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种类
清末以来,本县传染病流行过霍乱、副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天花、鼠疫、白喉、麻疹、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出血热等12种急性传染病;散在发生的有百日咳、猩红热、痢疾、伤寒、副伤寒、脊椎灰白质炎、斑压疹伤寒、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恶性疟疾11种,合计23种。民国期间,虽经注射疫苗预防,但除种牛痘外,其余难于全面防治,死者尚多。民国21年1932夏。芜湖霍乱流行,芜湖医院在院外设立临时医院,收治262人,死亡34人。民国23年,霍乱流行,发病226人,死亡105人。民国35年,霍乱流行,官陡乡小葛庄一次死亡200余人,仅20余人幸免。
建国后,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采取大搞卫生,灭除蚊蝇,注射预防疫苗,加强传染源管理,封锁疫区,设点隔离治疗和推行计划免疫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1952年,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科负责,1956年成立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6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撤销,人员下放。1971年在湾沚笆斗山南建站。内设检验、防疫、卫生3股,工作人员9人。1989年内设行政、食品卫生、结核病防治、检验、防疫、卫生等科室。有工作人员4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医师5人、主管检验师1人。
流行脑脊髓膜炎1985年有7例病人死亡,10例乙型脑炎病人死亡。
炭疽病1964年澛港公社龙华大队马一、马二生产队社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334部队战士因接触和食用死牛引发生炭疽病,发病4例,疑似病人11例,死亡2例。由于采取紧急措施,疫情未扩散。
副霍乱1978年9月在荆山镇、易太乡分别首次发现4例和2例副霍乱病人。在荆山河水中检验出副霍乱弧菌。1983年9月至10月在16个乡镇散在发生副霍乱病42例,死亡4例。1984年又发生2例。
结核病是常见传染病。1979~1983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点在埭南乡宦汁村开展,在1348人中检查1341人,胸透801人,摄片25张,发现肺结核22人,发病率为1.64%。
甲型肝炎在学校、幼儿园中时有局部流行。据1987年以来征兵体检结果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在10%左右。
伤寒1988年在陶辛乡局部流行,狂犬病自1984年以来时有发生,平均每年发生3例左右,发病后均死亡。
天花在建国前十分常见,建国后儿童普遍接种牛痘,此病本县在1952年后已绝迹。
二传染病的预防管理
建国后在人民政府领导下,推行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四灭灭鼠、灭蚊、灭蝇、灭臭虫、五改造改造水井、改造厕所、改造炉灶、改造畜圈、改造环境,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六种常见传染病发病情况
三级防保网建设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医学培训。1952年有93人参加培训,1959年有25人参加培训。1959年区、公社卫生院安排有医生专门负责防疫工作。1973年举办各区医院防疫医生培训班。1985年县卫生局正式批复区、乡卫生院成立防保组,县医院、县中医院成立防保科,并明确规定乡村医生承担防保任务。
预防知识宣传1958年感冒和脑脊髓膜炎流行,县防疫站建议机关单位和各集体食堂吃生大蒜,在公共娱乐场所设盐水嗽口站,要求到集体场所戴口罩。1957年向群众推荐用紫草根防治麻疹,在陶辛乡作了试点。1978年重点宣传“02病”副霍乱的防治知识,1985年重点宣传肝炎的预防知识。1987年以来重点宣传计划免疫的意义和知识。
应急救护重要传染病发生时封锁疫点,加强救护,紧急消毒。1966年以县医院为中心成立传染病机动医疗队。1978年副霍乱发生时,立即组织机动医疗队奔赴疫点。在重要传染病发生时,县防疫站日夜值班,人员随时待发。
疫情监测1960年在县医院、各区卫生院普遍设立肠道门诊,观察副霍乱疫情。副霍乱流行季节定期定点检索水源。1978年、1983年在青弋江入长江口处的荆山镇设监测点,对水陆旅客、渔民等流动人口进行检索。
疫苗接种建国初,疫苗接种以医联会为主,具体分配任务给各开业医生分片包干。1958年后由公社卫生院承担。1970年后由赤脚医生配合乡镇卫生院接种,县防疫站分片落实并进行验收。1984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建卡,以行政村为单位,1~7岁儿童为建卡对象。1984年12月1日起至1985年5月31日完成全县计划免疫建卡任务。1989年11月在全县推行计划免疫保健保偿合同制。明确县防疫站、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和接受计划免疫对象的家长的责、权、利。儿童家庭上交保健费,并按卫生部门通知如期让小孩接种疫苗,如果小孩得了保健保偿合同内的某种传染病,甚至导致死亡,县、乡、村三级按比例赔偿损失。如果受保方不按要求接种疫苗,则损失由病家自己负担。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配给本县系列冷链设备:速冻器6台,普通冰箱12台,冷藏箱34只,冷藏包268个,冷链车1部留县防疫站。这些设备分配给有关单位后,为计划免疫的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了方便,也保障了疫苗药效。
疫苗接种表
清末以来,本县传染病流行过霍乱、副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天花、鼠疫、白喉、麻疹、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出血热等12种急性传染病;散在发生的有百日咳、猩红热、痢疾、伤寒、副伤寒、脊椎灰白质炎、斑压疹伤寒、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恶性疟疾11种,合计23种。民国期间,虽经注射疫苗预防,但除种牛痘外,其余难于全面防治,死者尚多。民国21年1932夏。芜湖霍乱流行,芜湖医院在院外设立临时医院,收治262人,死亡34人。民国23年,霍乱流行,发病226人,死亡105人。民国35年,霍乱流行,官陡乡小葛庄一次死亡200余人,仅20余人幸免。
建国后,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采取大搞卫生,灭除蚊蝇,注射预防疫苗,加强传染源管理,封锁疫区,设点隔离治疗和推行计划免疫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1952年,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科负责,1956年成立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6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撤销,人员下放。1971年在湾沚笆斗山南建站。内设检验、防疫、卫生3股,工作人员9人。1989年内设行政、食品卫生、结核病防治、检验、防疫、卫生等科室。有工作人员4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医师5人、主管检验师1人。
流行脑脊髓膜炎1985年有7例病人死亡,10例乙型脑炎病人死亡。
炭疽病1964年澛港公社龙华大队马一、马二生产队社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334部队战士因接触和食用死牛引发生炭疽病,发病4例,疑似病人11例,死亡2例。由于采取紧急措施,疫情未扩散。
副霍乱1978年9月在荆山镇、易太乡分别首次发现4例和2例副霍乱病人。在荆山河水中检验出副霍乱弧菌。1983年9月至10月在16个乡镇散在发生副霍乱病42例,死亡4例。1984年又发生2例。
结核病是常见传染病。1979~1983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点在埭南乡宦汁村开展,在1348人中检查1341人,胸透801人,摄片25张,发现肺结核22人,发病率为1.64%。
甲型肝炎在学校、幼儿园中时有局部流行。据1987年以来征兵体检结果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在10%左右。
伤寒1988年在陶辛乡局部流行,狂犬病自1984年以来时有发生,平均每年发生3例左右,发病后均死亡。
天花在建国前十分常见,建国后儿童普遍接种牛痘,此病本县在1952年后已绝迹。
二传染病的预防管理
建国后在人民政府领导下,推行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四灭灭鼠、灭蚊、灭蝇、灭臭虫、五改造改造水井、改造厕所、改造炉灶、改造畜圈、改造环境,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六种常见传染病发病情况
三级防保网建设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医学培训。1952年有93人参加培训,1959年有25人参加培训。1959年区、公社卫生院安排有医生专门负责防疫工作。1973年举办各区医院防疫医生培训班。1985年县卫生局正式批复区、乡卫生院成立防保组,县医院、县中医院成立防保科,并明确规定乡村医生承担防保任务。
预防知识宣传1958年感冒和脑脊髓膜炎流行,县防疫站建议机关单位和各集体食堂吃生大蒜,在公共娱乐场所设盐水嗽口站,要求到集体场所戴口罩。1957年向群众推荐用紫草根防治麻疹,在陶辛乡作了试点。1978年重点宣传“02病”副霍乱的防治知识,1985年重点宣传肝炎的预防知识。1987年以来重点宣传计划免疫的意义和知识。
应急救护重要传染病发生时封锁疫点,加强救护,紧急消毒。1966年以县医院为中心成立传染病机动医疗队。1978年副霍乱发生时,立即组织机动医疗队奔赴疫点。在重要传染病发生时,县防疫站日夜值班,人员随时待发。
疫情监测1960年在县医院、各区卫生院普遍设立肠道门诊,观察副霍乱疫情。副霍乱流行季节定期定点检索水源。1978年、1983年在青弋江入长江口处的荆山镇设监测点,对水陆旅客、渔民等流动人口进行检索。
疫苗接种建国初,疫苗接种以医联会为主,具体分配任务给各开业医生分片包干。1958年后由公社卫生院承担。1970年后由赤脚医生配合乡镇卫生院接种,县防疫站分片落实并进行验收。1984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建卡,以行政村为单位,1~7岁儿童为建卡对象。1984年12月1日起至1985年5月31日完成全县计划免疫建卡任务。1989年11月在全县推行计划免疫保健保偿合同制。明确县防疫站、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和接受计划免疫对象的家长的责、权、利。儿童家庭上交保健费,并按卫生部门通知如期让小孩接种疫苗,如果小孩得了保健保偿合同内的某种传染病,甚至导致死亡,县、乡、村三级按比例赔偿损失。如果受保方不按要求接种疫苗,则损失由病家自己负担。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配给本县系列冷链设备:速冻器6台,普通冰箱12台,冷藏箱34只,冷藏包268个,冷链车1部留县防疫站。这些设备分配给有关单位后,为计划免疫的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了方便,也保障了疫苗药效。
疫苗接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