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光绪二十二年1896外国传教士在状元坊开办育英学堂,为芜湖设立小学堂之始。其后,中华圣公会和芜湖基督教信公会在洋街办广益学堂,在吉和街北首办男、女小学堂。光绪二十九年二月,皖南道刘树屏就中江书院原址创办皖南中学堂附设小学堂,开芜湖官办中小学之先河。同年,两江总督张之洞、江宁将军恪信奏准开垦万春圩,在清水镇设立“总务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在西门外积善堂、二街三圣坊和薪市街办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有葛廷芳、张琛、奚廷、胡干廷、王燮商、陶冠禹6人,在今政和乡王家祠创办公立务本高等小学堂。至光绪末年,芜湖共有小学堂17所,其中官立5所,乡绅捐资开办的6所,教会私立的6所。
民国建立后新学日昌,小学堂改称小学校。第一所为芜湖米业公所在驿前铺所办的米业高等小学校。随后创办的有模范小学后改为乙种商业学校、毓秀女子小学和萃华男子小学。民国4年1915初等小学改为国民学校或国民班。原宣城县西河镇王以仁私塾,也在是年改为宣城县西二区第一代用国民学校。其后,芜湖县一至四区,分别建立第一至第四国民学校。郊区濮家店也建立了公立北乡第一国民学校。至“五四”运动前后,芜湖城乡共有小学30余所,60多个班级,在校学生2000多人,约占学龄儿童的20%左右。其中,在今芜湖县境内的有:保丰铺南坝寺和周皋铺黎家祠堂的东乡第一、第二代用国民学校;易俗铺陶村和陶辛铺承八房村的南乡第一、第二代用国民学校;丹阳铺马厂宋屋基和澛港铺的西乡第一、第二代用国民学校;丁家村邢氏宗祠,官陡门和清水河的北乡第一、第二、第三代用国民学校。这些学校均创办于民国7年1918。次年兴建的则有石硊李氏宗祠的西乡第三代用国民学校和孤山的南乡第三代用国民学校。私立国民学校则有白沙圩东莞村国民学校和陶辛圩麻墩村国民学校。
民国10年10月,芜湖商埠义务教育事务所成立,推行城区义务教育。第一期义务小学有学生143人,教员13人。其后陆续增设10所商埠初级小学和8所女子初小。为便于推行义务教育计划,一度分芜湖商埠为5个学区。翌年施行新学制即壬戌学制,规定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小学六年毕业清末民初学制为四年、三年。嗣后一度重视创办女子小学堂。民国15年,芜湖女道德社于来复会存仁里13号设立的女子平民小学,偏重于国文及缝纫、刺绣等手工科目。私立女子道华小学办学三年后转为公立小学。
民国18年,城乡县立、私立小学共增加到80所。其中省立小学1所,县立完全小学7所,各类初级小学72所。在今县境的共有初小44所,完小4所。44所初小中,东区12所,南区17所,西区9所,北区6所。4所完小分设于方村镇、东八许氏宗祠、西乡陶氏宗祠和清水河,分别称为县立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小学。时属宣城县的有湾沚镇的宣城县第六小学完小、私立培媛女子初级小学、西河镇的公立西河小学完小和私立怀英初级小学。
初小一览表

民国20年1931水灾奇重,除地处商埠的省立芜湖二女中附小尚能正常上课外,其余小学皆停课。为解决学生入学难,裕中纱厂开办子弟小学1所后改为工人第五子弟学校。在农村,白沙乡章坝成立短期小学,随后又设立元泽桥、军滩口、北陡门、大荆山、南陡门、孙村、泉湾、前曹等30所短期小学。民国21年,县教育局鉴于国难当头,特敦聘军事机关训练体育教员和全县学生,教育师生报仇雪耻。万慈、三街、中江等小学师生积极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一县立中心小学教师还自编抗日教材。是年,安徽省设6年教育实验区,省立芜湖二女中附小被定为实验小学之一。民国22年,黄池创办初小1所。民国23年,全县公立小学又增加县立第一初小,城区初小等12所。民国24年,湾沚镇成立1所现代小学,埭南乡也建起了小学。民国26年,日军入侵,学校全部关闭。次年秋,伪县自治会在铁锁巷小学原址设立模范小学。民国28年春起,伪县公署陆续办起一些城区小学,私立内思小学恢复上课,西河镇则有私立培英小学和县立西河初小。民国30年,城区有小学23所。民国31年,农村共有县立初小8所,校址分别在:方村、楼麻、澛港、商岗埠、高陡门、清水河、下冯村、杨家渡等。第七区有区立小学8所。民国34年春,芜湖有公立小学34所,其中设有高级班的仅7所共11个班。芜湖沦陷时期,十连、白沙一带有联立国民学校1所。在这一时期,为抵制日伪推行的奴化教育,有些教员利用周会大讲岳飞精忠报国和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有些师生则敢于不参加升降日旗的仪式。
抗战胜利后,小学一律改称国民学校。民国36年1947乡中心国民学校完全小学共有26所。
乡中心国民学校一览表

建国初期,执行“维持恢复村小,整顿完小,大力改造私垫”的方针,把不合规格的完小改编为初小。全县26所中心国民学校,调整为5所中心小学完全小学。完小数量虽有减少,但学额却得到了巩固。1951年,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办法,使民办初小有较大的发展。全县小学增加到151所,教职工291人,在校学生达到10593人。1953年起,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调整了班级,充实了学额。到1956年,全县在校学生由1953年的11369人增加到16888人。1958年,召开全县文教工作大会,依靠群众,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全县小学增加到254所,在校学生达到27967人。是年,全县小学通过少年级“劳卫制”,被评为全国体育运动红旗县。三年困难时期,全县小学减少到117所,在校学生9993人。嗣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大力发展耕读小学,到1965年,小学增到696所,学生增到25638名。1967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全县只有小学208所,在校学生16533名。1975到1977年,全县小学校数略有减少,而在校学生数却有所增加。并且在小学附设初中班的有160多所。1978年底,省教育工作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普及小学教育规划。全县36个乡镇规划分三批完成普及小学任务。1984年下半年,清水、大闸、祠山、张镇、王、荆山、易太、天民、围山、十连、湾沚镇、方村镇、西河镇等13个乡镇,首批实现普及小学教育任务。1985年第二批实现普及小学任务的有红杨、赵桥、周皋、政和、保丰、方村、埭南、保沙、陶辛、花桥、黄池、湾沚、澛港、石硊、善瑞、新义、新丰等17个乡。翌年九十殿、和平、西河、三元、咸保、白马等6个乡完成普及小学任务。1986年芜湖县成为初等教育普及县,下半年经省人民政府检查验收合格。1987年3月,省政府颁发了“初等教育普及县”匾。同年,省政府提高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本县在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的基础上,着重改善办学条件以巩固普及成果,提高教育质量。1989年,全县33所中心小学,276所村级完小,310个教学点,在校小学生6648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5%,在校学生年巩固率97.2%,毕业生毕业率91.5%,12~15周岁少儿读完小学年限的普及率达88.2%。
小学简况表

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

小学选介
湾沚镇第一小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湾沚镇始设小学堂。民国8年1919创办第二、第五两所公立初级小学。民国18年,增设县立湾沚镇第六小学和培贞女子小学。民国24年夏,由共产党人汪光焕灼华、翟毅翟慕颐等创私立湾沚镇现代小学。抗日战争期间,汪伪湾沚维持会办有湾沚大观园小学和狮子山小学计有学生200余人。民国34年,改为湾沚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将全镇所有小学合并为湾沚镇小学,校址设泾县会馆和天主堂。人民政府接管后,命名为宣城县湾沚镇小学。1950年秋,更名为湾沚镇完全小学,成为中心小学区,统辖一镇三乡的13所小学。1952年9月,湾沚中心小学区在湾沚镇福音堂内另设第二小学,原校改称湾沚镇第一小学。1955年上半年,一小、二小合并为湾沚镇中心小学。1958年秋,全镇中小学办一条龙学校,分中学部、小学部。不久即分开,1962年,湾沚镇小学被列为宣城县重点小学,更名为湾沚镇完全小学。1964年,恢复中心小学区,辅导湾沚、红杨、新丰、花桥、三元、赵桥等乡小学。1967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春,接办农中汤山头的校办农场。1971年,归属芜湖县。次年重新分为一小、二小。为了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1987年,学校办起了家长学校。同年,在开展“两个文明建设”活动中,县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县委宣传部颁发的“两个文明建设”奖。1988年学校兴建1幢教学楼,计4层,建筑面积1357平方米。全校占地面积1.5公顷,有党支部、团支部、少先总队、教工会、教代会、妇代会等党群组织。1989年,有26个班含学前班2个,学生1400名,教职工70人不含退休教师,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0%以上。
方村小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公立务本高等小学在政和圩王氏宗祠创办。翌年春迁方村河东镇龙庵,经费由五区即今方村、易太两区按田亩均摊。民国16年1927改为县立第五小学。民国25年春,迁至方村河西上街。民国27年校舍被日军烧光,学校停办。民国29年春在原址重建。民国34年在河东、河西各办一所小学,校名为“和风”和“方春”。1949年寒假,两校合并为方村中心小学。1950年春附设幼儿园,开设大班、中班各一个,幼儿40名。1951年被确定为与华东教育部直接取得重点联系的小学。1952年毕业生参加芜湖市初中入学考试,总平均成绩为全市第一。1953年作为改革试点推行五年一贯制。1958年获全省体育运动“红旗学校”的光荣称号,出席了在徐州市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1960年被评为县文教工作先进单位,出席省文教先代会。1962到1965年,学校乒乓球队三次代表县参加省地组织的儿童组乒乓球赛。1979年,学校少年小足球队作为县代表队的主力参加芜湖地区在广德县举办的少年足球赛。1985年,在县首届幼儿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6年,五年级学生汪红在芜湖市小学语文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1988年,被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光荣称号。1989年,学校占地0.6公顷,总建筑面积1134.2平方米,有8个班含幼儿班1个,学生322人,教职工21人。
清水小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江总督张之洞、江宁将军恪信创办的“农务学堂”,即是清水小学的前身。民国7年1918潘立功等在清水镇开办芜湖县北乡第三代用国民学校。民国14年更名为万春小学,民国23年发展到6个班,初具完小规模。民国26年,小学设在清水镇马王庙。“七七”事变前夕,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由安徽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芜湖县县长高文伯陪同来清水镇视察了该校,并就学校工作作了指示,慰勉有嘉。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无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改为中心国民学校。
1951年,该校即为中心小学。同时被评为模范学校。1953年,发展到9个班,分天主堂与造船厂两处教学。1954年水灾后迁址重建。1955年有12个班级。从60年代起,学校被确定为县、地区重点小学,设立区辅导校长,承担万春区小学教育工作的辅导任务。1965年成为实行五年一贯制教改试点小学之一。1975年附设初中班。1981年中小学合计达18个班。1982年撤销初中班。同年因体制改革,清水镇与万春公社合并,成立清水镇中心小学,并作为辅导全镇6个行政村7所完小的中心学区。1984年上半年,被评为县教育战线文明单位,受到芜湖市人民政府的嘉奖。同年下半年经市政府检查验收,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4%,在校学生年巩固率为99.4%,毕业生的毕业率为93.6%,少儿普及率为97.2%,率先完成普及初等教育的任务。
胡湾小学光绪年间,胡湾村廪生胡宗缪等人,为培养本宗族子女办起两斋小学。校址设在胡氏宗祠内。学校除国文课外,还设有算术、英语等课。后因教师缺乏一度停办。民国8年1919学校恢复。次年改名绵化小学。抗日战争期间改为胡湾国民小学,因战事频繁,学校时办时停。民国34年改为芜湖县白连乡中心国民学校,成为完全小学。民国35年建立芜湖县私立白连初级中学后,中小学分办,小学改称白连小学。
建国后,始称芜湖县胡湾中心小学。1967年,下放到大队办,成为胡湾大队完小。1974年,招收初中一年级1个班,后发展为初一、初二、初三各1班。1989年,学校有初中3个班,小学5个班,中、小学生353人,教职工18人。校舍除胡氏宗祠外,还有两幢21间的平房教室,一幢新建的6间平房教师宿舍。学校有基本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该校培养的学生中,担任工程师、研究生、教授的约40余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