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7年起,全县计有63处2。2万多亩的湖(洼、滩)地被围垦造田,种植农作物。其中范围较大的有岱湖滩、仰洼滩、千亩坝、高草湖等地。围湖造田,缩小了圩内滞洪水域,减少沟渠利用率,又增加了排涝费用,得不偿失。1978年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总结了水利工作上的经验教训,把退田还水作为改善水利建设的措施之一,逐年退田还水。1986年止,退田还水面积达6314亩,占应退田面积的32。9%。
各乡(镇)围垦及退田还水情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