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机 构
1959年5月,成立芜湖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县科委,定编5人。同时成立澛港、万春易太、东河、大桥、方村6个公社和西江蔬菜农场科委,并任命了科委主任和副主任。1963年5月精简机构时,县科委撤销。各基层科委随县科委机构的精简而自行撤销。1973年8月,成立中共芜湖县委科学技术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科技办。抽调专人办公。1975年3月,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增设科技小组,对外仍称“科技办”,1977年2月,成立芜湖县科技局。同年11月,撤销科技局,成立县科委。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59年9月成立,有干部5名,其中配有土壤、肥料、蔬菜和兽医专业人员,所属农业试验场有土地360亩,温室21间,农工182人,设有园艺、农艺两个专业队和1个畜牧组。1963年,县农科所撤销。1973年重设,所址在湾沚镇毛公桥,隶属县农业局。翌年元月,与县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合并。有固定职工38人,合同工41人,水田123亩、旱地25亩、水面179亩,主要固定资产有:房屋12间311.2平方米,电动机4台,水泵、干燥箱、恒温箱、分析天平2千分之一、显微镜、数粒机各1台等。1982年1月,县农场建制独立后,与县农技推广站合并,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定为县农业局二级机构。
三江工程研究所1988年成立,为本县第一家民办集体性质的科研机构,注册资产1万元,全所11名成员中,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6人,其专业有化工、电子、地质矿产、光谱、电工仪表、光电仪器、建筑、铸造等。主管部门原为县三江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元月,改属县教委。
气象站1973年6月6日,气象站建立,隶属县农业局,站址位于县城东郊象山头北纬31°09′、东经118°35′。总占地面积15亩,有测报人员6名。1979年成立县气象局,职工增至10名,人、财、物三权与地方脱钩,改由省市气象系统管理。1986年1月1日,替代芜湖市气象站成为国家基本站,列入亚州气象通讯网,负责向亚洲气象通讯网提供芜湖资料。此外,还担负向黄山市民航和上海市民航提供危险天气报告的任务。1989年,有职工12名,其中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3名、技术员8名。日常工作是:依国家规定的程序和项目逐日定时观察,记录气象数据,每日二次发布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气象警报。汛期5—9月向省、市台拍发天气报告。1975年元月1日,县气象站正式投入观察记录。自此,本县始有当地的气象资料。1986年前,每日8时、14时、20时定时三次观察,后为昼夜守班,每日2点、8点,14点、20点定时观察四次。被定为国家基本站台后,又增5点、11点、17点三次补充观察。观察项目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蒸发、地温、日照和雪深。其中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为目测,余均为器测。常备仪器有各类温度计、温度表、气压表、气压计、湿度计、EL电接风向风速计、雨量计、蒸发皿、日照计等。1986年增设PC—1500计算机一台,用以处理数据,打印编报,并将数据贮存,进行月终统算,提高数据的准确度与工作效率。
地震测报点1976年8月成立县防震抗震指挥部。时唐山地震后,全国震惊,流言四起,居民争相搭设防震棚屋,毛竹、芦席等材料一时脱销,人们惶恐之状可见一斑。为平息谣传,安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县科技办公室负责本县的防震抗震工作,全天24小时值班。县气象站同时在本县大闸、方村、易太、保丰、县中、红杨、西河、黄池8所中学及“五七”大学,布设了10个地震测报点。同年9月,又增设新丰、石硊、澛港、围山、陶辛、万春、祠山、荆山、新义等9所中学的测报点。至1977年2月,全县的测报点发展到26个,测报员205人,建立观察井水、动植物、天气等宏观情况的哨站共288个,初步形成了点、哨结合的群测群防地震网络。1979年,随着震情缓和与国家专业台站的陆续增设,本县经调整保留了县一中、易太中学、陶辛中学和黄池中学等4个骨干测报点。1982年5月,再经调整保留县一中和陶辛中学2个测报点。1987年4月,最后一个陶辛中学测报点撤销。
1976年10月前,本县测报仅有“土地电”一种测报手段,同年11月,始有平行地电、八方地电、地倾仪、地磁仪、地应力仪、植物电、土地温仪、多用仪报警器等10种58件测报仪器。测报人员每日三次定时观察、记录数据、逐日填写,按期19天上报。非常时期包括仪器数据异常期24小时值班观察。
水文站光绪十二年1886在芜湖张家山首建芜湖水文站,直属省气象局领导。民国36年1947,在西河镇建水文站,次年停办。建国后,1950年7月恢复,属省水利厅管辖。测报项目有青弋江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径流量,降雨量、蒸发量等。1951年4月在清水军滩村建水文站,属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领导。除测报青弋江水位、流量外,还测报降雨量、蒸发量,1955年停办。1963年在湾沚建水文站,直属芜湖水文站领导,主要测报青弋江水位和地方降雨量。1971年12月在天民乡竹园拐建水文测流站,属芜湖地区水利局领导。至1976年除在青弋江设测点外,在圩内老人沟、合义沟、北潦、七里港、六河、龙潭、中沟等18处沟闸设测流点。主要为研究长江下游沿江圩区沟塘容蓄能力及所需排灌工程装机容量,以便治理圩区提供分析资料,1982年停办。以上水文站所测数据均载《安徽省水文资料汇编》和《长江流域水文资料汇编》。
植保植检站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明、杨奇华等来本县研究水稻螟虫的发生规律,由农业局正式派出技术人员在军滩村建立测报站,设置诱蛾灯,配合专家开展研究工作。1966年,省科委、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农学院植保专业组及芜湖地区植保站联合成立安徽省稻病研究工作组,在本县澛港、马塘、周皋、善瑞设点开展工作。1967年,芜湖地区植保站与本县清水镇共同成立水稻病虫测报站,有工作人员5名。1969年划属县办。1974年更名为芜湖县植保植检站,配备站长1名,技术人员3名,工人2名。1979年,县植保植检站由清水镇迁至赵桥乡杨老村,占地5亩,建楼房1幢,平房5间,有职工12人,其中本科生5名,大专生2人,中专生5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余为初级职称。
1960年前后,本县仅开展水稻螟虫及白叶枯病的测报工作,1970年后,测报对象陆续增加了稻蓟马,稻飞虱、黑尾叶蝉、水稻矮缩病、小麦锈病与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及精虫等。嗣后,增加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测报内容。其测报手段主要凭借手查目测结果进行病虫的预报。1975年,植保站加入了全国测报网。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测报站之一。现该站有高倍显微镜、双目解剖镜、冰箱、恒温箱、孢子捕捉器、离心机等专用设备,并配备植保专用车一部,对所测病虫已实行系统化和规范性调查。除按例每3~5天调查一次外,关键时期还进行全县普查。1985年,用微机对三化螟作中长期预报取得成功,准确率达90%。1987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建有主要虫情数据库,贮于省计算中心。
环保站1983年前,本县的环保工作由县城建局指定专人负责,1984年,县城建局设置环保股。1985年,改为环境保护监测站,定编6人。1989年有职工7人,其中技术人员5名,主要负责本县境内的大气污染源及水质污染源的监测工作。
县环保站有监测专用房120平方米,拥有5.35万元的仪器设备,可开展32个项目的监测工作,包括工业废水20项,工业废气6项,噪声3项,以及降尘、酸雨与农作物的氟含量等3项。其主要仪器及辅助设备计有:72型分光光度计、溶氧测定仪、声级计测汞仪、大气采样仪、烟道气采样仪、测烟望远镜、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冰箱、水浴锅、蒸馏器等,另还配有1辆环保监测专用车与一套M7摄象机。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59年9月成立,有干部5名,其中配有土壤、肥料、蔬菜和兽医专业人员,所属农业试验场有土地360亩,温室21间,农工182人,设有园艺、农艺两个专业队和1个畜牧组。1963年,县农科所撤销。1973年重设,所址在湾沚镇毛公桥,隶属县农业局。翌年元月,与县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合并。有固定职工38人,合同工41人,水田123亩、旱地25亩、水面179亩,主要固定资产有:房屋12间311.2平方米,电动机4台,水泵、干燥箱、恒温箱、分析天平2千分之一、显微镜、数粒机各1台等。1982年1月,县农场建制独立后,与县农技推广站合并,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定为县农业局二级机构。
三江工程研究所1988年成立,为本县第一家民办集体性质的科研机构,注册资产1万元,全所11名成员中,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6人,其专业有化工、电子、地质矿产、光谱、电工仪表、光电仪器、建筑、铸造等。主管部门原为县三江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元月,改属县教委。
气象站1973年6月6日,气象站建立,隶属县农业局,站址位于县城东郊象山头北纬31°09′、东经118°35′。总占地面积15亩,有测报人员6名。1979年成立县气象局,职工增至10名,人、财、物三权与地方脱钩,改由省市气象系统管理。1986年1月1日,替代芜湖市气象站成为国家基本站,列入亚州气象通讯网,负责向亚洲气象通讯网提供芜湖资料。此外,还担负向黄山市民航和上海市民航提供危险天气报告的任务。1989年,有职工12名,其中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3名、技术员8名。日常工作是:依国家规定的程序和项目逐日定时观察,记录气象数据,每日二次发布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气象警报。汛期5—9月向省、市台拍发天气报告。1975年元月1日,县气象站正式投入观察记录。自此,本县始有当地的气象资料。1986年前,每日8时、14时、20时定时三次观察,后为昼夜守班,每日2点、8点,14点、20点定时观察四次。被定为国家基本站台后,又增5点、11点、17点三次补充观察。观察项目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蒸发、地温、日照和雪深。其中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为目测,余均为器测。常备仪器有各类温度计、温度表、气压表、气压计、湿度计、EL电接风向风速计、雨量计、蒸发皿、日照计等。1986年增设PC—1500计算机一台,用以处理数据,打印编报,并将数据贮存,进行月终统算,提高数据的准确度与工作效率。
地震测报点1976年8月成立县防震抗震指挥部。时唐山地震后,全国震惊,流言四起,居民争相搭设防震棚屋,毛竹、芦席等材料一时脱销,人们惶恐之状可见一斑。为平息谣传,安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县科技办公室负责本县的防震抗震工作,全天24小时值班。县气象站同时在本县大闸、方村、易太、保丰、县中、红杨、西河、黄池8所中学及“五七”大学,布设了10个地震测报点。同年9月,又增设新丰、石硊、澛港、围山、陶辛、万春、祠山、荆山、新义等9所中学的测报点。至1977年2月,全县的测报点发展到26个,测报员205人,建立观察井水、动植物、天气等宏观情况的哨站共288个,初步形成了点、哨结合的群测群防地震网络。1979年,随着震情缓和与国家专业台站的陆续增设,本县经调整保留了县一中、易太中学、陶辛中学和黄池中学等4个骨干测报点。1982年5月,再经调整保留县一中和陶辛中学2个测报点。1987年4月,最后一个陶辛中学测报点撤销。
1976年10月前,本县测报仅有“土地电”一种测报手段,同年11月,始有平行地电、八方地电、地倾仪、地磁仪、地应力仪、植物电、土地温仪、多用仪报警器等10种58件测报仪器。测报人员每日三次定时观察、记录数据、逐日填写,按期19天上报。非常时期包括仪器数据异常期24小时值班观察。
水文站光绪十二年1886在芜湖张家山首建芜湖水文站,直属省气象局领导。民国36年1947,在西河镇建水文站,次年停办。建国后,1950年7月恢复,属省水利厅管辖。测报项目有青弋江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径流量,降雨量、蒸发量等。1951年4月在清水军滩村建水文站,属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领导。除测报青弋江水位、流量外,还测报降雨量、蒸发量,1955年停办。1963年在湾沚建水文站,直属芜湖水文站领导,主要测报青弋江水位和地方降雨量。1971年12月在天民乡竹园拐建水文测流站,属芜湖地区水利局领导。至1976年除在青弋江设测点外,在圩内老人沟、合义沟、北潦、七里港、六河、龙潭、中沟等18处沟闸设测流点。主要为研究长江下游沿江圩区沟塘容蓄能力及所需排灌工程装机容量,以便治理圩区提供分析资料,1982年停办。以上水文站所测数据均载《安徽省水文资料汇编》和《长江流域水文资料汇编》。
植保植检站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明、杨奇华等来本县研究水稻螟虫的发生规律,由农业局正式派出技术人员在军滩村建立测报站,设置诱蛾灯,配合专家开展研究工作。1966年,省科委、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农学院植保专业组及芜湖地区植保站联合成立安徽省稻病研究工作组,在本县澛港、马塘、周皋、善瑞设点开展工作。1967年,芜湖地区植保站与本县清水镇共同成立水稻病虫测报站,有工作人员5名。1969年划属县办。1974年更名为芜湖县植保植检站,配备站长1名,技术人员3名,工人2名。1979年,县植保植检站由清水镇迁至赵桥乡杨老村,占地5亩,建楼房1幢,平房5间,有职工12人,其中本科生5名,大专生2人,中专生5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余为初级职称。
1960年前后,本县仅开展水稻螟虫及白叶枯病的测报工作,1970年后,测报对象陆续增加了稻蓟马,稻飞虱、黑尾叶蝉、水稻矮缩病、小麦锈病与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及精虫等。嗣后,增加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测报内容。其测报手段主要凭借手查目测结果进行病虫的预报。1975年,植保站加入了全国测报网。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测报站之一。现该站有高倍显微镜、双目解剖镜、冰箱、恒温箱、孢子捕捉器、离心机等专用设备,并配备植保专用车一部,对所测病虫已实行系统化和规范性调查。除按例每3~5天调查一次外,关键时期还进行全县普查。1985年,用微机对三化螟作中长期预报取得成功,准确率达90%。1987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建有主要虫情数据库,贮于省计算中心。
环保站1983年前,本县的环保工作由县城建局指定专人负责,1984年,县城建局设置环保股。1985年,改为环境保护监测站,定编6人。1989年有职工7人,其中技术人员5名,主要负责本县境内的大气污染源及水质污染源的监测工作。
县环保站有监测专用房120平方米,拥有5.35万元的仪器设备,可开展32个项目的监测工作,包括工业废水20项,工业废气6项,噪声3项,以及降尘、酸雨与农作物的氟含量等3项。其主要仪器及辅助设备计有:72型分光光度计、溶氧测定仪、声级计测汞仪、大气采样仪、烟道气采样仪、测烟望远镜、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冰箱、水浴锅、蒸馏器等,另还配有1辆环保监测专用车与一套M7摄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