角镍币在市上流通。民国26年,芜湖沦陷,日军高价抢购铜元运往日本。至此,市面流通的金属辅币逐渐消亡。
法币、关金券、金元券民国24年193511月实施法币政策,称法币为银本位制货币,定为“国币”与银元等价流通,主币有一元、五元、拾元三种,辅币有一、二、五角三种。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家银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银元及其他杂券流通。至此,法币为本县唯一的通货。民国25年后,还流通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面额五角、二角、一角等辅币。民国30年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储券”,自称新法币,强制以1∶2收兑法币,始发行最高面额为10元。至民国34年3月,中储行曾多次修改银行法,增发大额钞票,最大额为7月份发行的10万元巨额券。11月本县始清理流通中的中储券,至次年4月30日止结束。以1∶200万1元法币折收200万中储券,中央银行芜湖分行统计收进129.29亿元,年中在芜湖飞机厂销毁。
民国20年1931,中央银行发行“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称“关金券”,声称关金券含金量每单位含88867公毫,专供缴纳关税之用。民国31年,并以1元折合法币20元与法币同市流通。至民国36年流通于本县市面的面额有1000、2000元券。
民国37年通货膨胀,发行巨额法币,用来抵销通货膨胀,最高额达500万元,同年8月实施币制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金元券。以1∶300万收兑法币,以1∶15万收兑关金券,取代无法维持的法币、关金券。金元券自称为金本位货币,标榜每金元券含金量0.22克,币值二金元券,相当一银元。最大票额为10元,至民国38年,金元券贬值达12万倍24万元等于1银元,为维持其生存,发行面额加大至100万元。3月为稳定市面通货,筹设本县银元交易所,允许银元参加商品交易。同年4月“袁头”开盘价,每元折收8.2万元,至4月底上升为29.7万元,升3.6倍。交易所在本县仅存40天。1949年5月8日,本县召开商会全体会员大会,宣布人民币旧币为本县唯一通用货币。
人民币1949年4月24日,本县解放,始使用人民币。建国初曾有大江币、江南币、江淮币等老解放区货币在本县流通。1949年5月停用,一律使用人民币第一套,规定1∶10万限期收兑金元券及其他杂币。票面有1元至5万元12种。1949年至1953年物价曾几次波动。为稳定币值,发展地方经济,1953年1月建立县金库,使各项财政收支迅速集中于金库,控制货币投放,建立发行库制度。1955年3月1日,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从1分到10元券共11种,以后又增加到16种,并以1∶1万的比例收回旧币第一套,至年末全县计收回旧币79.3亿元。1957年12月1日,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混合流通。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1964年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混合流通。到1984年4月15日止,发行1角到10元券计13种,并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10种。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有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由于发行量小,均被群众收藏,在我县市场上流通的极少。1987年4月27日起,一次公布,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从1角到100元计9种,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
从1984年10月1日至1989年,在本县先后发行的流通纪念人民币金属币计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国际和平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四种。由于发行量少,又有收藏价值,未允在市场流通。
二货币流通及管理
建国后,国家有计划、按比例地发行货币,控制货币流通。本县因其固有特点,货币投放大于回笼,属投放县。1951年本县货币流通量约15亿元旧币,乡村分布9亿元,农村个体分布5亿元,占33.3%,流通干线为,清水河—方村—宣城,芜湖—繁昌—南陵。流入主要是收购稻谷。1951年至1952年约有23.5亿元折成新人民币下同,其余为机关、团体、公营工业等经费及职工薪金约2亿元;流至芜湖市有,通过税收约2.2亿元,通过工商交易有7.6亿元,管理费0.2亿元。1954年3月建芜湖县支行发行库,掌握全县的现金发行与调拨,权衡投放与回笼的比例。1954年至1957年货币投放明显减少,4年计回笼3381.1万元,投放3941.9万元,净投放560.8万元,年均140.2万元,1953年减少0.069%。1958年至1959年,国家投资面广量大,信贷投放大于存款,现金支大于收。1958年净投放210.9万元较上年净增1.8倍,次年加强现金管理,县人委核批26个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3500元,规定交易往来超过30元均通过转帐结算,当年净回笼90.7万元。1960年至1965年6年间现金总收、支分别为1763.9万元、6816.5万元,净投放5052.6万元。1964年末本县现金管理单位92个,已管85个,开设工资基金专户85个,收支趋于平衡。1966年至1975年“文化大革命”,银行放松管理。投放连年增加。前五年年现金收支保持在1200~1700万元左右,5年共投放2258.9万元;后五年年收、支在2700~3400万元左右,5年共投放3830.3万元。1971年以前芜湖县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约1.5万城镇居民住在市区,吃、喝、住、行、用全部购买力在市区,按职工工资的70%计,年流出现金约300万元。1976年至1982年6年间,现金收入28739.7万元,支出41845.6万元,净投放13105.9万元。1983年现金管理有所放宽,工商交易中允许适当付现。此年投放猛增,突破1亿元,较1978年增长1.8倍,净投放较上年增长341%。1988年市场出现抢购风,消费基金增长失控,本县8月份投放控制数343万元。年末工、农两行共查出企事业单位超限额库存现金60余万元。至1989年市场物价始回落,市场供销逐步趋于稳定。货币回笼较上年增加12%,投放下降134%。
本县1953年至1989年共投放人民币228268.4万元,回笼166312.7万元。净投放61955.7万元。历年投放渠道,主要是工资性支出占17%,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占27%,农村信用支出占5%,储蓄支付占22%。回笼渠道主要有;商品销售收入占60%,农村信用回笼占10.4%,其余30%为服务事业及储蓄收入。
附:历年本县现金收、支、投放及渠道情况表。
历年现金收、支、投放用渠道情况表
银两与银元以银为主币始于明末清初。咸丰年间,市面流通及大宗交易仍实行银两制银锭为形式的称量货币,俗称“元宝”。随海禁开放,泊来的洋元大量流入本县市场,市面形成银元和银两同时流通的局面。清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规定银元为主币。民国3年1914,北洋政府亦规定银元为主币“国币”。民国22年3月,国民党政府实施银本位制,规定自4月6日起,一律“废两改元”。本县5月1日正式废两改元。一律按库本六钱七分八厘折合一银元,规元一种记帐货币按定价七钱一分五厘折合一银元,转入国库户。至此本县内结束了银本位双轨制。
本县使用较多的银两以芜湖漕平为标准银,实用银两“二七宝”重为漕平49.8两,折合纹银2.7两,另有“汉估宝”汉银、“镇兑”。镇银等三种。民国时期,银元上百种,本县使用较多的有本洋龙洋、英洋、站人洋、孙洋、袁头、北洋等六种主币。民国24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法币政策,禁用银元。因银元本身系贵金属,故禁而不止。至建国前夕,本县尚设有银元交易所,银元流通一度正常化。民国37年1948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起,银元方正式退出流通界。
本县流通辅币有银角、制钱、铜元等。银角、银铸的小银元,俗称“角子”。最早是光绪年间广东省铸造,有半元五角、半角5分、单角一角双角二角4种,一、二角在本县流通最广。铜铸辅币有制钱、铜元,制钱使用较早,有光绪、乾隆、道光年间的一文,间有十文、五十文重宝。至民国9年1920,铜元投放市场。制钱逐渐淘汰。铜元始于清末民初,本县流通使用的有“光绪元宝”、“大清铜币”等。民国时期流行有当二、五、十、二十及五十文、百文和半分、一分等8种,至民国22年,本县市面常见的铜元仅“当十”十文一种。一度期间还有过一分、五分铝币、一角、二角镍币在市上流通。民国26年,芜湖沦陷,日军高价抢购铜元运往日本。至此,市面流通的金属辅币逐渐消亡。
法币、关金券、金元券民国24年193511月实施法币政策,称法币为银本位制货币,定为“国币”与银元等价流通,主币有一元、五元、拾元三种,辅币有一、二、五角三种。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家银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银元及其他杂券流通。至此,法币为本县唯一的通货。民国25年后,还流通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面额五角、二角、一角等辅币。民国30年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储券”,自称新法币,强制以1∶2收兑法币,始发行最高面额为10元。至民国34年3月,中储行曾多次修改银行法,增发大额钞票,最大额为7月份发行的10万元巨额券。11月本县始清理流通中的中储券,至次年4月30日止结束。以1∶200万1元法币折收200万中储券,中央银行芜湖分行统计收进129.29亿元,年中在芜湖飞机厂销毁。
民国20年1931,中央银行发行“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称“关金券”,声称关金券含金量每单位含88867公毫,专供缴纳关税之用。民国31年,并以1元折合法币20元与法币同市流通。至民国36年流通于本县市面的面额有1000、2000元券。
民国37年通货膨胀,发行巨额法币,用来抵销通货膨胀,最高额达500万元,同年8月实施币制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金元券。以1∶300万收兑法币,以1∶15万收兑关金券,取代无法维持的法币、关金券。金元券自称为金本位货币,标榜每金元券含金量0.22克,币值二金元券,相当一银元。最大票额为10元,至民国38年,金元券贬值达12万倍24万元等于1银元,为维持其生存,发行面额加大至100万元。3月为稳定市面通货,筹设本县银元交易所,允许银元参加商品交易。同年4月“袁头”开盘价,每元折收8.2万元,至4月底上升为29.7万元,升3.6倍。交易所在本县仅存40天。1949年5月8日,本县召开商会全体会员大会,宣布人民币旧币为本县唯一通用货币。
人民币1949年4月24日,本县解放,始使用人民币。建国初曾有大江币、江南币、江淮币等老解放区货币在本县流通。1949年5月停用,一律使用人民币第一套,规定1∶10万限期收兑金元券及其他杂币。票面有1元至5万元12种。1949年至1953年物价曾几次波动。为稳定币值,发展地方经济,1953年1月建立县金库,使各项财政收支迅速集中于金库,控制货币投放,建立发行库制度。1955年3月1日,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从1分到10元券共11种,以后又增加到16种,并以1∶1万的比例收回旧币第一套,至年末全县计收回旧币79.3亿元。1957年12月1日,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混合流通。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1964年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混合流通。到1984年4月15日止,发行1角到10元券计13种,并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10种。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有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由于发行量小,均被群众收藏,在我县市场上流通的极少。1987年4月27日起,一次公布,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从1角到100元计9种,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
从1984年10月1日至1989年,在本县先后发行的流通纪念人民币金属币计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国际和平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四种。由于发行量少,又有收藏价值,未允在市场流通。
二货币流通及管理
建国后,国家有计划、按比例地发行货币,控制货币流通。本县因其固有特点,货币投放大于回笼,属投放县。1951年本县货币流通量约15亿元旧币,乡村分布9亿元,农村个体分布5亿元,占33.3%,流通干线为,清水河—方村—宣城,芜湖—繁昌—南陵。流入主要是收购稻谷。1951年至1952年约有23.5亿元折成新人民币下同,其余为机关、团体、公营工业等经费及职工薪金约2亿元;流至芜湖市有,通过税收约2.2亿元,通过工商交易有7.6亿元,管理费0.2亿元。1954年3月建芜湖县支行发行库,掌握全县的现金发行与调拨,权衡投放与回笼的比例。1954年至1957年货币投放明显减少,4年计回笼3381.1万元,投放3941.9万元,净投放560.8万元,年均140.2万元,1953年减少0.069%。1958年至1959年,国家投资面广量大,信贷投放大于存款,现金支大于收。1958年净投放210.9万元较上年净增1.8倍,次年加强现金管理,县人委核批26个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3500元,规定交易往来超过30元均通过转帐结算,当年净回笼90.7万元。1960年至1965年6年间现金总收、支分别为1763.9万元、6816.5万元,净投放5052.6万元。1964年末本县现金管理单位92个,已管85个,开设工资基金专户85个,收支趋于平衡。1966年至1975年“文化大革命”,银行放松管理。投放连年增加。前五年年现金收支保持在1200~1700万元左右,5年共投放2258.9万元;后五年年收、支在2700~3400万元左右,5年共投放3830.3万元。1971年以前芜湖县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约1.5万城镇居民住在市区,吃、喝、住、行、用全部购买力在市区,按职工工资的70%计,年流出现金约300万元。1976年至1982年6年间,现金收入28739.7万元,支出41845.6万元,净投放13105.9万元。1983年现金管理有所放宽,工商交易中允许适当付现。此年投放猛增,突破1亿元,较1978年增长1.8倍,净投放较上年增长341%。1988年市场出现抢购风,消费基金增长失控,本县8月份投放控制数343万元。年末工、农两行共查出企事业单位超限额库存现金60余万元。至1989年市场物价始回落,市场供销逐步趋于稳定。货币回笼较上年增加12%,投放下降134%。
本县1953年至1989年共投放人民币228268.4万元,回笼166312.7万元。净投放61955.7万元。历年投放渠道,主要是工资性支出占17%,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占27%,农村信用支出占5%,储蓄支付占22%。回笼渠道主要有;商品销售收入占60%,农村信用回笼占10.4%,其余30%为服务事业及储蓄收入。
附:历年本县现金收、支、投放及渠道情况表。
历年现金收、支、投放用渠道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