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农民教育
建国后农民教育兴起。1950年冬至1951年春,冬学发展到205所,学员11824名。1951年转为常年民校的75所,学员6552名。同年9月,县召开“奖模”大会,对模范民校、村干部、学员、民师给予奖励。保沙乡高桥村的常年民校,多次出席省奖模大会。1951年4月,县举办民师讲习班,吸收冬学教师及在乡知识分子近百人,进行短期培训,以提高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减轻小学教师兼职的压力。1952年成立扫盲工作队,举办速成语文师资训练班,培训扫盲教师,推广速成识字法。1954年因特大水灾,扫盲工作停止。1956年县成立“扫盲办公室”,配备专职扫盲干部10余人。同年对扫盲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全县评选优秀学员56名,优秀教师22名,优秀工作者26名,先进单位6个。同时对乡级常年民校进行评比,也评出一些优秀民师、优秀学员和先进办学工作者。1958年,农村扫盲工作一度大轰而起。1959年,进入困难时期,扫盲工作中断,直到1963年才恢复。1965年,全县有常年民校42所,学员85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工作再度中断。
1978年11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同年11月24日,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积极开展冬学工作的通知》。翌年春,县着手布置农村扫盲工作,编印扫盲课本10万余册。1983年全县扫盲工作基本上步入正轨,是年冬,全县15至40岁文育90600人,进入扫盲班学习的有8488人,1984年上半年,全县共有扫盲班352个,学员8848人。其中当年参加脱盲考试的1000人,通过考试达到脱盲标准的有495人。同年4月,芜湖市召开“农教”会议,部署新的扫盲工作。10月中旬,市政府组织72人的扫盲工作队进驻本县协助工作,县、乡、村均相应成立扫盲领导小组。是年,全县办起扫盲班630个,学员26000人。1987年,经市人民政府检查验收。全县脱盲率达85%以上,被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基本扫除文盲县。是年下半年起,全县各乡镇陆续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989年,全县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有门所。
1978年11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同年11月24日,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积极开展冬学工作的通知》。翌年春,县着手布置农村扫盲工作,编印扫盲课本10万余册。1983年全县扫盲工作基本上步入正轨,是年冬,全县15至40岁文育90600人,进入扫盲班学习的有8488人,1984年上半年,全县共有扫盲班352个,学员8848人。其中当年参加脱盲考试的1000人,通过考试达到脱盲标准的有495人。同年4月,芜湖市召开“农教”会议,部署新的扫盲工作。10月中旬,市政府组织72人的扫盲工作队进驻本县协助工作,县、乡、村均相应成立扫盲领导小组。是年,全县办起扫盲班630个,学员26000人。1987年,经市人民政府检查验收。全县脱盲率达85%以上,被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基本扫除文盲县。是年下半年起,全县各乡镇陆续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989年,全县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有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