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50年代,农业生产上着重推广新品种,改良耕作制度,与化学肥料“肥田粉”硫酸胺的施用。1958年本县开展的“农机具改革”与“车马化”运动一度形成高潮。1959年县农科所建所初期,主要开展农作物丰产栽培、良种选育、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具改革等农业生产试验示范。1960年农科所示范田的油菜最高亩产为208.7公斤,一棵“油菜王”单株产量达1.35公斤,小麦亩产为205.5公斤,早稻亩产为323.15公斤,中稻品种“桂花球”亩产529公斤,甘蔗亩产12500公斤,对全县农业生产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同年,将超声波、放射性同位素等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用5伦琴和10伦琴同位素处理的中粳稻种“桂花球”增产幅度达10%平均亩产450公斤,用超声波将2份煤油和300份水的混合液处理31分种的煤油乳剂,对菜青虫的杀灭效果为100%。此后,每年向全县提供的各种良种为水稻种3000公斤,大、小麦种500公斤,山芋种2500公斤,油菜种250公斤,甘蔗种2000公斤,各种蔬菜种850公斤等。1960年家禽养殖、会计、针灸、农机维修等专题培训班普遍开展,受训人员达6000人次,工业系统采取以师带徒、包教包学的形式,培训新工人373名。此外,农技人员每年都分赴全县各公社举办秋种技术培训班,为期5~7天,对象为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部分老农及农民技术员等。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本县科普活动进入新阶段。是年举办的大型科技讲座,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成就、杂交水稻、农业现代化、午季作物栽培技术等。科普工作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翌年,杂交水稻在我县推广种植1.2万亩,单产达300~500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30%。1979年,本县成立科教电影队。全年放映科教片109场,观众6万人。1980年,县农学会利用有线广播网,举办每周一次的农业科技广播讲座,全年计办110余讲。1981年7月,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芜湖县分校开办。学制三年,辅导教师由本县农学会会员担任。迄止1989年已有三期毕业生共30人,其中第一期农学专业毕业生22人,第二期农学专业毕业生7人,第三期农经专业毕业生1人。在校的4、5、6期学员共50人。1982年,科教电影队在全县乡镇巡回放映科教片《沼气》。是年,县政府组织43户农民参加水稻高产竞赛活动,提高科学种田水平。1983年,随着农村各类专业户的出现,为满足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商品生产的要求,举办了科学种田、畜禽养殖、植物保护、科学养蚕短训班,每期5~7天,受训人数总计为468人。1984年元月,为推广地膜栽培技术,举办以区为单位的地膜复盖栽培技术训练班。奠定了本县“双高”高产值、高效益模式栽培基础。年底,本县聘请歙县技术人员在新丰乡举办了柑桔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骨干25名,为利用地区小气候突破柑桔栽培的纬度临界线,作出了有益探索。1985年,县科协、团县委,教育局联合举办科技夏令营。营员由三好学生和优秀辅导员组成,以激发青少年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同年,护理学会举办护理操作规程互查活动,并拟定《护理知识100题》开展竞赛,促进了医疗护理工作的规范化。1986年至1987年,县科委联合乡镇企业局,举办了2期乡镇企业管理培训班,88名乡镇企业负责人结业时经过考试,全部合格。同年还邀请我省著名专家姚君平、李光恒、汪劲草等来县作了农业技术经济、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等学术报告。1988年,县三江工程研究所的经营范围有:机械化工、水晶、建筑建材方面的新技术开发,承接新产品测试及技术转让、信息咨询和工程项目承包等。
至1989年本县先后举办了杂交西瓜栽培技术、杂交稻新组合、养蚌取珠技术、生猪人工授精、生态农业、家电维修等专题培训班。科普活动的开展,使本县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并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1982年,县农学会被评为省农村科普先进集体。朱光时被评为农村科普先进个人。1984年,省政府授予红杨区科普协会为农村科普红旗单位。程度衡、丁仕根被授予农村科普红旗手。1988年,保丰乡赵晓红被授予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畜牧兽医学会被授予科普先进集体。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