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中 学
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中华圣公会于洋街华圣街创办广益学堂。光绪二十八年秋,迁石桥港,更名圣雅阁中学堂广益中学前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来复会加拿大教士毕竟成、翟士发在冰冻街创办的育英学堂,光绪三十二年改称萃文书院,后又易名为萃文学堂萃文中学前身。光绪三十三年在城内后家巷创办的励志女学设初中、小学两部。广益、育英、励志,均为教会办的私立中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皖南道员刘树屏在中江书院旧址创办的皖南中学堂,属官办中学,同年迁址梧桐巷,更名皖江中学堂。后迁至赭山,故俗名赭山中学。因该校是太平府官办的唯一中学堂,故又称太平府中学堂。光绪三十年,李光炯德膏创办安徽公学,校址设在江苏米捐局巷,后设中学部。宣统三年1911迁址于校场街。柏文蔚、江彤候、房秩五、陈独秀、苏曼殊等先后执教于该校。光绪三十二年,李光炯、阮仲勉在青弋江河南大巷口创办安徽女子公学省立二女中前身三十四年迁铁锁巷。
辛亥革命爆发后,芜湖各中学堂一度停办。民国元年1912七、九两月,皖江中学堂和安徽公学复校,并分别易名为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女子公学复校时改称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因讨袁战起,三校再次停办。民国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法》规定改中学堂为中学校。翌年元月省立二师复校时改称省立第五中学。同年,圣雅阁中学狮子山新校舍落成,公立芜关中学和私立育才初级中学、私立萃德中学创办。民国11年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初、高中采用“三、三”两段制。次年,芜湖各中学皆遵令改制。是年,芜湖中等学校科学教员研究会成立,各中学数、理、化教师参加,被教育厅赞誉为“可为他县法”的创举。同年,私立华中中学创办。民国13年起,私立圣雅阁中学初、高中分设于石桥港和狮子山两处。民国14年,芜湖新办私立新民中学、私立民生中学、女子公学初中部、私立敬业初级中学和“五卅”中学。至此,芜湖普通中学发展到15所。其中,新民中学和民生中学系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派员筹建,主要接纳因参与5所教会中学反奴化教育斗争而被拒于校门之外的500余名中学生。新民中学建在澛港俞家大屋,筹建人及校长分别为张秋人和余小守,学校不久即被封闭。民生中学建于大官山,校长宫乔岩。学校于民国17年初被解散。“五卅”中学以永志“五卅”奇耻,反抗外国侵略为宗旨。
民国16年1927,因经费困难和驻军占据学校,多数中学被迫停办。16到18年,部分学校先后易名。17年,又先后创办6所中学,一直到26年维持不变。是年起,因芜湖屡遭敌机空袭,先后有4所中学迁往皖南山区继续办学,私立萃文中学则西迁巴蜀。芜湖人还在四川、广西创办了几所学校。汪伪时期,内思、毓秀、励德3所教会中学仍在照办,并办有省立芜湖中学和省立芜湖女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芜湖中学改称安徽省芜湖高级中学。在重庆创办的私立静文中学、在四川铜梁县创办的春霖中学和在广西全州创办的安澜纪念学校,先后迁芜复校。民国35年秋,本县第一所农村中学即芜湖县私立白莲中学在白沙圩胡家湾创办。校舍除借用胡氏宗祠外,另建校舍两幢23间与小学合用,开3个班,校长胡朝勉国立中央大学毕业,教导主任胡功琛省立商农毕业。该校于解放后停办。到民国36年9月,在芜复校或建校的中学共15所,72个班,学生3129人。其中省立中学2所,县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5所,教会中学7所。民国37年,省政府命令皖东北部分中学南迁,省教育厅在芜筹办清弋等临时中学,共收容学生2200余人。
建国后市区中学均划属芜湖市,50年代初,本县小学毕业生全部到芜湖市报考中学。1954年筹立安徽省芜湖初级中学,先由宣城县湾沚初中代招1个班。1955年9月,在清水镇新建中学校舍竣工,市、县分设后芜湖县的第一所中学即安徽省芜湖县初级中学正式成立。是年初中二年级1个班,学生58名系湾沚初中代招的学生,初中一年级2个班,学生117名。1958年下半年,学校开设高中班,升为完全中学,改名芜湖县中学。1959年春,方村初级中学创办,先借用陶辛圩原区公所旧址开学上课。1960年8月4日,易太初级中学成立。1962年11月26日县初级农校改为火龙岗初级中学,方村初中停办。1965年,成立六郎桥初中;方村初中恢复招生,隶属火龙岗初中。1969年1月12日,芜湖市第十一中学、芜湖市商职、芜湖商校下迁芜湖县,开办澛港、白马、新义、石硊、咸保、政和、保沙、三元、陶辛、十连等10所初中后都成为公社中学,易太初中也有下迁教师。1966年1月21日方村公社中学改为方村镇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班,同时下迁部分教师办起了方村、埭南两所初中。同年9月,围山公社“五七”中学并入火龙岗中学,改为围山公社中学。清水河中学下迁,分别成立王、大闸、祠山、张镇、万春5所公社中学;火龙岗中学下迁,分别成立善瑞、马塘、围山3所公社中学。至此,全县实现了社社有初中。1970年2月,在原围山“五七”中学创办县“五七”大学。1971年1月3日,接收宣城县划入的初级中学9所湾沚、西河、和平、花桥、红杨、赵桥、三元、黄池、新丰。同年10月25日将芜湖县湾沚镇中学改为芜湖县中学,原在清水河的芜湖县中学改为芜湖县万春中学。1978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批准芜湖县中学改为芜湖县第一中学,同时增设县第二中学。至此,全县有一中、二中、五七大学实为中学性质和万春、保丰、方村镇、西河、易太、王、陶辛、红杨等11所完全中学省统计年鉴所载1977年完全中学22所,其中包括11所戴帽初中。同年还决定五七大学停办,其中学部分改为火龙岗中学。1979年中学改为秋季招生。1981年4月,万春中学改为清水河中学,另成立万春公社中学,保丰中学改为六郎桥中学,另成立保丰公社中学。1980年到1982年精简3所高中,1983年又精简5所高中。到此,完全中学仅存一中、二中、清水河中学3所,火龙岗高级中学1所无初中部。1984年教育体制改革后,公社中学均改为乡镇初级中学。1986年,方村镇中学恢复为完全中学,当年招收高一两个班,学生100人,另成立了方村镇初级中学。1989年,全县有一中、二中、清水河中学、方村镇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火龙岗高级中学,33所乡镇初级中学。高中55班,学生3134人;初中381班,学生21638人。
高中情况统计表
初级中学情况统计表
清末到民国20年芜湖县立普通中学简表
普通中学发展情况表
中学毕业生毕业去向调查表
中学选介
芜湖县第一中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嵩峋在宣城县湾沚创办宁国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后一度停办。民国9年1920经省教育厅批准,在原址重新创办宣城蚕桑学校。民国11年,改为安徽省立第六农校。民国12年,经安徽宁国府六邑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旌德、太平缙绅集议,易名宁属六邑共立初级中学,全校师生员工不满百人。民国25年夏,该校与宣城女子初中合并,改名为宁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女中旧址夫子庙,并稍加修葺。时有三个年级,6个班,男女分班教学,学生近200人,教职员工约20人。民国26年宣城沦陷,学校迁址旌德江村,借用江氏宗祠和江村小学为校舍,于次年春开学上课。民国28年春,发展到初中13班,高中3班,学生计800多人,并更名为安徽宁属六县联立中学。民国32年,因在泾县、宁国、宣城、南陵相继开办了初中班,联中初中减少到6个班,高中则增加到7个班,学生共550人。民国34年春,减为高中5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320余人,教师绝大部分是就地聘用的旌德人。民国35年1月,学校迁至宣城县湾沚镇,利用狮子山日军建造的营房作校舍,于9月开学上课,计有高中4个班,初中2个班,学生220人,教职员工约20人。民国37年,高、初中各4个班,学生330余人。次年春减为高、初中各3个班,学生181人,教职员工10余人。1949年8月,经皖南行署批准,改称皖南区湾沚中学。1950年秋更名皖南区湾沚初级中学,高中部并入宣城中学,学校只剩下初中3个班,学生约100人。1951年该校附设1个兽医班,一年后即并入合肥兽医学校。1952年改为宣城初级中学。1953年将芜湖县初师3个班三年级2个班、二年级1个班,校址在芜湖县方村并入。1954年夏附设初师班停办。初中有7个班,学生560人。1956年秋,改称安徽省宣城第一初级中学,次年又更名为宣城湾沚初级中学,有8个班,学生700余人。1959年增设高中部,称宣城湾沚中学。1969年10月,学校一分为四,分别在湾沚、花桥、赵桥、红杨分点办学。1971年,划入芜湖县,改名芜湖县湾沚镇中学。同年10月定为芜湖县中学。1978年易名为芜湖县第一中学。1982年成为芜湖市重点中学。高中有11个班,初中16个班,学生人数多达1500余人,教职员工115人不含已退休的6名员工。1989年,学校有高初中各12个班,学生共1284人,教职员工134人,8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16名,一级教师44名。
该校座落在湾沚狮子山,占地面积10.1公顷,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1座,面积为1600平方米;实验大楼1座,面积1512平方米;办公大楼1座,面积为1537平方米;有容纳600多住校生的学生宿舍和居住80多户的教师宿舍。学校办有教学设备厂。
实验楼有6个设备齐全且较现代化的实验室,1个完善的电化教室,1个拥有240个座位的阶梯教室,为省内县办中学的一流实验室。1988年学校被评为省先进集体,并确定为联合国赞助的人口教育试点学校。校办厂以木材加工、生产教学设备为主要业务,自1984年创办以来,每年产值在20到30万元,年创利润3万元以上。学校是省田径项目重点学校,有周长300米的田径场,四个水泥蓝球场其中一个灯光球场,一个排球场,体育器材较全。学校田径运动队参加1984年芜湖市中学生运动会,男子青年甲组和女子少年组双获团体冠军。参加1986年芜湖市第六届运动会,男子甲组再获中学团体冠军。学校图书馆藏书近3万册,其中全套原版《宁国府志》和《芜湖县志》较为珍贵。
该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材。现中国人民解放军64军军长汪一新又名汪全元少将、某坦克师师长章长根大校,在中国人民大学任领导职务的江春泽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员从翰香女,安徽著名画家、书法家郑伊农,著名作家鲁彦周,吉林联合大学副校长汪毅仁,广西省水利厅副厅长范次鸿,198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铜陵化工厂厂长冯显江等,均是该校50年代学生。1978年暑期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至1989年,高中毕业生共升入高等学校490多人,其中有40多名考取了研究生,78届的陶明在法国取得电学博士学位,79届的谢丹阳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经济博士学位。
清水河中学建于1954年,是年因受洪灾,无法建校,委托宣城县湾沚初中代招初中一年级新生。次年4月8日,征用清水乡菜地28.9亩,两月内,建成1幢教学楼12个标准教室、1座食堂共1118平方米。同年9月开设初二1班,学生58人,初一两班,学生117人。1956年秋,招收初一3班、学生178人,成为初具规模的初级中学。1957年7月,学校首届初中毕业生55人。其中19人考入高中及中专,魏培基创作的国画《接妈妈去》,被选送到印度香卡参加国际儿童画展,中国儿童福利会致函学校祝贺。1958年,省和专署决定将该校升为完全中学。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应学校请求,题写了校名和“科学馆”三个字。是年秋,招高一新生81人,编两班。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又征地51.1亩。1959年,初中毕业生138人,录取高一134人。1960年学校种蔬菜20余亩,凌绍虞老师培植的大蒜和番茄,最大的蒜头重半斤,最大的番茄达1斤以上。被选到蚌埠、北京参加全省和国家勤工俭学成果展览。毕业班在全专区包括现在的芜湖市、徽州地区及江北无为、含山、和县、巢县等统考中名列第四。是年,学校改为完全中学。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40人报考高校,80%被录取。1963年6月,省委副书记桂林栖来校视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陷入瘫痪状态。1969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是年9月,学校下迁,分别办起了万春、祠山、大闸、张镇、王5个公社中学,原芜湖县中学改为万春人民公社中学,同年招初一200人,高一50人。同期,县利用校园兴建农机修造厂,占用校舍1959.7平方米,围墙321.9米,校基面积34.4亩,直到1975年清偿被占校产,才由农机修造厂赔偿学校5万元。1972年9月,初中部有3个年级、高中部有两个年级二年制,成为县“文化大革命”期间最早出现的完全中学。学校按照“五、七”指示办学,班级、年级按军事建制,还办了兽药厂,实行校队挂钩,开办植保、农机、兽医、会计等专业班。1977年11月,被确定为芜湖地区重点中学。1978年4月,更名为芜湖县万春中学,归所属区领导。1980年6月6日,随县属市领导。1981年4月16日,确定为县重点中学,改名为芜湖县清水河中学。198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高中两年制为三年制。9月,收回被农机厂占用的土地28.6亩,筑起270米长的围墙,1989年始建第2幢教学楼。是年全校高中部12个班,初中部6个班共有学生999人,教职工87人。
三元乡初级中学1969年1月,安徽省商校下迁,在原三元乡中心小学的基础上建成。1971年划入芜湖县,时有初中3个班,学生100人。1978年,芜屯公路西侧一荒山坡上重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初中计10个班。至1989年,共建教室3幢36间,宿舍5幢51间,办公室、理化实验室和其他用房4间,计开办12个班,在校学生800人,本届毕业生升学率78%,预选后中考升学率95%。学校开辟了活动场地,美化了校园。1985年被评为市“三结合”建校先进单位。该校重视勤工俭学,劳动建校,每年的采茶收入约2500多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师生自己动手,共为建校节约资金约10万元。自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以来,学校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在县内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1989年,学校有12个班级,学生638人,教职员工38人。
善瑞乡初级中学1969年9月,火龙岗中学下迁善瑞公社,利用新阳小学校舍创立,始仅1个班13名学生。1977年善瑞中学迁于白马山东侧的黑沙湖畔,占地10余亩,校舍80余间,8个班,学生400余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静。1989年发展到10个班,学生610余人,教职工30人。
该校自办学以来,领导作风扎实,规章制度齐全,教育管理严谨,教学秩序井然。1978年以来,先后有10余名青年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位青年教师通过在职进修取得了大专学历。学校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教书育人,至1989年,学校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的录取率,每年达95%以上,其中被中专和技工学校录取的共200余人。学校先后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芜湖市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光绪二十九年1903皖南道员刘树屏在中江书院旧址创办的皖南中学堂,属官办中学,同年迁址梧桐巷,更名皖江中学堂。后迁至赭山,故俗名赭山中学。因该校是太平府官办的唯一中学堂,故又称太平府中学堂。光绪三十年,李光炯德膏创办安徽公学,校址设在江苏米捐局巷,后设中学部。宣统三年1911迁址于校场街。柏文蔚、江彤候、房秩五、陈独秀、苏曼殊等先后执教于该校。光绪三十二年,李光炯、阮仲勉在青弋江河南大巷口创办安徽女子公学省立二女中前身三十四年迁铁锁巷。
辛亥革命爆发后,芜湖各中学堂一度停办。民国元年1912七、九两月,皖江中学堂和安徽公学复校,并分别易名为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女子公学复校时改称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因讨袁战起,三校再次停办。民国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法》规定改中学堂为中学校。翌年元月省立二师复校时改称省立第五中学。同年,圣雅阁中学狮子山新校舍落成,公立芜关中学和私立育才初级中学、私立萃德中学创办。民国11年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初、高中采用“三、三”两段制。次年,芜湖各中学皆遵令改制。是年,芜湖中等学校科学教员研究会成立,各中学数、理、化教师参加,被教育厅赞誉为“可为他县法”的创举。同年,私立华中中学创办。民国13年起,私立圣雅阁中学初、高中分设于石桥港和狮子山两处。民国14年,芜湖新办私立新民中学、私立民生中学、女子公学初中部、私立敬业初级中学和“五卅”中学。至此,芜湖普通中学发展到15所。其中,新民中学和民生中学系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派员筹建,主要接纳因参与5所教会中学反奴化教育斗争而被拒于校门之外的500余名中学生。新民中学建在澛港俞家大屋,筹建人及校长分别为张秋人和余小守,学校不久即被封闭。民生中学建于大官山,校长宫乔岩。学校于民国17年初被解散。“五卅”中学以永志“五卅”奇耻,反抗外国侵略为宗旨。
民国16年1927,因经费困难和驻军占据学校,多数中学被迫停办。16到18年,部分学校先后易名。17年,又先后创办6所中学,一直到26年维持不变。是年起,因芜湖屡遭敌机空袭,先后有4所中学迁往皖南山区继续办学,私立萃文中学则西迁巴蜀。芜湖人还在四川、广西创办了几所学校。汪伪时期,内思、毓秀、励德3所教会中学仍在照办,并办有省立芜湖中学和省立芜湖女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芜湖中学改称安徽省芜湖高级中学。在重庆创办的私立静文中学、在四川铜梁县创办的春霖中学和在广西全州创办的安澜纪念学校,先后迁芜复校。民国35年秋,本县第一所农村中学即芜湖县私立白莲中学在白沙圩胡家湾创办。校舍除借用胡氏宗祠外,另建校舍两幢23间与小学合用,开3个班,校长胡朝勉国立中央大学毕业,教导主任胡功琛省立商农毕业。该校于解放后停办。到民国36年9月,在芜复校或建校的中学共15所,72个班,学生3129人。其中省立中学2所,县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5所,教会中学7所。民国37年,省政府命令皖东北部分中学南迁,省教育厅在芜筹办清弋等临时中学,共收容学生2200余人。
建国后市区中学均划属芜湖市,50年代初,本县小学毕业生全部到芜湖市报考中学。1954年筹立安徽省芜湖初级中学,先由宣城县湾沚初中代招1个班。1955年9月,在清水镇新建中学校舍竣工,市、县分设后芜湖县的第一所中学即安徽省芜湖县初级中学正式成立。是年初中二年级1个班,学生58名系湾沚初中代招的学生,初中一年级2个班,学生117名。1958年下半年,学校开设高中班,升为完全中学,改名芜湖县中学。1959年春,方村初级中学创办,先借用陶辛圩原区公所旧址开学上课。1960年8月4日,易太初级中学成立。1962年11月26日县初级农校改为火龙岗初级中学,方村初中停办。1965年,成立六郎桥初中;方村初中恢复招生,隶属火龙岗初中。1969年1月12日,芜湖市第十一中学、芜湖市商职、芜湖商校下迁芜湖县,开办澛港、白马、新义、石硊、咸保、政和、保沙、三元、陶辛、十连等10所初中后都成为公社中学,易太初中也有下迁教师。1966年1月21日方村公社中学改为方村镇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班,同时下迁部分教师办起了方村、埭南两所初中。同年9月,围山公社“五七”中学并入火龙岗中学,改为围山公社中学。清水河中学下迁,分别成立王、大闸、祠山、张镇、万春5所公社中学;火龙岗中学下迁,分别成立善瑞、马塘、围山3所公社中学。至此,全县实现了社社有初中。1970年2月,在原围山“五七”中学创办县“五七”大学。1971年1月3日,接收宣城县划入的初级中学9所湾沚、西河、和平、花桥、红杨、赵桥、三元、黄池、新丰。同年10月25日将芜湖县湾沚镇中学改为芜湖县中学,原在清水河的芜湖县中学改为芜湖县万春中学。1978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批准芜湖县中学改为芜湖县第一中学,同时增设县第二中学。至此,全县有一中、二中、五七大学实为中学性质和万春、保丰、方村镇、西河、易太、王、陶辛、红杨等11所完全中学省统计年鉴所载1977年完全中学22所,其中包括11所戴帽初中。同年还决定五七大学停办,其中学部分改为火龙岗中学。1979年中学改为秋季招生。1981年4月,万春中学改为清水河中学,另成立万春公社中学,保丰中学改为六郎桥中学,另成立保丰公社中学。1980年到1982年精简3所高中,1983年又精简5所高中。到此,完全中学仅存一中、二中、清水河中学3所,火龙岗高级中学1所无初中部。1984年教育体制改革后,公社中学均改为乡镇初级中学。1986年,方村镇中学恢复为完全中学,当年招收高一两个班,学生100人,另成立了方村镇初级中学。1989年,全县有一中、二中、清水河中学、方村镇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火龙岗高级中学,33所乡镇初级中学。高中55班,学生3134人;初中381班,学生21638人。
高中情况统计表
初级中学情况统计表
清末到民国20年芜湖县立普通中学简表
普通中学发展情况表
中学毕业生毕业去向调查表
中学选介
芜湖县第一中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嵩峋在宣城县湾沚创办宁国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后一度停办。民国9年1920经省教育厅批准,在原址重新创办宣城蚕桑学校。民国11年,改为安徽省立第六农校。民国12年,经安徽宁国府六邑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旌德、太平缙绅集议,易名宁属六邑共立初级中学,全校师生员工不满百人。民国25年夏,该校与宣城女子初中合并,改名为宁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女中旧址夫子庙,并稍加修葺。时有三个年级,6个班,男女分班教学,学生近200人,教职员工约20人。民国26年宣城沦陷,学校迁址旌德江村,借用江氏宗祠和江村小学为校舍,于次年春开学上课。民国28年春,发展到初中13班,高中3班,学生计800多人,并更名为安徽宁属六县联立中学。民国32年,因在泾县、宁国、宣城、南陵相继开办了初中班,联中初中减少到6个班,高中则增加到7个班,学生共550人。民国34年春,减为高中5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320余人,教师绝大部分是就地聘用的旌德人。民国35年1月,学校迁至宣城县湾沚镇,利用狮子山日军建造的营房作校舍,于9月开学上课,计有高中4个班,初中2个班,学生220人,教职员工约20人。民国37年,高、初中各4个班,学生330余人。次年春减为高、初中各3个班,学生181人,教职员工10余人。1949年8月,经皖南行署批准,改称皖南区湾沚中学。1950年秋更名皖南区湾沚初级中学,高中部并入宣城中学,学校只剩下初中3个班,学生约100人。1951年该校附设1个兽医班,一年后即并入合肥兽医学校。1952年改为宣城初级中学。1953年将芜湖县初师3个班三年级2个班、二年级1个班,校址在芜湖县方村并入。1954年夏附设初师班停办。初中有7个班,学生560人。1956年秋,改称安徽省宣城第一初级中学,次年又更名为宣城湾沚初级中学,有8个班,学生700余人。1959年增设高中部,称宣城湾沚中学。1969年10月,学校一分为四,分别在湾沚、花桥、赵桥、红杨分点办学。1971年,划入芜湖县,改名芜湖县湾沚镇中学。同年10月定为芜湖县中学。1978年易名为芜湖县第一中学。1982年成为芜湖市重点中学。高中有11个班,初中16个班,学生人数多达1500余人,教职员工115人不含已退休的6名员工。1989年,学校有高初中各12个班,学生共1284人,教职员工134人,8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16名,一级教师44名。
该校座落在湾沚狮子山,占地面积10.1公顷,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1座,面积为1600平方米;实验大楼1座,面积1512平方米;办公大楼1座,面积为1537平方米;有容纳600多住校生的学生宿舍和居住80多户的教师宿舍。学校办有教学设备厂。
实验楼有6个设备齐全且较现代化的实验室,1个完善的电化教室,1个拥有240个座位的阶梯教室,为省内县办中学的一流实验室。1988年学校被评为省先进集体,并确定为联合国赞助的人口教育试点学校。校办厂以木材加工、生产教学设备为主要业务,自1984年创办以来,每年产值在20到30万元,年创利润3万元以上。学校是省田径项目重点学校,有周长300米的田径场,四个水泥蓝球场其中一个灯光球场,一个排球场,体育器材较全。学校田径运动队参加1984年芜湖市中学生运动会,男子青年甲组和女子少年组双获团体冠军。参加1986年芜湖市第六届运动会,男子甲组再获中学团体冠军。学校图书馆藏书近3万册,其中全套原版《宁国府志》和《芜湖县志》较为珍贵。
该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材。现中国人民解放军64军军长汪一新又名汪全元少将、某坦克师师长章长根大校,在中国人民大学任领导职务的江春泽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员从翰香女,安徽著名画家、书法家郑伊农,著名作家鲁彦周,吉林联合大学副校长汪毅仁,广西省水利厅副厅长范次鸿,198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铜陵化工厂厂长冯显江等,均是该校50年代学生。1978年暑期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至1989年,高中毕业生共升入高等学校490多人,其中有40多名考取了研究生,78届的陶明在法国取得电学博士学位,79届的谢丹阳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经济博士学位。
清水河中学建于1954年,是年因受洪灾,无法建校,委托宣城县湾沚初中代招初中一年级新生。次年4月8日,征用清水乡菜地28.9亩,两月内,建成1幢教学楼12个标准教室、1座食堂共1118平方米。同年9月开设初二1班,学生58人,初一两班,学生117人。1956年秋,招收初一3班、学生178人,成为初具规模的初级中学。1957年7月,学校首届初中毕业生55人。其中19人考入高中及中专,魏培基创作的国画《接妈妈去》,被选送到印度香卡参加国际儿童画展,中国儿童福利会致函学校祝贺。1958年,省和专署决定将该校升为完全中学。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应学校请求,题写了校名和“科学馆”三个字。是年秋,招高一新生81人,编两班。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又征地51.1亩。1959年,初中毕业生138人,录取高一134人。1960年学校种蔬菜20余亩,凌绍虞老师培植的大蒜和番茄,最大的蒜头重半斤,最大的番茄达1斤以上。被选到蚌埠、北京参加全省和国家勤工俭学成果展览。毕业班在全专区包括现在的芜湖市、徽州地区及江北无为、含山、和县、巢县等统考中名列第四。是年,学校改为完全中学。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40人报考高校,80%被录取。1963年6月,省委副书记桂林栖来校视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陷入瘫痪状态。1969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是年9月,学校下迁,分别办起了万春、祠山、大闸、张镇、王5个公社中学,原芜湖县中学改为万春人民公社中学,同年招初一200人,高一50人。同期,县利用校园兴建农机修造厂,占用校舍1959.7平方米,围墙321.9米,校基面积34.4亩,直到1975年清偿被占校产,才由农机修造厂赔偿学校5万元。1972年9月,初中部有3个年级、高中部有两个年级二年制,成为县“文化大革命”期间最早出现的完全中学。学校按照“五、七”指示办学,班级、年级按军事建制,还办了兽药厂,实行校队挂钩,开办植保、农机、兽医、会计等专业班。1977年11月,被确定为芜湖地区重点中学。1978年4月,更名为芜湖县万春中学,归所属区领导。1980年6月6日,随县属市领导。1981年4月16日,确定为县重点中学,改名为芜湖县清水河中学。198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高中两年制为三年制。9月,收回被农机厂占用的土地28.6亩,筑起270米长的围墙,1989年始建第2幢教学楼。是年全校高中部12个班,初中部6个班共有学生999人,教职工87人。
三元乡初级中学1969年1月,安徽省商校下迁,在原三元乡中心小学的基础上建成。1971年划入芜湖县,时有初中3个班,学生100人。1978年,芜屯公路西侧一荒山坡上重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初中计10个班。至1989年,共建教室3幢36间,宿舍5幢51间,办公室、理化实验室和其他用房4间,计开办12个班,在校学生800人,本届毕业生升学率78%,预选后中考升学率95%。学校开辟了活动场地,美化了校园。1985年被评为市“三结合”建校先进单位。该校重视勤工俭学,劳动建校,每年的采茶收入约2500多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师生自己动手,共为建校节约资金约10万元。自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以来,学校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在县内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1989年,学校有12个班级,学生638人,教职员工38人。
善瑞乡初级中学1969年9月,火龙岗中学下迁善瑞公社,利用新阳小学校舍创立,始仅1个班13名学生。1977年善瑞中学迁于白马山东侧的黑沙湖畔,占地10余亩,校舍80余间,8个班,学生400余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静。1989年发展到10个班,学生610余人,教职工30人。
该校自办学以来,领导作风扎实,规章制度齐全,教育管理严谨,教学秩序井然。1978年以来,先后有10余名青年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位青年教师通过在职进修取得了大专学历。学校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教书育人,至1989年,学校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的录取率,每年达95%以上,其中被中专和技工学校录取的共200余人。学校先后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芜湖市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