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方言
本县境内的基础方言,是以城关话为代表的通行各个圩区的繁昌话。由于这种话还保存着古全浊声母的浊音特征,所以繁昌话应是皖南宣州吴语的一个分支。
县内的非繁昌话可分为三个小片:第一片是与南陵毗邻的沿漳河的平铺、新林、新淮等地区,以南陵话为主。平铺、新林两乡的山区居民大多操湖北话,也有不小人说江北话,说这种话的语音特点有:①没有带喉浊擦音作用的先清后浊的声母。②将翘舌音声弹琴读成平舌音声母。例如,世、事=四,潮、巢=曹,蒸、争=增。③将“车蛇”等字















三、语法
【语法的主要特点】
一、繁昌话的“子”缀名词很丰富。与普通话相比,它具有三个特点:
①有些与普通话的“子”缀相当。例如:银子、狮子、鸽子、袖子、院子、簟子(竹席子)、颈子(颈脖子)、柜子、叫叫子(哨子)。
②有些与普通话的“儿化”词相当。例如:芽子(芽儿)、叶子(叶儿)、梗子(梗儿)、秸子(杆儿)、未未子(未儿)、顶针子(顶针儿)、下巴子(下巴儿)、枷口子(围嘴儿)
③还有很多具有方言特色的“子”缀词,它们大都不见于普通话。例如:鞋子(鞋)、虾子(虾)、老鼠子(老鼠)、壁虎子(壁虎)、河漂子(河蚌)、蚂蝇子(蚂蚁)、老哇子(乌鸦)、荠子(字荠)、围腰子(围裙)、挑子(调羹)、手捏子(手帕)、哑巴子(哑巴)、新娘子(新娘)、场子(地方)、格一下子(这会儿),贵一下子(那会儿),格响子(现在)。
二、有一些词的结构方式与普通话不同。普通话是附缀式的,繁昌话却是复合式的。例如:喉嗓(嗓子)、口条(舌头)、舌条(舌头)、手颈(腕子)、夹钳(镊子)、水饺(饺子)、麦麸(麸子)、磨鹰(老鹰)、垫絮(褥子)。
三、繁昌话对于强化形容词的意义,基本上不使用前加状语“很”“最”等副词。它们既有在形容词前面冠以修饰性语素加以表示的,也有用其他形式表现的。
①在形容词前加上单音节的修饰性语素。例如:老厚、老远、老早、猫软、猫轻、猫松、铁紧、铁硬、铁饱,滚胖、滚圆、滚烫,蒙细、蒙消(极薄)锋快、丰嫩,稀涝(很稀),赤亮,透湿,浸潮,笃酽(茶水、墨汁很浓)、通浑,泼满、肌瘦。
②在形容词前加上叠音的“滴滴”。例如:滴滴大(很小)、滴滴高(很矮、很低)、滴滴长(很短)、滴滴宽(很窄)、滴滴深(很浅)、滴滴远(很远)。由此可以看出,繁昌话对于“小、低、:矮、短、窄、浅、近”等词义的强调方式,不是在这些形容词的前面加上修饰性语素,而是采取反说的方式在“大、高、长、宽、深、远”等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叠音的前缀“滴滴”来表示的。
③采用四字格的强调方式。例如:斩方镝角(很方)、笔麻丝直(很直)、雪鼓溜圆(滚圆)、漆黑麻乌(很暗)、碧荡流清(很清彻)、闹里八嗅(很呆)。
四、繁昌话有些状态形容词、色彩形容词、味觉形容词后面附加后缀“不拉基”以后,大都带有贬义色彩,表现出“不喜欢”的修辞意义。例如:软不拉基(太软了、没有用);瘦不拉基(太瘦了、不好看);红不拉基(虽红而不鲜,不好看);黄不拉基(苍黄而无光泽、不好看);酸不拉基(不太酸或酸味不纯正,不好吃);苦不拉基(带有苦味儿,不好吃)。
五、繁昌话中有两种用“把”字构成的句式。第一种,与普通话的用法相同。例如:
金鹅把喉咙唱破咯。
老头子把格些希奇古怪的事告荒村堂里人。这两句话都是用介词“把”,将动词“唱”、“告荒”所支配、关涉的对象,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对现象或事物的处置,所以称为处置句。第二种,与普通话用法不同,例如:
你要什么东西,他就把你什么东西。
把我一盆花格中?
这两句话中的“把”是动词,表示“给”、“让”的意思。在繁昌话中这类表示主动的“把”字句和表示处置的“把”字句,在形式上完全相同。再如,“请你把格本书把我”。其中第一个“把”字是介词,第二个“把”是与“给”同义的动词。“把一本书把我。”这句话里的两个“把”都是动词。
六、繁昌话不大用被动句式。普通话用被动句表示的内容,繁昌话却习惯用主动句的方式表述。例如:
普通话繁昌话
小鸡被老鹰叼走了。磨鹰把小鸡叼去咯。
碗被小王打破一个。小王打破一个碗或小王把碗打破一个。
水被太阳晒干了。日头把水晒干咯或水晒干咯。
七、普通话的正反式(肯定十否定)疑问句,繁昌话通常是在陈述句中加疑问词“格”并配以疑问的语气表示的。例如:
普通话繁昌话
给我一盆花,行不行?把一盆花把我,格中?
我去看电影,你去不去?我去看电影,你格去?
你拿得动拿不动?你格拿得动?
八、繁昌话“咯”的多种用法和功能。
①相当普通话助词“了”的用法,表示行为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例如:吃咯饭再走。讲咯一遍又讲一遍。把旧的卖咯买新的。
②相当普通话语气词“了”的用法,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饭煮好咯。吃过饭咯。小王困觉咯。
③相当普通话助词“着”的用法,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例如:讲咯讲咯笑起来咯。坐咯吃比站咯吃好些。牛背上还站咯遍身发光的大金鹅。
④与“了”构成“咯了”,相当普通话助词“过”的用法,表示行为状况已经过去。例如:人来咯了。地扫咯了。电影我看咯了。吃饱咯了。
四、方言标音举例



县内的非繁昌话可分为三个小片:第一片是与南陵毗邻的沿漳河的平铺、新林、新淮等地区,以南陵话为主。平铺、新林两乡的山区居民大多操湖北话,也有不小人说江北话,说这种话的语音特点有:①没有带喉浊擦音作用的先清后浊的声母。②将翘舌音声弹琴读成平舌音声母。例如,世、事=四,潮、巢=曹,蒸、争=增。③将“车蛇”等字















三、语法
【语法的主要特点】
一、繁昌话的“子”缀名词很丰富。与普通话相比,它具有三个特点:
①有些与普通话的“子”缀相当。例如:银子、狮子、鸽子、袖子、院子、簟子(竹席子)、颈子(颈脖子)、柜子、叫叫子(哨子)。
②有些与普通话的“儿化”词相当。例如:芽子(芽儿)、叶子(叶儿)、梗子(梗儿)、秸子(杆儿)、未未子(未儿)、顶针子(顶针儿)、下巴子(下巴儿)、枷口子(围嘴儿)
③还有很多具有方言特色的“子”缀词,它们大都不见于普通话。例如:鞋子(鞋)、虾子(虾)、老鼠子(老鼠)、壁虎子(壁虎)、河漂子(河蚌)、蚂蝇子(蚂蚁)、老哇子(乌鸦)、荠子(字荠)、围腰子(围裙)、挑子(调羹)、手捏子(手帕)、哑巴子(哑巴)、新娘子(新娘)、场子(地方)、格一下子(这会儿),贵一下子(那会儿),格响子(现在)。
二、有一些词的结构方式与普通话不同。普通话是附缀式的,繁昌话却是复合式的。例如:喉嗓(嗓子)、口条(舌头)、舌条(舌头)、手颈(腕子)、夹钳(镊子)、水饺(饺子)、麦麸(麸子)、磨鹰(老鹰)、垫絮(褥子)。
三、繁昌话对于强化形容词的意义,基本上不使用前加状语“很”“最”等副词。它们既有在形容词前面冠以修饰性语素加以表示的,也有用其他形式表现的。
①在形容词前加上单音节的修饰性语素。例如:老厚、老远、老早、猫软、猫轻、猫松、铁紧、铁硬、铁饱,滚胖、滚圆、滚烫,蒙细、蒙消(极薄)锋快、丰嫩,稀涝(很稀),赤亮,透湿,浸潮,笃酽(茶水、墨汁很浓)、通浑,泼满、肌瘦。
②在形容词前加上叠音的“滴滴”。例如:滴滴大(很小)、滴滴高(很矮、很低)、滴滴长(很短)、滴滴宽(很窄)、滴滴深(很浅)、滴滴远(很远)。由此可以看出,繁昌话对于“小、低、:矮、短、窄、浅、近”等词义的强调方式,不是在这些形容词的前面加上修饰性语素,而是采取反说的方式在“大、高、长、宽、深、远”等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叠音的前缀“滴滴”来表示的。
③采用四字格的强调方式。例如:斩方镝角(很方)、笔麻丝直(很直)、雪鼓溜圆(滚圆)、漆黑麻乌(很暗)、碧荡流清(很清彻)、闹里八嗅(很呆)。
四、繁昌话有些状态形容词、色彩形容词、味觉形容词后面附加后缀“不拉基”以后,大都带有贬义色彩,表现出“不喜欢”的修辞意义。例如:软不拉基(太软了、没有用);瘦不拉基(太瘦了、不好看);红不拉基(虽红而不鲜,不好看);黄不拉基(苍黄而无光泽、不好看);酸不拉基(不太酸或酸味不纯正,不好吃);苦不拉基(带有苦味儿,不好吃)。
五、繁昌话中有两种用“把”字构成的句式。第一种,与普通话的用法相同。例如:
金鹅把喉咙唱破咯。
老头子把格些希奇古怪的事告荒村堂里人。这两句话都是用介词“把”,将动词“唱”、“告荒”所支配、关涉的对象,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对现象或事物的处置,所以称为处置句。第二种,与普通话用法不同,例如:
你要什么东西,他就把你什么东西。
把我一盆花格中?
这两句话中的“把”是动词,表示“给”、“让”的意思。在繁昌话中这类表示主动的“把”字句和表示处置的“把”字句,在形式上完全相同。再如,“请你把格本书把我”。其中第一个“把”字是介词,第二个“把”是与“给”同义的动词。“把一本书把我。”这句话里的两个“把”都是动词。
六、繁昌话不大用被动句式。普通话用被动句表示的内容,繁昌话却习惯用主动句的方式表述。例如:
普通话繁昌话
小鸡被老鹰叼走了。磨鹰把小鸡叼去咯。
碗被小王打破一个。小王打破一个碗或小王把碗打破一个。
水被太阳晒干了。日头把水晒干咯或水晒干咯。
七、普通话的正反式(肯定十否定)疑问句,繁昌话通常是在陈述句中加疑问词“格”并配以疑问的语气表示的。例如:
普通话繁昌话
给我一盆花,行不行?把一盆花把我,格中?
我去看电影,你去不去?我去看电影,你格去?
你拿得动拿不动?你格拿得动?
八、繁昌话“咯”的多种用法和功能。
①相当普通话助词“了”的用法,表示行为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例如:吃咯饭再走。讲咯一遍又讲一遍。把旧的卖咯买新的。
②相当普通话语气词“了”的用法,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饭煮好咯。吃过饭咯。小王困觉咯。
③相当普通话助词“着”的用法,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例如:讲咯讲咯笑起来咯。坐咯吃比站咯吃好些。牛背上还站咯遍身发光的大金鹅。
④与“了”构成“咯了”,相当普通话助词“过”的用法,表示行为状况已经过去。例如:人来咯了。地扫咯了。电影我看咯了。吃饱咯了。
四、方言标音举例


