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1955年9月,省下拨54—16型放映设备,帮助培训3名放映员,本县始建第1个16mm放映队编号62队。1958年,电影队3个,放映员8人,电影队与县广播站合署办公。
1960年10月,电影俱乐部成立。开始用35mm电影机放映。1963年成立电影联队。1965年成立电影管理站,隶属文教局,业务受专区电影公司领导。管理站下辖3个放映队,1个电影俱乐部,干部2人,放映员13人。1970年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两个流动放映队。1971年,宣城县8社2镇有16mm放映队3个,35mm放映队1个,随同区划划入。10月大闸、十连两社办起8.75mm放映队。是年,县共有放映队13个,放映员31人其中社办5人,管理员6名。1975至1977年,社办放映队发展到20个,全县三分之二的公社实现一社一队。此间撤销县办放映队4个。1978年,站内始设政秘、发行、放管、修供等3个股,时有放映队32个其中流动队29个,基本实现了普及放映。是年电影管理站被评为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1980年4月,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行管人员18人,下辖33个放映队。是年被评为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1981年,公司建成3层办公楼1座,面积468.94平方米。内设试片室、办公室、片库、修理间和器材供应库。1982年底,全县各类放映单位增至57个。其中35mm放映队6个,16mm放映队37个。同年,公司被评为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出席中央文化部召开的表彰大会。1984年,内设政秘组、计财组、技术组和发行放管组。下辖全民性质放映队8个。全县有放映单位63个。1985年末,全县有电影工作人员123名,其中全民人员35名;放映单位65个,其中红旗、湾沚、清水、荆山、澛港、易太、火龙岗、白马山水泥厂、“271大队”等10家影剧院为35mm放映单位。公司1985年、1986年连续被评为文明单位。
1989年底,公司专业电影院沚津电影院竣工,总投资60万元包括省公司30万,市公司5万,县财政8万。同年,公司还集资6.5万元建造砖混结构商品房16间,面积270.3平方米。
电影事业发展情况简表
1960年10月,电影俱乐部成立。开始用35mm电影机放映。1963年成立电影联队。1965年成立电影管理站,隶属文教局,业务受专区电影公司领导。管理站下辖3个放映队,1个电影俱乐部,干部2人,放映员13人。1970年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两个流动放映队。1971年,宣城县8社2镇有16mm放映队3个,35mm放映队1个,随同区划划入。10月大闸、十连两社办起8.75mm放映队。是年,县共有放映队13个,放映员31人其中社办5人,管理员6名。1975至1977年,社办放映队发展到20个,全县三分之二的公社实现一社一队。此间撤销县办放映队4个。1978年,站内始设政秘、发行、放管、修供等3个股,时有放映队32个其中流动队29个,基本实现了普及放映。是年电影管理站被评为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1980年4月,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行管人员18人,下辖33个放映队。是年被评为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1981年,公司建成3层办公楼1座,面积468.94平方米。内设试片室、办公室、片库、修理间和器材供应库。1982年底,全县各类放映单位增至57个。其中35mm放映队6个,16mm放映队37个。同年,公司被评为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出席中央文化部召开的表彰大会。1984年,内设政秘组、计财组、技术组和发行放管组。下辖全民性质放映队8个。全县有放映单位63个。1985年末,全县有电影工作人员123名,其中全民人员35名;放映单位65个,其中红旗、湾沚、清水、荆山、澛港、易太、火龙岗、白马山水泥厂、“271大队”等10家影剧院为35mm放映单位。公司1985年、1986年连续被评为文明单位。
1989年底,公司专业电影院沚津电影院竣工,总投资60万元包括省公司30万,市公司5万,县财政8万。同年,公司还集资6.5万元建造砖混结构商品房16间,面积270.3平方米。
电影事业发展情况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